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荚嚂r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中亞位處亞歐大陸的中部,古往今來都是聯(lián)通東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交通樞紐。早在魏晉之際,中亞粟特人便進入我國中原地區(qū)從事商貿(mào)活動,幾乎壟斷了陸上絲綢之路的貿(mào)易。陸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大約在我國唐朝時期達到頂峰。在東來西往中,唐朝文化也被帶進了古代中亞,進而影響中亞文化的發(fā)展。②唐朝建立之初,即有中亞康、安、石、曹等國來獻方物,主動與唐王朝取得聯(lián)系。太宗貞觀十六年,又有史國來朝獻。中亞諸國在唐初的朝貢主要是出于商業(yè)目的,政治上他們是臣屬于西突厥的。高宗顯慶二年,唐軍滅西突厥。此后,蔥嶺以東的西域、蔥嶺以西中亞至波斯的大量政權(quán)紛紛歸附唐王朝。顯慶三年,唐朝設(shè)置安西四鎮(zhèn),進一步加強對西域地區(qū)的管理。③調(diào)露元年(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對安西發(fā)起軍事行動,被裴行儉挫敗。事畢裴行儉留安西都護王方翼鎮(zhèn)守,使其修筑碎葉城以鞏固對西域的防衛(wèi)。根據(jù)《新唐書》記載,新修的城池“立四面十二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沒之狀”。這種“四面十二門”的構(gòu)造是中國古代城鎮(zhèn)建筑的典型特征,即方形圍城,基本仿照長安城的建制。當時“西域諸胡競來觀之,因獻方物”。宏偉的碎葉城想必給了他們很強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隨著參觀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來訪國城鎮(zhèn)的修建。④中亞地區(qū)受游牧民族文化影響較深,多使用金銀器具。大食興起后,逐步控制中亞地區(qū),伊斯蘭教不允許使用金銀器,陶瓷制品于是大范圍流行。中亞地區(qū)尤其是撒馬爾罕的匠人開始模仿燒制唐朝的三彩陶器和白瓷。大食人將撒馬爾罕仿制品以及中亞人從唐朝轉(zhuǎn)運來的三彩陶器與白瓷均稱為“撒馬爾罕陶器”。撒馬爾罕仿制的唐三彩與白瓷較為粗糙,形制及釉色比較簡單,在撒馬爾罕的考古發(fā)掘中屢有發(fā)現(xiàn)。⑤至于圖像文物中的唐朝元素,最典型的是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阿夫拉西卜遺址壁畫。1965年,蘇聯(lián)考古隊于阿夫拉西卜23號遺址發(fā)現(xiàn)多處繪有壁畫的古建筑,其中1號建筑的壁畫保存較為完整,即著名的“大使廳”。廳內(nèi)四壁均有斑斕的壁畫,其中關(guān)于北墻的唐朝帝后,研究者普遍認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他們執(zhí)政時期唐朝在中亞頗具影響力。⑥畫面上的唐高宗形象高大,正在苑中獵豹;武則天則被眾宮女簇擁著乘于龍舟之上。意大利學者康馬泰指出,武則天所乘龍舟上“龍”頭的刻畫參照了中亞鷹嘴獅身的格里芬形象,詳加比照確實具有明顯的異域風格,不是中原固有的形象,可見繪畫者或許沒有到過中國,未曾見過唐朝的龍舟。至于畫中人物的服飾,唐高宗戴幞頭、穿長袍、束腰帶;武則天與宮女梳雙環(huán)高髻,著薄衫和紅色條紋裙。粟特畫工將唐朝服飾描繪得如此接近實際,可能見過相關(guān)的實物或圖像,這從側(cè)面說明了唐朝的服飾文化已經(jīng)傳入中亞地區(qū)。⑦服飾文化向西傳播的軌跡也是有文獻可循的,由陸路西行求法的新羅僧人慧超返程途中于開元十五年抵達西域的安西四鎮(zhèn),他在行記《往五天竺國傳》中記錄到,當?shù)厝恕耙罎h法,裹頭著裙”。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唐朝的服飾文化等也向西傳播到了古代中亞。⑧中亞古國的統(tǒng)治階層對唐朝的知識文化也有向往與主動學習的意愿。其中突出表現(xiàn)在統(tǒng)治者主動派遣質(zhì)子。自漢晉以來,依附部落或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將子嗣送入中原王朝充質(zhì),以維系宗藩關(guān)系。外來質(zhì)子在長安“留宿衛(wèi)、習華禮”,接受唐朝文化的熏陶。這些人有的留在長安長期生活,有的則在若干年后返回故國,他們對長安與中亞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熟知的中亞昭武九姓康、安、石、曹、何等國的首領(lǐng)都曾派質(zhì)子到過長安。⑨天寶十載(751年)唐朝大軍在中亞的怛羅斯之戰(zhàn)中敗于大食軍隊,接著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又爆發(fā)了安史之亂,此后唐朝在中亞的影響力銳減,中亞地區(qū)在大食的擴張下開始伊斯蘭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安史之亂后,肅宗乾元元年(758年)仍有康國長史康忠義來朝。“遠恩”和“忠義”都是典型的漢語詞匯,從含義來看像是來朝后唐朝賜予的名字,這些擁有漢式名字的統(tǒng)治階層分屬于不同的國家,他們對漢語名字的接受也說明唐朝文化對中亞統(tǒng)治階層的影響并非個別現(xiàn)象。⑩簡言之,古代中國與中亞之間的歷史交往源遠流長,絲綢之路見證了中古中亞與唐朝之間的文明互動。對唐朝文化的吸收借鑒和碰撞交融,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亞文明的發(fā)展,進而對人類文明的成長與進步作出貢獻。