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床機構設計-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21頁_第1頁
壓床機構設計-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21頁_第2頁
壓床機構設計-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21頁_第3頁
壓床機構設計-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21頁_第4頁
壓床機構設計-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21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壓床機構設計說明書 班級 :XXXX學號 :XXX姓名 :XX 完成日期: XXXX年XX月 一、壓床機構簡介21.壓床機構簡介22.設計內(nèi)容3(1)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折3(2)凸輪機構構設計3二、執(zhí)行機構的選擇4方案一4(1)運動分析4(2)工作性能4(3)機構優(yōu)、缺點5方案二5(1)運動分析5(2)工作性能6(3)機構優(yōu)、缺點6方案三6(1)運動分析7(2)工作性能7(3)機構優(yōu)、缺點7選擇方案7三、主要機構設計81、連桿機構的設計82、凸輪機構設計8四、機構運動分析13五、原動件原則16六、傳動機構的選擇16七、運動循環(huán)圖18八、設計總結19九、參考文獻20一、壓床機構簡介1.壓床機構

2、簡介壓床機械是被應用廣泛的鍛壓設備它是由六桿機構中的沖頭(滑塊)向下運動來沖壓機械零件的。其執(zhí)行機構主要由連桿機構和凸輪機構組成。圖1為壓床機械傳動系統(tǒng)示意圖。電動機經(jīng)聯(lián)軸器帶動三級齒輪減速傳動裝置后,帶動沖床執(zhí)行機構(六桿機構,見圖2)的曲柄轉(zhuǎn)動,曲柄通過連桿,搖桿帶動沖頭(滑塊)上下往復運動,實現(xiàn)沖壓零件。在曲柄軸的另一端,裝有供潤滑連桿機構各運動副的油泵凸輪機構。2.設計內(nèi)容(1)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折已知:中心距 x1、x2、y, 構件4 的上、下極限角,滑塊的沖程 H,比值CBBO4、CDCO4,各構件質(zhì)心 S 的位置,曲柄轉(zhuǎn)速 n1。要求:將連桿機構放在直角坐標系下,編制程序,并畫出

3、運動曲線,打印上述各曲線圖。(2)機構的動態(tài)靜力分析已知:各構件的重量 G 及其對質(zhì)心軸的轉(zhuǎn)動慣量 Js(曲柄2 和連桿5的重力和轉(zhuǎn)動慣量略去不計),阻力線圖(圖 97)以及連桿機構設計和運動分析中所得的結果。要求:通過建立機構仿真模型,并給系統(tǒng)加力,編制程序求出外力,并作曲線,求出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方案G3G4G6FmaxJs3Js4值72kg50kg40kg4200N0.35kg.m20.22 kg.m2(2)凸輪機構構設計已知:從動件沖程 H,許用壓力角推程角 。,遠休止角 ,回程角 ,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見表 3,凸輪與曲柄共軸。要求:根據(jù)給定的已知參數(shù),確定凸輪機構的基本尺寸,并將運算

4、結果寫在說明書中。將凸輪機構放在直角坐標系下,編制程序畫出凸輪機構的實際廓線,打印出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和凸輪運動仿真模型。設計內(nèi)容連桿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析單位mm()mmr/min符號X1X2yHCBBO4CDCO4n1BS2/BCDS3/DE數(shù)據(jù)30140160601201501/21/4901/21/2 表3二、執(zhí)行機構的選擇方案一(1)運動分析該執(zhí)行機構中不考慮凸輪機構,活動構件數(shù)n=5,低副數(shù)目Pl=7,高副數(shù)目Ph=0,不存在虛約束等,由以上條件可知機構自由度F=1,機構具有確定的自由度。電動機通過減速傳動機構(齒輪傳動)帶動原動件曲柄1做勻速圓周運動,原動件曲柄1帶動連桿2運動,連桿2

