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常識題)(原卷版+解析)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常識題)(原卷版+解析)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常識題)(原卷版+解析)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常識題)(原卷版+解析)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常識題)(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題)目錄01易錯陷阱02避坑攻略&例析【攻略一】同義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同義推斷?!竟ヂ远糠戳x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反義推斷?!竟ヂ匀繉ΨQ詞語推斷法:借助對稱字進行正反推斷?!竟ヂ运摹孔中螛嬙焱茢喾ǎ河蓾h字造形進行表意推斷?!竟ヂ晕濉客曂偻茢喾ǎ河赏曌致?lián)及通假字推斷。【攻略六】課文類句推斷法:借助課文的類句進行推斷。【攻略七】聯(lián)及成語推斷法:借助成語進行同義性推斷?!竟ヂ园恕可舷抡Z境推斷法:借助上下文語境合理推斷。03易錯通關文言文閱讀之詞語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兼考文化常識與文言虛詞。新高考文言詞語題,多是遷移比較題。近年來高考命題顯示,遷移課文既包括高中課文,也包括初中課文,還包括日常成語。閱讀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自己難以理解的字詞,有時候甚至碰到一些自己并不認識的字詞。這時候,我們不能胡亂去猜測,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應適當采取一些科學而合理的辦法,對自己不知道的字詞進行合理的推測。★易錯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攻略一】同義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同義推斷。同義復詞指的是意思相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詞連用,表示同一個意思的復合詞。如果我們知道其中的一個詞的含義,則可以根據(jù)這個詞推斷出另一個詞的含義。有些詞在文中沒有意義相鄰的字,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所學造一個“同義復詞”進行推斷。【例題1】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①立誅殺曹無傷(《鴻門宴》)②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孔雀東面飛》)③民殷富而不知存恤④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百姓怨望,而海內叛矣。(《過秦論》)⑥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陳情表》)⑦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論語》)⑧前代圣君,博思咨諏。(《后漢書·章帝紀》)⑨雖蒙寬宥,猶執(zhí)謙退(《后漢書·王梁傳》)⑩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孟子》)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远糠戳x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反義推斷。在文言文中,還經常出現(xiàn)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兩個詞連用,表達相反或相對的意思??忌梢越柚粋€實詞的詞義來反推斷另一個實詞的詞義?!纠}2】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①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范仲淹《潤州謝上表》)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③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尚書·舜典》)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韓愈《進學解》)⑤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匀繉ΨQ詞語推斷法:借助對稱字進行正反推斷。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句等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這樣通過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纠}3】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①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②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過秦論》)③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歸去來兮辭》)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⑤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⑦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離騷》)⑧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运摹孔中螛嬙焱茢喾ǎ河蓾h字造形進行表意推斷。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而形聲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過對字形結構的分析可以探求字的意義。此方法特別適宜一些平時不太常見的字詞。一些外形相似的通假字,也屬于形推法的范疇?!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徑造廬訪成。(96年上海高考)②身雖瘁臞,猶未有益。(注:①臞:同“癯”。)(2007年湖南卷)③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2021新高考I卷,《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晕濉客曂偻茢喾ǎ河赏曌致?lián)及通假字推斷。