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湖南專用)題號12345678910答案BACCACDBAB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AAABC1.B【詳解】根據材料“伊尹將太甲放逐,令其閉門思過。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來執(zhí)政?!边@一記載選自《史記》,史記屬于正史,是紀傳體通史,《史記》是史書記載,經過后人的加工,是第二手資料,根據“甲骨文記錄顯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間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位介于殷先王與先公之間”,這一記載選自“(商)甲骨卜辭”,“(商)甲骨卜辭”是出土文物,屬于一手史料可信度較高,與史記記載互相印證,伊尹只是將太甲放逐,并沒有自立為王,可以被認定為歷史事實?!吨駮o年》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但它在宋時歷經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過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價值,《竹書紀年》記載“商相伊尹流放太甲后,篡權奪位,自立為王”,是假托古人之舉,表達今人之想,因此伊尹自立為王不能被認定為歷史事實。結合上述分析可知,能夠被認定的史實是伊尹并未自立為王,B項正確;根據材料無法判斷商朝王位傳承是否無序,所以“商朝王位傳承無序”,不能被認定為歷史事實,排除A項;《竹書紀年》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但它在宋時歷經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過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價值,所以《竹書紀年》記載的“太甲誅殺伊尹”不能被認定為歷史事實,排除C項;根據材料無法判斷,商朝國家機構是否完善,排除D項。故選B項。2.A【詳解】吉林榆樹位于東北地區(qū),鐵制農業(yè)生產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經學者比對,這些鐵制農具與漢代中原地區(qū)的農具完全相同,說明漢代中原地區(qū)的農耕生產方式擴展至東北地區(qū),A項正確;材料僅說明東北地區(qū)鐵器使用情況,并未涉及牛耕的相關材料,同時也未說明其他地區(qū)鐵犁牛耕的使用,B項夸大了范圍,排除;出土鐵器并不能說明當時東北地區(qū)出現了大地主田莊生產組織形式,也可能是其他的生產組織形式,C項說法不準確,排除;鐵器可能是仿制或間接傳入東北地區(qū),無法說明是跨區(qū)域長途貿易,D項說法不準確,排除。故選A項。3.C【詳解】材料“今天子以炎、軒之德,冢輔以姬、呂之賢”“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子孫遁居朔野”體現的是魏晉時期的民族認同感加強,為隋唐統一奠定心理文化基礎,C項正確;A項說法不符合史實,炎黃血統不能決定君位是否合法,排除A項;早在先秦時期就逐步形成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的民族文化,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民族凝聚力的來源,排除D項。故選C項。4.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曲宴是古代帝王賜宴的一種,具有私宴性質,由材料中“用以拉攏臣下,便于對朝政的控制”,可知這一宴會的本質,即將“曲宴”與“用以拉攏臣下,便于對朝政的控制”之間“搭橋”,而其“搭橋”的關鍵在于明確表中曲宴人員變化。表中曲宴人員變化呈現出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從武將到文臣,這反映出宋代重文抑武政策的逐漸確立,這也反映了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C項正確;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動是指階級間的變動,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A項;科舉制度的日益完善是指科舉制選拔人才的思想、組織、程序等完善,并非體現在文官地位提高上,排除B項;中國古代史社會主要矛盾始終如一,即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排除D項。故選C項。5.A【詳解】這兩種觀點分別體現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治學理念,相同之處是“求理”,不同之處是方法和途徑,但殊途同歸,故選A項;B項“廣泛認同”材料沒有體現,排除;C項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格物致知只是第一個思想家的治學方法,是否成為基本治學方法無從得知,排除D項。6.C【詳解】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憑借不平等條約,運用廉價的商品加大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洋務派興辦一些近代民用工業(yè),“略分洋商之利”“收購了美國旗昌洋行輪船18艘,組成了一支實力較強的商船隊,航行于沿海與長江沿岸各商埠”,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對中國經濟的侵略,C項正確;奠定我國近代工業(yè)發(fā)展基礎的是洋務運動,不僅僅是洋務派興辦的這些近代民用工業(yè),排除A項;中國近代民用工業(yè)對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的瓦解起到了一定作用,排除B項;這一時期列強仍然控制著中國的通商口岸,排除D項。故選C項。7.D【詳解】袁世凱在通電中認為擁護共和,強調“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業(yè)經世凱署名,則宣布之日,為親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換言之,袁世凱對于民國建立有奠基之功,由此可見,袁世凱通電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在民國創(chuàng)立中的地位來獲取政治資本,D項正確;袁世凱提到了“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福”,可見其并未淡化革命派的歷史功績,排除A項;B項只是表象而非主觀目的,排除B項;C項不是通電內容所強調的重點,排除C項。故選D項。8.B【詳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后,日軍調整了侵華策略,在淪陷區(qū)實行以貨幣戰(zhàn)、貿易戰(zhàn)和掠奪戰(zhàn)為主要內容的“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政策,此時新四軍在抗日根據地建立銀行和發(fā)行抗(邊)幣,這明顯是針對日軍這種掠奪政策的,B項正確;“大后方”指的是抗戰(zhàn)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統治下的西南和西北地區(qū),排除A項;“完善了”這一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當時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政府發(fā)行的法幣是全國流通的合法貨幣,因此不存在各抗日根據地抵制法幣的現象,排除D項。