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的典妻租妻與共妻.doc_第1頁
古代民間的典妻租妻與共妻.doc_第2頁
古代民間的典妻租妻與共妻.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民間的典妻租妻與共妻20世紀30年代,作家柔石曾寫過一篇題為為奴隸的母親的小說,其中情節(jié)已為人們所熟知了,秀才、地主妻子不能生育,租來窮苦人家的妻子春寶娘作為臨時妻子,租期到為秀才生了兒子為止。作者以凄婉的筆調,從春寶娘的角度,寫盡了人間的悲傷。歷史上,典妻并非是罕見的事情。清代,浙江寧波、紹興、臺州等地,就流行典妻這種風俗。其間的情況也較為復雜,有把妻子典與他人,取得約定的一筆款項,期滿后還要拿出錢財來贖回的,有的期限長達五年、十年。有的女子在外生育兒女,以至于后來難以分辨哪是她原來的本夫了。也有如柔石所寫的,短期出典,為人生育,到期領回的。無獨有偶,清代甘肅也有租妻之俗,有記載說清代雍、乾時期,就流行這種風俗了。其中有長期典租的,也有臨時典租的。有的人家因貧無力娶妻而又希望有后代,于是向人租妻,租妻時立契約,寫明期限,或二年、三年或以生育兒子為期。到期后,原夫家立即促回,不能一日留也。(清)趙翼:曝雜記卷4,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76-77頁。短期典租的,則多半是臨時性的,如外來的生意人、旅游、過路者,出資以后,就可以與租來的妻子同居了。在約定的期限內,多半是居住于原夫家中,客至,原夫要回避。一旦到了約定期限,原夫和女方就不會同意再與客人同居,即使是典租期間與客人感情很好的女性,也不會同意繼續(xù)同居;如愿出資續(xù)租則又另當別論。這種情況與江蘇等地的趕店之俗頗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趕店多是一次性交易,是交通要道地方,以家中婦女招待過往客商的辦法,而甘肅等地的典妻則有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并訂有契約。甘肅等地還有一種兄弟合娶的共妻現(xiàn)象。當地婚俗,兄死弟妻其嫂,弟死兄娶弟媳,為常見現(xiàn)象,與少數民族中的轉房制相似,其婚姻中惟同祖者不得婚,沒有其他禁忌。如果弟弟不同意娶嫂子,嫂子還可以吞房滅倫之罪在宗族中控告他。另一種情況是,在家庭貧困的情況下,兄弟數人共娶一個妻子。兄弟們平等,都是這一女子的丈夫,輪流與女子共宿,如果白天與其共宿,則把一條裙子掛在門口,其他兄弟就知道回避了。所生的子女,大的作為長兄的后代,以后所生,依次歸各兄弟。甘、陜等地,還有一種招夫養(yǎng)夫風俗。多數情況下,由于女子的丈夫出現(xiàn)傷殘,失去了勞動能力,其妻另外招一男子與其同居,所招男子要負責養(yǎng)家,包括贍養(yǎng)女子的丈夫及其子女。女子與新招男子所生子女,則有兩種不同情況,有的地方,所生子女仍屬女子原夫所有,有的地方也有歸女子生父的。至于有些地方,一女先后嫁于多家,然后逃跑回家的,當時就稱為放鴿,實際上是一種以婚騙財的伎倆,與婚姻習俗本身已經沒有多少關系了。放鴿子,上海稱為放鵓鴿,也有放成黃鶴,一去不返的故事。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1載:上海北鄉(xiāng)有黃姓,娶妻李氏頗有姿色,黃貧無以為生,與李氏合謀放鵓鴿,把李賣給了曹氏。第三日,黃到曹家,想攜李氏逃走。結果李氏不僅不走,還聲稱要在曹家人面前揭穿他的陰謀。黃不得已,倉皇逃走。這里所說的婚俗,都是典型的漢族地區(qū)發(fā)生的情況。有研究者認為,發(fā)生此類情況,多屬清代移民較多的地區(qū)。由于新移民區(qū)條件艱苦,傳統(tǒng)的約束較少,才發(fā)生了此種婚俗的變異。如東北地區(qū)的拉幫套,與上述招夫養(yǎng)夫情況基本一樣,就是產生于移民社會中的。但是,浙江的寧、紹、臺地區(qū),陜西的漢中地區(qū),及甘南地區(qū)有些地方,并非清代移民很多的地方,產生特殊婚俗當與移民問題關系不大。比如典妻,多數情況下還是為了要生育后代,它表明在所有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各項婚姻原則中,生育是一條最重要的原則,為了達成生育之目的,其他原則,如女子從一而終的原則等,都要讓位于生育這一原則。例如,廣東嘉應州有一種婚俗,叫做等郎嫂,指的是當地尚無兒子的人家,也娶個童養(yǎng)媳來養(yǎng)著,等待兒子的降生,有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