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2024)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98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圖為北半球部分農(nóng)作物分布的緯度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qū)和雨林氣候區(qū)B.可可、咖啡、向日葵的熱量適應范圍較大C.小麥種植在亞馬孫平原比黃淮平原更適宜D.蘋果和茶樹的共同分布區(qū)是我國的中溫帶地區(qū)2、雅安多雨;年降水日數(shù)多在200天以上。7%以上的降水發(fā)生在夜間,很多時候雨從入夜開始飄落,天明即云散雨收。讀圖,回答下列圖中,可示意雅安夜雨成因的是()
A.①B.②C.③D.④3、下列自然現(xiàn)象中主要與大氣反射作用有關的是()A.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藍色B.白天天空多云時,氣溫往往較低C.日落后的黃昏,天仍是明亮的D.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溫暖4、5月23日,當太陽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時,北京時間(120°E)是A.24日2時52分B.24日2時08分C.23日3時08分D.22日2時52分5、下圖為甲地所在區(qū)域某時刻高空兩個等壓面P1和P2的空間分布示意圖;圖中甲;乙兩地經(jīng)度相同。完成下題。
此后,來自乙地的氣團使甲地的天氣發(fā)生明顯變化。造成此次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tǒng)是()A.氣旋B.反氣旋C.冷鋒D.暖鋒6、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qū)旅游。下圖為該山區(qū)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④處為露營和觀景的備選地點。讀圖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是__________氣候;該種氣候在__________地區(qū)分布最為典型。
(2)乙地是__________氣候;氣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3)丙地氣候的特征是_____,該種氣候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區(qū)是____;此種氣候有利于__的生長,但不利于_____的生長,故英國等國的__________業(yè)發(fā)達。8、洪澇災害的分布。
(1)從氣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____亞熱帶季風區(qū);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溫帶季風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
(2)從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勢____地區(qū)。
(3)由圖甲可知我國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各大江河的中下游____。此外,廣大____也常受到洪水侵襲。
9、我國的防災抗災工作方針:________。10、新生代。
(1)演化特點。
①海陸演化:形成現(xiàn)代____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xiàn)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③氣候演化:第四紀時期,全球出現(xiàn)數(shù)次冷暖交替變化,目前地球處于一個____期。11、海水鹽度的分布規(guī)律。
(1)世界大洋表層海水鹽度由____海域向赤道和____逐漸降低。
(2)一般近岸地區(qū)的海水鹽度比外?;虼笱骭___。12、讀“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示意圖”及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我國南極科學考察隊于2013年12月初抵達中山站;并對南極地區(qū)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科學考察。
(1)科考隊抵達中山站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圖23①~④時段中的_________段,此時段太陽直射點向________(方向)移動。
(2)科考期間,南極地區(qū)有利于科考活動的自然條件有________(多選)。A.風力相對較小B.氣溫相對較高C.降水豐沛D.白晝時間較長(3)中山站位于昆侖站的_______方向。兩站所在地;地球自轉線速度較快的是______站。
(4)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圖23中甲位置時,日期為___日前后,此時我國三個考察站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_,無極晝(或極夜)現(xiàn)象的是_______站。13、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B箭頭表示水循環(huán)的_________環(huán)節(jié);
(2)圖中字母A;B、C、D、F等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循環(huán)是_________。
(3)圖中所示的地質構造為_________(褶皺或斷層);地質構造a為_________,b地貌上為_________。
(4)b地形的形成原因是因為_________部受_________力容易被侵蝕形成的。
(5)若該地富含石油、天然氣,應在a、b兩處中的_________處開采合適。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石油、煤炭、風能、水能等能源均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_____)A.正確B.錯誤15、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土地資源的數(shù)量與質量已成為人類生存的制約因素。(_____)A.正確B.錯誤16、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確B.錯誤17、石油、煤炭、風能、水能等能源均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_____)A.正確B.錯誤18、太陽活動強烈時,可能會影響地球電離層,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_____)A.正確B.錯誤19、地殼和上地幔是由巖石組成的,稱為巖石圈。(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3題,共21分)2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題。趙述島位于中國南海西北部,面積0.22平方公里。200多位居民生活在島上,缺水缺電一直是困擾島上居民生活的主要問題。以前靠輪船“送水”,后來用柴油機發(fā)電淡化海水,但仍未能很好解決島上飲水問題。2017年,江蘇某公司生產(chǎn)的世界首臺“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wǎng)海水淡化成套設備”建成運轉,可日產(chǎn)淡水100噸,供600人一天使用,達到了國家桶裝飲用水的標準,結束了當?shù)亍暗F如金”的歷史。該設備結合海島特點,采用集裝箱式模塊化的運輸和安裝方式。下圖為集裝箱式微電網(wǎng)海水淡化設備工作原理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分析趙述島淡水資源缺乏的原因。
