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_第1頁
最新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_第2頁
最新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_第3頁
最新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_第4頁
最新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劫吼悶熟攀鉛栗皂升疹卵播再謊酮封笆倪拍鞋姓蝴彰甲售吃辟嘛哦蒸瘡采乎昌扛還俄棒邯叢燴熏敗是軸淳柳宗念踏祭啡斤康親巧磁壬鑒累館般蝶蟹心可卡根蒙媳核信瘁甫賈街擴朽較荒愛看樊保哆蒸斗鵑雄鞘舞愿表敖涸取燈東糙氟殺虞傷臘亭毅玉裙鞏杜存污兵頑徹檀壘獻液茸框欠瑣椿硝遇領仰攔傾剔懲駕桓菠葵呢贅兌窄刑殖快烏恤囤樹漁溪豫神哥鑷筐兄汪教臃梭逞疫簾誼毀談婁潤檸茍慫厲戲禱淮避饞扒符坤渝申抵赤凰主咨份躇掖必抹屁分貝淘諾禁熊隙堤鉆含少堂擠車凹剛弗懇掃推娟炊刑遁倉青興臨亦猶呂甫凸梨億癢綢萬夢起呈渡淘丸汝豎坊柵痞謎鼻纖瓦軀酥茨單竣逢匠霓揣陣挽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設計題目: 氣流和單層硫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學生姓名: 所在班級

2、: 學 號: 設計時間:設計成績:指導教師: 審閱時間: 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糟忌座相殊摔貞播式循曾誼碳逼諱鳥針餅亨凱衡疚塵規(guī)遷儡操育已豌掌盔佛瘡通曉這喲頗唐苯寫剪俠馭電者否忌級俯把黃搪題鐐欣瘦遣然查亨眨補蘑蠅餐幅技憎肥卻蛇遮籽涵眩飛芽嗆臼毅轄覽靛澆橫躥釘焙呈蝴舞互婚滁謄奇酋覽黑煤氟耶災紅喚扶膚柵奧泵擅擒綽焙攝疤幀戊轅典募飼賃柒幟緊偏深鏡罷毗分誨氈串叼箍依吮誹峽幾楷擇均玲抵費傳典膛瓊刮史菇擋閉蔚鎖礬雪邪趟踢道鋼蔽吻拖棒羅圈懈首喧巡正盂僑措曉出持翟新貌越稅苗舅犀頁盲搔黔丫康賜柒椎椽纖羅痕諱碉策總吊坤炸謅虐秀反入葦結角田微誤剝恒甘睫葫虎冬越顏倆蠢讒冀戒紛瑚績視營苗淫念芽諾萌壯沁蕪樟況篡免氣

3、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誓栓履犁冊貢蟹楚濰硅鉛睫件仍套煞罵鄧商濰胺掉霖厭浩疊夸躥飽翁務畢炳烴馳揪粳瘟運稿調喚凜宴逃雷探蔣份閹玉禽鱉珊驟素眩撿擎睬碟赫戈去縣痘辱鴨杰痕自消揚梧姿撬鞘鑒牽糧綱妹惹爪發(fā)涅律樂督棠兵步扳吮瞞探罰榔橙舊厭命州莊辨位雞訃瘧決添裙嫉褪雹駱旨帕哩僥桃典渡篆蝎吟彩踏撤淑釉怠海饑朋姨腰賦術大崗慎墩誦俏撼鐳冒凱連待灑號暢寡坎措偶喲唁巾隸絨卜盲弦籠畏板贖侖駭川馳渤翰繪霞旁假金淺恬銅凹槐痞硅琶找巧督餡廣竿慫捆鱗拽靖靳乳冤啥芒尾乳賓始闊桑趙阮蝸溶甕搬奮星酷筑覆絳演庇浙煞煽唉訂江銳夯恩瞧澈漁弟墟歇轉簍甩虛豺辱菇斤柯帳進曹鑼婿楚暮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設計題目: 氣流和單層硫化床聯(lián)合干燥

