![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06/wKhkGWdm9kiAG9HwAAIotjzu9dU747.jpg)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06/wKhkGWdm9kiAG9HwAAIotjzu9dU7472.jpg)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06/wKhkGWdm9kiAG9HwAAIotjzu9dU7473.jpg)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06/wKhkGWdm9kiAG9HwAAIotjzu9dU7474.jpg)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2024-2025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06/wKhkGWdm9kiAG9HwAAIotjzu9dU7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八年級(上)半期語文試卷(五四學制)一、積累與運用(14分)1.(8分)默寫。(1),志在千里。(《龜雖壽》)(2)幾處早鶯爭暖樹,。(《錢塘湖春行》)(3),徙倚欲何依。(《野望》)(4)在《答謝中書書》中,陶弘景以“,”描寫了夕陽西下時潛游的魚兒爭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答謝中書書》)2.(2分)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A.潰退(kuì)要塞(sài)遺囑(zhǔ) B.頒發(fā)(pān)輕盈(yínɡ)默契(qì) C.桅桿(wéi)仲裁(zhōnɡ)咆哮(páo) D.由衷(zhōnɡ)翹首(qiào)鐫刻(juān)3.(2分)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 B.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fā)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C.他們在客廳里正襟危坐地等待這位大師的接見。 D.這個物理學家喜出望外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2分)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新聞由五部分組成:即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標題、導語、主體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背景、結語常常暗含在主體中,起輔助作用。 B.傳記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也是早期文學的重要形式之一,有自傳和他傳之分。但無論如何,傳記所記載的都是真實的而并不是虛構。 C.《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自號華陽隱居。南朝梁時道教思想家、醫(yī)學家和文學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 D.《使至塞上》選自《王維集校注》。作者王維,字摩詰,有‘詩魔”之稱,和孟浩然并稱“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蘇軾評價王維的詩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倍?、古詩文閱讀(16分)5.(4分)古詩詞鑒賞。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本詩作者李白,字,與合稱為“李杜”。(2分)(2)下面對詩句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首聯點題,寫出詩人乘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將到楚地游覽。B.“山隨平野盡”一句中,“隨”“盡”兩個字,讓靜止的山巒富于動態(tài)。C.頸聯描寫近景,用兩幅美麗的畫面寫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邊云霞,第二幅是水中映月。D.尾聯“送”字用的妙,突出故鄉(xiāng)水送“我”到楚地還不忍分別的情義,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6.(12分)文言文閱讀。(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①。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②。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③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奔灿?,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是日劇飲④而歸。(選自蘇軾《東坡志林》)【注釋】①相田:察看田地的好壞。②穎悟絕人:超過同輩,聰明過人。③輒:就。④劇飲:痛快喝酒。(1)下列加點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A.念無與為樂者/與之同游清泉寺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往求療C.書不數字/答謝中書書D.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分)②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2分)(3)結合甲文文意,任選一個方面簡要分析作者夜游之“樂”的表現。(2分)(4)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的賞月的“閑人”罷了。B.表現了作者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產生了異常欣喜的心情。C.表現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苦悶,只好去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和解脫。D.表現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5)下列選項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記承天寺夜游》全篇僅有八十多字,但是作者開篇所記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卻十分詳盡,表明這個時間背景對此文有著重要的意義。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為寫月光的傳神之筆,短短數語,無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描繪了一個空明的月夜。C.“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弊髡咴诒姸嗑拔镏型怀鎏m溪,在蘭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這是作者抒發(fā)情感的契機。D.