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學習 好資料緒論 問診部分試題1 下述哪項不屬于四診的內(nèi)容:(D )A望色B診舌C切脈D診病E嗅氣味2 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脈學專著是:(B )A難經(jīng)B脈經(jīng)C中藏經(jīng)D脈神章E瀕湖脈學3 .察病指南是診法專著,其作者是:(C )A 李中梓 B 李東垣 C 施發(fā) D 陳言 E 杜清碧4 曹炳章所著的舌診專著是:(E )A傷寒舌鑒B觀舌心法C傷寒金鏡錄D察舌辨證新法E彩圖辨舌指南5 我國第一部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成書于:(B )A 漢代 B 隋代 C 宋代 D 元代 E 明代6 中醫(yī)診斷學的三大原則是:(A )A 整體審察 諸診合參病證結(jié)合 B 舍癥從脈舍脈從癥 脈癥合參C辨證求因?qū)徱蛘撝我婪ㄌ幏?
2、D證候真假證候錯雜四診合參E表里出入寒熱轉(zhuǎn)化虛實轉(zhuǎn)化7. 我國第一部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是: ( C )A傷寒雜病論 B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C諸病源候論D內(nèi)經(jīng)E察病指南8. 論舌的第一部專著是:( D )A舌鑒 B彩圖辨舌指南C點點金D傷寒金鏡錄E望診遵經(jīng)9. 首先討論陰陽與六變的是: ( B )A內(nèi)經(jīng) B景岳全書傳忠錄C難經(jīng) D傷寒雜病論E醫(yī)學心悟10. 脈經(jīng)的作者是:( C )A 張仲景 B 葉天士 C 王叔和 D 巢元方E 孫思邈11. 林之翰所著的四診專著是:(A )A四診抉微B四診心法要訣 C四診韻語D四診法 E察病指南12. 創(chuàng)立衛(wèi)氣營血辨證方法的醫(yī)家是:( A )A 葉天士B
3、張仲景 C 吳鞠通D 汪宏E 吳又可13. 最早開始記錄病人的姓名舉止病狀以及方藥等作為診療的原始資料的醫(yī)家是:( E )A 葉天士B 張仲景 C 張介賓 D 汪宏E 淳于意14. 對黃疸病人做實驗觀察并做早期記載的是 :( D )A傷寒雜病論B三因極一病證方論C諸病源候論D肘后備急方E察病指南15. 論述危重疾病的“十怪脈”的醫(yī)家是:()A 李東垣 B 危亦林 C 吳鞠通 D 汪宏E 張仲景16. 下列哪項不屬于問診中一般情況的內(nèi)容:( E )A 姓名 B 性別 C 年齡 D 職業(yè) E 主訴17. 下列哪項不屬于問診中現(xiàn)在癥狀的內(nèi)容:( D )A 發(fā)病情況 B 病變過程 C 診治經(jīng)過 D 接
4、種疫苗情況 E 現(xiàn)在癥狀18. 下列哪項不屬于問診中個人生活史的內(nèi)容:( D )A 生活經(jīng)歷 B 精神情志 C 飲食嗜好 D 素體健康狀況 E 起居19. 難經(jīng)說問而知之謂之:( D )A神B圣 C巧 D工 E能六十一難曰:經(jīng)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 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 經(jīng)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內(nèi)知之曰神,此之謂也。20. 婚姻生育情況屬于問診中:( E )A 一般情況 B 現(xiàn)病史 C 既往
5、病史 D 家族史 E 個人生活史21. 以“十問”來總結(jié)概括問診的醫(yī)學家是:()A 張仲景 B 李時珍 C 喻嘉言 D 葉天士 E 張景岳22. 午后潮熱,身熱不揚者屬:( C )A 陰虛潮熱 B 骨蒸勞熱 C 濕溫潮熱 D 陽明潮熱 E 氣虛發(fā)熱23. 半身汗出,是因:( A )A 風痰阻滯經(jīng)絡(luò) B 中焦郁熱 C 陽氣虛損 D 陰虛火旺 E 以上都不是24. 厥陰頭痛的特點是:( D )A 前額疼痛連及眉棱骨 B 后頭痛連項 C 兩側(cè)太陽穴附近痛 D 巔頂頭痛 E 頭痛連齒25. 以下哪項不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B )A 胃火 B 肝胃不和 C 陰血不足 D 寒凝胃腸 E 津液虧虛26.
6、 多食易饑,兼見大便溏泄者屬:( E )A 胃陰不足 B 脾胃濕熱 C 胃火亢盛 D 濕邪困脾 E 胃強脾弱27. 腎氣不固所導致的小便改變?yōu)椋海?D )A 小便短赤 B 小便頻數(shù)而短少 C 小便渾濁 D 小便頻數(shù)而清 E 小便澀痛28.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見于:( D )A 陰虛證 B 濕熱證 C 痰飲內(nèi)停 D 瘀血阻滯 E 里寒證29. 婦女月經(jīng)先期而來,量多,色深而質(zhì)稠,多屬:( C )A 氣虛不能攝血 B 肝氣郁滯 C 血熱內(nèi)迫 D 瘀血積滯 E 寒凝血滯30. 婦女帶下色白,清稀如涕,無臭味,多屬:( A )A 脾虛濕注 B 沖任虧虛 C 肝經(jīng)郁熱 D 濕熱下注 E 以上都不是
