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講分子結構與性質(2_第1頁
第39講分子結構與性質(2_第2頁
第39講分子結構與性質(2_第3頁
第39講分子結構與性質(2_第4頁
第39講分子結構與性質(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9講分子結構與性質基礎題組i. (i)比較下列鍺的鹵化物的熔點和沸點,分析其變化規(guī)律及原因:GeCl4GeBr4Gel4熔點/c-49.526146沸點/ c83.1186約400硅烷(SinH2n+2)的沸點與其相對分子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呈現(xiàn)這種變化關系的原因是W A族元素0、S、Se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產(chǎn)中有許多重要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H2Se的酸性比H2S(填 強”或 弱”。氣態(tài)SeOa分子的立體構型為 HzSeQ的&和K2分別為2.7 XI0-3和2.5 10-8,H2SeO4第一步幾乎完全電離,心為1.2 10-2,請根據(jù)結構與性質的關系解釋 H2SeO4比HzSeOa酸性

2、強的原因:試比較 出0和H2S的沸點高低:,解釋原因2. Zn(CN) 42-在水溶液中與HCH0發(fā)生如下反應:2-+ 2+4HCHO+Zn(CN) 4 +4H +4H2OZn(H 2O)4 +4HOCH 2CNHIHOCCNIHHOCH 2CN的結構簡式(1) Z n 2+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2) 1 mol HCHO 分子中含有鍵的數(shù)目為 mol。(3) HOCH 2CN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 (4) 與H2O分子互為等電子體的陰離子為 。(5) Zn(CN) 42-中Zn 2+與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鍵。不考慮空間構型,Zn(CN)曠的結構可用示意圖表示為。3. 下列反應曾用

3、于檢測司機是否酒后駕駛:2262 亠 +3CH 3CH2OH+I6H +13H2O” 4Cr(H 2O)63+3CH 3COOH(1) Cr3+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配合物Cr(H 20)+中,與Cr3+形成配位鍵的原子是_(填元素符號)。(2) CH 3COOH中C原子軌道雜化類型為 ;1 mol CH 3COOH分子含有鍵的數(shù)目為 。(3) 與H2O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陽離子為 (填化學式);H2O與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為它們都是極性分子外,還因為。4. (2017廣東茂名二模)鐵是一種重要的過渡元素,能形成多種化合物,如可作染料的普魯士藍,其化學式為KFeFe(CN)

4、6。(1) Fe2+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_。(2) 在普魯士藍中,存在的化學鍵有離子鍵、 和。一定條件下,CN-可被氧化為OCN-OCN-中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碳原子采取sp雜化,1 mol該物質中含有的 n鍵數(shù)目為 。(4) 與CN-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分子為 (填化學式)。5. 短周期元素X和Y處于同一主族。負二價的元素X和氫元素的化合物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液體,其中X的質量分數(shù)為88.9%;元素X和元素Y可以形成兩種化合物,在這兩種化合物中,X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50%和 60%。(1) 確定X、Y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在元素X和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中,寫出X質量分

5、數(shù)為50%的化合物的化學式:;該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2雜化,是分子,分子空間構型為 。寫出X和Y形成的X的質量分數(shù)為60%的化合物的化學式:;該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 sp2雜化,是分子,分子空間構型為 。4由H、X、Y三種元素形成的常見化合物有兩種,它們的水溶液均呈酸性,試分別寫出它們的分子式:、,并比較酸性強弱:。提升題組6. 鐵氮化合物(FexNy)在磁記錄材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某FexNy的制備需鐵、氮氣、丙酮和乙醇參與。(1) Fe3+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I(2) 丙酮(二八二)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 ,1 mol丙酮分子中含有b鍵的數(shù)目為。(3) C、H、O三種元素的

6、電負性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4) 乙醇的沸點高于丙酮 ,這是因為 。某FexNy的晶胞如圖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該晶體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產(chǎn)物Fe(x-n)CunNy。FexNy轉化為兩種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其中更穩(wěn)定的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化學式為。駅罩氏O btv.SH.EcA N圖1 FexNy晶胞結構示意圖轉化過尿圖2轉化過程的能量變化7. (2017課標川,35,15分)研究發(fā)現(xiàn),在CO2低壓合成甲醇反應(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負載的Mn氧化物納米粒子催化劑具有高活性,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卮鹣铝袉栴}:(1) Co基態(tài)原子核

