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傳染病學題庫_第1頁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傳染病學題庫_第2頁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傳染病學題庫_第3頁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傳染病學題庫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傳染病學題庫第一章總論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傳染病的基本特征與臨床特點,診斷、預防和治療原則。熟悉傳染病的發(fā)病機制、傳染過程的表現(xiàn)與影響因素, 流行過程的基本 條件與影響因素。了解“傳染病”與“感染性疾病”概念的異同,傳染病的現(xiàn)況及其危害,傳染病學的發(fā)展趨勢,學習傳染病學的目的。一、選擇題A1 型題1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決于:EA. 機體的保護性免疫B 、病原體的侵入途徑與特異性定位C、病原體的毒力與數(shù)量D 、機體的天然屏障作用E、病原體的致病力與機體的免疫機能2. 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寄生在機體的某些部位,機體免疫功能使病原體局部化,但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待

2、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 才引起疾病。 此種表現(xiàn)是: BA 機會性感染B 潛伏性感染C隱性感染D 顯性感染E病原攜帶狀態(tài)3. 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僅引起機體發(fā)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臨床上不顯出任何癥狀、體征與生化改變,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 現(xiàn)。此種情況屬于: BA 病原體被清除B 隱性感染C顯性感染D 病原攜帶狀態(tài)E潛伏性感染4病原體侵入從體后,引起機體發(fā)生免疫應答,同時通過病原體本身的作用或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與臨床表現(xiàn),此種情況是:BA 隱性感染B 顯性感染C重復感染D 潛伏性感染E機會性感染5用于某些傳染病的早期診斷的免疫學檢查,主要是測

3、定血清中的: CA IgGB IgAC IgMD IgDE IgE6. 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是:DA 患者病原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B周圍性、地區(qū)性、季節(jié)性C散發(fā)、流行、暴發(fā)流行D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E自然因素、社會因素7. 熟悉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最重要的意義是:BA.協(xié)助診斷B確定檢疫期C追蹤傳染來源D 預測流行趨勢E有助于院內(nèi)感染的鑒別8. 傳染病檢疫期限的確定是依據(jù)該病的:CA. 隔離期B傳染期C最長潛伏期D最短潛伏期E平均潛伏期9. 可作為傳染病檢疫與留驗接觸者的重要依據(jù)的是:CA. 傳染期B隔離期C潛伏期D前驅(qū)期E免疫期10. 急性傳染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通常分為:AA. 潛伏

4、期、前驅(qū)期、癥狀明顯期、恢復期B. 前驅(qū)期、出疹期、恢復期C. 初期、極期、恢復期D. 體溫上升期、極期、體溫下降期E. 早期、中期、晚期11. 下列發(fā)疹性傳染病按皮疹出現(xiàn)先后次序排列,依次為:EA. 猩紅熱、天花、水痘、麻疹、斑疹傷寒、傷寒B. 猩紅熱、風疹、水痘、麻疹、斑疹傷寒、傷寒C. 天花、水痘、猩紅熱、麻疹、斑疹傷寒、傷寒D. 水痘、天花、猩紅熱、麻疹、斑疹傷寒、傷寒E. 水痘、猩紅熱、天花、麻疹、斑疹傷寒、傷寒12. 甲類傳染病的法定傳染病報告時間, 在城鎮(zhèn)應于發(fā)現(xiàn)后: AA 6 小時內(nèi)B 8 小時內(nèi)C 10 小時內(nèi)D12 小時內(nèi)E 24 小時內(nèi)13. 甲類傳染病的法定傳染病報告時

5、間, 在農(nóng)村不應超過: DA6小時B8 小時C10 小時D 12 小時E24 小時14. 根據(jù)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將法定管理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它們是: BA 甲類 2 種,乙類 23 種,丙類10 種B 甲類 2 種,乙類25 種,丙類10 種C甲類 2 種,乙類22 種,丙類11 種D 甲類 2 種,乙類 20 種,丙類13 種E甲類 2 種,乙類19 種,丙類14 種15. 屬于甲類法定傳染病的是:CA 鼠疫、炭疽B 霍亂、炭疽C鼠疫、霍亂D 霍亂、艾滋病E鼠疫、艾滋病16.對于消化道傳染病起主導作用的預防措施是:CA 隔離、治療病人B 發(fā)現(xiàn)、治療帶菌者C切斷傳播途徑D 疫苗預防接種E

6、接觸者預防服藥17.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關鍵作用的是:CA 改善營養(yǎng)B 鍛煉身體C預防接種D 防止感染E預防服藥18. 下列哪項不屬于傳染源:DA. 患者B 病原攜帶者C隱性感染者D 易感者E受感染的動物19. 于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的概念,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BA IgM 型抗體的檢出有助于近期感染的診斷B IgD 型抗體滴度升高提示既往感染C 疾病早期抗體滴度低,后期滴度顯著升高D 在疾病恢復期比早期抗體滴度升高4 倍以上有診斷價值E 回憶反應是由于既往感染或預防接種者再感染另一病原體時使原有抗體滴度升高所致20. 關于潛伏期的概念,下列哪項是錯誤的:EA 潛伏期長短一般與病原體感染量呈成反比

