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試卷:江蘇省蘇州市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2021-2022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6/0D/wKhkGWelT8iAKpeXAAL4dZBj75Y998.jpg)
![期末試卷:江蘇省蘇州市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2021-2022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6/0D/wKhkGWelT8iAKpeXAAL4dZBj75Y9982.jpg)
![期末試卷:江蘇省蘇州市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2021-2022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6/0D/wKhkGWelT8iAKpeXAAL4dZBj75Y9983.jpg)
![期末試卷:江蘇省蘇州市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2021-2022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6/0D/wKhkGWelT8iAKpeXAAL4dZBj75Y9984.jpg)
![期末試卷:江蘇省蘇州市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2021-2022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6/0D/wKhkGWelT8iAKpeXAAL4dZBj75Y99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歷史期末一、選擇題:1.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島)在訴他的苦痛,母親啊,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自從我下嫁給那鎮(zhèn)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涌!”其中的“香港(島)”和“九龍”被英國割占分別是通過A.《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 B.《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C.《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842年,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條約規(guī)定:割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B符合題意;《馬關條約》是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簽訂的喪權辱國條約,A不符合題意;割香港島給英國的是《南京條約》,不是《天津條約》,C不符合題意;割香港島給英國的是《南京條約》,割九龍司給英國是《北京條約》,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題干中“香港(島)”和“九龍”被英國割占是解題的關鍵,1842年,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條約規(guī)定:割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2.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先生認為1840年以來,中國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敗都產生過體現警悟的先覺者。但他們的周圍和身后沒有社會意義的群體,他們走得越遠越孤獨。但戰(zhàn)爭大敗,“成中國之巨禍”,它促成了中國民族認識的變化,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這里的“戰(zhàn)爭”指的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 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的簽訂,中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中華民族的意識開始覺醒,特別是維新思想的傳播,形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B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沒有出現中華民族群體意義上的覺醒,A不符合題意;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以后中國的革命思想得到廣泛傳播,但這以前已經有了中華民族覺醒的表現,不是開始,C不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中國來講,沒有觸及國人的覺醒,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題意,故選B。3.汪林茂在《層次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評論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自強’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現)代化的這輛列車?!睋丝梢姡J為()A.洋務運動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變法沖擊了陳舊腐朽的舊文化,具有啟蒙意義C.辛亥革命乃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D.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答案】A【解析】依據捍材料的內容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主要向我們說明了洋務運動是在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前提下開辟中國近代化的,材料中的“自強”是洋務運動的前期的口號,A項符合題意;而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洋務運動的繼續(xù)和發(fā)展,材料也沒有涉及五四運動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4.下圖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識分子發(fā)行的雜志,最有可能刊登在這期雜志里的內容是A.蔡元培倡導兼容并包B.陳獨秀號召民主科學C.胡適主張使用白話文D.李大釗宣傳十月革命【答案】B【解析】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陳獨秀高舉“民主”和“科學”旗幟,主張通過“民主”和“科學”挽救中國危亡,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5.“煙雨樓臺夏日涼,嘉興水碧溢清香。南湖萍聚流芳古,赤色方舟誕黨綱?!边@首詩紀念的是_________會議,這次會議標志著_________。A.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誕生 B.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中共七大;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D.國民黨一大;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詩句“嘉興”“南湖”“赤色方舟誕黨綱”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后受巡捕干擾,轉移到浙江省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xù)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因此,這首詩紀念的是中共一大,這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故選A項;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與題干詩句不符,排除B項;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與題干詩句不符,排除C項;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與題干詩句不符,排除D項。6.有學者評價:“長征簡直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條分界線”。請你以長征進程為序,將下面這首順序顛倒的詩歌恢復原貌①婁山關前庭戰(zhàn)急,遵義城頭赤幟豎。