(摘編自鄭紅翔、黃孟芳《在中古中亞探尋唐朝文化》)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早在魏晉之際,中亞與我國中原地區(qū)的商貿(mào)交流便拉開了序幕;后逐漸擴大到文化領(lǐng)域,并大約到唐朝達到頂峰。B.唐碎葉城采用“四面十二門”的構(gòu)造,具有中國古建筑典型特征,一定程度影響了前來參觀國的城鎮(zhèn)的建筑風格。C.從“大使廳”壁畫上唐朝帝后像的特點推測,當時的畫工可能見過相關(guān)實物和畫像,但不一定真正到過中國。D.早期的質(zhì)子來到中原,更多出于政治因素的考慮;到唐朝,則成為中亞統(tǒng)治者謀求與唐朝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第②③段內(nèi)容可以看出,唐朝在中亞地區(qū)軍事上取得了勝利并加強了行政管理,為唐朝與中亞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條件。B.“撒馬爾罕陶器”中由撒馬爾罕人仿制的部分質(zhì)地粗糙,形制及釉色簡單,這說明撒馬爾罕人的制瓷技術(shù)還不夠發(fā)達。C.隨著唐朝在軍事上的失敗和安史之亂的爆發(fā),唐朝在中亞影響力銳減,這也致使兩地文化交流逐漸走向衰落。D.從歷史可以看出,絲綢之路在中亞與唐朝文明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相信未來還會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⑧段觀點的一項是()A.《全唐文》:其御眾使人,則例質(zhì)妻孥,以為術(shù)數(shù)。B.《冊府元龜》:質(zhì)其種裔,習我華風。C.《大唐西域記》:異方寶貨多聚此國。D.柴達木的突厥碑文: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4.根據(jù)文本,概括唐朝從哪些方面對中古中亞文化產(chǎn)生影響的?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說明中亞對唐朝文化的吸收借鑒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答案】1.A2.C3.B4.①建筑方面,唐為鞏固邊境防衛(wèi)修建城池,影響了參觀國城鎮(zhèn)的修建;②器物方面,唐瓷器被撒馬爾罕人仿制和轉(zhuǎn)運,瓷器在當?shù)卮鬄榱餍?;③服飾文化方面,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唐朝服飾文化傳入中亞地區(qū);④知識文化方面,中亞統(tǒng)治者主動派遣質(zhì)子到唐接受文化熏陶,接受漢語名字。5.①引用史料文獻和史實。如引用《新唐書》記載的碎葉城的修建過程和外族人來參觀的場面,證明唐朝對中亞建筑的影響;引用《往五天竺國傳》內(nèi)容,說明服飾文化向西傳播的軌跡。②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推測??脊虐l(fā)現(xiàn)“大使廳”里壁畫上的唐朝帝后像,推測粟特畫工可能見過相關(guān)的實物或圖像,側(cè)面說明唐服飾文化已傳入中亞。

③從典型漢語詞匯推斷?!斑h恩”和“忠義”等典型漢語詞匯說明唐文化對中亞統(tǒng)治階層的影響具有普遍性?!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后逐漸擴大到文化領(lǐng)域,并大約到唐朝達到頂峰”錯誤,張冠李戴,依據(jù)原文“大約到唐朝達到頂峰”應(yīng)該是絲綢之路的發(fā)展,而不是文化。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中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C.“這也致使兩地文化交流逐漸走向衰落”錯誤,于文無據(jù)。原文第九段論證的是“對漢語名字的接受也說明唐朝文化對中亞統(tǒng)治階層的影響并非個別現(xiàn)象”,沒有談到是否“走向衰落”及“逐漸”衰老的過程,會更不能由“唐朝在中亞的影響力銳減”得出“致使”的結(jié)論。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手法的能力。第⑧段觀點是“中亞古國的統(tǒng)治階層對唐朝的知識文化也有向往與主動學習的意愿”。A.記載當時對于質(zhì)子利用達到了泛濫的地步;B.“習我華風”指學習中華風尚,可以用來論證“向往與主動學習的意愿”;C.記載的是經(jīng)濟往來;D.記載的是唐滅突厥的歷史。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由原文第三段最后兩句“宏偉的碎葉城想必給了他們很強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隨著參觀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來訪國城鎮(zhèn)的修建”,可以得出答案第一個要點。由原文第四段“中亞地區(qū)尤其是撒馬爾罕的匠人開始模仿燒制唐朝的三彩陶器和白瓷……在撒馬爾罕的考古發(fā)掘中屢有發(fā)現(xiàn)”可知,唐瓷器流行的原因和程度,得出答案第二點。由原文六、七段“從側(cè)面說明了唐朝的服飾文化已經(jīng)傳入中亞地區(qū)”“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唐朝的服飾文化等也向西傳播到了古代中亞”可知唐朝服飾文化“向西傳播的軌跡”并已經(jīng)影響中亞地區(qū)。由原文第八、九段“中亞古國的統(tǒng)治階層對唐朝的知識文化也有向往與主動學習的意愿。其中突出表現(xiàn)在統(tǒng)治者主動派遣質(zhì)子”“他們對漢語名字的接受也說明唐朝文化對中亞統(tǒng)治階層的影響并非個別現(xiàn)象”可知唐朝在知識文化方面對中亞的影響?!?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手法的能力。