7、31. 指出下列哪個病證與籍貫所處地域有關(guān):( B )A 麻疹 B 瘧疾 C 中風 D 月經(jīng)不調(diào) E 眩暈32. 下述何項與微熱無關(guān):( B )A 氣虛 B 胃腸熱盛 C 疰夏 D 氣陰兩虛 E 陰虛33. 下列何項不是脫汗癥狀:( A )A 寒戰(zhàn) B 冷汗淋漓 C 面色蒼白 D 肢厥脈微 E 呼吸氣微34. 下述何證可出現(xiàn)自汗與盜汗并見:( E )A 氣虛證 B 血瘀證 C 陰虛證 D 血虛證 E 氣血兩虛證35. 肝郁氣滯胸脅疼痛的特點是:( C )A 隱痛 B 絞痛 C 脹痛 D 灼痛 E 重痛36. 脾胃虛弱而致脘腹疼痛的特點是:( A )A 隱隱作痛 B 痛如刀絞 C 冷痛喜溫 D
8、脹滿疼痛 E 走竄不定37. 腎陽不足所致腰痛的特點為:( B )A 隱隱作痛 B 冷痛綿綿不休 C 重痛活動受限 D 痛處游走不定E 刺痛固定不移38. 下述何項不是導致麻木的因素:( E )A 肝風內(nèi)動 B 痰濁阻絡(luò) C 氣血虧虛 D 瘀血阻絡(luò) E 濕客關(guān)節(jié)39. 突發(fā)耳鳴,聲大如潮聲,按之不減者,多因:( A )A 肝膽火盛 B 陰虛火旺C 肝腎陰虛D 腎精虧損E 氣血不足40. 飯后嗜睡,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者為:( A )A 痰濕困脾 B 肝郁犯脾 C 心腎陽氣虛衰 D 熱入心包 E 心膽氣虛更多精品文檔41. 下列何項與肝郁化火失眠無關(guān):( C )A 煩躁失眠 B 面紅目赤C 心悸健
9、忘D 性急易怒E 脈象弦數(shù)42.消谷善饑是因:( DA 脾胃虛弱 B 肝膽濕熱C 胃陰不足D 胃火熾盛E 蟲積腹中43.口酸是因:( E )A 胃氣上逆 B 脾胃氣虛C 脾胃濕熱D 燥熱傷津E 肝胃不和44. 燥熱傷津可以出現(xiàn):(A 口澀 B 口苦 C 口酸D 口甜 E 口黏膩45. 下述何項不屬大腸濕熱:( A )A 瀉下黃糜 B 下利膿血 C 肛門灼熱 D 大便先干后稀 E 里急后重46. 下述哪些不是泄瀉的原因:( D )A 腎陽虛衰 B 腎陰虧損 C 腸胃積滯 D 大腸濕熱 E 脾胃虛弱47. 尿后余瀝是由下述何項所致:( D )A 腎陽不足 B 腎陰虧損 C 瘀血內(nèi)阻 D 腎氣不足
10、E 膀胱濕熱48. 下述何項可引起月經(jīng)后期:( E )A 陰虛火旺 B 陽盛血熱 C 氣虛 D 肝郁血熱 E 營血虧損49. 下述何項對于新生兒問診無意義:( A )A 有無傳染病史 B 妊娠期母體營養(yǎng)狀況 C 產(chǎn)育期母體所患何病D 妊娠期 產(chǎn)育期用過何藥 E 分娩時是否難產(chǎn)早產(chǎn)50. 下述何項不是由腎氣不足所致:( C )A 小便失禁 B 小便頻數(shù) C 小便澀痛 D 小便余瀝不盡 E 遺尿51. 崩漏的表現(xiàn)是:( B )A 經(jīng)量較以往明顯增多 B 非經(jīng)期出血不止 C 經(jīng)行點滴即止 D 經(jīng)期經(jīng)常錯后 E 非哺乳期月經(jīng)未 潮52. 月經(jīng)先期,量多色淡是:( A )A 氣虛 B 血虛 C 血瘀 D
11、 肝郁 E 寒凝53. 月經(jīng)后期,量少色淡是:( B )A 氣虛 B 血虛 C 血瘀 D 肝郁 E 寒凝54. 上焦邪熱可見:( E )A 自汗 B 盜汗 C 大汗 D 戰(zhàn)汗 E 頭汗55.肝胃蘊熱則:( D )A 口淡乏味 B 口甜粘膩C 口中酸餿D 口中泛酸E 口苦56.脾胃濕熱則:( B )A 口淡乏味 B 口甜粘膩C 口中酸餿D 口中泛酸E 口苦57.陰虛證可見:( D )A 口渴喜飲 B 渴喜熱飲C 渴不欲飲D 渴不多飲E 但欲漱水不欲咽58.溫病熱入營分可見:( D)A 口渴喜飲 B 渴喜熱飲C 渴不欲飲D 渴不多飲E 但欲漱水不欲咽59.瘀血證可見:( E )A 口渴喜飲 B 渴
12、喜熱飲C 渴不欲飲D 渴不多飲E 但欲漱水不欲咽60.畏寒常出現(xiàn)于( C )A 寒熱并見 B 寒熱往來C 但寒不熱D 但熱不寒E 表寒里熱61.外感風邪可見( C )A 惡寒重發(fā)熱輕 B 發(fā)熱重惡寒輕 C 發(fā)熱輕惡風自汗 D 寒熱往來 E 不惡寒反惡熱62.壯熱的病機為( A )A 里熱亢盛 B 濕遏熱伏 C 陰虛陽亢 D 虛陽浮越 E 氣虛63.熱勢較高,日哺熱甚,兼見腹脹便秘屬( C )A 濕溫病 B 陰虛證 C 陽明腑實證 D 小兒夏季熱 E 氣虛證64.里實熱證常見( D )A 惡寒發(fā)熱 B 寒熱往來 C 但寒不熱 D 但熱不寒 E 以上都不是65. 下列哪個癥狀對表證的辨證最重要(
13、A )A 惡寒發(fā)熱 B 頭身疼痛 C 脈浮 D 苔薄白 E 汗出66.下列哪一種發(fā)熱不屬于癥狀( C )A 壯熱 B 潮熱 C 小兒夏季熱 D 微熱 E 寒熱往來67. 自汗多因( B )A 陰虛內(nèi)熱 B 氣虛衛(wèi)陽不固 C 邪正相爭 D 陽氣暴脫 E 血虛68.實熱證出汗為( C )A 冷汗淋漓 B 日間汗出,活動尤甚 C 蒸蒸發(fā)熱,汗出不己 D 睡時汗出,醒則汗止 E 戰(zhàn)栗而后 汗出69.出現(xiàn)戰(zhàn)汗多提示( C )A 邪去正安 B 邪勝正衰 C 邪正相爭劇烈 D 陰陽離決 E 陰虛70.手足心出汗多屬于( C )臟的病變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腎71.病人額部汗出如油多提示( C
14、)A 上焦邪熱 B 中焦?jié)駸?C 陰陽離絕 D 太陰頭痛 E 中風72.前額連眉棱骨疼痛,屬于( D )A 督脈 B 少陽經(jīng) C 太陽經(jīng) D 陽明經(jīng) E 厥陰經(jīng)73.巔頂頭痛屬( C )A 少陽頭痛 B 少陰頭痛 C 厥陰頭痛 D 太陰頭痛 E 太陽頭痛74.肝陽上亢的頭痛特點是( B )A 刺痛 B 脹痛 C 重痛 D 空痛 E 酸痛75.病人身重嗜臥,少氣懶言,倦怠乏力,多屬( A )A 脾氣虧虛 B 濕邪困阻 C 氣滯血瘀 D 寒凝筋脈 E 腎陽虛76.胃脘冷痛劇烈,得熱痛減屬( C )A 胃陽虛 B 胃腑血瘀 C 寒邪犯胃 D 食積胃脘 E 胃中瘀血77. 氣滯所致的疼痛性質(zhì)為( B
