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熱蒸汽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4/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1.gif)
![再熱蒸汽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4/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2.gif)
![再熱蒸汽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4/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3.gif)
![再熱蒸汽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4/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4.gif)
![再熱蒸汽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4/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02de1761-57d8-4648-bd16-cb0cf207bf5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再熱蒸汽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大中小再熱汽溫調節(jié)系統(tǒng)的任務是維持再熱汽溫為規(guī)定值。由于再熱蒸汽的汽壓低、流量小,傳熱系數(shù)小,所以再熱器多布置在垂直煙道或水平煙道之中,屬于純對流受熱面,因而再熱汽溫受鍋爐負荷變化的影響較大。圖8-20表示岀再熱汽溫9與蒸汽流量D之間的靜態(tài)關系。由此可見要保持再熱汽溫為規(guī)定值,負荷變化時必須進行調節(jié)。圖 8-20影響再熱汽溫的因素很多,如機組負荷的大小、火焰中心的位置變化、過??諝饬康淖兓?、受熱面積灰的多少,等 等。在各種擾動下,再熱汽溫的動態(tài)響應特性與主汽溫相類似,共同的特點為有遲延、有慣性、有自平衡能力。再熱汽
2、溫調節(jié)與過熱汽溫調節(jié)不同,雖然利用噴水調溫具有遲延小,靈敏度高的優(yōu)點,但再熱汽溫用噴水調節(jié),則 勢必增大汽機中、低壓缸的流量,相應增加了中、低壓缸的功率,如果機組總功率(負荷)保持不變,勢必減少高壓缸的 功率與流量,這就等于用部分低壓蒸汽循環(huán)代替高壓蒸汽循環(huán),導致整個單元機組循環(huán)熱效率降低,熱經(jīng)濟性變差。在超 高壓機組中,噴入1%額定蒸發(fā)量的減溫水至再熱器,將使循環(huán)效率降低0.1%0.2%。因此再熱汽溫的調節(jié)很少采用噴水調節(jié)作為主要調溫手段,而只作為事故噴水或輔助調溫手段。而再熱汽溫多數(shù)采用煙氣側調節(jié)方法。在煙氣側調節(jié)再熱汽溫 的方法有煙氣旁路法、擺動燃燒器傾角法、煙氣再循環(huán)法等;少數(shù)電廠采用
3、蒸汽側調節(jié)再熱汽溫如汽一一汽交換器法等。1 煙氣旁路法煙氣旁路法也稱煙氣擋板調節(jié)法,它是通過調節(jié)煙氣擋板開度來改變流過過熱器受熱面和再熱器受熱面的煙氣分配 比例,從而達到調節(jié)再熱汽溫目的的。煙氣擋板在爐內的布置如圖8-21所示。采用這種方法時爐子尾部煙道分成兩個并行煙道,左側主煙道中布置低溫段再熱器,右側旁路煙道中布置低溫對流過熱器,它們的下方布置省煤器的下面,分為主、旁煙道,煙氣流量相對變化達 60%左右,再熱汽溫變化量約為 50C,相應地低溫對流過熱器出口汽溫也將到影響。(圖 8-21 )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煙氣擋板調節(jié)再熱汽溫的主要特性有:( 1)
4、用擋板調節(jié)再熱汽溫有一定的遲延,一般在擋板動作1.5 分鐘后,再熱汽溫才開始變化, 10 分鐘左右趨于穩(wěn)定。( 2)調節(jié)特性的好壞是指調節(jié)的開度范圍是否在擋板最佳轉角范圍內,煙氣流量與擋板開度的關系是否呈線性關系。要達到這兩點,在擋板設計時,其尺寸則須根據(jù)尾部受熱面阻力特性進行選擇,使擋板阻力與該煙道受熱面阻力相匹配。(3)雙煙道同步調節(jié)。鍋爐負荷降低時,須將再熱器側擋板開大,過熱器側擋板關小。同步調節(jié)就是轉角大小及速度同步,方向相反,即兩側擋板擋板轉角之和等于定值(X© 珂 再+©過)。雙煙道調節(jié)特性取決于這兩個煙道內阻力 的比值,經(jīng)理論分析:雙煙道調節(jié)特性與擋板轉角之和
5、刀©有關,一般認為刀© =90。較理想,即再熱器側擋板全開時,過熱器側擋板正好全關。這樣的刀©可以使鍋爐在70%100%MC撮大連續(xù)出力)范圍內調溫過程中具有較大的擋板轉角(約為 22。 25。) , 便于控制,并且擋板在最佳工作角度范圍( 15。 75。)工作,煙氣流動阻力亦較小。在鍋爐啟動時, 兩煙道擋板角度均為 45。利用旁路煙道法調節(jié)再熱汽溫的調節(jié)方法有多種, 基本思路都是以擋板調節(jié)為主并以噴水減溫 為輔助手段,圖 8-22 所示是其中的一種方案,Z171311再熱捋板山熱汽洱.再熱捋板tAnr51 iiit"15PFIT6I £716
6、8噴水禹18(圖8-22)其工作原理是:再熱汽溫 0作為被調信號,左側根據(jù)再熱汽溫偏差通過調節(jié)器6去調節(jié)煙氣擋板,右側根據(jù)再熱汽溫偏差通過調節(jié)器15調節(jié)噴水。正常時靠煙氣擋板來調節(jié)再熱汽溫,函數(shù)變換器9、12用以修正擋板的非線性,反相器10是用以使兩個擋板動作方向相反(即一開一關)??紤]到低負荷時,擋板不能將再熱汽溫維持在給定值,因而在保證一 定的過熱度條件下,可以適當降低再熱汽溫的給定值。定值器確定的給定值,在高負荷時小于蒸汽流量信號,小值選擇器 2選擇給定值作為輸出。當負荷降低時,蒸汽流量信號通過小值選擇器作為輸出信號進入大值選擇3,大值選擇器的另一個輸入信號為汽溫的低限值,這樣再熱汽溫給