文言中有一些字詞是聲音通假,這些通假字有時一時識別不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聲推法來找到它的本字,進而推出其含義?!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②群臣百官皆畔。③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④兵不頓而利可全⑤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顏氏家訓?勉學》)⑥山川相繆,郁乎蒼蒼。(《前赤壁賦》)⑦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粤空n文類句推斷法:借助課文的類句進行推斷。盡管高考題目對考生來說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識點均源于課內,有的文言實詞的意義與課文中的意義完全相同,有的甚至連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課文是我們最豐富的源泉。一些實詞的含義,可以借助課文中的句子來進行推斷?!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諸將爭欲攻之,漢不聽。②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云摺柯?lián)及成語推斷法:借助成語進行同義性推斷。成語就是留下來的文言。文言句子中,一些實詞的含義,可以借助成語進行推斷?!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始速禍焉(《六國論》)②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③其文約,其辭微(《屈原列傳》)④汝罪宜死,今姑貸汝。⑤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2023全國一卷)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园恕可舷抡Z境推斷法:借助上下文語境合理推斷。一篇文言文是一個整體組織,字、詞、句、段是其中的個體成員,處于整體中而發(fā)揮應有功能作用。在構成一篇文言文的字、詞、句、段中,句、段相對于字、詞而言可以成為具體的語境。其中,句是文言文中最基礎的語境?!蓖茢辔难詫嵲~詞義,要求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例題】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太和中,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保悏邸度龂尽ぴS褚傳》)②“國無道而年谷和熟,天贊之也。”(《左傳·昭公元年》)③“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保ㄋ抉R遷《史記·魏公子列傳》)④“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保▌⒒队綦x子·千里馬篇》)⑤“寄偽兒啼,恐栗,為兒狀。賊易之,對飲酒,醉。”(柳宗元《童區(qū)寄傳》)⑥“平易近民,民必歸之?!保ㄋ抉R遷《史記·魯周公世家》)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鼻赝踉唬骸肮讶寺勚好鸩回S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闭f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喟然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皆秦之罪也?!蹦艘拱l(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于是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王大說,封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后,約從散橫,以抑強秦。當秦之隆,黃金萬鎰為用,轉轂連騎,炫煌于道,山東之國,從風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然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碧K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愿以異日”與“異日圖將好景”(《望海潮(東南形勝)》)兩句中的“異日”含義相同。B.“以大王之賢”與“尊賢而重士”(《過秦論》)兩句中的“賢”字含義相同。C.“乃夜發(fā)書”與“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蘇武傳》)兩句中的“發(fā)”字含義不同。D.“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與“屋舍儼然”(《桃花源記》)兩句中的“儼然”含義不同。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與“始速禍焉”(《六國論》)兩句中的“始”字含義不同。B.“引錐自刺其股”與“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口技》)兩句中的“股”字含義相同。C.“形容枯槁”與“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紅樓夢》)兩句中的“形容”含義相同。D.“臣請奏其效”與“吾家讀書久不效”(《項脊軒志》)兩句中的“效”字含義不同。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簡練以為揣摩”中的“揣摩”和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簡練”和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不同。B.“資用乏絕”與“生生所資”(《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資”字含義相同。C.“期年,揣摩成”與“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兩句中的“期”字含義相同。D.“受相印”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兩句中的“受”字含義不同。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抑強秦”與“抑本其成敗之跡”(《五代史伶官傳序》)兩句中的“抑”字含義不同。B.“山東之國”與“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兩句中的“山東”含義相同。C.“杜左右之口”與成語“杜耳惡聞”“防微杜漸”中的“杜”字含義相同。D.“富貴則親戚畏懼”與“悅親戚之情話”(《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親戚”含義不同。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劉毅字仲雄,東萊掖人。