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醫(yī)學》題庫(稿)_第1頁
新《中醫(yī)學》題庫(稿)_第2頁
新《中醫(yī)學》題庫(稿)_第3頁
新《中醫(yī)學》題庫(稿)_第4頁
新《中醫(yī)學》題庫(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一選擇題1 在哪個時期中醫(yī)學出現(xiàn)了醫(yī)學上的分科?()A. 遠古時期 B. 夏朝 C. 商朝 D. 周朝 E. 秦朝2 下列哪本不是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著作()A. 黃帝內經(jīng) B. 難經(jīng) C.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D.傷寒雜病論E.本草綱目3 奠定中醫(yī)學理論基礎的是()A. 黃帝內經(jīng) B. 難經(jīng) C.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D.傷寒雜病論E.本草綱目4黃帝內經(jīng)分為哪兩部,共 18 卷,162 篇()A.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B. 素問和靈樞 C.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D. 溫疫論和溫熱論 E. 內經(jīng)和類經(jīng)5黃帝內經(jīng)分為素問和靈樞 ,共多少卷,多少篇( )A.12 卷,72篇 B.14 卷,98篇 C.16 卷,128 篇D

2、.18 卷, 162篇 E.20 卷,200篇6難經(jīng)以問難答題的方式討論了多少個醫(yī)學理論難題()A.36 個 B.49 個 C.64 個 #D.81 個 E.100 個7 我國中藥學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專著是( )A.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B. 本草經(jīng)集注 C. 新修本草D.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 E.本草綱目8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共收載藥物多少味()A.365 B.730 C.844 D.1892 E.7169 奠定中醫(yī)學辨證論治基礎的是()A. 黃帝內經(jīng) B. 難經(jīng) C.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D.傷寒雜病論E.本草綱目10傷寒雜病論分為哪兩部( )A.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B. 素問和靈樞 C. 千金要

3、方和千金翼方 D. 溫疫論和溫熱論 E. 內經(jīng)和類經(jīng)11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 )A. 扁鵲 B. 張仲景 C. 華佗 D. 孫思邈 E. 張介賓12首創(chuàng)酒服“麻沸散” ,進行全身麻醉,施行包括腹部在內的各種外科手術,被稱為“外科之祖”的是( )A. 扁鵲 B. 張仲景 C. 華佗 D. 孫思邈 E. 張介賓13 倡導“五禽戲” ,并第一個提出了以體育鍛煉來養(yǎng)生保健,科學防病的是()A. 扁鵲 B. 張仲景 C. 華佗 D. 孫思邈 E. 張介賓14 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外科學專著是( )A. 黃帝內經(jīng) B. 傷寒雜病論 C. 五十二病方D. 劉涓子鬼遺方 E.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15 現(xiàn)存最早的針灸學

4、專著是晉代皇甫謐所著的( )A. 難經(jīng) B. 針灸甲乙經(jīng) C. 靈樞 D. 金匱要略 E. 針灸大全16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是()A. 黃帝內經(jīng) B. 難經(jīng) C. 傷寒雜病論D.諸病源候論E.三因極一病證方論17 我國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是(A.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B. 本草經(jīng)集注 C. 新修本草D. 太平圣惠方 E.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8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產(chǎn)科專著( )A. 婦人大全良方 B. 婦人秘科 C. 經(jīng)效產(chǎn)寶D.傅青主女科E.女科要略19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傷科專著( )A.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 B. 劉涓子鬼遺方 C. 外臺秘要D.外科精要 E.醫(yī)林改錯

5、20 相傳至今最早的兒科專著( )A. 顱囟經(jīng) B. 小兒藥證直訣 C. 小兒斑疹備急方論D. 嬰童百問 E. 幼科發(fā)揮21 藥膳學的第一部專著( )A.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B. 本草經(jīng)集注 C. 食療本草D.飲膳正要 E.濟生方22 被稱為“兒科之圣”的是( )A. 顱囟經(jīng) B. 小兒藥證直訣 C. 小兒斑疹備急方論D. 嬰童百問 E. 幼科發(fā)揮23 第一部論述小兒麻、痘、斑、疹的專著是()A. 顱囟經(jīng) B. 小兒藥證直訣C. 小兒斑疹備急方論D. 嬰童百問 E. 幼科發(fā)揮24 婦產(chǎn)科成為獨立??频臅r期是()A. 秦 B. 漢 C. 唐 D. 宋 E. 明25 世界上最早的法醫(yī)學著作是()A. 千

