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人版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粵人版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粵人版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粵人版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粵人版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人版選擇性必修3物理下冊月考試卷84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明代學者方以智在《陽燧倒影》中記載,“凡寶石面凸,則光成一條,有數(shù)棱則必有面五色”,表明白光通過多棱晶體折射會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如圖所示,一束復色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兩束單色光a、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增大入射角i,則b光先消失B.在該三棱鏡中a光波長小于b光C.a光能發(fā)生偏振現(xiàn)象,b光不能發(fā)生D.若a、b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管都能發(fā)生光電效應,則a光的遏止電壓低2、如圖為氣體速率分布圖,縱坐標表示該速率的分子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圖線下的面積為圖線下的面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D.3、有關分子動理論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不計分子勢能,則質量和溫度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具有相同的內(nèi)能B.隨著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作用力減小,分子勢能可能增大C.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車胎充氣時要用力才能壓縮空氣,這說明空氣分子間存在斥力D.單位時間內(nèi),氣體分子對容器壁單位面積上的碰撞次數(shù)減少,氣體的壓強一定減小4、如圖甲所示是研究光電效應中光電子發(fā)射情況與照射光的強弱;顏色(頻率)關系的實驗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可改變光電管中陽極A、陰極K間的電壓,光電流大小可由電流表顯示,改變電源的極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藍光照射陰極K,當兩極間的電壓為圖乙中的反向電壓Uc1時,無光電子發(fā)射B.用強度不同的黃光照射陰極K時,發(fā)射的光電子的最大初速度大小不同C.光電流的大小隨加在K兩極間電壓的升高一定逐漸增大D.用不同顏色的光照射陰極K時,發(fā)射的光電子的最大初速度大小不同5、關于分子動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體積會縮小,這是分子間有間隙的緣故B.分子間的引力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間的斥力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C.布朗運動是由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之間的相互碰撞引起的D.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內(nèi)可能存在部分分子熱運動的速率減小6、溫度計是生活;生產(chǎn)中常用的測量裝置.右圖為一簡易溫度計;一根裝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細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燒瓶內(nèi),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當外界溫度發(fā)生變化時,水柱位置將上下變化.已知A、D間的測量范圍為20℃—80℃,A、D間刻度均勻分布.由圖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溫度分別為()

A.20℃、80℃、64℃B.20℃、80℃、68℃C.80℃、20℃、32℃D.80℃、20℃、34℃7、石墨烯中碳原子呈單層六邊形結構。南京大學的科學家將多層石墨烯疊加,得到了一種結構規(guī)則的新材料,其中層與層間距約為六邊形邊長的兩倍。則()A.新材料屬于非晶體B.新材料沒有固定的熔點C.低溫下新材料中碳原子停止運動D.層間相鄰碳原子間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8、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授予法國物理學家阿蘭·阿斯佩、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克勞澤和奧地利物理學家安東·蔡林格,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chuàng)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下列有關量子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普朗克提出組成黑體的振動著的帶電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數(shù)倍B.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揭示了光具有波動性C.根據(jù)玻爾理論,大量處于能級的氫原子向能級躍遷時能發(fā)射出3種頻率的光D.密立根通過實驗證明電荷量是連續(xù)變化的9、我國核能發(fā)展采取“三步走”戰(zhàn)略——“熱堆—快堆—聚變堆”。其中快堆采用易裂變的钚作燃料,在堆心燃料钚的外圍再生區(qū)里放置不易發(fā)生裂變的鈾钚裂變成兩個中等大小的核,同時釋放出快中子,再生區(qū)內(nèi)的鈾吸收快中子后轉變?yōu)殁欌櫂O不穩(wěn)定,經(jīng)過衰變,進一步轉變?yōu)轭袕亩鴮崿F(xiàn)核燃料的“增殖”,對我國實現(xiàn)低碳經(jīng)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于快堆內(nèi)部的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鈾的比結合能小于钚的比結合能B.钚變成兩個中等大小核的過程是衰變C.冬天的氣溫低,鈾的衰變速度會變慢D.鈾吸收中子轉變成鈾原子核內(nèi)的質子數(shù)增加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α粒子散射實驗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B.壓強和溫度對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都沒有影響C.光電效應實驗顯示了光的粒子性D.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總能量增大11、如圖是氧氣分子在不同溫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規(guī)律圖;橫坐標表示速率,縱坐標表示某一速率內(nèi)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由圖可知()

