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第4章 不確定與非單調推理_第1頁
人工智能第4章 不確定與非單調推理_第2頁
人工智能第4章 不確定與非單調推理_第3頁
人工智能第4章 不確定與非單調推理_第4頁
人工智能第4章 不確定與非單調推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講:楊利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E_mail:,第五章不確定與非單調推理,4.1 基本概念 4.2 概率方法 4.3 主觀Bayes方法 4.4 可信度方法 4.5 證據(jù)理論 4.6 模糊推理 4.7 非單調推理,4.1 基本概念,4.1.1 不確定性推理 不確定性推理是建立在非經(jīng)典邏輯基礎上的一種推理,它是對不確定性知識的運用與處理。 不確定性推理就是從不確定性的初始證據(jù)(即事實)出發(fā),通過運用不確定性的知識,最終推出具有一定程度不確定性的結論。,1. 不確定性的表示與度量 2. 不確定性匹配算法及閾值的選擇 3. 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計

2、算方法 4.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 5. 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4.1.2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基本問題,4.1.2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基本問題,1. 不確定性的表示與度量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不確定性”一般分為兩類:一是知識的不確定性,一是證據(jù)的不確定性。 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目前在專家系統(tǒng)中知識的不確定性一般是由領域專家給出的,通常用一個數(shù)值表示,它表示相應知識的不確定性程度,稱為知識的靜態(tài)強度。 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方法與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方法一致,通常也用一個數(shù)值表示,代表相應證據(jù)的不確定性程度,稱之為動態(tài)強度。,4.1.2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基本問題,2. 不確定性匹配算法及閾值

3、的選擇 設計一個不確定性匹配算法:用來計算匹配雙方相似程度。 指定一個匹配閾值。,4.1.2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基本問題,3. 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計算方法 最大最小法: T(E1 AND E2)=minT(E1),T(E2) T(E1 OR E2)=maxT(E1),T(E2) 概率法: T(E1 AND E2)=T(E1)T(E2) T(E1 OR E2)=T(E1)T(E2)T(E1)T(E2) 有界法: T(E1 AND E2)=max0,T(E1)T(E2)1 T(E1 OR E2)=min1,T(E1)T(E2) 其中,T(E)表示證據(jù)E為真的程度(動態(tài)強度),如可信度、概率等。,4.

4、1.2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基本問題,4.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 在每一步推理中,如何把證據(jù)及知識的不確定性傳遞給結論,即如何計算結論的不確定性。,4.1.2 不確定性推理中的基本問題,5. 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 用不同知識進行推理得到了相同結論,但所得結論的不確定性卻不同。此時,需要用合適的算法對結論的不確定性進行合成。,4.1.3 不確定性推理方法的分類,不確定性推理方法主要可分為模型法與控制法。 模型法:在推理一級對確定性推理進行擴展,引入證據(jù)的不確定性及知識的不確定性。 模型方法又分為數(shù)值方法和非數(shù)值方法兩類。數(shù)值方法對不確定性進行定量的描述,按其所依據(jù)的理論又可分為基于概率的方法(概率方法、

5、主觀Bayes方法、可信度方法、證據(jù)理論)和基于模糊理論的方法(模糊推理)。,4.2 概率方法,4.2.1 經(jīng)典概率方法 (1)設有如下產(chǎn)生式規(guī)則: IFE THEN H 其中,E為前提條件,H為結論。條件概率P(H|E) 可以作為在證據(jù)E出現(xiàn)時結論H的確定性程度,即規(guī)則的 靜態(tài)強度。 (2)對于復合條件 E=E1 AND E2 AND AND En 當已知條件概率P(H|E1,E2,En)時,就可把它作為在證據(jù)E1,E2,En出現(xiàn)時結論H的確定性程度。 (3)先驗概率: P(H) 后驗概率: P(H|E),若A1,A2,An是彼此獨立的事件,對于事件B,則有 其中,P(Ai)是事件Ai的先驗

6、概率;P(B|Ai)是在事件Ai發(fā)生條件下事件B的條件概率。 對于一組產(chǎn)生式規(guī)則 IFETHENHi 同樣有后驗概率如下( Hi 確定性的程度,或規(guī)則的靜態(tài)強度):,4.2.2 逆概率方法,對于多個證據(jù),逆概率方法舉例,例 設H1,H2,H3分別是三個結論,E是支持這些結論的證據(jù)。已知: P(H1)=0.3, P(H2)=0.4, P(H3)=0.5 P(E|H1)=0.5, P(E|H2)=0.3, P(E|H3)=0.4 求P(H1|E),P(H2|E)及P(H3|E)的值各是多少? 解: 同理可得: P(H2|E)=0.26, P(H3|E)=0.43,對應的產(chǎn)生式規(guī)則: IFETHEN

7、H1 IFETHENH2 IFETHENH3 規(guī)則的靜態(tài)強度(Hi為真的程度、或不確定性程度) P(H1|E)=0.32 P(H2|E)=0.26 P(H3|E)=0.43,逆概率法的特點,優(yōu)點: 逆概率法有較強的理論背景和良好的數(shù)學特性,當證據(jù)彼此獨立時計算的復雜度比較低。 缺點: 逆概率法要求給出結論Hi的先驗概率P(Hi)及條件概率P(Ej|Hi)。,4.3 主觀Bayes方法,4.3.1 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 在主觀Bayes方法中,知識是用產(chǎn)生式規(guī)則表示的,具體形式為: IFE THEN (LS,LN) H (P(H) 其中, P(H)是結論H的先驗概率,由專家根據(jù)經(jīng)驗給出。 LS稱為

