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古代禹廟文獻的社會史透視在中國古代,對大禹的崇拜是一種普遍的信仰現(xiàn)象和 文化現(xiàn)象。禹廟是大禹崇拜的空間載體。無論通都大邑,還 是窮鄉(xiāng)僻壤, 很多地方都建有禹廟, 其中一些甚至歷史悠久。 有禹廟,自然就有與其相關(guān)的基礎(chǔ)史料、方志、碑文、詩歌 等文獻。這些較為分散的禹廟文獻,能夠反映出當時的一些 社會面貌。本文將從社會史的視角,對禹廟文獻進行粗線條 的解讀,以求初步揭示禹廟文獻的史料價值,以及禹廟在古 代社會的地位。一、古代禹廟文獻體現(xiàn)古人崇拜大禹、頌揚大禹的社會 現(xiàn)象大禹在治水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偉大品德,即治水之德, 被古人不斷肯定和謳歌。早在先秦時期,諸子就對大禹治水 之德評價頗高。如荀子就頗有
2、代表性: “禹有功,抑下 鴻,辟除民害逐共工,北決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禹傅 土,平天下,躬親為民行勞苦,得益、皋陶、橫革、直成為 輔?!?1 據(jù)研究,大禹治水之德,是父系氏族時期原始習俗 道德最高準則的生動反映,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氏族和部落 的共同利益。 2 又據(jù)學者們總結(jié),大禹治水之德包括以下內(nèi) 容:仁德愛民的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因勢利導的精神;人定勝天的精神;善于學習的精神;實事 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等等。 3 古人對大禹的崇拜,往往以大禹治 水之德作為根基,并且把禹廟作為依憑,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文 明崇拜大禹、頌揚大禹的特點。以上現(xiàn)象可從古代數(shù)量眾多 的禹廟(祠)記文、詩歌中
3、窺見一二。如清人施閏章在應(yīng)請 而作的一篇記文中稱: “歲己亥( 1635 年)春,兗州寧陽縣 北三十里 ?城壩(今山東寧陽縣 ?城鎮(zhèn))新葺禹廟成。主之 者工部屯田員外郎劉君元琬以書來請紀月日。閏章謹記之 曰:嗟乎!余讀禹貢 ,嘆明德之遠也。禹治水行天下, 舟車橇攆, 東西朔南, 胼胝十三載, 三過門不入, 以告成功。 民淡其災(zāi), 其膏澤之系人心, 若江河之行地中。 茍視息飲食、 踐土而居者,固宜家尸祝、戶蒸嘗也。況川澤之險、漕渠之 要害,奔流湍悍,嚙石決堤,丘陵不能塞其潰,萬夫無所施 其勇。神實尸之,俾享厥利。有不食于斯土者哉?”4 詩歌的數(shù)量就更多。 如北宋司馬光 謁三門禹祠 :“信矣禹功美
4、, 獨兼人鬼謀。長山忽中斷,巨浸失橫流。跡與天地久,民無 魚鱉憂。誰能報盛德,空爾薦醪羞?!?南宋王阮禹廟一首:“萬世衣裳脫介鱗,一祠寧足報恩深。長教天下江 河順,始慰胼胝手足心。 ” 6 元人宋無大禹祠 :“力平水 土勢回天,功業(yè)三千五百年。四海九州皆禹跡,獨留陵寢越 山邊。” 7二、古代禹廟文獻反映帝王政治對大禹的倚重據(jù)禹廟文獻可知,在中國古代,崇拜大禹、頌揚大禹是 自上而下的,首先是一些帝王的行為,而其載體則為禹廟。 例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 497 年)“夏四月庚申,幸龍 門(今禹門口) 。使以太牢祭夏禹。癸亥,幸蒲坂(今山西 永濟市蒲州鎮(zhèn)) 。使以太牢祭虞舜。修堯、舜、夏禹廟。