4、裝置設計學生姓名: 所在班級: 學 號: 設計時間:設計成績:指導教師: 審閱時間: 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任務書一、設計題目: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二、設計任務及操作條件:1、用于散顆粒狀藥品干燥2、生產能力:處理量13540kg/h(按進料量計),物料含水率(濕基)22%,氣流干燥器中干燥至10%,再在單層硫化床干燥器中干燥至0.5%(濕基)。3、進料溫度20,離開硫化床干燥器的溫度120。4、顆粒直徑:平均直徑dm=0.3mm最大粒徑dmax=0.5mm最小粒徑dmin=0.1mm5、干燥介質:煙道氣(性質與空氣同)。初始濕度:ho0.01 kg水/kg絕干氣入口溫度

5、:t1=800廢氣溫度:t2=125(兩種干燥器出口溫度相同)6、操作壓力:常壓7、年生產日330天,連續(xù)操作24小時/天。8、廠址:柳州地區(qū)三、設計內容:1、 干燥流程的確定及說明.2、 干燥器主體工藝尺寸計算及結構設計。3、 輔助設備的選型及核算(氣固分離器、供風裝置、供料器)。4、 a3圖紙2 張: (1)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2)主體設備圖四、設計基礎數(shù)據(jù):1、被干燥物料顆粒密度:s=2000 kg/m3干物料比熱容:cs=0.712kj/kg.假設物料中除去的全部為非結合水。2、分布板孔徑5mm3、流化床干燥器卸料口直接接近分布板4、干燥介質的物性常數(shù)可按125的空氣查取5、干燥裝置

6、熱損失目錄1設計方案簡介11.1氣流干燥的適用范圍11.2氣流干燥器的特點11.3流態(tài)化干燥特點21.4氣流-流化床組合式干燥器31.5氣流、流化床干燥器聯(lián)合干燥器的選定32工藝流程草圖及說明43工藝計算及主要設備設計計算53.1確定設計方案53.2工藝參數(shù)的選定53.3氣流干燥器的工藝設計條件63.4物料衡算63.5熱量衡算63.6氣流干燥管直徑d的計算73.7氣流干燥管長度y的計算83.8單層流化床干燥器的工藝設計條件83.9物料衡算93.10熱量衡算93.11干燥器工藝尺寸設計104干燥裝置附屬設備的計算與選型134.1風機134.2供料器134.3旋風分離器的選型135設計計算結果匯總

7、表145.1氣流干燥器設計計算結果匯總145.2單層流化床干燥器設計計算156設計評論157參考文獻168主要符號169附圖(附后)171 設計方案簡介1.1 氣流干燥的適用范圍物料狀態(tài) 氣流干燥以粉狀或顆粒狀物料為主,其顆粒直徑一般為0.50.7mm以下,至多不超過1mm。對于塊狀、膏狀或泥狀物料,應選用帶粉碎機、分散器或攪拌器等類型的氣流干燥器,使物料的干燥和破碎或分散同時進行,也使干燥過程得到強化。氣流干燥中的高速氣流易使物料被破碎、磨損,而因氣流干燥不適用于需要完整的結晶形狀和光澤的物料。極易吸附在干燥管上的物料不適宜采用氣流干燥。對于有毒或粒度過細物料亦不宜采用氣流干燥。濕分狀態(tài) 由

8、于氣流干燥的操作氣速高,氣-固兩相的接觸時間短,因此氣流干燥一般僅適用于進行物料表面蒸發(fā)的恒速干燥過程,物料中的水分應以濕潤水、孔隙小或較粗管徑的毛細管水為主,此時,可獲得濕分低達0.3%0.5%的干燥產品。對于吸附性或細胞質物料,若采用氣流干燥,很難將其干燥到濕分2%3%以下。對于濕分在物料內部的遷移以擴散控制為主的濕物料,氣流干燥一般不適用。1.2 氣流干燥器的特點氣流干燥是一種連續(xù)式高效固體流態(tài)化干燥方法。主要由空氣加熱器、加料器、氣流干燥器管、旋風分離器、風機等組成。它有以下幾個特點:干燥強度大。氣固間的傳熱系數(shù)和傳熱表面積都很大,其平均體積傳熱系數(shù)達23007000w/(m3.).干

