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1 氣候類型的綜合運用_第1頁
考點11 氣候類型的綜合運用_第2頁
考點11 氣候類型的綜合運用_第3頁
考點11 氣候類型的綜合運用_第4頁
考點11 氣候類型的綜合運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窗體頂端考點11 氣候類型的綜合運用 了解造成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的判斷方法等相關內(nèi)容重點:【基礎回顧】 1.北半球為例全球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 2.氣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陽輻射(緯度)、海陸位置、大氣環(huán)流、地面狀況和洋流等。 3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低緯度地區(qū)接受太陽輻射多,氣溫高;高緯度地區(qū)接受太陽輻射少,氣溫低。 (2)海陸位置。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夏季海洋氣溫低于陸地。 (3)地形地勢。山地隨海拔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4)洋流。暖流對流經(jīng)地區(qū)有增溫作用,寒流有降溫作用。 (5)人類活動。如修建水庫、植樹造林等。

2、4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氣環(huán)流。不同的氣壓帶、風帶的影響,降水不同。如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區(qū),降水較多,西風帶控制區(qū),降水較多等。 (2)海陸位置。近海受暖濕氣流影響的地方降水多,內(nèi)陸地區(qū)降水少。 (3)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有增濕作用,寒流有減濕作用。 【技能方法】 1造成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的判斷方法 (1)如果是相距較遠的南北兩地,則年均溫大小差異的主要因素一般考慮緯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較遠的東西兩地,則年(日)溫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慮海陸位置(距海遠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溫明顯偏高,則可能有地形對冬季風起阻擋作用,常考慮地形因素;如果夏溫明顯偏低,則

3、可能位于海拔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陸同緯度東西兩岸的兩地,則氣溫大小差異一般要考慮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離較近的兩地,氣溫大小有明顯差異,則一般考慮地形因素。 2造成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的判斷方法 (1)首先是根據(jù)經(jīng)緯度、海陸位置等判斷兩地所處的氣壓帶、 風帶位置,即大氣環(huán)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較近的兩地,降水有明顯差異,一般考慮地形(迎、背風坡)的影響。 (3)如果是大陸東西兩岸的兩地,除考慮大氣環(huán)流因素外,一般還要考慮洋流因素的影響。 3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 【基礎達標】 下圖示意地球上五個不同地區(qū)(都位于沿海)受氣壓帶和風帶影響的狀況。讀圖完成1-3題。 1.若

4、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圖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屬() A兩種氣候類型 B三種氣候類型 C四種氣候類型 D五種氣候類型 2.圖中五地所屬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是() 主要分布在大陸東岸 主要分布在大陸西岸 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 主要分布在中高緯度 ABCD 3.下列地點與圖中序號對應可能性最大的是() A惠靈頓 B溫哥華 C威尼斯 D開普敦 【答案】1.B2.B3.B 【解析】 1.讀圖可知,地幾乎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為熱帶沙漠氣候;地常年受西風帶控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兩地受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為地中海氣候;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為熱帶沙漠氣候。 2.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中

5、低緯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3.威尼斯、開普敦為地中海氣候,惠靈頓、溫哥華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下圖為海陸某月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完成4-5題。 4.造成X、Y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陽高度角 B晝夜長短 C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D大氣環(huán)流 5.造成M、N、P三地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B大氣環(huán)流C地形D海陸位置 【答案】4.C5.B 【解析】 4.從圖中可以看出,X地位于海洋,Y地位于陸地,兩者吸熱和放熱的速度不同(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導致了氣溫的差異。 5.M、N、P三地都位于大陸西岸

6、的沿海地區(qū),P地位于40N以北一點,常年受西風的影響;N地位于30N40N之間,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M地位于30 N以南一點,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的控制,因而大氣環(huán)流是造成三地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 圖1是甲、乙兩地各月氣溫差(甲地各月氣溫減去乙地各月氣溫)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減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圖,圖2是四種不同氣候類型的各月平均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6-7題。 6.圖2中、能正確表示甲、乙兩地氣候類型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7.影響甲、乙兩地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氣環(huán)流B.緯度 C.下墊面狀況D.沿岸洋流

