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胃腸道間質瘤(GIST)影像表現(xiàn)李天然一、概述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最常見的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為獨立起源于胃腸道間質卡哈爾(Cajal)細胞的腫瘤,為胃腸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經源性及非淋巴性腫瘤,由梭形及上皮樣細胞組成,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分為平滑肌分化型、神經方向分化型、雙向分化型及缺乏分化型4個亞型。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gastrointestinalmesenchyma
tumor,GIMT):指胃腸道的非淋巴非上皮的軟組織腫瘤,包括GIST
、平滑肌瘤、神經源性腫瘤以及少見的纖維母/肌纖維母細胞、脈管、脂肪源性腫瘤等。二、病理特點與生長方式胃腸道間質瘤依據(jù)梭形和上皮樣細胞的比例可分為上皮樣細胞型、梭形細胞型和混合細胞型。GIST排列結構多樣,除常見的交叉束狀和彌漫片狀排列外,可出現(xiàn)柵欄狀、片巢狀、花瓣樣、器官樣、血管外皮瘤樣等。GIST間質可出現(xiàn)明顯的出血、囊性變。
GIST主要發(fā)生于胃腸道粘膜下層、肌壁層、漿膜下或胃腸道外。粘膜下型表現(xiàn)為腫瘤從粘膜下向腔內生長;肌壁間型表現(xiàn)為腫瘤同時向腔內外生長突出;漿膜下型為腫瘤從漿膜下向腔外生長、突出,以寬基與管壁相連;胃腸道外型腫瘤起源于胃腸道壁以外的腹腔內其他部位(如腸系膜、網膜等)。
GIST惡性多于良性,易發(fā)生血行和種植廣泛轉移,且良性有惡變傾向。
GIST惡性指標:腫瘤侵潤到鄰近器官或有網膜、腸系膜、腹膜、肝臟、淋巴結及肺等處轉移為惡性。腫瘤長徑在胃部>5.5cm,在腸道>4cm為潛在惡性。三、臨床表現(xiàn)GIST好發(fā)于中老年,平均年齡為50-60歲。最常見的癥狀是腹脹和黑便。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常因腫瘤出現(xiàn)壞死、潰破、出血或因為腫塊壓迫產生疼痛、消化道梗阻時才發(fā)現(xiàn)。發(fā)生于消化道外的間質瘤因起病隱匿,臨床癥狀出現(xiàn)晚而一般呈現(xiàn)瘤體較大。四、影像表現(xiàn)(一)、X線
1、瘤體自胃腸道壁向腔內外生長,腔內見充盈缺損,輪廓較規(guī)則,周圍粘膜受壓推移,部分出現(xiàn)粘膜破壞、潰瘍形成。
2、腫瘤發(fā)生于消化道外者,消化道管壁呈外壓性改變,鄰近結構受壓推移,發(fā)生于小腸可見腸間距增寬?;颊?M,45Y,發(fā)現(xiàn)右上腹包塊就診。胃體部充盈缺損,大小約6.4cm.患者男性,57歲,腹痛3月余。賁門外壓性改變患者女性,61歲,黑便伴乏力9月,復發(fā)5天。十二指腸外壓性改變,可見小龕影.患者,M,65Y,上腹部不適4天,嘔血2天。胃底充盈缺損影,大小約5CM。(二)CT表現(xiàn)
1、消化道壁局部增厚及軟組織塊影,腫塊呈圓形或分葉狀,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多見壞死、囊變或鈣化,表現(xiàn)為高、等、低混雜密度影。
2、增強掃描腫塊多呈均勻或不均勻輕、中度強化。(腫瘤發(fā)生潰瘍或穿孔、強化程度不能作為判斷惡性的指標)3、CT分型:腔內型、腔內外型、腔外型(二)CT表現(xiàn)
1、消化道壁局部增厚及軟組織塊影,腫塊呈圓形或分葉狀,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多見壞死、囊變或鈣化,表現(xiàn)為高、等、低混雜密度影。
2、增強掃描腫塊多呈均勻或不均勻輕、中度強化。(腫瘤發(fā)生潰瘍或穿孔、強化程度不能作為判斷惡性的指標)3、CT分型:腔內型、腔內外型、腔外型患者,M,55Y,因黑便、嘔血2小時就診。(腔內型)患者,F(xiàn),58Y,上腹部飽脹3月,加重半月。