幼有孝行,少厲清節(jié),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隸都官從事,京邑肅然。武帝受禪,遷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帝以毅忠蹇正直,使掌諫官。咸寧初,轉司隸校尉,糾正豪右,京師肅然。司部守令望風投印綬者甚眾,時人以毅方之諸葛豐、蓋寬饒。皇太子朝,鼓吹將入東掖門,毅以為不敬,止之于門外,奏劾保傅以下。詔赦之,然后得入。(選自《晉書·劉毅傳》,有刪改)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始設于漢武帝時期,明清時成為舉人雅稱。B.受禪,本為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度,后來王朝更替有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C.豪右,西漢時期出現(xiàn)的豪族,東漢勢力進一步擴張,是此后門閥士族的雛形。D.鼓吹,與管弦義同,是指由鼓與簫、笳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組成的樂隊。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亂者,生于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為博大,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辯,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立諸侯國君。諸侯國君既已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選自《墨子·尚同上》,有刪改)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政長,古代稱君主或各級行政長官,與下文“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的“正長”的意思相同。B.天子,對古代帝王的敬稱,古代帝王認為他們的政權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人們稱皇帝為“天子”。C.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渡袝髠鳌贰抖Y記》等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周禮》則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D.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諸侯源自分封制,最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張茂字成遜,虛靖好學,不以世利嬰心。建興初,南陽王保辟從事中郎,又薦為散騎侍郎、中壘將軍,皆不就。二年,征為侍中,以父老固辭。尋拜平西將軍、秦州刺史。太興三年,其兄張寔既遇害,州人推茂為大都督、太尉、涼州牧,茂不從,但受使持節(jié)、平西將軍、涼州牧。乃誅閻沙及黨與數(shù)百人,赦其境內。復以兄子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西平公。歲余,茂筑靈鈞臺,周輪八十余堵,基高九仞。(選自《晉書·張茂傳》,有刪改)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建興,帝號。這是古代社會的一種紀年方法,此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和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B.拜,授予官職,如李密《陳情表》中的“詔書特下,拜臣郎中”,而“不拜”指不接受任命。C.使持節(jié),魏晉南北朝時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權力的官職。D.九仞,形容極高或極深?!柏稹笔俏覈糯S玫拈L度單位。一仞,周制八尺,漢制七尺。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到彥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宋武帝討孫恩,以鄉(xiāng)里樂從,每有戰(zhàn)功。義熙元年,補鎮(zhèn)軍行參軍。后以軍功封佷山縣子,為太尉中兵參軍。武帝受命,進爵為侯。彥之佐守荊楚,垂二十載,威信為士庶所懷。及文帝入奉大統(tǒng),以徐羨之等新有篡虐,懼,欲使彥之領兵前驅。彥之曰:“了彼不貳,便應朝服順流;若使有虞,此師既不足恃,更開嫌隙之端,非所以副遠邇之望也?!睍褐荽淌否沂宥茸?,乃遣彥之權鎮(zhèn)襄陽。(選自《南史·到彥之傳》,有刪改)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諸侯國中處于卿、士之間的重要官職,可世襲,有封地。B.參軍,是征召士兵的官職。南北朝隨其職司,有鎮(zhèn)軍行參軍、中兵參軍等。C.大統(tǒng),原意是指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類似于元帥。文中是“天下一統(tǒng)、做君主”之意。D.刺史,始設于漢代的一種官職,本負責地方事務督察,后成為州郡的主要官員。易錯題16不會結合語境進行辨析(文言文閱讀之詞語題)目錄01易錯陷阱02避坑攻略&例析【攻略一】同義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同義推斷。【攻略二】反義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反義推斷。【攻略三】對稱詞語推斷法:借助對稱字進行正反推斷?!竟ヂ运摹孔中螛嬙焱茢喾ǎ河蓾h字造形進行表意推斷?!竟ヂ晕濉客曂偻茢喾ǎ河赏曌致?lián)及通假字推斷?!竟ヂ粤空n文類句推斷法:借助課文的類句進行推斷。【攻略七】聯(lián)及成語推斷法:借助成語進行同義性推斷?!竟ヂ园恕可舷抡Z境推斷法:借助上下文語境合理推斷。03易錯通關文言文閱讀之詞語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兼考文化常識與文言虛詞。新高考文言詞語題,多是遷移比較題。近年來高考命題顯示,遷移課文既包括高中課文,也包括初中課文,還包括日常成語。閱讀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自己難以理解的字詞,有時候甚至碰到一些自己并不認識的字詞。這時候,我們不能胡亂去猜測,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應適當采取一些科學而合理的辦法,對自己不知道的字詞進行合理的推測?!镆族e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竟ヂ砸弧客x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同義推斷。同義復詞指的是意思相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詞連用,表示同一個意思的復合詞。如果我們知道其中的一個詞的含義,則可以根據(jù)這個詞推斷出另一個詞的含義。