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畫藝術
中國傳統(tǒng)書法藝術一、從廣義上講,漢字的造型特征、書寫的行為特性及書寫工具構成了書法藝術的基本因素。首先,漢字作為書法的表現對象以象形為基本成字方式,其本身有著豐富的藝術素質。其次,書寫的行為特性是書法成為藝術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書寫的行為特性主要有以下幾點:(1)空間的時間化,即不可重復性。(2)空間的節(jié)奏化。(3)書寫行為本身的功力化。(4)書寫的情感表現功能。最后,中國特殊的書寫工具——毛筆,是漢字書寫能成為藝術的又一個關鍵因素。(一)構成書法藝術的基本因素(二)書法藝術審美整體形態(tài)美1.
漢字的基本形態(tài)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tài),從而組合成優(yōu)美的書法作品。整體的結體形態(tài)主要受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就后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有的字是長方形;三為章法的影響。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tài)創(chuàng)造,才能創(chuàng)作出美的結體形態(tài)。點畫結構美2.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另一種是將各種部首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漢字的部首組合方式主要包括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組合原則主要有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jié)奏原則、簡潔原則等。其中,比例原則中的黃金分割比原則對構建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墨色組合美3.書法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其各種色彩不能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書寫時應遵循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美學原則。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如計白當黑;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而且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三)中國書法簡史漢字的萌芽1.
漢字的雛形并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最初的刻畫符號只能表示混沌的概念,只能滿足大概的記事需要,并沒有確切的含義。漢字的刻畫符號首先出現在陶器上。距今8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了裴李崗、磁山文化。在裴李崗出土的手制陶器上有較多符號,這些符號是交際功能、記事功能與圖案裝飾功能的混沌結合,這些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字,但確已具備了漢字的雛形。距今約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出土了一些有類似文字的簡單刻畫符號的彩陶。這些符號已區(qū)別于花紋圖案,使?jié)h字的發(fā)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些符號可以說是中國文字的起源。之后的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崗文化都有類似文字的符號出現,這些符號與之前的相比更為成熟,也更接近于之后的甲骨文。其中,二里崗文化已有文字制度,這一時期文字的發(fā)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原始文字源自一種模仿本能,用于將具體事物形象化。它盡管簡單,但已經具備了文字應有的功能和一定的審美意趣,這時的書法可以稱為史前書法。先秦書法2.(1)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的成熟文字(見圖3-1),因是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故名“甲骨文”。甲骨文最初于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商遺址出土,據說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才為王懿榮、劉鶚發(fā)現,后經羅振玉、孫詒讓、王國維等人努力搜集考證而成為一門顯學?,F已出土的甲骨約有15萬片,是盤庚遷殷之后至周武王滅商紂王年間的王室檔案材料。因其內容多是占卜之事,故又稱“貞卜文字”或“卜辭”。甲骨文的刻寫雖為實用,但由于甲骨文的契刻者都是當時地位很高的貞人,他們對線條及造型有極強的把握能力,所以今天看來,甲骨文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甲骨文中已蘊含了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筆法、結體、章法無不備至。圖3-1甲骨文
著名古文字學家董作賓曾將甲骨文按書法風格劃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期為武丁及其以前時期,此時的甲骨文書風雄渾;第二期為祖庚、祖甲時期,此時的甲骨文書風謹飭;第三期為廩辛、康丁時期,此時的甲骨文書風柔弱;第四期為武乙、文丁時期,此時的甲骨文書風勁逸;第五期為帝乙、帝辛時期,此時的甲骨文書風嚴整。(2)金文。金文又稱鐘鼎文,是鑄刻于青銅器物或鐘鼎盤彝上的銘文,是大篆的一種類型,以西周青銅器銘文為代表。西周金文制作考究,保留了較多的書寫筆意?,F存金文中最著名者當推《大盂鼎》(見圖3-2)《毛公鼎》(見圖3-3)《散氏盤》(見圖3-4)和《虢季子白盤》(見圖3-5)?!洞笥鄱Α窞槲髦茉缙诮鹞牡拇恚P畫厚重,肥筆較多;《毛公鼎》為西周晚期金文的代表,擺脫了甲骨文的影響,用筆圓勁精嚴,結體方長,布白依器形略呈曲勢;《散氏盤》線條豪放粗獷,體勢欹側夸張,奇古樸茂;《虢季子白盤》書風別具一格,字體狹長,結字中宮緊收,疏密得體,章法疏朗俊逸,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圖3-2《大盂鼎》拓片(局部)圖3-3《毛公鼎》拓片(局部)圖3-4《散氏盤》拓片(局部)圖3-5《虢季子白盤》拓片(局部)(3)石鼓文。