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1頁
語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2頁
語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3頁
語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4頁
語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jiān)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貼條形碼區(qū)”。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jiān)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古人做詩,講究句眼、詩眼,從創(chuàng)作思維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正道出了詩歌創(chuàng)作應注重內在的邏輯思維。古典詩歌的內在邏輯思維有的是隱藏在詩歌形象的語言背后,需要發(fā)掘的;有的卻是顯露在詩句之中。在詩歌作品的句眼、詩眼上往往顯露著詩歌內在的邏輯思維。如果我們要想迅速地抓住詩歌內在的邏輯思維,就應該認真審視句眼和詩眼。我們如果以此為切入點,往往能更容易把握詩人跳動的思維,迅捷深入地理解詩人內在的思想感情?!对娙擞裥肌?南宋魏慶之編)(卷三句法)中言:句中有眼,世尤不能解。說人們讀詩不注意挖掘句眼,也就難以理解詩句的好處了。句眼,即一句詩中的關鍵字。句眼字上往往凝聚著詩人思維的火花,因此古人有“一字活全詩”的說法。卷三句法“眼用響字”條舉例:“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薄伴煛弊趾汀岸唷弊志褪蔷溲?,因為這兩個字包含著詩人獨特的邏輯思維。即兩個必要條件關系的假言推理:只有帆船離得遠,才看見春水闊;因為寺高,所以才見得夕陽多,這里,“春水闊”與“遠帆”有關;“夕陽多”與“高寺”有關。我們抓住了句眼,進而去探求詩句中蘊涵的邏輯思維,也就能得到詩句的妙趣,更深入地理解詩句。在古典詩歌中,詩眼往往是發(fā)露在某一句詩中作為全詩寫景抒情的基點。我們抓住了詩眼,也就把握了詩歌內在的邏輯思維。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首詩的詩眼正在一個“空”字上。詩人圍繞“空”字,用聲與光的描寫來表達空寂入禪的境界。我們從“空”字這個詩眼來把握這首詩內在的邏輯思維,可以發(fā)現這首詩寫景中隱含著兩個必要條件的假言推理:只有詩人內心空寂幽靜,才能聽到濃密的森林里傳來的隱隱人聲;正是詩人淡薄名利才能達到“坐看云起,物我兩忘”的境界,有心情細看夕陽將它的余輝穿過深林靜靜地灑向長滿春苔的青石上。反之,如果詩人是爭名逐利、營營茍茍之徒,也就“聽不到”“看不見”,沒有心情“看庭院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所以,探究詩眼,抓住詩歌寫景抒情的出發(fā)點,也就能夠更快地發(fā)掘詩歌的內在邏輯,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底蘊。(摘編自郭敏《論從邏輯思維角度分析古典詩歌的重要性》)嚴羽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滄浪詩話·詩辨》)為了造成詩的“別趣”,詩歌語言并不斤斤于生活、科學常識之理,甚至力求“無理而妙”(吳喬《圍爐詩話》引賀裳語)。蘇軾也曾在總結自己創(chuàng)作體驗和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過一個重要的詩歌美學命題:“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詩人玉屑》卷十《詩趣》條)所謂“反常合道”,即指詩人對周圍的人和事所持的情感態(tài)度體驗,以反常形式表現或傳達出來,其特征是感情的外在形態(tài)與內在的質不一致或相悖逆。這種反常顯示作為詩人情感的一種表現形式,盡管在內容上違反人之常情常理,卻無不合乎情感邏輯的真實性。而且正是因了這種情感的反常顯示,生活中的“無理”現象才可以轉換為藝術上的“有理”之境?!八紶拷褚鼓c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李賀《秋來》)九曲回腸焉能拉直?憑吊之事只見于生者之于死者,哪有鬼魂前來憑吊生者之理?可是正因為這種愁思把心腸牽直以及香魂來吊的形象描寫,才強化了詩人愁思的深重,才突出地表現了詩人在人世間找不到知音而只能到陰冥世界去尋求同調的抑郁悲憤的情懷。(摘編自樊海清《詩歌語言邏輯之美》)語言和邏輯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運用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邏輯的制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語言運用的藝術在某些情況下,又是可以突破邏輯規(guī)律的框框的。