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后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后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后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后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后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課后篇鞏固提升1.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運輸到美洲,黑奴貿易隨即起先,盛行了三個多世紀。通過黑奴貿易,殖民者獲得了高額的利潤,到19世紀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貿易停止的主要緣由是()A.天賦人權理念深化人心B.資本主義發(fā)展到新階段C.種族卑視問題得到解決D.非洲發(fā)生資產階級革命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材料“19世紀中后期”可知,處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fā)展,急需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停止黑奴貿易,故B項正確。2.英國的黑奴貿易通常以“三角貿易”的形式進行。下面關于“三角貿易”的示意圖中,②處應為()A.黑奴 B.工業(yè)產品C.茶葉、絲 D.金銀、原料答案A解析依據題意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6世紀起先的“三角貿易”即黑奴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動身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心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返航。所以①是工業(yè)產品;②是黑奴;③是美洲的原料,故A項正確。3.16世紀以來,人口的遷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僅美洲和大洋洲就約有1億人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A.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B.助力世界殖民體系快速創(chuàng)建C.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D.抑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張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僅美洲和大洋洲就約有1億人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可知歐洲疾病傳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故選A項。4.據統(tǒng)計16、17世紀時,西班牙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白銀超過當時世界總產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黃金多達180噸,白銀多達16000噸。而被迫在礦山勞動的印第安人卻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顯了()A.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B.殖民者的貪欲與殘暴C.拉丁美洲的富有D.殖民者的實力強大答案B解析16、17世紀期間,西班牙殖民者從美洲掠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使得大量印第安人在其奴役下喪生,體現(xiàn)了殖民者的貪欲與殘暴,B項正確;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奴役印第安人開采、掠奪大量金銀,不能凸顯文明間的沖突,也不是要強調拉丁美洲的富有,A、C兩項錯誤;材料旨在說明早期殖民的殘暴,不是要強調殖民者的實力強大,D項錯誤。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結構發(fā)生改變,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造成這一改變的根本緣由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殺B.歐洲人對美洲不斷的探險和折服C.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歐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來越廣泛答案B解析新航路開拓后,歐洲人大量屠殺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這是緣由之一,但不是根本緣由,故A項錯誤;材料中“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特殊是混血人的出現(xiàn),反映的是歐洲長期不斷折服美洲的結果,故B項正確;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削減的緣由之一,不是根本緣由,故C項錯誤;歐洲人在美洲大陸的分布越來越廣泛是表現(xiàn)而不是緣由,故D項錯誤。6.美國學者賈雷德·戴蒙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中說:“就整個新大陸來說,據估計在哥倫布來到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削減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病菌,因此對它們既沒有免疫實力,也沒有遺傳反抗實力。”從世界發(fā)展趨勢角度看,它給我們今日最大的啟示是()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殺手”B.西方發(fā)達國家有責任幫助落后國家脫貧C.高度重視全球化進程中的負面影響D.全世界都要加強對“流行疾病”的防控答案C解析從材料“在哥倫布來到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削減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中可以看出,哥倫布“發(fā)覺新大陸”后給當地原住民造成了不良后果,新航路的開拓是世界成為一個統(tǒng)一整體的開端,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要留意全球化進程中的負面影響,故選C項。