5、”8 又如唐太宗貞觀十二年 (638 年)春二月“乙丑, 次陜州(治 今河南三門峽市) ,自新橋(今何地不詳)幸河北縣(治今 山西平陸縣境) ,祀夏禹廟。 ” 9元代也是如此。至元元年 (1264 年)秋七月“丁酉,龍門(今禹門口)禹廟成, (元 世祖)命侍臣阿合脫因代祀。 ”10 “禹廟在河中龍門。至元 元年七月,龍門禹廟成,命侍臣持香致敬,有祝文?!?11龍門的大禹廟被列入了元代的國家祭典,元世祖下令大臣代 表自己前往祭祀。古代禹廟有多處,其中最受帝王重視者,當數(shù)會稽的禹 廟。該廟最早位于涂山南麓, “明時始即會稽山陵廟致祭, 茲廟遂廢?!?12 祠廟自宋元以來一直被列入國家祭典: “宋
6、乾德四年( 966 年),詔吳越立禹廟于會稽,置守陵五戶,長 吏春秋奉祀。紹熙三年( 1192 年)十月,修大禹陵廟。明洪 武三年( 1370 年),浙江行省進大禹陵廟圖;九年,令百步 之內(nèi)禁人樵采,設(shè)陵戶二人,有司督近陵人看守。每三年遣 道士赍香帛致祭,登極遣官告祭,每歲有司以春秋二仲月 祭。” 13古代帝王中,對會稽禹廟最為重視者,當數(shù)康熙帝 和乾隆帝。 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年)二月十五日, 康熙帝“展 拜大禹廟,瞻眺久之” ,禹廟是康熙帝此次南巡中的一個站 點??滴醯鄞舜巍半酚兴練q加修葺,春秋蒞 ?,粢盛牲醴,必 豐必虔,以志崇報之意。 ”康熙帝在其所作禹陵頌中袒 露了自己對大禹的
7、認識,以及此次南巡展拜會稽禹廟的動 機,并對大禹加以頌揚。從中可見,治水之德是康熙帝崇拜 大禹的重要原因。而康熙帝當時正致力于解決黃河水患問 題,與當年的大禹有相似之處,于是,從大禹處吸取精神力 量和獲取治水的“政治合法性”無疑是此次展拜禹廟的根本 原因。 14展拜后,康熙帝有一系列鄭重其事的行為,并影 響到后來的地方官和雍正皇帝: “賜帑金二百兩,給其后裔, 增守祠二人。御書地平天成四字扁額。御制江淮河漢 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 對聯(lián)一副, 恭懸正殿。 紹興府(治 今浙江紹興市)知府李鐸增葺祠宇。 (康熙)五十二年,知 府俞卿重修。而舊祠規(guī)模狹隘,歲久漸圮。雍正七年( 1729 年),欽奉上
8、諭,著加謹修葺。 (臣)總督李衛(wèi)欽定察勘,動 帑興修?!?5后來,康熙帝還多次派遣大臣前往致祭。至于 雍正帝,其剛即位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派大臣前往祭祀,并 作有御祭文。據(jù)該文可知,雍正帝力圖通過祭祀這種國家儀 式來證實自身統(tǒng)治的合法性;同時,作為一個新皇帝,即位 伊始不免憂心忡忡,正好可以通過祭祀儀式來尋求大禹神靈 的保佑,以舒緩內(nèi)心的壓力。第二年正月,雍正帝又遣覺羅 常泰致祭。 16 由上述方志禹廟文獻所記載的康熙帝、雍正 帝事例來看, 古代帝王以禹廟為載體, 崇拜大禹、 頌揚大禹, 應(yīng)該都有著特定的政治目的。 大禹治水之德及大禹的神 ?o 身 份,應(yīng)當是帝王們實現(xiàn)某種政治需求的重要憑借。三
9、、古代禹廟文獻表明地方官員及地方精英對禹廟的依 賴不僅帝王政治倚重于大禹,地方官員和地方精英對禹廟 也有依賴。在傳說中大禹活動過的重要地點,往往建立起禹 廟,禹廟成為官員在任拜謁、災(zāi)害祈告,地方教化百姓的場 所,即元人所謂“盛德必百世祀,有廟則人心萃,所由來尚 矣。”171. 古代地方官員在任時拜謁禹廟 官員在上任時拜謁治地的重要祠廟,或為了向地方社會 傳達自己將遵從地方文教傳統(tǒng),或為了尋求地域神靈的支 持,該儀式是官員在任上能夠順利治民的重要前提;而離任 時亦須拜謁,或為了表示對地方文教傳統(tǒng)的認同,或為了感 謝地域神靈的幫助, 這種儀式也不可或缺。 古代官員在上任、 離任時拜謁禹廟,雖是如此
10、,但偏重于表達對地方文教傳統(tǒng) 的遵從或認同。而大禹治水之德正是這種地方文教傳統(tǒng)的重 要組成部分。古代地方官員上任時常常拜謁禹廟。 如唐景龍三年 ( 709 年),擔任越州(治今浙江紹興市)長史的宋之問在上任伊始,即到會稽禹廟拜謁。在祭文中,宋之問寫到: “昔者巨 浸橫流, 下民交喪, 惟后得流星貫昂之夢, 受括地治水之符, 底定九州,弼成五服。遂類上帝,乃延群公。自有生靈,樹 之司牧。大災(zāi)莫逾于堯日,勤人不越于夏君。向微隨山奠川 之功, 蒼生為魚, 至今二千九百年矣。 肇為父子, 始生君臣。 興用天之道,廣分地之利者,嗚呼!皆后之功也。 ”作為重 要地方文教的大禹治水之德,顯然是宋之問表示遵從