5、帶動擺桿5和連桿4運動,從而使滑塊4在豎直方向上做往復運動,從而實現(xiàn)壓壓床的功能。在曲柄軸的另一端,裝有供潤滑連桿機構各運動副的油泵凸輪機構。(2)工作性能曲柄1做勻速圓周運動,連桿2隨著曲柄1的周轉(zhuǎn)不斷的改變角度,擺桿5和連桿4也隨著連桿2的角度變化產(chǎn)生運動,從而使滑塊3速度變化,由于該機構不存在急回運動,使得滑塊工作時的速度比較慢。在壓床工作時,要實現(xiàn)機構的往返運動,必須給曲柄增加一個力才能使其正常工作,在工作行程中,連桿2、4,擺桿5,曲柄1也受到滑塊3的反作用力各桿受力彎曲,對各桿的彎曲強度要求比較高,特別是桿2。(3)機構優(yōu)、缺點優(yōu)點:該機構在設計上不存在影響機構運動的死角,機構在運

6、轉(zhuǎn)工程中不會因為機構本身的問題而突然停下來。機構使用凸輪和連桿機構,設計簡單,維修、檢測都很方便。該機構使用的連桿和凸輪都不是緊密的結構,不需要不需要特別的材料,加工工藝,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缺點:機構傳遞運動的構件過多,而且對各構件的強度要求相對較高,尤其是桿件2,不適用與較高的載荷。結構過于分散,不能以較小的力獲得較大的效果。機構越多傳遞效率越差,損耗越多。所以此方案不適用于壓床。方案二(1)運動分析該執(zhí)行機構中不考慮凸輪機構,活動構件數(shù)n=5,低副數(shù)目Pl=7,高副數(shù)目Ph=0,由以上條件可知機構自由度F=1,機構具有確定的自由度。電動機通過減速傳動機構(齒輪傳動)帶動原動件曲柄1做勻速

7、圓周運動,原動件曲柄1帶動連桿2運動,連桿2帶動擺桿3運動,滑塊5在擺桿3上滑動,滑塊,5和滑塊4通過轉(zhuǎn)動副相連接,從而使滑塊4在豎直方向上做往復運動,從而實現(xiàn)壓壓床的功能。在曲柄軸的另一端,裝有供潤滑連桿機構各運動副的油泵凸輪機構。(2)工作性能曲柄1做勻速圓周運動,連桿2隨著曲柄1的周轉(zhuǎn)不斷的改變角度,擺桿3也隨著連桿2的角度變化產(chǎn)生運動,從而使滑塊4、5速度變化。在壓床工作時,要實現(xiàn)機構的往返運動,必須給曲柄增加一個力才能使其正常工作,在工作行程中,連桿2、擺桿3、曲柄1也受到滑塊4的反作用力各桿受力彎曲,對各桿的彎曲強度要求比較高,特別是桿3。(3)機構優(yōu)、缺點優(yōu)點:(1)該機構在設計

8、上不存在影響機構運動的死角,機構在運轉(zhuǎn)工程中不會因為機構本身的問題而突然停下來。機構使用凸輪和連桿機構,設計簡單,維修、檢測都很方便。(2)結構緊湊,傳動效果好,機構運動過程中有急回運動,能獲得較大的效率。缺點:(1)機構對滑塊5和擺桿的要求較高,對滑塊5工作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要求比較高,對擺桿3的抗彎強度要求比較高,不適用于較高載荷。(2)該機構所占的空間比較大。方案三(1)運動分析該執(zhí)行機構中不考慮凸輪機構,活動構件數(shù)n=5,低副數(shù)目Pl=7,高副數(shù)目Ph=0,不存在虛約束等,由以上條件可知機構自由度F=1,機構具有確定的自由度。電動機通過減速傳動機構(齒輪傳動)帶動原動件曲柄1做勻速圓周運動