故選B項。9.A【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教育部設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課程,系統教授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等經典著作,師范學院教學將政治理論課定為公共必修課,這些做法極大地推動了青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為教育領域確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目的在于構建與國家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tài),A項正確;中共一大成立時,就確立馬克思主義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科學文化與封建迷信之間的關系,而是強調用科學文化知識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排除C項;材料不是引導宣傳輿論工作方式,而是強調構建與國家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tài),排除D項。故選A項。10.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做出《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根據材料“深圳出臺了國有企業(yè)股份制改造試驗條例,決定在六家大型國有企業(yè)進行試點。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業(yè)的試點迅速增多”表明經濟體制改革探索不斷深入,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標志是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排除C項;根據所學知識,到21世紀初,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排除D項。故選B項。11.D【詳解】根據材料美國學者戴利所說的這一段話“羅馬的法律體系里普遍包含著當地的習慣法......還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權力。”再結合所學,公元212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羅馬法律已發(fā)展為萬民法。由此可得出古羅馬的習慣法存在于羅馬法律體系中,即使是萬民法適用期間也是如此。法官還具有建立判例的權力,可看出羅馬法的運用具有靈活實用性,D項正確;材料中作者有說明萬民法中存在習慣法,但并沒有強調萬民法的“普遍的適用性”,排除A項;材料中作者提及了萬民法與習慣法的密切關系,而不是市民法與習慣法,排除B項;羅馬法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這一說法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2.A【詳解】材料“原子”“不可拆分卻能夠相互組合”體現了早期啟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精神世界,A項正確;材料強調用自然方法研究人類精神世界,沒有強調“借助理性可以完整地認識社會”,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早期啟蒙思想家具有浪漫主義情懷,而且結合所學可知,早期啟蒙思想家提倡的是理性而非浪漫主義,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早期啟蒙思想家借助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所提出的概念,并沒有體現“以古代希臘的人文主義學者為榜樣”,排除D項。故選A項。13.A【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德國是后起的殖民國家,在海外占據的殖民地面積遠遠小于英國,所以德國的海外投資占比也遠遠小于英國,這就促使德國希望通過技術革新獲取更大的收益,所以德國技術革新的動力強于英國,A項正確;表格屬于無法體現兩國的主觀意愿,排除B項;海外投資占比并不能反映工業(yè)發(fā)展速度,排除C項;“急劇膨脹”的說法無從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14.A【詳解】材料中“伴隨資本主義而來的第一聲抗議",用一種“實業(yè)制度”去代替那“黑白顛倒的世界”,以及其他的主張.體現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特點,空想社會主義是不成熟的政治主張,A項正確;在十月革命后得到實現的是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排除B項;空想社會主義以英法等國為代表,排除C項;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15.B【詳解】根據材料“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是它又因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而受到撼動,并且已受到逐步強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zhàn)”可知,美蘇實力均勢,國際局勢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但其他國際力量不斷壯大,沖擊了兩極格局,出現了多極化趨勢,B項正確;材料強調兩極格局中產生多極化趨勢,A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兩大陣營內部存在矛盾沖突,排除C項;隨著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崩潰瓦解,并不是被新興力量摧毀的,排除D項。故選B項。16.C【詳解】根據材料“成員國中有五分之一的成員國人均GDP在世界平均水平約五分之一及以下,減貧、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議題關注度將大大提升”可知,APEC將關注減貧、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議題,這有利于促進GDP低水平成員國的經濟發(fā)展,從而重塑亞太經濟一體化的合作主體,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亞太自貿安排的框架,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刺激亞太地區(qū)新的經濟增長點,排除B項;材料信息與亞太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秩序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7.