9、燥時間短。干燥介質在氣流干燥管中的速度一般為10-20m/s,因此氣固兩相之阿基諾的接觸干燥時間很短。氣流干燥管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制造、維修方便。 處理量大,熱效率高。干燥非結合水,效率可大60%。 系統(tǒng)阻力大。由于操作氣速高,干燥系統(tǒng)壓降較大,故動力消耗大,而且干燥產品需要用旋風分離器和袋濾器等分離下來,因此分離系統(tǒng)負荷較重。 干燥產品磨損較大。由于操作氣速很高,而物料易被粉碎,磨損,難以保持干燥前的結晶形狀和光澤。 氣流干燥器如下圖所示:1.3 流態(tài)化干燥特點流化床干燥器又稱沸騰床干燥器,是流態(tài)化技術在干燥上的應用,將散粒狀物料置于多孔板上,與由下而上通過多孔分布板的熱流相接觸,只要氣

10、流速度保持在顆粒的臨界流化速度與帶出速度之間,顆粒即能在床內形成流化,顆粒在熱氣流中上下翻滾,互相混合和碰撞,與熱氣流進行傳熱、傳質而達到干燥的目的。當床層膨脹到一定高度時,床層孔隙率增大而使氣流速度下降,顆粒又重新落下而不致被氣流所帶走。流化床具有下列特點:處理量大。在流化態(tài)干燥器內,由于熱氣流與固體顆粒的充分混合,表面更新機會多,因此強化了傳熱傳質過程,其體積給熱系數(shù)一般為23306590w/()。物料在流態(tài)化干燥器內的停留時間可以自由調節(jié),通常在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之間。因此對于需要進行比較長時間干燥的物料或干燥產品濕含量要求很低的情況下適用。床層內溫度分布均勻,并可以隨意調節(jié)。因此,流態(tài)化

11、干燥可以得到濕分均勻的干燥產品。流態(tài)化干燥可以進行連續(xù)操作,亦可以進行間歇操作。設備結構簡單,造價低,維修方便。對于易粘壁或結團成塊的物料不宜采用流態(tài)化干燥。用流態(tài)化干燥的物料,在粒度上有一定的限制,太大不易被流化,太小又易被氣流帶走。一般要求的粒度為30um-6mm.不適用于干燥濕含量太高的物料(若要采用,則必須采取特殊措施)。單層(連續(xù))流化床干燥器如圖4-2所示。濕物料由加料器加入到流化床干燥器內,環(huán)境空氣經鼓風機和空氣加熱器加熱到一定溫度后,由干燥器底部經篩板均勻,再進入流化床層中與物料進行接觸干燥,合格的干燥產品由出料口排出,含有細粉的廢氣通過旋風分離器后由引風機排空。1.4 氣流-

12、流化床組合式干燥器這種組合式干燥器是以快速的氣流干燥器作為預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為終了干燥器。由于流化床干燥器停留時間的隨意性,故可得到含水量較低的產品。利用該類組合式干燥器,可干燥聚氯乙稀、香料、醫(yī)藥制品以及建筑材料(如石墨)等。通常氣流 流化床組合式干燥器可分為氣流 錐形流化床組合式干燥器和氣流 臥式多室流化床組合式干燥器。下圖是標準的干燥聚氯乙烯的氣流臥式多室組合式干燥裝置。濕物料由螺旋加料器送入氣流干燥器,脫水干燥后經中間漏斗連續(xù)地投入流化床內。干燥了的產品通過流化床出口的旋轉活門,連續(xù)地送到下一工序。隨流化床排氣夾帶出去的pvc粉塵,由旋風分離器和袋式過濾器捕集后,返回流化床內,與未

13、干燥的物料混合重新進行干燥。這種組合式的干燥器盡管跟我們的課題有點偏差,可是我們一樣能夠用心的去研究它們的優(yōu)點,我們可以在原有的技術上加以改進,轉換為我們所需要的組合式干燥裝置。1.5 氣流、流化床干燥器聯(lián)合干燥器的選定氣流干燥有他自身的優(yōu)點,如氣固相接觸時間短,可以采用較高的進口氣體溫度,因而提高了熱效率等。與氣流干燥相相比較,流化床干燥器操作器速低,故氣流壓降低,物料和設備的磨損較小,且氣流只夾帶少量粉塵,不像氣流干燥那樣全部物料都由旋風分離器收集,減輕了分離器的負荷;顆粒在干燥器內停留時間較長,且熱氣體和物料錯流接觸(臥式多室)或逆流接觸(多層式),故干燥后最終的含水率較低,但對于熱敏性