8、充分性度量,用于指出E對H的支持程度,取值范圍為0,),其定義為: LS=P(E|H)/P(E|H)。 LN稱為必要性度量,用于指出 E對H的支持程度,取值范圍為0,),其定義為: LN=P(E|H)/P(E|H)=(1-P(E|H)/(1-P(E|H)。 LS和LN的值由領域專家給出,相當于知識的靜態(tài)強度。,4.3.2 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主觀Bayes方法中,證據(jù)的不確定性也用概率表示。對于證據(jù)E,由用戶根據(jù)觀察S給出P(E|S),即動態(tài)強度。用P(E|S)描述證據(jù)的不確定性 (證據(jù)E不是可以直接觀測的)。 由于主觀給定P(E|S)有所困難,所以實際中可以用可信度C(E|S)代替P(E|S

9、)。 在探礦專家系統(tǒng)PROSPECTOR中C(E|S)取整數(shù):-5,.5 C(E|S)=-5表示在觀測S下證據(jù)E肯定不存在P(E|S)=0 C(E|S)= 5表示在觀測S下證據(jù)E肯定存在P(E|S)=1 C(E|S)= 0表示S與E無關,即P(E|S)= P(E),給定C(E|S)后,P(E|S)可近似計算如下(分段線性插值):,采用主觀Bayes方法 IF E THEN (LS,LN) H (P(H) 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證據(jù)肯定存在時,如何計算P(H|E)? 此時P(E|S)=1。 (2)證據(jù)肯定不存在時,如何計算P(H| E)? 此時P(E|S)=0。 (3)證據(jù)具有不確定性時,

10、如何計算P(H|S)? 此時0P(E|S)1。,4.3.3 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算法,(1)最大最小法 當組合證據(jù)是多個單一證據(jù)的合取時,即 E=E1 AND E2 AND AND En 則:P(E|S)=minP(E1|S),P(E2|S),P(En|S) 當組合證據(jù)是多個單一證據(jù)的析取時,即 E=E1 OR E2 OR OR En 則:P(E|S)=maxP(E1|S),P(E2|S),P(En|S) (2)對于“”運算:P(E|S)=1-P(E|S),4.3.4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1)根據(jù)證據(jù)E的條件概率P(E|S) 及LS、LN的值,把H的先驗概率P(H)更新為后驗概率P(H|E)

11、。 (2) 分以下3種情況討論: 證據(jù)肯定存在: P(E|S)=1,即P(E)=1 證據(jù)肯定不存在: P(E|S)=0,即P(E)=0 證據(jù)不確定: 0P(E|S)1 (3)引入幾率函數(shù)(x),它與概率的關系為: (x)=P(x)/(1-P(x),P(x)=(x)/(1+(x) 可以看出,概率函數(shù)與幾率函數(shù)具有相同的單調性。,證據(jù)肯定存在時,(x)=P(x)/(1-P(x),P(x)=(x)/(1+(x) 在證據(jù)肯定存在時,P(E)=P(E|S)=1。 由Bayes公式得: P(H|E)=P(E|H)P(H)/P(E)(1) P(H|E)=P(E|H)P(H)/P(E)(2) (1)式除以(2

12、)式得: P(H|E)/P(H|E)=P(E|H)/P(E|H)P(H)/P(H) 由充分性度量LS和幾率函數(shù)的定義可得: (H|E)=LS(H) 即 P(H|E)=LSP(H)/(LS-1)P(H)+1,充分性度量LS的意義,對于知識: IF E THEN (LS,LN) H (P(H) 在證據(jù)E肯定存在時,可以根據(jù)LS給出結論H的可信度P(H|E)。 當LS1時,(H|E)=LS(H)(H),相應有P(H|E)P(H),表明由于證據(jù)E的存在,可增強H為真的程度(有利證據(jù))。一般情況下LS1。 當LS1時,(H|E)=LS(H)(H),表明E與H無關(無關證據(jù))。 當LS1時,(H|E)=L

13、S(H)(H),表明由于證據(jù)E的存在,減小了H為真的程度(不利證據(jù))。 當LS0時,(H|E)=LS(H)0,表明由于證據(jù)E的存在,導致H為假(否定性的證據(jù))。,證據(jù)肯定不存在時,在證據(jù)肯定不存在時,P(E)=P(E|S)=0, P(E)=1。 由Bayes公式得: P(H|E)=P(E|H)P(H)/P(E)(1) P(H|E)=P(E|H)P(H)/P(E)(2) (1)式除以(2)式得: P(H|E)/P(H|E)=P(E|H)/P(E|H)P(H)/P(H) 根據(jù)必要性度量LN和幾率函數(shù)的定義,可得: (H|E)=LN(H) 即 P(H|E)=LNP(H)/(LN-1)P(H)+1,必

14、要性度量LN的意義,對于知識: IF E THEN (LS,LN) H (P(H) 在證據(jù)E肯定不存在時,可以根據(jù)LN給出結論H的可信度P(H|E) 。 當LN1時,(H|E)=LN(H)(H),相應有P(H|E)P(H),表明由于證據(jù)E不存在,增強了H為真的程度( E 為有利證據(jù))。,對LS 和 LN 的說明,LS1: 表明證據(jù) E是對H有利的證據(jù)。 LN1:表明證據(jù)E是對H有利的證據(jù)。 所以: 不能出現(xiàn)LS1且LN1的取值。 LS1, LN1。,證據(jù)不確定時,當0P(E|S)1時,可以證明(Duda等人于1976年證明): P(H|S)=P(H|E)P(E|S)+P(H|E)P(E|S)