15、)A 刺痛 B 脹痛 C 著痛 D 酸痛 E 冷痛78.耳鳴,以手按之可減輕,多屬( B )A 肝膽火盛 B 腎虛精虧 C 痰濕內(nèi)蘊 D 外感風濕 E 肝火上炎79.目眩的表現(xiàn)為( B )A 視物不清 B 視物旋轉(zhuǎn) C 視物昏花 D 視力喪失 E 目睛上視80.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多屬( D )A 痰飲 B 濕熱 C 陰虛 D 瘀血 E 陽虛81.脾胃氣虛可見( B )A 厭食,兼見噯氣酸腐 B 食少兼見腹脹便溏 C 厭油食,漸漸黃疸脅痛D 食少,漸漸頭身困重 E 嗜食異物82.大便夾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穢者,多因( C )A 大腸濕熱 B 肝胃不和C 傷食積滯 D 脾胃虛弱 E 肝郁乘脾8
16、3.下列癥狀除哪一項外,均屬便感異常( D )A 排便不爽 B 里急后重C 肛門氣墜 D 完谷不化 E 滑瀉失禁84.便溏如黃糜,瀉下不爽是( B )A 肝郁乘脾 B 大腸濕熱 C 脾陽虛 D 中氣下陷 E 腎陽虛85. 里急后重是由( A )所致A 濕熱蘊結(jié)大腸,腸道氣機傳導不暢 B 濕邪內(nèi)阻,腸道氣滯C 脾腎陽虛,肛門失約D 脾虛中氣下陷 E 肝氣郁滯,橫逆犯脾 86.小便頻數(shù) 量少色赤 澀痛不適屬( A )A 膀胱濕熱 B 腎氣不固 C 膀胱失約 D 下焦虛寒 E 脾虛氣陷 87.下列哪一項不屬腎氣不固( D )A 小便失禁 B 小便余瀝 C 小便頻數(shù)清長量多 D 小便短赤 E 以上都不
17、是88.帶下色白,滑稀如涕無臭味,多屬( D )A 沖任虧虛 B 濕熱下注 C 肝經(jīng)郁熱 D 脾虛濕注 E 腎精虧虛 89.胃熱亢盛多見( C )A 口渴欲飲,飲水即吐 B 口渴不欲飲 C 口渴喜冷飲 D 口渴引飲,小便量多 E 口不渴飲90.頭暈耳鳴,遺精健忘,腰膝酸軟者屬( C )A 肝陽上亢 B 氣血兩虧 C 腎精虧虛 D 脾氣虧虛 E 以上都不是91.睡時汗出,醒后汗止者是:( B )A 自汗 B 盜汗 C 大汗 D 戰(zhàn)汗 E 頭汗92.水入即吐者多屬: ( D )A 濕熱證 B 熱盛傷津 C 陰虛 D 水飲內(nèi)停 E 瘀血93.下列哪項不屬于厭食的常見病機: ( D )A 濕熱蘊脾 B
18、 食滯胃脘 C 肝膽濕熱 D 脾胃虛弱 E 妊娠惡阻94.口甜多屬: ( C)A 脾胃虛弱 B 脾陽虛 C 濕熱蘊脾 D 痰濕內(nèi)阻 E 肝胃郁熱 95.胸悶壯熱鼻翼煽動者多屬:( C )A 心陽不足 B 痰飲停肺 C 痰熱壅肺 D 寒邪客肺 E 肺腎氣虛96.下列哪項不是引起心悸的主要原因: ( E )A 心膽氣虛 B 膽郁痰擾 C 心陽不足 D 心血不足 E 肝胃郁熱97.下列哪項不是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 C )A 氣血虧虛 B 肝陽上亢 C 濕熱蘊脾 D 痰濕內(nèi)阻 E 腎虛精虧98.下列哪項不是引起嗜睡的主要原因: ( E )A 痰濕困脾 B 脾失健運 C 心腎陽虛 D 邪閉心神 E
19、濕熱蘊脾99.下列哪項不是引起尿量減少的的主要原因: ( E )A 熱盛傷津 B 水液內(nèi)停 C 濕熱蘊結(jié)膀胱 D 汗吐下傷津 E 心氣虧虛100.下列哪項不是引起痛經(jīng)的主要原因: ( E )A 氣滯血瘀 B 濕熱蘊結(jié) C 寒凝胞宮 D 氣血兩虛 E 痰濕內(nèi)阻 答案:1D2B 3C 4E 5B6A7C8D9B10E 11A12A13E14D15B16E17D18D19D20E 21E22C23A24D25B26E27D28D29C30A31B32B33A34E35C 36A37B38E39A40A 41C42D43E44B45A46D47D48E49A50C 51E52A53B54E55D56B
20、57D58D59E60C 61C62A63C64D65A66C 67B68C69C70C 71C72D73C74B75A76C77B78B79B80D 81B 82C83D84B85A86A87D88D89C90C 91B92D93D94C95C96E97C 98E99E100E望診、舌診習題及答案1神的物質(zhì)基礎(chǔ)是:( B )A氣 B血 C津液D精氣E營氣2神在全身皆有表現(xiàn),但卻突出地表現(xiàn)于:( A )A 目光 B 面色 C 神志 D 脈象 E 形態(tài) 3下列哪項不是得神的表現(xiàn):( C )A 目光精彩 B 神志清楚 C 顴赤如妝 D 形豐色榮 E 呼吸調(diào)勻4下列哪項不是失神的表現(xiàn):( E )A
21、目無精彩 B 形羸色敗 C 呼吸微弱 D 神志昏迷 E 壯熱面赤 5失神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能食,此為:( D )A 神志異常 B 無神 C 少神 D 假神 E 得神 6下列哪項屬神氣不足的表現(xiàn):( A )A 精神不振 B 兩目晦暗 C 面色無華 D 形體羸瘦 E 動作遲鈍 7下列哪項非邪盛神亂的失神表現(xiàn):( A )A 壯熱煩躁 B 神昏譫語 C 呼吸氣微 D 兩手握固 E 牙關(guān)緊閉 8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機制是:( D )A 氣血不足,精津虧損 B 機體陰陽失調(diào) C 臟腑虛衰功能低下D 精氣衰竭,陰不斂陽,虛陽外越 E 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9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見于:(
