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51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假期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經去過出土我國最早人類的遺址,那么你能告訴我,它位于哪個省嗎?()A.云南省B.貴州省C.浙江省D.陜西省2、“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請問已經能夠走出洞穴蓋房定居的遠古人類是()A.元謀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頂洞人C.山頂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3、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稻之道》是中國首部全面反映稻作文化的影視紀錄片。該片自今年1月5日起,已在央視科教頻道推出,引起社會熱議。水稻躍居糧食產量首位是在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現(xiàn)代好多人生病時都愛看中醫(yī),被尊稱為“醫(yī)圣”的古代著名中醫(yī)學家是A.扁鵲B.張仲景C.蔡倫D.李冰5、根據(jù)考古發(fā)掘,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A.北京人B.藍田人C.元謀人D.丁村人6、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10周年,某旅行社組織游客沿鄭和下西洋的航線航行及旅游。那么他們最遠應該到達()A.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B.紅海和地中海一帶C.非洲東海岸和地中海沿岸D.地中海和歐洲一帶7、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封建王朝,且它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這個王朝是()A.蒙古B.遼C.清朝D.元朝8、“說漢話、穿漢服、改漢姓、與漢聯(lián)姻、學漢禮法”,這些關鍵詞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文景之治B.商鞅變法C.管仲改革D.北魏孝文帝改革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9、下列作物中哪些是從國外引進的()A.馬鈴薯B.向日葵C.水稻D.花生10、探究“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出現(xiàn)的共同原因,正確的是()A.都是在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時出現(xiàn)B.都重視任用人才C.都在思想文化上實行高壓政策D.統(tǒng)治者都注意調整或改革政策11、朱元璋強化皇權措施A.取消行中省,設立“三司”B.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強化六部職權C.設立錦衣衛(wèi)D.成立東廠12、“蘇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國南方農業(yè)生產超過北方,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正確的是()A.南方的自然條件優(yōu)越B.北方戰(zhàn)亂多,南方安定C.南方統(tǒng)治者壯大實力D.南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13、能夠較典型的反映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是()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14、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讀書人,從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經水路赴洛陽趕考。一定要經過下列哪一段運河()A.永濟渠B.通濟渠C.邗溝D.江南河15、“四大發(fā)明”是我國對世界科技的重大貢獻,其中和宋代相關的是A.指南針B.火藥C.造紙術D.活字印刷術。16、商朝青銅器被大量用于()A.飲食B.祭祀C.軍事D.生產17、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農學著作是()A.《農政全書》B.《水經注》C.《齊民要術》D.《汜勝之書》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8、百家爭鳴時,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兵家代表人物是()。19、歷史成語折射時代故事;彰顯古人智慧。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將下列故事與成語配對,并將序號填在相應橫線上。

①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嬴政。荊軻見秦王時,假稱要向秦王獻上督亢地區(qū)的地圖。當嬴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②秦楚兩大國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厲害所重;時而追隨秦國,時而追隨楚國。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條件下,各集團的態(tài)度動搖多次,反復無常的成語。

③禹把全國劃為“九州”;并鑄造象征最高權力的“九鼎”。楚莊王在推行霸業(yè)的過程中,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并派遣使者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

④春秋爭霸中;越國曾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不忘戰(zhàn)敗之恥,發(fā)奮圖強,在室內懸掛苦膽,坐臥都要舔嘗,以激勵自己。勾踐經過長期準備,終于滅掉吳國,稱霸一時。

⑤秦趙對戰(zhàn);趙王派老將廉頗駐守長平,效果卓著。秦軍散布廉頗要投降秦國的謠言,趙王上當。任用只會夸夸其談;沒有實戰(zhàn)經驗的趙括帶兵,趙國大敗。

⑥公元前4世紀中期;魏國大軍包圍趙都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乘魏國內部空虛,直搗魏都大梁。魏軍回救,中齊軍埋伏,大敗而歸。