15、當P(E|S)=1時,證據(jù)肯定存在,此時P(H|S)=P(H|E) 。 當P(E|S)=0時,證據(jù)肯定不存在,此時P(H|S)=P(H| E) 。 當P(E|S)=P(E)時,證據(jù)E與觀察S無關。由全概率公式得: P(H|S)=P(H|E)P(E)+P(H|E)P(E)P(H) 當P(E|S)為其它值時,通過分段線性插值計算P(H|S),即,對于知識: IF E THEN (LS,LN) H (P(H) 給定證據(jù)E的不確定性度量P(E|S),則結論的可信度可以表示為: 該公式稱為EH公式。用C(E/S) 代替P(E/S),可得到等價的CP公式。,對于初始證據(jù),由于其不確定性是用可信度C(E/S

16、) 給出的,此時只要把EH公式中的P(E/S)轉換為C(E/S) ,就得到用可信度C(E/S) 計算P(H/S)的CP公式:,4.3.5 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算法,若有n條知識都支持相同的結論,而且每條知識的前提條件所對應的證據(jù)Ei(i=1,2,n)都有相應的觀察Si與之對應,此時只要先對每條知識分別求出幾率函數(shù)(H|Si),然后就可運用下述公式求出(H|S1S2Sn):,主觀Bayes方法推理示例,例 (王永慶教材 P169) 設有如下知識: R1:IF E1THEN(2, 0.001) H1 R2:IF E2THEN(100, 0.001) H1 R3:IF H1THEN(200, 0.01

17、 ) H2 已知:(H1)0.1, (H2)0.01 C(E1|S1)=2, C(E2|S2)=1 求: (H2|S1S2)=? 1. 計算(H1|S1) P(H1)=(H1)/(1+(H1)=0.09 P(H1|E1)=(H1|E1)/(1+(H1|E1)= LS1(H1)/(1+LS1(H1)=0.17 C(E1|S1)=20 P(H1|S1)=P(H1)+P(H1|E1)-P(H1)1/5C(E1|S1) =0.122 (H1|S1)=P(H1|S1)/(1- P(H1|S1)=0.14,R1:IF E1THEN(2, 0.001) H1 R2:IF E2THEN(100, 0.001)

18、 H1 R3:IF H1THEN(200, 0.01 ) H2 2. 計算(H1|S2) P(H1|E2)=(H1|E2)/(1+(H1|E2)= LS2(H1)/(1+LS2(H1)=0.91 C(E2|S2)=10 P(H1|S2)=P(H1)+P(H1|E2)-P(H1)1/5C(E2|S2) =0.254 (H1|S2)=P(H1|S2)/(1- P(H1|S2)=0.34,R1:IF E1THEN(2, 0.001) H1 R2:IF E2THEN(100, 0.001) H1 R3:IF H1THEN(200, 0.01 ) H2 3. 計算(H1|S1S2) (H1|S1S2)=

19、(H1|S1)/(H1)(H1|S2)/(H1)(H1) =0.476 4. 計算(H2|S1S2) (H1|S1S2)=0.476(H1)=0.1 P(H2|S1S2)=P(H2)+ P(H2|H1)-P(H2) /1-P(H1) P(H1|S1S2)-P(H1)=0.175 (H2|S1S2)=P(H2|S1S2)/(1- P(H2|S1S2)=0.212,優(yōu)點: 主觀Bayes方法中的計算公式大多是在概率論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具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 知識的靜態(tài)強度LS及LN是由領域專家給出,避免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工作。 主觀Bayes方法不僅給出了證據(jù)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時更新后驗概率的方

20、法,還給出了證據(jù)不確定時的更新方法,實現(xiàn)了不確定性的逐級傳遞。,主觀Bayes方法的特點,主觀Bayes方法的特點,缺點: 它要求領域專家在給出知識時,同時給出H的先驗概率P(H),這比較困難。 Bayes定理要求事件間獨立,使其應用受限制。,4.4 可信度方法,4.4.1 可信度的概念 根據(jù)經(jīng)驗對一個事物和現(xiàn)象為真的相信程度稱為可信度。 在可信度方法中,由專家給出規(guī)則或知識的可信度,從而可避免對先驗概率、條件概率的要求。 可信度方法首先在專家系統(tǒng)MYCIN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4.4.2 C-F模型,C-F模型是基于可信度表示的不確定推理的基本方法。 1、C-F模型中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 知識

21、是用產(chǎn)生式規(guī)則表示的,其一般形式為: IFETHENH(CF(H,E) 其中,CF(H,E)是該知識的可信度,稱為可信度因子或規(guī)則強度,即靜態(tài)強度。一般情況下,CF(H,E)-1,1。 CF(H,E)0對應于P(H|E)P(H); CF(H,E)0對應于P(H|E)P(H); CF(H,E)=0對應于P(H|E)=P(H)。,可信度因子的定義,IFETHENH(CF(H,E) CF(H,E)定義為: CF(H,E)=MB(H,E)-MD(H,E) MB反映了證據(jù)對結論有利的一面,MD反映了證據(jù)對結論不利的一面。MB(Measure Belief)稱為信任增長度。MD(Measure Disbe