7、外電子排布式為 。元素Mn與O中,第一電離能較大的是 基態(tài)原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數(shù)較多的是 。(2) 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的雜化形式分別為 和。(3) 在CO2低壓合成甲醇反應所涉及的4種物質中,沸點從高到低的順序為,原因(4) 硝酸錳是制備上述反應催化劑的原料,Mn(NO 3)2中的化學鍵除了 b鍵外,還存在MgO具有NaCl型結構(如圖),其中陰離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方式,X射線衍射實驗測得 MgO的晶胞參數(shù)為a=0.420 nm,則r(O2-)為nm MnO也屬于NaCl型結構,晶胞參數(shù)為a=0.448 nm,則r(Mn 2+)為nm。8. (2016課標n ,37,15分)東晉

8、華陽國志 南中志卷四中已有關于白銅的記載,云南鎳白銅(銅鎳合金)聞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幣,亦可用于制作仿銀飾品?;卮鹣铝袉栴}:(1) 鎳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3d能級上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2) 硫酸鎳溶于氨水形成Ni(NH 3)6SO4藍色溶液。 Ni(NH 3)6SO4中陰離子的立體構型是 。 在Ni(NH 3)62+中Ni2+與NH3之間形成的化學鍵稱為 ,提供孤電子對的成鍵原子是_。 氨的沸點 (填 高于”或 低于”膦(PH3),原因是;氨是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 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 。-1(3) 單質銅及鎳都是由 鍵形成的晶體;元素銅與鎳的第二電離能分別為:lcu=1

9、958 kJ mol、ki=1753 kJ mol-1,lculNi 的原因是(4) 某鎳白銅合金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 晶胞中銅原子與鎳原子的數(shù)量比為 。 若合金的密度為 d gem-3,晶胞參數(shù) a=nm。(3)HOCH 2CN答案精解精析基礎題組1. 答案 GeCl4、GeBm Geb的熔、沸點依次升高。原因是分子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依次增大,則分子間相互作用力逐漸增強(2) 硅烷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沸點越高(3) 強平面三角形三角錐形H2SeO3和H2SeO4可分別表示為(HO) 2SeO和(HO) 2SeO2,H2SeO3中的Se為+4價,而H2Se

10、O4中的Se為+6價,正電性更高,導致Se OH中O的電子更向Se偏移,從而更易電離出 H+H2OT2S H2O分子間存在氫鍵,H2S分子間只存在范德華力,強度:氫鍵范德華力,故H2O的沸點比H2S的高62-解析(3)SeO3中心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為 -=3( b鍵電子對數(shù)為3,孤電子對數(shù)為0)S 中心原子的價電6+2子對數(shù)為二=4( b鍵電子對數(shù)為3,孤電子對數(shù)為1),由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可判斷出SeO3、Sl的立體構型分別為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錐形。宀 2 2 6 2 6 10 亠 102. 答案 (1)1s 2s 2p 3s 3p 3d (或Ar3d )3(3) sp3 和 sp(4) N 一

11、 -解析 基態(tài)Zn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626333. 答案 (1)1s 2s 2p 3s 3p 3d 或Ar3d O2p63s23p63d104s2或Ar3d 104s2,Zn原子失去4s軌道上的2個電子形成Zn2+,由此可寫出Zn2+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oI(2) HCHO的結構式為-,:I,則1 mol HCHO 分子中含有 3 mol 鍵。中的C原子采取sp3雜化,CN中的C原子采取sp雜化。H(4) 等電子體具有相同的原子數(shù)和相同的價電子數(shù),與H2O分子互為等電子體的陰離子為N -。(2)sp3 和 sp2 7 mol(或 70.02 10 23)H2F+ 出0與CH3C