7、下值隨負荷變化的關系如圖8-23所示。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K 8 23汽溫給是值與負荷的艾系曲線(圖 8-23)蒸汽流量信號是再熱汽溫的超前信號,因此蒸汽流量信號D通過函數(shù)轉換器4、加法器7提前控制煙氣擋板,可以克服被調對象的遲延和慣性。為防止鍋爐異常時再熱器超溫,偏差器14的輸岀經(jīng)高低限監(jiān)視器 19轉換為邏輯信號去打開電磁閥20,使減溫水調節(jié)閥18進行噴水減溫。當再熱汽溫恢復正常時,高低值監(jiān)視器19的邏輯信號改變,電磁閥 20關閉,停止噴水。采用電磁閥打開時提供事故噴水,關閉時切斷事故噴水,同時可防止調節(jié)閥漏流。2 擺動燃燒器傾角法改變燃燒器傾角調節(jié)再
8、熱汽溫,即改變爐膛火焰中心高度和爐膛出口煙溫,使爐膛輻射傳熱量和對流受熱面的對流 傳熱量分配比例改變,使再熱汽溫變化。這種調節(jié)方法,距爐膛岀口越近的受熱面,吸熱量的變化越大,所以對于高溫布 置的再熱器采用這種調溫方法,其調溫輻度大、遲延小、調節(jié)靈敏。但燃燒器傾角的改變,將會直接影響爐內的燃燒工況。 當燃燒器向上擺動時,由于火焰中心上移,爐膛岀口煙溫升高,使再熱汽溫上升,同時使煤粉在爐內停留時間縮短,導致 飛灰中含碳量增加,鍋爐效率降低。此外還可能因爐膛岀口煙溫過高而引起爐膛岀口處受熱面產(chǎn)生結渣現(xiàn)象,這些因素限 制了向上擺動角度。防止冷灰斗結渣是限制向下擺動角度的條件。一般鍋爐燃燒器上下擺動角度
9、為土20。30。燃燒器擺動角度對爐膛出口汽溫的影響如圖8-24所示。由圖可見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 旻至rti二圖8-24火嘴傾角對爐膛出口汽溫的彫響(圖 8-24)燃燒器上擺時可以提高爐膛岀口煙氣溫度,燃燒器下擺時可以降低爐膛岀口煙氣溫度,通過改變擺角可用來調節(jié)再熱汽溫,再熱汽溫低時使擺角向上,再熱汽溫高時使擺角向下。圖8-25所示為擺動燃燒器傾角的再熱汽溫調節(jié)系統(tǒng)rPl2"1fl'V隕水愷圖8-25擺動燃燒器傾角的再熱汽溫調節(jié)系統(tǒng)(圖 8-25 )該系統(tǒng)有兩個子系
10、統(tǒng): 燃燒器傾角調節(jié)系統(tǒng)和噴水減溫調節(jié)系統(tǒng)。再熱汽溫9同時送往兩個子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器PI1和PI2,當再熱汽溫9超過或低于給定值 90時,調節(jié)器PI1便根據(jù)其偏差信號去調節(jié)燃燒器擺角,使燃燒器向下或向上傾 斜某一角度,改變火焰中心位置,從而調節(jié)再熱汽溫 9使之達到給定值9 0。為了克服送風量變化對再熱汽溫的擾動影響, 在燃燒器傾角調節(jié)系統(tǒng)中也加入了送風量V作為前饋信號。當送風量增加時,流過再熱器的煙氣量增加, 再熱汽溫要上升,這時通過送風量信號調節(jié)燃燒器傾角向下,即可降低再熱汽溫,起到擾動補償?shù)淖饔谩.斣贌崞麥?超過再熱汽溫高限定值 9 1時,為了確保再熱器及汽機的安全運行,再熱器的噴水減溫調節(jié)系
11、統(tǒng)立即投入工作。噴水減溫調節(jié)系統(tǒng)是一個串級系統(tǒng)。主調節(jié)器 PI2 接受再熱汽溫信號和再熱汽溫的高限定值信號,根據(jù)兩者的 偏差PI2發(fā)出改變噴水量的校正信號。 副調節(jié)器P根據(jù)主調節(jié)器來的校正信號和減溫后的汽溫信號9'去控制噴水量,最終保持再熱汽溫為高限定值 9 1。一旦再熱汽溫降低或回到給定值9 0,再熱器噴水減溫調節(jié)系統(tǒng)的輸出減小,把噴水調門關死。顯然,噴水減溫是再熱汽溫的輔助調節(jié)手段。3煙氣再循環(huán)法煙氣再循環(huán)法是利用煙氣再循環(huán)風機,將部分煙氣從省煤器后抽出,再從爐膛底部冷灰斗處送入爐膛,形成再循環(huán) 煙氣流量。當再循環(huán)煙氣流量增大時,爐膛火焰溫度略有降低,輻射吸熱量略有減少,而煙氣流量
12、的增大,使對流受熱面 吸熱量有明顯增加,這樣就改變了主蒸汽和再熱蒸汽的吸熱比例,達到調節(jié)再熱汽溫的目的。對于再熱器布置在豎井煙道 的鍋爐,采用再循環(huán)煙氣調節(jié)再熱汽溫還是適宜的,不大的再循環(huán)煙氣量可獲得理想的再熱汽溫值。同時對過熱汽溫的影 響也較小。但目前由于以下原因,煙氣再循環(huán)法的再熱汽溫調節(jié)其正常作用難以發(fā)揮:( 1)機組帶基本負荷時,再熱汽溫達到規(guī)定值;( 2)再熱器受熱面偏大或爐內結渣,煤種變更,汽機高壓缸排汽溫度高等原因,使再熱汽溫已達到規(guī)定值;(3)豎井煙道設計煙速過高,省煤器管子磨損已相當嚴重,若投用煙氣再循環(huán),會使磨損加劇;( 4)再循環(huán)風機磨損嚴重,在停用煙氣再循環(huán)(帶基負荷時
13、)后,因擋板無法關閉嚴密,造成高溫煙氣倒流,燒壞 爐底設備;(5)投用煙氣再循環(huán)后,會使爐膛溫度低,影響燃燒的穩(wěn)定性,甚至可能引起爐內滅火。關于煙氣再循環(huán)法的再熱汽溫調節(jié)系統(tǒng),可參見有關書籍。4汽汽熱交換器法由爐內受熱面的汽溫負荷特性知,輻射受熱面與對流受熱面在負荷變化時的吸熱特性剛好相反。當負荷降低時, 過熱蒸汽在輻射受熱面中的吸熱量增加,而再熱蒸汽在對流受熱面中的吸熱量降低。如果這時將過熱蒸汽輻射吸收的多余 熱量傳給再熱蒸汽,則兩者剛好可以互相補償。實現(xiàn)這種熱交換的裝置叫做汽汽熱交換器。圖8-26 給出了采用汽汽熱交換器的再熱汽溫調節(jié)的管道儀表圖。用汽汽熱交換器法進行再熱汽溫調節(jié)的方案有多