A.同一溫度下,氧氣分子呈現(xiàn)出“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guī)律B.隨著溫度的升高,每一個氧氣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隨著溫度的升高,氧氣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溫度越高,氧氣分子熱運動的平均速率越大12、將分子a固定在x軸上的O點,另一分子b由無窮遠處只在分子間作用力作用下沿x軸的負方向運動;其分子勢能隨兩分子的空間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b在x=x2處時的速度最大B.分子b由x=x2處向x=x1處運動的過程中分子力減小C.分子b在x=x2處受到的分子力為零D.分子b由無窮遠處向x=x2處運動的過程中,分子b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13、下列關于分子熱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B.氣體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對于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如果壓強不變,體積增大,那么它的內(nèi)能一定增大D.如果氣體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會增加,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14、圖甲和圖乙分別是可見光譜圖和氫原子的能級圖,某個處于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共發(fā)出3不同頻率的光,其中1種是可見光另一個處于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共發(fā)出2種不同頻率的光,其中1種是可見光已知是不同頻率的可見光,普朗克常量J/s,元電荷量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子比光子動量更大B.用光和光分別入射到水中,在水中光的傳播速度更大C.用光和光分別照射某一光電管,光更可能發(fā)生光電效應D.用光和光分別做相同的雙縫干涉實驗,光的干涉條紋間距更大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______α粒子發(fā)生了______偏轉;偏轉的角度甚至______,它們幾乎被“撞了回來”。16、盛有氧氣的鋼瓶,從18℃的室內(nèi)搬到-13℃的工地上,兩狀態(tài)下鋼瓶內(nèi)氧氣分子熱運動速率統(tǒng)計分布圖像如圖所示,則此過程中瓶內(nèi)氧氣的內(nèi)能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圖中______

17、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

(1)許多情況下光是由原子內(nèi)部電子的運動產(chǎn)生的,因此光譜是探索_______的一條重要途徑。

(2)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滿足。

巴耳末公式:(n=3;4,5,)

式中R為______,R∞=1.10×107m-1;n取整數(shù)。

(3)巴耳末公式的意義:以簡潔的形式反映了氫原子的_____光譜的特征。18、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在一次核反應中一個中子轟擊U變成Xe、Sr和若干個中子,已知U、Xe、Sr的比結合能分別為7.6MeV、8.4MeV、8.7MeV,則該核反應方程為______Sr比Xe更______。(選填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19、1mol氧氣儲存于一氧氣瓶中,溫度為27℃,氧氣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為________________;分子平均總動能為_______________;這瓶氧氣的內(nèi)能為_________________。20、質子()和α粒子()被加速到相同動能時,質子的動量_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動量,質子和α粒子的德布羅意波波長之比為____________.21、特點。

(1)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______;甚至差別非常大。

(2)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______決定的,跟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tài)和外部條件______。22、(1)按照玻爾原子理論,氫原子中的電子離原子核越遠,氫原子的能量___________(選填“越大”或“越小”).有一群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被波長為λ0的單色光照射以后,還檢測到波長不同于λ0的另外兩種光,其中波長較長的一種波長為λ1,另一種波長是___________(用λ0、λ1表示).已知氫原子的基態(tài)能量為-13.6eV,該光光子能量是_______eV

(2)有些核反應過程是吸收能量的.例如,在X+14N→17O+1H中,核反應吸收的能量Q=[(m0+mH)-(mx+mN)]c2.在該核反應方程中,X表示_________(粒子)?X粒子以動能Ek轟擊靜止的147N核,若Ek=Q,則該核反應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fā)生?請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2題,共10分)23、根據(jù)氣體分子動理論,氣體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下列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是研究氧氣分子速率分布規(guī)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劃分的區(qū)間(m/s)各速率區(qū)間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試作出題中的分子運動速率分布圖像。24、用連線連結起左邊列出的科學家和右邊列出的他所測定的物理量或證實過的物理事實。

A、布朗a;熱功當量。

B、卡文迪許b;電磁波的存在。

C、焦耳c;萬有引力恒量。

D、赫茲d;分子不斷作熱運動。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結構。

F、牛頓f、電子電量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3題,共30分)25、關于“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

