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建筑物的變形觀測講解_第1頁
5-5建筑物的變形觀測講解_第2頁
5-5建筑物的變形觀測講解_第3頁
5-5建筑物的變形觀測講解_第4頁
5-5建筑物的變形觀測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工程建筑物的變形觀測5 1 概 述工程建筑物的興建,改變了地面原來的狀態(tài),并對其下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外力,這就 必然會引起地基及其周圍地層的變形。 建筑物和設備在施工和運營過程中, 也由于地基的變 形及其外部荷載與內部應力的作用而發(fā)生幾何變形,這些變形主要包括下沉、位移、傾斜, 并可能由此而產生裂縫、構件撓曲、扭轉等。對于基礎而言,主要觀測內容是均勻沉降與不均勻沉降;對建筑物而言,主要觀測內容 是沉降、位移、傾斜、撓曲、扭轉和裂縫等。但是建筑物的相對傾斜、相對彎曲(撓度)和 建筑物的扭轉都是基礎的不均勻沉降所致, 當不均勻沉降產生的應力超過建筑物的容許應力 時,可能導致建筑物產生裂縫。

2、均勻沉降雖不會使建筑物出現斷裂、裂縫和缺口等現象,但 絕對值過大也會引起一些麻煩。例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地面可能下降到地下水位以下,因 而使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被淹沒。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允許變形值。 如果實際的變形超過了 限值就會危害建筑物或設備的正常使用或者預示建筑物或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產生了某種不正 常的變化。目前,了解建筑物變形情況最有效的方法是工程測量,即變形觀測。一、建筑物變形觀測的概念所謂變形觀測, 是用測量儀器或專用儀器測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建筑物荷載和外力作用 下隨時間變形的情況。進行變形觀測時,一般在建筑物特征部位埋設變形觀測標志,在變形 影響范圍之外埋設測量基準點, 定期測量觀測

3、標志相對于基準點的變形量。 從歷次觀測結果 的比較中了解變形隨時間發(fā)展的情況。變形測量點可分為控制點和觀測點(變形點) 。控制 點包括基準點、工作基點以及聯系點、檢核點、定向點等工作點。變形觀測周期隨單位時間 內變形量的大小而定,變形量較大時觀測周期易短些;變形量減小建筑物趨向穩(wěn)定,觀測周 期宜相應放長, “變形”是個總體概念,既包括地基沉降、回彈,也包括建筑物的裂縫、傾 斜、位移及扭曲等。變形按其時間長短分為:1長周期變形:由于建筑物的自重引起的沉降和傾斜等。2短周期變形:由于溫度的變化(如日照)所引起的建筑物變形等。3瞬時變形:由于風振動引起高大建筑物的變形等。變形按其類型可分為:1靜態(tài)變

4、形:觀測目的是確定物體的局部位移,其結果只表示建筑物在某一期間內的 變形值,如定期沉降觀測值等。2動態(tài)變形:動態(tài)系統(tǒng)變形是受外力影響而產生的。其觀測結果是表示建筑物在某一 瞬間的變形,如風振動引起的變形等。二、引起建筑物變形的原因1引起變形的客觀原因主要有:建筑物的自重,使用中的動荷載,振動或風力等因素 引起的附加荷載,建筑物結構的型式,地下水位的升降及其對地基的侵蝕作用,地基土在荷 載或地下水位變化影響下產生的各種工程地質現象, 溫度的變化, 建筑物附近新工程對地基 的擾動等等。2引起變形的主觀原因主要有: (1)地質勘探不充分,例如沒發(fā)現地基下的舊河道等;(2)設計錯誤,例如對土的承載力,

5、各種荷載估計失誤,對當地的地質土特性了解不夠, 套用其它地方的做法造成錯誤,結構計算中的失誤等等;(3)施工質量差,例如地基基礎處理不當,使用了較差的材料,由于砂石沒有洗凈、水份過多、保養(yǎng)不當致使混凝土強度減弱 等等;(4)施工方法不當,例如軟土上施工時由于沒有處理好地下水或基坑壁的保護不利引 起顯著的地面沉降和位移, 打樁使地面隆起引起上面的建筑物變形, 高聳建筑物施工時沒有 顧及大風的影響, 鋼結構施工時沒有顧及日照及氣溫變化的影響, 巨大鋼構件焊接時沒注意 保溫,讓灼熱的焊縫過快冷卻產生巨大的熱應力等不良后果等等。三、建筑物變形觀測的項目建筑物變形觀測的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物沉