7、B 有些傳染病在潛伏期內(nèi)具有傳染性C潛伏期是確定傳染病的檢疫期的重要依據(jù)D 多數(shù)傳染病的潛伏期比較恒定E傳染病的隔離期是依據(jù)該病的潛伏期來確定。21.關于免疫反應的概念,下列哪項是錯誤的:BA 機體的免疫反應對傳染過程的表現(xiàn)和轉歸起著重要作用B所有免疫反應都是對機體有利的C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D特異性免疫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E變態(tài)反應都是特異性免疫22.關于病原體在傳染過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項是錯誤的:BA 在同一傳染病中, 入侵病原體的數(shù)量一般與致病力成正比B在同一傳染病中, 入侵病原體的數(shù)量一般與潛伏期成正比C病原體的毒力與致病力成正比D病原體的侵襲力與致病力成正比E在不

8、同傳染病中, 能引起疾病發(fā)生的最低病原體數(shù)量相差很大23.接種下列制劑可獲主動免疫,除外:CA 活疫苗B滅活疫苗C抗毒素D類毒素E菌苗24.關于隱性感染,下列敘述哪項不正確:BA 無或僅有輕微組織損傷B無癥狀、體征甚至生化改變C不能通過免疫學檢查發(fā)現(xiàn)D有的可轉變?yōu)椴≡瓟y帶狀態(tài) 單純E有的傳染病幾乎無隱性感染25.關于潛伏性感染,下列敘述哪項不正確:CA病原體潛伏于機體某些部位而不出現(xiàn)癥狀B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可引起顯性感染C潛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險的傳染源D潛伏性感染僅見于部分傳染病E瘧疾、結核、皰疹可有潛伏性感染26. 由致敏 B 細胞受抗原刺激后產(chǎn)生的特異抗體有,除外: CA調(diào)理素B抗毒素C溶菌

9、酶D抗菌抗體E中和抗體27. 潛伏性感染見于下列疾病,除外:CA結核B瘧疾C白喉D單純皰疹E 帶狀皰疹28. 病原攜帶狀態(tài)見于下列疾病,除外:AA 麻疹B流腦C 白喉D 霍亂E 痢疾29. 與非特異性免疫應答有關的細胞因子是, 除外: A A 調(diào)理素B 干擾素C 腫瘤壞死因子D 白細胞介素1 6E 粒細胞吞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30. 傳染病的基本特征是,除外:EA 有特異病原體B 有傳染性C有感染后免疫D 有流行病學特征E有感染中毒癥狀31. 急性傳染病血液常規(guī)檢查的特征包括,除外:CA. 白細胞總數(shù)顯著增多常見于化膿性細菌感染,如流腦、猩紅熱B. 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時白細胞可正常,甚至減少,如布

10、氏桿菌病、傷寒C. 病毒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常減少或正常, 如乙腦、狂犬病D. 原蟲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常減少,如瘧疾、黑熱病E. 蠕蟲感染時嗜酸粒細胞常增多32.下列情況可從血培養(yǎng)獲得病原體的是,除外: C A 敗血癥( sopticemia) B 菌血癥 (bacteremia)C毒血癥 (toxemia)D 膿血癥 (pyemia)E膿毒血癥(sepsis)33. 可用普通顯微鏡檢查涂片來確定病原體而確診的疾病是,除外: EA 血液涂片檢查微絲蚴B 骨髓涂片檢查瘧原蟲C皮膚淤斑涂片檢查腦膜炎球菌D 肝臟膿液涂片檢查阿米巴原蟲E糞便涂片檢查痢疾桿菌34. 根據(jù)傳染病防治法, 對下列疾病應采取強制

11、性隔離治療措施,除外: BA 艾滋病病人B 狂犬病病人C肺炭疽病病人D 鼠疫病人和病原攜帶者E霍亂病人和病原攜帶者35. 下列感染中,可排出病原體引起傳播,除外:EA隱性感染B顯性感染潛伏期C顯性感染病程中D顯性感染恢復期E潛伏性感染B 型題:A 、病原體被清除B、隱性感染C、顯性感染D、病原攜帶狀態(tài)E、潛伏性感染36.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中最易識別的是:C37 感染過程中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BA IgGB IgAC IgMD IgDE IgE38.臨近疾病恢復期出現(xiàn)并持續(xù)較長時間的抗體ALgG39.主要存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體BlgA40.感染過程中首先出現(xiàn)是近期感染的標志C lgM41.