根據(jù)題干要求“采用哪些方法說明”來作答。首先是引用法。引用了一些史書中的記載,如第三段“根據(jù)《新唐書》記載”,內(nèi)容詳實,表現(xiàn)了“宏偉的碎葉城想必給了他們很強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第七段“他在行記《往五天竺國傳》中記錄到”,可以證實“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唐朝的服飾文化等也向西傳播到了古代中亞”。其次是考古推測法。如第五段“1965年,蘇聯(lián)考古隊于阿夫拉西卜23號遺址發(fā)現(xiàn)多處繪有壁畫的古建筑,其中1號建筑的壁畫保存較為完整”,研究結(jié)果是“其中關(guān)于北墻的唐朝帝后,研究者普遍認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他們執(zhí)政時期唐朝在中亞頗具影響力”,第六段進一步指出“粟特畫工將唐朝服飾描繪得如此接近實際,可能見過相關(guān)的實物或圖像,這從側(cè)面說明了唐朝的服飾文化已經(jīng)傳入中亞地區(qū)”。最后是語言研究法,在留存語言中發(fā)現(xiàn)歷史,如第九段“肅宗乾元元年(758年)仍有康國長史康忠義來朝?!h恩’和‘忠義’都是典型的漢語詞匯,從含義來看像是來朝后唐朝賜予的名字,這些擁有漢式名字的統(tǒng)治階層分屬于不同的國家,他們對漢語名字的接受也說明唐朝文化對中亞統(tǒng)治階層的影響并非個別現(xiàn)象”,“并非個別現(xiàn)象”可知影響普遍。(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芳草青青王昭君張夢陽青青芳草,宛若澄碧的溪水,環(huán)繞著你高高的青冢。古人說:“塞草皆白,惟此冢草青?!睘槭裁茨銦o論身前還是身后都永遠長青?我懷著這個疑問,不遠萬里,幾經(jīng)曲折,從你的墓地來到你的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孕育你的香溪。三峽蓄水后,這條芳香的溪水已經(jīng)漲成一條碧綠的河流。我從來沒有見過這般碧綠的河水,就像畫家調(diào)出的水彩顏料,碧中透青,滿目鮮亮。①莫非是用你冢上的青草研磨而成?順河邊的山道朝上游走,兩旁的山色愈益呈青黛色,河流也漸漸變窄,恢復了香溪的原貌,就到了你的故里——昭君村。黑色尖角的屋檐和白色的墻壁仍然映襯在青色中——青青的修竹,青青的芳草,青青的高嵐山上那青青的浮云……從你的婆家內(nèi)蒙古送來的你的漢白玉雕像,也同樣矗立在這濛濛雨霧般的青色中。怪不得宋《聞見后錄》把你的故宅譽為“綠竹村”,因為這里綠蔭蔽日,箭竹插天,宅前是青黛的香溪水,宅后是墨綠的紗帽山。青綠正是你的本色,你的母親在濛濛青綠中夢見一輪明月投入懷中,生下你這位乳名“皓月”的美麗姑娘;你又在濛濛青綠中嬉戲、勞作、讀書、梳妝、撫琴,在青蒼的“妙齡柏”下長成亭亭玉立的仙女。特別是那口青綠霧罩下的楠木井,存著一根千年不朽的楠木,因而井水清甜可口,四季不竭。暑天里,不管天多熱,地多旱,來到井邊涼氣襲人,喝一口井水,五臟涼透,暑氣頓消;入冬,不管天多冷,地多寒,井水總是熱氣蒸騰,暖心適體。我有些明白了,原來這青綠正來自充沛的水源。有水則綠,無水則荒。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地靈人杰,正是這青綠清甜的水土養(yǎng)育出了你出類拔萃的青綠本色和傾城美色。也正因為如此,你被選入了宮中;又正因為如此,你自恃貌麗、性情執(zhí)拗,不肯茍求畫工毛延壽,被打入冷寂的后宮?!昂问滦廊怀鰸h廷?古今眾說太紛紜。”其實,不管怎么說,②你的自請出塞都是命中之事。碧綠的香溪盡管曲曲彎彎,卻總要流向長江,涌入大海;青綠修長的箭竹,無論院墻多高,必定要鉆天冒出她青綠的枝葉,呼吸自由的空氣。你“乃請掖庭令求行”的驚人之舉,乃是你香溪孕育的青綠本色使然!寧愿到茫茫大漠中迎風沙、耐寒雪傳播綠色,也絕不蜷縮在后宮深院中讓自己寶貴的青春萎黃凋謝;寧可去邊遠之地“住穹廬、被氈裘、食畜肉、飲重酪”,也絕不在皇宮的安樂窩中得過且過;寧肯過游牧生活,強隨胡俗,也絕不屈從“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吃人”法規(guī)。歷來多訴昭君怨,一曲《昭君出塞》,勾起多少哀怨?近人又多頌昭君勇,把個弱女子演繹得那般英勇。我以為,你身上既有怨,也有勇。從雖孤寂卻溫香的深宮,來到生疏又荒遠的邊塞,能夠沒有哀怨嗎?從南方溫軟富足的魚米之鄉(xiāng),來到北國落后、荒寒的游牧草原,能夠沒有困苦嗎?丈夫死后要求歸漢而不得,只能接受“從胡俗”的皇令,再嫁給丈夫的兒子,能夠沒有極大的委屈嗎?特別是遠離父母,遠離故鄉(xiāng),遠離鄉(xiāng)親,能夠沒有思念之苦嗎?據(jù)說你出塞之前曾回鄉(xiāng)省親,臨別在香溪的小溪口向送行的鄉(xiāng)親行了小禮,到大溪口又雙膝下跪,深深地行了大禮。如今這兩條“小禮溪”和“大禮溪”仍然銘記著你對家鄉(xiāng)的深情。你曾用香溪里的桃花魚熬湯孝敬母親,如今那些曾經(jīng)跳進你衣袖中的美魚的后代,也在證明你當年在遠塞的思母之苦。能不思念母親嗎?在第二個丈夫又早逝之后,在中年寡居的漫長歲月里,你該多么盼望回到慈母的身邊?而這無窮的怨苦,怨苦愈深,勇氣愈強,③怨與勇在你身上形成兩極的共存。香溪的青波孕育了你旺盛的生命力,你絕不甘于庸碌地度過一生。能忍人間苦,善遣一世怨,將自己的一生怨苦與青綠絕色混合起來,繪成一幅千古女杰的不朽畫圖。歷史上的絕色美女何止千萬,出塞和親的佳人也不乏其人,僅西漢王朝遣送公主出塞和親就有五六次之多。④為什么獨有你王昭君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就是因為你乃是超越平庸、敢為拔俗之舉的精神楷模。這就是你——王昭君的本色與精神!也是你無論身前還是身后都永遠長青的原因。(摘編自《人民日報》)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塞草皆白,惟此冢青”,文章開頭引用,“草白”與“冢青”對比鮮明,增加了文章的藝術(shù)性,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B.