14、種,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上爲式過熱器習漩過熱器/ z一 至汽輪譏応壓顯一至汽佗機中壓鉅斟8 2G采用汽汽熱交換器再熱汽溫調節(jié)的啊道儀表p& ir»ra(圖 8-26 )女口:以汽一汽熱交換器岀口溫度92作為被調量組成單回路調節(jié)系統(tǒng),利用三通旁路閥調整流過交換器中的再熱蒸汽流量,使92達到與負荷D對應的給定值,并對再熱蒸汽溫度9 1輔助噴水調節(jié);以熱交換器岀口再熱汽溫92為導前信號,取再熱器岀口汽溫 9 1作為被調量,組成具有導前汽溫微分信號的雙回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等方案。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文檔來源為:從
15、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東鍋330MW鍋爐本體說明書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文檔來源為: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共39頁第1頁版本:A文檔編號:102M-SM鍋爐說明書(性能與結構)編制:校對:審核:審定:批準:文檔編號:102M-SM鍋爐說明書 第2頁版本:A版本清單頁碼版本更改記錄更改人更改日期更改單號全部A首版會簽欄專業(yè)室簽字日期專業(yè)室簽字日期結構與土建設計室鍋爐性能設計室非承壓件設計室燃燒室預熱器設計室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3 頁 版本: A前言DG1164/17.5-II12 型
16、鍋爐(見圖1)是我公司為國電榆次熱電廠2 X330MW 級工程火電機組鍋爐設計制造的亞臨界參數(shù)自然循環(huán)鍋爐。本說明書僅對鍋爐的結構、性能等進行簡要介紹。鍋爐的安裝和運行詳見102M-AM 鍋爐安裝說明書,102M-YM 鍋爐運行說明書。本說明書應與安裝、運行說明書以及其它說明書配合使用,這些說明書可供安裝公司、電廠在編制自己的 技術文件時作為參考與指導。為了便于了解鍋爐其它部分的有關情況,本說明書末附有鍋爐各種說明書一覽表,供查閱。(見附錄二) 建議:鍋爐在投運前必須經(jīng)過充分的調試,如果沒有進行很好的調試易對鍋爐的性能造成損傷。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4 頁 版本: A目
17、錄1. 鍋爐基本性能81.1 鍋爐基本參數(shù)81.1.1 型號81.1.2 型式81.1.3 鍋爐參數(shù)81.2 設計條件81.2.1 地理、地質及氣象條件 81.2.2 燃料及灰渣特性81.2.3 點火和助燃燃料91.2.4 汽水品質9文檔來源為 :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編輯 .歡迎下載支持1.3 鍋爐基本性能91.3.1 負荷特性91.3.2 運行條件101.3.3 過熱器和再熱器蒸汽溫度控制范圍 101.3.4 爐膛壓力101.3.5 鍋爐汽、水、煙、風阻力 101.3.6 鍋爐效率101.3.7 鍋爐熱力特性111.3.8 水循環(huán)數(shù)據(jù)121.3.9 鍋爐啟動時間12蒸汽品質 1
18、2鍋爐壽命 13鍋爐主要界限尺寸 132 鍋爐主要系統(tǒng)及基本結構142.1 水汽流程142.2 煙、風流程142.3 基本結構14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5 頁 版本: A2.3.1 給水及省煤器142.3.2 鍋筒152.3.3 水冷壁15爐膛 15水冷壁回路 162.3.4 過熱器162.3.5 再熱器172.3.6 汽溫調節(jié)18過熱汽溫調節(jié)18再熱汽溫調節(jié)182.3.7 夾持管和定位管夾192.3.8 高頂板梳形密封吊架結構 192.3.9 鍋爐的保護19汽機高低壓串聯(lián)旁路19動力控制泄放閥、安全閥19溫度監(jiān)測20煙溫探針20疏水旁路21燃燒設備 21空氣預熱器 2
19、1鍋爐鋼結構 21爐墻、保溫和爐頂密封 22鍋爐范圍內管道系統(tǒng) 22鍋爐熱膨脹系統(tǒng) 24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6 頁 版本: A鍋爐輔助設備 25除渣和排灰裝置 253 附錄一(圖2 12 )263.1 圖 2 過熱蒸汽流程圖263.2 圖 3 鍋筒內部設備273.3 圖 4 水循環(huán)回路劃分示意圖283.4 圖 5 滑動塊連接件示意圖293.5 圖 6 再熱蒸汽流程圖303. 圖 7 過熱器噴水減溫器313.7 圖 8 再熱器事故噴水減溫器313.8 圖 9 燃燒設備布置圖323.9 圖 10 燃燒器噴口布置圖333.10 圖 11 高頂板式密封支撐結構示意圖343.1
20、1 圖 12 再熱器高頂板密封支撐結構354 附錄364.1 表一:受熱面主要結構數(shù)據(jù) 364.2 表二:過熱器系統(tǒng)集箱及其連接管 364.3 表三:再熱器系統(tǒng)集箱規(guī)格 374.4 表四:吹灰裝置374.5 表五: 鍋爐水容量 (T)384.6 表六:鍋爐安全閥性能表 384.7 表七:鍋爐各種說明書一覽表39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7 頁 版本: A圖 1 : DG1164/17.5-II 12 型鍋爐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8 頁 版本: A1. 鍋爐基本性能1.1 鍋爐基本參數(shù)1.1.1 型號DG1164/17.5- I 12 ,見圖 1 。1
21、.1.2 型式本鍋爐為亞臨界、中間一次再熱、自然循環(huán)、燃煤汽包鍋爐,單爐膛n型布置,四角切圓燃燒,尾部雙煙道,固態(tài)排渣,平衡通風,全鋼架懸吊結構。1.1.3 鍋爐參數(shù)項目單位BMCRECR( 考核 )過熱蒸汽流量t/h11641129過熱蒸汽出口壓力MPa(g)17.5017.45過熱蒸汽出口溫度°C541541再熱蒸汽流量t/h959.74928.19再熱蒸汽進 /出口壓力MPa(g)4.0/3.823.87/3.7再熱蒸汽進 /出口溫度C335.5/541331.9/541給水溫度C280.7278.5 鍋爐效率 %92.4292.42 保證效率 92.0 %1.2 設計條件1.