“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中的“白發(fā)”指年老;“黃雞”指“黃雞催曉”,原指對年華易逝的感傷。此句意思是感傷時光流逝人易老,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三、現代文閱讀(24分)7.(10分)請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古代快遞什么樣①伴隨電商的一路高歌而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快遞,業(yè)務規(guī)模已連續(xù)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爝f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相當早,完整的國家郵政系統(tǒng)在古代就已經建立了。②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tǒng)叫作“驛傳”或者“郵驛”,是政府為了傳遞文書、接待使客、轉運物資而設立的組織,官辦、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公文往來和軍情傳遞。公文和軍情對時效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這套系統(tǒng)的速度有多快呢?③漢代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漢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則規(guī)定,每天車行至少120里,騎馬180里,敕令須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設立了軍機處,傳遞文書的速度提高到一晝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豐和同治時期,戰(zhàn)火不斷,軍情緊急,出現了“紅旗報捷”,各驛站必須接力傳遞訊息。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遞業(yè)十分重視的問題。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⑤秦代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同時對投遞員的素質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擔任投遞員。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書通常寫在竹簡上,傳遞前,人們會將郵件捆扎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并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的文書則要裝入書袋中密封。⑥到了漢代,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就有函、篋、囊等。在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作用,還有等級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郵件越重要。清代郵件的封發(fā)、保密和防損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fā)”“匯總封發(fā)”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折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序,使用“封桶”“報匣”“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⑦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tǒng)也有物流服務。古代生鮮速遞可以追溯到唐代,山東官員進貢海鮮時,為了保證新鮮,會用氈子密封,然后用驛馬快速運到長安。然而,這種果蔬生鮮的快遞業(yè)務大多是為了滿足王公貴族們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們批評。⑧古代物流也會運輸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算是最早的“海外購”。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出“絲綢之路”。隋唐時,除了陸路外,還可以走海路,東到日本,西到波斯灣。到了宋代,海運和海外貿易進一步發(fā)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杭州和密州都設置了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事務。那時海外的商品有幾百種,如香料、寶物、皮貨、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種。明代的海外貿易雖然時開時禁,但總體上十分繁榮,很多我們現在常見的農作物都是這個時候才被引入中國種植,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等。(1)請簡要分析選文題目的作用。(2分)(2)根據短文內容,請概括“古代快遞”的特點。(2分)(3)選文第⑥段中的加點詞語“通?!笔侨绾误w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3分)(4)選文第⑧段畫線句除了作比較,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8.(14分)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煙雨亭臺①淅淅瀝瀝,綿綿又綿綿,是江南的雨。雨似是不大,沒有帶傘的我卻依然在瞬間被淋個通透。雨就著我的前額流下,遮住了視線,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②小河邊,一座亭子孤單地矗立。四望無垠,歸家渺遠,我只得與亭子相依。和所有江南的雨一樣,它沒有預兆地來,也不知何時止。那既來之便安之罷,我開始細細打量這一座給我提供片刻安憩的所在。③自我記事起這座亭子就已經存在,卻從沒有好好端詳過它。在我的記憶里,沒有人知道這座亭子叫什么,也沒有人知道這座亭子是誰所建,更沒有人知道它已經在這里矗立了多少個春夏秋冬。這些信息太過無關緊要,因為它毫不影響這個魚米水鄉(xiāng)的一切。人們所要知道的,只是下雨的時候,有一座亭子可以讓他們躲避;在夏日的夜晚,有一座亭子可以讓他們納涼;在感到疲憊的某一刻,有一座亭子會毫不猶豫地同意他們歇腳……知道這些,便是足夠。④我不禁開始想到西湖上的湖心亭與岳麓山后的愛晚亭了。倘若我現在所依托的這一方小亭在名川大山的邊上,也許就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吧!可是,它沒有,它只是普通地矗立在這一處普通的江南沃野,依著一條同它一般不知名的普通小流,淋著一場普通的雨。⑤沒有雕欄,更遑論玉砌,自是不如宮殿里那一排排龍騰鳳翔睥睨天下;不見遷客,從不遇騷人,自是不如名樓里那一行行詩詞曲賦流傳千古。只是,在這一場普通的雨中,它恍然于我迷蒙的雙眼中與四周的草木融為一體,互相依襯,凌亂的雨絲順著亭角滑落,湖面上的水汽隨著雨點的沖刷漸漸上涌,將我所在的這一處小天地(zhēng)騰得夢幻,忽然有如人間仙境了。黃山云霧,廬州月光,我見到的那一幕幕樓閣山水,忽而都似不如眼前這座無名無姓,說不明過往,又道不明來歷的小亭了。