6、金方 B. 圣濟總錄C. 名醫(yī)類案D.石山醫(yī)案 E.洗冤集錄26 現(xiàn)存最早的舌診學專著是()A. 脈經(jīng) B. 察病指南 C. 格致余論D.寓意草 E.敖氏傷寒金鏡錄27 我國第一部營養(yǎng)學專著是( )A.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B. 本草經(jīng)集注 C. 食療本草D.飲膳正要 E.濟生方28 我國第一部政府組織編著的方書是( )A. 新修本草 B. 太平圣惠方 C. 圣濟總錄D.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E. 醫(yī)宗金鑒29 我國歷史上由政府編制的第一部成藥藥典是( )A. 新修本草 B. 太平圣惠方 C. 圣濟總錄D.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E. 醫(yī)宗金鑒30 主持鑄造針灸銅人兩具,開創(chuàng)了經(jīng)穴模型直觀教學之先河的是()

7、A. 扁鵲 B. 華佗 C. 張仲景 D. 李時珍 E. 王唯一31 金元四大家中,被稱為“寒涼派”的是()A. 劉完素 B. 張從正 C. 李東垣 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2 金元四大家中,被稱為“攻下派”的是()A. 劉完素 B. 張從正 C. 李東垣 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3 金元四大家中,被稱為“補土派”的是()A. 劉完素 B. 張從正 C. 李東垣 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4金元四大家中,被稱為“滋陰派”的是()A.劉完素 B.張從正C.李東垣 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5金元四大家中,主張用藥多取寒涼的是()A.劉完素 B.張從正C.李東垣 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6金

8、元四大家中,主張以祛邪為主,反對濫用補藥,臨證善用汗吐下三法的是()A.劉完素 B.張從正C.李東垣 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7金元四大家中,主張“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用藥以補脾胃為主的是(A.劉完素 B.張從正C.李東垣D.朱震亨 E.以上都不是38金元四大家中,主張邙日常有余,陰常不足”,治療以養(yǎng)陰清熱為主的是(A.劉完素 B.張從正C.李東垣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39形成系統(tǒng)完備的溫病學的時期是()A.秦漢B.唐宋C.金元D.明清 E.近代40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傳染病的專著是()A.瘟疫論B.溫熱論 C.溫病條辨D.傷寒論 E.溫熱經(jīng)緯41明朝李時珍所著的 ,總結了我國16世紀以前

9、的藥物學知識,成為世界上研究自然科學的參考資料,是一本不朽的世界科學巨著()A.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B.傷寒雜病論C.黃帝內經(jīng)D.紅樓夢E.本草綱目42明朝的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16世紀以前的藥物學知識,成為世界上研究自然科學的參考資料,是一本不朽的世界科學巨著,其作者是()A.華佗B.扁鵲C.黃帝D.李時珍 E.張仲景43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推拿專著是()A.小兒推拿秘旨B.小兒按摩經(jīng)C.秘傳推拿妙訣D.推拿廣義 E.幼科推拿秘書選擇題答案1 5 D E A B D 6-10 D A A D A 11-15 B C C D B 16-20 D C C A A 21-25 C B C D E 26-30 E

10、D B D E 31-35 A B C D A 36-43 B C D D A E D B二問答題1金元四大家分別是指哪四位醫(yī)家,他們各自的主張及流派是什么?醫(yī)家主張劉完素用藥多取寒涼寒涼派張從正以祛邪為主,反對濫用補藥,臨證善用汗攻下派吐下三法李東垣“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用藥以補脾胃補土派為主朱震亨邙日常有余,陰常不足”,治療以養(yǎng)陰清滋陰派熱為主第一章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一選擇題1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A.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B.四診八綱和辨證論治C.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D.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E.陰陽五行和五運六氣第一節(jié)整體觀念2 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的含義是()A.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B. 人體自身