這不僅無礙于語言運用的正確,而且反而能使得語言運用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這就是“無理而妙”?!段鲙洝分小堕L亭送別》一折寫道: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從事理上說,“曉來誰染霜林醉”問得稀奇,“總是離人淚”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而,從藝術上說,這一問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為它把人情移用到事物上,形象逼真地表達了主人公纏綿悱惻的離情別緒。這段文字堪稱“無理而妙”的上品,不過,我們細想一下,這“無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處?!把蹨I”是液體,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紅”的,故是被“染”的。假如無此二者,這里要表現的離情別緒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變而為“無理而不妙”了??梢?,“無理而妙”的藝術效果歸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邏輯基礎的,只不過是在邏輯的基礎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離開了這種深邃的邏輯基礎,人們創(chuàng)造、賞識“無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無從發(fā)揮了。(摘編自張煉強《修辭藝術探新》)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句如果能分析出“春水闊”與“遠帆”有關D.材料三,作者既說“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兩句詩“不近情理”,又說它“最合乎理”,可見犯了“兩可”的邏輯謬誤。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因為詩歌作品的句眼、詩眼往往顯露著詩歌內也就“聽不到”“看不見”,從而寫不出一首好的詩歌。C.以反常形式表現或傳達自己對周圍的人和事的情感態(tài)3.下列詩句不能體現“無理之妙”的一項是(3分)A.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B.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C.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李益《江南曲》)D.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隱《憶梅》)4.材料一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5.請結合三則材料,簡要分析如何更好讀懂古典詩歌。(4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澄河邊上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解放軍粉碎了敵人重點進攻的計劃后,作戰(zhàn)略性轉移。敵人乘機前阻后追。大部隊迅速轉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二十多個傷、病、弱的同志。臨時組成的一個小隊,由警衛(wèi)連副連長周玉兆帶領,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級規(guī)定,明天傍晚高中2023級語文試題第3頁(共10頁)周玉兆是領隊,一連兩個月的惡性瘧疾,加上頭部又掛了輕花,人瘦落了形,但樣近黃昏的時候,小隊來到了澄河邊上。烏云從四面推來,天色越來越昏暗,不一會會議決定,由兩個同志出去尋找當地老鄉(xiāng),了解一下哪里有淺灘,并搞些吃的,其余的同志留在河邊,用綁腿、用背包帶子連接起來,試驗拉繩過河。周玉兆帶了文工團“同志,你們來啦?”“是,老大爺。我們……前面部隊過去多少時候了?”老人向他們打量了一下?!澳銈円^河是不是?”老人聽后,沉吟了一會,便說:“不怕,河水再大,一定叫你們今晚過河?!绷粼诤舆叺耐纠K過河沒有試成功。這時老人急忙地把他們叫了來,又不知從哪忽然,河堤那邊傳來一種古怪的聲音,周玉兆凝神聽了一會,便和小余加快腳步向河邊走去。一會兒,他們望見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舉起鋤頭,在地上掘著什么東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見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條剛掘出來的小溝,已從堤的里邊快通老人一見他,也不奇怪,平靜地說道:“你來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們來,準備過老人不言語,只是把鋤頭又奪過去,緩和地解釋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來得太急,開一點口子,水一有了出處,流頭就緩了,人在河里淌水走也能過去了。”