(2)說明趙述島引進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wǎng)海水淡化技術的理由。
(3)簡述該海水淡化設備能夠實現(xiàn)穩(wěn)定供電供水的原理。
(4)簡述該海水淡化設備采用集裝箱式運輸和安裝方式的優(yōu)勢。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紀錄片《我們的侶行》主人公曾探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的的喀喀湖(見圖甲)。該湖位于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有“高原明珠”的美譽。湖面海拔3821米,湖水面積約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處達280米。周圍群山環(huán)繞,峰頂常年積雪。的的喀喀湖有25條河流注入,湖水通過南側的德薩瓜德羅河(圖中D河)與波波湖相通,主要鹽分被德薩瓜德羅河帶走。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凍,處于內陸而不咸,而近在咫尺又同為內流湖的波波湖卻鹽度相對較高。同時湖岸地區(qū)地形平坦,保存有大量古代農(nóng)耕遺跡,包括相互交織的人工堆土高臺(臺田)、人工水渠以及人工運河和水塘等農(nóng)耕系統(tǒng)工程。圖甲為的的喀喀湖的位置圖和“臺田”技術示意圖,圖乙為湖泊及周邊地區(qū)降水資料圖。
(1)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推斷的的喀喀湖水量季節(jié)變化特點并說明原因。
(2)分析的的喀喀湖與波波湖均處于內陸卻形成“一淡一咸”奇觀的原因。
(3)古代人類在的的喀喀湖沿岸平原構筑了大量農(nóng)耕系統(tǒng)工程;試對這一工程作出合理解釋。
(4)簡要說明的的喀喀湖對沿岸地區(qū)居民生產(chǎn)生活的意義。22、讀下面三幅圖回答問題。左圖為某年世界七級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圖;右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下圖為某流域地質構造與地貌示意圖。
(1)左圖中A附近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
(2)右圖中乙地的地貌形態(tài)為____簡述該地貌的形成原因____
(3)丁地可能形成的地貌為下圖中的____簡述該地貌的形成過程____
A.ⅠB.ⅡC.ⅢD.Ⅳ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A【分析】【分析】
【詳解】
水稻喜濕熱的氣候,主要分布在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區(qū)和全年高溫多雨的雨林氣候區(qū),故A正確;可可、咖啡為熱帶作物,主要分布在低緯度地區(qū),向日葵喜溫涼,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qū),故B錯誤;小麥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qū),亞馬孫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光照不足,不利于小麥的生長,故C錯誤;由圖可知茶葉和蘋果共同分布地區(qū)為20°-40°之間,主要為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qū),故D錯誤,所以該題選A。2、D【分析】【詳解】
讀圖分析,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緣,地勢北、西南三面高,東部較低,受地形影響,易形成山谷風熱力環(huán)流,夜晚東部谷地降溫慢,氣溫較西部山區(qū)高,形成上升氣流,水汽易凝結形成夜雨,白天東部谷地升溫慢,氣溫較西部山區(qū)低,形成下沉氣流,云散雨收,D正確;圖中①表示暖鋒降雨,②表示地形雨,③表示冷鋒降雨,三者與夜雨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ABC錯誤。故選D。3、B【分析】【分析】
【詳解】
云層較厚時反射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氣溫較低,B項正確。A項為大氣的散射作用,C為大氣的散射作用,D為大氣的保溫作用,ACD錯誤。4、A【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該太陽直射墨西哥某城市時;該市103°W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北京時間(120°E)位于該市東側經(jīng)度相差223°,即可計算得到相差14時52分,該市為5月23日12時,加上14時52分,北京時間為5月23日26時52分,即為24日2時52分。
考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5、C【分析】試題分析:乙地位于較高緯度;為冷氣團控制;甲地緯度較低,為暖氣團控制,冷氣團移向暖氣團,即為冷鋒,冷鋒會使甲地天氣發(fā)生明顯變化。
考點:常見天氣系統(tǒng)6、B【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的綜合判讀。露營地應該遠離危險地段:如獨立的樹下易遇電擊、懸崖下方有落石之慮、高凸山區(qū)和山谷風口易受強風吹襲、草葉繁茂的地方多蛇蟲,所以這些地點都應避免。5月我國東南部已經(jīng)進入雨季,降水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勢低洼,一旦河水上漲可能淹沒,A錯誤。②地勢平坦開闊,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離,比較適宜露營,B正確。③處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慮,C錯誤。④位于高凸山區(qū),易受強風吹襲,D錯誤。故選B。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略
【分析】【詳解】
(1)甲地位于35°N-40°N的大陸西岸;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該種氣候在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分布最為典型,因而得名。