22、lief)稱為不信任增長度。 MB和MD的定義如下:,當P(H|E)P(H)時: 信任增長度MB(H,E)0, 不信任增長度MD(H,E)=0 。 當P(H|E)0, 信任增長度MB(H,E) =0。 MB(H,E)與MD(H,E)是互斥的: 當MB(H,E)0時,MD(H,E)0 當MD(H,E)0時,MB(H,E)0,CF(H,E)的計算公式,根據(jù)定義CF(H,E)=MB(H,E)-MD(H,E),及 MB(H,E)與MD(H,E)的互斥性,可得: 從上式可看出: CF(H,E)0對應于P(H|E)P(H); CF(H,E)0對應于P(H|E)P(H); CF(H,E)=0對應于P(H|E

23、)=P(H)。,IFETHENH(CF(H,E) 當且僅當P(H|E)=1時, CF(H,E)=1 當且僅當P(H|E)=0時, CF(H,E)=-1 CF(H,E)定性地反映了P(H|E)的大小,因此可以用CF(H,E)近似表示P(H|E)的大小,從而描述了規(guī)則的可信度。,2. C-F模型中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 證據(jù)的不確定性也用可信度因子表示。如 CF(E)=0.6 CF(E)的取值范圍:-1,+1。 CF(E)0:表示證據(jù)以某種程度為真。 CF(E)0:表示證據(jù)以某種程度為假。 CF(E)表示證據(jù)的強度,即動態(tài)強度。,3. C-F模型中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算法,可采用最大最小法。 若 E=E

24、1 AND E2 ANDAND En, 則 CF(E)=minCF(E1),CF(E2),CF(En) 若 E=E1 OR E2 OROR En, 則 CF(E)=maxCF(E1),CF(E2),CF(En),4.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IFETHENH(CF(H,E) 結論H的可信度由下式計算:CF(H)=CF(H,E)max0,CF(E) 可以看出: (1)若證據(jù)為假,即CF(E)0時,有 CF(H)=0,說明該模型沒有考慮證據(jù)為假時對結論產(chǎn)生的影響。 (2) 若證據(jù)為真,即CF(E)1時,有CF(H)=CF(H,E),說明知識中的規(guī)則強度CF(H,E)實際上就是在前提條件對應的證據(jù)為真時

25、結論H的可信度。,5. 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算法 若由多條不同知識推出了相同的結論,但可信度不同,則用合成算法求出綜合可信度。 設有如下知識: IFE1THENH(CF(H,E1) IFE2THENH(CF(H,E2) 則結論H的綜合可信度分如下兩步算出: 首先分別對每一條知識求出CF(H): 計算CF1(H)、CF2(H) 然后用下述公式求出E1與E2對H的綜合可信度CF12(H):,C-F模型推理示例,例 (王永慶教材 P175) 設有如下一組知識: R1: IFE1THENH(0.8) R2: IFE2THENH(0.6) R3: IFE3THENH(-0.5) R4: IFE4 AND

26、(E5 OR E6)THENE1(0.7) R5: IFE7 AND E8 THENE3(0.9) 已知:CF(E2)=0.8, CF(E4)=0.5, CF(E5)=0.6 CF(E6)=0.7, CF(E7)=0.6, CF(E8)=0.9 求:CF(H)=? 解:由R4得到: CF(E1)=0.7max0,CFE4 AND (E5 OR E6) =0.7max0,minCF(E4),CF(E5 OR E6) =0.35 由R5得到: CF(E3)=0.9max0,CFE7 AND E8 =0.54,R1: IFE1THENH(0.8) R2: IFE2THENH(0.6) R3: IFE

27、3THENH(-0.5) 由R1得到: CF1(H)=0.8max0,CF(E1)=0.28 由R2得到: CF2(H)=0.6max0,CF(E2)=0.48 由R3得到: CF3(H)=-0.5max0,CF(E3)=-0.27 根據(jù)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算法: CF12(H)=CF1(H)+CF2(H)-CF1(H)CF2(H)=0.63 CF123(H)=CF12(H)+CF3(H)/1-min|CF12(H)|,|CF3(H)| =0.49 即最終的綜合可信度為CF(H)=0.49。,IFETHEN H(CF(H,E) C-F模型的核心問題是三個可信度: (1) 知識的可信度CF(H,E

28、):取值范圍-1,1 CF(H,E)=1 對應于 P(H|E)=1 (證據(jù)絕對支持結論) CF(H,E)=-1 對應于 P(H|E)=0 (證據(jù)絕對否定結論) CF(H,E)=0 對應于 P(H|E)=P(H) (證據(jù)與結論無關) (2) 證據(jù)的可信度CF(E):取值范圍-1,1 CF(E)=1 對應于 P(E)=1 (證據(jù)絕對存在) ; CF(E)=-1 對應于 P(E)=0; (證據(jù)絕對不存在) CF(E)=0 對應于 P(E)=0.5 (對證據(jù)一無所知)。 (3) 結論的可信度CF(H):取值范圍-1,1 CF(H)=CF(H,E)max0,CF(E) 該公式隱含了一個知識運用的條件,