7、 【答案】6.C 7.A 【解析】 6.讀題干明確圖1的含義,7月份甲地降水減去乙地降水大約為50 mm,讀圖2四地7月份降水大約是:200mm、80mm、150mm、20mm,可以判斷甲肯定對應圖2中的,乙對應。 7.根據(jù)上題的判斷和“以溫定帶,以水定型”可以確定甲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乙是溫帶季風氣候,二者成因都是受季風環(huán)流的影響。 【能力提升】 下圖為“某地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陰影部分為陸地),據(jù)此回答1-2題。 1.影響圖中M、N兩處等溫線發(fā)生明顯彎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海陸分布,緯度位置 B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 C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 D洋流,地形 2.N地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氣

8、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答案】1.D 2.C 【解析】 1.由經(jīng)緯度可知,該地位于北大西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cè)。M處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N處受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影響。 2.N地位于大陸西岸,受西風及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烏魯木齊2015屆高三一診試題) 一般來說,凡受海洋氣團影響的地區(qū),就帶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凡受大陸氣團影響的地區(qū),就帶有大陸性氣候的特點。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響明顯的地區(qū),表示不同類型的氣候區(qū)。據(jù)此完成3-4題。 3.圖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征的地區(qū)是() A B C D 4. 下圖為世界某地氣溫和降水量圖,該地可

9、能位于上圖中的() A地B地C地D地 【答案】3.B4.C 【解析】 3.由圖可知,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地為溫帶季風氣候,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四地均受來自海洋氣流的影響,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地為地中海氣候 ,地為熱帶沙漠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候干旱,具有大陸性氣候特點。 4.由圖可知,該地各月氣溫都在15 以上,屬于熱帶,從降水量來看,全年降水量很 小,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上圖中的地為熱帶沙漠氣候。 下圖為四個氣象觀測站所記錄的氣象資料,圖中的符號代表各站每月的氣溫和降水量。讀圖回答5-6題。 5.乙觀測站的氣候類型可能為()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

10、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6.丁觀測站所在地山上有終年積雪,雪線高度可能為() A.1500米B.2000米 C.3200米D.4500米 【答案】5.B 6.D 【解析】 5.乙站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氣溫在20以下,氣溫年較差小,各月降水均勻,故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6.丁地最熱月均溫約為25,若山上終年有冰雪,其雪線高度可能為4500米。 (2015上海卷)(十一) 下圖為某洲大陸沿22S緯線的地形剖面圖。 7.圖中乙地氣候類型屬于()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高原山地氣候 8.導致乙地降水量與甲地明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處于

11、盛行風向的迎風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響 C.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D.受高峻地勢影響 【答案】7.B 8.A 【解析】 7.該大陸兩側(cè)為高大山地,海拔達到5000米,中部地區(qū)地勢低平為平原地形,東部海拔較高為高原地形。故該大陸應為南美大陸。圖中乙地位于熱帶地區(qū)為熱帶草原氣候。B正確。 8.乙地受赤道低壓和東南信風交替控制,為熱帶草原氣候。乙地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導致當?shù)亟邓龆唷<椎匚挥跂|南信風背風坡,受沿岸寒流影響,降水少。A正確。 考點:地形剖面線、氣候差異。 【終極闖關】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zhì)量測試) 下圖為非洲局部地區(qū)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甲地與乙、

12、丙兩地降水量顯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大氣環(huán)流 C經(jīng)度D洋流 2.甲、乙、丙三地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1.A 2.A 【解析】 1.讀圖,甲、乙、丙三地的緯度相近,都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大氣環(huán)流差異不大,B錯。都位于沿海,經(jīng)度影響小,C錯。洋流規(guī)模小,影響較小,D錯。甲地位于平原區(qū),對流雨多。乙、丙位于埃塞俄比亞高原,海拔高,空氣對流弱,降水少。A對。 2.結(jié)合前面分析,甲地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是熱帶雨林氣候,降水最多。乙地受地形影響,對流較弱,降水較少。丙地沿岸受離岸風影響,夏季沿岸是寒流,降水最少。A對。 考點:影響