11、,因而 大力頌揚的對象。正是受到大禹的感染,宋之問才對新職務(wù) 自我激勵和期許: “先王為心,享是明德。后之從政,忌此 奸慝。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v,期下人之蘇息。 ”18又如元代官員歸 ?D 到夏縣(治今山西夏縣) 為官,“縣夏都也,舊隸安邑,后為縣猶以夏為名。故縣有 大禹廟,在城西邱上。 ?D 思今天下耕以食,織以衣,棟宇以 息,冠裳以游者,微夏先王則為魚久矣。四海當通祀,矧?qū)?其故都哉。 ?D 將往百拜廟下, 以病不果, 謹為詩, 俟題廟壁。 縣人劉大有來請刻石,遂書以遺之。 ”19 大禹治水之德,是 促使歸?D在上任之初就打算前往禹廟拜謁的最重要因素。為了表達對該地方
12、文教傳統(tǒng)的遵奉,歸 ?D 即便生病也無意免 除,最后不得不采用了變通的方式進行拜謁。而地方官員離任前,也會拜謁禹廟。如元代某位紹 興路(治今浙江紹興市)地方官到任前,紹興已遭遇饑荒和 疫?。骸霸酵了]饑,疾癘仍臻,民多流殍。 ”該官員上任后盡 力實施荒政, 并取得成效。 后來, 該官員離任前到禹廟拜謁, 發(fā)現(xiàn)禹廟頹敗,于是倡議地方重建禹廟,其結(jié)果是得到地方 社會積極響應(yīng),順利完成重建。記文作者鄧文原表達出該官 員的心聲:對大禹治水之德, “凡越之人群居耕鑿,服習聲 教,溯原而上,曷可食息忘也?” 20 雖然記文并未特別提 及此官員在救荒過程中曾得到過大禹“神力”的幫助,但照 常理推斷,此官員離任
13、前拜謁禹廟,既是答謝大禹的神佑, 更為了表示對當?shù)鼐粗卮笥碇嗡碌恼J同。2. 古代地方官員在無力應(yīng)對災(zāi)害時向禹廟祈禱 “祀神治民,守之先務(wù)” 。21 古代地方官有兩大主要任 務(wù),一是按照禮儀祭祀治內(nèi)神 ?0,二是治理好百姓。地方官 按照禮儀祭祀治內(nèi)神?0,除了上任、離任之外,更常見的情 況是遇到棘手的自然災(zāi)害時。因為古代對付自然災(zāi)害的手段 實在有限,故而地方官在面對自然災(zāi)害時,往往不得不依靠 治內(nèi)的神?0。站在無神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舉動并不能對 消除災(zāi)害本身帶來任何好處,但從心理學的視角去認識這些 行為,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至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暫時緩 解地方官及地方社會的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
14、。帶著有治水之 德的大禹神靈可能會幫助消災(zāi)解難的希望,去勇敢面對災(zāi) 害,總比在災(zāi)害面前一無所為,畏懼、逃避要好。 22據(jù)禹廟文獻的記載,對會稽的地方官而言,除了大禹的神力”之外,大禹治水之德也是向大禹求助的重要原因 如唐代官員李紳在赴越州任上時, “早渡浙江,寒雨方霖, 軍吏悉在江次。越人年谷未成,霪雨不止,田畝浸溢,水不 及穗者數(shù)寸。余至驛,命押衙裴行宗先赍祝辭,東望拜大禹 廟,且以百姓請命。雨收云息,日朗者三旬有五日。刈獲皆 畢,有以見神之不欺也。 ”23 在面對連日降雨影響農(nóng)業(yè)收成 時,剛上任的官員李紳只能向禹廟祈告。在他看來,所幸大 禹顯靈,降雨停止,農(nóng)業(yè)豐收。又例如南宋官員綦崇禮曾撰