29、即CF(E)0。,4.4.3 帶有閾值限度的不確定性推理,1. 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 知識用下述形式表示: IFETHENH(CF(H,E),) 其中: E為知識的前提條件,可以是簡單條件,也可以是復合條件。 CF(H,E)為知識的可信度,取值范圍為(0,1, CF(H,E) 的值越大,表示相應知識的可信度越高。 是閾值,明確規(guī)定了知識運用的條件:只有當CF(E)時,該知識才能夠被應用。的取值范圍為(0,1。,IFETHENH(CF(H,E),) 2. 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 證據(jù)E的可信度仍為CF(E),其取值范圍為:0,1 CF(E)=1 對應于 P(E)=1 (證據(jù)絕對存在) ; CF(E)=

30、0 對應于 P(E)=0; (證據(jù)絕對不存在) 3.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算法 取大取小原則 4.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 當CF(E)時,CF(H)=CF(H,E)CF(E),5. 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算法 設有多條規(guī)則有相同的結論,即 IFE1THEN H(CF(H,E1),1) IFE2THEN H(CF(H,E2),2) IFEnTHEN H(CF(H,En),n) 如果這n條規(guī)則都滿足:CF(Ei)i,i=1,2,n 且都被啟用,則首先分別對每條知識求出它對CFi(H); 然后求結論H的綜合可信度CF(H)。,求綜合可信度的幾種方法,極大值法: CF(H)=maxCF1(H),CF2(H),C

31、Fn(H) 加權求和法: 有限和法: 遞推法: C1=CF(H,E1)CF(E1) Ck=Ck-1+(1-Ck-1)CF(H,Ek)CF(Ek),4.4.4 加權的不確定性推理,1. 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 IFE1(1) AND E2(2) ANDAND En(n) THEN H (CF(H,E),) 其中i(i=1,2,n)是加權因子,是閾值,其值均由專家給出。 加權因子的取值范圍一般為0,1,且應滿足歸一條件,即,4.4.4 加權的不確定性推理,2. 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算法 若有CF(E1),CF(E2),CF( En),則組合證據(jù)的可信度為:,3.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 當一條知識的CF(E

32、)滿足如下條件時, CF(E) 該知識就可被應用。結論H的可信度為: CF(H)=CF(H,E)CF(E) 加權因子的引入不僅可以區(qū)分不同證據(jù)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解決證據(jù)不全時的推理問題。,加權不確定性推理舉例(1),例(王永慶教材 P181) 設有如下知識: R1: IF E1(0.6) AND E2(0.4) THEN E6(0.8,0.75) R2: IF E3(0.5) AND E4(0.3) AND E5(0.2) THEN E7(0.7,0.6) R3: IF E6(0.7) AND E7(0.3) THEN H(0.75,0.6) 已知:CF(E1)=0.9, CF(E2)=0.

33、8, CF(E3)=0.7, CF(E4)=0.6, CF(E5)=0.5 求:CF(H)=? 解:由R1得到: CF(E1(0.6) AND E2(0.4)=0.861=0.75 R1可被應用。,加權不確定性推理舉例(2),由R2得到: CF(E3(0.5) AND E4(0.3) AND E5(0.2)0.632 =0.6 R2可被應用。 0.860.63 R1先被應用。 由R1得到:CF(E6)=0.69 由R2得到:CF(E7)=0.44 由R3得到: CF(E6(0.7) AND E7(0.3)=0.6153 =0.6 R3可被應用,得到: CF(H)=0.46 即最終得到的結論H可

34、信度為0.46,4.4.5 前提條件中帶有可信度因子的不確定推理,1. 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 IFE1(cf1) AND E2(cf2) ANDAND En(cfn) THEN H (CF(H,E),) 其中,cfi子條件Ei(i=1,2,n)的可信度。cfi在0,1上取值,其 值由專家給出。 核心思想:知識的前提條件不一定為真,只要前提條件滿足一 定的可信度,或具備一定的為真的可能性,就可以推出結論H。 加入加權因子后得到: IFE1(cf1,1) AND E2(cf2,2) ANDAND En(cfn,n) THEN H (CF(H,E),) 2. 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 證據(jù)Ei的可信度記為c

35、fi,其取值范圍在0,1上。,3. 不確定性匹配算法 不帶加權因子的不確定性匹配算法: 知識:IFE1(cf1) AND E2(cf2) ANDAND En(cfn) THEN H (CF(H,E),) 條件:E1(cf1),E2(cf2), En(cfn) 匹配算法: max0,cf1-cf1+max0,cf2-cf2+ max0,cfn-cfn 帶加權因子的不確定性匹配算法: 知識:IFE1(cf1,1) AND E2(cf2,2) ANDAND En(cfn,n) THEN H (CF(H,E),) 匹配算法: (1max0,cf1-cf1)+(2max0,cf2-cf2)+(nmax0

36、,cfn-cfn) ,4. 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不帶加權因子時: CF(H)=(1-max0,cf1-cf1)(1-max0,cf2-cf2)(1-max0,cfn-cfn)CF(H,E) 帶加權因子時: CF(H)=(1(1-max0,cf1-f1)(2(1-max0,cf2-cf2)(n(1-max0,cfn-cfn)CF(H,E),基于可信度的不確定性推理方法的特點,優(yōu)點: 簡單、直觀。 缺點: 可信度因子依賴于專家主觀指定,沒有統(tǒng)一、客觀的尺度,容易產(chǎn)生片面性。 隨著推理延伸,可信度越來越不可靠,誤差越來越大。當推理深度達到一定深度時,有可能出現(xiàn)推出的結論不再可信的情況。,4.5 證據(jù)

