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講義含答案解析
學(xué)案47理解文言實詞(一)
——詞分古今,義究源流
【復(fù)習(xí)任務(wù)】掌握理解五類實詞(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通假字、偏義復(fù)詞、活用詞)的方法。
【考情微觀】
年份卷別設(shè)題角度提問方式命題特點
古今異義詞:(1)實詞題已連續(xù)兩年單獨設(shè)
勸、誣說實詞下列對材料中題。考查重點放在古今異義詞、
新高考I卷用法:圍(被圍)加點的詞語及多義實詞上。
2023冷僻實詞:具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2)2023年高考實詞題有新變
臣說,不正確的化:
多義實詞:平一項是(3分)①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甚至短
新高考II卷
易、片、果語都考到了。
新高考I卷多義實詞:蔽下列對文中加②不再限于實詞含義,兼及用
點的詞語及相法。
2022古今異義詞:關(guān)內(nèi)容的解③文化常識退到很小的位置。
新高考II卷
尊重說,不正確的(3)高度重視與教材的關(guān)聯(lián),與
一項是(3分)成語的關(guān)聯(lián)。
■知識圖要
擴大與縮小
一詞義演變一
轉(zhuǎn)移與強(弱)化
感情色彩變化
_1古今異義詞卜
活用為狀語一存同求異
掌握方法一。
L區(qū)分單雙
活用為動詞,
T名詞活用f
使動用法一本義
一詞義分類T
意動用法一引申義
比喻義
_1多義實詞卜
文追源溯流
一掌握方法一匚
活用為名詞言
語境敲定
動詞活用卜實
詞
使動用法詞音近通假
一通假類型一匚
形近通假
"1通假字)一
本義不通
活用為名詞一掌握方法一匚
1考慮通假
活用為動詞一T形容詞活用卜)
使動用法一語義相關(guān)
偏義類型一
c語義相反
意動用法一,
----[偏義復(fù)詞卜
關(guān)注構(gòu)成
一掌握方法一匚
語墻確定
前備知識—四類實詞及其積累方法
著名語言學(xué)家王力如是說:
古漢語的問題,應(yīng)該說是詞匯的問題;解決了詞匯問題,古代漢語就解決了一大半了。
一、四類文言實詞
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shù)量詞。這些詞構(gòu)成文言文的主體,是學(xué)習(xí)文言
文的關(guān)鍵。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必須掌握兩類重點實詞——古今異義詞和多義
實詞,兩類特殊實詞——通假字和偏義復(fù)詞。
I.重點實詞——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
(一)古今異義詞
古今異義詞,既指單音節(jié)詞古今詞義不同,又指雙音節(jié)詞古今詞義不同。它是文言實詞
學(xué)習(xí)的重點與難點之一。
1.古今義完全不同的單音節(jié)詞
示例古義今義
走跑行走
該兀備夕應(yīng)當(dāng)
搶碰撞搶奪
去離開跟“來”相對
2.古今同形異義雙音節(jié)詞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當(dāng)兩個單音節(jié)詞與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同形時,多數(shù)情況下它
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它是兩個詞,須拆開來講,不要將它誤認為是一個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
示例古義今義
妻子妻子兒女(“妻”與“子”兩詞)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祖父祖輩父輩(“祖”與“父”兩詞)父親的父親
親信親近信任(“親”與“信”兩詞)親近而信任的人(多含貶義)
博學(xué)廣泛地學(xué)習(xí)(“博”與“學(xué)”兩詞)學(xué)問廣博精深
3.古今詞義演變類型
演變類型示例
詞義擴大“中國”,古義指中原地區(qū),現(xiàn)指整個中國
詞義縮小“谷”,古義指莊稼、糧食,今義指小米或稻谷
詞義轉(zhuǎn)移“腳”,古義指小腿,今義指腳
感情色彩變化“爪牙”,古義是中性詞,今義是貶義詞
詞義弱化“羞”,古義指羞愧,感到恥辱;今義指害羞,不好意思
詞義強化“宣言”,古義指揚言;今義指宣告,聲明
【理解小練11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何愛一牛愛:吝惜,舍不得
B.”及三年比:比較
C.吾與點也與:贊成
D.康庖月更刀族:眾
答案B
解析比:等至%
(2)判斷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是否為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雙音節(jié)詞。如不是,請解釋其義。
①鐵騎容出刀槍鳴(《琵琶行并序》):不是,指“突然爆發(fā)出”
②寬厚而聚入(《過秦論》):不是,指“愛惜人民”
③古之學(xué)有必有師(《師說》):不是,指“求學(xué)的人”
④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傳》):“至于”不是,指
“來到”;“顏色”不是,指“臉色、面容”;“憔悴”是;“形容”不是,指“外貌、模
樣”;“枯槁”是
(二)多義實詞
多義實詞一直都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一詞多義”即一個詞具有多種含義,乃至
屬于不同詞類。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漢語中較常見,在以單音詞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一般