15、 知紹興府禹廟祈雨文 。據(jù)該文可知,在“靠天吃飯”的 當時,一旦水旱失調(diào),就會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災(zāi)難性的后果。 而紹興府確實就遇到了這樣的困局。先是頭年秋天降雨過 多,緊接著第二年仲夏以后又降雨不足,因此綦崇禮不得不 求助于大禹。大禹治水之德是綦崇禮求助的重要原因。 24 根據(jù)禹廟文獻內(nèi)容,其他地區(qū)的地方官,也會在無法消除自 然災(zāi)害時向禹廟祈告。如明代官員何喬新剛到山西上任,就 迫不及待地到禹廟去祈雨,因為當?shù)匾呀?jīng)干旱兩年, “粒食 孔艱,乃至食人” 。何喬新在禱文中請求大禹“王靈在天, 誕作霖雨。膏我麥苗,爰及稷黍” 。從禱文中不難看出,何 喬新向禹廟祈雨, 同樣建立在大禹治水之德的基礎(chǔ)之上。
16、253. 古代地方官員與地方精英通過禹廟教化百姓 明人劉俊曾為鳳陽府(治今安徽鳳陽縣)重修禹廟而撰 寫廟記,對自己的動機,劉俊解釋為讓人“知朝廷與鄉(xiāng)人所 以享祀者,在于尊尚道德,不忘其功焉。 ”26 地方官員與地 方精英正是利用禹廟對民眾實施教化,通過宣揚自己認同大 禹之“德”(包括治水在內(nèi)) ,從而教化民眾接受現(xiàn)行的政治 秩序。這里以元代為例加以說明。元人林元所撰大禹廟記就體現(xiàn)了地方官員的上述努 力。據(jù)該文,元代大德年間,湖廣行?。ㄖ谓窈蔽錆h市) 官員重建位于大別山的禹廟,其目的是在大禹治水故地紀念 大禹,并由此向朝廷請求賜予廟碑。大禹治水的巨大功德, 使得為大禹立廟紀念是完全符合祭法的行
17、為,而朝廷也因此 完全同意了湖廣行省的請求。值得注意的是,作記者林元貴 為翰林,學識淵博,不可能不清楚大禹治水的相關(guān)史實,而 在作記時卻有意模糊了史實和地方傳說的界限,言之鑿鑿地 宣稱:“禹乘四載,隨山刊木,導水至于大別” ,并宣揚大禹 治水奠定了湖廣行省在水運方面的重要地位。接下來,林元 通過追敘元世祖統(tǒng)一全國過程中詢問 “禹功磯” 名字的故事, 巧妙地將元世祖“拯民水火之心” “默契”于大禹的“拯溺 平水之功”。此外,還強調(diào)元成宗“嗣承丕緒,孝思祖武” , 接著又凸顯了重建禹廟的重大意義為: “欽想先帝神游,風 馬云車之所至,一統(tǒng)阜康,百神受職,足以慰在天之靈也。 林元的文字表面上寫禹廟,
18、但實際效果則是帶出了元世祖 “拯民水火之心”的恩德,以及“一統(tǒng)阜康,百神受職”的 功業(yè),而元成宗繼承了元世祖的恩德和功業(yè)。27 這樣,就 在廟碑的字里行間,潛移默化中教化民眾接受現(xiàn)行的政治秩 序??傊?,據(jù)大禹廟記可知,地方官員以重建禹廟為手 段,并通過翰林林元撰寫廟記,從而利用禹廟對民眾實施教 化。而元人歐陽玄禹王廟記則反映了地方精英的上述努 力。 28 記文強調(diào)了大禹治水之德的巨大意義,即“九州以 平,五行以順,而民生衣食于彝倫攸敘之中,迨于今幾四千 年矣”。所以, 對大禹立廟祭祀是理所當然: “所謂盛德當祀, 宜與天地相為無窮也。 ”夏縣作為大禹故都,是“治水之功 所在”,還有“故墟” ,
19、而且有重視祭祀大禹的傳統(tǒng): “邑之 人尤重事禹”。這樣,夏縣所存四楹的大禹廟“隘陋弗稱, 歲久將傾”就顯得令人無法容忍了。記文緊接著云: “泰定 甲子( 1324 年)初,靜海縣(治今江蘇南通市)達嚕噶齊瑞 著致仕家居,爰咨于眾,合謀新之。時主廟事臺可明29 與邑人薛政實相其事。于是人心翕然,富者輸財,強者輸力, 群材鱗集,五工程能既底法矣。 廟成有日, 而瑞著卒,遂中? 邑士劉思義慨然曰:大禹功德不可忘也,瑞著之志不可以不 成。乃諗于眾,而出己資以竟其功。聞?wù)咭詣?,財力裕如?乃荒度故殿址, 廣植八楹。 殿之北復作四楹, 以涂山后配焉。 左右翼以邃廡。嚴?蠔瓿0?信足以萃人心,祀盛德矣?!?
20、30 瑞著從達嚕噶齊 31 一職退休后回到地方,其身份不再是官 員,而是充分利用其任官員時積累的人脈和聲望,轉(zhuǎn)化成地 方精英,所以能夠帶動地方社會參與修建。此外,邑人薛政負責重建禹廟這樣的公共事務(wù),當為地方精英;邑士劉思義 同樣熱衷于重建禹廟,且頗有財力,能“出己資以竟其功” 并能動員地方社會參與,也應(yīng)屬于地方精英??梢姡鹬?、 薛政、劉思義等地方精英在重建禹廟方面有著共同的目標, 并且付出了較大的心血,而他們的財力、聲望是完成禹廟重 建的重要保障。進一步講,地方社會精英之所以盡力重建禹 廟,是力圖以此對民眾實施教化,來延續(xù)和強化地方社會的 政治秩序。這種政治秩序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對王朝統(tǒng)治的