描述昭君故里時,作者特別提到“楠木井”清甜可口,四季不竭的特點,意在說明水源對個人品格的形成不可或缺。C.昭君出塞不僅是她自恃貌麗、性情執(zhí)拗的個性所致,更是她希望呼吸自由空氣的追求、“傳播綠色”的精神使然。D.“怨苦與青綠絕色混合起來,繪成一幅千古女杰的不朽畫圖”,寥寥數(shù)語描展現(xiàn)了昭君生動的形象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莫非”給人以想象的空間,“青草研磨”彰顯散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B.句子②“命中之事”是說昭君出身寒門,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自請出塞”實屬無奈。C.句子③中“兩極的共存”真切體現(xiàn)了王昭君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加深讀者對昭君的理解。D.句子④采用設(shè)問方式,使看似散漫的文章思緒重新聚攏起來,重申了昭君的精神內(nèi)涵。8.請簡要分析文本是如何將景、情、理融合在一起的。9.文章在行文中插入昭君回鄉(xiāng)省親的傳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答案】6.B7.B8.①因景而生情。通過描寫香溪、昭君村等景物,抒發(fā)對昭君的贊美之情;②情景融合生理。從對香溪描繪中,融入對昭君品格的贊美,領(lǐng)悟地杰人靈之理。9.①表明昭君的不舍之情,強化綠色香溪水對昭君的影響。②豐富了昭君的內(nèi)心情感,拓展文本的廣度。③昭君為民族大義遠離故土,毅然出塞,深化了文章主題?!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B.“意在說明水源對個人品格的形成不可或缺”錯。作者特別提到清甜可口,四季不竭的特點,意在說明“楠木井”水源的特點,也表明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故鄉(xiāng)青綠的環(huán)境對昭君個人品格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選項的說法以偏概全。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精彩句子的分析與鑒賞的能力。B.“是說昭君出身寒門,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表述不準確,“命中之事”是說昭君自請出塞是家鄉(xiāng)水土孕育的品格使然。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表達技巧的能力。(1)結(jié)合“映入眼簾的是孕育你的香溪……這般碧綠的河水,就像畫家調(diào)出的水彩顏料,碧中透青,滿目鮮亮。莫非是用你冢上的青草研磨而成”“你的故里——昭君村。黑色尖角的屋檐和白色的墻壁仍然映襯在青色中——青青的修竹,青青的芳草,青青的高嵐山上那青青的浮云……這里綠蔭蔽日,箭竹插天,宅前是青黛的香溪水,宅后是墨綠的紗帽山。青綠正是你的本色……你又在濛濛青綠中嬉戲、勞作、讀書、梳妝、撫琴,在青蒼的‘妙齡柏’下長成亭亭玉立的仙女。特別是那口青綠霧罩下的楠木井”“這青綠清甜的水土養(yǎng)育出了你出類拔萃的青綠本色和傾城美色”分析,通過描寫香溪、昭君村等景物,抒發(fā)對昭君的贊美之情,故本文是因景而生情。(2)結(jié)合“青青芳草,宛若澄碧的溪水,環(huán)繞著你高高的青?!薄芭R別在香溪的小溪口向送行的鄉(xiāng)親行了小禮,到大溪口又雙膝下跪,深深地行了大禮。如今這兩條‘小禮溪’和‘大禮溪’仍然銘記著你對家鄉(xiāng)的深情。你曾用香溪里的桃花魚熬湯孝敬母親”“香溪的青波孕育了你旺盛的生命力,你絕不甘于庸碌地度過一生。能忍人間苦,善遣一世怨,將自己的一生怨苦與青綠絕色混合起來,繪成一幅千古女杰的不朽畫圖。歷史上的絕色美女何止千萬,出塞和親的佳人也不乏其人,僅西漢王朝遣送公主出塞和親就有五六次之多。④為什么獨有你王昭君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就是因為你乃是超越平庸、敢為拔俗之舉的精神楷模。”分析,從對香溪的描繪中,作者融入對昭君品格的贊美,領(lǐng)悟地杰人靈之理,故本文又是情景融合生理。【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1)文中說“臨別在香溪的小溪口向送行的鄉(xiāng)親行了小禮,到大溪口又雙膝下跪,深深地行了大禮。如今這兩條‘小禮溪’和‘大禮溪’仍然銘記著你對家鄉(xiāng)的深情”“這青綠清甜的水土養(yǎng)育出了你出類拔萃的青綠本色和傾城美色”,行文中插入昭君回鄉(xiāng)省親的傳聞,表明昭君的不舍之情,強化綠色香溪水對昭君的影響。(2)結(jié)合上文“你身上既有怨,也有勇。從雖孤寂卻溫香深宮,來到生疏又荒遠的邊塞,能夠沒有哀怨嗎?從南方溫軟富足的魚米之鄉(xiāng),來到北國落后、荒寒的游牧草原,能夠沒有困苦嗎?丈夫死后要求歸漢而不得,只能接受‘從胡俗’的皇令,再嫁給丈夫的兒子,能夠沒有極大的委屈嗎?特別是遠離父母,遠離故鄉(xiāng),遠離鄉(xiāng)親,能夠沒有思念之苦嗎”,以及“臨別在香溪的小溪口向送行的鄉(xiāng)親行了小禮,到大溪口又雙膝下跪,深深地行了大禮。如今這兩條‘小禮溪’和‘大禮溪’仍然銘記著你對家鄉(xiāng)的深情。你曾用香溪里的桃花魚熬湯孝敬母親,如今那些曾經(jīng)跳進你衣袖中的美魚的后代,也在證明你當年在遠塞的思母之苦。能不思念母親嗎?在第二個丈夫又早逝之后,在中年寡居的漫長歲月里,你該多么盼望回到慈母的身邊?而這無窮的怨苦,怨苦愈深,勇氣愈強,怨與勇在你身上形成兩極的共存”分析,插入昭君回鄉(xiāng)省親的傳聞,豐富了昭君的內(nèi)心情感,拓展文本的廣度。