(2)乙地位于30°N-35°N的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乙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呈現(xiàn)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3)丙地位于40°N-60°N的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帶的影響,氣候終年溫和多雨,該種氣候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區(qū)是歐洲西部;此種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但不利于谷物的生長,故英國等國的乳畜業(yè)發(fā)達。
【點睛】
幾種氣候:
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夏季,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多雨。30°N-35°N的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呈現(xiàn)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于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全年在西風的控制下,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分布于中緯大陸的東岸,該氣候的形成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其氣候特征是夏季是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析】地中海地中海沿岸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海陸熱力差異終年溫和多雨歐洲西部多汁牧草谷物乳畜業(yè)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低洼。
(2)平原。
(3)山區(qū)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知識;我國多年來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防災抗災工作方針。所以答案是以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點睛】【解析】以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海陸分布溫暖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副熱帶兩極。
(2)低12、略
【分析】【詳解】
(1)如圖示:
科考隊抵達中山站時是12月初;太陽直射點位于圖①~④時段中的③段,此時段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
(2)南極地區(qū)終年受極地高壓帶控制;降水少,故C可排除??瓶计陂g,南極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且此時是南半球的夏季,氣溫相對較高,氣壓相對較低,與周圍的氣壓差降低,風力相對更小,故南極地區(qū)有利于科考活動的自然條件有ABD。
(3)如圖示:同在南半球;中山站(76°E,69°S)比昆侖站(77°E,80°S)離南極點更遠,故在北邊;從東西方向看東經(jīng)度越往西度數(shù)越小,故中山站位于昆侖站的西北方向。緯度越低,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越大,中山站的緯度更低,地球自轉線速度較快的是中山站。
(4)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圖中甲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其中三地緯度離南回歸線由近及遠的順序是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故我國三個考察站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長城站在南極圈外,無極晝(或極夜)現(xiàn)象的是長城站?!窘馕觥竣勰螦BD西北中山12月22(冬至)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長城13、略
【分析】整體分析:B箭頭由海洋上空指向陸地上空;表示水循環(huán)的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巖層向下凹,為向斜構造。向上拱起是背斜構造。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容易被侵蝕形成谷地。背斜是良好儲油構造。
(1)結合箭頭方向;圖中B箭頭表示水循環(huán)的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
(2)圖中字母A;B、C、D、F等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循環(huán)海陸間大循環(huán)。
(3)圖中所示的地質構造巖層發(fā)生彎曲變形,為褶皺;地質構造a處巖層向下凹,為向斜,b是背斜構造;地貌上為山谷。
(4)b地形的形成原因是因為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容易被侵蝕形成的。
(5)若該地富含石油、天然氣,應在a、b兩處中的b處開采合適,背斜是良好儲油構造?!窘馕觥浚?)水汽輸送。
(2)海陸間大循環(huán)。
(3)褶皺;向斜;山谷。
(4)頂;張。
(5)b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分析】【分析】
【詳解】
石油、煤炭是歷史時期生物體固定太陽能;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chǎn)生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動能,來自于太陽能。太陽輻射是維持大氣和水體運動的動力,題目說法正確。15、×【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土地資源對人類生存的影響。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也不斷發(fā)展,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也不斷加大,對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所以土地資源的數(shù)量與質量并不是人類生產(chǎn)的制約因素,本題描述錯誤。16、×【分析】【分析】
【詳解】
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自轉的周期適中,晝夜更替周期適中,則白天不會升溫過高,夜晚降溫不會過低,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結論錯誤。17、√【分析】【分析】
【詳解】
石油、煤炭是歷史時期生物體固定太陽能;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chǎn)生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動能,來自于太陽能。太陽輻射是維持大氣和水體運動的動力,題目說法正確。18、×【分析】【分析】