石鼓文(見圖3-6)是戰(zhàn)國時代秦國的文字,刻在10個鼓形石頭上,世稱“石刻之祖”。每一個石鼓上刻有一首四言古詩,因詩中記述的是秦王游獵的事情,故又名“獵碣”。石鼓文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自唐代初年在陜西鳳翔被發(fā)現后,歷代備受推崇。唐張懷瓘評石鼓文:“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保ā稌鴶唷罚┦奈膱A渾融勁,古茂雄秀,集大篆之大成,為小篆之祖。圖3-6石鼓文拓片(局部)秦漢書法3.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車同軌,書同文”。丞相李斯以秦國文字為基礎,“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統(tǒng)一文字,形成了秦小篆。秦小篆的特點是線條圓潤均勻、結構勻稱。秦始皇巡游天下,刻石記功,留下了很多石刻文字,其中以《泰山刻石》(見圖3-7)、《瑯琊臺刻石》(見圖3-8)、《嶧山刻石》(現流傳拓本為北宋徐鉉翻刻本)為代表。圖3-7《泰山刻石》拓片(局部)圖3-8《瑯琊臺刻石》拓片(局部)西漢時,隸書已演變成熟,由古隸向今隸演變,今隸的典型特征是增加了波磔俯仰,字形由長趨扁,體勢展向左右兩邊,世稱“八分書”。隸書到了東漢已發(fā)展為一種高度完美成熟的書體。東漢樹碑之風盛行,傳世的著名隸書碑刻皆為東漢時所刻。東漢隸書氣象恢宏,法度嚴謹,風格多樣,大致可分為四種:端嚴俊逸型,以《禮器碑》(見圖3-9)為代表;典雅靜穆、筆致圓潤娟秀型,以《曹全碑》(見圖3-10)為代表;雄渾古拙、方峻厚重型,以《張遷碑》(見圖3-11)為代表;散逸開張、縱橫奔放型,以《石門頌》(見圖3-12)為代表。圖3-9《禮器碑》拓片(局部)圖3-10《曹全碑》拓片(局部)圖3-11《張遷碑》拓片(局部)圖3-12《石門頌》拓片(局部)漢代隸書除碑刻外,書于竹木簡牘上的漢簡隸書(見圖3-13)亦蔚為大觀,典型的有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湖南馬王堆簡書及甘肅的居延漢簡等。章草即“隸書之捷”(唐張懷瓘《書斷》)。漢章帝始為章草,其后流傳。章草筆畫簡潔流美,字形扁平而有波挑。章草的代表作品傳為西漢史游所作的《急就章》。行書、楷書在漢時也已萌芽。史傳潁川(今河南境內)劉德升創(chuàng)造了行書字體。圖3-13漢簡隸書魏晉南北朝書法4.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書法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中國書法進入了全面自覺的發(fā)展時期。篆、隸、楷、行、草五體兼?zhèn)?,行書、楷書、草書日趨完善,書法藝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出現了鐘繇及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對后世書法影響極大的杰出書法家。南朝書法秉承東晉之遺風,受“二王”書風影響,代表書家如陳隋間人智永,其是王羲之七代孫,克紹家學,其《真草千字文》傳“二王”家法,精熟過人。北朝書法以雄渾恣肆、古拙樸茂為主,形制有墓志、碑刻、摩崖、造像題記等,尤以北魏時楷書最為著名,世稱“魏碑”“北魏體”。從風格上北碑名作可分為四大類:方筆刻厲、斜畫緊結類,以《張猛龍碑》(見圖3-14)、《龍門二十品》為代表;圓筆渾樸、平畫寬結類,以《鄭文公碑》(見圖3-15)、《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為代表;方圓兼?zhèn)?、變化精妙類,以《張玄墓志》(見圖3-16)、《刁遵墓志》為代表;飛逸渾穆、開闊恣肆類,以《石門銘》(見圖3-17)為代表。圖3-14《張猛龍碑》拓片(局部)圖3-15《鄭文公碑》拓片(局部)第二節(jié)書畫藝術圖3-16《張玄墓志》拓片(局部)圖3-17《石門銘》拓片(局部)隋唐五代書法3.隋唐是楷書的中興時代。隋朝雖歷時短暫,但在書法上融合南北書風,為唐代書法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基礎?!洱埐厮卤罚ㄒ妶D3-18)被譽為“六朝集成之碑”。唐代楷書的主要標志是“尚法”。初唐時,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為代表的“初唐四家”繼承“二王”傳統(tǒng),各有專擅。圖3-18《龍藏寺碑》拓片(局部)顏真卿,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曾任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因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被封為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抖鄬毸罚ㄒ妶D3-19)是其早期楷書代表作。圖3-19《多寶塔碑》拓片(局部)篆書方面,以李陽冰的成就最高,其得秦李斯筆法而能開合變化。他曾自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也?!逼浯碜饔小度龎炗洝贰冻勤驈R碑》。五代楊凝式的書風奔放奇逸,破唐人窠臼,開尚意書風的先河。其代表作有《韭花帖》(見圖3-20)、《夏熱帖》、《神仙起居法》等。圖3-20楊凝式的《韭花帖》(局部)宋元書法6.宋代書法的繁榮表現在帖學的盛行上。所謂帖學,指學習、研究法帖,并考辨法帖源流優(yōu)劣、拓本真?zhèn)蔚膶W問。起初,宋太宗效法南唐李煜,命王著整理編刻了一部叢帖《淳化閣帖》,并將其賜給大臣,以供賞習,此帖為法帖之祖。此后輾轉摹刻者漸多,刻帖之風漸趨興盛,先后出現了潘師旦摹刻的《絳帖》、蔡京負責摹刻的《大觀帖》等。同時,宋朝書法尚意之風盛行,出現了追求表現自我意志情趣的書學理論,并涌現出一批對后世影響巨大的著名書家。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彼稳藭ㄔ诳瑫喜患疤迫?,然以行草勝。書法家借書法表現哲理、學識、情性和意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為后世推崇,被稱為“宋四家”。南宋書法有江河日下之感,書家一般不出蘇、黃、米諸家樊籬。宋高宗趙構書宗“二王”,書風純正,開復古書風的先河。元代是書法以復古為革新的時代,以趙孟頫、鮮于樞、康里巎巎為主要代表。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天津薊縣)人。鮮于樞的行草圓轉勁健,以《論草書帖》(見圖3-21)、《蘇軾海棠詩卷》名世??道飵j巎的行草代表作有《李白詩卷》等。另外,楊維楨的行草別有異趣,以“狂怪”聞名。圖3-21鮮于樞的《論草書帖》(局部)明清書法7.明代書法承宋元之勢,帖學盛行。明初書法首推“三宋”(宋克、宋璲、宋廣)、“二沈”(沈度、沈桀),“三宋”均以草書見長,而以宋克成就最高。