(3)結(jié)合上下文“寧愿到茫茫大漠中迎風沙、耐寒雪傳播綠色,也絕不蜷縮在后宮深院中讓自己寶貴的青春萎黃凋謝;寧可去邊遠之地“住穹廬、被氈裘、食畜肉、飲重酪”,也絕不在皇宮的安樂窩中得過且過;寧肯過游牧生活,強隨胡俗,也絕不屈從“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吃人”法規(guī)”“在第二個丈夫又早逝之后,在中年寡居的漫長歲月里,你該多么盼望回到慈母的身邊?而這無窮的怨苦,怨苦愈深,勇氣愈強,怨與勇在你身上形成兩極的共存”“為什么獨有你王昭君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就是因為你乃是超越平庸、敢為拔俗之舉的精神楷模”分析,昭君為民族大義遠離故土,毅然出塞,深化了文章主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夫絳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shù)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郁憤悶趯然有遠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是亦不善處窮者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fā)哉?。ü?jié)選自蘇軾《賈誼論》)材料二:漢興,至文帝而天下大定。賈誼請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斯其時矣。夫誼而誠欲興也,當文帝之世,用文帝之賢,導之以中和之德,正之于非僻之萌,養(yǎng)之以學問之功,廣之以仁義之化,使涵泳于義理之深。則天時之不可逆,而正朔必改;人事之不可簡,而服色官名之必定;至德之不可斁,而禮樂之必興;怵惕而不安于其心,若倦于游而思返其故。抑且有大美之容,至和之音,仿佛于耳目之間而迫欲遇之。則以文從質(zhì),以事從心,審律呂于銖條之間,考登降于周旋之際,一出其性之所安,學之所裕,以革故而鼎新,不待歷歲年而燦然明備矣。誼之不勸以學而勸以事,則亦詔相工瞽之末節(jié),方且行焉而跛倚,聞焉而倦臥,情文不相生,焉足以興?禮樂不待興于百年,抑不可遽興于一日,無他,惟其學而已矣。(王夫之《讀通鑒論》)10.材料一劃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的位置的標號涂黑。觀其過湘為賦A以吊B屈原C紆郁D憤悶E趯然F有遠舉之志G其后H以自傷哭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指按照,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如其禮樂”中“如”詞義不同。B.匹夫,指平常人、普通人,此處指前面提到的受十六國時期前秦君主苻堅任用的王猛。C.人君,指國君、帝王,與《諫太宗十思疏》中“人君當神器之重”中“人君”內(nèi)容一致。D.人事,指人與人的關(guān)系,與《五代史伶官傳序》“豈非人事哉”中的“人事”詞義不一致。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認為,絳侯、灌嬰都是漢高祖的舊部,與漢文帝情分深厚,賈誼想讓漢文帝在朝夕間全部棄舊圖新是非常困難的。B.蘇軾認為,賈誼應(yīng)該采取恰當?shù)姆椒?,上不使得天子疑慮,下不讓大臣猜忌,這樣不出十年就可以幫助漢文帝實現(xiàn)理想。C.王夫之認為,漢文帝時天下基本平定,賈誼此時奏請修改歷法、變易服色制度,重新更定官名,大興禮樂,這正是時機。D.王夫之認為,在細微的音樂中審定音樂的標準,在人際交往中考察禮儀,全都出自安定的本性,豐富的學說,就能革故鼎新。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2)禮樂不待興于百年,抑不可遽興于一日。14.蘇軾、王夫之都認為賈誼壯志未酬,請分別概括其原因?!敬鸢浮?0CEG11.B12.B13.(1)像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感情深厚地結(jié)交他們。(2)禮樂沒有一直興盛已經(jīng)一百年了,也不會一日之間突然興盛起來。14.①蘇軾認為賈誼不善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不善處窮,心理承受能力差。②王夫之認為,賈誼不勸勉文帝學習只勸勉他做事?!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看他路過湘江時作賦憑吊屈原,心緒紊亂,憂郁憤悶,大有遠走高飛、悄然退隱之意,此后經(jīng)常感傷哭泣?!坝^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作“觀”的賓語,C處斷開;“紆郁憤悶”,作謂語,單獨成句,E處斷開;“趯然有遠舉之志”,“趯然”作狀語修飾“有”,“遠舉之志”,為賓語,G處斷開。故CEG三處需要斷句?!?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按照。/至于。句意:照他所說的規(guī)劃目標。/至于禮樂教化,那就等待君子(來推行了)。B.“指……王猛”錯誤,“匹夫”本文中指苻堅。C.正確。句意: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君主掌握著帝王的重權(quán)。D.正確。人與人的關(guān)系。/人的作為。句意: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guān)系不能簡慢。/難道不是由于人的作為嗎。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幫助漢文帝實現(xiàn)理想”錯誤,原文為“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意思是,整個國家就會按我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不是“幫助漢文帝實現(xiàn)理想”。