有些詞在文中沒有意義相鄰的字,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所學造一個“同義復詞”進行推斷?!纠}1】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①立誅殺曹無傷(《鴻門宴》)②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孔雀東面飛》)③民殷富而不知存恤④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百姓怨望,而海內叛矣。(《過秦論》)⑥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陳情表》)⑦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論語》)⑧前代圣君,博思咨諏。(《后漢書·章帝紀》)⑨雖蒙寬宥,猶執(zhí)謙退(《后漢書·王梁傳》)⑩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孟子》)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答案】①誅:“殺”,通過“殺”推斷出誅的含義。②從:“許”,同意;通過“許”推斷出“從”的含義。③存,“恤”,體恤;通過“恤”推斷出“存”的含義。④比,譯為“鄰”,由后面“鄰”字得出其義。⑤望,與“怨”同義,由后面“怨”得出其義。⑥擢,與“拔”同義,提拔,由后面“拔”得出其義。⑦“尤”與“怨”同義,責備,由后面“怨”得出其義。⑧“諏”與“咨”同義,咨詢,由后面“咨”得出其義。⑨“宥”與“寬”同義,寬恕,由后面“寬”得出其義。⑩“囿”與“園”同義,古代帝王蓄養(yǎng)禽獸的園地,由后面“園”得出其義?!竟ヂ远糠戳x復詞推斷法:借助相鄰字進行反義推斷。在文言文中,還經常出現(xiàn)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兩個詞連用,表達相反或相對的意思。考生可以借助一個實詞的詞義來反推斷另一個實詞的詞義。【例題2】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①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范仲淹《潤州謝上表》)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③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尚書·舜典》)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韓愈《進學解》)⑤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敬鸢浮竣佟爸巍迸c“亂”反義,治,安定;亂,動亂。②“陟”與“罰”反義,陟,提拔;罰,懲罰。“臧”與“否”反義,臧,善;否,惡。這里形容詞用作動詞。③“黜”與“陟”反義,黜,貶退,陟,提拔?!坝摹迸c“明”反義,這里形容詞用作名詞,幽,昏愚的官員;明,賢明的官員。④“細”與“大”反義,細,小的;大,大的。⑤“消”與“息”反義,消,衰微;息,滋長。【攻略三】對稱詞語推斷法:借助對稱字進行正反推斷。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句等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這樣通過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例題3】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①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②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過秦論》)③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歸去來兮辭》)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⑤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⑦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離騷》)⑧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敬鸢浮竣倥e,盡,與勝同義。②將,統(tǒng)領,與率同義。③游,結交,與交同義。④見,表被動,與被同義。⑤殫,竭盡,與竭同義。⑥須臾,片刻,與終日相反。⑦以,用,與前句中“用”相同。⑧諫:挽回,追補,由對應句中“追”可以推測出來。【攻略四】字形構造推斷法:由漢字造形進行表意推斷。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而形聲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過對字形結構的分析可以探求字的意義。此方法特別適宜一些平時不太常見的字詞。一些外形相似的通假字,也屬于形推法的范疇。【例題】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徑造廬訪成。(96年上海高考)②身雖瘁臞,猶未有益。(注:①臞:同“癯”。)(2007年湖南卷)③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2021新高考I卷,《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答案】①造,到……去,由走字底偏旁推斷。②清瘦的意思;“瘁臞”是平時不多見的字詞,考卷已對“臞”進行了標注,同“癯”,從兩字外形看,都是病字旁,可見其含義與這方面有關,再根據(jù)上下文,可以適度推出此義。③賕:賄賂;通過貝字旁,可以推測出與錢有關?!竟ヂ晕濉客曂偻茢喾ǎ河赏曌致?lián)及通假字推斷。文言中有一些字詞是聲音通假,這些通假字有時一時識別不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聲推法來找到它的本字,進而推出其含義?!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②群臣百官皆畔。③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④兵不頓而利可全⑤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顏氏家訓?勉學》)⑥山川相繆,郁乎蒼蒼。(《前赤壁賦》)⑦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敬鸢浮竣偈福笆骸薄"谂?,同“叛”。③蚤,通“早”。④頓,通“鈍”。⑤指,通“旨”。⑥繆,同“繚”,環(huán)繞。⑦頒,同“斑”,頭發(fā)花白,常比喻老人?!竟ヂ粤空n文類句推斷法:借助課文的類句進行推斷。盡管高考題目對考生來說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識點均源于課內,有的文言實詞的意義與課文中的意義完全相同,有的甚至連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課文是我們最豐富的源泉。一些實詞的含義,可以借助課文中的句子來進行推斷?!