12、H2OH之間可以形成氫鍵解析 Cr為24號元素,鉻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1,Cr3+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 3);與Cr3+形成配位鍵的應為含孤對電子的氧原子。(2) 甲基(CH3)中的碳原子軌道雜化類型為sp3,羧基(COOH)中的碳原子軌道雜化類型為sp2;一個CH3COOH分子中有六個單鍵均為b鍵,還含有一個碳氧雙鍵,碳氧雙鍵中含一個 b鍵、一個n鍵,共含7個b鍵。(3) 等電子體必須滿足原子個數(shù)和電子個數(shù)均相等;H2O與CH3CH2OH中均含羥基(一OH),可形成氫鍵。4. 答案(1)1s22s22p

13、63s23p63d6 或Ar3d 6(2) 共價鍵配位鍵(3) ONC 2Na(4) CO 或 N2解析(1)Fe原子的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Fe2+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 6。+3+(2) KFeFe(CN) 6屬于離子化合物,是一種復鹽,也是一種配合物,陽離子是K、Fe,陰離子是配離子Fe(CN) 64-(其中Fe為+2價),其中K+、Fe3+和Fe(CN) 6廣以離子鍵相結合,F(xiàn)e(CN)臚中Fe2+和CN-以配位 鍵相結合,CN-內C和N以共價鍵相結合。(3) OCN -中的C原子采取sp雜化,則

14、其空間構型為直線形,結合OCN-與CO2互為等電子體,可知OCN-的結 構式是O C N-,則1 mol OCN-中含有的n鍵數(shù)目是2Na。5. 答案(1)X在第二周期第W A族;Y在第三周期第W A族(2) SO2極性 V形(3) SO3非極性平面三角形(4) H 2SO3 H 2SO4 H2SO4H2SO3解析 根據(jù)氫化物化學式H2X,知口+2 00%=88.9%,得M(X)=16,從而推知X為O,則Y為S,二者形 成的化合物分別為 SO2、SO3,根據(jù)雜化軌道理論可確定其分子空間構型和極性。(4)H、O、S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 H2SO3、H2SO4H2SO3可寫成(HObSO、H2S

15、O4可寫成(HO) 2SO2,由(HO)mROn中n值越大酸 性越強,可知酸性:H2SO4T2SO3。提升題組6.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5 或Ar3d 5(2)sp2和sp3 9 mol HC0乙醇分子間存在氫鍵(5)Fe3CuN解析本題考查核外電子排布式的書寫、雜化類型的判斷、化學鍵、電負性的比較及晶胞的相關計算等知識。(1)Fe3+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 5。|(2) 丙酮分子中有兩種碳原子,其中一CH3中碳原子為sp3雜化,中碳原子為sp2雜化;單鍵均是b鍵,一個雙鍵中有一個b鍵和一個n鍵,故1 mol丙酮分子中含有 9

16、 mol d鍵。依據(jù)同周期元素電負性變化規(guī)律可知,電負性:C0;再結合元素非金屬性強弱關系可知,電負性:HCH3OHCO2H2 H2O與CH3OH均為極性分子,出0中氫鍵比甲醇多;CO2與 出均為非極性分子,CO2分子量較大、范德華力較大n6離子鍵和n鍵(1鍵)(5) 0.1480.076解析 本題考查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第一電離能、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物質沸點高低比較、晶體相關計算等。(1)Co的原子序數(shù)為27,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 74s2;根據(jù)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O元素第一電離能較大;Mn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2,O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2s22p4,Mn

17、基態(tài)原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數(shù)較多。(2)CO2分子中C原子采取sp雜化CH3OH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雜化。Mn(NO 3)2屬于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N、中既有b鍵又有n鍵。由晶胞結構可知r(O2-)= 1 a =0.148 nm,r(Mn 2+)=-=0.076 nm。8.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84s2 或Ar3d 84s2 2(2) 正四面體 配位鍵 N 高于 NH3分子間可形成氫鍵極性sp3(3) 金屬銅失去的是全充滿的3d10電子,鎳失去的是4s1電子3 : 112S13冥 10陽 X (d X1072- 6+2解析(2)S打 中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 二二=4,采取sp得: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