⑥雨一直下,衣還未全干,天色將晚,涼意漸漸侵上身來。亭上忽而剝落一塊紅漆,劃過這一片清冷的雨色。我突然更有些悲傷了:這樣一座不知名的普通小亭,不知道從哪個春秋開始,又會在哪個冬夏結束自己的使命呢?盡管他于此時此刻帶給我那么多美好的感受,可是它因它的普通,終將如那過往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被埋沒在這江南的煙雨中。⑦忽而,遠處傳來寺宇的鐘聲。鐘聲許久不退,于亭周裊裊不絕。雨慢慢變小,變小,隨著一陣晚風吹來,“沙沙”的聲音在寂靜的傍晚格外清晰。天空遠端月影漸出,清輝緩緩落下,人影綽綽,歡笑聲漸漸蓋過這風聲雨勢,轉眼到了各家聚集閑談的時刻。⑧我忽而不自覺地笑出聲來,我到底在怨艾些什么呢?亭子自它建起便有它的使命,它見證這一方天地的一小段歷史,它融入這年復一年的煙雨迷離,它享受這日復一日的笑語歡聲。盡管它在彼時終將成為歷史的一粒微小塵埃,可也努力擁抱了存在時每一刻的萬千精彩。我到底要替它怨艾些什么呢?、岫读硕段疑砩蟽H剩不多的雨絲,伴著還未完全散去的煙雨,背靠著遠端灑落的月光,隨著輕盈吹拂的晚風,我大步向前走去。(1)根據拼音填空。(1分)(zhēng)騰(2)請寫出一座著名亭臺樓閣的名字和一句與其相關的詩詞。(2分)亭臺樓閣名:相關詩句:(3)根據提示,填寫作者內心感受的變化。(2分)(無奈)——()——(沉醉)——()——(釋然)——(振奮)(4)諧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文中劃“橫線”的句子。(3分)(5)下列選項中,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文章第②段寫出了作者急于趕路卻被大雨所阻,不得不停下腳步的無奈;同時作者能夠較為安然地欣賞美景,亦可見作者內心之灑脫。B.文章第④段,作者借湖心亭與愛晚亭之出名,更強調了自身所處小亭之普通,暗含不屑與輕視之意。C.文章第⑥段,作者化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表達了對歷史滄桑變換之感慨,亦對小亭之遭遇而倍感荒涼。D.文章第⑦段,作者眼中所見一掃前文凄冷,景色逐漸變得明亮活潑,可見作者積極向好的心境變化。(6)請分析文章結尾第⑨段的作用。(3分)四、綜合運用(6分)9.(3分)下面是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的片段,文中的“他”是()“南昌起義后他怎樣了?”“他的部隊失敗后,他和朱德轉移到山頭。他們又吃了敗仗。他的殘部去了內地,但是他卻逃到香港。后來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從那里化了裝回湖南。傳說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個蘇區(qū)。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他躲在一個村子里,同哥老會的兄弟們策劃起義,這時有幾個國民黨收稅的來了。他就率領村里的幾個人襲擊收稅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們,解除了他們的衛(wèi)隊的武裝。從這一事件中,他繳獲了足夠的手槍和步槍來武裝他的第一支農民軍?!盇.王冕 B.范愛農 C.賀龍 D.朱赫來10.(3分)閱讀下面片段,完成選擇題?!酒我弧克莻€面容瘦弱、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fā)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凸出。我在一剎那間所得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幾天里面,我總沒有證實這一點的機會。【片段二】他是個大個子,像只老虎一樣強壯有力。他已年過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們說他在長征路上背著許多受傷的部下行軍。即使他還在當國民黨的將領時,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樣簡單。他不計較個人財物除了馬匹。他喜歡馬?!酒稳克笓]全軍,打了幾百次小仗,幾十次大仗,經歷了敵人的五次大圍剿。他身材不高,但很結實,胳膊和雙腿都像鐵打的一樣。從來不叫苦,很少生病。打仗時他總是在前線指揮,但沒有受過傷。下列關于《紅星照耀中國》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以上文段選自英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作品《紅星照耀中國》,這是一部文筆優(yōu)美的紀實小說,它的基本特點是用事實說話,不能憑空虛構。 B.片段一是對中國紅軍領導人周恩來的外貌描寫。周恩來從小就受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是斯諾筆下書生出身的“造反者”。 C.片段二是對彭德懷的描寫。他是土匪出身,在哥老會中的名聲遍及中國,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強的個人感召力,許多部下寧可與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離去。 D.片段三寫的是中國紅軍領導人朱德。他是一位沉默謙虛、愛護部下、天性極端溫和、說話樸實、喜歡運動和讀書的紅軍將領。五、作文(40分)11.(40分)作文。題目:《走近了,才知道》要求:①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②線索清晰,敘事完整,內容充實;③寫出“我”對這件事的認識過程;④恰當運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真情實感。
2024-202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八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五四學制)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234910答案DDCD一、積累與運用(14分)1.(8分)默寫。(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龜雖壽》)(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3)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野望》)(4)在《答謝中書書》中,陶弘景以“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描寫了夕陽西下時潛游的魚兒爭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答謝中書書》)【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窘獯稹看鸢福海?)老驥伏櫪(重點字:驥)(2)誰家新燕啄春泥(3)東皋薄暮望(4)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重點字:競)【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1.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培養(yǎng)識記興趣。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4.留心特別詞句,規(guī)避識記誤區(qū)。2.(2分)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A.