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中書院校長班講老子上_第1頁
奠中書院校長班講老子上_第2頁
奠中書院校長班講老子上_第3頁
奠中書院校長班講老子上_第4頁
奠中書院校長班講老子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老子精粹談山西大學文學院 牛貴琥國學為什么熱國學為什么熱綜合國力的增加之后,國民對精神綜合國力的增加之后,國民對精神家園的需求。家園的需求。形成與國際地位相稱的文化軟實力形成與國際地位相稱的文化軟實力的要求。國家文化安全需要。的要求。國家文化安全需要。西方的一套有些不合中國的國西方的一套有些不合中國的國情情好些古已有之。好些古已有之。創(chuàng)新的需要。創(chuàng)新的需要。宗教問題宗教問題國學是什么?是學,是以研究中國是學,是以研究中國固有的學問,以解決中國固有的問固有的學問,以解決中國固有的問題為主要目的的學問。題為主要目的的學問。價值觀價值觀 思維方法思維方法正偏救敝正偏救敝國學就是要把民族的價值觀搞清楚

2、,運用國學就是要把民族的價值觀搞清楚,運用到實際中去。傳統(tǒng)立足社會,與時俱進。到實際中去。傳統(tǒng)立足社會,與時俱進。整體性思考、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體性思考、以解決問題為核心。重點在社會,社會中的人。重點在社會,社會中的人。國學大師章太炎姚奠中先生,一脈相承。 章太炎的國學:章太炎的國學: 由小學入經(jīng)學,由小學入經(jīng)學, 由經(jīng)學入文史,由經(jīng)學入文史, 最后落腳在諸子上。最后落腳在諸子上。 老子其人 老子是什么時代的人老子如何形成。 對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解讀和考證,是認識老子首先要做的工作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人物,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關(guān)其人和其書異說紛呈。將這些不同的觀點一一列舉加以辨析是

3、不必要的,原因在于,盡管這些觀點并不相同,其所依據(jù)的基本資料卻都來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云: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鬃舆m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wù)

4、。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庇谑抢献幽酥鴷舷缕?,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被蛟毁偌蠢献樱蛟环且玻滥淙环?。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

5、正。老子的籍貫問題 苦,音怙。厲,音賴,也寫作瀨。地點在現(xiàn)在河南省的鹿邑縣。問題是司馬遷在老子韓非列傳里記了四個老子,即名叫李耳的老子、春秋時孔子去見的老子、老萊子、戰(zhàn)國時的太史儋。于是鹿邑縣只能是李耳的籍貫,和其他的老子沒有關(guān)系。 司馬遷記了四個老子。這也是造成有關(guān)老子異說的主要原因。下面就讓我們一一進行辨析。先看春秋時孔子去見的老子。 史記孔子世家又記云: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

6、,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笨鬃幼灾芊从隰敚茏由砸孢M焉。 司馬遷將此事記在孔子三十歲之前,且云:“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quán),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說明孔子與老子同時且見過面,春秋時的老子是存在的。否定春秋時的老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下來看老萊子。 司馬遷云:“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或曰”就是靠不住的話。 而且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明明講:“孔子之所嚴事 (嚴事,就是尊崇這些人為師) ,于周則老子;于衛(wèi),蘧伯玉;于齊,晏平仲;于楚,老萊子;于鄭,子產(chǎn);于魯,孟公綽?!?更證明老萊子這個人是存在的但不是老子。因此,將老萊子

7、定為老子的觀點(如錢穆)是不對的。下來再看周太史儋。 太史儋對秦獻公說的話,亦載史記之周本紀、秦本紀、封禪書。這個人是存在的,卻不是作老子一書的老子。兩人相混的原因,在于聃、儋同音。 一則司馬遷既然講:“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就說明只是一個傳聞、異說而已。 二則秦獻公時代接近莊子生活的時期,莊子書中大量引用老子的內(nèi)容,且在天下篇中說老子為“古之博大真人”,顯然老子不可能是與莊子同時期的太史儋。 三則太史儋對秦獻公之所言,和老子的無為主張也不相合。 所以將老子定為太史儋的觀點(如羅根澤)是不對的。最后我們來看名叫李耳的老子。 司馬遷一開始就講的明白:“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

8、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庇忻行沼屑?,還有職務(wù),說明對這個老子是很清楚的。 在記了春秋時的老子和有“或曰”因素的老萊子、太史儋之后,下定義云:“老子,隱君子也?!秉c明老子的身份。 接著敘述老子的子孫世系:“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辟Y料證據(jù)確確實實,無可懷疑。這個老子整理了老子史記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

