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綜合測試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第三單元 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綜合測試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第三單元 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綜合測試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第三單元 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綜合測試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第三單元 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綜合測試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綜合測試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他是20世紀中國走在時代前列的第一個偉人,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畢生致力于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道路的探索?!薄八鳖I導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是()A.自強求富 B.三民主義 C.民主科學 D.毛澤東思想2.“民族平等,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呼聲在中華大地回蕩。空前的民主氣象,競辦實業(yè)的浪潮,形成了生機勃勃的局面?!背霈F(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歷史背景是()A.洋務運動的開展 B.武昌起義的勝利 C.五四運動的發(fā)展 D.“一五”計劃的開展3.學者揚天石曾說:“從武昌起義到中華民國成立,中間只有兩個多月……辛亥革命的一個特點就是時間短,勝利快?!薄岸獭焙汀翱臁眰让娣从吵觯ǎ〢.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取得根本勝利 B.民族資產(chǎn)階級充分動員群眾 C.民主共和觀念已成普遍共識 D.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處境4.《中華民國史》寫道:“他提議將分散的革命組織(合)成一個大團體,協(xié)力從事反清革命。這個建議獲得一致贊成。”這個“大團體”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按髨F體”是指()A.強學會 B.興中會 C.同盟會 D.國民黨5.孫中山認為,“英國財富多于前代不止數(shù)千倍,人民的貧窮甚于前代也不止數(shù)千倍,并且富者少,貧者極多,…這真是前車可鑒”。針對“前車可鑒”,孫中山提出()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社會主義6.學習歷史,要學會區(qū)分“史實”與“結論”。以下關于孫中山的描述,屬于“結論”的是()A.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B.孫中山領導廣州起義 C.孫中山在日本創(chuàng)立中國同盟會 D.孫中山是革命先行者7.有的史學家認為:“從實力來講,孫中山比起洪秀全來,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秀全、楊秀清,卻被孫文(即孫中山)的幾個口號叫垮了,何哉?主題使然也。孫中山摸到的時代主題是()A.耕者有其田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師夷長技以自強 D.實行三民主義8.有史學家說:“實力上,孫中山比洪秀全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但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楊的實力上,卻亡于孫中山的口號上,何哉?主題使然也!孫中山把時代主題摸到了,幾顆炸彈一丟,大清帝國就土崩瓦解了?!睂O中山摸到的“時代主題”是()A.建立天國 B.建立共和國 C.平均主義 D.民主與科學9.20世紀初,有人仿古曲作《卿云曲》,歌詞認為,辛亥革命后,中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备柙~頌揚了辛亥革命()A.終結君主專制制度 B.推動了社會習俗的變遷 C.維新思想深入人心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務10.1914年,商務印書館在其教科書系列中推出一部《法制人意》,其目錄如下:上冊16課國家,國體。政體;國籍,憲法,國民之權利,國民之義務,統(tǒng)治權,國會,選舉,議員,大總統(tǒng),行政官廳,總統(tǒng)制與內閣制,集權制與分權制從目錄中可以看出教科書()A.宣傳民主共和思想 B.傳播民主科學精神 C.提倡維新變法思想 D.倡導自強求富理念11.假如深圳市需要征集“紀念辛亥革命111周年”慶典活動的方案,你認為這次活動的紀念大會選在哪一天舉行最為合適()A.2022年9月15日 B.2022年10月10日 C.2022年12月12日 D.2023年1月1日12.“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痹撌录ǎ偈姑裰鞴埠陀^念深入人心②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③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④是中國近代化的起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如圖選自辛亥革命詩詞。標題中缺失的部分是()A.萍瀏醴 B.安慶 C.黃花崗 D.廣西14.有學者說:“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樁扣人心弦的事件。在當時世界上還到處是皇帝、沙皇、蘇丹和國王的時候,古老的中華帝國在短短幾周之內成為歐亞大陸上繼法國之后的第二個共和國。”該學者重點強調()A.歐亞大陸的聯(lián)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法國大革命影響 D.辛亥革命的意義15.1912年2月12日,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這意味著()A.封建制度的終結B.清朝統(tǒng)治的結束 C.共和政體的確立D.社會性質的改變16.1912年2月,孫中山認為“帝制從此不存留于中國之內,民國之目的亦已達到”,導致孫中山得出這一結論的直接依據(jù)是()A.武昌起義的勝利 B.中華民國的成立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D.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17.