來說,詞的意義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之分。
1.本義
在多義詞的諸多義項中,總有一個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意義,稱為本義。如“向”的最
初意義是“朝北的窗戶”,“兵”的最初意義是“兵器”,“走”的最初意義是“跑”等。
確定多義實詞本義的關(guān)鍵是看該字的造字方法,從其構(gòu)造的字形或形旁推導(dǎo)出其本義。
另外,在字典、詞典上列為第一條的往往是該字的本義。
2.引申義
引申義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同基本意義相類似、相對立或相關(guān)聯(lián)。詞義的引申方
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連鎖式:本義和引申義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延伸開去,因此各引申義與本義之間的聯(lián)系有
疏有密。例如:
兵:①兵器就k②士兵一?③軍隊一>④戰(zhàn)爭
(本義)引甲乂(由物及人)(復(fù)合名詞)(抽象概念)
|引申義⑤刺殺1⑥戰(zhàn)術(shù)
一(動詞)(抽象概念)
(2)輻射式:詞義的引申環(huán)繞著一個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開,各引申義與本義之間的聯(lián)系
緊密度相同。例如:
木節(jié)(樹木)
節(jié)操(道德)、廠\/關(guān)節(jié)(動物)
爐:竹打
節(jié)拍(音節(jié))人舉人季節(jié)(氣候)
節(jié)制、節(jié)?。▌幼鳎?/p>
由此不難看出,詞義引申的一般規(guī)律是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
3.比喻義
詞的比喻義是在比喻的基礎(chǔ)上所產(chǎn)生的意義。因為它運用比喻的手法,使語言風(fēng)格特殊,
色彩鮮明,所以跟引申義并列,成為轉(zhuǎn)義的一種。例如:
本義診類的比喻義:勇士(褒義)(今閣
爪一爪子需牙齒/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
牙(蚓無爪牙之、比喻義:黨羽,幫兇(貶義)
利,筋骨之強),(而刻深吏多為爪牙用者)
于本義:手和腳
:一(刑罰不中,則比喻義:兄弟
f(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足民無所措手足)
【理解小練2】“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義項:①進入,至I;②渡水;③經(jīng)歷;④學(xué)習(xí),閱覽;
⑤步行渡水。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出相應(yīng)的序號,了解該詞由本義到引申義演變的特點。
本義引申義引申義引申義引申義
⑤、②,①,③,④
本義一引申義一引申義一引申義一引申義
II.特殊實詞——通假字、偏義復(fù)詞
(一)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謂“通假”,就是兩字通用
或這個字借用為那個字。它可分為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三類。對于考生來說,沒有必要
對其進行細分,只要能夠在語境中判斷出來即可。
學(xué)習(xí)通假字,一方面要積累教材中出現(xiàn)的通假字,另一方面要根據(jù)通假特點來推斷語境
中的通假字。
【理解小練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B.君子生非異也
C.悟言一室之內(nèi)
D.奚暇治禮義哉
答案D
解析A項“頒”同“斑”,花白。B項“生”同“性”,天性。C項“悟”同“晤”,面
對。
(二)偏義復(fù)詞
偏義復(fù)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關(guān)或相反的語素構(gòu)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
另一個語素只作陪襯(襯字)。例如:“冀緩急或可救助”,需救助的情況只能是“急”,故
“緩”沒有意義,“緩急”就是偏義復(fù)詞。偏義復(fù)詞的類型有:①語義相關(guān)的偏義復(fù)詞;②
語義相反的偏義復(fù)詞。
類型典例
語素意“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東南飛并序》)中,“父兄”是相關(guān)詞,
義相關(guān)只有“兄”義,沒有“父”義,“父”是襯字。
語素意“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中,“出入”的“出”是出去,
義相反“入”是進來,二者是反義詞,在這里偏用“入”義,“出”是襯字。
【理解小練4】請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偏義復(fù)詞并釋義。
(1)契闊談融,心念舊恩(《短歌行》):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3)去來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
答案(1)契闊,義在“契”,“闊”是襯字久別重逢
(2)遠近,義在“遠”,“近”是襯字距離遠
⑶去來,義在“去”,“來”是襯字離開
二、文言實詞積累方法
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關(guān)鍵是掌握實詞,實詞的問題解決了,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言實詞是高三文言文復(fù)習(xí)的重點和難點,難就難在它面廣量大,需要長時間的記憶、積累。
對于高考文言文來說,考生到底要積累多少實詞?具體包括哪些實詞?如何做到有效而高效
地積累呢?