9、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嘗為魏相。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死于陳下。鮒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卬,卬生驩。”孔子的子孫世系同樣清清楚楚。但是孔子的家族到司馬遷的時代經(jīng)歷了15代,老子的家族到司馬遷的時代經(jīng)歷了8代,說明司馬遷所記的老子的世系不是春秋時期孔子所見的“莫知其所終”的老子,也不是不知其姓的老萊子和太史儋,而是戰(zhàn)國時期名叫李耳的老子。這個老子從事了整理編纂老子的工作,所以人們稱其為老子。從司馬遷所敘述的老子的學說來看,也正是如此。他說:“世之學老

10、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絀儒學,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正是流傳至今的老子一書的核心。將歷史上的老子和老子這部書區(qū)分開,分別對待,也是不對的1993年冬湖北荊門南部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的戰(zhàn)國中期的傳本楚簡甲、乙、丙本老子,就證明在以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zhàn)國后期帛書甲本老子、西漢初期帛書乙本老子之前,已經(jīng)有了不同于流傳至今的老子的版本。郭店楚簡老子相對于帛書老子,少了理論的闡述和概括,比較偏重于實用性,次序和分章也和帛書以及今本老子不一致,反映的是老子初期的面目。基本相同于今本的帛書老子比較有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而且突出了絀儒的傾向。比如郭店楚簡老子的“絕

11、偽(豎心旁)棄惡,民復孝慈”,帛書和今本老子就改為“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見第十九章)說明被稱作老子的戰(zhàn)國時期的李耳對春秋時期的老子做了重新編排、完善、增補、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工作。因此,不能因為老子一書中有戰(zhàn)國時期的詞匯和概念,就否定春秋時候的老子作過老子。也不能肯定了春秋時候的老子著書,就無視戰(zhàn)國時候的老子的作用和功績。我們現(xiàn)在所讀的老子,體現(xiàn)的是春秋時候的老子和戰(zhàn)國時候的老子智慧的總和。司馬遷在老子韓非列傳中明確記載的是兩個老子。 他們都是周王室的守藏史,(莊子天道就記子路說:“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所以能夠集中歷史的經(jīng)驗、綜合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具有深邃的厚重的思想。 春秋時期孔子所見

12、的老子,在莊子韓非子等先秦古籍中均稱老子、老聃,姓氏無考,著書上下篇,出關(guān)莫知其所終,籍貫何處也無從談起。 戰(zhàn)國時期的老子,則籍貫、子孫后代都能落到實處,其本人的事跡卻提供不出多少資料。他姓李名耳,字聃。許慎說文解字云:“聃,耳曼也。”史記正義云:“耳漫無輪也。”大耳朵和老子一樣是對長壽之人的稱呼。也許李耳正是出于對自己的前輩老聃的崇拜才名耳字聃的。這便是有關(guān)老子以及老子韓非列傳的合理的解釋。對于這個問題,姚奠中先生曾用一首詩簡略地作了概括。 喻龍傳說久,隱士化為神。 道德成書晚,厲鄉(xiāng)世系真。 第一句講春秋時孔子所見的老子真有其人。第四句講戰(zhàn)國時被稱為老子的李耳其世系確切無疑。第三句包括三層意

13、思。1、以“道德經(jīng)”來稱老子這部書是很晚的事情。2、將老子之書分為 “道”“德”兩部分也比較晚。莊子天下篇論老子沒有突出道德。郭店楚簡老子沒有分成道和德兩部分。史記則概括道德為老子的核心。帛書老子分為德經(jīng)和道經(jīng)兩部分,漢書顏師古注所引老子亦分別稱道經(jīng)與德經(jīng)。3、春秋時期為關(guān)令尹喜著書的老子所著之書和戰(zhàn)國時期寫定流行至今的老子不是同一本書。以帛書老子為代表的一直流行至今的老子是對春秋時的老子所著之書重新整理的結(jié)果。由于同樣是作的老子,于是人們便認定和稱呼其為老子。這個整理者即是李耳。 這樣,老子究竟是春秋時期的人還是戰(zhàn)國時期的人,這一困擾學者一千多年的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老子一書有戰(zhàn)國時期的因素

14、存在并不值得奇怪。老子基本可以說來自古代智慧格言的總匯 比如說苑卷十: 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強梁者不得其死,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執(zhí)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皇覽記此為黃帝金人器銘。這銘文中的許多內(nèi)容便出現(xiàn)在老子一書之中。還有,戰(zhàn)國策魏策:“任章曰:周書曰: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边@也是老子中的文字。老子第四十一章說:“故建言有之”云云,“建言”即古代