②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③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④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在奔何處?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②④①③【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紅軍長征是從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出發(fā),突圍西進,開始長征。長征初期經過了千難萬險:沖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之后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這首詩正是描了寫這一段歷史,按照長征順序應該是②④①③:“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在奔何處?婁山關前庭戰(zhàn)急,遵義城頭赤幟豎。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惫蔬xD?!军c睛】要求學生熟知長征路線,了解遵義會議召開的背景及意義,善于從詩歌中提取關鍵信息。7.19世紀以來,中國近代工業(y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夾縫中萌發(fā)。關于下列企業(yè)的相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皆由洋務派官員創(chuàng)辦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來侵略C.均體現輕工業(yè)的發(fā)展D.都在“自強”的口號下興辦【答案】B【解析】上海福新面粉公司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不是洋務派官員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故A錯誤;漢陽鐵廠、上海福新面粉公司、江南制造總局的創(chuàng)辦,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來侵略,故B是正確的;漢陽鐵廠、江南制造總局不屬于輕工業(yè),故C錯誤;漢陽鐵廠是在“求富”口號下創(chuàng)辦的洋務派民用企業(yè),故D錯誤。故選B。8.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被認為體現在“興”上,你覺得“興”的涵義是()A.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復興 B.中世紀神學文化的復興C.封建專制文化重新興盛 D.資產階級文化運動興起【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文藝復興是反對封建專制和中世紀神學文化,其實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因此說文藝復興中“興”的涵義指的是資產階級文化運動興起。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9.《人權宣言》中說:“在1789年以前,在英國的殖民地已爆發(fā)的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提供了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示范”。這里的“革命”和“新學說”分別指的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人文主義 B.美國獨立戰(zhàn)爭—1787年憲法C.法國大革命—啟蒙思想 D.美國獨立戰(zhàn)爭—啟蒙思想【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艱苦地打了八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最終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贏得了獨立。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結束后,為了鞏固革命成果頒布了1787年憲法,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應用了法國啟蒙運動中的“三權分立”思想,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10.2017年,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凍結。美國夏威夷州一名聯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視違反憲法,在全國范圍內暫停執(zhí)行?!睋朔从吵雒绹沃贫鹊奶攸c是A.法律至上,法官有裁判權 B.權力分散,相互制約平衡C.互相推諉,辦事效率低 D.政黨體制,總統(tǒng)難有作為【答案】B【解析】材料內容“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凍結。美國夏威夷州一名聯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視違反憲法,在全國范圍內暫停執(zhí)行。”據此反映出美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權力分散,相互制約平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87年憲法是由制憲會議制定的,它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選項B符合題意;ACD項表述錯誤。故選B。11.恩格斯說:“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勞動、代役租對老爺的貢賦等一大堆陳腐廢物,連同老爺本身,就像魔杖點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边@段材料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A.多次打敗反法同盟 B.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利益C.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 D.基本實現了歐洲大陸的統(tǒng)一【答案】C【解析】材料中“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勞動、代役租對老爺的貢賦等一大堆陳腐廢物,連同老爺本身,就像魔杖點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苯Y合所學知識,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傳播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的思想,C符合題意;拿破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但是材料中沒有體現,A不符合題意;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利益,但材料中沒有體現,B不符合題意;拿破侖帝國鼎盛時期,帝國的鐵騎踏遍了除俄國以外的整個歐洲大陸,但是材料中沒有體現,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題干中“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勞動、代役租對老爺的貢賦等一大堆陳腐廢物,連同老爺本身,就像魔杖點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焙汀斑@段材料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是解題的關鍵”,拿破侖帝國的鐵騎踏遍了除俄國以外的整個歐洲大陸,對外戰(zhàn)爭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利益,引起各國人民的反抗;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傳播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的思想。12.習近平在《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A.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指導了巴黎公社革命爆發(fā)C.提出了和平奪取政權策略 D.開創(chuàng)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848年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A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指導了巴黎公社革命,B不符合題意;《共產黨宣言》提出了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C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開創(chuàng)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而不是《共產黨宣言》,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3.