12、主要出現(xiàn)于寄生蟲感染和變態(tài)反應中的免疫球蛋白 E lgEA 經(jīng)空氣、飛沫、塵埃傳播B經(jīng)水、食物、蒼蠅傳播C經(jīng)吸血節(jié)肢動物傳播D經(jīng)血液、體液、血制品傳播E土壤傳播42. 艾滋病 D43. 恙蟲病 C44. 破傷風 E45. 麻疹 A46. 萊姆病 CA高熱持續(xù), 24 小時體溫相差不超過1B 24 小時體溫相差超過 1, 但最低點未達正常C 24 小時內(nèi)體溫波動于高熱與常溫之下D 驟起高熱、持續(xù)數(shù)日驟退,間歇無熱數(shù)日,高熱重復出現(xiàn)E 發(fā)熱數(shù)日,退熱一日,又再發(fā)熱數(shù)日47. 間歇熱C48. 稽留熱A49. 回歸熱D50. 馳張熱B病毒性肝炎A1 型題1. 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現(xiàn)的血清學指標是,AA.

13、 HBsAgB. 抗 HBsC. HBeAgD. 抗 HbeE. 抗 HBc2.乙型肝炎病人體內(nèi)是否存在HBV 復制, 可測 CA.抗-前 S2 抗體B. HBsAgC. HBV-DNAD. 抗-HBeE. 抗 -HBcIgG3.下列指標表示復制, 但除外DA. HBV-DNAB. PHSA-RC. DNA-PD. HBsAgE. 高濃度抗 -HBcIgM4. Dane 顆粒核心部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項EA. 環(huán)狀雙股 DNAB. DNA-PC. HBcAgD. HBeAgE. HBsAg5.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檢出的血清標記物是DA. HBsAgB. 抗 HBsC. HBeAgD. 抗 HBcE

14、. HBV-DNA6.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CA.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B.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C.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D. HBsAg(+)HBeAg(+)抗 -HBc(+)E. HBsAg(+)抗 -HBe(+)抗 -HBc(+)7.關于乙肝病毒基因組錯誤的是BA. L 鏈有 S.C.P.X 四個開放讀碼區(qū)B. S 區(qū)分為前 S1, 前 S2 兩區(qū)C. C 區(qū)編碼 HBcAg 及 HBeAgD.

15、P 區(qū)編碼 DNAPE. 前 S2 區(qū)編碼 PHSA-R8.下列哪項是錯誤的DA. HA V 基因組由單股RNA 組成B. HBV 基因組由雙股DNA 組成C. HCV基因組由單股RNA 組成D. HDV是缺陷病毒 ,基因組由單股DNA 組成E. HEV基因組由單股RNA 組成9.不屬嗜肝DNA 病毒科中的成員是CA. 鴨乙型肝炎病毒B. 土撥鼠肝炎病毒C. 黑線姬鼠肝炎病毒D. 地松鼠肝炎病毒E. 乙型肝炎病毒10. 關于肝炎病毒哪項是正確的 D A. HA V-IgM 型抗體可長期存在B. HBV 正鏈有四個開放讀碼區(qū)C. HCV 傳播方式與HEV 相似D. HDV 是一種 RNA 病毒E

16、. HEV 含雙股 RNA11. 下列哪項是錯誤的EA. 抗 -HEVIgG 陽性可診斷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B. HBsAg 和 HDAg 均呈陽性 , 可診斷為丁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 HCV-RNA 陽性時可診斷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D. 單項抗 -HBs 高濃度陽性時 , 可排除乙肝E. 抗 -HA VIgG 陽性時可診斷為甲肝病毒感染12. 下列試驗中 , 哪項不是反應肝損傷嚴重程度的指標是 AA. ALTB. 膽紅素C. 白蛋白D. 谷草轉氨酶E. 凝血酶原活動度13. 關于妊娠期合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特點, 錯誤的是AA. 無黃疸型肝炎比例高B. 消化道癥狀較明顯C. 產(chǎn)后大出血較

17、常見D. 妊娠后期患乙型肝炎者易傳播給胎兒E. 可對胎兒有影響14. 下列哪一項不是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BA. 輸血或血制品的途徑B. 糞 -口途徑C. 注射途徑D. 母嬰傳播E. 密切接觸15. 重型肝炎早期腹水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為DA. 門脈高壓B. 低蛋白血癥C. 肝內(nèi)增殖的結節(jié)壓迫血竇 , 肝淋巴液回流受阻D. 醛固酮增多導致水鈉潴留E. 靜脈輸液過多 , 且尿量減少16. 下列哪一項不是肝性腦病的誘發(fā)因素BA. 明顯低鉀低鈉血癥B.低蛋白飲食E. 定期復查肝功能和 HBV-MC.消化道大出血24. 關于甲型肝炎的診斷 , 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 ED.合并感染A. 臨床癥狀 +大便分離出 H