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諸將爭欲攻之,漢不聽。②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答案】①可以聯(lián)想課文《陳情表》中的句子:聽臣微志。判斷“聽”是“應許”的意思。②要想理解句中的“行李”二字,我們可聯(lián)想《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一句,于是可以推斷“行李”是“出使的人”之意。【攻略七】聯(lián)及成語推斷法:借助成語進行同義性推斷。成語就是留下來的文言。文言句子中,一些實詞的含義,可以借助成語進行推斷?!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始速禍焉(《六國論》)②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③其文約,其辭微(《屈原列傳》)④汝罪宜死,今姑貸汝。⑤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2023全國一卷)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答案】1.聯(lián)系成語“不速之客”而推知其應為“招致”。2.聯(lián)想成語“遐邇聞名”而推出其為“近”。3.與成語“微言大義”相聯(lián)系,就可解為“精微,含蓄”之意。4.聯(lián)系成語嚴懲不貸,貸即寬恕。5.聯(lián)想到成語“負隅頑抗”,可知“隅”是角落的意思,結合語境,可推知為一小部分,片面或部分?!竟ヂ园恕可舷抡Z境推斷法:借助上下文語境合理推斷。一篇文言文是一個整體組織,字、詞、句、段是其中的個體成員,處于整體中而發(fā)揮應有功能作用。在構成一篇文言文的字、詞、句、段中,句、段相對于字、詞而言可以成為具體的語境。其中,句是文言文中最基礎的語境?!蓖茢辔难詫嵲~詞義,要求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纠}】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①“太和中,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保悏邸度龂尽ぴS褚傳》)②“國無道而年谷和熟,天贊之也。”(《左傳·昭公元年》)③“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保ㄋ抉R遷《史記·魏公子列傳》)④“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保▌⒒队綦x子·千里馬篇》)⑤“寄偽兒啼,恐栗,為兒狀。賊易之,對飲酒,醉?!保谠锻瘏^(qū)寄傳》)⑥“平易近民,民必歸之?!保ㄋ抉R遷《史記·魯周公世家》)規(guī)避陷阱:不會根據(jù)語境對實詞進行推斷。【答案】①贊:稱贊、頌揚。②贊:輔佐、輔助。③贊:介紹,告訴。④易:交換。⑤易:輕視。⑥易:平易,和氣。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喟然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皆秦之罪也?!蹦艘拱l(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于是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王大說,封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后,約從散橫,以抑強秦。當秦之隆,黃金萬鎰為用,轉轂連騎,炫煌于道,山東之國,從風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然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愿以異日”與“異日圖將好景”(《望海潮(東南形勝)》)兩句中的“異日”含義相同。B.“以大王之賢”與“尊賢而重士”(《過秦論》)兩句中的“賢”字含義相同。C.“乃夜發(fā)書”與“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蘇武傳》)兩句中的“發(fā)”字含義不同。D.“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與“屋舍儼然”(《桃花源記》)兩句中的“儼然”含義不同?!敬鸢浮緽【解析】A項,都是“日后、將來”的意思;B項,前者是“賢能”的意思,后者是“賢士”的意思;C項,前者是“打開”的意思,后者是“發(fā)動,動手”的意思;D項,前者是“嚴肅的樣子”,后者是“整齊的樣子”。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與“始速禍焉”(《六國論》)兩句中的“始”字含義不同。B.“引錐自刺其股”與“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口技》)兩句中的“股”字含義相同。C.“形容枯槁”與“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紅樓夢》)兩句中的“形容”含義相同。D.“臣請奏其效”與“吾家讀書久不效”(《項脊軒志》)兩句中的“效”字含義不同?!敬鸢浮緿【解析】A項,前者是“起初”的意思,后者是“才”的意思;B項,都是“大腿”的意思;C項,都是“形態(tài)容貌”的意思;D項,都是“功效”的意思。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簡練以為揣摩”中的“揣摩”和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簡練”和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不同。B.“資用乏絕”與“生生所資”(《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資”字含義相同。C.“期年,揣摩成”與“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兩句中的“期”字含義相同。D.“受相印”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兩句中的“受”字含義不同?!敬鸢浮緽【解析】A項,“簡練”在文中是“挑選”的意思;B項,前者是“財物”的意思,后者是“供給”的意思;C項,都是“滿一年”的意思;D項,前者是“授予”的意思,后者是“傳授”的意思。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抑強秦”與“抑本其成敗之跡”(《五代史伶官傳序》)兩句中的“抑”字含義不同。B.“山東之國”與“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兩句中的“山東”含義相同。C.“杜左右之口”與成語“杜耳惡聞”“防微杜漸”中的“杜”字含義相同。D.“富貴則親戚畏懼”與“悅親戚之情話”(《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親戚”含義不同?!敬鸢浮緿【解析】A項,前者是“抑制”的意思,后者是“或者,還是”的意思;B項,都是“崤山以東”的意思;C項,都是“堵塞”的意思;D項,都是“內外親屬,包括母系親屬和父系親屬”的意思。