22、 B )A 狂病 B 癇病 C 癲病 D 臟躁 E 以上都不是10患者淡漠寡言,悶悶不樂,精神癡呆,喃喃自語,哭笑無常。多屬:( A )A 癲病 B 癇病C 狂病D 郁癥 E 以上都不是11兩手撮空是:( C )A 中風先兆 B 關(guān)節(jié)疼痛 C 病危失神 D 煩燥不安 E 狂病12. 在靈樞五色中,藩是指:E )A 前額 B 眉間 C 下頦 D 耳門 E 頰側(cè)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cè)也;蔽者,耳門也。13. 在素問刺熱篇中,右頰候:C )A心 B肝 C肺 D脾 E腎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 病
23、雖未發(fā),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則死。諸當汗 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也。14. 在靈樞五色中,鼻柱候:D )A肺 B心 C脾 D肝 E腎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 學習-好資料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 目內(nèi)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 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
24、臟六腑肢節(jié)之部也,各有 部分。15. 面色有胃氣,主要是指:(B )A一生不變B含蓄不露 C光明潤澤 D微黃 E滿面通紅16. 望色十法中,清濁可以分辨:(B )A表里 B陰陽 C虛實 D成敗 E輕重大凡望診先分部位后觀氣色欲識五色之精微當知十法之綱領(lǐng)十法者浮沉清濁微甚 散扌專澤夭是也.何謂浮沉.色顯于皮膚間者.謂之浮.隱于皮膚內(nèi)者謂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 浮而后沉者.病自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此以浮沉分表里也何謂清濁.清者清明.其色舒也濁者濁暗.其色慘也.清者病在陽.濁者病在陰.自清而濁陽 病入陰.自濁而清.陰病轉(zhuǎn)陽.此以清濁分陰陽也.何謂微甚.色淺淡者謂之微.
25、色深濃者謂之甚.微者正氣虛.甚者邪氣實.自微而甚.則先虛 而后實.自甚而微.則先實而后虛.此以微甚分虛實也.何謂散摶.散者疏離.其色開也.摶者壅滯.其色閉也.散者病近將解.摶者病久漸聚.先摶 而后散者.病雖久而將解.先散而后摶者.病雖近而漸聚.此以散摶分久近也.何謂澤夭.氣色滋潤謂之澤.氣色枯槁謂之夭.澤者主生.夭者主死.將夭而漸澤者.精神復 盛.先澤而漸夭者.血氣益衰.此以澤夭分成敗也.蓋十法者.辨其色之氣也.五色者.辨其氣之 色也氣者色之變色者氣之常氣因色而其理始明色因氣而其義乃著氣也色也分言之則 精微之道顯合觀之則病癥之變彰此氣色之提綱也經(jīng)曰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弗去乃 知新故其是之謂乎1
26、7面黃虛浮者,稱為:( A )A 黃胖 B 萎黃 C 陽黃D 陰黃 E 以上都不是18 陽黃的病機為:( B )A 寒濕郁阻 B 濕熱熏蒸 C 臟腑實熱D 陰虛火旺 E 以上都不是19滿面通紅,多屬:( A )A 實熱證 B 虛熱證C 真寒假熱 D 郁火證 E 以上都不是20面色黃白如雞皮者,多屬:( A )A 失血 B 陽虛 C 氣虛D 陰虛 E 寒證白色主虛證,寒癥,脫血,奪氣,面白無華或黃白如雞皮者,為血虛或奪血 21面色黧黑而肌膚甲錯,屬:( A )A 瘀血 B 腎虛 C 水飲D 寒證 E 以上都不是22 脾胃氣虛病人多見:( A )A 面色萎黃 B 面黃虛浮 C 面目一身俱黃 D 面
27、色青黃 E 以上都不是23. 陽氣暴脫病人多見:(D )A面色淡白無華B面色白C面白虛浮D面色蒼白E面色青黑24. 午后顴紅屬于:(A )A陰虛內(nèi)熱B陽明實熱 C外感風熱D真寒假熱E虛陽上越25. 以下哪項不是面色發(fā)黑所屬病證:(B )A水飲 B痰濕 C腎虛 D寒證 E血瘀黑色主腎虛,寒癥,痛證,水飲和瘀血26. 以下哪項不是面色發(fā)青所屬病證:(E )A痛證 B寒證 C驚風 D血瘀 E痰飲27 “望色十法”中“摶”是指:)A面色沉隱B面色濁暗C面色壅滯D面色淺淡E面色枯槁28. 下列哪一項屬形盛氣虛的表現(xiàn):(B )A體胖能食,肌肉堅實B體胖食少,神疲乏力C形瘦能食,舌紅苔黃D形瘦顴紅,皮膚干焦
28、E臥床不起,骨瘦如柴29. 病人但坐不得臥,臥則氣逆,多屬:(E )A氣血大虛B肺虛少氣C脫血奪氣D腎不納氣E以上都不是從坐形來看,坐而喜伏,多為肺虛少氣;坐而喜仰,多屬肺實氣逆;但坐不得臥,臥則氣逆,多為咳喘肺脹,或為水飲停于胸腹。但臥不耐坐,坐則神?;蚧柩?,多為氣血雙虧或脫血奪氣。 坐而不欲起者,多為陽氣虛。坐臥不安是煩躁之征,或腹?jié)M脹痛之故。 30患者手足軟弱無力,行動不靈而無痛是:( B ) A 痹證 B 痿證 C 中風后遺癥 D 癱瘓 E 癇證 31目部的臟腑相關(guān)部位哪項錯誤( E )A目眥為“血輪” B白珠為“氣輪” C瞳人屬“水輪”目胞屬“肉輪” E黑睛為“水輪”32小兒囟門突起