小明同學制作了以下表格,據(jù)此判斷他研究的學習主題是()時間史實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并推薦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4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臨時政府遷往北京A.武昌起義過程 B.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C.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 D.中華民國的建立過程18.民國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綺撰對聯(lián)一幅:“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tǒng)而言之,不是東西。”聯(lián)中嵌入“民”“國”“總”“統(tǒng)”四字,并在聯(lián)尾點出自己的看法。該對聯(lián)諷刺的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B.宣統(tǒng)帝被逼退位 C.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 D.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19.武漢有“首義之城”的美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重鎮(zhèn)。使武漢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 D.黃花崗起義20.據(jù)記載,1912年中華民國國會選舉所登記的選民共有4000多萬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時咨議局選舉時的170多萬人增加了約23倍。這一變化反映了()A.民族企業(yè)得到發(fā)展 B.國人對民主形式完全贊同 C.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D.民眾的民主意識得到提高21.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及其資產(chǎn)階級革命黨人通過一部法律文件對新的政治體制進行了設計,這部法律文件就是()A.《辛丑條約》 B.《天朝田畝制度》 C.《資政新篇》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2.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理解正確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②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原則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凱的獨裁④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3.圖1是1912年西方報紙刊載的漫畫《袁世凱剪辮子》,漫畫展現(xiàn)了袁世凱開明、進步的正面形象。圖2是1916年西方媒體刊登的袁世凱漫畫,畫中的袁世凱被描繪為霸道、兇惡的反面形象。導致袁世凱漫畫形象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A.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 B.袁世凱復辟帝制廢除共和 C.袁世凱武力鎮(zhèn)壓二次革命 D.袁世凱派重兵圍剿護國軍24.《中國近代史》中指出:“國民黨人被迫應戰(zhàn),他們一開始就不能統(tǒng)一行動,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袁世凱以江西、南京為進攻重點……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討袁軍被袁世凱用金錢收買,發(fā)生內變,被迫退守臨淮關?!庇纱丝梢姡胃锩〉脑蚴牵ǎ〢.缺乏統(tǒng)一領導 B.列強干涉 C.國民黨力量弱小 D.脫離人民群眾25.下面是喪權辱國、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節(jié)選)》。第一號第二款為維護中國及東亞的利益,中國政府允諾,凡山東省內并其沿海一帶土地及各島嶼,無論何項名目,概不讓與或租與別國。第二號第六款中國政府允諾,如中國政府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聘用政治、財政、軍事各顧問教習,必須先向日本國政府商議。第三號第一款為維護中國及東亞的利益,未經(jīng)日本國政府之同意,所有屬于該地一切權利產(chǎn)業(yè),中國政府不得自行處分,亦不得使該公司任意處分。第四號中國政府允準所有中國沿岸港灣及島嶼,一概不讓與或租與他國。該合約中寫著“維護中國及東亞的利益”,實際上,日本國的真實目的是()A.欺騙中國國民和世界輿論 B.與中國內定排斥出其他列強勢力 C.從經(jīng)濟領土思想三方面徹底掌握中國所有權 D.日本幫扶袁世凱政府實現(xiàn)“共榮”26.1917年《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今日之時局,恰似春秋成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相斗,濱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痹撛u述恰切地反映了中國當時怎樣的社會狀況()A.北洋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 B.清政府腐敗無能 C.列強加緊侵略中國 D.人民水深火熱27.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疖囌驹獯跬綐寭?,身中3彈,送醫(yī)院后不治而亡,年僅31歲。這就是民國初年震驚全國的“宋案”。從本質上看,“宋案”反映了()A.國民黨與北洋軍閥的矛盾 B.共和與專制的矛盾 C.袁世凱與宋教仁的權力之爭 D.日美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矛盾28.“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這副挽聯(lián)中提及的事件最終引發(fā)了()A.護國運動 B.武昌起義 C.五四運動 D.二次革命29.年代尺是記錄歷史年代所發(fā)生大事的記錄工具。如圖是某同學制作的中國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對其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鴉片戰(zhàn)爭結束 B.①火燒圓明園 C.④維新變法運動 D.⑤成立中華民國30.如表為中國1914﹣1918年間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此表可以用于論證()農(nóng)戶減少1500多萬戶耕地減少2600多萬畝荒地增加4900多萬畝A.二次革命阻礙社會進步 B.北洋政府反對農(nóng)業(yè)發(fā)展 C.袁世凱破壞責任內閣制 D.軍閥格局破壞經(jīng)濟發(fā)展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31題12分,32題12分,33題16分)31.