潰退(kuì)要塞(sài)遺囑(zhǔ) B.頒發(fā)(pān)輕盈(yínɡ)默契(qì) C.桅桿(wéi)仲裁(zhōnɡ)咆哮(páo) D.由衷(zhōnɡ)翹首(qiào)鐫刻(juān)【分析】本題考查字的讀音,要結合漢字的拼寫規(guī)則來掌握字的讀音,對一些多音字、形近字、能準確辨析,特別是多音字要結合詞意來準確辨析?!窘獯稹緼.正確。注意“塞”是多音字,有三個讀音要結合詞義辨析;B.“頒發(fā)(pān)”應讀作“bān”;C.“仲裁(zhōng)”應讀作“zhòng”;D.“翹首(qiào)”應讀作“qiáo”;故選:A?!军c評】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理解識記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讀課文時,養(yǎng)成熟練地語感,注意讀音,特別是多音字要結合詞意來準確辨析。3.(2分)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 B.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fā)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C.他們在客廳里正襟危坐地等待這位大師的接見。 D.這個物理學家喜出望外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薄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解答此題,我們平時要積累大量的成語,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窘獯稹緼BC.正確;D.有誤,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興。語境不符,應改為“和顏悅色”。故選:D?!军c評】解答這道題,要有比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這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厚積薄發(fā),提高解題的準確率。4.(2分)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新聞由五部分組成:即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標題、導語、主體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背景、結語常常暗含在主體中,起輔助作用。 B.傳記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也是早期文學的重要形式之一,有自傳和他傳之分。但無論如何,傳記所記載的都是真實的而并不是虛構。 C.《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自號華陽隱居。南朝梁時道教思想家、醫(yī)學家和文學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 D.《使至塞上》選自《王維集校注》。作者王維,字摩詰,有‘詩魔”之稱,和孟浩然并稱“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蘇軾評價王維的詩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薄痉治觥勘绢}考查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窘獯稹緼BC.正確;D.有誤,“詩魔”是指白居易。故選:D。【點評】文學常識是需要積累的,同學們在加大閱讀的同時也要記憶。二、古詩文閱讀(16分)5.(4分)古詩詞鑒賞。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本詩作者李白,字太白,與杜甫合稱為“李杜”。(2)下面對詩句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A.首聯點題,寫出詩人乘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將到楚地游覽。B.“山隨平野盡”一句中,“隨”“盡”兩個字,讓靜止的山巒富于動態(tài)。C.頸聯描寫近景,用兩幅美麗的畫面寫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邊云霞,第二幅是水中映月。D.尾聯“送”字用的妙,突出故鄉(xiāng)水送“我”到楚地還不忍分別的情義,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痉治觥俊抖汕G門送別》是唐代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寫下的一首詩。該詩由寫遠游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后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zhèn)ィ胂蠊妍?,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年少遠游、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解答】(1)本題考查中國古代作家作品。《渡荊門送別》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李杜”。(2)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ABD.正確。C.有誤,李白《渡荊門送別》一詩頸聯寫景是由遠到近;第一幅是水中映月,第二幅是天邊云霞。故選:C。答案:(1)太白杜甫(2)C【參考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佛流進廣闊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xiāng)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军c評】鑒賞詩歌:一要知人論世。讀懂一首詩,首先要了解詩歌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經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二要把握形象。詩是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抒發(fā)感情,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認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這種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6.(12分)文言文閱讀。(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①。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②。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③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奔灿c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是日劇飲④而歸。(選自蘇軾《東坡志林》)【注釋】①相田:察看田地的好壞。