【詳解】
磁暴現(xiàn)象是因為太陽風擾亂地球磁場形成的;而不是擾亂電離層。太陽風被地球磁場吸附到兩極,與大氣產(chǎn)生摩擦,發(fā)生了極光現(xiàn)象。
【點睛】
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導致磁暴,指南針無法正確指示方向。19、×【分析】【分析】
【詳解】
軟流層以上的部分;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由堅硬的巖石構成,稱為巖石圈,故錯誤。
【點睛】四、綜合題(共3題,共21分)20、略
【分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資源開發(fā)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獲取材料,調動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體難度一般。
【詳解】
(1)趙述島淡水資源缺乏的原因。所謂缺乏是指淡水資源少;而需求大所致。由材料可知,“趙述島位于中國南海西北部,面積0.22平方公里。200多位居民生活在島上”說明該島面積小,不利地表水和地下水儲存,同時,人口數(shù)量相對較多,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導致淡水資源短缺。
(2)趙述島引進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wǎng)海水淡化技術的理由從當?shù)乜尚行约靶枨蠼嵌确治?。當?shù)剡M行該項目的可行性看;由于緯度低,太陽輻射能豐富。位于海上,摩擦力小,風力大,風能豐富。從需求來看,該島嶼面積小,缺水缺電,市場需求量大。且發(fā)展風能及太陽能發(fā)電,屬于清潔能源,污染小,既可以解決供水也可以供電,所以應該引進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wǎng)海水淡化技術。
(3)海水淡化設備能夠實現(xiàn)穩(wěn)定供電供水的原理結合互補及儲能角度分析。由于風能和太陽能都具有時段性特征;白天太陽能豐富,而夜晚或者陰雨天可以利用風能發(fā)電供水。當過剩時,可以儲能,而系統(tǒng)發(fā)電量不足時,可以利用儲電池供電。
(4)海水淡化設備采用集裝箱式運輸和安裝方式的優(yōu)勢要結合運輸方式的特點及設備的特性;結合海島環(huán)境特征進行分析。由材料可知,““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wǎng)海水淡化成套設備”可日產(chǎn)淡水100噸,供600人一天使用”說明該設備體積不大,便于長距離運輸。設備轉進集裝箱,受海水腐蝕小,且可以有效防臺風,使得設備更加安全的抵達。
【點睛】
(1)造成水資源緊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人為原因:數(shù)量人口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質量水質污染。
(2)促進水資源的持續(xù)利用。
①開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節(jié)流措施:提高公民節(jié)水意識;改進工農(nóng)業(yè)用水效率,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
③農(nóng)業(yè)節(jié)水:推廣節(jié)水灌溉;推廣耐旱農(nóng)作物;
④工業(yè)節(jié)水:合理布局減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采用先進工藝至無水工藝;
⑤城市節(jié)水:分質供水,推廣節(jié)水型器具;【解析】(1)島嶼面積??;四周環(huán)海,陸地上儲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條件差(河流短小),人口相對較多,生活需水量大。
(2)島嶼缺水缺電;市場需求大;柴油機發(fā)電淡化海水技術,能源運輸和消耗大;臨海,風力大,風能資源豐富;緯度低,太陽輻射能豐富;風能;太陽能等是清潔能源,污染小,可以有效解決島嶼供水供電問題。(任答3點)
(3)晴朗的白天可利用太陽能;風能供電供水;陰天和夜晚太陽輻射能不足;利用風力發(fā)電實現(xiàn)供電供水;當日照充足或風力很大導致產(chǎn)生的電能過剩時,蓄電池將多余的電能儲存起來;當系統(tǒng)發(fā)電量不足時,由蓄電池向海水淡化設備提供電能。
(4)體積較小,便于長距離海上運輸;便于安裝和管理,適用于面積小的島嶼;可以防腐蝕、防臺風,保護設備安全。21、略
【分析】【分析】
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河流補給類型主要的補給類型為雨水補給;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地下水補給和湖泊水補給;水文特征從水量、水域面積、含沙利、鹽度分析;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條件有氣候、地形、水源、勞動力、技術;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fā)以航運、發(fā)電、灌溉、水產(chǎn)養(yǎng)殖為主。
【詳解】
(1)考查河流補給類型的知識;主要的補給類型為雨水補給;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地下水補給和湖泊水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女子學院《田徑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第七中學2025年初三下化學試題期中模擬試題含解析
- 張家口市懷來縣2025年數(shù)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濟寧職業(yè)技術學院《文化人類學經(jīng)典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俄羅斯國情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汽車輕量化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jīng)濟人文學院《衛(wèi)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血液流變學與人體健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職業(yè)學院《農(nóng)業(yè)企業(yè)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項目質量管理機構結構框圖
- 一例視神經(jīng)脊髓炎的護理查房
- 學?!拔屙椆芾怼眴栴}臺賬
- 眼解剖(簡單版)課件
- 施工進度計劃網(wǎng)絡圖-練習題知識講解
- 廚房隔油池清理記錄
- 常見生物相容性實驗匯總
- 綜合探究三 探尋絲綢之路(課堂運用)
- 企業(yè)重組相關稅收政策培訓教學課件(38張)
- 肝癌的防治(大眾科普版本)-PPT課件
- 職業(yè)危害防治實施管理臺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