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屬”,之類人;“優(yōu)游”,從容;“浸漬”,逐漸。(2)“待興”,一直興盛;“遽”,突然;“興于一日”,狀語后置?!?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結(jié)合“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可概括出,蘇軾認為賈誼不善處理人際關(guān)系;結(jié)合“是亦不善處窮者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可概括出,不善處窮,心理承受能力差。結(jié)合“誼之不勸以學而勸以事”可概括出,王夫之認為,賈誼不勸勉文帝學習只勸勉他做事。參考譯文:材料一: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guī)劃目標,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過他呢?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啊!周勃曾親手持著皇帝的印璽獻給漢文帝,灌嬰曾聯(lián)合數(shù)十萬兵力,決定過劉、呂兩家勝敗的命運,他們又都是漢高祖的舊部,這是君臣互相投和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間的感情呢?賈誼要想使?jié)h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全部棄舊圖新,也真太難了。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yīng)該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像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感情深厚地結(jié)交他們,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后,整個國家就會按我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此愤^湘江時作賦憑吊屈原,心緒紊亂,憂郁憤悶,大有遠走高飛、悄然退隱之意,此后經(jīng)常感傷哭泣。這也真是個不善于身處逆境的人。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勢的變化,而自我摧殘到如此地步。唉,賈誼真是志向遠大而氣量狹小,才力有余而見識不足。古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因為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古今都稱道苻堅能從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時間內(nèi)全部斥去了原來的大臣,與王猛商討軍國大事。苻堅那樣一個平常之輩,竟能占據(jù)了半個中國,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賈誼的抱負未能施展,所以對此加以詳盡的評論。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就應(yīng)當了解這類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起來。像賈誼這種人,也應(yīng)該有節(jié)制地發(fā)泄自己的情感呀!材料二:漢朝興起,到漢文帝時天下基本平定。賈誼奏請修改歷法、變易服色制度,重新更定官名,大興禮樂,這正是時機。賈誼確實想要推行這些主張,應(yīng)當在文帝時,因為文帝賢德,用中正平和的品德引導他,對不合禮制的苗頭加以糾正,用學問的教化之功來培養(yǎng)他,用仁義的教化功能寬廣他的胸懷,使文帝浸潤在深厚的義理中。那么,天時不可逆轉(zhuǎn),歷法一定能得到修改;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guān)系不能簡慢,服色官名更改一定能確定;高尚的品德不敗壞,那么禮樂一定復興。在內(nèi)心恐懼不安,如同厭倦游歷而想回家一樣。并且有最美的容貌,最動聽的聲音,仿佛在耳目間急切地見到和聽到。那么,文辭就會遵從于內(nèi)容,做事就會遵從本心,在細微處審定音樂,在人際交往中考察禮儀,全都出自安定的本性,豐富的學說,革故鼎新,不用等幾年就能明顯地具備了。賈誼不勸勉文帝學習卻勸勉他做事,就如同讓看相的人在用瞎眼看細微之處,正要走路的時候卻站立歪斜不正,聽到異響卻躺在床上不動,文章的文采和感情不能互相補充,怎么能推行主張呢?禮樂沒有一直興盛已經(jīng)一百年了,也不會在一日之間突然興盛起來,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學習罷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樟郝溲嗄囝櫅r卷幕參差燕,常銜濁水泥。為黏珠履跡,未等畫梁齊。舊點痕猶淺,新巢緝尚低。不緣頻上落,那得此飛棲。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描繪了燕子在空中展翅飛行,經(jīng)常銜著泥巴準備要修筑巢穴的動人情景。B.珠履,原指鞋子表面搭配的珍珠,比喻燕巢之上顆粒狀凸起泥巴,生動形象。C.頸聯(lián)詩人委婉地表達燕子雖辛苦,但巢上泥巴猶不足,新巢猶低的惋惜之情。D.全詩對燕子筑巢的描寫,語言簡潔、生動,真切地表達了對燕子的贊美之情。16.詩中贊美了筑巢的燕子,對我們有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常銜濁水泥”一句,啟示人們要勤奮,不辭辛苦;②“未等畫梁齊”一句啟示人們做事情要早動手;③尾聯(lián)告訴人們,只有辛勤勞作才有所獲。