“不行?!敝苡裾撞坏人f完,就堅決地說道,口氣很硬,毫無商量的余地,而且老人一看他動手填溝,便暴跳起來,大聲吼道:“給我放手?!敝苡裾滓宦?,便回身抱住了老人,含淚說道:“大爺,我們是人民的部隊,活著是為了老百姓,死了也是為了老百姓?!崩先瞬坏人f完一揮手說道,“你們坐下來聽我說,這澄河向來就是水猛流急,有一年夏天,雨水多,也像今年這樣,我下到水里,被河水沖著,命已去了半條。正在這高中2023級語文試題第4頁(共10頁)一有了指望,人也不慌了,心也定了,力氣也生出來了,就拼命堅持,淌到那棵大樹跟一個人過日子,要是沒個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著也沒有趣?,F在,你們就是老百姓的指望。這個道理,你們懂了吧!"“懂了,老大爺。”周玉兆激動地對著繁星點點的天空,對著澄河,對著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暗暗地發(fā)誓:只要有一口氣在,他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隊一起打回來。周玉兆站起身,拿起鋤頭,更用力地去填那條溝。他不知哪里來的力氣,一下子槍炮聲不知什么時候停止了,這也許是個不好的征兆。堤下面,澄河不平靜地奔流老人坐在那里,不說話,他皺起眉,看著黑沉沉的河水,凜然不動。過了一會兒,河水沒有退,而且還在漲,高地上的水,都在匯流入河。兩頓飯的工夫,老人就氣“好了,好了,我捉了兩條‘水鰻'來了?!崩先撕鋈蛔兊糜诛L趣又活潑,長眉毛一聳一聳的,高興非凡。那兩位被叫做“水鰻”的老鄉(xiāng),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東方蒙蒙發(fā)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兩位老鄉(xiāng)也把扁擔綁扎好了。他們把扁擔扎成老人送到水邊,剛才那副高興樣子,忽然又不見了,神態(tài)又變得冷靜、嚴峻。他嘴唇動了一陣,決斷地說道:“同志們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你們過河去。記住我們的澄河,明年我老頭子還是種瓜,等同志們來吃……"周玉兆站在水里,仰面望了望河堤上的老人,在這一剎那間,他忽然感到自己不是小隊漸走漸遠了,他們帶著一個不可摧毀的信念走遠了。河邊仍然站著那個人影,(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高中2023級語文試題第5頁(共10頁)C.老人用掘堤方式幫助戰(zhàn)士渡河,周玉兆堅決反對,多次搶奪老人鋤頭,反映出人民軍隊堅決不禍害人民的原則。D.“槍炮聲不知什么時候停止了,這也許是個不好的征兆?!北砻魉麄円呀浲耆萑霐橙税鼑Γ瑹o路可逃了。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篇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背景以及小隊傷病情況,展現了當時緊張危急的局勢,為后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B.第三段描寫了一個暴雨直瀉,澄河水猛漲的環(huán)境空間,營造了緊張的氛圍,暗示戰(zhàn)士們此次渡河任務注定失敗。C.小說采用第三人稱有限視角敘述,借事件的參與者見證者周玉兆的所見所聞推進故事,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可信度。D.小說以緊張的戰(zhàn)爭局勢為背景,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情節(jié)推進,展現出戰(zhàn)士們在艱難處境中的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8.小說中老人的心理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不斷變化,請結合情節(jié)分析老人從初見解放軍到找到渡河方法的心理變化軌跡。(4分)9.在小說《澄河邊上》中,作者避開宏大敘事,選擇從傷病戰(zhàn)士和老人角度來敘述革命故事。這種敘事切入點對主題表達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傳》曰:物有總攝,事有機會。圣人操得其要,則視億兆之心猶一心,道之斯行,止之則戢,故不勞而治。君子知天下之惡不可以力制也,則察其機,持其要塞,絕其本源,故不假刑法嚴峻,而惡自止也。且如止盜,民有欲心,見利則動,茍不知教,而迫于饑寒,雖刑殺日施,其能勝億兆利欲之心乎?圣人則知所以止之之道,不尚威刑而修政教,使之有農桑之業(yè),知廉恥之道,“雖賞之不竊”矣。為民立君,所以養(yǎng)之也。養(yǎng)民之道,在愛其力。民力足則生養(yǎng)遂,生養(yǎng)遂則教化行而風俗美。故為政以民力為重也?!洞呵铩贩灿妹窳Ρ貢渌d作不時害義固為罪也。雖時且義必書,見勞民為重事也。后之人君知此義,則知慎重于用民力矣。然有用民力之大而不書者,為教之意深矣。