6、降觀測:建筑物的沉降是地基、基礎和上層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此項觀 測資料的積累是研究解決地基沉降問題和改進地基設計的重要手段。 同時通過觀測來分析相 對沉降是否有差異,以監(jiān)視建筑物的安全。2建筑物水平位移觀測:指建筑物整體平面移動,其原因主要是基礎受到水平應力的 影響,如地基處于滑坡地帶或受地震影響。測定平面位置隨時間變化和位移量,以監(jiān)視建筑 物的安全或采取加固措施。3建筑物傾斜觀測:高大建筑物上部和基礎的整體剛度較大,地基傾斜(差異沉降) 即反映出上部主體的傾斜,觀測目的是驗證地基沉降的差異和監(jiān)視建筑物的安全。4建筑物裂縫觀測:當建筑物基礎局部產生不均勻沉降時,其墻體往往出現裂縫。系 統(tǒng)進行

7、裂縫變形觀測,根據裂縫觀測和沉降觀測資料,來分析變形的特征和原因,采取措施 保證建筑物的安全。5建筑物撓度觀測:指測定建筑物構件受力后的彎曲程度。對于平置的構件,在兩端 及中間設置沉降點進行沉降觀測,根據測得某時間段內這三點的沉降量,計算其撓度;對于 直立的構件,要設置上、中、下三個位移觀測點,進行位移觀測,利用三點的位移量可算出 其撓度。52 變形觀測的精度及周期要達到變形觀測的預期目的,必須通過對觀測對象的分析,提出應有的觀測精度、合理 的觀測周期和制定相應的觀測方案。在制定變形觀測方案時,首先要確定精度要求。一、變形觀測的精度要求 變形觀測的精度要求,要根據該工程建筑物預計的允許變形值的

8、大小和觀測的目的而 定。國際測量工作者聯合會( FIG )工程測量組提出: “如果觀測的目的是為了使變形值不超 過某一允許的數值而確保建筑物的安全,則其觀測的中誤差應小于允許變形值的1/10-1/20;如果觀測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其變形的過程,則其中誤差應比這個數值小得多。”由于觀測的精度直接影響到觀測成果的可靠性,同時也涉及到觀測方法和儀器設備等,因此,有 關精度問題應綜合考慮決定。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物的變形觀測中,由于其主要觀測內容是基礎沉降和建筑物本身的 傾斜,其觀測精度應根據建筑物的允許沉降值、允許傾斜度、允許相對彎矩等來決定,同時 也應考慮其沉降速度。建筑物的允許變形值大多是由設計單位提供

9、的,一般可直接套用。有 關建筑物允許變形值的規(guī)定列入表5-5-1中,根據允許變形值,可按1/101/20的要求來確定變形觀測的精度。建筑物變形的允許值表5-5-1項目序號、變形特征或結構形式允許變形值1塔架撓度任意兩點間的傾斜應小于兩點間高差的1/1002桅桿的自振周期T 0.01L, T為周期(s); L為桅桿高度(m)3微波塔在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1)在垂直面內的偏角不應大于1/ 100(2)在水平面內的扭轉角不應大于11.54框架結構高層建筑合層間位移)H (層高)風荷載1/ 400;地震作用1/2505框架-剪力墻結構高層建筑物 衛(wèi)H風荷載1/600;地震作用1/3001/3506剪力

10、墻結構高層建筑物 H風荷載1/ 800;地震作用1/5007桅桿頂部位移不應大于桅桿高度的 1/1008磚石承重結構基礎的局部傾斜砂土和中、低壓縮性粘土高壓縮性粘土0.0020.0039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相鄰柱基的差異沉降(1)框架結構(2)當基礎不均勻沉降時不產生附加應力的結構0.002I0.003I0.005I0.005I10橋式吊車軌面傾斜縱向0.004橫向0.00311高聳結構基礎的傾斜h 20m時20m h 50m 時50m h (5-5-4)yT1 龍i cos i =b2 sin 2或工 =b sin A sin / sin(% +1 )(5 5 5)yTi =b cos i sin