11、以及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完整性C. 人體自身以及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統(tǒng)一性D. 人體自身以及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完整性、統(tǒng)一性和聯(lián)系性E. 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的整體聯(lián)系性3 中醫(yī)學的指導思想是()A. 整體觀念 B. 辨證論治 C. 形神合一 D. 理法方藥 E. 人體整體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性4 人體整體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為( )A. 形態(tài)結構的統(tǒng)一性 B. 生命物質的統(tǒng)一性 C. 機能活動的統(tǒng)一性D. 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物質的統(tǒng)一性E.形態(tài)結構、生命物質和機能活動的統(tǒng)一性5 人與外界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為( )A. 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B. 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C. 人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D.人稟天地之氣而生E. 人與自然

12、均受陰陽五行規(guī)律制約6 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是( )A. 大氣環(huán)境 B. 水環(huán)境 C. 土壤環(huán)境 D. 水和土壤環(huán)境 E. 大氣、水和土壤環(huán)境7 中醫(yī)學整體觀念在診斷學上的具體體現(xiàn)為()A. 四診合參 B. 審察內外 C. 辨證D. 四診合參與辨證 E. 四診合參、審察內外與辨證8 下列哪些因素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起到了影響()A. 季節(jié) B. 氣候 C. 晝夜變化 D. 地理環(huán)境 E. 以上都是9 下列哪些因素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起到了影響()A. 社會的安定與動亂 B. 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C. 社會文化的發(fā)展D.人的社會地位的變動 E.以上都是10 晝夜晨昏的變化與人體的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

13、說,病情往往在白天()A. 加重B.較輕C.最甚D.沒有變化E.以上都是11 晝夜晨昏的變化與人體的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病情往往在傍晚()A. 加重B.較輕C.最甚D.沒有變化E.以上都是12 晝夜晨昏的變化與人體的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病情往往在夜間()A. 加重B.較輕C.最甚D.沒有變化E.以上都是13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心是( )A. 心 B. 大腦 C. 經(jīng)絡 D. 五臟 E. 六腑選擇題答案1-13 D D A E C E E E E B A C D二名字解釋1 整體觀念重視人體自身的完整性,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性。三論述題1. 如何理解人是一個有機

14、整體在結構上 :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 以五臟為中心 ,通過經(jīng)絡系統(tǒng)把六腑、 五體、 官竅等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 , 并通過精、 氣、血、 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統(tǒng)一的整體。在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上:氣、血、津液、精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是臟腑、經(jīng)絡等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但它們又 都是臟腑、經(jīng)絡等功能活動的產(chǎn)物。因此,組成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并維持其機能活動的物質是同一的,這些物質分布并運動 于全身,以完成統(tǒng)一的機能活動。在功能上:人體的臟腑組織器官雖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協(xié)調一致,共同完成機體統(tǒng)一的機能活動。人體 正常的生命活動,是在心神的統(tǒng)一主導下 ,既依靠各臟腑組織器官正常地發(fā)揮自己

15、的功能,又依賴于臟腑組織器官之間密切配合、相互協(xié)調來完成的病理上的整體性:相互影響。局部的病變,可引起整體性病理反映;內臟有病,可反映于相應的五體、官竅;五臟中一臟有病,可影響他臟;形與神相 互影響。診斷上的整體性運用了“有諸內必形諸外”的司外揣內的思想:在診察疾病時:可以通過觀察分析五體、官竅、色脈等外在的病理表現(xiàn),來推測內在臟腑的病理變化,從而作岀正確診斷為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治療上的整體性應從整體岀發(fā),在探求局部病變與整體病變的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確立適當?shù)闹蝿t與治法。2. 如何理解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1)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生理上的整體性: 在結構上: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以五臟為中心 ,通

16、過經(jīng)絡系統(tǒng)把六腑、五體、官竅等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并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統(tǒng)一的整體。 在功能上:人體的臟腑組織器官雖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協(xié)調一致,共同完成機體統(tǒng)一的機能活動。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是在心神的統(tǒng)一主導下,既依靠各臟腑組織器官正常地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又依賴于臟腑組織器官之間密切配合、相互協(xié)調來完成的 。 在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上:氣、血、津液、精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是臟腑、經(jīng)絡等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但它們 又都是臟腑、經(jīng)絡等功能活動的產(chǎn)物。因此,組成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并維持其機能活動的物質是同一的,這些物質分布并運 動于全身,以完成統(tǒng)一的機能活動。病理上的