【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惋惜之情”錯,燕子新巢雖有不足,頸聯(lián)是說燕子筑巢的歷程,意味著舊巢的痕跡還很淺,新巢尚未完善,但畢竟有自己的棲居之所,所以詩人并沒有表達惋惜之情。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情感和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這首詩描述了一只燕子在梁上筑巢的情景。詩人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將一個小小的燕子筑巢的故事與人們奮斗的精神相聯(lián)系,給讀者以生活中不斷努力、勤勞才有收獲的啟發(fā)。首聯(lián)描繪了燕子在梁上卷曲的巢和常常帶著泥巴到處修筑巢穴的場景。后句“常銜濁水泥”一句,啟示人們要勤奮,不辭辛苦;頷聯(lián)寫燕子為了黏住珠鞋的痕跡,甚至在梁還沒有完全繪制好之前,便開始筑巢。后句“未等畫梁齊”啟示人們做事情要早動手;頸聯(lián)描述了燕子筑巢的歷程,舊巢痕跡淺薄,新巢尚未完善。尾聯(lián)表達了燕子為了筑巢而來往頻繁,卻沒有得到一個合適的棲身之所。啟發(fā)人們只有辛勤勞作才有所獲。(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千古不變,正如《阿房宮賦》中杜牧指出,六國足以抵御秦國而保全自己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千里長江明凈、蒼翠的群峰聚攏的特點。(3)時間流逝,等待下一個花開花落;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古人有許多詩句是形容時間過得飛快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使六國各愛其人②.則足以拒秦③.千里澄江似練④.翠峰如簇⑤.百歲光陰如夢蝶⑥.重回首往事堪嗟(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背誦和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拒”“澄”“練”“簇”“堪嗟”“塵”“悠”“度”。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年來,人工智能無疑是新技術(shù)領(lǐng)域的焦點,其發(fā)展之快、覆蓋之廣、介入之深,讓人們對先進技術(shù)帶來的顛覆性變革驚嘆不已??焖俚募夹g(shù)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但是,由于缺乏監(jiān)管也會____A_____。①根據(jù)天眼調(diào)查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顯示,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shù)進行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趨勢。③AI換臉可以瞬間解鎖各類門禁和人臉識別,④AI換聲已經(jīng)被不法分子用于電話詐騙,⑤AI生成式軟件合成的虛假信息充斥網(wǎng)絡(luò),⑥個人隱私及肖像權(quán)、名譽權(quán)、知識產(chǎn)權(quán)等存在被侵犯的風險……⑦經(jīng)由“加持”人工智能技術(shù)的不法行為讓人真假難辨、防不勝防。⑧當ChatGPT聊天機器人問世時,其強大的語言習得功能、對人類思維的逼真模仿和整合輸出,一度讓人驚呼“人工智能將在未來超越人類”。類似的威脅并非危言聳聽,如果____B____,人工智能技術(shù)還可能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國家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許多國家高度關(guān)注并及時出臺監(jiān)管措施的重要原因。從監(jiān)管效果看,各國在治理方式、監(jiān)管機構(gòu)、國際合作等方面仍有探索完善的空間。18.請在文中劃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A損害人們的合法權(quán)益B不加以合理的規(guī)制19.①可修改為:“根據(jù)天眼調(diào)查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或“天眼調(diào)查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顯示”。③可修改為:AI換臉可以瞬間解鎖各類門禁和人臉識別系統(tǒng)。⑦可修改為:“加持”了人工智能技術(shù)的不法行為讓人真假難辨、防不勝防,或者:被人工智能技術(shù)“加持”后的不法行為讓人真假難辨、防不勝防。【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處,根據(jù)前面的“由于缺乏監(jiān)管也會”可知,此處寫其危害;根據(jù)“利用人工智能技術(shù)進行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存在被侵犯的風險”可知其被利用后,使人們的合法權(quán)益被侵犯,可填“損害人們的合法權(quán)益”。B處,根據(jù)原文“如果……,人工智能技術(shù)還可能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國家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許多國家高度關(guān)注并及時出臺監(jiān)管措施的重要原因”可知,第一句前面是一種反面情況的假使,后面是危害,第二句是原因,原因在監(jiān)管,可填“不加以合理的規(guī)制”?!?