(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xiàn)。多次奮斗……失敗了,國家的情況一天一天變壞,環(huán)境迫使人們活不下去,懷疑產(chǎn)生了,增長了,發(fā)展了。——摘編自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材料二:數(shù)據(jù)中的“中國夢”。范疇首先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目標1921+100=202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xiàn)1949+100=2049: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傳統(tǒng)的“天朝上國”觀念相比,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中國夢”的總體要求是什么?證明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為什么這一時期“中國夢”的理想總是不能實現(xiàn)?(2)根據(jù)材料二,說明這些數(shù)據(jù)透視出“中國夢”的哪些時代特征。(至少兩點)(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如何才能順利實現(xiàn)當代的“中國夢”。32.(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隨著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的完成,清王朝正病入膏肓。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曾說,“藥”不可治者,刀可;刀不可治者,火可;火不可治者,就無可藥了。康有為的“藥”,義和團的“刀”,都救不了中國,只有徹底燒掉這個腐朽的王朝,中國才有出路。近代中國第一個覺醒者是孫中山。他一把火燒掉了一個腐朽的專制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1)材料中孫中山的“火”指的是什么?中國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憲法的全稱是什么?(2)“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該“三民主義”具體指什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的機構叫什么?(3)孫中山的“火”最終是否拯救了苦難的中國?孫中山的“火”徹底燒掉了一個腐朽的專制王朝,有何積極的歷史意義?33.(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先進的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國之道。材料二:大清國人人有病,愚昧之病。被奴役著卻以為自由著,從來不知道平等為何物,不知自愛且不懂愛人,一句話,奴才不知道自己是奴才。四書荼毒生靈,五經(jīng)鈍化人心;三綱生產(chǎn)奴才,五常捆綁性情。這是文化之病。普天下之大眾,食不能裹腹,衣不能暖身,而王爺大官驕奢淫逸,盤剝不止。這是經(jīng)濟之病。所有這些病癥都是一個總病根,那就是政治之病:華夏四千年的封建專制?!獙O中山《走向共和》材料三:孫中山先生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學習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與解決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侵略壓迫的實際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新的學說。(1)材料一中“中國的失敗”指的是什么事件?康有為、梁啟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國之道”指的是什么?(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面對大清國的病癥,孫中山打算怎樣給“大清國”治病?(3)材料三中所說的“新的學說”是指什么?該學說有什么價值?(4)世人認為辛亥革命有“成功論”和“失敗論”,請你任選一種觀點進行論證。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分析】本題考查了孫中山的主要貢獻?!窘獯稹繉O中山是我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闡發(fā)“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故選:B。2.【分析】本題考查了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一夜之間,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隨后,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zhèn)取得勝利。這次革命史稱“辛亥革命”。【解答】武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滅。民族平等、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呼聲在中華大地回蕩??涨暗拿裰鳉庀螅傓k實業(yè)的浪潮,形成了生機勃勃的局面。國體改變了,政體改變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實現(xiàn)了;辮子剪掉了,服飾改換了;龍旗扔掉了,五色旗飄起來了。中國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社會風俗等方面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故選:B。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學生結合辛亥革命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解答】根據(jù)材料可知,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短”和“快”側面反映了清政府的空前孤立,D項正確;辛亥革命屬于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但并沒有取得根本勝利,排除A項;BC兩項說法不符合辛亥革命期間的史實,排除BC項。故選:D。4.【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孫中山的歷史功績的相關史實。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統(tǒng)一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領導和明確的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fā)展?!