18、AV 可確診為甲肝E.大量放腹水B. 臨床癥狀 +抗 HAV-IgM 陽性可確診為甲肝17.下列哪項是錯誤的DC. 臨床癥狀 +抗 -HA V 升高四倍可確診為甲肝A.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D. 抗 -HA V-IgM 陰性不可排除甲肝B.急性丙肝易轉為慢性肝炎E. 以上均不是C.慢性遷延性肝炎一般預后良好25. 下列哪項最不適宜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ED.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發(fā)生A. 暴發(fā)性肝炎E.慢性淤膽型肝炎可轉為膽汁性肝硬化B. 有明顯自身免疫表現(xiàn)的慢性活動性肝炎18.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項是錯誤的DC. 淤膽型肝炎A.重疊感染 HDV 等其他肝炎病毒均可使病情加重D.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

19、化B.重型肝炎常并發(fā)細菌感染E. 慢性重型肝炎并腹水C.乙型肝炎是肝細胞癌的主要病因26. HBV 在機內(nèi)復制的指標是CD.急性淤膽型易轉為膽汁性肝硬化A抗 PreS2E.成人感染 HBV 不容易慢性化B HBsAg19.下列哪項是錯誤的CC HBeAgA.甲型肝炎少見為慢性病程D抗 HBeB.乙型肝炎易呈慢性過程E抗 HBc-IgGC.丁型肝炎少見慢性病程27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檢出的血清學標志物是D.丙型肝炎易呈慢性過程DE.戊型肝炎多呈急性過程A HBsAg.20.下列哪項是錯誤的BB抗 HBs.A.乙型與丁型肝炎病毒雙重感染易致慢性化C HBeAgB.重癥型肝炎較多見于甲型肝炎D抗 H

20、BcC.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及肝癌E抗 PreS1.D.戊肝患者進展為肝硬化者少見28哪種病毒不是嗜肝 DNA 病毒科的成員CE.我國嬰幼兒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致慢性乙型肝A 鴨乙型肝炎病毒炎病毒攜帶B土撥鼠肝炎病毒21. 對 HBeAg 陽性母親所生下的新生兒預防HBV 感C黑線姬鼠肝炎病毒染最有效的措施是DD地松鼠肝炎病毒A. 丙種球蛋白E人乙型肝炎病毒B. 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29有關肝炎病毒血清學標志物的意義,下列哪項是C. 乙肝疫苗正確的BD. 乙肝疫苗 +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A 抗 HBC-IgM 可長期限存在E. 乙肝疫苗 +丙種球蛋白B抗 HA V-IgM 陽性可診斷

21、為急性甲型肝炎22. HBVDNA 陽性, HBeAg ( -)提示 HBV 發(fā)生了哪C. HBsAg 陽性說明病人有傳染性種變異: DD抗 HCV 陽性為既往感染A. S 區(qū)變異E抗 HBe 是保護性抗體 .B. P 區(qū)變異30下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標志物均可表示HBV 復C. X 區(qū)變異制,但必須除外 DD. 前C區(qū)變異A HBV-DNAE. YMDD 變異B PHSA-R23. 某護士在給一HBsAg 、 HBeAg陽性患者采血時 ,C DNA-P.不幸刺破手指。下列哪項處理最為重要?DD HBsAgA. 立即酒精消毒EHBeAg.B.接種乙肝疫苗31下列概念哪項是錯誤的DC.肌注高價乙肝

22、免疫球蛋白A抗 HEV 陽性可診斷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D.肌注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 2 周后接種乙肝疫苗B抗 HBs 是保護性抗體C HCV-RNA 陽性時可診斷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 抗 HAV-IgG 陽性可診斷為急性甲型肝炎 .E HbsAg 和 HDAg 均呈陽性可診斷為丁型肝炎和乙肝炎病毒重疊感染 .32對急性重癥肝炎診斷價值最小的是 A A 谷丙轉氨酶 . 500u/LB 肝性腦病C深度黃疸D 肝臟迅速縮小E腹水、鼓腸.33區(qū)別病毒性肝炎的臨床類型最可靠的依據(jù)是EA 病程長短 .B 臨床癥狀的輕重C血液生化檢查結果D 病毒血清學標志物的檢查E肝穿刺活檢34對于突然出現(xiàn)無其他原因可解釋

23、的食欲不振和乏力、肝大的病人,為盡快作出診斷,應立即作下列哪項檢查 BA 血清膽紅素B 血清谷丙轉氨酶C血清堿性磷酸酶D 血清膽堿酯酶E血清膽固醇35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項是正確CA 重疊感染HDV 等其他肝炎病毒可頓挫病情B 重型肝炎時凝血酶原活動度應40%C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細胞癌的主要原因D 急性淤膽肝炎易轉化為膽汁性肝硬化E慢性肝炎無肝外器官的損害36有關丙型肝炎,下列哪項是正確的DA 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過輸血傳播B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時說明有保護性C 丙型肝炎臨床表現(xiàn)與乙型肝炎很相似,但黃疸發(fā)生率比乙型肝炎高D 丙型肝炎的慢性型發(fā)生率很高E 急性丙型肝炎時不應使用干擾素抗病毒治