(一)文言實詞積累的范圍和數(shù)量
一般而言,凡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文言詞語,尤其是高中文言教材中的文言詞語,均屬于積
累、掌握的范圍。
1.核心實詞:200個
一級核心實詞:120個(見《高考必背》)。它們?yōu)閺V大師生所公認。
二級核心實詞:80個。
按拔拜報暴備比幣辟薄裁操策
差長陳稱出處傳垂次存錯貸德
獨多奪發(fā)伐方分奉賦干茍果
會計將矜景兄居課理名命逆披
趣讓稍舍身審師釋視疏圖委聞
文務(wù)息系向延夷思引游責(zé)直置
志中
2.高頻實詞:80個
白表第反奉廢伏姑躬懷號徑加
覺舊激極據(jù)略論斂謀內(nèi)難遣趨
起饒夙收市歲署事矢輸深脫聽
通謂銜雅遇援寓御有緣言狀征
止張著自主字至遂作足伯臨效
許益云業(yè)退肆迫強簡能求生達
觀采
(說明:除一級核心實詞外,其余實詞是梳理近十年來各地高考卷實詞出現(xiàn)頻率而得出的。如
果掌握了這些詞,就可以較好地作答文言文閱讀題。如果要想學(xué)得更加扎實穩(wěn)妥,自然是“韓
信將兵,多多益善”。)
(二)文言實詞積累方法
1.分類記憶法
文言實詞浩繁復(fù)雜,適當(dāng)?shù)貧w類識記,效果很好。例如古代表示官職調(diào)動的詞語,表授
予的,如征、召、辟、拜、除等;表罷免的,如黜、罷、免、削、奪、廢等;表調(diào)動的,如
遷、調(diào)、改、轉(zhuǎn)、出、徙等。例如表示人物類的詞語,表年齡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
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聰、狡、佞、貪等;表修養(yǎng)、才華的,如精、修、通、博
涉、善屬文等。又例如表示社會狀態(tài)的詞語,如治、舌L、興、衰、盛等。
【運用小練1】在下面橫線上填出恰當(dāng)?shù)脑~語。
(1)與學(xué)校有關(guān)的詞語:庠、序、太學(xué)、書院、國子監(jiān)、童生、諸生等。
(2)表示少數(shù)民族稱謂的詞語:蠻、夷、戎、狄等。
2.源流識記法
對于多義實詞,可以根據(jù)其本義,再引申到其他義項,由源通流,十分好記。
3.故事助記法
對于復(fù)雜的多義詞,可以把它們編成一個個小故事來記憶。如對于常見的120個實詞,
己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如“疾”:
蔡人有足然(病),不能然(快)走。家人尋醫(yī)。鎮(zhèn)上有醫(yī),術(shù)高,常解民之然(病痛)苦。后
蔡人愈,家人謝醫(yī)曰:”鄉(xiāng)間有庸醫(yī),嘗疾(嫉妒)爾術(shù),所幸未聽之也。"醫(yī)曰:"吾疾(痛
恨)天下如此者。”
可依據(jù)此例自己也編制一些小故事來記憶實詞。在這里特別推薦《烏有先生歷險記》,該
篇兩千來字的文言文,囊括了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對復(fù)習(xí)、掌握文言文有很大幫助。
【運用小練2】試以“奇”“屬”為主體,編寫歷史小故事,把這兩字的義項盡可能地羅列進
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奇:魏人見一舟,約七分有奇(余),甚奇(認為……奇異)之,嘆曰:“天下奇(奇
異)才多矣!”