9、,原動件曲柄1帶動連桿2運動,連桿2帶動擺桿3運動,擺桿3帶動連桿4,從而使滑塊,5在豎直方向上做往復運動,從而實現(xiàn)壓壓床的功能。在曲柄軸的另一端,裝有供潤滑連桿機構各運動副的油泵凸輪機構。(2)工作性能曲柄1做勻速圓周運動,連桿2隨著曲柄1的周轉(zhuǎn)不斷的改變角度,擺桿3隨著連桿2的運動而運動,從而帶動連桿4的角度變化,從而使滑塊5速度變化,由于該機構存在急回運動,使得滑塊工作時的速度比較快。在壓床工作時,要實現(xiàn)機構的往返運動,必須給曲柄增加一個力才能使其正常工作,在工作行程中,連桿2、4,擺桿3,曲柄1也受到滑塊5的反作用力各桿受力彎曲,對各桿的彎曲強度要求比較高。 (3)機構優(yōu)、缺點優(yōu)點:(

10、1)該機構在設計上不存在影響機構運動的死角,機構在運轉(zhuǎn)工程中不會因為機構本身的問題而突然停下來。機構使用凸輪和連桿機構,設計簡單,維修、檢測都很方便。(2)結構緊湊,傳動效果好,機構運動過程中有急回運動,能獲得較大的效率。(3)加工制造簡單,成本小,載荷沖擊較大,可以小批量生產(chǎn),使用壽命長缺點:機械本身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選擇方案設計要求我們使用壽命為十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載荷為中等沖擊,允許曲柄,綜合比較上訴三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考慮各種因素,最后選擇方案三為設計方案。三、主要機構設計1、連桿機構的設計由圖可知 DD1=150mm CC1O4為等邊三角形四邊形CC1D1D為平行四邊形 CO4

11、=C1O4=CC1=DD1=150mmCD=0.25CO4=37.5mm CB=BO4/2 BO4=100tanO2O4E=0.1875 O2O4E=10.62B1O4O2=49.38 O2O4=163mm2BO4*O2O4*cosB1O4O2=BO42+O2O42-B1O22 B1O2=123.87mm2BO4*O4O2*COSBO4O2=BO42+O4O22-BO22BO2=217.68mm O2A=(O2B-O2B1)/2=46.905mmAB=O2A+O2B1=170.775mm四桿長度:O2A=46.905mm AB=170.775mm BO4=100mm CD=37.5mm BC=

12、50mm2、凸輪機構設計凸輪機構的設計及其運動曲線采用的是軟件編程制作,按照選擇數(shù)據(jù)的設計要求推動從從動件8的推、回程運動規(guī)律均為正弦運動。正弦運動既無剛性沖擊又無柔性沖擊所以我們即按其正弦規(guī)律進行設計。解析法設計凸輪,需要求出凸輪輪廓曲線的解析函數(shù)式。盤形凸輪輪廓曲線是一種平面曲線,通常可用直角坐標來描繪。按確定凸輪機構的基本尺寸求出理論廓線外凸曲線的最小曲率半徑,min,選取滾子半徑rr。下面按照給定已知條件來設計該凸輪的輪廓曲線。符號H0010單位mm(0)值2030701070下面求凸輪的理論輪廓曲線方程:以凸輪的基圓圓心為直角坐標軸的原點。Y 軸與推桿軌道,平行且指向上方。因為理論廓

13、線由推程、遠休止、回程和近休止四部分組成,所以輪廓的直角坐標方程也分四段求出。(1)推程部分:在此階段作等加速度上升。以下為運動位移方程:s=h(/0)-sin(2/0 )/(2)v=h1-cos(2/0 )/ 0a=2 h*sin(2/0 )/由題意得 h=20 0=70(2)遠休止部分:此期間推桿靜止,s=20mm,所以該部分凸輪廓線為一段圓弧其半徑為 ,e=0。凸輪廓線的直角坐標參數(shù)方程為: x = R sin y = R cos 式中 是圓弧上的點和原點之間的連線與 Y 軸的夾角。根據(jù)理論廓線在圖中的幾何關系可得: (7080)(3)回程部分:以下為回程運動方程: s=h1-(/ )+

