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走進名著《三國演義》策略_第1頁
引導學生走進名著《三國演義》策略_第2頁
引導學生走進名著《三國演義》策略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導學生走進名著三國演義策略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國歷史小說的巔峰之作,被選為中學生必讀 的課外讀物。如何引導學生愛上三國演義,真正走進三國演義是擺在中學語文老師面前 的難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引導。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語文老師,是學生持續(xù)、深入閱讀的內(nèi)因條件。三國演義這么優(yōu)秀的文學名著吸引學生的眼球自然不難,但對于文言文基礎較差的初中生來說,也并非易事。筆者認為可按照以下的原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淺近”原則。即所選內(nèi)容相對淺顯,且為學生熟知。為此,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收集并演講一些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故事,如三顧茅廬、草船借箭、 火燒赤壁等等,這些故事家喻

2、戶曉,婦孺皆知,學生愛講,能講,講得相對會好些。直觀”原則。讓學生聽聽三國演義的相關音樂,看看三國演義的影視畫面,更加直觀地接觸名 著。 懸念”原則。教師給學生講三國故事時,要善于設置懸念,在學生面前賣點關子,這樣往 往能吸引學生對小說的關注。例如筆者給學生講火燒赤壁的故事,講到周瑜萬事俱備,可大冬天哪有東南風呀? ”時,戛然而止,并說:想知后事如何,自己去讀三國演義四十九回。” 第二天,大部分學生能通過閱讀原著揭開懸念。二引導學生學會從哲學的角度閱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運動的,世界的向前發(fā)展如滔滔洪流,無可阻擋。三國演義的開篇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結尾

3、句 自此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為一統(tǒng)之基矣 ”前呼后應,形成一個整體。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哲學的高度把 握三國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大趨勢。例如第三十七回中寫司馬徽得知徐庶向劉備薦諸葛亮后,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對于這個細節(jié),如果教師引導學生站在哲學的的高度來理解就一點也不難了。司馬徽似乎已經(jīng)預見漢朝大勢已去,諸葛亮雖然能得到劉備的賞識,可惜他輔佐劉備逆歷史潮流恢復漢朝,注定是徒勞。再如第一百一十九回寫諸葛亮的接班人姜維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與魏國大將鐘會謀反失敗,仰天大叫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遂自刎身亡。筆者針對這個細節(jié),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姜維失敗的

4、原因是什 么?學生的回答各異。有學生說是姜維太大意; 有學生說是司馬昭太厲害,也有學生說是姜維逆天而行,注定要失敗。這時,筆者不失時機地引入哲學的概念即內(nèi)因和外因的關系進行引導分析: 姜維只是外因,而蜀國的君主劉禪才是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因。姜維只能改變之,而不能決定之。這時 就有學生附和:劉禪是灘爛泥,扶不起墻的,姜維縱有天大的本事,有沒法阻止蜀國滅亡?!笨梢妼W生已經(jīng)能站在哲學的高度去認識三國的現(xiàn)象了。三引導學生欣賞其精美、簡潔、形象的語言三國演義的語言半文半白,明快簡潔,雅俗共賞,而且善用比喻、夸張、排比、對比等 修辭手法,讀起來瑯瑯上口,讓人回味無窮。話雖如此,但也有不少初中生反應三國演義的 語

5、言很深奧難懂。分析起來原因有兩個,其一,這部分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較差。其二,學生沒有 真正發(fā)現(xiàn)其中的語言美。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采取如下對策。開展讀三國,品語言,學修辭”的學習活動。筆者曾讓學生找岀能體現(xiàn)三國語言精美、簡潔、形象的選段, 并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有學生就找到了第一回的兩處人物肖像描寫: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 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 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該學生的賞析:兩處的外貌描寫都運用了 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可表現(xiàn)的是兩個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張飛的粗魯、豪放以及關羽的 穩(wěn)重