僖公修泮宮①、復悶宮,非不用民力也,然而不書。二者復古興廢之大事,為國之先務,如是而用民力,乃所當用也。人君知此義,知為政之先后輕重矣。(節(jié)選自《近思錄·卷之八》)材料二:周成王曰:“寡人聞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壽云。若夫富則可為也,若夫壽則不在天乎?”鬻子曰:“唯。疑。請以上世之政詔于君王。政曰:圣王在上位,則天下不死軍兵之事。故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斗閱②,不私相煞也。故圣王在上位,則民免于一死而得一生矣。圣王在上,則君積于道,而吏積于德,而民積于用力。故婦為其所衣,丈夫為其所食,則民無凍餒矣。圣王在上,則民免于二死而得二生矣。圣王在上,則君積于仁,而吏積于愛,而民積于順,則刑罰廢矣,而民無夭遏之誅。故圣王在上,則民免于三死而得三生矣。圣王在上,則使民有時,而用之有節(jié),則民無厲疾。故圣王在上.則民免于四死而得四生矣。故圣王在上.則使盈境內興賢良.以禁邪惡。故賢人必用.而不肖人不作.則已得其命矣。故夫富且壽者.圣王之功也?!敝艹赏踉唬骸笆苊??!?節(jié)選自《新書·修政語下》)【注】①泮宮:西周諸侯所設大學。后文的“悶宮”,即神廟。②斗閱(xì):爭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絕,堵塞,與《屈原列傳》“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的“絕”意思不同。B.愛,愛惜,與《過秦論》“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愛”意思不同。C.凍餒,受凍挨餓,與《送東陽馬生序》“無凍餒之患矣”的“凍餒”意思不同。D.盈境內,文中指整個國家,其中“盈”與成語“沸反盈天”的“盈”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論說了圣人治國的要領,并以制止盜竊為例,指出要通過修政教、興農桑來引導百姓知廉恥,而非用刑罰逼迫百姓。B.材料一指出魯僖公修泮宮復悶宮而不書是個例外,因為這是國家首要的事務,作者借此意在論證君主處理政務要分清輕重緩急。C.周成王聽聞圣明的君主會讓自己的百姓富有且長壽,對此他認為讓百姓富有可以依靠君主,但讓百姓長壽只能依靠上天。D.鬻子認為,圣明的君主專注于行仁道,官吏專注于關愛百姓,百姓自然順從,如此便能夠廢除刑罰,避免百姓早亡。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雖時且義必書,見勞民為重事也。(4分)(2)故賢人必用,而不肖人不作,則已得其命矣。(4分)14.兩則材料都論及“養(yǎng)民”,其側重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春從天上來①海角飄零。嘆漢苑秦宮,墜露飛螢。夢里天上,金屋銀屏。歌吹競舉青冥。問當時梨園太平樂府,醉幾度春風,鬢變星星。舞破中原,塵飛滄海,飛雪萬里龍庭。寫【注】①春從天上來:詞牌名。詞人以宋臣身份出使到金國都城會寧府,被強行留15.下列對該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下片詞人冷靜地回顧了姬人的遭際和故國的衰亡,以“胡笳幽怨”暗示了老姬因16.有人評價,本詞最大的特點是善用對比,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小林有時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作為朋友,你可以用《論語·衛(wèi)靈公》(2)賈誼《過秦論》中“”兩句寫秦始皇統一天下后,(3)作文課上,李老師使用《屈原列傳》中“",引高中2023級語文試題第8頁(共10頁)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敘述事情,描寫人物,說明事理,論述觀點,都要運用具體的材料,不能空談。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是個人的閱讀積累和作文的關系。書籍是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對善于積累的人而言,是取之不盡的作文源泉;很多經典作品,常讀作文材料也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即使走進一條很平常的街道,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發(fā)現有趣的文化現象,甚至觀察到社會的各種經濟形態(tài)。要積累一些②,不能依賴“公用材料庫”。在考場作文中,成千上萬的學生不約而同地寫“哥白尼”“牛頓”“愛迪生”,就連表有了高質量的材料,還要注意恰當使用。③_,能深化文章主旨,引導讀者思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反之再好的材料,如果運用不當,與觀點、主旨偏18.下列句子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的一項是(3分)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B.