22、2.1 地理、地質及氣象條件 鍋爐性能設計的空氣環(huán)境溫度20 °C 多年平均大氣壓力 91.15kPa 多年平均氣溫11.5 C 多年極端最高氣溫37.6 C 多年極端最低氣溫 -21.2 C 多年平均相對濕度 62% 一小時最大降雨量 72mm50 年一遇 10m 高 10 分鐘平均最大風速 22.2m/s廠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 8 度。1.2.2 燃料及灰渣特性 項目 設計煤種 校核煤種 1 校核煤種 2 收到基低位發(fā)熱值 Qnet.ar 22190kJ/kg 20097kJ/kg 24283kJ/kg 工業(yè)分析 ( 重量 %) 收到基水份 Mt 6 8 6 空氣干燥基水份 Mad
23、1.02 1.54 0.98 干燥無灰基揮發(fā)份 Vdaf13 11.5 15 收到基灰份 Aar25.69 31.01 20.72 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9 頁 版本: A 項 目 設計煤種 校核煤種 1 校核煤種 2 元素分析 (%) 收到基碳成份 Car59.9 52 65.6 收到基氫成份 Har2.9 3.4 3.11 收到基氧成份 Oar3.5 3.19 2.7 收到基氮成份 Nar1.15 1.3 1.17 收到基硫成份 Sar0.86 1.1 0.7 可磨系數(shù) KGI797680灰變形溫度 DT1480 °C1480 C1480 C灰軟化溫度 S
24、T1500 C1500 C1500 C灰流動溫度 FT1500 C1500 °C1500 C灰成分( % ) 二氧化硅 SiO2 46.99% 49.77%48.84% 三氧化二鐵 Fe2O3 9.47%4.89%6.42% 三氧化二鋁 Al2O3 34.12%31.32%32.25% 氧化鈣 CaO3.87%4.36%4.2% 氧化鎂 MgO1.67%4.24%3.38% 二氧化鈦 TiO21.55%1.13%1.27% 氧化鉀 K2O0.99%0.42%0.61% 氧化鈉 Na2O0.34%0.27%0.29% 三氧化硫 SO30.41% 3%2.14% 五氧化二磷 P2O50.
25、14%0.13%0.13% 其它1.2.3 點火和助燃燃料 鍋爐點火及助燃采用 -0 號輕柴油。1.2.4 汽水品質汽水品質符合 GB/T12145-1999 火力發(fā)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標準1.3 鍋爐基本性能1.3.1 負荷特性鍋爐既可帶基本負荷, 也可用于變負荷調峰, 燃用設計煤種時, 其不投油最低穩(wěn)燃負荷不大于 40%BMCR 鍋爐具有良好的變負荷適應能力,并能承受下列負荷變動率而不影響其穩(wěn)定運行:70100 BMCR 不小于每分鐘 5 B-MCR5070 BMCR 不小于每分鐘 3 B-MCR50 BMCR 以下不小于每分鐘 2 B-MCR 允許的階躍負荷變化:在 50 BMC
26、R 以上不小于每分鐘 10 B-MCR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0 頁 版本: A在 50 BMCR 以下不小于每分鐘 5 B-MCR運行方式:鍋爐帶基本負荷,也可以調峰,鍋爐采用定壓運行,也可采用定-滑- 定運行方式。制粉系統(tǒng):采用雙進雙出鋼球磨冷一次風機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煤粉細度R90= 10 。排渣方式:采用風冷干式排渣機,固態(tài)連續(xù)排渣。廠用電源 : 交流電源供電電壓: 6KV 380V/220V 直流電源供電電壓: 220V (動力), 220V (控制) 空氣預熱器進風加熱方式:采用暖風器加熱。鍋爐在定壓運行時,在 50100 %B-MCR負荷內過熱蒸汽和再熱
27、蒸汽溫度達到額定值。鍋爐在滑壓運行 時,在45100 % B-MCR負荷內過熱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額定值,允許偏差過熱蒸汽在±5 'C之內鍋爐燃燒室的設計壓力大于 ±5.8KPa ,瞬時承壓能力不低于 ±9.98KPa 。當燃燒室突然熄火或送風機全部 跳閘、吸風機出現(xiàn)瞬時最大抽力時,爐墻及支撐件不產(chǎn)生永久變形。設計煤種, BMCR 工況過熱蒸汽側阻力不大于1.5MPa再熱蒸汽側阻力不大于0.18MPa 省煤器水側阻力(包括靜壓差)不大于0.35MPa 鍋爐本體煙氣阻力(含尾部自生通風)2862Pa 燃燒器一次風阻力1200Pa燃燒器二次風阻力1200Pa
28、空氣預熱器一次風阻力349Pa 空氣預熱器二次風阻力1221Pa鍋爐能適應設計煤種和校核煤種。燃用設計煤種,負荷為額定蒸發(fā)量時,鍋爐保證效率為 92.0%( 按收到 基低位發(fā)熱值,預熱器進風溫度為20 C)。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1 頁 版本: A鍋爐性能計算結果(設計煤種) 定壓運行 項目 負荷單位MCRECR 過熱蒸汽流量 t/h11641129 過熱蒸汽出口壓力MPa(g)17.517.45 過熱蒸汽出口溫度°C541541 再熱蒸汽流量 t/h959.74928.19 再熱蒸汽進 / 出口壓力MPa(g) 4.0/3.82 3.87/3.7 再熱蒸汽