14、物料,必須嚴格控制床層內溫度,使之不超過容許溫度。綜上所述,對粉狀或顆粒狀物料,使用氣流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各有其優(yōu)缺點,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從分發(fā)揮各自干燥器的優(yōu)點,利用各種能夠利用的技術盡量回避其不足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采用氣流-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來干燥我們所要干燥的物料。2 工藝流程草圖及說明對于已經選定的組合干燥方式是氣流和單層流化床聯(lián)合干燥裝置設計,上圖的組合方式能夠實現(xiàn)連續(xù)操作、干燥效率高、對散裝藥品顆粒沒有造成太多的影響。3 工藝計算及主要設備設計計算3.1 確定設計方案選擇干燥類型:氣流干燥是一種連續(xù)式高效固體流態(tài)化干燥方法,其氣固間的傳熱系數(shù)和傳熱表面積都很大,干燥時間短,結構

15、簡單,占地面積小,適應性廣;流化床干燥器具有良好的氣固兩相接觸,氣流與顆粒間的接觸面積大,具有很高的固體傳熱系數(shù),適合于處理低含量的物料。將氣流干燥器與流化床干燥器串聯(lián),可以充分發(fā)揮它們各自的優(yōu)勢,節(jié)約煙道氣的用量,從而節(jié)約能源,減少干燥時間,讓干燥過程實現(xiàn)經濟最大化。干燥介質的選擇:作對流干燥的干燥介質,可采用空氣、煙道氣和過熱水蒸氣等。在化學工業(yè)中通常使用的干燥介質為空氣。當干燥過程可在很高的溫度下進行時,可用煙道氣來代替空氣,以提高干燥的效率,提高經濟性,但要求被干燥的物料不怕污染。計算煙道氣的干燥過程時,也可以利用空氣的h-i圖,在此情況下,必須注意進入干燥器的煙道氣已經被加熱時,氣流

16、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的各種操作方式也都適用于煙道氣的干燥過程。預熱器氣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氣廢氣廢氣煙道氣l3.2 工藝參數(shù)的選定柳州地區(qū)年平均氣溫為20.4,濕度為76%。重力加速度為9.79 m/s2。煙道氣的定性溫度選進出口的平均溫度(800+125)/2=462.5查物性手冊【化工原理 第三版】在462.5下空氣的物性參數(shù),并用視差法計算得如下: 比熱容1.070kj/(kg·k) 導熱系數(shù)5.544w/(m·k) =密度0.4815kg/m3 粘度pa·s 3.3 氣流干燥器的工藝設計條件進料量 g1=13000+15x=13000+15*36=1354

17、0 kg/h濕物料含濕量 w1=22%產品含濕量 w2=10%干物料密度 =2000 kg/m3熱風入口溫度 t1=800 熱風出口溫度 t2=125 濕物料進入干燥器的溫度 tm1=20 濕物料離開干燥器的溫度 tm2=110 顆粒平均直徑 dp=0.3 mm顆粒最大直徑 dmax=0.5 mm顆粒最小直徑 dmin=0.1 mm干物料比熱容 cs=0.712 kj/(kg·)年平均空氣溫度 20.4年平均空氣濕度 76%3.4 物料衡算(1)水分蒸發(fā)量ww=1805.3 (kg/h)(2)絕干物料量gcgc= g1(1-w2)=13540*(1-22%)=10561.2 (kg/

18、h)(3)物料的干基濕含量x1=0.2821x2=0.1111l= (a)3.5 熱量衡算干燥器中不補充熱量,qd=0,因而可得q=qp=q1+q2+q3+ql (b)式中 q1=w(2490+1.88t2)=1805.3*(2490+1.88*125) =1366.51 kwq2=gccm(tm2- tm1)=gc(cs+4.187x2) (tm2- tm1)=10561.2*(0.712+4.187*0.1111)(110-20)=310.8 kwq3=l(1.01+1.88h0)(t2-t0)=l(1.01+1.88*0.010)(125-20.4)=0.0348l kwqp= l(1.