37、理論,證據(jù)理論是A.P.Dempster于1967年研究統(tǒng)計問題時首先提出的,他給出了上、下限概率的概念及其合成規(guī)則,第一次明確給出了不滿足可加性的概率。Dempster的學生G.Shafer把證據(jù)理論推廣到更加一般的情形,并使之系統(tǒng)化、理論化。因此證據(jù)理論又稱為D-S證據(jù)理論(The D-S theory of evidence)。 1981年J.A.Barnett把該理論引入專家系統(tǒng),同年J.Garvey等人用它實現(xiàn)了不確定性推理。 該理論滿足比概率論弱的公理,能夠區(qū)分“不確定”與“不知道”的差異,并能處理由“不知道”引起的不確定性,具有較大的靈活性。,4.5.1 D-S理論,證據(jù)理論是建

38、立在一個非空集合D上的理論。D為辨別框架(the frame of discernment),它是關于某個問題域中所有可能的答案組成的有限集合,并且這些問題相互排斥,對于問題的描述是完備的。 由D的所有子集組成的集類 ,表示判斷該問題正確答案的所有命題構成的集合。 為了描述和處理不確定性,引入了概率分配函數(shù) (BPA, 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信任函數(shù)(Belief Function)以及似然函數(shù)(Plausibility Function)等概念。,1.概率分配函數(shù),設D為樣本空間,領域內的命題都用D的子集表示,則概率分配函數(shù)定義如下: 定義 設函數(shù)M:

39、0,1, 滿足 M()0, 則稱M是 上的概率分配函數(shù),M(A)稱為A的基本概率數(shù)。 若子集A滿足M(A)0,則稱A為焦元 (focal element)。,對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說明,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作用是把D的任意一個子集A都映射為0,1上的一個數(shù)M(A)。 當A是D的真子集時,M(A)表示對相應命題的精確信度度。當A由多個元素組成時,M(A)不包括對A的子集的精確信任度,而且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分配。當AD時,M(A)是對D的各子集進行基本可信度分配后剩下的部分,表示不知道如何分配這部分。 概率分配函數(shù)不是概率。,2. 信任函數(shù)(Belief Function),定義 命題的信任函數(shù)Bel: 0,

40、1, 且滿足 Bel函數(shù)也稱為下限函數(shù),Bel(A)表示對命題A為真的信任程度。 由信任函數(shù)和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定義,可以推出:,3.似然函數(shù)(Plausibility Function),似然度函數(shù)又稱為不可駁斥函數(shù)或上限函數(shù). 定義 似然函數(shù)Pl: 0,1, 且滿足 由于Bel(A)表示對A為真的信任程度,所以Bel(A)表示對A為真,即A為假的信任程度,由此Pl(A)表示對A為非假的信任程度。,似然函數(shù)Pl (A)的另一種表達形式,證明過程:,4.Bel(A)與Pl(A)的關系,由上面兩個公式可以看出,Bel(A)=Pl(A)。 分別稱Bel(A)和Pl (A)為對A信任程度的下限和上限,記

41、為 A(Bel(A),Pl (A) Pl (A)Bel(A)表示對A不知道的程度,即既非信任又非不信任的那部分。 減小Pl (A)Bel(A),即減小對A不知道的程度是證據(jù)理論的目的之一。,D-S不確定區(qū)間,證據(jù)理論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是能夠很好的表達未知信息的程度,當D-S證據(jù)理論把一個信度賦給一個子集的同時,并不要求把剩余的信度賦給子集的補,即Bel(B)+Bel(B)1,而1-Bel(B)-Bel(B)=Pl (B)Bel(B)0就表示了未知的程度,用D-S不確定區(qū)間(uncertainty interval)表示這種關系。,D-S不確定區(qū)間,關于信任程度下限和上限的例子,A(Bel(A)

42、,Pl (A) A(0,0):A為假 A(0,1):對A一無所知 A(1,1):A為真 A(0.25,1):對A為真有0.25的信任度 A(0,0.85):對A為假有0.15的信任度 A(0.25,0.85):對A為真的信任度比對A為假的信任度稍高一點,5.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正交和,兩個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合成 設M1和M2是同一樣本空間D上的兩個概率分配函數(shù),根據(jù)Dempster合成規(guī)則,其正交和定義為:,上式中,若分母為0,則表明M1和M2矛盾,正交和不存在。,多個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合成,設M1、M2、,Mn是同一樣本空間D上的n個概率分配函數(shù),如果它們不矛盾,可以通過正交和運算將它們組合為一個概率分配

43、函數(shù),定義如下:,兩種合成方式的等效性,Dempster規(guī)則的多證據(jù)組合和兩個證據(jù)的組合是等效的,而且組合運算具有可交換性和可結合性。因而,多個證據(jù)的合成還可以通過兩個證據(jù)合成的遞歸運算得到。,兩種合成方式的等效性,Dempster合成規(guī)則的空間解釋,Dempster合成規(guī)則的空間解釋,橫條和豎條的交是一個小矩形,其測度為m1(Ai)m2(Bj)。由于該小矩形是同時分配到Ai和Bj上的,所以M1和M2的聯(lián)合作用就是把m1(Ai)m2(Bj)確切的分配到AiBj上。 對于給定的子集A,確切的分配到A上的總概率為 當分配到空集上的總概率不為0時,需對其他非空集合上的總概率進行歸一化。,4.5.2