29、進 / 出口溫度C335.5/541331.9/541 鍋爐參數(shù)給水溫度C280.7278.5 鍋筒工作壓力MPa(g)19.018.87過熱器一級減溫水量t/h44.745.93 過熱器三級減溫水量 t/h11.1811.48爐膛容積熱負荷KW/m3115.4112.6爐膛斷面熱負荷KW/m25386.45256.9計算燃料消耗量t/h141.84138.4鍋爐計算效率%92.4292.42爐膛出口過剩空氣系數(shù)/1.251.25空氣預熱器進口風溫°C2020空氣預熱器出口一次風溫C326327 空氣預熱器出口二次風溫C340341爐膛出口°C10331027屏式過熱器出口
30、C10331027 高溫過熱器出口C939934 高溫再熱器出口C834831 低溫再熱器出口C387384 低溫過熱器出口C405405 省煤器出口C387386 空氣預熱器進口C386385 煙氣溫度 空氣預熱器出口(修正后)C124124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2 頁 版本: A 項目 負荷 定壓運行單位 MCR ECR省煤器出口C288.4286.5 低溫過熱器出口°C395.8396.4 大屏過熱器出口C444.3445.8 屏式過熱器出口C498.4500高溫過熱器出口C541541 低溫再熱器出口C467.8467.5介質溫度 高溫再熱器出口C5
31、41541水循環(huán)計算 : (B-MCR)單位結果鍋筒工作壓力MPa.g19.0循環(huán)水量T/h4952 全爐平均循環(huán)倍率/3.585 全爐名義循環(huán)倍率/4.7下降管水速No.1( 靠鍋爐外側 )M/s4.218No.2( 靠鍋爐內側 )M/s4.118 水冷壁最小重量流速kg/s.m2829.6最大重量含汽率%0.354回路最小循環(huán)倍率/2.923光管含汽率最小安全裕度0.245內螺紋管膜態(tài)沸騰含汽率最小安全裕度/0.46最大熱臨界負荷 / 內壁向火面熱負荷/16.534鍋爐從點火到帶滿負荷所需時間 ,在正常啟動情況下達到如下要求: 冷態(tài)啟動68小時溫態(tài)啟動34小時熱態(tài)啟動1.52小時極熱態(tài)啟動
32、<1.5 小時蒸汽品質符合 GB/T12145-1999 火力發(fā)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標準 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3 頁 版本: A鍋爐主要承壓部件設計使用壽命不小于 30 年。在鍋爐壽命期內能滿足以下要求: 冷態(tài)啟動(停機超過 72 小時)>500 次溫熱態(tài)啟動(停機在1072小時之間)>4000 次熱態(tài)啟動(停機小于 10 小時)>5000 次極熱態(tài)啟動>500 次階躍突變負荷12000 次序號 名稱 單位 數(shù)值1 大板梁標高 m75.62 汽包中心線標高 m683 頂棚標高 m644 爐膛寬度m12.80165 爐膛深度 m1
33、2.80166 運轉層標高 m12.67鍋爐最大深度 ( 從第一排柱至最后一排柱中心距 ) m37.98鍋爐最大寬度 ( 從左側付柱至右側付柱中心距 ) m349 過熱蒸汽出口與設計院管道接口標高 m6410 再熱蒸汽出口與設計院管道接口標高m6411 再熱蒸汽進口與設計院管道接口標高 m38.8212 省煤器進口集箱標高 m36.48213水冷壁下集箱標高m7.514 水冷壁上集箱標高 m64.9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4 頁 版本: A2 鍋爐主要系統(tǒng)及基本結構2.1 水汽流程 給水自省煤器入口集箱引入鍋爐,流經(jīng)省煤器蛇形管、省煤器中間集箱、省煤器吊掛管和省煤器出口
34、集箱 后由連接管引入鍋筒,與爐水混合,經(jīng)下降管、引入管進入爐膛, 水通過受熱的水冷壁向上流動并且產(chǎn)生 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引入鍋筒,經(jīng)過汽包中的旋風分離器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與給水混合后進 入爐膛水冷壁進行再循環(huán),分離出來的飽和蒸汽依次經(jīng)頂棚過熱器、包墻過熱器、低溫過熱器、全大屏過 熱器、屏式過熱器和高溫過熱器。從低過至高過各級過熱器之間采用大口徑管道軸向混合,屏過至高過連 接管左右交叉布置,有利于減少屏間及管間的熱偏差。過熱蒸汽流程見圖 2 。 調節(jié)過熱蒸汽溫度的噴水減溫器共有三級,分別裝于低溫過熱器與全大屏過熱器之間、全大屏過熱器與屏 式過熱器之間和屏式過熱器與高溫過熱器之間。從汽機
35、高壓缸排出的蒸汽進入位于后豎井前煙道的低溫再熱器進口集箱,再熱蒸汽經(jīng)過低溫、高溫再熱器 后,從再熱器出口集箱引出至汽機中壓缸。低再至高再之間采用大口徑管道軸向混合并左右交叉布置,有 利于減少屏間及管間的熱偏差。再熱蒸汽流程見圖 6 。 再熱汽溫的調節(jié)通過位于后豎井煙道內的煙氣調節(jié)擋板進行控制。同時,再熱蒸汽溫度還可通過裝于低溫 再熱器與高溫再熱器之間的噴水減溫器噴水作為輔助的汽溫調節(jié)手段。2.2 煙、風流程 煤粉在下爐膛燃燒后產(chǎn)生的煙氣,由下爐膛進入上爐膛,依次流經(jīng) 低溫再熱器全大屏過熱器T屏式過熱器T高溫過熱器T高溫再熱器低溫過熱器T省煤器T煙氣調溫擋板T空氣預熱器T除塵器T煙囪。 兩臺送風