窘獯稹繛榱思懈锩α?,建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1905年8月,孫中山聯(lián)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統(tǒng)一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領導和明確的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據(jù)“他提議將分散的革命組織(合)成一個大團體,協(xié)力從事反清革命。這個建議獲得一致贊成?!奔八鶎W知識可知,“大團體”是指中國同盟會。故選:C。5.【分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了解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窘獯稹咳裰髁x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指的是民族、民權和民生,民生主義指的是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故針對“人民的貧窮甚于前代也不止數(shù)千倍,并且富者少,貧者極多”,孫中山提出的是民生主義。故選:C。6.【分析】本題考查了歷史史實與歷史觀點的區(qū)別。歷史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表述,而歷史觀點是對歷史事件的評論?!窘獯稹扛鶕?jù)所學知識可知,史實是指歷史上的客觀存在,觀點是指對某一歷史事件的評述與看法。D是對孫中山歷史功績的評價,屬于歷史觀點,D正確;ABC都屬于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都是史實,ABC錯誤。故選:D。7.【分析】本題以有的史學家的觀點為切入點,考查三民主義的相關知識點?!窘獯稹恳罁?jù)所學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獨立和國家近代化是兩大課題。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表達資階政治經(jīng)濟要求,反映中國人民民族獨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國的愿望,成為辛亥指導思想,推動革命發(fā)展,最終推翻了清政府統(tǒng)治,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與太平天國運動綱領有關,B項與地主階級的魏源有關,C項與地主階級的洋務運動有關。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8.【分析】本題考查三民主義,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窘獯稹吭诎胫趁竦匕敕饨ㄉ鐣闹袊媾R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國家近代化兩大課題,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符合順應發(fā)展趨勢,表達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經(jīng)濟要求,反映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國的愿望,成為辛亥指導思想,推動革命發(fā)展,推翻了清政府統(tǒng)治。B符合題意。故選:B。9.【分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史實。掌握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解答】依據(jù)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可知,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2000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了中華民國,A是正確的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分析】本題以1914年商務印書館在其教科書系列中推出一部《法制人意》目錄切入,考查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窘獯稹扛鶕?jù)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國家政體和經(jīng)濟制度,體現(xiàn)了民主共和的觀念,從強調時間可以看出,這應該是辛亥革命以后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故A正確。故選:A。11.【分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知道“紀念辛亥革命111周年”慶典活動的紀念大會選在2022年10月10日舉行最為合適?!窘獯稹?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他們奪取軍械庫,打開城門迎接駐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聯(lián)合,進攻總督衙門。一夜之間,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隨后,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zhèn)取得勝利。1911年是農(nóng)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故“紀念辛亥革命111周年”慶典活動的紀念大會選在2022年10月10日舉行最為合適。故選:B。12.【分析】本題以“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睘榍腥朦c,考查辛亥革命?!窘獯稹俊拔錆h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狈从车氖切梁ジ锩?。依據(jù)所學,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芍?,①②符合題意。故選:A。13.【分析】本題考查黃花崗起義,知道詩歌反映的是黃花崗起義?!窘獯稹繕祟}中缺失的部分是黃花崗。1910年,孫中山同黃興、趙聲等人商討在廣州舉行起義。會后,孫中山赴歐美各國募集起義經(jīng)費,黃興到香港設立統(tǒng)籌部,作為起義的領導機關。1911年4月,由于情況發(fā)生變化,黃興在準備尚未就緒的情況下,臨時決定提前舉事。他親率一百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岐嚇得爬后墻逃走。革命黨人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zhàn),苦戰(zhàn)一晝夜,終因眾寡懸殊,起義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性。后來,將收斂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也將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故選:C。14.【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據(jù)所學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選D。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5.