44、一個具體的不確定性推理模型,在D-S理論中,Bel(A)和Pl (A)分別表示對命題A信任程度的下限和上限,因而可用(Bel(A),Pl (A)表示證據(jù)的不確定性,同理,也可以用來表示不確定性知識規(guī)則強度的下限和上限。這樣就可以建立相應的不確定性推理模型。 由于Bel(A)和Pl (A)建立在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基礎之上,概率分配函數(shù)定義的不同,將產(chǎn)生不同的推理模型。 本節(jié)根據(jù)一個特殊的概率分配函數(shù),討論一個具體的不確定性推理模型。,1.概率分配函數(shù)與類概率函數(shù),在該模型中,樣本空間Ds1,s2,sn上的概率分配函數(shù)滿足: 可以看出,在此概率分配函數(shù)中,只有單個元素構成的子集及樣本空間D的概率分配函

45、數(shù)有可能大于0,其它子集的概率分配函數(shù)都為0。,此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特性,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正交和,由該概率分配函數(shù)的定義,可以把M1和M2的正交和簡化為:,類概率函數(shù),定義 命題A的類概率函數(shù)為: f(A)具有如下性質(證明過程 王永慶教材P192):,關于類概率函數(shù)的推論,2.知識不確定性的表示,在該模型中,不確定性知識用如下形式的產(chǎn)生式規(guī)則表示: IF E THEN Hh1,h2,hn CFc1,c2,cn 其中: (1)E為前提條件,可以是簡單條件,也可以是用AND或OR連接起來的復合條件; (2)H是結論,用樣本空間中的子集表示, h1,h2,hn是該子集中的元素; (3)CF是可信度因子,

46、用集合形式表示,其中ci用來指出hi(i=1,.,n)的可信度,ci滿足:,3.證據(jù)不確定性的表示,不確定性證據(jù)E的確定性用CER(E)表示。 初始證據(jù)的確定性由用戶給出。 對于用前面推理所得結論作為當前推理的證據(jù),其確定性由推理得到。 CER(E)的取值范圍為0,1。,4.組合證據(jù)不確定性的算法,最大最小法 當組合證據(jù)是多個單一證據(jù)的合取時,即 E=E1 AND E2 AND AND En 則:CER(E)=minCER(E1), CER(E2), CER(En) 當組合證據(jù)是多個單一證據(jù)的析取時,即 E=E1 OR E2 OR OR En 則: CER(E)=maxCER(E1), CER

47、(E2), CER(En),5.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對于知識:IF E THEN Hh1,h2,hn CFc1,c2,cn 結論H的確定性通過下述步驟給出: (1)求出H的概率分配函數(shù) 如果有N條知識都支持同一個結論H,則先分別求出N個概率分配函數(shù),然后計算其正交和,從而得到H的概率分配函數(shù)。,5.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2)求出Bel(H),Pl(H),f(H),5.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3)按如下公式求出H的確定性CER(H) CER(H)=MD(H|E) f(H) 其中, MD(H|E)是知識的前提條件與相應證據(jù)E的匹配度,定義為:,D-S理論的不足與改進,不足: 復雜度成指數(shù)級增長。 要

48、求樣本空間D中元素互斥,這點在許多應用領域中很難滿足。 改進: Barnett提出,將D劃分為若干組,每組只包含互斥的元素,稱為一個辨識框架(the frame of discernment)。求解問題時,只需要在各自的辨別框架中考慮概率分配的影響。,4.6 模糊推理,模糊推理是指基于模糊理論進行的推理。,4. 6.1 模糊命題,含有模糊概念、模糊數(shù)據(jù)的語句稱為模糊命題。 它的一般表示形式為: xis A 或者 x is A(CF) 其中,A是模糊概念或者模糊數(shù),用相應的模糊集及隸屬函數(shù)刻畫; x是論域上的變量,用以代表所論述對象的屬性; CF是該模糊命題的可信度,它既可以是一個確定的數(shù),也可

49、以是一個模糊數(shù)或者模糊語言值。 模糊語言值是指表示大小、長短、多少等程度的一些詞匯。如:極大、很大、相當大、比較大。模糊語言值同樣可用模糊集描述。,4.6.2 模糊知識的表示,(1)模糊產(chǎn)生式規(guī)則的一般形式是: IFETHENH(CF,) 其中,E是用模糊命題表示的模糊條件;H是用模糊命題表示的模糊結論;CF是知識的可信度因子,它既可以是一個確定的數(shù),也可以是一個模糊數(shù)或模糊語言值。是匹配度的閾值,用以指出知識被運用的條件。例如: IFx is A THEN y is B (CF,) (2)推理中所用的證據(jù)也用模糊命題表示,一般形式為 xisA 或者 xisA(CF) (3)模糊推理要解決的問

50、題:證據(jù)與知識的條件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如何利用知識及證據(jù)推出結論。,4.6.3 模糊匹配與沖突消解,在模糊推理中,知識前提條件中的A與證據(jù)中的A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首先必須考慮匹配問題。例如: IF x is 小THENy is 大(0.6) x is 較小 兩個模糊集或模糊概念的相似程度稱為匹配度。常用的計算匹配度的方法主要有貼近度、語義距離及相似度等。,1. 貼近度 設A與B分別是論域U=u1,u2,un上的兩個模糊集,則它們的貼近度定義為: (A,B)= AB+(1-AB) /2 其中,計算匹配度的方法,2. 語義距離 (1)海明距離 (2)歐幾里得距離 (3)明可夫斯基距離 (4)切