17、整體性:相互影響。局部的病變,可引起整體性病理反映;內臟有病,可反映于相應的五體、官竅;五臟中一臟有病,可影響他臟;形與神相 互影響。診斷上的整體性運用了 “有諸內必形諸外”的司外揣內的思想:在診察疾病時:可以通過觀察分析五體、官竅、色脈等外在的病理表現(xiàn),來推測內在臟腑的病理變化,從而作岀正確診斷為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治療上的整體性應從整體岀發(fā),在探求局部病變與整體病變的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確立適當?shù)闹蝿t與治法。(2)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天人一體”的整體觀)自然環(huán)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季節(jié)氣候、晝夜、地理環(huán)境a. 人體的生理活動隨著一年之間季節(jié)氣候的規(guī)律性變化而岀現(xiàn)相應的適應性調節(jié)。b. 人體隨

18、晝夜陰陽二氣的盛衰變化而出現(xiàn)適應性調節(jié)。c. 地域環(huán)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進而影響體質的形成。自然環(huán)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a. 人體受不同季節(jié)異常氣候變化的影響,??砂l(fā)生一些季節(jié)性多發(fā)病或時令性流行?。患竟?jié)氣候的變化,還可加重病情等。b. 疾病病情的輕重可隨晝夜晨昏人體陽氣的消長而發(fā)生變化。c. 某些地方性疾病的發(fā)生,與地域環(huán)境的差異密切相關。(3)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社會環(huán)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社會環(huán)境不同(主要指社會的變遷及個人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高低),造就了個人的身心機能與體質的差異(舉例)。?社會環(huán)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 劇烈、驟然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舉

19、例);? 不利的社會環(huán)境,不僅易引發(fā)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發(fā)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死亡(舉例) 。?社會進步給人們健康帶來的影響:好的,差點(舉例)。? 社會環(huán)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 :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時, 必須充分考慮社會因素對人體身心機能的影響。 通過創(chuàng)造有利 的社會環(huán)境,獲得有利的社會支持,以及通過自我精神調攝,提高個人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來盡量避免不利的社 會因素對人的精神刺激,以維持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或促使疾病好轉、痊愈。第二節(jié) 辨證論治一選擇題1 中醫(yī)學“證”的概念是( )A.疾病的癥狀與體征B.對疾病癥狀與體征的調查過程C. 對疾病癥狀與體征的分析過程 D. 疾病

20、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E. 陰陽失調的具體表現(xiàn)2 證候的病理本質的內涵是( )A. 病因 B. 病因與病性 C. 病位與正邪關系D. 病性與正邪關系E.病因、病性、病位與正邪關系3 同病異治之“異” ,是指( )A.證候之異 B.病因之異 C.病因和證候之異D.病因和病位之異E.病性和病位之異4 異病同治之“同” ,是指( )A.病因之同 B.病性之同 C.病位之同 D.病因與病性之同 E.證候之同5 下列不屬于“癥”的是( )A. 頭痛 B. 咳嗽 C. 發(fā)熱 D. 感冒 E. 板狀腹6 下列不屬于“病”的是A. 頸椎病 B. 急性腰扭傷 C. 發(fā)熱 D. 感冒 E. 肩周炎選擇題答案

21、1-6 D E A E D C二名字解釋1. 癥即癥狀和體征的總稱 ,是疾病的外在表現(xiàn)。癥狀是指病人異常的主觀感覺或行為表現(xiàn)(如惡寒發(fā)熱、惡心嘔吐、頭痛、腰酸、 煩躁易怒等) ;體征是指能被檢查到的異??陀^征象(如腫塊、舌象、脈象等)。2. 證即證候, 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 某一階段 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慨括。 包括疾病的病因, 病變的部位、 性質、 程度, 邪正之間的關系, 疾病可能的發(fā)展變化趨勢,影響疾病性質的自身因素和生活環(huán)境及季節(jié)氣候等外界因素。反映著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 變化的本質。3. 病是疾病的簡稱,是指有特定的病因、發(fā)病形式、病變機理、發(fā)病規(guī)律和轉歸的一種病理過程。(如感冒)4