⑦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時曾受楚國恩典;承諾晉楚交戰(zhàn)將退讓90里報恩。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相遇于城濮。晉軍避退,楚軍緊追不放。晉軍誘敵深入,迂回包抄,大敗楚軍。

⑧公元前356年;秦國官員商鞅在咸陽城南門豎起一根木桿,并張貼告示:“將此木扛至北門,賞十金?!睙o人響應。商鞅把賞金提高到“五十金”。后來,一名壯漢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扛木桿至北門,果然得到了賞賜。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1)臥薪嘗膽____(2)紙上談兵____(3)圖窮匕現(xiàn)____(4)朝秦暮楚____

(5)退避三舍____(6)城門立信____(7)問鼎中原____(8)圍魏救趙____20、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______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清朝康、雍、乾統(tǒng)治者非常注重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實行______,制造了大批冤獄。21、試比較周朝和秦朝的有關制度,填寫下表的空白處。項目周朝秦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王____最高統(tǒng)治者的權力周天子在名義上是天下共主____統(tǒng)治地方的方式____建立郡縣制22、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地點是涿郡。______。(判斷對錯)23、1004年,遼宋交戰(zhàn),第二年達成和議,史稱______。24、唐玄宗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7分)25、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趨勢繼續(xù)加強,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24分)26、“天覆地載;物數(shù)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p>

(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

(2)為什么宋應星強調人類與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要與自然相配合?

(3)為什么外國學者稱《天工開物》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7、材料:“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p>

--曹操。

請回答:

(1)材料抒發(fā)了曹操的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想一想,他當時的雄心壯志是什么?

(2)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而在赤壁之戰(zhàn)中卻以多敗少?

(3)赤壁之戰(zhàn)所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4)曹操在兩次戰(zhàn)爭中的不同結局,給我們哪些啟示?28、描述北京人一天是怎樣生活的?(可以從衣、食、住、行思考;也可以從時間順序想象)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12分)29、中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而古都可謂是中華文明的縮影。中國最著名的“四大古都”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還有“六大古都”“七大古都”“九大古都”的說法。其中,西安、北京可謂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材料一材料二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中的圖一,請寫出唐都長安城的突出特點。(1分)圖二是城北大明宮的一座著名宮殿,請寫出它的名稱。(1分)(2)據(jù)材料二寫出今天的北京在遼代、金代的名稱。(2分)元大都的繁華景象在一位意大利旅行家的什么著作中有生動的描述?(1分)到了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哪一位皇帝修建了北京城?(1分)30、閱讀下列材料:(15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闭埢卮穑孩胚@首詩抒發(fā)了曹操的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想一想,他當時的雄心壯志是什么?(2分)⑵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而在赤壁之戰(zhàn)中卻以多敗于少?(6分)⑶赤壁之戰(zhàn)所帶來的影響是什么?(3分)⑷曹操在兩次戰(zhàn)爭中的不同結局,給我們哪些啟示?(4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兩宋時期的重要特點包括民族政權并立,民族交融發(fā)展,社會經濟繁榮,等等?!菊嗖⒘ⅰ坎牧弦唬喝鐖D中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地圖。

(1)由于年代久遠,圖中A、B兩處政權名稱已模糊不清,請你寫下來。(2)如果讓你繪制此圖20年以后的政權示意圖,東部三個政權的名稱會有什么變化?【碰撞交融】材料二:宋朝和遼、西夏、金經過多年的戰(zhàn)爭后,選擇了議和,雙方互通貿易,開始出現(xiàn)“人人安居”的局面。——選自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材(3)歸納兩宋與其它民族政權之間戰(zhàn)與和的史實。(各舉一例)如何正確看待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請你就如何發(fā)展民族關系寫一句宣傳語?!窘洕睒s】(4)兩宋時期,農業(yè)獲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南方的手工業(yè)非常繁榮,商業(yè)的繁榮超過了前代。請你各舉一例加以說明。32、宗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它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習俗等方方面面.某班同學以“身邊的信仰”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一起來參加.?!臼占瘓D片】【圖片解說】【現(xiàn)象剖析】【理性認識】(1)如圖紀念的是哪位歷史人物?________(4)結合所學,概括東漢以后三者在中國古代思想領域中的聯(lián)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宗教信仰活動是民間重要的社會生活,我們應以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去認識形形色色的宗教活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圖所反映宗教的教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3)與如圖相關宗教起源于哪一國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A【分析】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所以我國最早人類的遺址位于云南?。?/p>

故選A.