【分析】本題考查了中華民國的建立。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各省代表齊集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成立。【解答】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軟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清朝260多年統(tǒng)治的結束,B是正確的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有關內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窘獯稹繉е聦O中山得出題干這一結論的直接原因是清帝下詔退位,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孫中山說這句話是在1912年2月13日,是在清帝下詔宣布退位的第二天,孫中山認為推翻帝制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并辭去了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位,致力于實業(yè)建設,D是正確的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7.【分析】本題以小明同學制作的表格為切入點,主要考查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窘獯稹繐?jù)小明同學制作的表格“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并推薦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4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可知,他研究的學習主題是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故選:C。18.【分析】本題以王湘綺撰寫的對聯(lián)為切入點,考查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解答】對聯(lián)中每句短語的第一個字聯(lián)起來,就是“民國總統(tǒng)不是東西”。題干時間信息是“民國建立之初”。孫中山是第一位民國總統(tǒng),他在位時,努力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因此,王湘綺不可能會諷刺他,排除D;而袁世凱當總統(tǒng)時,對內實行專制統(tǒng)治,復辟帝制,對外出賣國家民族利益,因此說“不是東西”。C符合題意。A、B與材料信息不符。故選:C。19.【分析】本題以“首義之城”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武昌起義的意義?!窘獯稹?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fā)動起義。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完全占領武昌城。12日,起義軍完全控制武漢三鎮(zhèn)。史稱“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在武昌起義影響下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義是推翻清王朝并導致民國建立的“辛亥首義”。故選:B。20.【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學生結合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響來分析?!窘獯稹緼.選項表述是錯誤的,辛亥革命使民族企業(yè)得到發(fā)展,但不能從材料中得出;B.材料中選舉人數(shù)的增多并不能說說明國人對民主形式完全贊同;C.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與參加選舉人數(shù)增加無關;D.從材料中“1912年中華民國國會選舉所登記的選民共有4000多萬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時咨議局選舉時的170多萬人增加了24倍以上”可以看出,民眾參政的意識明顯提高了。故選:D。21.【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相關史實?!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窘獯稹?912年3月11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國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成文法。它肯定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22.【分析】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頒布了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美國1787年憲法為藍本,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原則,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凱的獨裁,《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等自由,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從此,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憲法。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D。23.【分析】本題考查袁世凱復辟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窘獯稹坑深}干材料判斷是袁世凱復辟帝制。為實現(xiàn)皇帝夢,袁世凱不惜犧牲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大部分內容,以換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末,袁世凱下令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在元旦舉行登基大典,所以導致袁世凱漫畫形象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袁世凱復辟帝制廢除共和,B是正確的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4.【分析】本題考查二次革命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窘獯稹繐?jù)“國民黨人被迫應戰(zhàn),他們一開始就不能統(tǒng)一行動,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可知,二次革命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國民黨缺乏統(tǒng)一領導、力量渙散。