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12.1 杠桿 (上課、復習課件)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12.1 杠桿 (上課、復習課件)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12.1 杠桿 (上課、復習課件)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12.1 杠桿 (上課、復習課件)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12.1 杠桿 (上課、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第1節(jié)

杠桿

我要粗的那頭?我要長的那頭!誰能分到重的那頭?F劃船時的槳F開瓶時的開瓶器切紙時的切紙刀FF切紙時的切紙刀F開瓶時的開瓶器F劃船時的漿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1)“硬棒”:不考慮它的形變。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1)“硬棒”:不考慮它的形變。(2)以是任意形狀。2.五要素O(1)支點O:(2)動力F1:(3)阻力F2:(4)動力臂l1:(5)阻力臂l2:l1l2力作用線的垂線段。杠桿可以繞其轉(zhuǎn)動的點;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支點O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支點O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動力F1:繩對杠桿的拉力阻力F2:繩對杠桿的拉力4.說明:(1)支點、動力(阻力)作用點在杠桿上;(4)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是過支點的直角邊;OF1F2l1l2(2)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方向相反;(3)杠桿平衡:杠桿保持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2)杠桿(1)鐵架臺(3)鉤碼1.器材:平衡螺母(1)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忽略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G1、G2使杠桿平衡(2)在杠桿兩側(cè)掛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移動鉤碼至杠桿水平平衡。2.步驟力臂與杠桿重合,便于________。測力臂(3)測出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并記錄。(4)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和位置,多次實驗;(避免偶然性)次數(shù)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100.5202150.51031.510115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力(N);力臂(m)單位統(tǒng)一:我要粗的那頭?我要長的那頭!OGAGBlBlA粗的頭重長的頭輕所以因為:哪頭更重?例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1為200N。測得動力臂L1為9m,阻力臂L2為6cm。若不計鐵籠的質(zhì)量,請估算大象的質(zhì)量?,F(xiàn)代版曹沖稱象Ol1=9ml2=6cmF1=200NF2Ol1=9ml2=6cmF1=200NF2由F1l1=F2l2得:解:F2=F1l1l2=200N×9m0.06m=3×104Nm=F2g=10N/kg3×104N=3×103kg=3t因為,當一定,且最大時最小。所以,當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為力臂時,最大因為,當一定,且最大時最小。所以,當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為力臂時,最大因為,當一定,且最大時最小。所以,當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為力臂時,最大2.費力杠桿。因為,當時,費力:用較大的力卻產(chǎn)生了較小的力;省距離:動力作用點少移動距離。前后2.費力杠桿。因為,當時,費力:用較大的力卻產(chǎn)生了較小的力;省距離:動力作用點少移動距離。3.等臂杠桿。因為,當時,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但可改變力的方向。物理天平托盤天平杠桿及其平衡條件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支點(O)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杠桿的五要素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啟瓶器B.切紙鍘刀C.食品夾D.羊角錘C隨堂檢測2.如圖所示,分別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桿平衡,關(guān)于三個力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B.沿F2方向的力最小C.沿F3方向的力最小D.三個力的大小相等BF3F1F2OL1L3L2隨堂檢測3.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的A點掛一重物G,繩受到的拉力為F2,O為杠桿的支點。請在杠桿的端點B處畫出使杠桿保持靜止的最小力F1的示意圖,并作出F2的力臂l2。隨堂檢測4.為深入探究平衡木的受力特點,小萍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輕質(zhì)杠桿AOB可繞支點O無摩擦轉(zhuǎn)動,且AB=3m,OA=1m。在杠桿A端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正方體M,重力為1000N,邊長為50cm。當重為500N的小萍靜止站立在OB之間某處時,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取g=10N/kg)求:(1)正方體M的密度;解:由G=mg可得,正方體M的質(zhì)量:mM=

=100kg,則正方體M的密度:ρM=

=0.8×103kg/m3;隨堂檢測(2)如圖所示,小萍站立在距離B端1.5m處時,正方體M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解: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A·OA=G人·(AB-OA-l1),即:FA×1m=500N×(3m-1m-1.5m),解得:FA=250N,正方體M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M-FA=1000N-250N=750N,則正方體M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

=3000Pa;隨堂檢測(3)若細線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800N,小萍由O點向B端以10cm/s的速度緩慢勻速行走,小萍能安全行走的時間。解:細線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800N,設(shè)細線達到800N時,小萍距離O點的距離為l2,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