本題考查了元謀人.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元謀人的歷史地位.【解析】A2、D【分析】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開始原始農耕;并走出洞穴蓋房定居.

故選D.

本題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本題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D3、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代農業(yè)發(fā)展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為提高糧食產量,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qū)推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C?!窘馕觥緾4、B【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張仲景的相關知識,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時期,代表作是《傷寒雜病論》,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后世尊稱他為“醫(yī)圣”,所以答案是B??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答案】B5、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元謀人;因發(fā)現(xiàn)地點在云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在約在170萬年以前,云南元謀一帶,是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所以答案選C。

【點評】本題較為簡單,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識。6、A【分析】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鄭和前后七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故選A.

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

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解析】A7、D【分析】1276年元軍占領臨安;南宋滅亡,1279年元朝統(tǒng)一全國.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

故選D.

本題考查了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元朝的歷史地位.【解析】D8、D【分析】略。【解析】D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9、ABD【分析】略【解析】ABD10、ABD【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的盛世。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號為“開元”,當時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在他們統(tǒng)治時期,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他們都重視任用人才,統(tǒng)治者都注意改革政策,從而使得唐朝出現(xiàn)了兩個盛世的局面。故選ABD?!窘馕觥緼BD11、ABC【分析】略。

【解析】ABC12、ABD【分析】略【解析】ABD13、CD【分析】能夠較典型的反映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是C河姆渡居民和D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種植粟.

故選CD.

解決本題的關鍵字眼是“農耕”;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識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解析】CD14、BCD【分析】隋朝大運河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讀書人從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經水路赴洛陽趕考需經過江南河、邗溝、通濟渠;不必經過永濟渠。

故選:BCD。

本題考查大運河的組成部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大運河的組成部分?!窘馕觥緽CD15、ABD【分析】略【解析】ABD16、ABC【分析】略【解析】ABC17、CD【分析】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這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被稱為“中國五大農書之首”.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成就.【解析】CD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8、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百家爭鳴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影響中國文化五千年的思想。儒家有孔子孟子、道家學派是老子莊子、墨家是墨子、法家是韓非子、兵家是孫武孫臏??键c:百家爭鳴【解析】【答案】韓非子孫武(孫臏)19、④⑤①②⑦⑧③⑥【分析】【分析】(1)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臥薪嘗膽。臥薪嘗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后演變?yōu)槌烧Z,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春秋末年,出現(xiàn)了吳越爭霸的局面。在吳王夫差時,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稱臣。夫差強迫勾踐赴吳國為其駕車養(yǎng)馬,打掃宮室。勾踐遭恥辱后,三年后回國立志雪恥,發(fā)憤圖強,在室內懸掛苦膽,坐臥都要舔嘗,睡覺睡在柴薪上,以此明志,最后滅吳雪恥,并問鼎中原,稱霸一時。

(2)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紙上談兵。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并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惫?,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后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zhàn)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成語紙上談兵就出自該戰(zhàn)役。從此之后,東方各國再也無力抵擋秦軍的強大攻勢。

(3)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圖窮匕見。圖窮匕見;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戰(zhàn)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后,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轉局勢。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于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qū)(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愿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里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陽。臨行時,太子丹等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咸陽宮內隆重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后面。秦舞陽在上臺階時,緊張得雙手顫抖,臉色變白。荊軻趕緊作了解釋,并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舞陽手里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煺沟奖M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xiàn),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但是,荊軻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劍自衛(wèi),卻又一時拔不出來。于是兩人繞著柱子轉。衛(wèi)兵因沒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將醫(yī)袋抽打荊軻,并提醒秦王把劍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頓時醒悟過來,迅速拔出劍來,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后,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未中,被擁上來的衛(wèi)兵殺死。