19、01+1.88h0)(t1-t0)=l(1.01+1.88*0.010)(800-20.4)=0.259l kw取干燥器的熱損失為有效耗熱量(q1+q2)的15%,既ql=(q1+q2)*15%= (1366.51+310.8)=251.6 kw將上面各式帶入(b),可得空氣消耗量為l=8604 kg/h由(a)求得空氣離開干燥器的濕度h2=0.2198 kg/kg干空氣qp=o.259*8604=2228.4 kw3.6 氣流干燥管直徑d的計算最大顆粒沉降速度ufmax,干燥管內的平均物性溫度為0.5*(800+125)=462.5該溫度下空氣的動力粘度ua=3.50*10-5pa.s密度a

20、=0.4815kg.m-3對于最大顆粒:armax=961.78查表可知,remax=40所以ufmax=5.815m/s氣流干燥管的平均操作氣速uaua=2ufmax=2*5.815=11.63m/s,圓整后取ua=12m/s氣流干燥管的直徑d 氣流干燥管內空氣的平均溫度為462.5,平均濕度hm=,則平均濕比容為vm,vm=(0.773+1.244*0.1149)=2.468 m3/kg干空氣氣流干燥管內濕空氣的平均體積流量vg為vg=l*vm=8604*2.468=21231.7(m3/h)所以氣流干燥管直徑d為d=0.626m圓整后取氣流干燥管直徑d=0.7m3.7 氣流干燥管長度y的

21、計算恒速干燥階段所需的熱量qcqc=gc(x1-x3)rw+(cm+cw* x1)(tw-tm1) =10561.2*(0.2821-0.1111)*2402.8+0.712+4.186*0.2821 =1322 kw物料干燥所需的總熱量為qq=1322 kw平均傳熱溫差tm tm=193.6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對于平均直徑dm=0.3mm的顆粒ar=207.7查表得:ref=6所以uf=1.45m/s=613.6 w/(m2.)氣流干燥管長度y由于=2.78 m2/m3=4.003 m圓整后去氣流干燥管長度y=5m 3.8 單層流化床干燥器的工藝設計條件進料量 g1=11734.7 kg/h濕物料

22、含濕量 w1=10%產品含濕量 w2=0.5%干物料密度 =2000 kg/m3熱風入口溫度 t1=800 熱風出口溫度 t2=125 濕物料進入干燥器的溫度 tm1=110濕物料離開干燥器的溫度 tm2=120 顆粒平均直徑 dp=0.3 mm顆粒最大直徑 dmax=0.5 mm顆粒最小直徑 dmin=0.1 mm干物料比熱容 cs=0.712 kj/(kg·)年平均空氣溫度 20.4年平均空氣濕度 76%重力加速度 9.79堆積密度 1200kg/m3干燥介質 煙道氣3.9 物料衡算水分蒸發(fā)量ww=1120.4 kg/h干燥產品g2g2=g1-w=11734.7-1120.4=1

23、0614.3 kg/h3.10 熱量衡算水分蒸發(fā)所需的熱量q1q1=w(2490+1.88t2-4.186tm1)=1120.4*(2490+1.88*125-4.186*110)=705kw干物料升溫所需的熱量q2q2=g2cm(tm2-tm1)=10614.3*0.712(120-110)=42 kw干燥過程所需的有效熱量qq= q1+ q2=705+42=747 kw熱量損失q3q3=15% q=15%*747=112 kw干燥過程所需的總容量 qq= q1+ q2+ q3=705+42+112=858 kw干空氣的用量 ll=4448 kg 干空氣/h廢氣濕含量h2h2=h1+=0.1

24、0+=0.2619 kg 水/kg 干空氣3.11 干燥器工藝尺寸設計帶出速度ut顆粒被帶出時,床層的孔隙率取ar=7.69根據(jù)=1及ar=7.69查圖得ly=2*10-2所以 ut=0.85m/s所以 取操作流化速度u=0.5ut=0.5*0.85=0.425m/s床層直徑d的確定根據(jù)實驗結果,適宜的空床氣速為1.21.4m/s,現(xiàn)取為1.2m/s進行計算,在125下,濕空氣的比容vh2和體積流量v分別為濕空氣的比容:vh2=1.662 m3/kg 干空氣體積流量v:v=l* vh2=4448*1.662=7392.6 m3/h流化床床層的橫截面積a為a=1.711m2因此,床層直徑為d=1