為了建立獨裁統(tǒng)治,一再破壞責任內閣制。1913年,改組國民黨,準備北上組閣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袁世凱借此以武力鎮(zhèn)壓國民黨。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fā)動“二次革命”。由于國民黨力量渙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鎮(zhèn)壓。故選:A。25.【分析】本題考查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對中國的政策,關鍵信息是“中國沿海港灣及島嶼,概不讓與或租與他國”?!窘獯稹繐?jù)所學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趁歐洲列強無暇東顧之機,在中國擴張勢力,企圖獨霸中國。因此,它提出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故選:B。26.【分析】本題考查北洋軍閥的知識點。理解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的影響?!窘獯稹坑刹牧稀敖袢罩畷r局,恰似春秋成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相斗,濱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笨芍?,中國當時處于北洋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狀態(tài)。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中國從此進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統(tǒng)治。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的矛盾開始暴露出來,在帝國主義各國的分別收買和互相爭奪下,分裂成幾個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故A符合題意。故選:A。27.【分析】本題以“宋案”為依托,考查北洋軍閥的知識點?!窘獯稹繛榱私ⅹ毑媒y(tǒng)治,袁世凱一再破壞責任內閣制,肆意踐踏辛亥革命的成果。1913年,宋教仁改組國民黨,北上組閣的宋教仁在上?;疖囌居龃躺硗?,袁世凱借此以武力鎮(zhèn)壓國民黨。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fā)動了“二次革命”。從本質上看,“宋案”反映了共和與專制的矛盾。故選:B。28.【分析】本題考查袁世凱專權和二次革命相關知識。重點考查宋教仁案的相關知識?!窘獯稹繐?jù)材料“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可知,這副挽聯(lián)中提及的事件最終引發(fā)了二次革命。由于宋教仁宣傳責任內閣和政黨政治,對袁世凱個人獨裁構成威脅,因此派人暗殺了宋教仁,之后孫中山號召革命黨人興師討袁,發(fā)起“二次革命。由于南北武力懸殊,二次革命失敗。故選:D。29.【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維新變法運動和中華民國的成立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1840﹣1842年,英國向中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842年中國被迫在南京簽訂中英《南京條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搶奪珍寶,最后放火焚燒。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以“救國存亡”為己任,掀起了戊戌變法,希望在中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度。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并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30.【分析】本題考查北洋軍閥混戰(zhàn)的黑暗局面,知道袁世凱獨裁統(tǒng)治和復辟帝制的史實,了解北洋軍閥混戰(zhàn)的黑暗局面?!窘獯稹孔屑氶喿x題干可知,題干是1914﹣1918年出現(xiàn)的情況,發(fā)生在北洋軍閥混戰(zhàn)時期時期。北洋軍閥割據(jù)時期戰(zhàn)事不斷、軍閥割據(jù)局面對經(jīng)濟造成嚴重破壞、軍閥割據(jù)局面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D符合題意;ABC與題意不符。故選:D。二.綜合題(共3小題)31.【分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窘獯稹浚?)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傳統(tǒng)的“天朝上國”觀念相比,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中國夢”的總體要求是學習西方,救亡圖存;證明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要依據(jù)是沒有改變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這一時期“中國夢”的理想總是不能實現(xiàn)的原因是這些夢想之路不符合中國國情,沒有贏得人民的大力支持等。(2)根據(jù)材料二可知,這些數(shù)據(jù)透視出“中國夢”的時代特征有關注民生,為全國人民謀幸福,有計劃、有步驟地科學推進中國夢,中國夢是富強夢、奮斗夢、幸福夢等。(3)綜合上述材料可知,必須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應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才能順利實現(xiàn)當代的“中國夢”。故答案為:(1)學習西方,救亡圖存;沒有改變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這些夢想之路不符合中國國情,沒有贏得人民的大力支持等。(2)關注民生,為全國人民謀幸福,有計劃、有步驟地科學推進中國夢,中國夢是富強夢、奮斗夢、幸福夢等。(3)必須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應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32.【分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三民主義、同盟會相關知識。【解答】(1)根據(jù)“一把火燒掉了一個腐朽的專制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專制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華民國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憲法。(2)根據(jù)所學可知,三民主義指民生主義、民權主義、民族主義;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