22、. 同病異治 就是指同一疾病,由于在疾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病理變化不同,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不同,因而治療方法也不相同。5. 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變化,即出現(xiàn)相同或相似的“證”,因此,就可采取相同的方法進行治療。6. 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有關疾病的所有資料(包括病史、癥狀和體征等),運用中醫(yī)學理論進行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發(fā)展趨向和邪正之間的關系,然后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三問答題1. 什么是辨證論治?(1)辨證(即辨識證候) ,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有關疾病的所有資料(包括病史、癥狀和體征等),運用中醫(yī)學理論進行分析、綜合,辨清

23、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發(fā)展趨向和邪正之間的關系,然后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2)論治,又稱施治,是在辯證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再因時、因人、因地的不同,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第一節(jié) 陰陽學說1 陰陽的概念是( )A. 古代的兩點論 B. 相互對立的兩個事物 C. 一個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D.矛盾E.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某些事物和現(xiàn)象對立雙方的概括2 陰陽屬性的征兆是( )A. 寒與熱 B. 水與火 C. 上與下 D. 左與右 E. 動與靜3“陰盛者勝之以陽”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 D. 陰陽消長 E. 陰陽

24、轉化4“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相互轉化 B. 陰陽互根互用 C. 陰陽消長平衡D .陰陽對立制約 E. 陰陽動態(tài)平衡5“陰在內,陽之守也”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 陰陽消長 E.陰陽轉化6“寒者熱之”所體現(xiàn)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7“陰勝則陽病”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8“寒極生熱”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9“重陰必陽”所說明

25、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10“陰中求陽”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11“陰損及陽”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12“陽損及陰”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13“無陰則陽無以化”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14“無陽則陰無以生”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26、C. 陰陽互根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15“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是指()A. 陰陽平衡關系的破壞B.陰陽對立關系的破壞C. 陰陽互根關系的破壞D .陰陽消長關系的破壞E. 陰陽轉化關系的破壞16“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指()A. 陰陽對立消長關系的正常B. 陰陽對立制約關系的正常C.陰陽互根互用關系的正常 D.陰陽消長平衡關系的正常E. 陰陽相互轉化關系的正常17“陰根于陽,陽根于陰”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陰陽交感 B. 陰陽對立 C. 陰陽互根 D. 陰陽消長 E. 陰陽轉化18 下列選項,可用陰陽對立制約解釋的是()A.寒極生熱B. 陰損及陽 C. 寒者熱之D.重陰必陽E.陰中求陽1

27、9 下列選項,可用陰陽相互轉化解釋的是()A. 寒極生熱B. 陰損及陽 C. 寒者熱之D.陰病治陽E.陰中求陽20 下列選項,可用陰陽互根互用解釋的是()A. 寒極生熱B. 陰病治陽 C. 寒者熱之D.重陰必陽E.陰中求陽21 下列選項,可用陰陽對立制約解釋的是()A. 寒極生熱B. 陰損及陽 C. 陽勝傷陰D.重陰必陽E.陰中求陽22 導致實熱證的陰陽失調是()A. 陽偏勝 B. 陰偏勝 C.陽偏衰D.陰偏衰E.陰勝陽病23 導致實寒證的陰陽失調是()A. 陽偏勝 B. 陰偏勝 C.陽偏衰D.陰偏衰E.陰勝陽病24 導致虛熱證的陰陽失調是()A. 陽偏勝 B. 陰偏勝 C.陽偏衰D.陰偏衰E

28、.陰勝陽病25 導致虛寒證的陰陽失調是()A. 陽偏勝 B. 陰偏勝 C.陽偏衰D.陰偏衰E.陰勝陽病26 屬于陽的脈象是( )A. 浮 B. 沉 C. 遲 D. 澀 E. 細27 屬于陰的脈象是( )A. 浮 B. 數(shù) C. 遲 D. 滑 E. 洪28 屬于陽證的是( )A. 里證 B. 表證 C. 寒證 D. 虛證 E. 陰虛證29 屬于陰證的是( )A. 虛證 B. 表證 C. 熱證 D. 實證 E陽亢證30 下列選項,屬于陰的是()A. 浮脈 B. 面色鮮明 C. 遲脈D. 背部E. 聲高氣粗31 下列選項,屬于陽的是()A. 面色晦暗 B. 聲低無力 C.脈象沉細D. 心煩不寧 E.