51、比雪夫距離 匹配度為:1-d(A,B),計算匹配度的方法,3. 相似度 (1) 最大最小法,計算匹配度的方法,計算匹配度的方法,3. 相似度 (2) 算術平均法,計算匹配度的方法,3. 相似度 (3) 幾何平均最小法,計算匹配度的方法,3. 相似度 (4) 相關系數(shù)法,計算匹配度的方法,3. 相似度 (5) 指數(shù)法,匹配度舉例,設U=a,b,c,d A=0.3/a+0.4/b+0.6/c+0.8/d B=0.2/a+0.5/b+0.6/c+0.7/d 貼近度: AB=(0.30.2)(0.40.5)(0.60.6)(0.80.7)=0.7 AB=(0.30.2)(0.40.5)(0.60.6)

52、(0.80.7)=0.3 (A,B)=1/2AB+(1-AB)=1/20.7+(1-0.3)=0.7 海明距離: d(A,B)=1/4(|0.3-0.2|+|0.4-0.5|+|0.6-0.6|+|0.8-0.7|)=0.075 (A,B)=1-d(A,B)=1-0.075=0.925 相似度: 最大最小法: r(A,B)=(0.30.2)+(0.40.5)+(0.60.6)+(0.80.7)/(0.30.2)+(0.40.5)+(0.60.6)+(0.80.7) =1.9/2.2=0.86,(1) 分別計算出每一個子條件與其證據(jù)的匹配度 例如對復合條件 E=x1 is A1 AND x2 i

53、s A2 AND x3 is A3 及相應證據(jù)E: x1 is A1 , x2 is A2 , x3 is A3 分別算出Ai與Ai的匹配度match(Ai,Ai),i=1,2,3。 (2) 求出整個前提條件與證據(jù)的總匹配度。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取極小”和“相乘”等。 match(E,E)=minmatch(A1,A1),match(A2,A2), match(A3,A3) match(E,E)=match(A1,A1)match(A2,A2)match(A3,A3) (3) 檢查總匹配度是否滿足閾值條件,如果滿足就可以匹配,否則為不可匹配。,復合條件的模糊匹配,模糊推理中的沖突消解,1. 按匹

54、配度大小排序 2. 按加權平均值排序(把兩個模糊概念的匹配度問題轉換為一個對另一個的隸屬度) 例如,設U=u1,u2,u3,u4,u5, A=0.9/u1+0.6/u2+0.4/u3 B=0.6/u2+0.8/u3+0.5/u4 C=0.5/u3+0.8/u4+1/u5 D=0.8/u1+0.5/u2+0.1/u3 并設有如下模糊知識: R1:IFx is A THEN y is H1 R2:IFx is B THEN y is H2 R3:IFx is C THEN y is H3 用戶提供的初始證據(jù)為: E: x is D,match(A,D)=D(u1)/A(u1)+D(u2)/A(u2

55、)+D(u3)/A(u3) =0.8/0.9+0.5/0.6+0.1/0.4 同理可得: match(B,D)=0.8/0+0.5/0.6+0.1/0.8 match(C,D)=0.8/0+0.5/0+0.1/0.5 以上D與A、B、C的匹配度用模糊集形式表示。 下面求匹配度的加權平均值AV: AV(match(A,D)=(0.80.9+0.50.6+0.10.4)/(0.9+0.6+0.4)=0.56 同理可得: AV(match(B,D)=0.27 AV(match(C,D)=0.1 于是得到: AV(match(A,D)AV(match(B,D)AV(match(C,D) 所以R1是當前

56、首先被選用的知識。,3. 按廣義順序關系排序 由上例可得: match(A,D)=0.8/0.9+0.5/0.6+0.1/0.4 match(B,D)=0.8/0+0.5/0.6+0.1/0.8 match(C,D)=0.8/0+0.5/0+0.1/0.5 下面以match(A,D)與match(B,D)為例說明廣義順序排序的方法: 首先用match(B,D)的每一項分別與match(A,D)的每一項進行比較。比較時D(ui)與D(uj)中取其小者, A(ui)與B(uj)按如下規(guī)則取值:若A(ui)B(uj)則取“1”;若A(ui)0 ,則就認為match(A,D)優(yōu)于match(B,D)

57、,記為match(A,D) match(B,D) 。,按這種方法,對match(A,D)與match(B,D)可以得到: 0.8/1+0.5/1+0.1/1+0.5/1+0.5/1+0.1/0+0.1/1+0.1/0+0.1/0 =0.8/1+0.1/0 由于1=0.80=0.1,所以得到: match(A,D) match(B,D) 同理可得: match(A,D) match(C,D) match(B,D) match(C,D) 最后得到: match(A,D) match(B,D)match(C,D) 由此可知R1應該是首先被選用的知識。,4.6.4 模糊推理的基本模式,1. 模糊假言推理 知識:IF x is A THEN y is B 證據(jù):x is A - 結論:y is B 對于復合條件有: 知識:IF x1 is A1 AND x2 is A2 ANDAND xn is An THEN y is B 證據(jù): x1 is A1 , x2 is A2 , , xn is An - 結論: y is B,2. 模糊拒取式推理 知識:IF x is A THEN y is B 證據(jù):y is B - 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