29、,多屬:( A )A 溫病火邪上攻,腦脊水有病 B 吐瀉傷津,或氣血不足 C 腎氣不足,發(fā)育不良 D腎陰不足,虛火上炎 E 以上都不是33 頸側(cè)頜下腫塊如豆,累累如串珠,稱:( A )A 瘰疬 B 癭瘤 C 痰核 D 發(fā)頤 E 梅核氣34頭發(fā)色黃干枯,稀疏易落,多屬:( A )A 精血不足 B 血虛受風 C 疳積病 D 腎虛或血熱 E 因稟賦不足所致(2)望發(fā):正常人發(fā)多濃密色黑而潤澤,是腎氣充盛的表現(xiàn)。發(fā)稀疏不長,是腎氣虧虛。發(fā)黃干枯,久病落發(fā),多為精血不足。更多精品文檔學習 好資料若突然出現(xiàn)片狀脫發(fā),為血虛受風所致。青少年落發(fā),多因腎虛或血熱。青年白發(fā),伴有健忘,腰膝酸軟者,屬腎虛; 若無
30、其他病象者,不屬病態(tài)。小兒發(fā)結(jié)如穗,常見于疳積病。35小兒耳背有紅絡(luò),耳根發(fā)涼,多屬:( C )A 氣血虧虛 B 腎精虧損 C 出麻疹先兆 D 腎氣不足 E 肝膽濕熱36牙齦紅腫而痛,多屬:( E )A 陰虛火旺 B 肝火上炎 C 肺經(jīng)有熱 D 脾經(jīng)火熱 E 胃火上攻37咽紅腫脹而痛,甚則潰爛有黃白膿點,此為( D )A 陰虛火旺 B 痰濕凝聚 C 氣陰兩虧 D 肺胃熱毒 E 胃火亢盛38白 的出現(xiàn),是因:( B )A氣分熱盛 B濕郁汗出不徹 C風濕熱邪留于肌表 D濕熱火毒內(nèi)蘊E風熱之毒陰于肌膚39斑與疹的區(qū)別,主要是:( C )A 形狀大小 B 顏色深淺 C 是否高出皮膚,摸之礙手 D 邪熱
31、輕重 E 邪正虛實40紅腫高大,根盤緊束,熾熱疼痛者,屬:( A )A癰 B疽 C疔 D癤 E風疹(5)癰、疽、疔、癤:都為發(fā)于皮膚體表部位有形可診的外科瘡瘍疾患。四者的區(qū)別是:凡發(fā)病局部范圍較大,紅腫熱痛,根盤緊束的為癰。若漫腫無頭,根腳平塌,膚色不變,不熱少痛者為疽。若范圍較小,初起如粟,根腳堅硬較深,麻木或發(fā)癢,繼則頂白而痛者為疔。 起于淺表,形小而園,紅腫熱痛不甚,容易化膿,膿潰即愈為癤。41小兒食指絡(luò)脈診法,始見于:( A )A內(nèi)經(jīng) B脈經(jīng) C脈訣42 診察小兒食指三關(guān)部位,可知:(A 病之表里 B 病之虛實 C 輕重預(yù)后43欲察疾病之寒熱性質(zhì),首察:( CA 三關(guān)部位 B 絡(luò)脈形狀
32、 C 絡(luò)脈色澤44小兒食指絡(luò)脈色紅的,多屬:( BA 熱證 B 外感表證 C 虛證 D 驚風D水鏡圖訣E錢乙小兒藥證直訣C )D 病之性質(zhì) E 臟腑部位)D 絡(luò)脈浮沉 E 以上都不是)E 正常表現(xiàn)紋色變化-紅紫辨寒熱:紋色的變化,主要有紅、紫、青、黑、白紫色的變化。紋色鮮紅多屬外感風寒。紋色紫紅,多主熱證。紋色青,主風證或痛證;紋色青紫或紫黑色,是血絡(luò)閉郁;紋色淡白,多屬脾虛。45小兒指紋色深暗滯者,多屬:( B )A 表證 B 里證 C 虛證 D 實證 E 寒證46痰黃粘稠成塊者,屬于:( A)A 熱痰 B 寒痰 C 風痰 D 燥痰 E 濕痰()望痰涎痰涎是機體水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chǎn)物,其形成
33、主要與脾肺兩臟功能失常關(guān)系密切,故古人說:“脾 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但是與他臟也有關(guān)系。臨床上分為有形之痰與無形之痰兩類,這里所 指的是咳唾而出的有形之痰涎。痰黃沾稠,堅而成塊者,屬熱痰。因熱邪煎熬津液所致。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點者,屬寒痰。因寒傷陽氣,氣不化津、濕聚,而為痰。 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屬濕痰。因脾虛不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而滑利易出, 痰少而粘,難于咳出者,屬燥痰。因燥邪傷肺。痰中帶血,或咳吐鮮血者,為熱傷肺絡(luò)。 口常流稀涎者,多為脾胃陽虛證??诔A髡诚颜?,多屬脾蘊濕熱。47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屬:( D )A 熱盛傷津 B 寒傷陽氣 C 肝風挾痰 D 脾虛濕聚
34、 E 肺癰48 嘔吐物穢濁酸臭,多屬:( B )A 寒嘔 B 熱嘔 C 食積 D 痰飲 E 濕熱(二)望嘔吐物胃中之物上逆自口而出為嘔吐物。胃氣以降為順,或胃氣上逆,使胃內(nèi)容物隨之反上出口,則 成嘔吐。由于致嘔的原因不同,故嘔吐物的性狀及伴隨癥狀亦因之而異。若嘔吐物清稀無臭,多是寒嘔。多由脾胃虛寒或寒邪犯胃所致。嘔吐物酸臭穢濁,多為熱嘔。因邪熱犯胃,胃有實熱所致。嘔吐痰涎清水,量多,多是痰飲內(nèi)阻于胃。嘔吐未消化的食物,腐酸味臭,多屬食積。若嘔吐頻發(fā)頻止,嘔吐不化食物而少有酸腐,為肝氣犯胃所致。若嘔吐黃綠苦水,因肝膽郁熱或肝膽濕熱所致。嘔吐鮮血或紫暗有塊,夾雜食物殘渣,多因胃有積熱或肝火犯胃,或
35、素有瘀血所致。49嘔吐物酸腐夾雜不消物食物,多屬:( C )A 肝胃郁熱 B 熱嘔 C 食積 D 寒嘔 E 痰飲50 肝膽濕熱之嘔吐物常為:( C )A 吐物酸腐 B 吐清稀痰涎 C 吐黃綠苦水 D 嘔吐鮮血夾食物殘渣E 嘔吐清水痰涎51臟腑在舌面上的劃分,舌中部候:( B )A 心肺 B 脾胃 C 肝膽 D 腎 E 三焦52下列有關(guān)舌診的注意事項哪項不對:( D )A 飲食常使舌苔形色發(fā)生變化 B 秋季多薄而膩 C 老年人舌多現(xiàn)裂紋D 小兒易患舌疾 E 晨起舌苔多較厚53 下列哪一種舌象為正常舌:( B )A 紅舌 B 淡紅舌 C 淡白舌 D 紫舌 E 豬腰舌54絡(luò)于舌本的經(jīng)脈是:( E )