《全球通史》中寫道:“(這個人及其發(fā)明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這個人及其發(fā)明是指A.瓦特改良了蒸汽機B.史蒂芬孫發(fā)明了火車機車C.卡爾·本茨發(fā)明了汽車D.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機【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瓦特發(fā)明的改良蒸汽機使人類第一次完成了在生產勞動中普遍以“熱”力代替人的體力的革命性飛躍,它的發(fā)明的普遍使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面貌,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符合材料中“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A符合題意。BCD項與題干“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不符,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4.讀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①——獲得了國家獨立,確立了共和政體B.②——召開制憲會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C.③——宣告內戰(zhàn)結束,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答案】C【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③內戰(zhàn)宣告結束,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表述與史實相符,C符合題意;①贏得國家獨立是在1783年,確立共和政體是在1787年,②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是大陸會議,不是制憲會議,④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是在1945年。所以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5.科學和文化在近代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下列組合中正確的項是A.牛頓——世界現代科學之父——《人間喜劇》B.達爾文——生物科學革命的探索者——《物種起源》C.巴爾扎克——法國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高老頭》D.貝多芬——用音樂謳歌革命的德國作曲家——《國際歌》【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的達爾文著有《物種起源》一書,書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法則中發(fā)展的,即生物進化論的觀點。所以組合中正確的是選項B,符合題意;《人間喜劇》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國際歌》是巴黎公社社員狄蓋特的作曲的;選項ACD搭配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6.以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三個歐洲國家不同的心態(tài):甲國—仍然無法忘記在1874~1871年那場戰(zhàn)爭中所受的恥辱;乙國—對德國支持奧匈帝國深感不安;丙國—懷疑任何一個可能會威脅到歐洲大陸權力平衡的國家。據此判斷,甲、乙丙對應的國家是A.法、俄、英 B.意、美、德 C.德、英、法 D.法、美、俄【答案】A【解析】從材料甲國仍然無法忘記在1870-1871年那場戰(zhàn)爭中所受的恥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應該是指法國。對德國支持奧星帝國感到不安的應該是俄國。在歐洲推行大陸軍事政策的是英國,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解答問題要搞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背景特征,特別是搞清楚大國關系的特點。17.1922年2月的華盛頓,美國國務卿休斯難掩得意之色:“多虧了這個條約,對華‘門戶開放’,終于實現了?!毙菟顾f的條約是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雅爾塔協(xié)議》 D.《開羅宣言》【答案】B【解析】根據“1922年”“多虧了這個條約,對華‘門戶開放’終于實現了?!笨芍?,休斯所說的條約是《九國公約》。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表面上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使中國又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B符合題意;ACD項與與“對華‘門戶開放’,終于實現了。”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8.1921年3月3日列寧在致人民委員會的信中就農民把糧食拿到城市出售一事寫道:依我看,應當允許帶得更多。列寧對待農民私售糧食的態(tài)度,反映了A.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B.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C.農業(yè)集體化的實行 D.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革【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后,蘇俄實行余糧征集制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起農民極其不滿.所以在1921年3月開始實行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因此列寧對待農民私售糧食的態(tài)度,反映了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19.在1934年的頭四個月里,公共工程藝術計劃雇傭了三千多位藝術家,在全美各地為政府的各種建筑創(chuàng)作了一萬五千多件藝術品。政府部門計算了藝術家們的報酬:總計118.4萬美元,每件作品約合75.59美元。該計劃的作用是A.整頓金融 B.以工代賑 C.調整農業(yè) D.恢復工業(yè)【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美國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危機;1933年美國總統(tǒng)的羅斯福推行新政,使美國經濟緩慢恢復過來,工業(yè)生產有所恢復,就業(yè)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措施之一,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fā)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機會,如公共工程藝術計劃雇傭了三千多位藝術家,在全美各地為政府的各種建筑創(chuàng)作了一萬五千多件藝術品。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0.歷史概念圖是一種空間網絡結構圖,可以把隱性知識顯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識系統(tǒng)化?!暗诙问澜绱髴?zhàn)”的概念支架圖如下,圖中括號處應該是A.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B.發(fā)表《開羅宣言》C.發(fā)表《波茨坦公告》D.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fā)表的宣言,即《聯合國家宣言》,其內容是簽字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zhàn)或媾和?!堵摵蠂倚浴返陌l(fā)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故D符合題意;1944年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與題干時間不符,故A不合題意;發(fā)表《開羅宣言》、發(fā)表《波茨坦公告》與題干無關,故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21.