14、sin(2/ )/(2)v=hcos(2/ )-1/ a=-2hsin(2/ )/ (4)近休止部分:運動到這一階段,推桿靜止,s=0,該部分凸輪的理論輪廓曲線為基圓的一部分圓弧。所以凸輪廓線的直角坐標參數(shù)方程為: x = r0sin y = r0cos 式中 是圓弧上的點和原點之間的連線與 Y 軸的夾角,根據(jù)理論廓線在圖中的幾何關系,可得:所以有 x=r0sin(+) y=r0cos(+) (150360)3、 (1)凸輪基圓半徑()的確定:我們選取凸輪基圓半徑r0=60mm,滾子半徑公式(0.10.15) r0,得出滾子半徑 9mm,根據(jù)方程,利用軟件編程,得出下圖。凸輪的形狀四、機構運動

15、分析決定采用proe5.0對運動連桿機構進行運動學分析,下圖為連桿機構運動曲線圖。搖桿4的角速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搖桿4的角加速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滑塊6的位移曲線如下圖所示滑塊6的速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滑塊6的加速度曲線如下所示五、原動件原則由轉(zhuǎn)速 n2=90r/min,電機的轉(zhuǎn)速應要盡量小,選用一般用途的電動機。選擇電動機容量 Pmax=2.12kw ,Pw=Pmax/0.9=2.36 kw。工作機軸轉(zhuǎn)速n2= 90r/min。可以按各級齒輪傳動比820,所以電動機轉(zhuǎn)速可選范圍: n=i*n2=(815)*90=7201800 r/min。 考慮到總體選用同步轉(zhuǎn)速為1000r/min的Y系列異步電動

16、機 Y80M1-4,其滿載轉(zhuǎn)速n=1390 r/min六、傳動機構的選擇構思一個合理的傳動系統(tǒng),它可將電機的高速轉(zhuǎn)動(1390 r/min)變換為執(zhí)行機構的低速轉(zhuǎn)動。構思機構傳動方案時,能較為合理地分配各部分的傳動比。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及其分配:由電動機的滿載轉(zhuǎn)速nm和工作機主動軸轉(zhuǎn)速nw可確定傳動裝置應有的總傳動比為:inm/nw nw90 nm=1390 i=15.44 一級傳動比(皮帶傳動):i0=3由電動機傳出的轉(zhuǎn)速為1390r/min,經(jīng)過皮帶輪減速度變?yōu)?63r/min,再經(jīng)過齒輪減速最后輸出的速度為90r/min。如下圖: 齒輪箱中齒輪的齒數(shù)Z1=24;Z2=80;Z3=40;Z

17、4=60; 根據(jù)傳動比i14=所有從動輪的齒數(shù)積/所有主動輪的齒數(shù)積 所以,二級傳動比(齒輪傳動) i14=80x60/24x40=5所以總的傳動比 i=3x5=15 nw=nm/i=1390/15=93 r/min且(93-90)/90100%=3.33% 在允許轉(zhuǎn)速偏差5% 內(nèi),所以基本符合要求。七、運動循環(huán)圖八、設計總結從課題發(fā)下來到上交已經(jīng)過了這么長時間了,在不斷的折磨中我終于把課程設計做完了,這其中經(jīng)歷了很多困難,從最開始的什么都不知道,從哪下手該怎么下手都不知道,到現(xiàn)在慢慢弄懂了些,雖然沒有做的很好,但我自己努力了,先設計的是六桿機構各桿件的長度,通過上網(wǎng)找資料,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很快的就把桿件的長度給設計出來了,可是當我看到凸輪的時候,有點懵了,學的東西都忘了,然后我又跑回去看書復習,種種速度運動規(guī)律終于明白了什么意思,這部分最難的就是凸輪基圓半徑的選取,在就是MATLAB編程了,基圓的半徑都是開始選取的時候以為有什么公式,結果做到最后還是自己隨便選取了一個最合適的值,通過這部分的設計,使得我對凸輪有了一個更加深層次的認識,也使我對MATLAB有了一部分了解,設計完這部分之后就是各種軌跡曲線,速度曲線,加速度曲線的繪制,這部分內(nèi)容我是通過proe5.0來進行模擬的,通過自己設計的尺寸,在proe5.0中畫出實體,然后利用proe5.0中的機構模塊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