宋克,字仲溫,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章草師皇象、索靖,其《急就章》(見圖3-22)影響深遠?!岸颉?,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沈度專工楷書,沈粲擅行草。沈度的楷書清秀婉麗,雍容華貴,當時凡金版玉冊、朝廷文書,必命度書,為臺閣體之典型。圖3-22宋克的《急就章》(局部)明代中期書法以“吳門書派”為代表。其中,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的書法成就最為杰出。明中葉以后稱雄書壇的有四大家:董其昌、邢侗、米萬鐘和張瑞圖。董其昌集帖學之大成,成就最著。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其書風平淡清朗,俊骨逸韻,傳世書跡有《三世誥命卷》《洛神賦》《書李白詩卷》等。明末清初,書壇代表書法家有徐渭、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他們力圖擺脫傳統(tǒng)書法的束縛,另辟蹊徑,自抒胸臆,他們的書法面目獨特,開創(chuàng)了新境,影響深遠。清代前期,“康熙好董,乾隆喜趙”,于是董其昌、趙孟頫書風天下風靡。此時,帖學代表書家有張照、姜宸英、劉墉、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等。清代中期以后,帖學衰落,碑學大興。清代碑學發(fā)軔于清初興起的金石學,鄭簠以草法作隸,開一時之風。清代碑派書法,金農、伊秉綬、鄧石如鼎足而三,冠冕群流。金農,字壽門,號冬心先生,以布衣終其身,以齊頭筆用側鋒寫隸書,號“漆書”。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隸書得秦漢遺法,又融顏真卿楷書筆意,有華貴雍容之度。鄧石如,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力學篆隸,融合篆隸,以隸法寫篆,為碑學創(chuàng)新開無限法門,被譽為碑學派第一人,其隸書代表作有《節(jié)錄文心雕龍》(見圖3-23)。清代碑學名家輩出,鄭燮、何紹基、吳熙載、楊沂孫、趙之謙、吳昌碩等在篆隸行草方面皆成就卓著,可謂氣象萬千。圖3-23鄧石如的隸書《節(jié)錄文心雕龍》
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二、中國畫又稱國畫,是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區(qū)別于西洋畫。國畫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為工筆和寫意兩種,富于傳統(tǒng)特色。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以前的國畫都統(tǒng)稱為古畫。中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chuàng)作出的繪畫。(一)國畫的起源與特點中國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chuàng)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作畫的工具材料為我國特制的筆、墨、紙、硯和絹素。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tǒng)和吸收外來技法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發(fā)展。(二)國畫的發(fā)展歷程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還有原始巖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后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wěn)定統(tǒng)一到分裂發(fā)生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的畫作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在此時萌芽,同時,畫家們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部結,并提出品評標準。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fā)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并出現了世俗化的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并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的繪畫進一步成熟并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后世的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畫和寫意花鳥畫得到突出發(fā)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后的近百年里,在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tǒng)的文化環(huán)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局面。(三)繪畫藝術分類古代國畫分科的說法1.對于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等。北宋《宣和畫譜》分十門,即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鳥獸、花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鄧椿《畫繼》分八類(門),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藥草、小景雜畫等。元代有“畫家十三科”之說,但內容相當龐雜,作為分類標準不適宜。當代國畫分類的說法2.當代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按其題材和表現對象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勾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按設色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國畫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于焦點透視。按表現形式有壁畫、屏障、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tǒng)的裝裱工藝裝潢之。