二戰(zhàn)后,美國、日本和西歐的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其經濟發(fā)展共同原因的是A.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B.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C.重視培養(yǎng)人才,大力發(fā)展教育 D.加強區(qū)域聯合,結成發(fā)展聯盟【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美國、日本和西歐經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有都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政策、都重視培養(yǎng)人才,大力發(fā)展教育,故排除ABC;加強區(qū)域聯合,結成發(fā)展聯盟的是西歐,D符合題意,故選擇D。22.普通老百姓從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中找到一種休戚與共的感覺,體驗到做真正歐洲人的感覺。這一現象直接來自于()A.歐元的發(fā)行 B.歐盟的成立C.歐盟的擴張 D.歐共體的組建【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是指歐元的問世和流通,在歐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999年,歐盟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問世,2002年,歐元在歐盟大多數成員國投入使用,因此普通老百姓實現了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故選D。
點睛:歐元的使用不僅促進了歐洲經濟的融合,而且還促進歐洲社會文化的融合。無國界、無身份、貨幣通用的人口大流動,允許當地人民更好地交流、討論、表達和生活。各國間的這種文化相互滲透,給歐洲人一種生活在同一“屋頂下”、“新歐洲”命運共同體的感覺。歐元自然而然地成為推進歐洲一體化的新動力。23.下邊的漫畫《“拯救”人權》的寓意是A.科索沃地區(qū)的民族矛盾異常尖銳B.美國名為拯救人權實為武裝干涉C.美國試圖恢復科索沃地區(qū)的和平D.北約與俄羅斯在科索沃沖突加劇【答案】B【解析】依據圖片中文字:科索沃,美國人權,“拯救”人權??芍从车目扑魑謶?zhàn)爭。結合課本所學,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開始對主權國家南聯盟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扑魑謶?zhàn)爭是美國名為拯救人權實為武裝干涉,實質是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B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24.簽字儀式在退伍軍人紀念堂舉行……第一個簽字的是中國代表團,接著簽字的是蘇聯、英國、法國三個常任理事國。儀式莊嚴而隆重,50個國家的153名全權代表的簽字,花了整整8個小時?!?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為了籌建的組織是A. B.C. D.【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50個國家的153名全權代表的簽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是為了籌建聯合國。1945年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召開,6月25日,制憲大會一致通過《聯合國憲章》。次日,與會的50個國家舉行簽字儀式,中國代表團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B代表的是聯合國,符合題意;A反映的是世界貿易組織,C代表的是歐盟,D代表的是亞太經合組織,所以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军c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聯合國建立的相關知識。25.下列簡筆畫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象,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局勢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形成了兩大敵對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由德意奧匈組成的三國同盟集團和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xié)約集團;1937年,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形成;1949年以美國為首成立了北約。蘇聯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起建立華約,標志著美蘇“冷戰(zhàn)”正式形成,兩極格局由此形成;1991年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格局開始出現了“一超”與“多強”并存的多極化趨勢。因此,②①④③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B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26.《馬關條約》規(guī)定,開放沙市、_______、蘇州、杭州為商埠,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地?!禵______》簽訂之后,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答案】①.重慶②.辛丑條約【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規(guī)定,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地?!缎脸髼l約》簽訂后,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工具。所以空白處依次為重慶、辛丑條約?!军c睛】27.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聯合發(fā)表《________》,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_____》,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敬鸢浮竣?共產黨宣言②.物種起源【解析】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文件《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思想。在書中達爾文指出,一切物種都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的演變過程。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故答案是《共產黨宣言》、《物種起源》。28.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最顯著的成就是________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二戰(zhàn)后,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人類社會由此步入“________時代”?!敬鸢浮竣?電力②.信息時代【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由于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廣泛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內燃機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科學與技術第一次緊密結合電力的使用,把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二戰(zhàn)后,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三、材料分析題:29.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大炮帶給中國社會的恥辱和創(chuàng)傷畢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廟堂眾人的策論己多見“制敵在乎自強,自強必先練兵.比者撫局雖成,而國威未振,宜亟圖振興,使彼順則可以相安,逆則可以有備”。自強以圖御侮開始成為自覺意識,這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刺激的結果?!