24、療 . 37關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哪一項是錯誤的DA 甲型肝炎的潛伏期平均為30 天( 15 45 日)B 乙型肝炎的潛伏期平均為70 日( 30 180 日)C丙型肝炎潛伏期平均為40 日( 15 150 日) .D 丁型肝炎的潛伏期尚未定,可能相當于戊型肝炎的潛伏期E戊型肝炎的潛伏期平均為40 日 (10 70 日 )38有關重型肝炎的概念,哪一項正確的EA 重型肝炎發(fā)生率約占全部肝炎病例的2%5%B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過10 天C急性重型肝炎和亞急性型肝炎的主要區(qū)別是亞急性重型肝炎,肝性腦病出現(xiàn)較早,常發(fā)生在病程早期D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持續(xù)6 個月以上者E在甲型

25、至戊型肝炎病毒中, 我國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見 .A2 型題39. 一小學三年級 10 天內(nèi)有 5 個學生出現(xiàn)食欲不振 ,乏力 , 鞏膜黃染 , ALT 增高 , HBsAg(-), 最可能的診斷是CA. 急性乙型肝炎B. 急性丁型肝炎C. 急性甲型肝炎D. 急性戊型肝炎E. 急性丙型肝炎40. 25 歲男性, 一周來食欲不振, 檢查: ALT1300u/L( 賴氏法 ),血清總膽紅質(zhì)30 mol/L,甲型肝炎 IgG 抗體 (+), HBsAg(+), HBeAg(+), 抗 HbcIgM 抗體 (+), 本例可能性最大的臨床診斷是CA. 急性甲型肝炎B. 慢性乙型肝炎C. 急

26、性乙型肝炎D.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E. 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黃疸型乙型肝炎41. 男性 , 25 歲, 乏力、食欲不振, 尿深黃 3 天, 神志欠清 1 天入院。查: T 36.7, P 80 次/分, 煩躁不安 , 檢查不合作 , 鞏膜中度黃染, 肝濁音界明顯縮小。下列哪項處理是不正確的AA. 氯丙嗪25mg 肌注B. 肝腦清 500ml 靜滴C. 谷氨酸鈉 23g+10% 葡萄糖 500ml 靜滴 D. 20% 甘露醇 200ml 靜注E. 左旋多巴 400mg 靜滴 , 每日一次42.男 , 32 歲 , 因黃疸進行性加深20 天入院 , 實驗室檢 查 ,血 清SB427 mol/L,1&#

27、39;SB307 mol/L,ALT380u/L, PTA70%, Ch200mg/dl, AKP 620U/L ,蛋白電泳 : 球蛋白 19%, 臨床應考慮的診斷為 : DA. 急性黃疸型肝炎B. 慢性肝炎重度C. 重型肝炎D. 瘀膽型肝炎E. 肝炎肝硬化43患者男性 , 64 歲 , ALT 反復異常 16 個月 , 在外院曾用多種 " 保肝 "藥物 ,輸白蛋白及血漿 , 但 ALT 仍持續(xù)輕 -中度增高而入院。查 : HbsAg ( +),抗 HBs(-), HBeAg(-), 抗 HBe(+), 抗HBc(+), B 超無明顯異常, 應進一步作下列哪一項檢查:CA.

28、 AFP150 次,下肢浮腫,肝功能B. CTC. 抗 HCV 及抗 HDV-IgMD. 抗 HA V-IgM 及抗 HEV-IgME. 凝血酶原時間及膽固醇44 男, 23 歲,畏寒、發(fā)熱、全身乏力、食欲減退1周入院。體查:皮膚、鞏膜黃染,肝右肋下1cm,血常規(guī): WBC 5.2 × 109/L ,N0.48,L0.52 ,Hb130g/L,血清總膽紅素 124.8 mol/L ,一分鐘膽紅素70.4 mol/L,ALT320U/L ,AKP64U/L ,診斷在考慮 :BA.溶血性黃疸B.急性黃疸型肝炎C.淤膽型肝炎D.急性重型肝炎E.慢性肝炎45. 男, 20 歲, 1 周來發(fā)熱