(4)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朝秦暮楚。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zhàn)。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原則。亦比喻行蹤不定或生活不安定。從地域上來說,以韓;趙、魏為主,從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條縱線,東抗齊或西抗秦是為合縱;東連齊或西連秦,東西連成一條橫線,進攻其他弱國是為“連橫”。秦國在戰(zhàn)國后期通過變法逐漸強盛,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而東方六國為抗擊秦的攻勢,曾一度“合縱”攻秦,使秦國受挫,放棄了一些占領地。但“合縱”卻不能善始善終,最終被秦的“連橫”政策各個擊破?!昂峡v”、“連橫”的斗爭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各國時而追隨秦,時而又追隨楚,反復無常,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朝秦暮楚”故事的由來。

(5)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退避三舍。晉文公是春秋時期的一個霸主。他曾長年在外流亡;比較了解民間疾苦。做國君以后,整頓內政,發(fā)展生產,訓練軍隊,晉國很快成為北方一大強國。那時南方的楚國勢力已發(fā)展到黃河流域。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zhàn),決戰(zhàn)前,晉軍以報答楚王為名,“退避三舍”,駐軍城濮,巧妙地避開楚軍鋒芒,誘敵深入,打敗楚軍,奠定了晉文公的霸業(yè)。

(6)本小題考查的是城門立信。城門立信也叫徒木立信。戰(zhàn)國時期;商鞅在秦國開展變法,新法公布以后,為了使人們相信新法一定要執(zhí)行,商鞅命人在都城南門立了木頭,張榜公布說誰要是搬到北門就賞十金。很多人看到后都議論紛紛,不敢相信。商鞅就增加賞金到五十金。這時候,有一個年輕人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把木頭搬了過去。結果可想而知,那位年輕人輕而易舉就獲得了五十金。于是商鞅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人民的心中樹立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威信,最終使得變法措施很好地得到落實。

(7)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問鼎中原。問鼎中原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直到現(xiàn)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皢柖Α钡牡涔收Z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借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8)本小題考查的是成語圍魏救趙。戰(zhàn)國初年;晉國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稍后齊國大夫田氏族,取代原來的國君,建立田氏齊國。這樣就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各國間的戰(zhàn)爭更為頻繁,有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等歷史上有名的戰(zhàn)役。而圍魏救趙就出自桂陵之戰(zhàn)。公元前4世紀中期,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急忙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領兵救趙。田忌準備與魏軍主力交鋒,孫臏卻說:現(xiàn)在魏國的主力部隊在攻打邯鄲,魏國都城大梁內一定空虛。如果我們直接攻打大梁的話,魏國一定會撤兵回大梁的,這樣既可解救趙國,又可給魏國很大打擊。田忌采納了孫臏的建議,龐涓果然中計,撤軍回救大梁,途中在桂陵遭到齊軍的伏擊。這個成語指襲擊敵人的后方,以迫使進攻之敵撤回的戰(zhàn)術。

【點評】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大變革的時代20、略

【分析】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清朝康;雍、乾統(tǒng)治者非常注重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實行文字獄,制造了大批冤獄,從而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

故答案為:

殿試;文字獄。

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科舉制和文字獄的相關知識。

注意識記科舉制創(chuàng)立和完善的過程及文字獄的相關知識?!窘馕觥康钤嚕晃淖知z21、皇帝皇權至高無上實行分封制【分析】【分析】依據(jù)所學;西周建立后,為加強對周邊地區(qū)的統(tǒng)治,在地方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在重要地區(qū)建立統(tǒng)治據(jù)點,形成對全國的控制網。因此西周統(tǒng)治地方的方式是實行分封制。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規(guī)定最高統(tǒng)治者稱皇帝,并確立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故秦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為皇帝,最高統(tǒng)治者的權力為皇權至高無上。