21、 認可和接受,這也正是地方精英的安身立命之本。惟有地方 社會認可和接受王朝統(tǒng)治,地方精英才能存在,因為地方精 英根本上講是依附于王朝政治的。重建禹廟,就等于重新延 續(xù)和強化了王朝對本土地方祭祀的認可,作為交換條件,地 方社會亦要認可和接受王朝統(tǒng)治。與元代湖廣行省地方官的 情況相似,元代山西的地方精英同樣以重建禹廟的方式、撰 寫廟記的手段,利用禹廟對民眾實施教化。綜上所述,古代禹廟文獻反映了古人崇拜大禹、頌揚大 禹的社會現(xiàn)象,帝王政治對大禹的倚重,以及地方官員和地 方精英對禹廟的依賴,這三方面既證實了古代禹廟文獻有突 出的史料價值,又體現(xiàn)了古代禹廟具備特殊的地位。自然, 本文僅僅是初步的研究,古
22、代禹廟文獻的史料價值,以及古 代禹廟的地位問題,皆還有繼續(xù)深入的空間。而以上三類歷 史現(xiàn)象之所以能出現(xiàn),源于兩個基本動因,一是大禹治水之 德,二是大禹的神 ?o 身份。大禹治水之德對中國古代社會的 影響,目前學界研究相對較多。而大禹神 ?o 身份對中國古代 信仰世界的影響,以及大禹治水之德、大禹神 ?o 身份結(jié)合在 一起,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學界則明顯關(guān)注不夠。這或許是 今后值得重視的問題。注釋:1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卷18,第 463 頁,中華書局 1988 年版。2 參見劉孟達:大禹治水傳說的倫理學底蘊 ,浙江省 社會科學院、紹興市社會科學院編大禹論第156 161頁,浙江
23、大學出版社 1995 年版。3 參見戴漣璋: 大禹精神與中華文化傳統(tǒng) ,浙江學 刊 1995 年第 4 期;陳鼓應(yīng): 堯舜禹在先秦諸子中的意義 與問題,安徽大學學報 1985 年第 2 期;周魁一: 大禹 何以盛名遠播史實辯證、道德分析、意義闡發(fā) ,李紹 明、湯建斌、譚繼和、王純五主編夏禹文化研究第 25 27 頁,巴蜀書社 2000 年版;徐日輝: 大禹治水:人類瑰麗 的文化遺產(chǎn) ,全國第三屆禹羌文化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選集第 1 65 1 66頁,四川省北川縣 2013 年 10月。4 施閏章:學余堂文集卷 18禹廟碑記 ,臺灣商務(wù) 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313 冊第 220 頁,198
24、6 年版。 作記時間據(jù)施閏章生卒年推斷。 施氏生于 1618 年,卒于 1683年。見錢仲聯(lián)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清代卷第 592 頁, 中華書局 1996 年版。5 司馬光:傳家集卷 9謁三門禹祠 ,影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第 1094 冊第 94、95 頁。6 王阮:義豐集 ?禹廟一首,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54 冊第 556 頁。7 宋無:翠寒集 ?大禹祠,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208 冊第 329 頁。8 李延壽:北史卷 3,第 117 頁,中華書局 1974 年 版。9 劉?d等:舊唐書卷3,第49頁,中華書局1975 年版。10 11 宋濂等:元史 卷 5,第 97、98,卷 7