愋衤础吨袊鐣男玛惔x》材料二: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督K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材料三: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鶩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綱常倫理),而帷鶩心于兇器之末何歟?——劉錫鴻《劉光祿遺稿》材料四: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當此十九世紀競爭進化之世,而惟彌縫補苴(引用者注:補好裂縫,堵住漏洞),偷一時之安,……而僅摭拾(引用者注:收取,采集)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簡⒊独铠櫿聜鳌氛埢卮?(1)據材料一,為了“亟圖振興”“自強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運動?(2)據材料二概括李鴻章的主張。為“學習外國利器”,洋務派興辦了哪些近代軍事工業(yè)?(3)材料三、四都對洋務派頗有批評,指出兩者的本質區(qū)別。(4)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按照梁啟超的設想中國未能實現“巫圖振興”的愿望?!敬鸢浮浚?)洋務運動(2)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軍事工業(yè):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和福州船政局。(3)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飭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術的做法。梁啟超認為洋務派只主張學習西方的生產技術,梁啟超認為洋務派恪守封建政體,單純學習西方器物;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4))戊戌變法的失敗【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后,為了“亟圖振興”“自強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洋務運動(2)由材料“…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可知洋務派的主張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根據所學知識,洋務派興辦的近代軍事工業(yè)有: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和福州船政局。(3)由材料“中國空虛…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鶩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飾紀綱(綱常倫理),而惟鶩心于兇器之末何歟?”可知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飭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術的做法;由材料“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可知梁啟超認為洋務派恪守封建政體,單純學習西方器物,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4)根據所學知識,19世紀末期,為挽救民族危機,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為此,他們進行了戊戌變法,戊戌變法以失敗而結束。戊戌變法的失敗說明:梁啟超等人的設想不能使中國富強。【點睛】解(1)時,題干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自強以留御侮”是解題的關鍵,洋務運動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為了鞏固清朝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解(2)時,第一問由材料“…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睂Σ牧系睦斫夂透爬ㄊ墙忸}的關鍵,材料體現了李鴻章的主張;第二問結合教材中洋務派在自強口號下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來解答。解(3)題時,材料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解題時,需認真理解材料,由于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同樣對洋務派的批判,劉錫鴻和梁啟超形成截然不同的觀點,通過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本質。解(4)題時,題干“梁啟超的設想中國未能實現“巫圖振興”的愿望”是解題的關鍵,19世紀末期,為挽救民族危機,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為此,他們進行了戊戌變法,戊戌變法以失敗而結束。30.適時調整經濟政策,是各國經濟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到1860年,英國幾乎對所有的貨物,除30項外,全部免稅,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行自由貿易的國家。不過,英國更積極于強迫其他國家實行自由貿易,向英國商品敞開大門?!R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新經濟政策本身并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出臺的,而是以實施糧食稅為開端逐步充實完善的。實施糧食稅引發(fā)剩余糧食的交易,從而重新肯定商品貨幣關系,實行市場機制。……后來布哈林在闡述新經濟政策的意義時說:“我們恰恰要通過市場關系走向社會主義?!薄蛑救A《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材料三國會于1938年2月通過了一項新的《農業(yè)調整法》,此法對棉花、小麥、玉米、煙葉、大米等5種主要作物的生產者規(guī)定生產定額,并對那些耕種定額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農民給予補貼。為防止生產過剩,價格猛跌,政府還給予貸款,以便農民將準備出售的農產品暫時貯存,以待善價?!獎⒕w貽《羅斯?!抡钡霓r業(yè)政策》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貿易政策變動的主要經濟背景。(2)據材料二,概括新經濟政策的主要措施和特點。(3)據材料三歸納羅斯福新政時期農業(yè)政策調整的內容,并指出羅斯福調整農業(yè)政策的實質。(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不同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借鑒?【答案】(1)工業(yè)革命的完成(2)實施糧食稅,允許商品買賣;特點: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和市場發(fā)展經濟。(3)限制生產,提供補貼,政府貸款,穩(wěn)定物價;實質:國家干預經濟(4)遵循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國情,順應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應推動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關注民生的改善等?!窘馕觥浚?)題干中“到1860年”是解題的關鍵,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工業(yè)革命的國家,到18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餐飲部年終總結
- 助理個人工作計劃書
- 天然氣施工合作協(xié)議
- 小產權房贈與協(xié)議書范本
- 餐飲公司股東出資協(xié)議書范本
- 小學英語聽評課記錄表格
- 江蘇省連云港市七年級地理上冊 1.2 地球的運動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度航空航天材料研發(fā)與應用合同-@-4
- 五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2因數與倍數2-2、5、3的倍數的特征》(人教版9)
- 女媧補天 聽評課記錄
- 科室醫(yī)院感染風險評估表
- 山東省食用油(植物油)生產企業(yè)名錄496家
- 《智慧農業(yè)》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熱重法(TG) 第1部分:通則
- 經濟學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課件
- 電力業(yè)務許可證豁免證明
- 特發(fā)性肺纖維化IPF
- FIDIC國際合同條款中英文對照.doc
- 建筑工程資料歸檔立卷分類表(全)
- 個人勞動仲裁申請書
- 國籍狀況聲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