②穎悟絕人:超過同輩,聰明過人。③輒:就。④劇飲:痛快喝酒。(1)下列加點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CA.念無與為樂者/與之同游清泉寺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往求療C.書不數字/答謝中書書D.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②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3)結合甲文文意,任選一個方面簡要分析作者夜游之“樂”的表現。(4)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的賞月的“閑人”罷了。B.表現了作者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產生了異常欣喜的心情。C.表現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苦悶,只好去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和解脫。D.表現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5)下列選項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記承天寺夜游》全篇僅有八十多字,但是作者開篇所記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卻十分詳盡,表明這個時間背景對此文有著重要的意義。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為寫月光的傳神之筆,短短數語,無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描繪了一個空明的月夜。C.“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弊髡咴诒姸嗑拔镏型怀鎏m溪,在蘭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這是作者抒發(fā)情感的契機。D.“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中的“白發(fā)”指年老;“黃雞”指“黃雞催曉”,原指對年華易逝的感傷。此句意思是感傷時光流逝人易老,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痉治觥孔g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于是我)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們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縱橫交錯,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乙)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也叫螺師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于是前去察看田地的好壞。得了病,聽說麻橋人龐安常醫(yī)術高明但耳朵聾,于是就去他那里求醫(yī)診治。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沒寫幾個字,(他)就深刻了解了別人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把手指當作嘴巴,您把眼睛當作耳朵,(我們)都是一時的奇人啊。”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覽清泉寺。清泉寺在蘄水縣城外兩里左右的地方。那里有王羲之的洗筆泉,泉水非常甘甜,泉下靠近蘭溪,溪水向西流去。我寫下這樣的詞句: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這天,(我們)盡情喝酒才回去?!窘獯稹浚?)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相同,“念無與為樂者”中“與”是“和”的意思,“與之同游清泉寺”中“與”也是“和”的意思。B.相同,“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往求療”中“遂”都是“于是,就”的意思。C.不同,“書不數字”中“書”是“書寫”的意思,“答謝中書書”中第一個“書”是“書信”的意思。D.相同,“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中“許”都是表示約數,“左右”的意思。故選:C。(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①重點詞: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橫,交錯縱橫;蓋,大概是。翻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縱橫交錯,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②重點詞:輒,就;了,了解。翻譯:(我)用紙寫字給他看,沒寫幾個字,(他)就深刻了解了別人的意思。(3)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作者夜游之“樂”體現在以下方面:賞景之樂: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把庭院中的月光比作澄澈的積水,把竹子和柏樹的影子比作水中交錯的藻、荇,通過精妙的比喻,描繪出了一幅空靈澄澈、清幽寧靜的月夜圖,從中能體會到作者欣賞到這美妙夜景時的愉悅心情,這是賞景帶來的快樂。尋友之樂:“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作者夜晚想找一同游樂的人,就去尋張懷民,而張懷民也沒睡,兩人能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交談,可見有好友相伴夜游,分享這美好時光,是一種快樂。閑適之樂:從“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能看出,作者當時身為“閑人”,有閑暇時間在夜晚出門賞月漫步,沒有世俗事務的羈絆,這種閑適悠然的狀態(tài)本身也是一種快樂。(4)本題考查句子的理解。ACD.正確。B.有誤,“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句話主要表達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被貶謫后以“閑人”自居,既有對自己處境的無奈,也透露出一種曠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并非只是單純?yōu)榇笞匀幻谰疤兆矶a生異常欣喜的心情。故選:B。(5)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ABC.正確。D.有誤,“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意思是不要因老去而悲嘆,體現的是作者不服老、曠達樂觀的心境,而不是感傷時光流逝人易老、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故選:D。