②屬:項羽力大無窮,名屬(隸屬)天下第一。后(恰逢)天下反秦,舉大業(yè),后(隨從)者百萬。
后沛公入關(guān),恨之。范增獻計,展(同“囑”,囑咐)其邀沛公至軍營,于坐殺之。席間,項
王數(shù)舉酒展(勸請)沛公。沛公曉其意,乃佯醉歸。范增長嘆曰:“婦人之仁,吾屬(類、輩)
且為所虜矣!”后項王之禍相隨展(連接)。
4.導(dǎo)圖識記法
借助思維導(dǎo)圖進行單個實詞的發(fā)散聯(lián)想,可以有效地進行歸類,極大地豐富拓展實詞,
最終形成實詞網(wǎng)絡(luò)。如“望”的義項思維導(dǎo)圖:
[仰視的樣子一望洋怨恨;責(zé)怪)
盼望;希望;期回
[名望;聲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可
【運用小練3】請以“疾”“族”為例,結(jié)合其義項,畫出它們的義項思維導(dǎo)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快;迅速懼
[弊端;缺點
疾
[同“嫉,;妒忌
5.一義多詞類聚法
此法是把文言文中表達同一種意思的幾個實詞放在一起識記、學(xué)習(xí)。如“望”“疾”都
有“恨、怨恨”之義,我們可以將之歸為“怨恨”類,并將其他表示“怨恨”的實詞歸納到
一起,可借助思維導(dǎo)圖呈現(xiàn)。如圖所示:
恨]怨恨
憎惡-r@{埋怨;責(zé)備
疼痛.怨恨;仇恨
同“嫉”,妒忌-偃h不滿意;遺憾
弊病;缺點-「懷恨;對人心懷不滿
快;迅速」怨
一恨一-嘴含
怨恨;責(zé)怪]-包含;含有
盼望;希望;期望--心懷;隱藏在心里
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一一@J
-奉;接受
名望;聲望-頭銜;官階
仰視的樣子:望洋」L
Q「恨;怨恨
迪1遺憾
【運用小練4】在下面橫線上填出恰當(dāng)?shù)脑~語。
(1)表示“責(zé)備”的實詞:過、望、譴、非、尤、咎、責(zé)、誅、詰等。
⑵表示“贊許”的實詞:多、嘉、譽、與、稱、嘆、許、道、褒等。
⑶表示“私下、暗暗地”的實詞:陰、潛、微、間、私、竊、暗、偷、密等。
⑷表示“掌管”的實詞:典、知、守、職、執(zhí)、序、司等。
⑸表示“去、至人往”的實詞:之、適、如、道、造、詣、至、趨、徂等。
(6)表示“輕視、看不起”的實詞:小、易、輕、少、鄙、薄等。
⑺表示“拜訪”的實詞:顧、訪、拜、謁、詣、過、造、存等。
(8)表示“告訴”的實詞:詔、敕、誡、白、稟、謂、喻、陳、諭、贊等。
(9)表示“違背”的實詞:違、背、乖、忤、逆、悟、倍(同“背”)、造等。
(10)表示"勸說"的實詞:說、勸、譏、諷、諫、規(guī)等。
(11)表示“繼承”的實詞:繼、續(xù)、承、紹、嗣、襲、績等。
(12)表示“豐收”的實詞:豐、登、熟、稔、穰、歲、年等。
(13)表示“收成不好、荒年”的實詞:兇、儉、饑、歉、篋等。
6.同句比較法
在文言文學(xué)習(xí)中,我們對一詞多義或一詞兼屬數(shù)類的現(xiàn)象,常常采用異句比較法來辨析。
而運用同句比較法,既減少了所比較的例句,易于記憶,又便于比較,加深對文言詞義的印
象,達到事半功倍的學(xué)習(xí)效果。例如《鴻門宴》中,“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兩個“置”,第一個是“放”義,第二個則是“扔、棄”義。
【運用小練5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⑴尊而不從師,其為尊也,終不解矣。(《師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惑”,指遇到疑難問題,作動詞用;后“惑”,指疑難的問題,作名詞用。