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C.不能依賴“公用材料庫”。D.成千上萬的學生不約而同地寫“哥白尼”“牛頓”“愛迪生”。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為:“書籍凝聚著人類文明的智慧,對于善于積累的人來說,是寫作文用不完的素材來源?!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句表達效果更好?(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彭新華教授、江敏副教授等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探測暗物質誘導的自旋相關相互作用,將此前國際上的暗物質探測界限提升50倍以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日前刊發(fā)了該成果。高中2023級語文試題第9頁(共10頁)在我們的世界,日月星輝乃至自然萬物等所有“看得見”的東西,僅占宇宙質量的5%,另外的95%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找到暗物質,將會帶來物理學的革命性突破,讓人類更好地理解宇宙。然而暗物質粒子不發(fā)光、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無法用任何光學或電磁觀測設備直接“看”到。如何探測到“暗粒子”,是國際物理學研究的重軸子是可能構成暗物質的熱門假想粒子之一。近期,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對微弱能級的超靈敏測量,中科大科研團隊巧妙利用兩個相距60毫米的極化原子系綜,在“軸子窗口”內探測軸子暗物質誘導的自旋相關相互作用。為此.科研人員設計精心的磁屏蔽系統,成功把環(huán)境的經典磁場信號抑制減弱為一百億分之一。他們還采用在引力波探測中廣泛應用的最優(yōu)濾波技術,以最大程度提高軸子信號的信噪比。21.請為以上新聞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35個字。(4分)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3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我像一個蠶,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葉嘉瑩弱德之美,這是一種在遭遇不可抗力時,隱忍收斂卻默默堅守的美。雖一世多艱,仍寸心如水,弱而為德,并非軟弱,而是在“弱”的姿態(tài)中始終保有一份持守的力量?!~嘉瑩世事難料,人生無常,任何個人乃至家國都有處于“弱”勢的時候。讀了這些材料能引發(fā)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呢?請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2024~2025學年度上期高中2023級期末考試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每點2分,要點1分,分析1分,答對3點即可得滿分。其他論證方法,言之成理即可給分)(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每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CEG(每處1分)213.(8分)(1)即使符合時節(jié)與道義,也一定要予以記載,以顯示使百姓勞動是很重大的事情。(“時”,名詞作動詞,“符合時節(jié)”;“書”,記載;“勞”使動用法,“使……勞動”;關鍵詞各1分,句意1分)(2)所以賢能的人必定任用,而無能的人不能出現,百姓就已經能保全他們的性命了。(“用”任用,舉用;“作”,興起,可以意譯為“出現”;“命”,生命、性命;關鍵詞各1分,句意1分)14.(3分)①材料一側重論述養(yǎng)民的要領,其重點在于愛惜民力,(一點2分,兩點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6.(6分)①詞人寫夢里來到天上人間,滿眼是金色的房屋和②往日身懷絕藝、風華正茂的美姬如今已身心憔③本詞強烈的對比、強烈的情感,體現了詞人對于(第一點2分,第二點任意答對一方面得2分,第三點2分,第三點情感任意答到兩方面可給2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6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錯別字均不給分)(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3分)19.(6分)①也要有合適的材料②新的、屬于自己的材料③材料運用恰當(每空2分,第一空填為“也要有好的建材(建造材料)”也可)20.(4分)①原句運用了比喻修辭,將書籍比作“智慧結晶”和“作文源泉”,更加形象生動,使讀者能夠更加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改句句子結構相對松散。