(1)“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的科學依據(jù)是________;

A.將油膜看成是單層油酸分子鋪成的。

B.不考慮各油酸分子間的間隙。

C.考慮了各油酸分子間的間隙。

D.將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2)將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測得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現(xiàn)取一滴該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測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積是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為________m。(結果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26、(1)測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顯微法。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用滴管吸取濃度為的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5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達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淺盤中滴下一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穩(wěn)定后,放在帶有正方形坐標格的玻璃板下觀察油膜。如圖所示,坐標格的正方形大小為20mm×20mm。圖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積是______m2,1滴油酸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為______m3,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是______m(所有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2)某同學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計算結果明顯偏小,可能是由于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開B.使用了純油酸溶液。

C.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溶液體積時,1mL的溶液的滴數(shù)多計了10滴27、某學習小組決定探究“光電效應”的實驗規(guī)律;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用穩(wěn)定的黃色強光照射光電管的陰極板:

(1)要描繪光電管的伏安曲線,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在______端(選填“a或b”)。

(2)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實驗室提供的微電流傳感器G(電阻為Rg=1995Ω)量程太小了,該小組同學決定把量程放大400倍,應該給微電流傳感器______聯(lián)一個______Ω的電阻。

(3)滑動滑片P,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U,微電流傳感器示數(shù)I示,并換算成光電管的實際電流I實際,如表:。U(V)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I示(×10-10A)0.010.070.110.140.170.190.210.230.250.260.280.290.290.29I實際(×10-10A)428445668768492100104112116116116

通過所采集的數(shù)據(jù)描出光電管的伏安曲線;實驗證實:隨著電壓的增大,電流有飽和值的存在。

(4)在上述探究“光電效應”中的“飽和電流”實驗中,電路圖中電源的負極為______端(選填“M或N”)。每個光電子帶電量為e=1.6×10-19C,則在第(3)步的實驗中每秒鐘陰極板上被光照射而逸出的光電子個數(shù)約為______個。(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評卷人得分六、解答題(共1題,共5分)28、如圖所示,在熱力學溫度的室內(nèi)將一空玻璃水瓶的瓶蓋蓋上(不漏氣),現(xiàn)將水瓶放到室外陽光下暴曬,使水瓶內(nèi)空氣的溫度升至大氣壓強恒為將水瓶內(nèi)的空氣視為理想氣體。

(i)求暴曬后水瓶內(nèi)空氣的壓強p;

(ii)若暴曬后在室外將瓶蓋打開,使水瓶內(nèi)、外的壓強相同,水瓶內(nèi)氣體的溫度不變,求水瓶內(nèi)放出的空氣質量與原來水瓶內(nèi)的空氣質量之比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分析】

【詳解】

A.當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且入射角大于等于臨界角時才會發(fā)生全反射,若增大入射角i;在第二折射面上,兩束光的入射角較小,不會發(fā)生全反射,故光線不會消失,A錯誤;

B.由圖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較小,折射率n較小,由

可知,在該三棱鏡中,a光的傳播速度較大;頻率較低,波長較長,B錯誤;

C.光波屬于橫波;均能發(fā)生偏振現(xiàn)象,C錯誤;

D.由

可知,若a、b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管都能發(fā)生光電效應,由于a光頻率較低,故a光的遏止電壓較低;D正確。

故選D。2、B【分析】【分析】

【詳解】

AB.由圖可知,T2中速率大分子占據(jù)的比例較大,則說明T2對應的平均動能較大,故T2對應的溫度較高,故A錯誤,B正確。

CD.曲線下的面積表示分子速率從0-∞所有區(qū)間內(nèi)分子數(shù)的比率之和,均為1,相等,即故CD錯誤;

故選B。3、B【分析】【分析】

【詳解】

A.質量相等的氫氣和氧氣;溫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而氫氣的分子數(shù)較多,則氫氣的內(nèi)能較大,故A錯誤;

B.當分子間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隨著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作用力減小時,引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故B正確;

C.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車胎充氣時要用力才能壓縮空氣;這是氣體壓強作用的緣故,氣體分子間一般不考慮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氣體的壓強與單位時間內(nèi)氣體分子對容器壁單位面積上的碰撞次數(shù)以及分子對器壁的平均撞擊力有關;若溫度升高,分子對器壁的平均撞擊力增大,單位時間內(nèi)氣體分子對容器壁單位面積上的碰撞次數(shù)減少,氣體的壓強不一定減小,故D錯誤。