11、 2 / sin 丄-2經過整理得:T 工 ibctg i - ctg 2_ bYTictg ictg 2 i若以后各期監(jiān)測所算得的坐標為 則T點的坐標位移為: Xi =藥-XTiI yt =y-yii圖5-5-3 前方交會法(5-5-6)(XTi, yTi),(5-5-7)2 .軸線法軸線法主要是對橫向水平位移進行觀測,常用于基坑開挖或打樁過程中的變形觀測。沿基坑的每條直線邊建一軸線,并在直線邊上布設水平位移點。軸線法不需要測角,也不需要 測距,只需將軸線用經緯儀投射到位移觀測點旁邊,即可量取位移點離軸線的偏距,通過兩 次偏距的比較來發(fā)現水平位移量。這種方法方便直觀,但要求儀器架設在變形區(qū)外

12、,并且測站與位移點不宜太遠。3 視準線小角法視準線小角法與軸線法有些類似,也是沿基坑的每一周邊建立一條軸線(即一個固定的方向),通過測量固定方向與測站至水平位移點方向的小角變化 3 i,及測站至位移點的距離L,從而計算出觀測點的位移量:=L此法也要求儀器架設在變形區(qū)外,且測站與位移點不宜太遠。4 .全站儀三維變形觀測隨著全站儀的普及,應用三維變形觀測方法的場合越來越多。該法常用于大型工程建筑物的變形觀測。如:房屋、橋梁、體育館網架工程、禮堂屋架工程、機場屋架工程、大型工 程結構測試等場合的變形監(jiān)測。該方法簡單方便,精度高。為了同時測定工程建筑物的三維位移量,即平面位移和高程位移。 我們來分析三

13、維測量的原理:首先在被測對象附近或周圍選擇幾個合適的位置作為測站, 測站要盡可能地少, 最好是 只設一站, 并使其到后視基準點和各觀測點的距離大致相等, 然后在各觀測點和基準點上粘 貼平面反射標志(即丙烯脂膠片) 。測站要求設置強制歸心設備,以克服偏心誤差的影響。常見的對中裝置有:三叉式對中 盤;點、線、面式對中盤和球、孔式對中裝置。儀器設置強制歸心設備之后,即可保證每次 監(jiān)測時平面基準位置的一致性。為減少量測儀器高的誤差對成果的影響, 提高高程測量精度, 我們可采用無儀器高作業(yè) 法。其基本原理是:假設測站點高程為H。,儀器高為i,從測站監(jiān)測第一個目標點設為已知高程點,高程為 Hi,目標高為H

14、o,則觀測第一點的高程傳遞表達式為:Hi= H+ i + Si.COsVi= H+ i + hi(5-5-8)或 Ho= H1 - i - h1(5-5-9)若儀器高 i 不變,則觀測第 j 點的高程傳遞表達式為:Hj= HoiSi.COsVj=Hoihj(5-5-io)將式(5-5-9)代入式(5-5-10),有Hj = H i i hi +i +hj = Hi + hj hi = Hi+ hij(5-5-11)式(5-5-ii )說明:第j點高程=已知高程 Hi +已知高程點至第j點的間接高差 hij。 由于hi或hj均為全站儀望遠鏡旋轉中心至目標點的高差,并不涉及儀器高,故間接高差hij

15、 也與儀高無關。根據這一原理,我們擬定了如下觀測方案:首先觀測測站到基準點的高差 hi ,然后將全站儀置于三維坐標測量狀態(tài),輸入測站點 的坐標(Xo ,Yo),而Zo以虛擬高程Ho(Ho=基準點高程一 hi)輸入,儀器高、棱鏡高均輸入0。對儀器設置好已知數據后,即可進入三維坐標測量狀態(tài),測量各觀測點的三維坐標,通 過比較本次與前次的坐標值,就可得到各觀測點的三維位移量。5 5 傾斜觀測傾斜觀測是用經緯儀、水準儀或其它專用儀器測量建筑物傾斜度隨時間而變化的工作。一般在建筑物立面上設置上下兩個監(jiān)測標志,它們的高差為h,用經緯儀把上標志中心位置投影到下標志附近,量取它與下標志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 x,