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處“根據(jù)……顯示”,句式雜糅,刪掉“根據(jù)”或“顯示”;③處成分殘缺,“解鎖”卻賓語的中心詞,在“人臉識別”后加“系統(tǒng)”;⑦處“經(jīng)由”導致缺少主語,把“經(jīng)由”刪掉,在“加持”后加“了”或者加“后”。(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八點五十分,滿船人,都在仰頭觀望。我也跑到甲板上來,看到萬仞高峰之巔,有一細石屹立如一人對江而望,那就是充滿神奇縹緲傳說的美女峰了。據(jù)說一個漁人在江中打魚,突遇狂風暴雨,船覆滅頂,他的妻子抱著小孩從峰頂眺望,盼他回來,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終未回來,而她卻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站在那兒等候著他——至今還在那兒等著呢!……假如說瞿塘峽像一道閘門,那么巫峽簡直像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船隨山勢左一彎,右一轉(zhuǎn),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開一幅絕好的風景畫。兩岸山勢奇絕,連綿不斷,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態(tài),人們給它們以很高的美的評價和命名,顯然使我們的江山增加了詩意,而詩意又是變化無窮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巖從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個巨大的驚嘆號;突然是綠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特別好看的是懸?guī)r上那一堆堆給秋霜染得紅艷艷的野草,簡直是滿山杜鵑了,峽急江陡,江面布滿大大小小漩渦,船只能緩緩行進,像一個在叢山峻嶺之間慢步前行的旅人。但這正好使遠方來的人,有充裕時間欣賞這莽莽蒼蒼、浩浩蕩蕩長江上大自然的壯美。蒼鷹在高峽上盤旋,江濤追隨著山巒激蕩,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織成一片。20.文中三處加點詞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分析。21.文中劃橫線部分的感嘆號和省略號連用,請分別分析兩個標點的表達效果。22.語言文字運用Ⅰ和II中劃波浪線部分,都有“……是”,說說兩個“是”表意上有什么不同。(1)人工智能無疑是新技術(shù)領(lǐng)域的焦點。(2)簡直是滿山杜鵑了?!敬鸢浮?0.①“一天,一月一月”強調(diào)時間之漫長,體現(xiàn)妻子等候丈夫的執(zhí)著;②“左一彎,右一轉(zhuǎn),每一曲,每一折”寫出了巫峽的曲折以及美景的層出不窮;③“大大小小”寫出了漩渦密布、大小不一的情態(tài)。21.①感嘆號表達作者對漁人妻子長久等待的驚嘆和對漁人夫婦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贊美;②省略號表示漁人妻子仍在等待,引發(fā)讀者的遐想。22.①“是”表判斷,強調(diào)人工智能引發(fā)的關(guān)注度之高;②“是”是喻詞,突出野草顏色之鮮艷。【解析】【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耙惶煲惶?,一月一月”,意為一天接著一天,一個月接著一個月。結(jié)合“而她卻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站在那兒等候著他——至今還在那兒等著呢!……”可知,這兩個疊詞強調(diào)妻子等候丈夫時間之漫長以及妻子對丈夫愛情的執(zhí)著;結(jié)合“巫峽簡直像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可知,“左一彎,右一轉(zhuǎn),每一曲,每一折”,寫出了巫峽的彎轉(zhuǎn)曲折;再結(jié)合“展開一幅絕好的風景畫”可知,這四個詞語寫出了巫峽美景的層出不窮;“大大小小”,意為有大有小,結(jié)合“江面布滿大大小小漩渦,船只能緩緩行進”可知,這個疊詞既寫出了漩渦大小不一的情態(tài),又寫出了漩渦密布,增加了行船的難度?!?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文中講了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他的妻子抱著小孩從峰頂眺望,盼他回來,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終未回來,而她卻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站在那兒等候著他——至今還在那兒等著呢!……”分析,打漁人除了意外,但是他的妻子一直在江邊遙望丈夫出海的方向,等待丈夫的歸來?!耙惶煲惶?,一月一月”體現(xiàn)了妻子等待時間之長久,等待之漫長,“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體現(xiàn)了妻子對丈夫愛情的執(zhí)著,以及盼望丈夫歸來的急切。結(jié)合文意可知,此處的感嘆號表達作者對漁人妻子長久等待的驚嘆,對漁人夫婦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贊美;此處省略號表示語意未盡,結(jié)合“至今還在那兒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