③原句用詞精準且富有表現力(每點2分,任意答對兩點即可得滿分,如果從語言風格、上下文銜接等角度答題,言之成理也可給(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7分)21.(4分)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探測暗物質獲得重大進展(或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讓國際暗物質探測界限提升50倍以上)(中國科學家1分,量子精密測量技術1分,探測暗物質1分,獲得重大進展1分)22.(3分)示例:科研人員精心設計(的)磁屏蔽系統,成功把環(huán)境的經典磁場信號抑制到(減弱為)一百億分(改對一處得2分,改對兩處得3分)323.(60分)(一)參考立意:材料一可適用苦難、信念、心態(tài)、期待等話題,材料二可適用隱忍堅守、蓄積力量逆境中的成長與蛻變、堅守初心與承受苦難、古詩詞的力量、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廢必致靈魂。在具體寫作時,考生要盡量結(二)評分建議1.起評分為45分。50分以上作文需符合題意,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表達好。一等(54~60分):文體特征鮮明,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文采較好。能全面二等(48~53分):文體特征鮮明,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摯,文采較好。能較三等(42~47分):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基本真實,有一定文采??梢赃x擇其中一個方面立意,展開闡述,也可以體現兩則材料中的主題,但又不絕對化,四等(36~41分):基本符合題意,中心不夠明確,內容單薄空洞,感情虛假,缺乏文采。主題多樣五等(36分以下):偏離題意,中心不夠明確,內容不當,感情虛假,缺乏文采。2.扣分項:600~800字,每少50字扣1分;400~600字,21~30分;200~400字,11~20分;200字以內,不超過10分。錯別字1處扣1分(重復錯算一個字),最多扣3分;標點5處扣1分,不超過2分;錯別字和標點加起來扣分不超過5分。1.D“可見犯了‘兩可’的邏輯謬誤”錯誤,作者在材料三中說這兩句“不近情理”是從事理2.CA項“只要認真審視句眼和詩眼,就能迅速讀懂詩歌,得到詩的妙趣”錯,從材料一第一段可以得出,認真審視句眼和詩眼,僅僅能幫助我們抓住詩歌內在的邏輯思維。B項“如茍茍之徒,他就沒有能力注重詩歌的內在邏輯思維”錯,詩人是爭名逐利、營營3.A“無理之妙”指的是在內容上違反人之常情常理,突破事理,又無不合乎情感邏輯深邃的邏輯基礎的。而A選項在內容上沒有突破事理,違反常理。4.本題將答題角度限定在論證方法上,切口很小,也沒有設置其他陷阱,找到具體的論證方法,能結合5.三則材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材料一為一個方面,講從句眼和詩眼切入分析理解詩歌,材料二三為另用背包帶子連接起來,試驗拉繩過河”,可見拉繩過河和尋找老鄉(xiāng)了解情況是同時進行的。B項“表現了老人對戰(zhàn)士的忽視”錯,老人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是源于時間緊張,情況要解決的問題。D項“表明他們已完全陷入敵人包48.本題為分析心理變化過程,根據情節(jié),這個部分老人心情有四處變化,然后結合老人的動作、神態(tài)、9.本題考查的是對小說敘事切入點的分析及其對主題表達的作用。首先,要識別作者選擇的敘事角度,即傷病戰(zhàn)士和老人,這是理解小說主題表達的關10.CEG本句可以根據句子的語法結構和邏輯關系來斷句?!按呵锓灿妹窳Ρ貢本湟夂徒Y構都相對獨立完整,描述了主體的特征和行為;“其所興作”句表示假設證明前一句《春秋》中的“凡”;“不時害義"句意思相對獨立完整,與“其所興作”連起來造成“固為罪也”這種不好的結果。11.C凍餒,受凍挨餓,與《送東陽馬生序》“無凍餒12.C“對此其認為……但讓百姓長壽只能依靠上天”錯誤。由材料二“寡人聞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壽云。若夫富則可為也,若夫壽則不在天乎”可知,周接著周成王針對“壽”提出了疑問,指出想要使百姓長壽,難道不應該依靠上天嗎?故周成王只是對“讓14.解答本題,首先明確兩則材料中與“養(yǎng)民”相關的內容,然后君主應當注重農時、慎重使用民力。故材料一側重闡述養(yǎng)民的關鍵要領,即愛層面論述了使“民壽”的方法,具體闡述了君主如何才能做到使民長壽,即論15.B“實寫了……的場景”錯誤?!皦衾锾焐?,金屋銀屏”,從“夢里”看,這里是虛寫故國的歌舞16.找出詞中所有對比的具體內容,然后具體陳述,最后一點是本詞的情感主旨,如果學生寫在對比分析18.CA項表示引用;B項表示強調;C項“公用材料庫”并不是指真正意義上像圖書館一樣的實體材19.本題考查內容連貫。①處總結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