7.“移民”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1787年,當時專指歐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這些人被稱為殖民者。后來移民變成一種長久的全球性的歷史現(xiàn)象。造成這一改變的主要緣由在于()A.美國獨立斗爭的成功B.重商主義的推行C.全球經濟發(fā)展不平衡D.國際組織的推動答案C解析移民由新航路開拓后的殖民現(xiàn)象發(fā)展到全球的普遍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各地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故C項正確。8.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紀20年頭有14.5萬人離開歐洲,19世紀50年頭達到了大約260萬人,1900至1910年間移民人數則高達900萬;其中1846年到1932年間,超過5000萬的歐洲移民到了美國、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亞及南非。歐洲對外移民的不斷增加()A.嚴峻制約了歐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B.根源在于兩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C.說明世界的經濟中心發(fā)生了轉移D.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信息和所學學問可知,19世紀歐洲經驗兩次工業(yè)革命,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口快速增長,就業(yè)壓力增大,大量勞動力不得不離開歐洲,前往美洲或海外殖民地尋求出路,故B項正確。9.法國將軍福煦曾經贊揚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中國勞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訓成一流的軍人,在現(xiàn)代斗爭下堪稱楷模?!睂@句話理解正確的是()A.中國工人的作戰(zhàn)英勇B.法國缺乏作戰(zhàn)的兵力C.中國勞工技術水平高D.華工對協(xié)約國貢獻大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可知,法國將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中國勞工賜予較高評價,甚至稱他們“在現(xiàn)代斗爭下堪稱楷?!?這一贊譽充分證明白華工對協(xié)約國的貢獻特別大,故選D項。10.閱讀《歐洲移民表》,對此最合理的說明是()目的地時間范圍人數美國1821—1932年3420萬俄國亞洲地區(qū)1800—1939年1200萬阿根廷1856—1932年640萬加拿大1821—1932年520萬A.移民可能利用火車、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B.世界性經濟危機是歐洲向外移民的主要緣由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對財寶的追求D.大規(guī)模移民是世界整體化的重要緣由及表現(xiàn)答案D解析兩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使世界各地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親密,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人口的流淌既促進了世界整體化,同時也是世界整體化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故D項正確。11.針對出國華工“如在地獄,慘不忍睹”的狀況,為愛護華工的合法權益,清政府駐英公使郭嵩燾主見政府應列席萬國公法會議,與各國詳定章程,在海外廣設領事,以達到“捷聲息而通隔閡,收權利而銷外侮”的效果。這反映出()A.國際協(xié)商能夠保障華工權益B.近代國際外交意識已產生C.清政府留意愛護華僑的利益D.清政府主動參加國際外交答案B解析由材料“郭嵩燾主見政府應列席萬國公法會議,與各國詳定章程,在海外廣設領事”可知,郭嵩燾主見通過國際通行的慣例和國際法的規(guī)定,來處理愛護本國公民在外權利等相關事宜,說明郭嵩燾的近代國際外交意識已經產生,故選B項。材料沒有反映通過這種方式保障華工權益的結果,解除A項;郭嵩燾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見,并不能表明清政府留意愛護華僑利益,解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清政府主動參加國際外交,解除D項。12.1866年清政府與英法兩國簽訂《續(xù)定招工章程條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華工的權利及招工各國應負的責任,包含了工期、工時、工食、工資、來回路費、滿期安置、患病醫(yī)治、招募行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A.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B.留意維護天朝尊嚴C.產生近代維權意識 D.大力提倡華工出國答案C解析從題干中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華工的權利及招工各國應負的責任,包含了工期、工時、工食、工資、來回路費、滿期安置、患病醫(yī)治、招募行為等”可知清政府留意維護華工的各種權益,這是近代維權意識的詳細體現(xiàn),故C項正確;1866年處于其次次鴉片斗爭后,清政府國際地位因戰(zhàn)敗而明顯下降,故A項錯誤;題干中未涉及天朝上國的尊嚴,故B項錯誤;題干強調的是維護華工權益,而不是提倡華工出國,故D項錯誤。13.某論文把巴拿馬運輸河開通、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華工赴美參加修建鐵路、美國向歐洲輸出資本等作為重要論據。該論文主題最有可能是()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B.美國確立經濟霸主地位C.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D.工業(yè)文明的快速崛起答案A解析題干中論文的主要證據包括了交通的改進、勞動力的流淌、商品的流通和資本的自由流淌,這些都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表現(xiàn),故選A項。