36、機將空氣送往兩臺三分倉回轉式空預器,進入預熱器的煙氣將其熱量傳送給進入預熱器的空氣, 一次風通過磨煤機干燥煤粉后攜帶煤粉進入煤粉燃燒器,二次風通過大風箱經(jīng)二次風擋板配風進入煤粉燃燒器參與爐內燃燒。2.3 基本結構省煤器位于后豎井后煙道內, 低溫過熱器下方, 沿煙道寬度方向順列布置。給水從鍋爐兩側分別進入省煤器進口集箱(273X40 , 20G),經(jīng)84排省煤器蛇形管,進入 2只中間集箱(273X45 , 20G),然后 通過吊掛管進入出口集箱 (273X40 , 20G)。經(jīng)12根連接管(159X18 , 20G)進入汽包。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5 頁 版本: A省煤
37、器蛇形管由 51X6(SA -210C)光管組成,兩管圈繞,S仁150 , S2=102 。逆流布置。省煤器吊掛管在后煙道沿爐寬方向布置兩排共98根,60X9(SA -210C)管子,承受低溫過熱器載荷。在蛇形管易受磨損的區(qū)域設置了防磨裝置,在省煤器的四周均設置了阻流板(均流板 ),以防止形成煙氣走廊。鍋筒內徑 Dn=1800 ,壁厚 145 ,直段長 20m ,總長約 22.25m ,筒體和封頭的材料為 13MnNiMo54 , 由兩根190的U形吊桿將其懸吊于頂板梁上。吊桿材料為 SA-675Gr70 。鍋筒中心線標高68m,鍋筒 和內部設備總重約 170 噸。鍋筒正常水位在中心線下 10
38、0mm 處,允許水位波動 ±50mm 。鍋筒正常連續(xù)排污率小于 BMCR 的 1% 流量。圖3示出了鍋筒內部設備的布置圖。鍋筒內部設備的一次分離元件為315的切向導流式旋風分離器,共108 只,二次分離元件為立式百葉窗分離器。鍋筒的下半部采用內夾套結構,即在鍋筒下部裝設了與旋風 分離器入口連通箱相連的密封夾層,夾層內充滿了流動的汽水混合物。夾層將省煤器給水、爐水與鍋筒內 壁隔開,使鍋筒殼體上、下壁溫盡量保持一致。為避免夾層內水層局部停滯,后部連通箱的汽水混合物中 有一部分流向前部連通箱,使夾層內汽水混合物處于流動狀態(tài)。鍋筒頂部設有均汽孔板,此外,部分給水 直接引到集中下水管內與鍋水混
39、合,增加集中下水管內循環(huán)水欠焓或過冷度。頂部百葉窗共104 只。分前后兩排對稱布置,并與水平呈 5°鳥翼狀傾斜,使少量分離出來的水自中間腹部流入疏水管引向水空間。在鍋筒封頭兩端各設有一套無盲區(qū)雙色水位計,鍋筒上共設有五套單室平衡容器和一套滿水位單室平衡容 器,供熱保護、給水調節(jié)用;筒身上設有壓力訊號接頭供壓力報警、燃燒調整等使用。此外,還有連續(xù)排 污、事故放水、加藥、充氮、壓力表等附件。為保證鍋爐的安全運行,在鍋筒上還裝設了三只彈簧安全閥。爐膛整個爐膛四周為全焊式膜式水冷壁,爐膛寬 12801.6mm ,深 12801.6mm 。冷灰斗傾角 55°,爐底開 口尺寸為 120
40、0mm 與爐底除渣裝置相接。燃燒器四角布置,切圓直徑 790 mm 。整個爐膛四周由648根63.5 X7.5(SA -210C)水冷壁管組成,管子節(jié)距76.2mm ,其中前后墻各167根,兩側墻各157根。水冷壁管與4根集中下水管(558.8 X55 ,SA-106C) , 80根引入管(159X18 , 20G),104根引出管(159 X18,20G)組成24個循環(huán)回路。為了確保水循環(huán)的安全可靠,在熱負荷較高的區(qū)域采用了內螺紋管以防止膜態(tài)沸騰,有較大的 DNB 安全裕度,保證在任何工況下均不會發(fā)生傳 熱惡化現(xiàn)象。水循環(huán)結果數(shù)據(jù)見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6 頁 版本
41、: A水冷壁回路水循環(huán)回路劃分見下表(僅示出一半回路),更詳細的見圖 4。前墻側墻后墻回路標號F-1F-2F-3S-1S-2S-3S-4S-5S-6R-1R-2R-3 集中下水管F1R1 分散引入管數(shù)量442342+3422244 回路上升管數(shù)量35.53216273516+19311514203330.5 汽水引出管數(shù)量72353+3522366從鍋筒中分離出來的飽和蒸汽依次經(jīng)頂棚過熱器、包墻過熱器、低溫過熱器、全大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 和高溫過熱器吸熱,達到所需溫度后,過熱蒸汽從鍋爐左側引出,經(jīng)主蒸汽管道,進入汽機高壓缸。(圖2)從鍋筒頂部引出的飽和蒸汽經(jīng)16根連接管(159X18 , 2
42、0G),進入頂棚過熱器入口集箱。在頂棚入口集箱,蒸汽分兩路引出,一路蒸汽進入頂棚過熱器,頂棚過熱器由110根48.5 X6管子(15CrMoG)組成, 并設有專供檢修爐膛內部用的繩孔, 蒸汽經(jīng)頂棚過熱器加熱后進入頂棚出口集箱。 通過頂棚出口集箱 兩側的三通,蒸汽進入后豎井側墻上集箱,沿側包墻下行至環(huán)形集箱(側),經(jīng)環(huán)形集箱前部的彎頭進入后豎井前包墻下集箱。經(jīng)前包墻、頂包墻、后上包墻,進入低溫過熱器進口集箱。另一路蒸汽由4根(每側2根)159X18(20G) 連接管從頂棚進口集箱引入后豎井中隔墻上集箱,沿中 隔墻下行至中隔墻下集箱,由 5根159X20(20G) 的連接管引入后豎井包墻集箱(后)