16、則x/h= i就是兩標志中心聯線 的傾斜度。定期地重復監(jiān)測,就可得知在某時間內建筑物傾斜度的變化情況。測定建筑物傾斜的方法有兩類: 一類是直接測定建筑物的傾斜; 另一類是通過測量建筑 物基礎沉降的方法來確定建筑物傾斜。對于煙囪等獨立構筑物,可從附近一條固定基線出發(fā),用前方交會法測量上、下兩處水 平截面中心的坐標, 從而推算獨立構筑物在兩個坐標軸方向的傾斜度。 也可以在建筑物的基 礎上設置一些沉降點,進行沉降監(jiān)測。設 h/S= i就是該時間段內建筑物在該方向上傾斜度的變化。一、直接測定建筑物傾斜的方法 直接測定建筑物傾斜的最簡單方法是懸吊垂球,根據其偏差值可直接確定建筑物的傾 斜,但是由于有時在

17、建筑物上面無法固定懸掛垂球的鋼絲,因此對于高層建筑、水塔、煙囪等建筑物,通常采用經緯儀投影或測水平角的方法來測量它們的傾斜。如圖5-5-4( a),根據建筑物的設計,A點與B點位于同一豎直線上, 建筑物的高度為h, 當建筑物發(fā)生傾斜時,則A點相對于B點沿水平方向移動了某一距離a,則該建筑的傾斜為:(5-5-12). ai =tg: h因此,為了確定建筑物的傾斜,必須量出a和h的數值,其中h的數值一般為已知;當h未知時,則可對著建筑物設置一條基線,用三角測量的方法測定。這時經緯儀應設置在離 建筑物較遠的地方(距離最好在1.5h以上),以減少儀器縱軸不垂直的影響。對于a值而言,如果Ax是屋角上的標

18、志,可用經緯儀將其投影到B點的水平面上而量得。投影時經緯儀要在固定測站上很好地對中,并嚴格整平,用盤左、盤右兩個度盤位置往下投影,取其中點, 以視線瞄準中點,并量取 B點對視線方向的垂直偏離值a 1;再將經緯儀移到與原觀測方向約成90的方向上,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求得與視線垂直方向的2值。然后用矢量相加的辦法,即可求得該建筑物的偏移值 a,如圖5-5-4 ( b)所示。(*)Mi圖 5-5-4另外還可用測量水平角的方法來測定傾斜,子。離煙囪50 100m處,在互相垂直方向上標定兩個固定標志作為測站。在煙囪上標出作 為觀測點的標志點1、2、3、4、5、6、7、8,同時選擇通視良好的遠方不動點視點。然

19、后從測站A用經緯儀測量水平角(1)、(2)./a =兇廻及b= (1 + ( 4),它們分別表示煙囪上部中心2 2向,根據a和b的方向差,可計算偏斜分量(8),重復前述計算,得到另一偏斜分量建筑物傾斜示意圖圖5-5-5煙囪傾斜測量圖5-5-5即為用這種方法測量煙囪傾斜的例ai。同樣在測站M和M為后、(3)和(4),并計算半和角a和煙囪勒腳部分中心 b的方B上觀測水平角(5)、(7)、a2。用矢量相加的辦法求得煙囪上部相對于勒腳部(a)299分的偏歪值a。利用式(5-5-12)即可算出煙囪的傾斜度。對于高聳圓形構筑物(如煙囪、水塔等),當頂部或中部設置標志不便時可用照準視線直接切其邊緣認定的位置

20、或高度角控制 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位。二、測定建筑物基礎相對沉降的方法 建筑物沉降量一般不大, 在短期內不會產生顯著變化, 因而要進行長期而細致的沉降觀 測。沉降觀測工作一般在基礎施工完畢后或基礎墊層澆灌后開始,一直到沉降穩(wěn)定為止。為盡量使系統(tǒng)誤差保持不變, 以便使其在沉降值中得以消除, 沉降觀測時宜采取以下措 施:1沉降監(jiān)測的路線、測站點、立尺點盡量固定,使往返測或復測能在同一路線上進行; 2盡量縮短二等水準環(huán)線和路線的長度,以縮短監(jiān)測時間; 3不同周期監(jiān)測應固定所使用的儀器、標尺,并盡可能由同一監(jiān)測員進行相應測段的 監(jiān)測;4在沉降量較大的地區(qū),應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個閉合環(huán)的監(jiān)測,以確保監(jiān)測數據的