⑵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為”,治理,作動詞用;后“為”,被,作介詞用。
(3)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下”,降低身份,作動詞用;后“下”,下等,作名詞用。
(4)沛公則置車強,脫身獨強。(《鴻門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騎”,騎兵,作名詞用;后“騎”,騎馬,作動詞用。
(5)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期極刑而無慍色。(《報任安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就”,完成,作動詞用;后“就”,靠近、趨向,作動詞用。
活動一掌握理解四類實詞的方法
I.重點實詞——古今異義詞、多義實詞
(一)古今異義詞:存同求異,區(qū)分單雙
請聯(lián)系古今詞義演變特點,參照下面理解古今異義詞的方法,完成后面題目。
存;與今天詞義相同的可以不記,重點
同i辨析與今天詞義不同的義項,如
求
“愛”字,只需辨析其“吝惜”義項
理解異i
即可
古今i
異義不要把文言文中兩個單音節(jié)詞誤
詞的區(qū)認為一個雙音節(jié)詞,如“妻/子”
分
方法“祖/父,,“學(xué)/者,,等
單
雙不要把文言文中的雙音節(jié)詞(很
少)拆成單音節(jié)詞來理解,如“社
稷”“朝堂”“布衣”等
1.思考下列詞語的古義和變化類型,完成下表。
詞語古義今義變化類型
河泛指一切河流
臭難聞的氣味
行李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怨埋怨
恨仇恨,懷恨
卑鄙(語言、行為)惡劣
答案
詞語古義今義變化類型
河黃河泛指一切河流詞義擴大
臭氣味難聞的氣味詞義縮小
行李外交使節(ji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詞義轉(zhuǎn)移
怨仇恨,懷恨埋怨詞義弱化
恨遺憾,不滿仇恨,懷恨詞義強化
卑鄙地位低,見識淺(語言、行為)惡劣感情色彩變化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齊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弓也。若方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與有皆試引之,
中關(guān)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建三石,而終身自?
為九石,豈不悲哉?(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壅塞》)
⑴基實所用不過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車布皆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用不過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終身自以為九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實際上(2)身邊的近侍(3)不超過(4)認為
【參考譯文】
齊宣王愛好射箭,喜歡別人說自己能用強弓。他實際上用過的弓,都不超過三石(的強度)。
把(他用過的)弓給身邊的近侍看,身邊的近侍都試著拉弓,拉彎一半就不再拉了,都說:“此
弓(的強度)不少于九石,除了大王,誰還能使用這張弓呢?”宣王的實際情況是,用過的弓
都不超過三石,然而(他)終生認為自己能拉九石(的強度),這難道不可悲嗎?