43、,經(jīng)后下包墻 進入低溫過熱器進口集箱。低溫過熱器位于后豎井的后煙道內,分為水平段和垂直段,管子規(guī)格57X6,材質有SA-210C、15CrMoG ,采用 5 根管繞制,沿煙道寬度方向布置 98 排, S1=130 , S2=114 ,順列逆流布置,水平段 共分成四個管組,每組間留有一定的檢修空間。下一組水平段材料為SA-210C ,二、三、四組水平段材料為 15CrMoG ,低過水平段通過固定塊保證管子的縱向節(jié)距。低過水平段的載荷由省煤器吊掛管承受。 低過出口垂直段沿煙道寬度 98 排, S1=130, S2=114 。低過垂直段的材料為 15CrMoG 。低過垂直段通過帶狀管夾保證管子的縱向
44、節(jié)距。全大屏過熱器位于爐膛的上方,為全輻射式受熱面。沿爐膛寬度方向共有6 片, S1=2057.4, S2=61。為減少同片管屏間的熱偏差,每片管屏又分為四小屏。每小屏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7 頁 版本: A由13根51X7管子組成,繞制成 U形。在面向爐膛高溫區(qū)的屏底,工作條件比較惡劣,因此屏底的外 三圈管子的下部及最內圈管作為夾持管的外套部分采用 SA-213T91 材料,而其余部分均采用 12Cr1MoVG 材料。全輻射的大屏過熱器直接吸收爐膛的輻射熱,這樣通過輻射式過熱器與對流式過熱器 組合在一起的固有特性,使其能夠在保證的溫度調節(jié)范圍內有一條比較平滑的特性曲
45、線。為保證下段管屏的平面度,設置了兩道夾持管。并采用了里圈夾持管;為了保證縱向節(jié)距,管間裝有高鉻 鎳耐熱鋼滑動塊。(見圖 5)。采用汽冷定位管保證管屏間的橫向節(jié)距。屏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位于爐膛的出口,為輻射對流式受熱面。沿爐膛寬度方向共有18 屏,每屏由 15 根管子組成,繞制成U形,其中最里側一根管子在屏底繞出管屏平面形成包扎管,以保證管屏的平整性。管子規(guī)格 54,外圈管子60 , S1=685.8,S2=64(最外一個節(jié)距為67)。在面向爐膛高溫區(qū)的屏底,工作條件比較惡 劣,因此最外圈管和包扎管的底部材料采用耐熱的奧氏體不銹鋼 SA-213TP347H ,其余管子根據(jù)壁溫計 算結果分別使用
46、了 12Cr1MoVG (用于低溫)、 SA-213T91 (用于高溫)。為了保證縱向節(jié)距,管間裝 有高鉻鎳耐熱鋼滑動塊。(見圖 5 )。采用汽冷定位管保證管屏間的橫向節(jié)距。高溫過熱器懸吊在爐膛折焰角上方,共 27 片,順列順流布置, 12 管圈繞制成 U 形,其中最里側一根管子 在屏底繞出管屏平面形成包扎管,以保證管屏的平整性。管子規(guī)格51,外圈管子54 , S1=457.2 ,S2=61( 最外一個節(jié)距為 63) 。暴露在高溫煙氣中的最外圈管大部分采用耐熱的奧氏體不銹鋼 SA-213TP347H ,其余管子根據(jù)壁溫計算結果分別使用了 12Cr1MoVG (用于進口段)、 SA-213T91
47、 (用于出口段)、 SA-213TP347H (用于出口段),頂棚外的出口管段使用 SA-213T22 材料。為了保 證縱向節(jié)距,管間裝有高鉻鎳耐熱鋼滑動塊。(見圖 5)。過熱器系統(tǒng)的集箱規(guī)格和材料匯總見附錄二。再熱器系統(tǒng)按蒸汽流程依次分為低溫和高溫再熱器 (見圖 6) 。從汽輪機高壓缸排汽口來的蒸汽從兩側進入位于鍋爐后豎井前煙道內的低溫再熱器進口集箱,然后進入低 溫再熱器蛇形管。低溫再熱器蛇形管又分為水平段和垂直段。低再水平段分為五組,每組間留有一定的檢 修空間,沿爐寬共 98 片,順列逆流布置, S1=130 , S2=90( 外圈 240) , 6 根管圈繞制,除需焊接支撐 耳板的外圈管
48、為 ©63.5 X6夕卜,其余均為©63.5 X4。下三組水平段材料為 SA-210C,第四、五組水平管 組的材料為 15CrMoG 。低再水平段通過支撐塊保證管間的縱向節(jié)距,通過擋塊保證管屏間的橫向節(jié)距, 所有的水平蛇形管圈通過支撐塊擱置于后豎井前包 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8 頁 版本: A 墻及中隔墻上。在低溫再熱器進入前轉向室時,每兩排管子合并成一排,形成出口垂直段。沿爐寬共49片,順列布置,S1=260 ,S2=90 ,12根管圈繞制,管子規(guī)格為 ©63.5 X4,材料為12Cr1MoVG 。低 再垂直段通過帶狀機械管夾保證管間的
49、縱向節(jié)距。蒸汽流經(jīng)低溫再熱器后,進入低再出口集箱,通過兩根連接管左右交叉引入布置在水平煙道內的高溫再熱 器進口集箱。在連接管上布置了噴水減溫器。高溫再熱器布置在水平煙道內,共54片,順列布置,S1=228.6 ,S2=120 ,8根管圈繞制成 U形,管間由帶狀機械管夾定位。高再管子規(guī)格©60X4。暴露在高溫煙氣中的最外圈管大部分采用耐熱的奧氏體不銹鋼 SA-213TP347H ,其余管子根據(jù)壁溫計算結果分別使用了 12Cr1MoVG (用于入口段)、 SA-213T91 (用于出口段),頂棚外的出口管段使用 SA-213T22 材料。高溫再熱器通過帶狀機械管夾 保證管間的縱向節(jié)距。再
50、熱蒸汽由高再出口集箱右側引出至汽輪機中壓缸。過熱汽溫調節(jié)過熱器系統(tǒng)設有三級噴水減溫器,用來調節(jié)過熱蒸汽溫度,一級減溫器(© 609.6X55 , 12Cr1MoVG )布置在低過出口集箱至大屏進口集箱的連接管上,二級減溫器(©426X50 , 12Cr1MoVG )布置在全大屏過熱器出口集箱至屏式過熱器進口集箱的連接管上,共兩只,三級減溫器(©406.4 X50 ,12Cr1MoVG )布置在屏式過熱器出口集箱至高溫過熱器進口集箱的連接管上,共兩只。三級減溫器均采用多孔噴管式 (見圖 7 )。垂直于減溫器筒體軸線的笛形管上有許多小孔,減溫水從小孔噴出并霧化后,與同