36、A 手少陰經(jīng) B 手太陰經(jīng) C 足太陰經(jīng) D 足少陰經(jīng) E 足厥陰經(jīng)在經(jīng)脈中,手少陰之別系舌本,足少陰之脈挾舌本,足厥陰之脈絡(luò)舌本,足太陰之脈連舌本, 散舌下,足太陽之筋結(jié)于舌本,足少陽之筋入系舌本。五臟六腑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經(jīng)絡(luò)、經(jīng)筋與舌 相聯(lián)。因此,臟腑有病,可影響舌的變化55下列哪項不屬正常舌象? ( C )A 舌體柔軟 B 舌質(zhì)淡紅 C 舌質(zhì)嬌嫩 D 舌苔薄白 E 以上都不是56外感表證初起,常見:( B )A 淡白舌 B 淡紅舌 C 紅舌 D 青舌 E 降舌57主氣血兩虧的舌色是:( D )A 降舌 B 淡紅舌 C 紫舌 D 淡白舌 E 紅舌58 陰虛火旺的舌象可見:( B )A 舌紅
37、苔黃燥 B 舌紅少苔 C 舌紅苔黃膩 D 舌紅苔白 E 舌淡紅無苔59下列舌質(zhì),哪一項與熱證最無關(guān):( D )A 紅舌 B 紫舌 C 腫脹舌 D 胖嫩舌 E 淡紅舌60溫病熱入營血時,舌色應(yīng)為:( E )A 紅舌 B 淡紅舌 C 紫舌 D 淡白舌 E 絳舌61下面異常舌態(tài),哪一種是中風或中風先兆:( A )A 歪斜舌 B 痿軟舌 C 短縮舌 D 縱舌 E 強硬舌62 芒刺是指:( B )A 鼓起于舌面的紅色,白色或黑色星點 B 舌面上的軟刺及顆粒增大如刺,摸之刺手C 舌面上出現(xiàn)大小、形狀不一的青紫或黑色斑點,不突出于舌面D 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淺不一、形態(tài)明顯的裂溝 E 舌苔焦黑起刺芒刺:舌面
38、上有軟刺(即舌乳頭),是正常狀態(tài),若舌面軟刺增大,高起如刺,摸之刺手, 稱為芒刺舌。多因邪熱亢盛所致。芒刺越多,邪熱愈甚。根據(jù)芒刺出現(xiàn)的部位,可分辨熱在內(nèi)臟, 如舌尖有芒刺,多為心火亢盛;舌邊有芒刺,多屬肝膽火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腸熱盛。63舌淡白不胖較嫩而有齒痕多提示: ( D )A 陰虛 B 陽虛 C 氣虛 D 血虛 E 精虧64以下哪一項不屬于病理舌態(tài): ( A )A 腫脹 B 痿軟 C 短縮 D 歪斜 E 強硬65舌體腫脹,青紫晦暗者是: ( C )A 氣血壅滯,將要發(fā)斑 B 心脾有熱 C 邪熱挾酒毒上攻 D 中毒 E 脾胃濕熱與痰濁相 搏66紫舌的主病是: ( B )A 氣滯 B 血
39、瘀 C 痰凝 D 津虧 E 中毒67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望舌形內(nèi)容: ( E )A 點刺 B 老嫩 C 裂紋 D 齒痕 E 歪斜(二)望舌的內(nèi)容望舌內(nèi)容可分為望舌質(zhì)和舌苔兩部分。舌質(zhì)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luò)等組織。望舌質(zhì)又分 為望神、色、形、態(tài)四方面。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質(zhì)兩方面。正常舌象,簡稱“淡紅舌、薄白苔”。具體說,其舌體柔軟,運動靈活自如,顏色淡紅而紅活鮮 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適中,無異常形態(tài);舌苔薄白潤澤,顆粒均勻,薄薄地鋪于舌面,揩之不去, 其下有根與舌質(zhì)如同一體,干濕適中,不粘不膩等??傊?,將舌質(zhì)、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現(xiàn)綜 合起來,便是正常舌象。( 1
40、) 舌神:舌神主要表現(xiàn)在舌質(zhì)的榮潤和靈動方面。察舌神之法,關(guān)鍵在于辨榮枯 。(2)舌色:色,即舌質(zhì)的顏色。一般可分為淡白、淡紅、紅、絳、紫、青幾種。除淡紅色為正常舌色外, 其余都是主病之色 。(3)舌形:是指舌體的形狀,包括老嫩、胖瘦,脹癟、裂紋、芒刺、齒痕等異常變化 。(4)舌態(tài):指舌體運動時的狀態(tài)。正常舌態(tài)是舌體活動靈敏,伸縮自如,病理舌態(tài)有強硬、疲軟、舌縱、 短縮、麻痹、顫動、歪斜、吐弄等 。68下列答案,除哪一項外,都是淡白舌的主?。海?D )A 氣虛 B 血虛 C 陽虛 D 陰虛 E 脫血奪氣69裂紋舌一般不見于:( C )A 脾虛濕侵 B 邪熱熾盛 C 痰濁內(nèi)阻 D 血虛不潤 E
41、陰液虧虛裂紋:舌面上有裂溝,而裂溝中無舌苔覆蓋者,稱裂紋舌。多因精血虧損,津液耗傷、舌體失養(yǎng)所致。故其主病有三:一是熱盛傷陰,一是血虛不潤,一是脾虛浸侵。紅絳舌而有裂紋,多是熱盛傷津,或陰虛液枯;淡白舌而有裂紋,多是血虛不潤,若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又有裂紋者,則屬脾虛浸侵。此外,健康人中大約有0。 5的人在舌面上有縱橫向深溝,稱先天性舌裂,其裂紋中多有舌苔 覆蓋,身體無其它不適,與裂紋舌不同。70“鏡面舌”的主病是( :C )A 胃陰耗竭 B 胃氣大傷 C 胃之氣陰大傷 D 脾胃氣虛 E 腎陰枯竭剝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剝脫,剝處見底,稱剝落苔。若全部剝脫,不生新苔, 光潔如鏡,稱鏡面