【點評】本題考查西周分封制和秦朝的中央集權制。22、略

【分析】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tǒng)治,隋煬帝征發(fā)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縱貫南北全長兩千多公里的大運河,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隋朝大運河的中心.【解析】×23、略

【分析】1004年秋;遼軍南下,大舉進攻北宋,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親臨澶州督戰(zhàn),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史稱澶州之戰(zhàn)。1005年1月北宋與遼在澶州訂立和約,規(guī)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每年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澶淵之盟”。宋遼訂立的和議,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但是宋遼之間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對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故答案為:澶淵之盟。

本題考查澶淵之盟。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北宋和遼的和與戰(zhàn)?!窘馕觥垮Y之盟24、略

【分析】唐太宗注重的是善于聽取正確意見;虛心納諫。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進諫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諫臣。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唐太宗重視納諫;知道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能力。重點掌握魏征直言善諫的史實?!窘馕觥俊了?、判斷題(共1題,共7分)25、√【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回族的形成。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趨勢繼續(xù)加強,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窘馕觥俊敬鸢浮繉ξ?、簡答題(共3題,共24分)26、(1)材料的意思是:天地之間物以萬計;人類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生產出種類齊全的物品,這并不單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內。

(2)宋應星所以強調人類要與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要求與自然力相配合;是因為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人與自然不協(xié)調,就意味著人不能適應生存環(huán)境或破壞了生存環(huán)境。如果人為地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如無休止的砍伐森林等,它則意味著破壞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無盡的,但科學技術是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與對自然的利用,這種認識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

(3)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等30個生產部門。他在書中還強調了人類要和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后來譯成多種外文,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宋應星及巨著《天工開物》內容的識記。

(1)本小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要全面;準確表達材料意思相對有點難度。材料主要意思是強調人類要與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要求與自然力相配合。

(2)本小題是在對材料主要意思的把握基礎上;聯(lián)系教材內容,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第二子目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現(xiàn)的內容中,有這樣一句話:“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深入到工農業(yè)生產現(xiàn)場,進行調查和探索,寫了一部《天工開物》。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與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與自然相配合?!奔纯芍?/p>

(3)本小題考查學生對宋應星的巨著《天工開物》內容的識記;結合教材內容,不難得出答案。

【點評】本題難度較大,主要考查學生宋應星及巨著《天工開物》內容的識記。27、略

【分析】

(1)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理解詩句的能力.

(2)本題主要考查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而在赤壁之戰(zhàn)中卻以多敗少的原因.

(3)本題主要考查赤壁之戰(zhàn)所帶來的影響.

(4)本題主要考查曹操在兩次戰(zhàn)爭中的不同結局;給我們的啟示.

本題以詩句形式主要考查曹操的活動,考查了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解析】(1)材料詩句中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表現(xiàn)了曹操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fā)了他變革現(xiàn)實、統(tǒng)一中國的豪情壯志.

(2)在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使用戰(zhàn)術得當;而且當時的曹操處于上升時期,袁紹剛愎自用等.赤壁之戰(zhàn)中,孫吳聯(lián)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zhàn);連鎖戰(zhàn)艦的弱點,用火攻大敗曹軍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根據(jù)已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zhàn)是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lián)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赤壁之戰(zhàn)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4)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屬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曹操在兩次戰(zhàn)爭中的不同結局說明:在作戰(zhàn)中戰(zhàn)略戰(zhàn)術要得當,時機要成熟;要注意謙虛和驕傲的關系.

故答案為:

(1)統(tǒng)一中國.

(2)官渡之戰(zhàn)中戰(zhàn)術得當;赤壁之戰(zhàn)中;孫吳聯(lián)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zhàn);連鎖戰(zhàn)艦的弱點,用火攻大敗曹軍.