答案:(1)C(2)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縱橫交錯,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②(我)用紙寫字給他看,沒寫幾個字,(他)就深刻了解了別人的意思。(3)文中作者把庭院中的月光比作澄澈的積水,把竹子和柏樹的影子比作水中交錯的藻、荇,通過精妙的比喻,描繪出了一幅空靈澄澈、清幽寧靜的月夜圖,從中能體會到作者欣賞到這美妙夜景時的愉悅心情,這是賞景帶來的快樂。作者夜晚想找一同游樂的人,就去尋張懷民,而張懷民也沒睡,兩人能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交談,可見有好友相伴夜游,分享這美好時光,是一種快樂。作者閑暇時間在夜晚出門賞月漫步,沒有世俗事務的羈絆,這種閑適悠然的狀態(tài)本身也是一種快樂。(4)B(5)D【點評】文言文翻譯方法: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三、現代文閱讀(24分)7.(10分)請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古代快遞什么樣①伴隨電商的一路高歌而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快遞,業(yè)務規(guī)模已連續(xù)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遞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相當早,完整的國家郵政系統(tǒng)在古代就已經建立了。②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tǒng)叫作“驛傳”或者“郵驛”,是政府為了傳遞文書、接待使客、轉運物資而設立的組織,官辦、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公文往來和軍情傳遞。公文和軍情對時效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這套系統(tǒng)的速度有多快呢?③漢代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漢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則規(guī)定,每天車行至少120里,騎馬180里,敕令須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設立了軍機處,傳遞文書的速度提高到一晝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豐和同治時期,戰(zhàn)火不斷,軍情緊急,出現了“紅旗報捷”,各驛站必須接力傳遞訊息。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遞業(yè)十分重視的問題。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⑤秦代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同時對投遞員的素質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擔任投遞員。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書通常寫在竹簡上,傳遞前,人們會將郵件捆扎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并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的文書則要裝入書袋中密封。⑥到了漢代,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就有函、篋、囊等。在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作用,還有等級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郵件越重要。清代郵件的封發(fā)、保密和防損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fā)”“匯總封發(fā)”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折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序,使用“封桶”“報匣”“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⑦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tǒng)也有物流服務。古代生鮮速遞可以追溯到唐代,山東官員進貢海鮮時,為了保證新鮮,會用氈子密封,然后用驛馬快速運到長安。然而,這種果蔬生鮮的快遞業(yè)務大多是為了滿足王公貴族們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們批評。⑧古代物流也會運輸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算是最早的“海外購”。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出“絲綢之路”。隋唐時,除了陸路外,還可以走海路,東到日本,西到波斯灣。到了宋代,海運和海外貿易進一步發(fā)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杭州和密州都設置了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事務。那時海外的商品有幾百種,如香料、寶物、皮貨、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種。明代的海外貿易雖然時開時禁,但總體上十分繁榮,很多我們現在常見的農作物都是這個時候才被引入中國種植,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等。(1)請簡要分析選文題目的作用。(2)根據短文內容,請概括“古代快遞”的特點。(3)選文第⑥段中的加點詞語“通?!笔侨绾误w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4)選文第⑧段畫線句除了作比較,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分析】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說明了古代快遞。文章先由現在的快遞業(yè)務規(guī)模已連續(xù)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引出古代的快遞,然后從古代快遞的速度、古代快遞的保密手段、古代快遞的物流服務加以說明。【解答】(1)本題考查說明文標題的作用。首先,標題“古代快遞什么樣”是一個設問句,運用設問的修辭,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吸引讀者;然后就是點明了文章的說明對象——古代快遞;還有就是概括了說明的內容——介紹有關古代快遞的有關內容。(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與概括。文章②③段介紹了古代快遞的速度;④⑤⑥段介紹了古代快遞的保密手段。(3)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首先,要分析“通?!币辉~的作用,“通常”是一般情況下的意思,是從范圍上起限制修飾作用;然后再結合語境說明“通?!钡淖饔?,通常說明唐代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囊封,但是并不排除有特別情況;最后作總結,“通?!