6、、儒雅。很明顯,這個學生對三國比較熟悉,回答得也不錯。還有學生找到了第三十九回的 一處人物對話描寫。 操曰: “諸葛亮何人也? ”庶曰: 亮字孔明, 道號臥龍先生。 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非可小覷。 ”操曰: “比公若何? ”庶曰: “庶安敢比亮?庶如螢火 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四引導學生欣賞貫穿全書的詩歌三國演義的詩歌數(shù)量多,藝術水準較高。它們或敘事,或抒情,往往是一事一詩,一人 一詩,有很強的概括性。因此,引導學生鑒賞穿插于小說之中的詩歌,對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把握人 物形象幫助很大。如開篇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 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7、。白發(fā)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談中。 ”該詞語言凝練,意境開闊,對三國的故事作了概括與議論。其中的千古名句 “是非成敗 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哲理深刻,給人啟迪。相信只要老師適當點撥,學生一定能 讀懂,而且對讀三國演義會有一定的向往。再如寫諸葛亮南征的一首詩: “五月驅兵入不毛, 月明瀘水瘴煙高。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贝嗽姼爬酥T葛亮南征一事,包含了兩個典故:三顧茅廬,七擒孟獲??此破降膸拙?,內(nèi)涵卻豐富。又如一首: “三馬同槽事可疑, 不知已植晉根基。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這首詩的趣味性和隱喻性很強。司馬懿父子三人正好

8、就是三馬, 而“槽”諧音 “曹”,“三馬同槽 ”意味著司馬氏要吃掉曹氏, 最后三國歸晉, 果真應驗。五引導學生收集并解讀與其相關的對聯(lián)對聯(lián)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要求中學生必須掌握的 語文知識 。與三國相關的對聯(lián)文化內(nèi)涵非常豐富。如一副寫關羽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 赤面粟赤心,騎 赤兔迫風,馳驅時無忘赤帝。下聯(lián)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此對聯(lián)應用了 顏色重字對的技巧,四赤對四青,對關羽的外貌,坐騎、兵器、愛好以及品德,都做了全面的概 括與評價,顯得妙趣橫生,回味無窮。三國對聯(lián)如此有意思,語文教師怎能不充分利用呢?筆者 認為有以下途徑: 開展 講故事,賞名

9、聯(lián)”的學習課。筆者使用了一幅三國名聯(lián):上聯(lián):收二 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下聯(lián):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設計了幾個問題:根據(jù)這幅對聯(lián)講兩 個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同時說說這幅對聯(lián)的奇巧之處。 對聯(lián)一顯示到屏幕上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 他們都說這是一幅奇聯(lián)。講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奇巧之處學生也能說到,只是說 得不太完整,教師隨即做了補充。其實,學生對對聯(lián)的解讀是否完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導學 生喜歡三國對聯(lián),走進三國演義。開展 讀名著,對對聯(lián)”的學習課。這個活動既訓練學生對對聯(lián)的技巧,更培養(yǎng)了學生讀三國

10、演義的興趣,是一舉兩得的事情。筆者設計了這樣的 題目:請根據(jù)上聯(lián)對出下聯(lián)(使用三國的內(nèi)容)。上聯(lián):美髯公千里走單騎下聯(lián): 。學生討論熱烈,氣氛活躍,學生的答案也豐富多彩。如:趙子龍萬人救阿斗, 漢壽侯萬里尋大哥 等等。雖然對得不是很工整,但激發(fā)了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這正是筆者要達到的主要目的。六、指導學生排演三國課本劇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 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習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迸叛菡n本劇就是踐行該要求的途徑之一。 三國演義是中學課本中最適合排演課本劇的小說之一。小說 的歷史名人很多, 如諸葛亮、 曹

11、操、劉備、關羽、 張飛、周瑜等數(shù)不勝數(shù)。 小說的經(jīng)典故事也多, 例如隆中對、走麥城、煮酒論英雄、義釋華容道等等,課本劇資源極其豐富。 小說的核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讓學生當一次演員, 切身體會一下人物的思想性格, 對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小說人物形象幫助很大。筆者曾指導本班學生排演了課本劇隆中對,學生寫劇本,挑演員,琢磨演岀表情、動作,這一過程有助于他們準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演岀完之后,教 師進行了一項調(diào)查,所有的演員對自己的角色人物思想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學們閱讀三國演義的熱情驟升。七引導學生跳岀三國演義評價小說及其主要人物正所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碑攲W生對三國演義有一定了解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跳岀三國演義,對該書及其主要人物發(fā)表議論,表明自己的見解。如:你如何 看待蜀國的滅亡?你喜歡劉備還是曹操?你對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如何評價?你覺得作者羅貫中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是否帶有感情取向?筆者曾經(jīng)上過一堂你我話三國”活動課,學生發(fā)言標新立異, 十分熱烈。有的學生認為諸葛亮太愚蠢,為什么不自立為王?有的學生認為曹操很偉大,不應被作者反面化。真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岀:應把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擺在十分重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