(15分)(1)特點:規(guī)模大,規(guī)劃整齊,布局合理;以政治功能為主;體現集權和統治秩序;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1點1分,答3點計3分)因素:中央集權制度;儒家思想和宗法觀念;自然地理條件;小農經濟。(1點1分,答3點計3分)(2)原因:經濟重心南移,自然地理條件優(yōu)越;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政府放松管控,鼓勵商業(yè)發(fā)展;賦役制度促進農產品商品化;經商逐利的社會風氣推動。(1點2分,2點4分,答3點計5分)(3)選擇①,特點:具有半殖民地特征;空間分布不均衡;受西方工業(yè)文明影響大;起步晚;發(fā)展艱難。選擇②,影響:成為列強商品、資本輸出地;加速自然經濟的瓦解;促進了近代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遷;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1點2分,2點計4分)【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一中的“漢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都城……按照《周禮·考工記》進行設計營造”可得出“規(guī)模大,規(guī)劃整齊,布局合理”;根據材料一中的“漢長安城的禮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廟、辟雍和社稷遺址等”可得出“以政治功能為主”;根據材料一中的“統治中心位于中、南部……主要服務于達官貴族”可得出“體現集權和統治秩序”;根據材料一中的“漢長安城布局上所表現出的崇方思想、擇中觀念、規(guī)整的城門配置制度、棋盤式道路網”可得出“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形成因素: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長安城的營建受到中央集權制度、儒家思想和宗法觀念的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得出長安地勢平坦,是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影響了長安城的布局;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小農經濟為長安城的營建提供了物質基礎。(2)原因:根據材料二中的“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可得出“經濟重心南移,自然地理條件優(yōu)越”;根據材料二中的“雖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盡也”可得出“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根據材料二中的“宋太祖即位之初便擬定‘薄稅斂’以獎掖商人,仁宗年間訂立放松政府專賣品管制的‘海行條法’”可得出“政府放松管控,鼓勵商業(yè)發(fā)展”;根據材料二中的“政府制定的各色稅目,致使窮鄉(xiāng)僻壤的農民也不得不入市”可得出“賦役制度促進農產品商品化”;根據材料二中的“紆朱懷金,專為商旅之業(yè)有之”可得出“經商逐利的社會風氣推動”。(3)選擇①,特點:根據材料三中的“19世紀40年代”“一批有別于傳統封建市鎮(zhèn)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中國近代城市發(fā)展起步晚,空間分布不均衡”;根據材料三中的“這些城市通過強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新的技術、城市建設與管理、文化樣式及價值觀移植嫁接到傳統城市之中”可得出“受西方工業(yè)文明影響大,具有半殖民地特征”;根據材料三中的“這些城市走出鄉(xiāng)村社會及文化的包圍而開始了艱難的近代化之旅”可得出“發(fā)展艱難”;選擇②,影響:根據材料三中的“通商貿易成為開埠城市的經濟主體”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成為列強商品、資本輸出地”;根據材料三中的“城市走出鄉(xiāng)村社會及文化的包圍……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新的技術、城市建設與管理、文化樣式及價值觀移植嫁接到傳統城市之中”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從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分析可得出“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促進了近代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遷,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18.(15分)(1)由帶有明顯情感褒貶色彩(明顯意識形態(tài)色彩)到客觀理性描述。因素:從中美關系變化的角度:20世紀60年代,中美關系緊張;20世紀80年代,中美關系正?;约爸忻澜ń?;進入21世紀,中美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從國際形勢變化的角度:20世紀60年代,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對中國整體上持敵視態(tài)度;20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陣營分化,多極化趨勢出現并有所發(fā)展;21世紀,國際力量對比變動,呈現“一超多強”局面。從中國自身角度: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自身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從國內史學研究發(fā)展的角度:國內歷史學研究對美國的理解日趨深入,結論趨向客觀。(答出任意兩個角度即可)(趨勢計2分,因素至少涉及2個角度,答1個角度2點最多計4分,兩個角度4點計8分,滿分10分)材料二。材料二《人民日報》屬于官方(主流)媒體,相對較為真實,史料價值更高。材料三屬于藝術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形象的變化,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其帶有藝術加工色彩,受創(chuàng)作者的知識水平、個人感情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片面、失真等情況,使用時需用其他史料加以佐證。(選擇材料計1分,理由計4分,共5分)【解析】(1)根據“美帝國主義殺害、美國攫取、美帝國主義擴大對外侵略、美帝國主義的陰謀等”可得出由帶有明顯情感褒貶色彩;根據“大多語言敘述客觀,無明顯情感傾向,有開創(chuàng)、新變化、美國促成、美國操縱等描述”可得出客觀理性描述。因素:結合新中國成立中美國關系的變化及中國改革開放的影響進行概括,可分階段進行說明。(2)根據材料可得出應該用材料二。結合材料中的數據可得出材料二《人民日報》屬于官方(主流)媒體,相對較為真實,史料價值更高。