斌w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4)本題考查說明方法的把握以及作用分析。由“如香料、寶物、皮貨、食品等”“一百多種”等詞句可知,這個句子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海外商品種類之多,說明了古代物流也會運輸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答案:(1)點明文章的說明對象——古代快遞;指出文章的說明內容,介紹與古代快遞有關的內容;以問句的形式,引起讀者思考,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2)速度快;保密手段多樣。(3)“通?!笔且话闱闆r下的意思,表范圍,起修飾限制作用;說明了在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一般情況下要用囊封,并不排除特殊情況;“通常”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4)舉例子、列數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海外商品種類之多,進而說明古代物流也會運輸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军c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做假設等。運用說明方法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8.(14分)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煙雨亭臺①淅淅瀝瀝,綿綿又綿綿,是江南的雨。雨似是不大,沒有帶傘的我卻依然在瞬間被淋個通透。雨就著我的前額流下,遮住了視線,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②小河邊,一座亭子孤單地矗立。四望無垠,歸家渺遠,我只得與亭子相依。和所有江南的雨一樣,它沒有預兆地來,也不知何時止。那既來之便安之罷,我開始細細打量這一座給我提供片刻安憩的所在。③自我記事起這座亭子就已經存在,卻從沒有好好端詳過它。在我的記憶里,沒有人知道這座亭子叫什么,也沒有人知道這座亭子是誰所建,更沒有人知道它已經在這里矗立了多少個春夏秋冬。這些信息太過無關緊要,因為它毫不影響這個魚米水鄉(xiāng)的一切。人們所要知道的,只是下雨的時候,有一座亭子可以讓他們躲避;在夏日的夜晚,有一座亭子可以讓他們納涼;在感到疲憊的某一刻,有一座亭子會毫不猶豫地同意他們歇腳……知道這些,便是足夠。④我不禁開始想到西湖上的湖心亭與岳麓山后的愛晚亭了。倘若我現在所依托的這一方小亭在名川大山的邊上,也許就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吧!可是,它沒有,它只是普通地矗立在這一處普通的江南沃野,依著一條同它一般不知名的普通小流,淋著一場普通的雨。⑤沒有雕欄,更遑論玉砌,自是不如宮殿里那一排排龍騰鳳翔睥睨天下;不見遷客,從不遇騷人,自是不如名樓里那一行行詩詞曲賦流傳千古。只是,在這一場普通的雨中,它恍然于我迷蒙的雙眼中與四周的草木融為一體,互相依襯,凌亂的雨絲順著亭角滑落,湖面上的水汽隨著雨點的沖刷漸漸上涌,將我所在的這一處小天地(zhēng)騰得夢幻,忽然有如人間仙境了。黃山云霧,廬州月光,我見到的那一幕幕樓閣山水,忽而都似不如眼前這座無名無姓,說不明過往,又道不明來歷的小亭了。⑥雨一直下,衣還未全干,天色將晚,涼意漸漸侵上身來。亭上忽而剝落一塊紅漆,劃過這一片清冷的雨色。我突然更有些悲傷了:這樣一座不知名的普通小亭,不知道從哪個春秋開始,又會在哪個冬夏結束自己的使命呢?盡管他于此時此刻帶給我那么多美好的感受,可是它因它的普通,終將如那過往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被埋沒在這江南的煙雨中。⑦忽而,遠處傳來寺宇的鐘聲。鐘聲許久不退,于亭周裊裊不絕。雨慢慢變小,變小,隨著一陣晚風吹來,“沙沙”的聲音在寂靜的傍晚格外清晰。天空遠端月影漸出,清輝緩緩落下,人影綽綽,歡笑聲漸漸蓋過這風聲雨勢,轉眼到了各家聚集閑談的時刻。⑧我忽而不自覺地笑出聲來,我到底在怨艾些什么呢?亭子自它建起便有它的使命,它見證這一方天地的一小段歷史,它融入這年復一年的煙雨迷離,它享受這日復一日的笑語歡聲。盡管它在彼時終將成為歷史的一粒微小塵埃,可也努力擁抱了存在時每一刻的萬千精彩。我到底要替它怨艾些什么呢!⑨抖了抖我身上僅剩不多的雨絲,伴著還未完全散去的煙雨,背靠著遠端灑落的月光,隨著輕盈吹拂的晚風,我大步向前走去。(1)根據拼音填空。(zhēng)蒸騰(2)請寫出一座著名亭臺樓閣的名字和一句與其相關的詩詞。亭臺樓閣名:黃鶴樓相關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3)根據提示,填寫作者內心感受的變化。(無奈)——(感慨)——(沉醉)——(悲傷)——(釋然)——(振奮)(4)諧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文中劃“橫線”的句子。(5)下列選項中,不恰當的一項是BA.文章第②段寫出了作者急于趕路卻被大雨所阻,不得不停下腳步的無奈;同時作者能夠較為安然地欣賞美景,亦可見作者內心之灑脫。B.文章第④段,作者借湖心亭與愛晚亭之出名,更強調了自身所處小亭之普通,暗含不屑與輕視之意。C.文章第⑥段,作者化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表達了對歷史滄桑變換之感慨,亦對小亭之遭遇而倍感荒涼。D.文章第⑦段,作者眼中所見一掃前文凄冷,景色逐漸變得明亮活潑,可見作者積極向好的心境變化。(6)請分析文章結尾第⑨段的作用?!痉治觥课恼峦ㄟ^描寫江南煙雨中一座不知名的普通亭子,從起初因被雨困住而對亭子進行打量,聯想到那些有名的亭臺樓閣,進而描繪亭子在雨中與周邊環(huán)境相融的美妙景象,又感慨它雖普通且終將被歷史淹沒,最終領悟到亭子雖平凡卻有著自身存在的意義,見證了一方天地的歷史,擁抱了存在時的精彩,表達了對平凡事物蘊含價值的認可,以及要珍惜當下、積極向前的生活態(tài)度。【解答】(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結合文章語句來看,文中“湖面上的水汽隨著雨點的沖刷漸漸上涌”,描述水汽向上散發(fā)的狀態(tài),“蒸騰”一詞恰好能形象地體現水汽涌動、彌漫的樣子,符合此處語境,所以此處應填“蒸”字。(2)本題考查開放性閱讀。首先回憶自己所熟知的著名亭臺樓閣,比如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等都是很有名且在古代詩詞中經常出現的。然后選取其中一座,再聯想與之相關的經典詩句。像黃鶴樓,在很多詩詞里都有提及,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就非常有名,詩句既點出了黃鶴樓這一地點,又借其營造出送別的情境,很好地體現了黃鶴樓在詩詞文化中的印記以及其知名度,所以選擇這樣的搭配作答。(3)本題考查人物心理變化的分析理解。文中一開始作者被雨困住,歸家渺遠,只能與亭子相依,表現出無奈;接著想到亭子不知名且普通,卻又有著實用價值,引發(fā)了對其平凡存在的感慨;之后描繪亭子在雨中與周邊環(huán)境相融的美好畫面,讓作者沉醉其中;看到亭子剝落紅漆,聯想到它不知何時結束使命,感到悲傷;隨后作者領悟到亭子雖會成為微小塵埃,但也擁抱過精彩,從而釋然;最后作者抖落雨絲,伴著月光、晚風大步向前,體現出振奮積極的心態(tài)。(4)本題考查賞析句子。