29、、食欲減退、厭油、惡心嘔吐、尿黃,黃疸急劇上升至血清總膽紅素170 mo/L ,凝血酶原活動度 35%,近 2 天出現(xiàn)嗜睡煩躁不安伴牙齦出血,皮下瘀斑。肝肋下未捫及,該患者的診斷首先應想到 CA 急性肝炎B 中毒肝炎C急性重癥肝炎D 淤膽肝炎E慢性肝炎46男性青年,病后第8 天來院就診。體查:神志不清,躁動,鞏膜中度黃染,牙齦處出血,頸有抵抗感,表淺淋巴結不腫大,肝界明顯縮小,無 腹水征,布 - 克氏征陰性,未引出病理征。該患者的診斷可能性最大的是 AA 急性重癥肝炎B 乙型腦炎C流行性腦脊髓膜炎D 腎綜合征出血熱E鉤端螺旋體病,黃疸出血型47女, 16 歲,食欲減退、乏力、黃疸進行性加深 1

30、0 天,尿少 3 天,神志不清 1 天。體查:嗜睡狀、皮膚、鞏膜明顯黃染,皮膚可見瘀斑。有撲擊性震顫,肝脾未捫及,血清總膽紅素 238 mol/L , ALT450u/L. 血清堿性酸酶 6.4u/L ,臨床上應考慮哪種類型的病毒性肝炎 AA 急性重癥肝炎B 亞急性重癥肝炎C慢性重癥肝炎D 急性黃疸型肝炎E淤膽型肝炎48女, 25 歲,初孕8 個月,豬飼養(yǎng)員,7 月 8 日入院, 15 天前淋雨后發(fā)熱,風團、癢,面部浮腫,食欲減退,病后 7 天尿黃、 眼黃,1 天前煩躁, 稱其夫為弟。體查:體溫37,血壓 17.2/10.7kPa(130 /80mmHg ),神志不清,檢查不合作,鞏膜明顯黃染

31、,注射處皮膚有瘀斑,表淺淋巴結不大,腹膨隆,腹水征陽性,宮底臍上 3 指,胎心每分鐘檢查結果示ALT150u/L ,血清總膽紅紗255umol/L ,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陽性,診斷首先考慮為BA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B妊娠合并急性重癥肝炎C妊娠合并鉤端螺旋體病D妊娠合并亞急性重型肝炎E妊娠特發(fā)性黃疸49男, 16 歲,乏力、食欲減退、黃疸進行性加深10天,神志不清1 天,體查:明顯黃疸,煩躁不安,皮膚瘀斑, 肝右肋下未捫及,肝濁音界7 8 肋間, 撲擊樣震顫陽性,血清總膽紅素255 mol/L,ALT200u/L,凝血酶原活動度28% 。診斷應考慮。BA 急性黃疸型肝炎B急性重癥肝炎C亞急性重癥肝

32、炎D慢性重癥肝炎E淤膽型肝炎50女, 16 歲,食欲減退、黃疸進行性加深24 天,腹脹半個月,既往無肝病史。檢查:明顯黃疸,皮膚瘀斑,無蜘蛛痣,肝掌,腹脹,肝脾未 捫及,腹水征陽性,血清總膽紅素 342 mol/L , ALT560u/L ,診斷應考慮 BA 急性重癥肝炎B亞急性重癥肝炎C慢性重癥肝炎D慢性肝炎重度E淤膽型肝炎51男, 33 歲,既往體健,近1 個月來乏力,食欲不振 ,尿黃,皮膚及鞏膜發(fā)黃、進行性加深,體查:重病容,精神委靡,皮膚、鞏膜深度黃染,未見肝掌、蜘蛛痣,腹脹,肝脾未捫及,腹水征陽性,血清總膽紅素 479 mol/L,ALT560u/L, 凝血酶原活動度 23%,最可能

33、的診斷是 CA 急性重癥肝炎B急性黃疸肝炎C亞急性重癥肝炎D慢性重癥肝炎E淤膽型肝炎52男,33 歲,食欲不振 ,厭油,乏力,皮膚發(fā)黃1 月,既往肝病史不詳,體查:重病容,精神委靡,皮膚、鞏膜深度黃染,明顯肝掌,頸部可見 2 個蜘蛛痣,腹脹,肝脾未捫及 , 腹水征陽性, ALT300u/L ,白蛋白 30g/L ,球蛋白 38g/L , 血清總膽紅素 468 mol/L, 凝血酶原活度30% ,最可能的診斷是DA急性黃疸型肝炎B急性重癥肝炎C 亞急性重癥肝炎57男, 40 歲,乏力、食欲減退、厭油、皮肝黃染56D 慢性重癥肝炎天,否認肝炎病史,無血吸蟲疫水接觸史,嗜酒、飲E 淤膽型肝炎酒史 2