29、精神萎靡32“陽病治陰”的病理基礎是()A. 陰虛 B. 陽虛 C. 陰勝 D.陽勝 E.陰陽兩虛33“陰病治陽”的病理基礎是()A. 陰虛 B. 陽虛 C. 陰勝 D.陽勝 E.陰陽兩虛34 適用于陰偏衰的治療方法是()A. 陽病治陰 B. 陰病治陽 C.陰中求陽D. 陽中求陰E. 陰病治陰35 適用于陽偏衰的治療方法是()A. 陽病治陰 B. 陰病治陽 C.陰中求陽D. 陽中求陰E. 陽病治陽36“陰中求陽”的治療方法適用于()A. 陰虛 B. 陽虛 C. 陰勝 D.陽勝 E.陰陽兩虛37“陽中求陰”的治療方法適用于()A. 陰虛 B. 陽虛 C. 陰勝 D.陽勝 E.陰陽兩虛38 補陰時

30、適當配伍補陽藥稱為()A. 陰中求陽 B. 陽中求陰 C.陰病治陽D. 陽病治陰 E.陰病治陰39 補陽時適當配伍補陰藥稱為()A. 陰中求陽 B. 陽中求陰 C.陰病治陽D. 陽病治陰 E.陽病治陽40 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是()A. 損其有余 B. 補其不足 C.寒者熱之D. 熱者寒之 E.以上都不是A. 損其有余 B. 補其不足C.寒者熱之D.熱者寒之E.以上都不是42“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適用于A. 陰病治陽 B. 陽病治陰C.熱者寒之D.寒者熱之E.陽中求陰43“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適用于A. 陰病治陽 B. 陽病治陰C.熱者寒之D.寒者熱之E.陽中求陰44“熱者寒之”適用于()A.

31、陰虛則熱 B. 陽虛則寒C.陰勝則寒D陽勝則熱E陰陽兩虛45“寒者熱之”適用于()A. 陰虛則熱 B. 陽虛則寒C.陰勝則寒D陽勝則熱E陰陽兩虛46“陰中求陽”適用于()A. 陰虛則熱 B. 陽虛則寒C.陰勝則寒D.陽勝則熱E.陰陽兩虛47“陽中求陰”適用于()A. 陰虛則熱 B. 陽虛則寒C.陰勝則寒D陽勝則熱E陰陽兩虛48 無寒就無所謂熱,無熱則無所謂寒,體現(xiàn)了()A. 陰陽對立 B. 陰陽消長C.陰陽交感D.陰陽互根E.陰陽互用49 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體現(xiàn)了()A. 陰陽對立 B. 陰陽消長C.陰陽交感D.陰陽互根E.陰陽互用50 陰虛所致的證候是()A. 實熱證 B. 虛

32、熱證C.實寒癥D.虛寒證 E.真寒假熱證51 陽虛所致的證候是()A. 實熱證 B. 虛熱證C.實寒癥D.虛寒證 E.真寒假熱證52 陰盛所致的證候是()A. 實熱證 B. 虛熱證C.實寒癥D.虛寒證 E.真寒假熱證53 陽盛所致的證候是()A. 實熱證 B. 虛熱證C.實寒癥D.虛寒證 E.真寒假熱證54“陽勝則陰病”的含義是()A.陰不足則陽相對亢盛B.陽不足則陰相對亢盛C.陽有余則致陰液受損D.陰有余則致陽氣受損E.陰欲消亡則陽無所依55 “陰勝則陽病”的含義是()A. 陰不足則陽相對亢盛B.陽不足則陰相對亢盛C.陽有余則致陰液受損D.陰有余則致陽氣受損E.陰欲消亡則陽無所依56“陰虛則

33、熱”的含義是()A. 陰不足則陽相對亢盛B.陽不足則陰相對亢盛C.陽有余則致陰液受損D.陰有余則致陽氣受損E.陰欲消亡則陽無所依57“陽虛則寒”的含義是()A. 陰不足則陽相對亢盛B.陽不足則陰相對亢盛C.陽有余則致陰液受損D.陰有余則致陽氣受損E.陰欲消亡則陽無所依58 可用陰陽互根解釋的是()A. 熱極似寒,寒極似熱B.寒極生熱,熱極生寒C.陰勝則寒,陽勝則熱D.陰虛則熱,陽虛則寒E.陽損及陰,陰損及陽59 可用陰陽轉化解釋的是()A. 熱極似寒,寒極似熱B.寒極生熱,熱極生寒C.陰勝則寒,陽勝則熱D.陰虛則熱,陽虛則寒E.陽損及陰,陰損及陽60“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適應癥是()A. 實