42、舌、光滑舌。由于胃陰枯竭、胃氣大傷、毫無生發(fā)之氣所致。無論何色,皆屬胃 氣將絕之危候。若舌苔剝脫不全,剝處光滑,余處斑斑駁駁地殘存舌苔,稱花剝苔,是胃之氣陰兩 傷所致。舌苔從有到無,是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xiàn);但舌苔剝落之后,復生薄白之苔,乃 邪去正勝,胃氣漸復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舌苔的增長或消退,都以逐漸轉(zhuǎn)變?yōu)榧?,倘使?苔驟長驟退,多為病情暴變征象。71舌體板硬強直,運動不靈者屬: ( C )A心陽不振 B心火上炎 C心神受擾 D心血瘀阻 E以上都不是強硬:舌體板硬強直,運動不靈,以致語言著澀不清,稱為強硬舌。多因熱擾心神、舌無所主或高熱傷陰、筋脈失養(yǎng),或痰阻舌絡(luò)所致。多見于熱入
43、心包,高熱傷津,痰濁內(nèi)阻、中風或中風先兆等證 。72下列哪種舌態(tài)變化可出現(xiàn)語言謇澀: ( C )A 舌痿軟 B 舌顫動 C 舌強硬 D 舌吐弄 E 舌短縮73久病舌紅絳而痿軟者屬: ( A )A 陰虧已極 B 熱灼津傷 C 氣血兩虧 D 痰濁內(nèi)阻 E 以上都不是74吐弄舌多因: ( C )A 肺胃熱盛 B 肝膽濕熱 C 心脾熱盛 D 陰虛火旺 E 以上都不是75下列哪種舌色不主瘀血: ( A )A 紅舌 B 絳舌 C 紫舌 D 青舌 E 瘀點舌76 通過哪項可判斷邪氣之深淺:( C )A 苔之腐膩 B 苔之潤燥 C 苔之厚薄 D 苔之剝落 E 舌苔的真假厚?。汉癖∫浴耙姷住焙汀安灰姷住睘闃藴?。
44、凡透過舌苔隱約可見舌質(zhì)的為見底,即為薄苔。由胃氣所生,屬正 常舌苔,有病見之,多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較輕。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質(zhì)的為不見底,即是厚苔。多為病 邪入里,或胃腸積滯,病情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為正不勝邪,病邪由表傳里,病情由輕轉(zhuǎn)重,為病勢發(fā)展的 表現(xiàn);舌苔由厚變薄,多為正氣來復,內(nèi)郁之邪得以消散外達,病情由重轉(zhuǎn)輕,病勢退卻的表現(xiàn),厚薄可以測邪氣 之深淺。77濕濁內(nèi)蘊,陽氣被遏可致舌苔為:( D )A 厚苔 B 薄苔 C 腐苔 D 膩苔 E 剝苔78膩苔的特征是:( C )A 苔質(zhì)疏松粗大而厚 B 舌苔水滑 C 苔質(zhì)細膩致密D 苔質(zhì)顆粒不清 E 以上都不是79可診病變之所在的是
45、苔之:( A )A 偏全 B 腐膩 C 厚薄 D 剝落 E 真假偏全:舌苔布滿全舌稱為全,舌苔半布,偏于前后左右內(nèi)外某一局部,稱為偏,察舌苔分布的 偏全,可診病變之所在。80外感穢濁不正之氣,熱毒內(nèi)盛的舌象是:( E )A 白膩苔 B 黃膩苔 C 灰黑苔 D 腐苔 E 積粉苔81 外感溫熱疾病,舌苔由白轉(zhuǎn)黃,說明:( D )A 病邪仍在表 B 邪在半表半里 C 熱邪迅速傷陰D 表邪化熱入里 E 以上都不是82焦黃苔臨床多主:( C )A 熱輕 B 熱重 C 熱結(jié) D 熱入營血 E 濕熱83辨舌苔之真假,可知:( A )A 疾病的輕重預(yù)后 B 病變之所在 C 陽氣與濕濁的消長D 邪氣之深淺 E
46、津液是否損傷總之,觀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淺;舌苔的潤燥,可知津液的盈虧;舌苔的腐膩,可知濕濁等情況;舌苔的 剝落和有根、無根,可知氣陰的盛衰及病情的發(fā)展趨勢等 。84花剝苔表示:( D )A 脾虛濕侵 B 脾腎陽虛 C 氣血不足 D 胃之氣陰兩虛 E 腎陰不足剝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剝脫,剝處見底,稱剝落苔。若全部剝脫,不生新苔,光潔如鏡,稱鏡面舌、光滑舌。由于胃陰枯竭、胃氣大傷、毫無生發(fā)之氣所致。無論何色,皆屬胃氣將絕之危候。若舌苔剝脫不 全,剝處光滑,余處斑斑駁駁地殘存舌苔,稱花剝苔,是胃之氣陰兩傷所致。舌苔從有到無,是胃的氣陰不足,正 氣漸衰的表現(xiàn);但舌苔剝落之后,復生薄白之
47、苔,乃邪去正勝,胃氣漸復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舌苔的增長 或消退,都以逐漸轉(zhuǎn)變?yōu)榧?,倘使舌苔驟長驟退,多為病情暴變征象 。85舌苔淡黃而滑潤,多見于:( C )A 濕熱證 B 風寒化熱證 C 陽虛水濕不化證 D 痰熱內(nèi)盛證 E 食積(2)黃苔:一般主里證、熱證。由于熱邪熏灼,所以苔現(xiàn)黃色。淡黃熱輕,深黃熱重,焦黃熱結(jié)。外感病, 苔由白轉(zhuǎn)黃,為表邪入里化熱的征象。若苔薄淡黃,為外感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蛏嗟帜?,苔黃滑潤者,多是 陽虛水濕不化 。86苔黑而滑潤者多屬:( D )A 陽虛寒盛 B 飲食停滯 C 瘀血內(nèi)停 D 寒濕內(nèi)阻 E 濕熱內(nèi)蘊87灰黑苔辨寒熱的關(guān)鍵是觀察:( D )E 舌之