34、0 余年。體查:重病容,皮膚、鞏膜明顯黃染,53男, 30 歲,食欲減退、厭油、皮膚黃染20 余天,面部毛細血管擴張,可見蜘蛛痣,肝掌明顯,腹脹,即往無肝炎病史,來自血吸蟲疫區(qū),有疫水接觸史,肝肋下 3cm,脾肋下 2cm,腹水征陽性。 肝功能: ALT體查:重病容,神志清楚,皮膚、鞏膜黃染,無明顯60uL ,白蛋白30g L ,球蛋白36g L ,總膽紅素肝掌,頸部可見蜘蛛痣,腹稍脹,肝未捫及,脾肋下360umol L ,凝血酶 原活動度38,診斷應考慮D2cm,腹水征陽性, ALT15u/L ,總膽紅素 340umol/L ,A 急性黃疸型肝炎白蛋白 30g/L ,球蛋白 35g/L,凝血

35、酶原活動度30% ,B急性重癥肝炎其診斷可能性最大的是CC亞急性重癥肝炎A 急性黃疸型肝炎D慢性重癥肝炎B亞急性重癥肝炎E淤膽型肝炎C 慢性重癥肝炎58男, 40 歲,食欲減退、乏力、皮膚黃染1 個月,D 急性重癥肝炎否認肝炎病史,體查:皮膚、鞏膜深度黃染,未見肝E 淤膽型肝炎掌、蜘蛛痣,注射部位有瘀斑,腹平軟,肝未捫及,54男, 40 歲,食欲減退、乏力、皮膚黃染1 個月,脾肋下恰及, 腹水征陽性。 血清總膽紅素 500umol L ,否認肝炎病史, 10 年前曾患上消化道出血,經(jīng)住院輸白蛋白 30g L,球蛋白 40g L ,ALT 380u L,凝血血搶救治療后痊愈。體查:重病容,皮膚、

36、鞏膜深度酶原活動度 30,HBsAg 陽性,抗 HBc 陽性,抗 HBe黃染,未見肝掌、蜘蛛痣,注射部位有瘀斑,腹平軟,陽性,診斷應考慮D肝未捫及,脾肋下 1.5cm,質(zhì)中等,腹水征陰性,血清A 急性黃疸型肝炎總膽紅素 500umol/L ,白蛋白 32g/L ,球蛋白 40g/L ,B急性重癥肝炎ALT380u/L ,凝血酶原活動度25%,診斷應考慮。 EC亞急性重癥肝炎A 急性黃疸型肝炎D慢性重癥肝炎B 慢性肝炎重度E淤膽型肝炎C急性重癥肝炎59黃疸患者,血清總膽紅素90umol L , ALT800uD 亞急性重癥肝炎 L ,血清總蛋白75g L ,白蛋白25g L ,球蛋白 50gE慢

37、性重癥肝炎 L ,血清堿性磷酸酶 10u L ,血象: WBC 4.2 × 10955男, 42 歲, 17 年前發(fā)現(xiàn) HBsAg 陽性,近20 余天 L , Hbl30g L, 診斷應考慮是B來覺乏力,食欲減退,近1 周出現(xiàn)皮膚黃染,體查:A 急性黃疸型肝炎重病容,精神萎靡,皮膚、鞏膜深度黃染,無肝掌、B慢性肝炎重度蜘蛛痣、有腹脹、肝脾未捫及, 腹水征陽性, ALT80u/L ,C淤膽型肝炎白蛋白 30g/L ,球蛋白 35g/L,總膽紅素 600umol/L ,D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凝血酶原活動度 24% ,診斷應考慮CE溶血性黃疸A 急性重癥肝炎60患者 1 年來食欲差、腹脹、肝區(qū)

38、不適,體查:鞏B 亞急性重癥肝炎膜無黃染,頸部有蜘蛛痣、有肝掌,肝右肋下2cm,C慢性重癥肝炎脾左肋下 lcm ,血清 ALT 220u L ,白蛋白32g L, 球D 急性黃疸型肝炎蛋白 40g L, 總膽紅素 23umol L ,該病人的診斷是E慢性肝炎重度C56男, 43 歲,反復食欲減退、乏力3 年、加重伴皮A 脂肪肝膚黃染 40 天,體查:重病容,皮膚、鞏膜明顯黃染,B慢性肝炎輕度可見肝掌、蜘蛛痣、腹膨隆,肝脾捫及不滿意,腹水C慢性肝炎中度征陽性。肝功能: ALT462u/L ,白蛋白26g/L , 球蛋D慢性肝炎重度白 40g/L ,總膽紅素 320umol/L ,凝血酶原活動度

39、40%,E肝硬化失代償診斷應考慮D61男性患者, 3 年來反復乏力、肝區(qū)脹痛,曾多次A 慢性肝炎輕度查血 HBsAg 陽性, ALT 波動在 100 230u L,血清B 慢性肝炎中度球蛋白波動在32 35g L,抗核抗體和 LE 細胞陽性,C慢性肝炎重度有關節(jié)疼痛,體查:面色較灰暗,無肝掌、蜘蛛痣,D 慢性重癥肝炎肝右肋下 2cm, 脾肋下未捫及,此病例的診斷是AE亞急性重癥肝炎A慢性肝炎B慢性 HBsAg 攜帶狀態(tài) C 肝硬化D 慢性重癥肝炎E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62成年女性, 3 年前有黃疸型肝炎病史,近幾個月又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肝區(qū)脹痛,體查:慢性病容,皮膚黃染,無明顯肝掌、蜘蛛痣,肝脾