■微積累
反訓(xùn)詞
在古代漢語中,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可以表達出正反對立的兩個意思,這種詞
叫反訓(xùn)詞。這樣的詞語有:①“沽”,買或賣;②“置”,置辦或放棄;③“報”,報恩或
報仇;④“從”,跟隨或率領(lǐng);⑤“納”,收進或交出;⑥“遷”,升官或降職;⑦“市”,
賣出或買入。
(二)多義實詞:追源溯流,語境敲定
參照下面理解多義實詞的方法,完成后面題目。
巧借本義,尋找各義項間的聯(lián)系。如“前
備知識”中的“兵”“節(jié)”
因文定義,借助語境確定其義。多義詞的
B義項再多,但在具體語境中只能有一個
1.根據(jù)下面“回”的字形演變及所提供的例句,按要求答題。
甲骨文金文戰(zhàn)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
G/6?;鼗鼗?/p>
回:象形字,甲骨文像淵水回旋之形,本義為回旋、旋轉(zhuǎn)。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下燈重開宴。(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②峰下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③手把文書口稱敕,下車叱牛牽向北。(白居易《賣炭翁》)
④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日。(杜甫《登高》)
⑴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義的有哪些?(寫出序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根據(jù)上述例句中“回”的本義和引申義,各寫出兩個包含“回”字的成語。
A.用本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引申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②④(2)(示例)A.百轉(zhuǎn)千回回腸蕩氣B.回心轉(zhuǎn)意回頭是岸
2.解釋下列文段中“安”的意思。
(1)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生乎?(《宋史?曾公亮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羊祜,博學(xué)能屬文,美須眉,善談?wù)摗?⑾暮钔愔孕职灾悠拗?。夏侯霸之降?/p>
也,姻親多告絕,祜獨色其室,恩禮有加焉。(《晉書?羊祜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安心(2)安撫、安慰,使……安頓
H名師點睛
一個詞的引申義,不管有多么紛繁,都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所以,抓住了一個詞的本
義,就是抓住了這個詞的諸多意義的綱?!Z言學(xué)家蔣紹愚
II.特殊實詞——通假字、偏義復(fù)詞
(一)通假字:本義不通,考慮通假
語境在具體句子中,該字用其本義、引申義
通I
條件;等義項均無法講通
假
條自身|讀音相同或相近[符合其中一個條件
件條件;有共同的偏旁j的即可判定通假
請根據(jù)“通假條件”導(dǎo)圖,分析下面文段中有無通假字。如有請找出來并解釋其義。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日:
“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
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節(jié)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1)反同返,意思:返回
(2)第一個“坐”同座,意思:座位
(3)女同汝,意思:你
(4)采同彩,意思:彩色
(5)振同賑,意思:賑濟
(二)偏義復(fù)詞:關(guān)注構(gòu)成,語境確定
判斷偏義復(fù)詞,一要關(guān)注其構(gòu)成,兩個詞的意義相對或相近;二要看語境,兩個詞中只
有一個適合語境,另一個只作襯字。
請根據(jù)這一判斷方法,完成下面題目。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詞義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昇回
B.晝夜勤俘縣,伶僖縈苦辛
C.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陽姻
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C
解析偏義復(fù)詞必須聯(lián)系語境推斷。A項異同:本來指異和同,在語境中偏取“異”義,指
諸葛亮勸諫劉禪賞罰褒貶應(yīng)一視同仁,不應(yīng)該有所不同。B項作息:本義指勞作與歇息,在
語境中偏取“作”義。C項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親為“婚”,男方的父親為“姻”,夫
婦雙方的父母互稱作“婚姻”,統(tǒng)稱為親家。D項存亡:本來指生存與衰亡,在語境中與“危
急”對應(yīng),偏取“亡”義,用以強調(diào)蜀漢所面臨的艱難形勢。A、B、D三項都屬于偏義復(fù)詞,
C項沒有這種用法。
活動二掌握實詞活用的規(guī)律特點
I.掌握名詞、動詞活用的規(guī)律特點
(一)名詞活用
1.名詞活用為狀語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不直接用作狀語修飾謂語動詞,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卻常
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起修飾、限制作用。主要包括:①時間名詞,如
“日”“夜”“月”“歲”等作狀語;②方位名詞,如
“南”“北”“內(nèi)”“外”“上”“下”等作狀語;③普通名詞作狀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詞活用為狀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東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良庖歲更刀:歲
⑷蟬蛻于濁穢:蟬
(5)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
(8)大石側(cè)立千尺:側(cè)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用在動詞前,如果不構(gòu)成主謂關(guān)系,那么,它一定活用為狀語,或者說,
只要是處于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名詞一定活用為狀語。
2.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主要有以下幾種現(xiàn)象:①名詞后帶賓語;②名詞前面有副詞;③名詞前面有能愿動詞(如
“能”“可”“欲”等);④名詞后面跟介賓短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個“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第二個“師”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齒:齒
⑥未云何龍:云、龍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有副詞(“不”“已”“相”等),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在現(xiàn)代
漢語中,副詞不能修飾名詞,若修飾了,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飯
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十步
規(guī)律和特點:能愿動詞(指“能”“可”“欲”等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⑶①沛公軍霸上:軍
②鵬鸚巢于深林:巢
③唐浮圖(和尚)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質(zhì)
⑤風(fēng)乎舞雪:風(fēng)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沒有動詞,后接介賓短語(后無動詞),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4)①驢不勝怒,蹄之:蹄
②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函
③塞者鑿之,陡者級之:級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我樹之成而實五石:樹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后面帶“之”字,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5)①以膏澤斯民:膏澤