21、可 靠。在建筑物施工或安裝重型設備期間, 以及倉庫進貨的階段進行沉降監(jiān)測時, 必須將監(jiān)測 時的情況(如施工進度、進貨數量、分布情況等)詳細記錄在附注欄內,以便計算各相應階 段作用在地基上的壓力。利用(5-5-1)式即可計算基礎傾斜a。由基礎傾斜可以得到建筑物的傾斜度。56 建筑物裂縫與撓度觀測一、裂縫觀測 工程建筑物發(fā)生裂縫時,為了解其現狀和掌握其發(fā)展情況,應對其進行觀測,以便根據 裂縫觀測的資料分析其產生裂縫的原因和它對建筑物安全的影響, 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 理。當建筑物多處發(fā)生裂縫時,應先對裂縫進行編號,然后分別觀測裂縫的位置、走向、長 度、寬度等項目。對混凝土建筑物上裂縫的位置、 走

22、向以及長度的觀測方法, 是在裂縫的兩端用油漆畫線 作標志,或在混凝土表面繪制方格坐標,用鋼尺丈量。根據裂縫分布情況,可以對重要的裂縫,選擇有代表性的位置上埋設標點,如圖5-5-6所示。標點系直徑為 20mm,長約60mm的金屬棒,埋入混凝土內40mm,外露部分為標點, 在其上面各有一個保護蓋,兩標點的距離不得少于150mm。裂縫觀測標點在裂縫兩側的混凝土表面上各埋一個, 用游標卡尺定期地測定兩個標點之 間距離的變化值,以此來掌握縫寬的發(fā)展情況。土壩裂縫觀測,可根據情況,對全部裂縫或選擇有代表性的重要裂縫進行觀測。對于縫 寬大于5mm,或縫寬雖小于5mm但長度較長或穿過壩軸線的裂縫,弧形裂縫,明

23、顯的垂直 錯縫以及與混凝土建筑物連接處的裂縫,必須進行觀測。觀測的次數,應視裂縫的發(fā)展情況 而定, 一般在發(fā)生裂縫的初期應每天一次, 在裂縫有顯著發(fā)展和庫水位變動較大時應增加觀 測次數,暴雨過后必須加測一次;只有當裂縫發(fā)展緩慢后,才可適當減少觀測次數。對于需 長期觀測的裂縫,應考慮與土壩位移觀測的次數相一致。圖5-5-6埋設標點觀測裂縫fSft圖5-5-7設置兩金屬片測裂縫對于混凝土大壩進行裂縫觀測時,一般應同時觀測混凝土的溫度、氣溫、水溫、上游水 位等因素。觀測次數與土壩基本上一樣。但在出現最高、最低氣溫和上游最高水位時,或氣 溫及上游水位變化較大時,或裂縫有顯著發(fā)展時,均應增加觀測次數。經

24、過長期觀測判明裂 縫已不再發(fā)展,方可停止觀測。墻面上的裂縫,亦可采取在裂縫兩端設置石膏薄片,使其與裂縫兩側固連牢靠,當裂縫 裂開或加大時,石膏片亦裂開,觀測時可測定其裂口的大小和變化。還可以采用兩鐵片平行 固定在裂縫兩側,使一片搭在另一片上,保持密貼。其密貼部分涂紅色,露出部分涂白色,如圖5-5-7所示。這樣即可定期測定兩鐵片錯開的距離,以監(jiān)視裂縫的變化。 對于比較整齊的裂縫(如伸縮縫),則可用千分尺直接量取裂縫的變化。二、撓度觀測撓度觀測包括建筑物基礎和建筑物主體以及獨立構筑 物(如獨立墻、柱等)的撓度觀測,應按一定的周期分別 測定其撓度值及撓曲程度。建筑物基礎撓度觀測,可與建 筑物沉降觀測

25、同時進行。觀測點應沿基礎的軸線或邊線布 置,每一基礎不得少于三點。標志設置、觀測方法與沉降 觀測相同。其撓度值可按(5-5-2)式計算。對于平置的構件,在兩端及中間設置三個沉降點進行 沉降監(jiān)測,可以測得在某時間段內三個點的沉降量,分別 為ha、hb、he,則該構件的撓度值為:1 1ha he -2hb(5-5-13)2Sae式中 ha he構件兩端點的沉降量; hb構件中間點的沉降量; Sae兩端點間的平距。對于直立的構件,要設置上、中、下三個位移觀測點進行位移觀測,利用三點的位移量求出撓度大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在建筑物垂直面內各不同高程點相對于底點的水平位移稱為撓度。撓度觀測的方法常采用