結合材料三中的內容可得出材料三屬于藝術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形象的變化,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其帶有藝術加工色彩,受創(chuàng)作者的知識水平、個人感情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片面、失真等情況,使用時需用其他史料加以佐證。19.(12分)示例一論題:國家利益是國際沖突與合作的總根源論證:戰(zhàn)后歐洲共同體的建立和發(fā)展,可以說是國際合作的典范。二戰(zhàn)以后,西歐國家一改傳統的立場,轉而改行聯合的道路,顯然是受國家利益的支配,法國和德國汲取歷史教訓,消除積怨和宿仇,化干戈為玉帛,這不僅有利于法德而且也有利于整個歐洲的和平。因此,法德的和解與聯合深受歐洲各國的贊賞。當然,戰(zhàn)后歐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東西兩面崛起蘇聯和美國兩個巨人;相比之下,歐洲相形見絀,只有聯合起來,才能維護歐洲的利益,否則就會任美蘇宰割。出于上述兩方面的原因,歐洲國家的聯臺才有堅定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無論是大的沖突,還是小的危機,西歐國家間均未發(fā)生過。可見,共同的利益使西歐國家走到了--起。日本70年代提出“脫亞入歐”、90年代又提出“脫歐返亞”都是為了日本的國家利益;美國50年代封鎖中國,70年代解凍中美關系、90年代對中國實行既接觸又遏制政策同樣也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傊?,在當代國際關系中,無論是沖突還是合作,都能從國家利益這個總根源中找到答案。示例二論題:國家利益是國家外交政策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論證:二戰(zhàn)期間,法西斯在世界范圍的侵略,極大地損壞了美蘇等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出于抗擊共同法西斯敵人的需要,美蘇兩國即便是有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tài)也還是走向合作,最終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zhàn)線的形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大增,視蘇聯為其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國家利益的沖突導致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破裂,冷戰(zhàn)局面逐步形成;為了穩(wěn)定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援助并控制了西歐;為了抗衡蘇聯的影響力,美國調整其外交戰(zhàn)略,以“和平演變”作為主要的遏制手段,一步步針對蘇聯并瓦解社會主義陣營。這都視美國的國家利益在其稱霸、爭霸世界道路上的體現;在這期間,也不乏美國或打壓或防范歐共體(歐盟)、日本等同盟國的事例,美國為了這種國家利益從來不惜損害他國利益,在當代國際關系中,無論沖突還是合作,都能從國家利益中找到答案。綜上所述,一個國家在對外交往中所奉行的原則,都有著詳實的理論和現實依據,但無一例外都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的。(論題2分,論據8分,結論2分,共12分)【詳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題,首先,應根據材料內容提出論點,所論題目力爭帶上材料中的核心字眼,通過材料出處摘編自《論國家利益的實質及其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以及材料中的論述可以得出這些素材是圍繞著“國家利益”展開論述的,因此確立論題時可以參照如下:“國家利益是國際沖突與合作的總根源”、“國家利益是國家外交政策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或“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交往中的行動指南和行動準則”,其他只要有道理亦可。其次,再引用所學世界現代史的相關史實圍繞論點展開論述??山Y合美蘇爭霸和冷戰(zhàn)對峙的相關史實進行論述,也可以用新中國成立后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演變來說明,甚至可以利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美與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微妙關系來解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室內監(jiān)控攝像頭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寵物蟹行業(yè)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早報類新聞報紙出版服務行業(yè)直播電商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新型門鏡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報夾行業(yè)直播電商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奶油糖霜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體育電視節(jié)目制作服務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天然氣金融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大鼠模型服務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KDS-803熱水鍋爐除氧劑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第一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一模)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綜合測試(一)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棱柱棱錐棱臺的表面積和體積課件高一下學期數學人教A版1
- 跨學科實踐“橋梁調查與模型制作”(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學期項目化課程案例
- 《十萬個為什么》整本書閱讀-課件-四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走近湖湘紅色人物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學
- 漢語詞匯與文化課件
- 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Lesson8 課件
- DBJ∕T 13-196-2014 水泥凈漿材料配合比設計與試驗規(guī)程
- 江蘇省2022年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物理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