25、6,第 1903 頁,中華書局 1976 年版。1213141516 嵇曾筠等監(jiān)修 浙江通志 卷首三、 卷 221、卷 238,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519 冊第 71 頁,第 525 冊第 89、90、419、420 頁。唐人李紳會稽 禹廟 詩曰: “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 ”見祝穆撰、祝洙增 訂方輿勝覽卷 6,第 113 頁,中華書局 2003 年版??芍?按照古代神祠的一般規(guī)律來理解,至遲到唐代,會稽禹廟已 經(jīng)“血食”,大禹已不僅僅是被紀念的對象,還成為古人心 目中擁有靈異力量的神 ?o。171930 覺羅石麟等監(jiān)修 山西通志 卷 205 歐陽玄:禹王廟記、卷222歸?D:禹廟詩引,影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第 549 冊第 660、 661 頁,第 550 冊第 421 頁。18李?P等編文苑英華卷 998宋之問祭禹廟文, 第 5240 頁,中華書局 1966 年版。20 蘇天爵編元文類卷 20 鄧文原:帝禹廟碑 ,影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 367冊第 238、 239頁。21 26 趙宏恩等監(jiān)修 江南通志 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可再生木制托盤采購與加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甲店店面安全管理與應(yīng)急預案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車輛抵押借款合同資產(chǎn)評估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地質(zhì)災(zāi)害防治打井合同范本集錦4篇
- 2025年度環(huán)保科技項目個人合伙合同規(guī)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甲級寫字樓租賃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門窗設(shè)計、生產(chǎn)及安裝全程服務(wù)合同2篇
- 2025年度航空運輸合同碳排放管理與減排措施4篇
- 2025年度室內(nèi)門定制與安裝服務(wù)合同4篇
- 2025年度城市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個人勞務(wù)派遣合同2篇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 初一到初三英語單詞表2182個帶音標打印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全冊教學課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環(huán)境衛(wèi)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jiān)測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含答案)
- 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zhì)指標及分析方法
- 【S洲際酒店婚禮策劃方案設(shè)計6800字(論文)】
- 鐵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體會課件
- 醫(yī)院死亡報告年終分析報告
- 中國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11月英語二級筆譯真題及答案(筆譯實務(w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