13、降水的主要因素,不同區(qū)域降水的差異及原因。 (2015福建卷) 下圖示意某區(qū)域氣候要素的逐月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3.造成4-6月蒸發(fā)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氣溫上升降水量增多 風力增大云量減少 A. B. C. D. 4.該區(qū)域當年水分累積虧損最為嚴重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答案】3.A 4.B 【解析】 3.蒸發(fā)量的大小受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圖示時間段的氣溫上升,降水量增多;而無法判斷風力的大?。唤邓龆啾砻髟屏吭黾?。故選A。 4.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為水分虧損,圖示3-6月份均為虧損,所以累積虧損量6月份最多;而其它月份沒有出現(xiàn)水分虧損。故選B。 考點:曲線

14、圖的判讀、氣候。 【名師點睛】 讀圖的一般步驟看圖名,圖名是一幅圖的靈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這幅圖要反映的主題。因此,在做有圖的題的時候,首先要看圖名,這樣有助于我們確定考察方向、及時調(diào)動和回憶相關知識。 看圖例,圖例能夠告訴我們地圖中各個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義以及各個地理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我們準確的理解地圖想要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因此,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圖例,扣準點是保證高分的重要條件。 看圖注,有部分地圖,除了圖名和圖例外還會有一些文字的注釋。這些注釋往往會是我們解題時重要的突破點和切入口,所以,讀圖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不能錯過地圖所要傳遞的信息。 提取圖示信息,圖示有價值的信息是我們解

15、題關鍵,把有價值信息標注出來,便于分析其規(guī)律性。 回歸材料、找遺漏點,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題中,題目呈現(xiàn)的方式幾乎都是圖文結(jié)合的。在答題時,除了地圖中所反映的知識點外,還要回歸材料,認真研讀,從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點,避免知識點的遺漏,同時,一些比較難、偏的題,材料里面還往往隱藏著解題的突破點。因此,所有的讀圖題最終都要回歸材料。 (湖南省2015屆高三高考仿真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大體分布在緯度為25-35的大陸東岸,是由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而形成的,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南,其北方界線比理論上的界線明顯南移。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5.和北半球其他地區(qū)相比,我國的亞熱帶季

16、風氣候區(qū)北部緯度位置明顯向南偏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風勢力較強 B夏季風的勢力較強 C缺少高大的東西向的山脈 D洋流對我國影響小 6.同樣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秦嶺(34N)的緯度明顯高于淮河(32N)的緯度,其原因主要是() A距海的遠近不同 B地形因素 C大氣環(huán)流因素 D與冬季風的源地距離不同 【答案】5.A 6.B 【解析】 5.我國氣候大陸性強,和北半球其他地區(qū)相比,我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北部緯度位置明顯向南偏,主要是因為冬季風勢力較強,A對。與夏季風無關,B錯。有高大的東西向山脈,C錯。與洋流影響無關,D錯。 6.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秦嶺(34N

17、)的緯度明顯高于淮河(32N)的緯度,因為秦嶺山地對冬季風阻擋明顯,面淮河沒有阻擋作用。所以是地形因素的差異,B對。與距海遠近無關,A錯。兩地大氣環(huán)流相同,C錯。距離差異不大,不是主要因素,D錯。 考點: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及其分布緯度差異的原因。 (2015浙江卷) 一地的自然景觀主要取決于其水熱條件。下圖中北緯30附近甲、乙兩地的自然景觀圖,完成下列各題。 7.下圖為北緯30附近、四地的氣候統(tǒng)計圖。與甲、乙兩相對應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8.甲、乙兩地自然景觀迥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太陽輻射B.距海遠近 C.洋流性質(zhì)D.海拔高度 【答案】7.D 8.D

18、 【解析】 7.北緯30附近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大部分區(qū)域降水少,中西部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或地中海氣候,東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讀圖,根據(jù)氣溫和降水量特征,甲圖周圍一片荒涼,湖泊處可能是綠洲,地降水豐富,、地降水較多,不可能是甲地,A錯。甲與對應。乙地景觀以草地為主,植被分布較廣,但是矮小稀疏,說明降水較少,熱量較少,最可能是地。所以D對。 8.根據(jù)甲乙兩圖景觀分析,兩地緯度相同,甲地湖泊邊有熱帶植被分布,說明熱量充足,海拔較低。乙地景觀植株矮小,體現(xiàn)出熱量不足的特征,可能是高原景觀,所以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D對。同一緯度太陽輻射差異不是主要因素,A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距海遠近影響不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