15、的一部書。老子中還有許多反復引用的當時的諺語和流行語,比如第二、十、五十一、七十七章都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所言“圣人云”也應(yīng)是古代圣賢所留下來的話語。學習老子版本的選擇現(xiàn)存的老子,按時代先后排列,有:郭店楚簡老子,1993年冬湖北荊門南部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為戰(zhàn)國中期的傳本;帛書老子,1973年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為戰(zhàn)國晚期和漢代初期的傳本;再就是漢魏以來的大量的傳本。盡管這些有著繁簡、分章、次序、字句的不同,但在核心精神和理論體系上是差別不大的。 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流傳,老子的版本十分繁多,注本也數(shù)不勝數(shù)。僅保留至今的古代注本就有近千余種。至于現(xiàn)代有關(guān)的出版物就更多了。不過,歷來流

16、傳的本子,大多是從漢代的河上公本和曹魏的王弼本而來。河上本近民間系統(tǒng)。王弼本屬文人系統(tǒng),流傳較廣。是以若要讀老子,可以以王弼本老子為基礎(chǔ),參考郭店楚簡老子、帛書老子,自可系統(tǒng)掌握。若有余力,選幾部權(quán)威注本觀其異同,更能收到開闊眼界和思路之功效。除史記外,還有很多關(guān)于老子的傳說,但可信者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不是老子的事,被人們誤認為是老子。如說苑卷十: 常摐有疾,老子往問焉,曰:“先生疾甚矣,無遺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雖不問,吾將語子。”常摐曰:“過故鄉(xiāng)而下車,子知之乎?”老子曰:“過故鄉(xiāng)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背溤唬骸斑^喬木而趨,子知之乎?”老子曰:“過

17、喬木而趨,非謂其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背溤唬骸白又酰俊崩献釉唬骸胺蛏嘀嬉玻M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盡矣。無以復語子哉?!?常摐,高士傳作商容。最后有關(guān)牙齒和舌頭的問答,戰(zhàn)國策楚策記作老萊子教孔子事君的話,孔叢子抗志篇則記作老萊子告訴子思的話。自從魯迅作為老子的話寫入出關(guān)小說,有人便當作老子的事實并以此為主題做成老子的塑像?;疚墨I的把握還是重要的。 老子的思想結(jié)構(gòu) 老子也稱道德經(jīng) 道:路的意思。 要走正路,不走邪 路。 德:得的意思。 走正路才有得, 如

18、果走錯了路 就有失。 德就要正, 正目,正心。如何才能正,而不錯? 這就需要有糾錯的方法和機制。 關(guān)鍵在于“得道”。 “道”要正確,就得反映的是自然的規(guī)律。而自然規(guī)律是不容易得到的,需要不斷地認識。 從這個角度說,“自然”是本源,“道”是人們行動的準則,但這準則是要不斷探索的。 這就不能不探討老子的思想結(jié)構(gòu)了。一 老子的思想結(jié)構(gòu)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而“道”是“ 自然”的體現(xiàn),也即自然規(guī)律在人腦中的反映,于是“道”也就是不好捉摸和表達的。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

19、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人要想知“ 道”,就必須不斷地從自然中總結(jié),不是一任自然就可以的。 老子所提供的認識自然規(guī)律也即“道”的方法或說途徑是: 無虛靜 這就形成老子的思想也即理論的結(jié)構(gòu)。無 無是根本。因為有生于無。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第一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無到有,就由簡單越來越復雜了。容易離本。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有使人亂。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

20、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故要去有。 第十九章: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以無御有,恢復到始。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這里的關(guān)鍵是除去先驗的固定的觀念。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

21、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從有歸無,有利于了解事物的性質(zhì)。老子又告誡人們,這只不過是認識事物的基礎(chǔ),并不能作為追求的目標。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 一是各種事物開始產(chǎn)生時的狀態(tài)。得一,就得到了各種事物的性質(zhì)。老子接著說:“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求

22、始的結(jié)果,不能作為今后所追求的目標。事物必定要由低向高發(fā)展,但低是高的基礎(chǔ),我們認識事物也一定要從基礎(chǔ)也即根本上開始才對。這說明,老子的貴無,從有歸無,以無御有,都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和過程。方法、過程當然不是目的,而且這種對事物的認識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但有是必然的。我們要不斷地從有歸無。 從有歸無是回歸本源,看清本質(zhì)、目的,是以貴無。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如何才能無,要虛。唯道集虛。 只有虛才能接受本質(zhì)、本源、目的,有新的啟示和打算,才能明道。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虛一而靜。要虛,就要排除干擾,就要靜。靜即去其躁心,得到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