40、肋下未捫及。肝功能: ALT 150u L,白蛋白 35g L , 球蛋白 31g L , 血清總膽紅素 16.5umol L ,甲胎蛋白 200ugL ,其診斷應考慮BA 慢性肝炎輕度B慢性肝炎中度C慢性肝炎重度D 慢性重癥肝炎E肝癌63男, 30 歲, 5 年來反復乏力、食欲減退、肝脾腫大,曾多次查HBsAg 陽性,血清ALT波動于 50300u/L ,近 10天左右因勞 累后感高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脹,皮膚黃染急劇加深。血總膽紅素342umol L ,血清 ALT 90u L ,凝血酶原活動度40,入院后出現(xiàn)出血傾向和腹水,此例診斷考慮為CA 急性重癥肝炎B 亞急性重癥肝炎C慢性重癥肝炎

41、D 瘀膽型肝炎E肝炎后肝硬化64男, 32 歲,有肝脾腫大 3 年,發(fā)病前10 天曾幫同事搬家后即感高度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厭油、腹脹、鞏膜深度黃染, 肝右肋下未捫 及,血清 ALT60u/L ,總膽紅素 324umol L ,凝血酶原活動度 30,一分鐘膽紅素 188.6umol L ,該例患者的診斷應是EA 慢性肝炎重度B 淤膽型肝炎C急性重癥肝炎D 亞急性重癥肝炎E慢性重癥肝炎65一中年女性患者, 有明顯黃疸伴皮膚瘙癢 1 個月,無明顯腹脹和食欲減退, 輕度乏力,血清 ALT 80u L , ALP1600u L ,r-GT 600u L。肝膽超聲波檢查:肝內(nèi)外膽管未見明顯擴張,肝臟不

42、大,其診斷可能性最大的是 CA 急性黃疸型肝炎B原發(fā)性肝癌C 淤膽型肝炎D 膽汁性肝硬化E 肝外阻塞性黃疸66男,50 歲,常飲酒。 黃疸 1 個月。病初似 “感冒”,有反膚瘙癢,糞便色淺,能進食,精神尚好,肝右肋下 2cm、質(zhì)中等、無壓痛,脾未捫及。血清總膽紅素306umol L , ALT150u L ,血清ALP 890u L ,HBsAg 陽性,其初步診斷是DA 急性黃疸型肝炎,HBsAg 陽性B亞急性重癥肝炎,HBsAg 陽性C 慢性重癥肝炎,HBsAg 陽性D 淤膽型肝炎,HBsAg 陽性E 酒精性肝炎伴乙肝病毒感染67男, 30 歲,反復 ALT 升高 6 年,偶爾感乏力,右上腹

43、脹痛, ALT 160u L ,白蛋白 35g L ,球蛋白 32g L ,總膽紅素16.2umol L ,血清甲肝抗體陽性,抗 HBc 陽性,抗HCV 陽性,診斷應考慮CA 慢性肝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所致B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C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D慢性肝炎,甲、丙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所致E慢性肝炎,甲、乙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所致68 1 年前健康體檢時發(fā)現(xiàn)抗 HBc 陽性,肝脾肋下未捫及,肝功能正常, 1 年來反復查 HBV 血清學標志物,也僅抗 HBc 陽性,該患者應診斷為EA 慢性 HBV 攜帶B慢性乙型肝炎輕度D慢性乙型肝炎中度D慢性乙型肝炎重度EHBV

44、既往感染6928 歲已婚女性, 食欲減退、 惡心、嘔吐 2 個月余,發(fā)熱、右上腹隱痛及尿黃 5 天入院,停經(jīng) 3 個月。體檢:鞏膜深度黃染,腹軟,劍突下壓痛,肝右肋下1.0cm, 脾左肋下 0.5cm, 血象: WBC5 × 109 L , N 0.60 , L 0.40,肝功能:血清總膽紅素 136umol L , ALT , 1300u L ,血清 ALP 40u L ,尿膽原弱陽性,尿膽紅素陽性, 肝區(qū)超聲波檢查示肝實質(zhì)彌漫性病變,本病的診斷應是DA 妊娠特發(fā)性黃疸B妊娠急性脂肪肝C妊娠合并急性膽道感染D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E妊娠合并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7018 歲女生, 1 年前體檢中發(fā)現(xiàn)HBsAg 陽性,無癥狀,肝功能及肝活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