②武能網(wǎng)紡繳,集弓弩:網(wǎng)、蕖
③曾皙后:后
④籍吏民,封府庫:籍
⑤函梁君臣之首:函
規(guī)律和特點:兩個名詞(或一個名詞和一個名詞性短語)連用,則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至于哪個名詞活用,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6)①根拳而土易:拳
②扣舷而歌之: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東
規(guī)律和特點:“而”字前或后的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因為“而”字不能連接名詞和名詞(或
名詞性短語),它一般連接動詞和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二)動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的修飾、
限制,這就使它具有了名詞的特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動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追亡逐北:亡、北
(2)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第二個“生”
(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
(4)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聽
(5)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讒、譏
(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畜
(7)而其見愈奇:見
規(guī)律和特點:一是兩個動詞連用,如構(gòu)不成連動式,則后一個動詞一般活用為名詞;二是動
詞前若有“其”“之”等代詞修飾,則該動詞活用為名詞。
n.掌握形容詞活用及使動、意動的規(guī)律特點
(一)形容詞活用
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作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或特征,而表示具有
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譯時應(yīng)補出中心詞(名詞),讓形容詞作定語。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賢、少、長
(2)鄭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賢
(3)此其志不在?。盒?/p>
(4)屈平疾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公、方正
(5)賓主盡東南之美:美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個“圣”和“愚”
規(guī)律和特點:當(dāng)形容詞作主語或賓語時,該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1)(3)(4)(6);當(dāng)形容詞用
在“其”“之”后面,充當(dāng)中心語時,則活用為名詞,如(2)(5)。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在文言文中,當(dāng)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或者前面受能愿動詞或副詞修飾時,它不再表示事
物的性質(zhì),而是表示相應(yīng)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fā)展。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第一個“明”
(2)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明
(3)不知東方之既白:白
(4)素善留侯張良:善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
(6)明道德之廣崇:明
規(guī)律和特點:當(dāng)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4)(6);當(dāng)形容詞放在能愿動
詞后,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1)(2);當(dāng)形容詞放在副詞(時間副詞或否定副詞)后,該形容
詞活用為動詞,如(3)(5)。
(二)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
1.使動用法
(1)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動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①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興、亡
②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卻
③外連衡而斗諸侯:斗
④宜皆降之:降
⑤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從
規(guī)律和特點:當(dāng)不及物動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動詞一般活用為使動用法。
(2)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形容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②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
③既來之,則安之:安
④則思正身以黜惡:正
規(guī)律和特點:當(dāng)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形容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形容
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3)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名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①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第一個“封”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
③卻賓客以業(yè)諸侯:業(yè)
④闕秦以利晉:利
規(guī)律和特點:當(dāng)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名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名詞活用
為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
試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為意動用法的形容詞、名詞,并試著找出其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單于壯其節(jié):壯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
(3)駝業(yè)種樹:業(yè)
(4)悅親戚之情話:悅
(5)吾從而師之:師
規(guī)律和特點:當(dāng)形容詞、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形容詞、名詞具有“認為(以為)賓語怎么
樣”或者“把賓語當(dāng)什么”(通常可譯為“認為……”“以……為……”"對……感
到……”“把……當(dāng)作……”等)的意思時,該形容詞、名詞活用為意動用法。
【特別提醒】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區(qū)別
有些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較難區(qū)分,必須緊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方
能確定。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①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少之,
小《則王怒...