故選B。4、D【分析】【詳解】

A.藍光的遏止電壓大于黃光的遏止電壓是因為藍光的頻率大于黃光的頻率;用藍光照射陰極K時,有光電子發(fā)射,故A錯誤;

B.根據(jù)光電效應方程

在光的頻率不變的情況下;不論入射光的強度強還是弱,發(fā)射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相同,最大初速度大小相同,故B錯誤;

C.當光電流達到飽和電流時;電壓增加,光電流的大小不變,故C錯誤;

D.根據(jù)光電效應方程可知;用不同顏色的光照射陰極K時,發(fā)射的光電子的最大初速度大小不同,故D正確。

故選D。5、D【分析】【分析】

【詳解】

A.用手捏面包;面包體積會縮小,這是物體的形變。A錯誤;

B.分子間的引力和分子間的斥力均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B錯誤;

C.布朗運動是由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受到液體分子撞擊的不平衡引起的。C錯誤;

D.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內(nèi)可能存在部分分子熱運動的速率減小。D正確;

故選D。6、C【分析】【詳解】

溫度計是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溫度升高時燒瓶內(nèi)氣體膨脹,有色水柱上升;溫度降低時燒瓶內(nèi)氣體收縮,有色水柱下降,已知A、D間的測量范圍為20℃~80℃,可得A點為80℃,D點為20℃,A、D間刻度均勻分布,每格表示=4℃,則有色水柱下端溫度為20℃+3×4℃=32℃,故C正確,ABD錯誤.7、D【分析】【詳解】

AB.新材料由多層石墨烯疊加而成;可知結構規(guī)則的新材料為晶體,晶體具有固定的熔點,故A;B錯誤;

C.由分子動理論可知;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故C錯誤;

D.層與層間距約為六邊形邊長的兩倍;遠大于分子間距離,由分子力的特點可知,層間相鄰碳原子間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故D正確。

故選D。8、A【分析】【詳解】

A.普朗克提出組成黑體的振動著的帶電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數(shù)倍;A正確;

B.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B錯誤;

C.根據(jù)玻爾理論,大量處于能級的氫原子向能級躍遷時能發(fā)射出種頻率的光;C錯誤;

D.密立根用在電場和重力場中運動的帶電油滴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所有油滴所帶的電量均是某一最小電荷的整數(shù)倍,該最小電荷值就是電子電荷,D錯誤。

故選A。9、A【分析】【詳解】

A.比結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穩(wěn)定,鈾衰變成钚是由不穩(wěn)定的鈾生成較穩(wěn)定的钚所以鈾的比結合能小于钚的比結合能;故A正確;

B.钚變成兩個中等大小核的過程并未釋放粒子不屬于衰變;故B錯誤;

C.原子核的半衰期不隨物理環(huán)境和化學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只由原子核內(nèi)部結構決定,故C錯誤;

D.鈾吸收中子轉變成鈾核內(nèi)中子數(shù)增加,質子數(shù)不變,故D錯誤。

故選A。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A【分析】【詳解】

A.α粒子散射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并不能說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故A錯誤,A選項符合題意;

B.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由原子核本身決定;與壓強和溫度無關,故B正確,B選項不合題意;

C.光電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確,C選項不合題意;

D.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吸收能量后,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故原子的總能量增大,按照玻爾理論可知

解得

軌道半徑增大;電子的動能減小,故D正確,D選項不合題意。

故選A。11、A:D【分析】【詳解】

A.同一溫度下;中等速率的氧氣分子數(shù)所占的比例大,即呈現(xiàn)出“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guī)律,A正確;

BD.溫度升高使得氧氣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一個氧氣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錯誤D正確;

C.溫度越高;一定速率范圍內(nèi)的氧氣分子所占的比例有高有低,C錯誤.