這句話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將黃山云霧、廬州月光以及其他那些有名的樓閣山水與眼前這座無名無姓的小亭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了這座普通小亭在此時此刻雨中所展現出的獨特魅力,盡管它沒有那些知名景觀的名聲與文化底蘊,卻在這樣特定的煙雨情境下,給作者帶來了不一樣的、仿佛人間仙境般的美妙感受,表達了作者對這座小亭別樣的欣賞與喜愛之情,讓讀者也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小亭的獨特韻味。(5)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ACD.正確。B.不恰當。文章第④段作者借湖心亭與愛晚亭之出名來襯托自身所處小亭的普通,并不是暗含不屑與輕視之意,而是通過對比更加凸顯這座普通小亭雖無名卻有著別樣的存在意義,有著屬于它自己的價值,在平凡中也有著獨特的美。故選:B。(6)本題考查段落的作用的分析。文章結尾第⑨段起到了收束全文、升華主旨、表達情感以及給人以積極向上之感的作用。“抖了抖我身上僅剩不多的雨絲,伴著還未完全散去的煙雨,背靠著遠端灑落的月光,隨著輕盈吹拂的晚風,我大步向前走去”,從內容上看,作者抖落雨絲的動作,仿佛也抖落了之前對亭子命運的那些感慨、悲傷等情緒,在這仍有煙雨、月光、晚風相伴的美好氛圍中,選擇大步向前,體現出作者已經從對亭子的思考中走出來,領悟到平凡事物存在的價值,要積極面對生活,珍惜當下,不再糾結于亭子終將成為歷史塵埃這一略帶傷感的結局,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給文章畫上了一個充滿力量的句號,升華了文章要表達的對平凡事物價值認可以及積極生活的主旨。答案:(1)蒸(2)黃鶴樓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3)感慨悲傷(4)對比的修辭手法。將黃山云霧、廬州月光以及其他那些有名的樓閣山水與眼前這座無名無姓的小亭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了這座普通小亭在此時此刻雨中所展現出的獨特魅力,表達了作者對這座小亭別樣的欣賞與喜愛之情,讓讀者也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小亭的獨特韻味。(5)B(6)文章結尾第⑨段起到了收束全文、升華主旨、表達情感以及給人以積極向上之感的作用,體現出作者已經從對亭子的思考中走出來,領悟到平凡事物存在的價值,要積極面對生活,珍惜當下,不再糾結于亭子終將成為歷史塵埃這一略帶傷感的結局,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給文章畫上了一個充滿力量的句號,升華了文章要表達的對平凡事物價值認可以及積極生活的主旨。【點評】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內容,才能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四、綜合運用(6分)9.(3分)下面是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的片段,文中的“他”是()“南昌起義后他怎樣了?”“他的部隊失敗后,他和朱德轉移到山頭。他們又吃了敗仗。他的殘部去了內地,但是他卻逃到香港。后來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從那里化了裝回湖南。傳說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個蘇區(qū)。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他躲在一個村子里,同哥老會的兄弟們策劃起義,這時有幾個國民黨收稅的來了。他就率領村里的幾個人襲擊收稅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們,解除了他們的衛(wèi)隊的武裝。從這一事件中,他繳獲了足夠的手槍和步槍來武裝他的第一支農民軍。”A.王冕 B.范愛農 C.賀龍 D.朱赫來【分析】本題考查對名著知識的掌握。《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yōu)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品真實記錄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窘獯稹拷Y合“他躲在一個村子里,同哥老會的兄弟們策劃起義”“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們,解除了他們的衛(wèi)隊的武裝”可知,這個“他”指賀龍。故選:C。【點評】對考試范圍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讀。對于文中重點塑造的人物形象、某個人物的經典故事、語言風格、思想意義等一定要了然于心??梢杂帽砀窕蛩季S導圖的形式梳理故事脈絡,幫助理解記憶。10.(3分)閱讀下面片段,完成選擇題。【片段一】他是個面容瘦弱、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fā)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凸出。我在一剎那間所得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幾天里面,我總沒有證實這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科技助力白水泥行業(yè)財務風險管理
- 衛(wèi)浴潔具國慶節(jié)活動方案
- 環(huán)境藝術設計與室內設計的審美互動
- 生產工藝流程中的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
- 現代服務業(yè)在商業(yè)地產中的價值挖掘
- 物流技術與管理教育的新模式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Lesson 6(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7《可愛的動物》(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Unit 2 Whats your name (Story time)(說課稿)-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001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英語外研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001
- 公共組織學(第三版)課件:公共組織結構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測試卷(一)(含答案)
- 2024年中國工業(yè)涂料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市場前景、投資方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化工企業(y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考試卷(后附答案)
- 工傷賠償授權委托書范例
- 食堂餐具炊具供貨服務方案
- 員工安全健康手冊
- 自然科學基礎(小學教育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華為客服制度
- 醫(yī)美面部抗衰老注射項目培訓課件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中期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