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統(tǒng)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_第1頁
第1課 統(tǒng)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_第2頁
第1課 統(tǒng)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_第3頁
第1課 統(tǒng)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_第4頁
第1課 統(tǒng)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第一單元 古代中古代中國國的政治家的政治家 第1課 統(tǒng)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 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 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秦始皇、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 光武帝、孝文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 唐玄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明成祖、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自上古以來不嘗有, 五帝所不及” 秦朝人 “無道”,“視殺人為狗彘” 晉朝人 “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輕議。”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贄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貞觀政要 歷史人物評說的幾點基本原則 1、依據歷史人物的主要活動史實;(政

2、治、經濟、文化、 軍事、外交、科技、民族關系方面) 2、把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特定的時代大背景下,分析歷史人 物的活動是否順應了歷史發(fā)展 潮流,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 和生產力的發(fā)展; 3、采取一分為二的辯證法觀點; 先滅弱韓:前230年 離間滅趙:前228年 水灌滅魏:前225年 王翦滅楚:前223年 北滅燕國:前222年 完勝滅齊:前221年 1、過程: 2、秦國為什么能順利統(tǒng)一六國? 社會經濟發(fā)展,各民族、各地區(qū)間聯(lián)系加強, 為統(tǒng)一提供了必要的社會基礎。 長期頻繁的戰(zhàn)亂,人民渴望統(tǒng)一。 商鞅變法,為秦統(tǒng)一奠定基礎。 廣泛吸引各國賢士 制定正確的統(tǒng)一方略 統(tǒng)一條件成熟,秦國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3、閱讀與思考: 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 盈城” 賈誼過秦論 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 論衡書解 你從兩則材料中得到哪些有關秦統(tǒng)一六國的歷 史信息? 3、秦統(tǒng)一六國有何歷史意義? 面對如此遼闊的國家,以秦始皇為首的封建地主階級又 如何去鞏固統(tǒng)一和加強管理的呢? 思考: 1、政治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內容: (2)特點: (3)影響: 確立皇帝制度; 中央設三公九卿;(三公名稱及職責) 地方實施郡縣制度 皇權至上,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 地方絕對服從中央,沒有獨立性;(“強干弱枝”) 皇帝直接任免主要官吏 鞏固統(tǒng)一;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 制度的基本格局 加強了對人民

4、統(tǒng)治,惡化了人民的處境 參考答案: 1、不同:郡縣制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而分封制的 諸侯是終身、世襲的;郡縣制地方絕對服從中央, 而分封制地方有一定的獨立性。 意義: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 2、提示: 經濟基礎: 政治基礎: 理論基礎: 封建自然經濟分散性所決定 封建地主階級要求加強對人民統(tǒng)治 戰(zhàn)國法家韓非子的主張 2、軍事上:南征百越、北擊匈奴,修筑長城 3、文化上:統(tǒng)一文字(小篆) 4、經濟上:統(tǒng)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 統(tǒng)一度量衡制度 5、交通上:修筑以咸陽為中心的水陸交通 (馳道、直道、靈渠、人工渠道) 意義: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促進交通發(fā)展 有利于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

5、 (1)“焚書坑儒”: (2)嚴刑酷法: (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目的 焚書范圍 后果 修長城(目的、基礎、起止點) 大興土木,建宮殿、陵墓 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教材P.6“學思之窗”) 2、影響: 1、暴政主要表現(xiàn): 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公元前207年,被農民起義推翻) (1)功:國家統(tǒng)一:結束諸侯割據,統(tǒng)一全國 政治:開創(chuàng)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經濟:統(tǒng)一度量衡、貨幣,促進了經濟發(fā)展 文化:統(tǒng)一文字促進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通過統(tǒng)一戰(zhàn)爭,促進了民族融合, (2)過:“焚書坑儒”摧殘了古代文化,鉗制了思想發(fā) 展。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是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的根本原因。

6、 總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為的皇帝。 1、古人坐船從位于漓江的桂林直達位于湘江的長沙, 這種情形最早只可能發(fā)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戰(zhàn)國 D.秦朝 2、周武王實行分封制,而秦朝時李斯反對實行分封 制。對此最恰當的評價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對進步的 C.前者反動后者進步 D.都有利于封建統(tǒng)治 3、以下有關嬴政定“皇帝”稱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具有神化皇權的意圖 B.立志效法古代圣人 C.體現(xiàn)了專制主義傾向 D.是君主集權的產物 (04江蘇)觀察下列三幅地圖,回答問題。(12分) 圖2圖1 圖3 (1)三幅地圖分別反映哪三個時期?(3分) (2)這三個時期的政治特點分別是什么?(7分) (3)概括這三幅圖(三個時期)所反映的我國歷史發(fā)展 趨勢。(2分) 春秋;戰(zhàn)國;秦朝。 春秋: 諸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