(3)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4)戰(zhàn)術戰(zhàn)略得當;時機成熟;謙虛和驕傲的關系.28、結合課本所學分析;如果按一天從早到晚的時間順序去想象:早上吃完早餐后,青壯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獵;捕魚,有的負責防御野獸等;婦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負責燒烤食品、養(yǎng)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從事輔助性的勞動。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時,留人在洞口負責看守火堆,保衛(wèi)大家的安全。

故答案為:

早上吃完早餐后,青壯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獵、捕魚,有的負責防御野獸等;婦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負責燒烤食品、養(yǎng)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從事輔助性的勞動。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時,留人在洞口負責看守火堆,保衛(wèi)大家的安全?!痉治觥?/p>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生活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掌握北京人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生活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窘馕觥拷Y合課本所學分析;如果按一天從早到晚的時間順序去想象:早上吃完早餐后,青壯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獵;捕魚,有的負責防御野獸等;婦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負責燒烤食品、養(yǎng)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從事輔助性的勞動。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時,留人在洞口負責看守火堆,保衛(wèi)大家的安全。

故答案為:

早上吃完早餐后,青壯年男子有的出去狩獵、捕魚,有的負責防御野獸等;婦女有的出去采集食物,有的在家負責燒烤食品、養(yǎng)育老幼等;老人和小孩從事輔助性的勞動。傍晚大家回到山洞里,食物供大家食用。夜晚休息時,留人在洞口負責看守火堆,保衛(wèi)大家的安全。六、綜合題(共4題,共12分)29、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大古都”西安、北京的史實。唐都長安城的突出特點是規(guī)劃整齊,圖二是城北大明宮的一座著名宮殿,其名稱是含元殿。今天的北京在遼代稱為南京、金代的名稱是金中都。元大都的繁華景象在一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行紀》中有生動的描述。到了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明成祖朱棣修建了北京城?!窘馕觥俊敬鸢浮浚?)規(guī)劃整齊(1分)含元殿(2)遼南京(1分)金中都(1分)(1分)《馬可·波羅行紀》(1分)明成祖朱棣(1分)30、略

【分析】試題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閱讀詩句,分析理解的能力,詩句中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表現(xiàn)了曹操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fā)了他那變革現(xiàn)實、統(tǒng)一國的豪情壯志。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對官渡之戰(zhàn)與赤壁之戰(zhàn)的勝敗原因的探究,聯(lián)系已學知識可知在官渡之戰(zhàn)中使用戰(zhàn)術得當,而且當時的曹操處于上升時期,袁紹剛愎自用等。赤壁之戰(zhàn)中,孫吳聯(lián)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zhàn)、連鎖戰(zhàn)艦的弱點,用火攻大敗曹軍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赤壁之戰(zhàn)影響的準確理解與認識,聯(lián)系已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zhàn)是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lián)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第(4)問,主要考查學生深度分析認識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綜合曹操在兩次戰(zhàn)爭中失敗的原因去分析即可,如可以從戰(zhàn)術戰(zhàn)略得當;時機成熟;謙虛和驕傲的關系,言之有理即可??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三國鼎立·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解析】【答案】⑴統(tǒng)一中國。(2分)⑵官渡之戰(zhàn)中戰(zhàn)術得當。赤壁之戰(zhàn)中,孫吳聯(lián)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zhàn)、連鎖戰(zhàn)艦的弱點,用火攻大敗曹軍(學生如從重視人才,聽從建議與否方面分析,亦可得分)(6分)⑶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3分)⑷戰(zhàn)術戰(zhàn)略得當;時機成熟;謙虛和驕傲的關系(學生只要談出一點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4分)31、略

【分析】(1)本題考查遼和西夏政權。10世紀初建立遼、北宋建立的時間是960年,西夏建立的時間是11世紀前期,因此北宋初期,出現(xiàn)了遼、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來金滅遼,出現(xiàn)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所以,本題的A處是遼,B處是西夏。(2)本題考查南宋時期的民族政權。1127年金滅掉北宋。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都城在臨安(杭州),史稱“南宋”。南宋建立,出現(xiàn)了金、西夏和南宋并存的局面。所以,A處為金,B處是西夏,北宋南遷,變?yōu)槟纤巍#?)本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