其他選項均不是最佳選項,故均可解除。14.19世紀末20世紀初,促使德國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動因素——勞動力過剩問題,已經演化為勞動力短缺。到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前,外國勞工已達120萬之多,他們遍布德國工農業(yè)生產的各個部門,德國因此而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其次大勞動力輸入國。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緣由是德國()A.工業(yè)化推動的速度較快B.海外移民導致勞動力不足C.斗爭使得人口大量削減D.民主政治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德國外來勞工增多實質上反映了其次次工業(yè)革命期間,德國工業(yè)化進程的推動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增加,故A項正確。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清律例》規(guī)定,凡國人在蕃托故不歸,復偷漏私回者,一經拿獲,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規(guī)定:“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處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中法《北京條約》也做出了類似規(guī)定。1866年,清政府與英、法分別簽訂以總理衙門提出的文本為基礎的《續(xù)定招工章程條約》,其中規(guī)定:“期滿如欲回國,彼處必將合同所注之水腳路費若干,按數備全交付,便船送回中華?!笨偫硌瞄T設立之初,法國股負責法、荷等國的交涉事務,主管傳教、華工出國及中越邊界事項。1864年增設美國股,負責美、德等國的交涉事項,兼管華工愛護等事項。由洋務大員主持簽訂的護僑條約,除《續(xù)定招工章程條約》外,還有中美《蒲安臣條約》(1868年)、《中秘會議專條》(1873年)等等。據估計,19世紀上半葉出國華工約為32萬人,從1850年到1875年間,出國華工人數猛增到128萬人。1893年,清廷準駐英大使薛福成《請解除海禁招徠華民疏》,諭令“嗣后良善商民,無論在洋久暫,婚娶生息,概準由使臣領事館賜予護照。任其回國治生置業(yè),并聽隨時經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訛索”。長達200多年的海禁條例從今廢除?!幾詣⑷A《評1868年中美<蒲安臣條約>——以華工出國及華僑愛護問題為視角》等(1)依據材料,概括晚清僑務政策的改變,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緣由。(2)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分析晚清時期促成中國海外移民增長的緣由。參考答案(1)改變:由禁止國人出國到允許出國,并漸漸留意愛護華工利益。緣由:英法等西方國家的強迫,清政府被迫同意華工出國;西方近代觀念的影響;洋務運動的推行。(2)緣由: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進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化對勞動力需求日益增加;亞非拉殖民地的開發(fā)、拓展也須要大量的勞動力;由于外國商品和資本入侵,小農經濟漸漸解體,廣袤自耕農、手工業(yè)者紛紛破產,尋求海外謀生;清政府海外移民政策的改變。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由材料“凡國人在蕃托故不歸,復偷漏私回者,一經拿獲,即行正法”可知此時清朝的僑務政策是禁止國人出國,由材料“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處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可知清政府允許國人出國;從材料中的“兼管華工愛護”等信息可知,清政府漸漸留意愛護華工利益。其次小問,“緣由”應從列強逼迫、西方觀念、洋務運動等角度來分析。第(2)問,依據時空信息,應從西方工業(yè)革命、殖民地的開發(fā)、自然經濟的解體、移民政策的改變等角度來分析緣由。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68年,為擴大英帝國的版圖,政府派海軍軍官庫克找尋傳聞中的南方大陸。1769—1770年,庫克到達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并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全部。同行的植物學家在澳大利亞發(fā)覺331種新植物。庫克在航海中繪制了大量海圖,給世界地圖增加了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后來庫克到達了夏威夷等島嶼,在與原住民沖突中被殺死。1788年英國在澳大利亞建立殖民地。大量的英國移民涌向澳大利亞,英國從澳大利亞獲得大量黃金、羊毛等財寶。英國移民為庫克建立紀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學家將庫克描繪成宏大的航海家和科學家。但在澳大利亞一些原住民社區(qū)里,庫克被當成道德淪喪者的典型;在原住民的藝術品中,庫克船長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個帶槍的大袋鼠和大海盜?!幾怨健犊吹靡姷挠贰方Y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學學問,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歷史現(xiàn)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xiàn)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jié)及歷史現(xiàn)象,對歷史現(xiàn)象的概述和評價精確全面)參考答案示例情節(jié):庫克到達澳洲的航行使這些地區(qū)相繼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重要的原料產地和收入來源。歷史現(xiàn)象:這一情節(jié)反映出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英國對外殖民、侵略擴張。概述和評價: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