故選AD。12、A:C:D【分析】【分析】

【詳解】

C.分子b在x=x2處受到的分子力為零;故C正確;

A.分子b在向x=x2處運動時,分子力做正功,分子b速度增大,在x=x2處向x=x1處運動時,分子力做負功,分子b速度減小,所以分子b在x=x2處時的速度最大;故A正確;

B.分子b由x=x2處向x=x1處運動的過程中分子力增加;故B錯誤;

D.分子b由無窮遠處向x=x2處運動的過程中,b受到的分子力先增大后減小,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子b的加速度也是先增大后減??;故D正確。

故選ACD。13、C:D【分析】【分析】

【詳解】

A.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小顆粒的運動;不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A錯誤;

B.氣體分子散開的原因在于氣體分子總在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會運動到盡量大的空間中,B錯誤;

C.對于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體積增大,由。

可知;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增加,內(nèi)能增大,C正確;

D.如果氣體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會增加,即大多數(shù)分子的速度會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正確。

故選CD。14、B:D【分析】【詳解】

A.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從能級的氫原子躍遷時發(fā)出的第一種光為從躍遷到能級

第二種光為從躍遷到能級

第三種光為從躍遷到能級

所以,可見光a光為第二種;屬于紅光;

從能級的氫原子躍遷時發(fā)出的第一種光為從躍遷到能級

第二種光為從躍遷到能級

所以,可見光b光為第一種;屬于藍光;

可知

由康普頓效應

可知

故A錯誤;

B.由于a光波長大于b光波長,所以水對a光的折射率小于對b光的折射率,由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

可知,在水中光的傳播速度更大;故B正確;

C.由A選項可知

頻率越大,越容易發(fā)生光電效應,所以,b光更容易發(fā)生光電效應;故C錯誤;

D.雙縫干涉中,相鄰兩個亮條紋或暗條紋的間距

因為a光波長大于b光波長,所以a光的干涉條紋間距更大,故D正確。

故選BD。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少數(shù)大角度大于90°1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鋼瓶溫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由于分子勢能可以忽略不計,故氧氣瓶中氧氣的內(nèi)能減??;

[2]由圖可知,T2對應的速率大的分子占比增大,說明T2對應的溫度高,故T1對應溫度【解析】①.減?、?2601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1]許多情況下光是由原子內(nèi)部電子的運動產(chǎn)生的;因此光譜是探索原子結構的一條重要途徑。

(2)[2]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滿足巴耳末公式(n=3,4,5,)

式中R為里德伯常量,R∞=1.10×107m-1,n取整數(shù)。

(3)[3]巴耳末公式的意義:以簡潔的形式反映了氫原子的線狀光譜的特征?!窘馕觥竣?原子結構②.里德伯常量③.線狀18、略

【分析】【詳解】

[1]由題意可知:U的比結合能為7.6MeV,則U應為Xe的比結合能為8.4MeV,則Xe應為Sr的比結合能為8.7MeV,則Sr應為所以該核反應方程為

[2]因為Sr比Xe的比結合能大,所以Sr比Xe更穩(wěn)定?!窘馕觥縐+n→Xe+Sr+10n穩(wěn)定19、略

【分析】【詳解】

[1]氧氣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為

[2]分子平均總動能為

[3]這瓶氧氣的內(nèi)能為【解析】20、略

【分析】【詳解】

[1]動量與動能的關系:兩粒子動能相等,質子的質量小于α粒子的質量,所以質子的動量小于α粒子的動量;

[2]據(jù)兩粒子動能相等,則質子和α粒子的動量之比根據(jù)可得質子和α粒子的德布羅意波波長之比為2:1.【解析】小于2:12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1]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甚至差別非常大。

(2)[2][3]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核內(nèi)部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跟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tài)和外部條件無關?!窘馕觥竣?不同②.核內(nèi)部自身的因素③.無關22、略

【分析】【詳解】

(1)氫原子中的電子離原子核越遠,則能級越高,氫原子能量越大.由波爾理論可得:解得由題意可知,在單色光的照射下,原子躍遷到了n=3的激發(fā)態(tài),從n=3到低能臺的躍遷中,從3到2的躍遷對應的波長較大,即為λ1;另一種是從2到1的躍遷,能級差為(-3.4eV)-(-13.6eV)=10.2eV,則此單色光的能量為10.2eV;

(2)由電荷數(shù)守恒可知,X質量數(shù)為4,表示α粒子;X粒子以動能Ek轟擊靜止的147N核,若Ek=Q,則該核反應不能發(fā)生;理由:生成的O和H還有動能;【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