(腔內外型)患者,M,45Y,上腹部痛、膨脹2月余。胃底惡性間質瘤(腔外型)。患者,女,61Y,上腹飽脹不適2月,伴腹痛、腹脹,臍周及上腹壓痛??漳c間質瘤(惡性)十二指腸惡性間質瘤十二指腸惡性間質瘤空腸間質瘤DiseaserecurrenceinresectedGISTshowinghypodenselivermetastasesandalargeheterogeneousperitonealmetastasis.byRinzeReinhardandGerdienKramerRadiologydepartmentoftheVUmedicalcentre,Amsterdam,theNetherlands(一)與胃癌(gastriccarcinoma)鑒別五、鑒別診斷中晚期胃癌蕈傘型皮革胃不規(guī)則充缺浸潤型潰瘍型半月征,環(huán)堤征,粘膜糾集患者,M,38Y,上腹痛1月余患者,M,62Y,上腹隱痛患者,M,73Y,反復呃逆伴餐后劍下腹脹1月潰瘍型胃癌患者,M,59Y,間斷中上腹脹痛不適8月余,加重4天?;颊?,M,50Y,全腹脹痛1月余(二)與神經鞘瘤(Neurilemoma)鑒別意義:胃腸道神經鞘瘤是極少見的腫瘤,絕大多數(shù)為良性,發(fā)生惡變的幾率很低,預后良好。而GIST以惡性居多,易血行和種植廣泛轉移,即便良性也有惡變傾向。區(qū)分二者對選用的術式及術后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胃腸道神經鞘瘤與良惡性GIST鑒別神經鞘瘤惡性GIST良性GIST腫瘤形態(tài)圓形、卵圓形分葉狀、不規(guī)則形與神經鞘瘤相似增強模式均質性(無出血、壞死、囊變)非均質性(常出血壞死、囊變不均勻強化或邊緣強化)強化程度無或輕度中度或明顯
神經鞘瘤D>5CM
良性GISTD<5CM
患者女性,54歲,行膀胱癌CT掃描偶然發(fā)現(xiàn)胃體后壁神經纖維瘤,直徑約6cm,邊緣較光滑,增強呈輕度均勻強化?;颊吲?6歲,主因上腹部疼痛、易飽,胃體部腫塊,邊緣光滑,大小約6CM,輕度均勻強化。(胃神經鞘瘤)(三)與胃淋巴瘤(lymphoma)鑒別
胃淋巴瘤主要表現(xiàn)為:(1)胃壁廣泛明顯增厚,平均厚度超過2cm,而外緣光滑或輕度分葉狀或波浪狀,多數(shù)無明顯外侵;(2)粘膜粗大,不規(guī)則;(3)結節(jié)或腫塊,邊緣較光整;(4)胃和鄰近器官間的脂肪層完整;(5)可伴有胃周淋巴結腫大及腎門水平以下腹膜后淋巴結腫大。胃淋巴瘤胃淋巴瘤患者男性,61歲,反復上腹部不適
半年,加重伴黑便2天?;颊吲?,42歲,間歇上腹部灼燒樣疼痛3月
小結惡性GIST腫塊,外緣較規(guī)則,與正常胃壁分界清晰,囊變、壞死、出血。胃壁增厚較局限,常無淋巴結轉移。胃癌胃壁增厚,不規(guī)則,腎門以上淋巴結腫大,侵犯胃周脂肪,僵硬。胃淋巴瘤胃壁明顯增厚,胃周淋巴結或腎門下淋巴結腫大,多無明顯外侵,有一定擴張度。胃神經鞘瘤圓形或類圓形腫塊,均質,無或輕度強化GIST多為惡性腫瘤,即使良性也有惡變傾向,其對放、化療均不敏感,故手術切除為首選。北大醫(yī)院病例中:惡性直腸間質瘤局部切除術后復發(fā)率為100%,根治切除術后復發(fā)率為50%備用工具&資料
小結惡性GIST腫塊,外緣較規(guī)則,與正常胃壁分界清晰,囊變、壞死、出血。胃壁增厚較局限,常無淋巴結轉移。胃癌胃壁增厚,不規(guī)則,腎門以上淋巴結腫大,侵犯胃周脂肪,僵硬。胃淋巴瘤胃壁明顯增厚,胃周淋巴結或腎門下淋巴結腫大,多無明顯外侵,有一定擴張度。胃神經鞘瘤圓形或類圓形腫塊,均質,無或輕度強化二、病理特點與生長方式胃腸道間質瘤依據(jù)梭形和上皮樣細胞的比例可分為上皮樣細胞型、梭形細胞型和混合細胞型。GIST排列結構多樣,除常見的交叉束狀和彌漫片狀排列外,可出現(xiàn)柵欄狀、片巢狀、花瓣樣、器官樣、血管外皮瘤樣等。GIST間質可出現(xiàn)明顯的出血、囊性變。
GIST主要發(fā)生于胃腸道粘膜下層、肌壁層、漿膜下或胃腸道外。粘膜下型表現(xiàn)為腫瘤從粘膜下向腔內生長;肌壁間型表現(xiàn)為腫瘤同時向腔內外生長突出;漿膜下型為腫瘤從漿膜下向腔外生長、突出,以寬基與管壁相連;胃腸道外型腫瘤起源于胃腸道壁以外的腹腔內其他部位(如腸系膜、網膜等)。
三、臨床表現(xiàn)GIST好發(fā)于中老年,平均年齡為50-60歲。最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權交易合同意向書
- 個人綜合授信貸款合同范文
-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樣本范本
- 個人房產轉讓合同樣本修訂版
- 中小學教師工資集體合同范本
- 業(yè)務員委托合同范本
- 個人小額信貸合同樣本
- 個人設備租賃標準合同
- 個人車輛保險合同標準模板
- 個人友情借款合同樣本
- 神經外科課件:神經外科急重癥
- 頸復康腰痛寧產品知識課件
- 2024年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微電網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教案第14課民航服務人員上行溝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鉆桿
-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
- CB/T 467-1995法蘭青銅閘閥
- 氣功修煉十奧妙
- 勾股定理的歷史與證明課件
- 中醫(yī)診斷學八綱辨證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