26、正垂線法,即從建筑物頂部懸掛一根鉛垂線,直通至底部,在鉛 垂線的不同高程上設置測點,借助光學式或機械式的坐標儀表量測出各點與鉛垂線最低點之 間的相對位移。如圖 5-5-8所示,任意點N的撓度Sn按下式計算:Sn =So-Sn(5-5-13)式中 So鉛垂線最低點與頂點之間的相對位移;SN 任一測點N與頂點之間的相對位移。大壩的撓度觀測也常采用正垂線法,即在壩體豎井中從壩頂附近掛下一根鉛垂線直通至壩底,在鉛垂線的不同高程上設置測點,以坐標儀測出各點與鉛垂線之間的相對位移值,從 而計算大壩在豎直面內的撓度。5-7高塔柱的擺動觀測高塔柱的擺動主要是由日照和風振而引起的變形。日照變形是由于高塔柱向陽面

27、與背陽面溫差引起的偏移;風振變形是高塔柱受到強風作用而使高塔柱的頂部產生水平位移。一、日照變形觀測日照變形觀測應在高塔柱受到強光照射或輻射的過程中進行,應測定高塔柱上部及中部由于向陽面與背陽面溫差引起的偏移及其變化規(guī)律。日照變形觀測點的選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 當利用高塔柱內部通道觀測時,應以通道底部中心位置作為測站點,以通道頂部正 垂直對應的位置作為觀測點。2 從高塔柱外部觀測時,觀測點應選在受熱面的頂部或受熱面上部的不同高度與底部適當位置,并設置照準標志,單柱亦可直接照準頂部與底部中心線位置,測點應選在與觀測 點連線成正交或近似正交的兩方向線上,其中一條宜與受熱面垂直,距觀測點的距離約為照準

28、目標高度的1.5倍的固定位置處,并埋設標石。3 日照變形觀測的時間,宜選在夏季的高溫天進行。一般觀測項目可在白天時間段觀測,從日出開始,日落后停止,每隔1小時觀測一次。在每次觀測的同時,應測出高塔柱的向陽面與背陽面的溫差,并測定風速與風向。日照變形觀測可根據不同的觀測條件與要求選用下列方法:1 當高塔柱內部具有豎向通視條件時,應采用激光鉛直儀觀測法。在測站上可安置激 光鉛直儀或全站儀,在觀測點上安置接收靶。每次觀測,可從接收靶上讀取或量出頂部觀測點的水平位移值和位移方向, 亦可借助附于接收靶上的標示光點設施,直接獲得各次觀測的激光中心軌跡圖,然后反轉其方向即為實測日照變形曲線圖。2 從高塔柱外

29、部觀測時,可采用測角方向交會法、經緯儀投點法、測頂部觀測點與底 部觀測點之間的夾角法或極坐標法。日照變形觀測的精度,可根據觀測對象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觀測方法,具體分析確定。用經緯儀或全站儀觀測時,觀測點相對于測站點的點位中誤差,對投點法不應大于土1.0 mm,對測角法不應大于土 2.0 m。二、風振觀測風振觀測, 應在高塔柱受到強風作用的時段內同步測定高塔柱的頂部風速、 風向和頂部 水平位移,以獲取風壓分布、體型系數和風振系數。風速、風向觀測,宜在高塔柱頂部上面的專設桅桿上安置兩臺風速儀,分別記錄脈動風速、平均風速及風向,并在距高塔柱約100200m距離的一定高度處安置風速儀,記錄平均風速,以與高塔柱頂部風速比較,觀測風力沿高度的變化。風壓觀測,應在高塔柱的迎風面與背風面外墻上,對應設置適當的風壓力盒傳感器,或 采用激光光纖壓力計自動記錄系統(tǒng),以測定風壓分布和風壓系數。頂部水平位移觀測可根據要求和現場情況選用下列方法:1 激光位移計自動測記法。2 長周期拾振器測記法。3雙軸自動電子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