48、老嫩A 舌苔之厚薄 B 舌苔之腐膩 C 舌形之胖瘦 D 舌苔之潤燥88主熱而不主寒的舌苔是:( E )A 白苔 B 黃苔 C 膩苔D 灰黑苔 E 積粉苔更多精品文檔89類剝苔在臨床上主:( B )A 氣血兩虛 B 久病氣血不續(xù)C 胃陰枯竭 D 胃氣大傷E 腎陰虧虛90舌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C )A 邪氣過盛B 正氣不足 C 胃氣熏蒸 D 臟腑功能亢進 E 飲食積滯91舌質(zhì)紅降、舌苔白滑膩,在內(nèi)傷雜病中多屬:( A )A 陰虛挾痰濁 B 飲邪留滯C 陰虛火旺 D 氣營同病 E 以上都不是92舌絳少苔而津潤,是屬:( B )A 濕遏熱伏 B 邪熱入營 C 燥熱內(nèi)結(jié) D 瘀血內(nèi)停 E 陰虛火旺9
49、3舌胖短縮,苔膩的主病是:( A )A 痰濕內(nèi)阻 B 寒滯經(jīng)脈 C 水濕不化 D 邪熱亢盛 E 肝風內(nèi)動94以下哪種舌象可見于正常的人:( D )A 舌有芒刺 B 舌體胖大嬌嫩 C 舌面光滑無苔 D 舌有裂紋E 舌邊齒痕,苔垢95邪熱亢盛可見:( A )A 舌紅苔黃燥 B 舌紅降少苔 C 舌紅胖苔黃膩 D 舌紅苔白 E 舌淡苔白96 察舌苔有根無根可測知:( C )A 邪正盛衰 B 病情進退 C 胃氣有無 D 津液存亡 E 以上都不是97望舌質(zhì)重在辨:( A )A 正氣的盛衰 B 病邪的深淺 C 疾病的性質(zhì) D 津液的存亡 E 病情之進退98辨病邪深淺和胃氣的存亡重在察:( D )A 舌色 B
50、 舌形C 舌態(tài) D 舌苔 E 舌神99舌診中反映疾病寒熱性質(zhì)的是:( E )A 苔色的變化B 舌苔的多少 C 苔質(zhì)的潤燥D 苔垢的腐膩 E 舌質(zhì)顏色的變化100陽虛水濕不化的舌象多為:( A )A 舌質(zhì)淡胖,苔黃滑而潤 B 舌質(zhì)絳,苔白膩C 舌質(zhì)紅,苔黃膩D 舌質(zhì)絳,苔黃膩 E 舌淡紅苔潤多津參考答案1C2A3C4B5D6A7C8D9B10A11C12E13C14D15B16B17A18B19A20A21A22A23D24A25B26E27C28B29E30B31E32A33A34A35C36E37D38B39C40A41A42C43C44A45D46A47D48B49C50C51B52D53
51、B54E55C56B57D58B59D60E61A62B63D64A65C66B67E68D69C70C71C72C73A74C75A76C77D78C79A80E81D82C83A84D85C86D87D88E89B90C91A92B93A94D95A96C97A98D99E100A聞診、切診、按診部分1. 有根”之脈象是指:E )A 不浮不沉B 節(jié)律一致C 不快不慢 D 和緩有力E 沉取尺部應(yīng)指有力有根:三部脈沉取有力,或尺脈沉取有力,就是有根的脈象形態(tài)?;虿≈心I氣猶存,先天之本未絕,尺脈沉取尚可 見,便是有生機。若脈浮大散亂,按之則無,則為無根之脈,為元氣離散,標志病情危篤 。2. 用不
52、輕不重指力持脈,按到肌肉者叫做:( E )A 浮取 B 總按 C 沉取 D 單按 E 中取3.虛脈的形象是:( A )A 三部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 軟弱無力 E 浮而細軟,4.氣滯血瘀的病證可見:A 革脈B 虛脈5.一息五至以上的脈象,A 動脈B 促脈6.浮緊的脈象主病常為:A 表虛證 B 表寒證 7.輕取即得的脈象,以下除 A 浮脈 B 濡脈B 沉細而軟,應(yīng)指無力 應(yīng)指無力( C )C 澀脈D 疾脈以下除以外均是:(C 數(shù)脈D 結(jié)脈(B )C 表熱證D 表濕證以外均是:(D )C 洪脈D 牢脈C 極細極軟,似有似無D 脈體如線,E 實脈)E 疾脈E 表證挾痰8. 脈來極細而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稱為:( DA 弱脈 B 虛脈 C 澀脈D 微脈9. 結(jié)脈代脈促脈,其脈象的共同點是:( B )A 脈來較數(shù) B 脈來時止 C 止無定數(shù) D 脈來緩慢E 芤脈)E 濡脈E 止有定數(shù)10.沉按實大弦長稱之為:( D )A 長脈 B 弦脈 C 伏脈D 牢脈E 緊脈E 脈來緩慢11.牢脈的脈象是:(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靶向治療注意事項
- 證券估價課件教學課件
- 藥劑科應(yīng)急演練
- 慢性哮喘病人護理查房
- 積分獎勵課件教學課件
- 第三章3.2金屬材料課件-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骨科護士課件教學課件
- 吉林省2024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2章整式及其加減全章整合與提升課件新版華東師大版
- 檢修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 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2022年0327天津公務(wù)員考試《申論》試卷(行政執(zhí)法類)-網(wǎng)友回憶版
- GB/T 10855-2016齒形鏈和鏈輪
-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調(diào)研報告
- 投標報價明顯低于采購預(yù)算價說明函
- 科室會專用-元治-鹽酸貝尼地平-產(chǎn)品介紹
- 五年級上冊美術(shù)《船》-課件
- YB∕T 081-2013 冶金技術(shù)標準的數(shù)值修約與檢測數(shù)值的判定
- 視網(wǎng)膜激光治療課件
- 學校體育測負荷密度表
- 安全生產(chǎn)執(zhí)法課件
- 航空災(zāi)難飛機墜落事件墜機事件空難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