34、熱證 B. 實寒證 C. 虛寒證 D. 虛熱證 E. 寒熱錯雜證61“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適應癥是()A. 實熱證 B. 實寒證 C. 虛寒證 D. 虛熱證 E. 寒熱錯雜證 62“陽病治陰”的適應癥是()A. 實熱證 B. 實寒證 C. 虛寒證 D. 虛熱證 E. 寒熱錯雜證 63“陰病治陽”的適應癥是()A. 實熱證 B. 實寒證 C. 虛寒證 D. 虛熱證 E. 寒熱錯雜證64 補陰時適當配以補陽藥為( )A. 陰中求陽 B. 陽中求陰 C. 陽病治陰 D. 陰病治陽 E. 陰陽雙補65 補陽時適當配以補陰藥為( )A. 陰中求陽 B. 陽中求陰 C. 陽病治陰 D. 陰病治陽 E.

35、陰陽雙補66 下列屬性中不屬于“陰”的是()A. 靜止的 B. 無形的 C. 陰暗的 D. 寒冷的 E. 向下的67 下列屬性中不屬于“陽”的是()A. 運動的 B. 向上的 C. 濕潤的 D. 亢進的 E. 鮮明的68 下列哪組關系不能劃分“陰陽” ( )A. 牛與羊B. 上與下C. 升與降 D.明與暗 E. 寒與熱69 五臟之中,心為( )A.陽中之陽B. 陽中之陰C.陰中之陽D.陰中之陰E.陰中之至陰70 五臟之中,肺為( )A.陽中之陽B. 陽中之陰C.陰中之陽D.陰中之陰E.陰中之至陰71 五臟之中,肝為( )A.陽中之陽B. 陽中之陰C.陰中之陽D.陰中之陰E.陰中之至陰72 五臟

36、之中,腎為( )A.陽中之陽B. 陽中之陰C.陰中之陽D.陰中之陰E.陰中之至陰73 五臟之中,脾為( )A.陽中之陽B. 陽中之陰C.陰中之陽D.陰中之陰E.陰中之至陰7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陽盛則熱B. 陰勝則寒C.陰虛則熱D.陽虛則寒E. 以上都是75 下列歸納的藥物的性能中屬于“陽”的是()A. 寒 B. 涼C. 甘 D.E厶酸E. 苦76 下列歸納的藥物的性能中屬于“陰”的是()A. 溫 B. 熱C. 辛 D.苦E. 升77 陰陽的相互轉化是( )A. 偶然的 B. 必然的 C. 有條件的 D. 絕對的 E. 以上都不是78 將一天的時間的劃分陰陽,其中上午是()A.陽中之陽

37、B.陽中之陰C. 陰中之陰D.陰中之陽E.以上都不是79 將一天的時間的劃分陰陽,其中下午是()A.陽中之陽B.陽中之陰C. 陰中之陰D.陰中之陽E.以上都不是80 將一天的時間的劃分陰陽,其中上半夜是()A.陽中之陽B.陽中之陰C. 陰中之陰D.陰中之陽E.以上都不是81 將一天的時間的劃分陰陽,其中下半夜是()A.陽中之陽B.陽中之陰C. 陰中之陰D.陰中之陽E.以上都不是82“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陽則陰無以生”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A. 對立制約 B. 相互轉化 C. 互根互用 D. 消長平衡 E. 陰陽交感 選擇題答案1-20 E B B D C B D E E C C C C C C

38、D C C A E 21-40 C A B D C A C B A C D A B A B B A B A B 41-60 A A B D C B A D D B D C A C D A B E B C 61-82 D D C B A B C A A B C D E E C 76 C A B C D C二名字解釋1. 陰陽 是對宇宙中相互關聯(lián)的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2. 陰陽交感 是指陰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3. 陰陽互用 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礎上,部分范疇的陰陽雙方會出現(xiàn)相互資生、促進和助長的情況。4. 陰陽互根是指陰陽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系。5. 陰陽轉化 是指陰陽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陽可以轉化為陰,陰可以轉化為陽。三問答題1. 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