參考譯文:蘇秦起先主張連橫并規(guī)勸秦惠王,說:“憑著大王的賢明,士民的眾多,車騎的充足,兵法的教習,可以兼并諸侯,獨吞天下,稱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對此稍加留意,我請求來實現(xiàn)這件事?!鼻鼗萃趸卮鹫f:“我聽說:羽毛不豐滿的不能高飛上天,法令不完備的不能懲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使百姓歸服,政教不順民心的不能煩勞大臣?,F(xiàn)在您一本正經不遠千里在朝廷上開導我,我愿改日再聽您的教誨?!眲裾f秦惠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蘇秦的主張仍未實行。蘇秦的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幾百兩黃銅(戰(zhàn)國時代黃金指黃銅)也用完了,錢財殆盡,只得離開秦國,返回家鄉(xiāng)。他背著書箱,挑著行李,形態(tài)容貌如同枯槁,臉色黯淡,顯出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蘇秦長嘆道:“妻子不把我當作丈夫,嫂子不把我當作小叔,父母不把我當作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啊?!庇谑撬胍箤ふ視瑪[出幾十只書箱,找到了一本《太公陰符》的講謀略的書,埋頭誦讀,反復挑選其中重要的內容熟習研究。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后跟,說:“哪有去游說國君,而不能讓他拿出金玉錦繡,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一年之后,他研究成功,說:“這次真的可以去游說當代國君了!”于是他在宮殿之下游說趙王,拍著手掌侃侃而談。趙王大喜,封蘇秦為武安君,授予他相印,拿出兵車一百輛、錦繡一千匹、白璧一百對、黃銅一萬鎰跟在他的后面,用來聯(lián)合六國,瓦解連橫,抑制強秦。在蘇秦顯赫尊榮之時,萬鎰的黃銅為他所使用,隨從車騎絡繹不絕,一路炫耀,崤山以東各國隨風折服,從而使趙國的地位大大提高。況且蘇秦,只不過是出于窮巷、窯門、桑戶、棬樞之中的貧士罷了,但他橫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勸說諸侯王,堵塞大臣的嘴巴,天下沒有人能與他匹敵。蘇秦將去游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聽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掃街道,設置音樂,準備酒席,到三十里外的郊野去迎接他。妻子不敢正面看他,側著耳朵聽他說話;嫂子像蛇一樣在地上匍匐,再三跪拜謝罪。蘇秦說:“嫂子,為什么過去那么趾高氣揚而現(xiàn)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說:“因為你的地位尊貴而且很富有?!碧K秦道:“唉!貧窮的時候父母不把我當作兒子,富貴的時候連親戚也畏懼我。人活在世上,權勢地位和榮華富貴,難道是可以忽視的嗎?”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劉毅字仲雄,東萊掖人。幼有孝行,少厲清節(jié),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隸都官從事,京邑肅然。武帝受禪,遷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帝以毅忠蹇正直,使掌諫官。咸寧初,轉司隸校尉,糾正豪右,京師肅然。司部守令望風投印綬者甚眾,時人以毅方之諸葛豐、蓋寬饒?;侍映拇祵⑷霒|掖門,毅以為不敬,止之于門外,奏劾保傅以下。詔赦之,然后得入。(選自《晉書·劉毅傳》,有刪改)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始設于漢武帝時期,明清時成為舉人雅稱。B.受禪,本為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度,后來王朝更替有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C.豪右,西漢時期出現(xiàn)的豪族,東漢勢力進一步擴張,是此后門閥士族的雛形。D.鼓吹,與管弦義同,是指由鼓與簫、笳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組成的樂隊?!敬鸢浮緿【解析】D項,“與管弦義同”錯,“管弦”指的是管樂器和弦樂器,“鼓吹”不包括弦樂器。參考譯文劉毅字仲雄,是東萊掖人。劉毅幼年有孝順父母的品行,年少時磨礪高潔的節(jié)操,但喜歡評論人物,王公貴族一看到他就懼怕。魏末,本郡推舉他為孝廉,征召他任司隸都官從事,京都秩序良好。武帝接受禪讓為帝,劉毅升任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武帝認為劉毅忠誠正直,讓他掌管諫官。咸寧初年,劉毅改任司隸校尉,糾發(fā)檢舉豪門貴族的不規(guī)行為,京師秩序井然。官員見勢放下官印自首的很多。當時的人將劉毅比作諸葛豐、蓋寬饒?;侍由铣瑯逢牅蕚溥M東掖門,劉毅認為不嚴肅,把他們擋在門外,上奏彈劾太子太保、太傅以下官員?;实巯略t赦免他們,然后得以進入。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亂者,生于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為博大,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辯,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立諸侯國君。諸侯國君既已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選自《墨子·尚同上》,有刪改)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政長,古代稱君主或各級行政長官,與下文“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的“正長”的意思相同。B.天子,對古代帝王的敬稱,古代帝王認為他們的政權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人們稱皇帝為“天子”。C.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尚書大傳》《禮記》等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周禮》則稱“太師”“太傅”“太?!睘椤叭?。D.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tǒng)稱。諸侯源自分封制,最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敬鸢浮緼【解析】語境中“正長”為“諸侯國君”所設,故“正長”不可能含有“君主”。參考譯文明白了天下大亂的原因,在于沒有行政長官。所以(人們)就選拔賢能可任用的人,立他為天子。立了天子之后,認為他的能力還不夠,又選拔天下賢能可任用的人,把他們立為三公。天子、三公已立,以為天下地域廣大,他們對于遠方異地的人民以及是非利害的辨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