按使用材料和表現方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批,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團扇等。國畫代表種類3.(1)人物畫。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的通稱。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人物壁畫了。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并在我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唐代閻立本也擅長人物畫(見圖3-24),此外,吳道子、韓斡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以后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圖3-24閻立本的《步輦圖》(2)山水畫。山水畫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或彩墨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發(fā)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時山水畫開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及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骕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盡管他們的身世、素養(yǎng)、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他們都能夠用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使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于紙上,其脈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chuàng)新風,代表作有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見圖3-25)。明清及近代,冊水畫續(xù)有發(fā)展,又出新貌。山水畫在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圖3-25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局部)
(3)花鳥畫。在魏晉南北朝之前,花鳥作為中國藝術的表現對象,一直是以圖案紋飾的方式出現在陶器、銅器之上的。那時候的花草、禽鳥和一些其他動物具有神秘的意義,有著復雜的社會意蘊,人們描繪它們并不是在藝術范圍內進行表現,而是通過它們傳達社會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藝術的形式只是服從于內容的需要。人類早期對花鳥的關注是孕育花鳥畫的溫床。史書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獨立的花鳥畫作品,其中有顧愷之的《鳧雁水鳥圖》、史道碩的《鵝圖》、陸探微的《半鵝圖》、顧景秀的《蟬雀圖》、袁倩的《蒼梧圖》、丁光的《蟬雀圖》、蕭繹的《鹿圖》等,可以說明這一時期的花鳥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雖然現在看不到這些原作,但是通過其他人物畫的背景可以了解到,當時的花鳥畫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顧愷之《洛神賦圖》(見圖3-26)中的飛鳥等。圖3-26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局部)
這一時期的花鳥畫較多的是畫一些禽鳥等動物,因為它們往往和神話有一定的聯(lián)系,有的甚至是神話中的主角,如在月亮上搗藥的玉兔、太陽中的金烏、月宮中的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8 網絡新世界 (教學設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荊州學院《專項技能與實踐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華大學《線性系統(tǒng)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科技學院《信息技術學科課程與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燕山大學《環(huán)境評價與工業(yè)環(huán)境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工商學院《翻譯技術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健康職業(yè)學院《中國寫意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海聯(lián)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等流體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韶關學院《班主任工作方法與藝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地下水動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心水病的中醫(yī)護理方案
- 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審批表
- 成品油運輸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體育賽事直播服務投標管理辦法
- 高三沖刺畢業(yè)家長會課件2024-2025學年
- 【申報書】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yè)群建設項目申報書
- 《美特斯邦威公司財務現狀及其盈利能力問題探析(10000字論文)》
- 餐飲服務電子教案 學習任務4 擺臺技能(4)-西餐宴會餐臺擺臺
- 河南省公安基礎知識真題匯編1
- 2024年江蘇常州市教育基本建設與裝備管理中心招聘3人歷年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護理交接班規(guī)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