51、方向的蒸汽進 行混合,達到降低汽溫的目的,調溫幅度通過調節(jié)噴水量加以控制。一級減溫器在運行中作汽溫的粗調節(jié),是過熱汽溫的主要調節(jié)手段。當切除高加時,噴水量劇增,此時大 量噴水必須通過一級減溫器,以防全大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和高溫過熱器超溫。三級減溫器作為調節(jié)過 熱蒸汽左、右側的汽溫偏差和汽溫微調用,確保蒸汽出口溫度。二級減溫器主要調節(jié)大屏過熱器出口汽溫 及其左右汽溫偏差。每個噴水減溫器配備有進口電動調節(jié)閥。減溫器和調節(jié)閥不但能夠保證正常工況下過熱蒸汽額定溫度,還 能保證包括切高加工況在內的其它工況下蒸汽溫度達到額定值。再熱汽溫調節(jié) 再熱汽溫調節(jié)采用擋板調溫和燃燒器噴口擺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
52、操縱尾部過熱器和再熱器平行煙道 內煙氣調節(jié)擋板,利用煙氣流量和再熱蒸汽出口溫度的比例關系來調節(jié)擋板開度,從而控制流經(jīng)再熱器側 和過熱器側的煙氣量,達到調節(jié)再熱汽溫的目的。流經(jīng)再熱器側的煙氣量份額隨鍋爐負荷的降低而增加, 在一定的文檔編號 : 102M-SM 鍋爐說明書 第 19 頁 版本: A 負荷范圍內維持再熱汽溫為額定值。也可依靠燃燒器噴口擺動來改變爐膛火焰中心高度以改變再熱汽溫。在再熱蒸汽的進口管道上,同時設置了事故噴水減溫器(©558.8 X30,材料A672B70CL32 )(見圖8)用于事故工況下保護再熱器系統(tǒng);另外,還有再熱器噴水微調減溫器(© 609.6 X
53、30,材料12Cr1MoVG )可作為再熱蒸汽溫度的輔助調節(jié)手段。噴水微調減溫器布置在低再至高再連接管上,主要用于調節(jié)左右側 的氣溫偏差及微調。為確保管屏橫向相對位置和防止管屏在爐內產(chǎn)生晃動,采用了夾持管和定位管夾。從全大屏過熱器進口集箱引出的夾持管(51X6.5 ,SA-213TP347H ,每屏兩根)在前墻水冷壁管彎頭上限位,然后交叉繞過全 大屏過熱器及屏式過熱器,最后進入屏式過熱器進口集箱。屏式過熱器、高溫過熱器和高溫再熱器的橫向定位也靠汽冷定位管(或間隔管)實現(xiàn)。蒸汽取自頂棚過熱器出口集箱,最后引入低過至大屏連接管。定位管規(guī)格為51X7,材料為12Cr1MoVG 、SA-213T91和
54、 15CrMoG 。為確保管間縱向相對位置,對處于1000 'C以上煙氣溫度區(qū)域的大屏后屏與高過,采用耐熱奧氏體鋼滑動塊連接件,該結構既能確保管子縱向間隙又可讓管子受熱時作軸向自由膨脹,對低于1000 C煙溫區(qū)的高溫再熱器,采用奧氏體耐熱鋼板制成的帶狀機械管夾保證縱向節(jié)距。各級過熱器管排穿過頂棚時均采用梳形密封吊架結構 高頂板式密封支吊結構,如圖 11 所示,頂棚下部 的管排重量通過它懸吊于頂板,可使集箱管接頭免受過重的荷載。再熱器管排穿頂棚的密封支吊結構也類 似,稍有不同的是沒有采用梳形彎板,而是用定徑梳形板結構,如圖12 所示。鍋爐在運行中,必須對過熱器和再熱器提供必要的監(jiān)視和保護手段,尤其在鍋爐啟動、停爐階段,由于此 時所處的工作條件差,更需對過熱器和再熱器進行保護。汽機高低壓兩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城市光纖網(wǎng)絡規(guī)劃策劃顧問合同
- 2025年債務承接合同范本規(guī)范
- 2025年采購合同價格修訂補充協(xié)議
- 2025年上海二手房居間策劃服務合同樣本
- 2025年度二手房買賣墊資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智能化勞務派遣與員工培訓一體化合同
- 2025年度境外出差人員績效管理與激勵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項目合同執(zhí)行與監(jiān)管標準
- 2025年度智能住宅開發(fā)項目股權變更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健康醫(yī)療大數(shù)據(jù)服務與股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合資經(jīng)營印刷煙包盒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安全學原理第2版-ppt課件(完整版)
- 日照功率半導體項目投資計劃書范文
-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教案
- EN50317-2002-鐵路應用集電系統(tǒng)受電弓和接觸網(wǎng)的動力交互
- 項目部組織機構框圖(共2頁)
- 機動車登記證書
- 彈性力學第十一章彈性力學的變分原理
- 鉭鈮礦開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小升初數(shù)學銜接班優(yōu)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