、②孔子登東山而少魯,登泰山而少天下。
①句中的“小”是“使....J、",即“使大木小”。
②句中的“小”是“以……為小”,即“認為魯?shù)匦 薄罢J為天下小”。
由以上兩句可以看出,使動側(cè)重于客觀行動,而意動側(cè)重于主觀感受,是個人的看法,
事實未必如此。如“小天下”,其實天下并未變小,變小只是孔子的一種主觀感受罷了。
■微積累
動詞的為(w旬動用法
為動用法中,動詞不直接支配賓語,而是表示為(因、給、對)賓語而施行某一動作。簡
言之,主語為賓語而動。只有動詞(包括活用了的名詞、形容詞)才有為動用法。其中“為”
包括“為了”“因為”“給(替)”“對(向)”四個意思。如“死國可乎”中的“死”相當(dāng)于
“為……而死”,“名我固當(dāng)”中的“名”相當(dāng)于“給……命名”。
I-----為一^I
—+饕+.V—粵語之間具有
對點練案19
一、名句默寫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
"兩句,用來形容現(xiàn)在那些溺愛孩子不計后果的家長也非常恰當(dāng)。
⑵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寫道,庭院里有一棵枇杷樹,
作者面對此景,睹物思人,感慨萬千。
⑶閱讀古代詩詞時,小明非常欣賞由山與水構(gòu)成的雄渾闊大畫面的詩句,如
答案(1)雖曰愛之其實害之(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3)落木千山天
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二、專項訓(xùn)練
2.根據(jù)通假條件找出下面畫橫線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義。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①歸孔子豚。②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③遇諸涂。謂孔
子日:“來!予與爾言?!蹦浚骸皯哑鋵毝云浒睿芍^仁乎?”目:“不可?!薄昂脧氖?/p>
而亟失時,④可謂知乎?”目:“不可?!薄叭赵率乓?,歲不我與?!笨鬃尤眨骸爸Z。吾將
仕矣。"(節(jié)選自《論語?陽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歸”同“饋”,贈送。②“時”同“伺”,等候。③“涂”同“途”,道路。④“知”
同“智”,聰明。
【參考譯文】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愿見他,(陽貨)便贈送孔子一只小豬??鬃映盟辉诩业臅r候,
前往拜謝以還禮,在路上遇見陽貨。陽貨對孔子說:“過來!我跟你講話?!保栘浗又┱f:
“有才能卻懷揣著不用而聽任國家迷亂,這可以叫作仁愛嗎?"(孔子回答)說:“不可
以?!保栘浾f:)“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聰明嗎?"(孔子回答)說:
“不可以?!保栘浾f:)“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歲月是不等人的?!笨鬃诱f:“好吧。我答
應(yīng)你去做官?!?/p>
3.思考下列詞語的古義和變化類型,完成下面表格。
詞語古義今義變化類型
宮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
睡睡著,睡覺
犧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值造粒機出售合同樣本
- 公關(guān)服務(wù)協(xié)議合同樣本
- 鋁板幕墻工程安全技術(shù)交底
- 個體簽勞務(wù)合同樣本
- 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 pep人教版小學(xué)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 青馬工程策劃
- 2025年淘寶直播項目發(fā)展計劃
- 買賣杯子合同樣本
- 【化學(xué)】常見的鹽(第1課時)-2024-2025學(xué)年九年級化學(xué)下冊(人教版2024)
- 《羅秀米粉加工技術(shù)規(guī)程》 編制說明
- 2024年江蘇省無錫市中考英語試卷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標(biāo)準(zhǔn)》
- 充電樁安全巡查記錄表
- 《公路工程現(xiàn)澆泡沫聚合土應(yīng)用技術(shù)規(guī)程》
- 2025屆云南省民族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高三(最后沖刺)數(shù)學(xué)試卷含解析
- 墨菲定律知識介紹墨菲定律啟示課件
- 品管圈PDCA獲獎案例-新生兒科運用PDCA循環(huán)縮短早產(chǎn)兒完全經(jīng)口喂養(yǎng)過渡時間成果匯報
- 河流沿岸護欄安裝工程協(xié)議
- 工程四新培訓(xù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