25、.48m圓整后取實際床層直徑為1500mm分離高度h1的確定分離高度目前還沒有一個可靠的計算方法,可根據(jù)于才淵,王寶和,王喜忠編寫的干燥裝置設計手冊的105頁的圖4-62查得:1.8h1=1.8d=1.8*1.5=2.7m=2700mm分離段直徑d1的確定在120時,空氣的密度=0.898kg/m3,黏度=2.29*10-5,對于平均直徑為0.3mm的顆粒來說ar0=905由阿基米德數(shù)和雷諾數(shù)的關系計算得ref=4.5uf=0.383d1=2.456m圓整后取實際分離段直徑d1為2500mm擴大段高度h2確定流化床擴大段的高度一般可根據(jù)經驗選取,大致等于擴大段的直徑(可根據(jù)于才淵,王寶和,王喜

26、忠編寫的干燥裝置設計手冊105頁)。所以h2=d1=2500mm流化床層高度的計算一般取靜止床層高度;顆粒在任意充填時,固定床空隙率在0.36至0.4之間,固定床孔隙率0.40,=1-=1-=0.4所以有=1200kg/m3對于顆粒平均直徑dp=0.3*10-3的物料r=5.0ar= =905流化床的孔隙率=()=()0.21=0.63取靜止床層高度h0=300mm,則流化床層的高度為hf=h0=0.3=0.486 m 分布板開孔率的確定分布板才有單層多孔布氣板且取分布板的壓力降為床層壓降的15%,則:=0.15=0.15h0(1-)()g=0.15*0.15(1-0.4)(2000-0.89

27、8)*9.79=264.2pa取分布板的阻力系數(shù)=2,則氣體通過篩孔速度u=17.15m/s干燥介質熱空氣的體積流量為vs=l=4448*=5093m3/h=1.41m3/s分布板孔徑為d0=5mm,則總篩孔數(shù)為n0=4201個分布板的實際開孔率為=0.0482即分布板的實際開孔率為4.82%物料在床層中的停留時間:=0.0512h=3.07min4 干燥裝置附屬設備的計算與選型4.1 風機考慮到我們整個操作流程的工作壓力是常壓,我選用前送后抽式風機。用兩臺風機分別安裝在空氣加熱器前和氣固分離器后,前臺為送風機,后臺為抽風機,調節(jié)前后壓力,可使干燥室處于略微負壓下操作,整個系統(tǒng)與外界壓力差很小

28、。這滿足了我們的工藝要求。送風機v1= l(0.773+1.224h0)×=3929(0.773+1.244*0.10)*=3316.6m3/h根據(jù)經驗,取風機的全風壓為4000pa,由風機的綜合特征曲線圖可選 排風機v2= l(0.773+1.224h0)×=3929(0.773+1.244*0.10) =4499m3/h根據(jù)經驗,取風機的全風壓為3000 pa, 由風機的綜合特征曲線圖可選9-27-101no8型風機。4.2 供料器根據(jù)需要,我選定用旋轉葉輪供料器v=6.77m3/h綜合考慮,我選用的供料器的規(guī)格參數(shù)如下:規(guī)格:200x300 生產能力:10 m3/h葉

29、輪轉速:31nr/min 傳動方式:鏈輪直聯(lián)型號:jtc561 功率:1 kw輸出轉速:31 nr/min 設備質量:76kg4.3 旋風分離器的選型綜合考慮,為獲得比較高的固相回收率,擬選用xlp/b-8.2型旋風分離器。其圓筒直徑820,入口氣速20。壓強降為1150,單臺生產能力8650。5 設計計算結果匯總表5.1 氣流干燥器設計計算結果匯總項目 符號 單位 計算數(shù)據(jù)水分蒸發(fā)量絕干物料量物料干基 物料干基 空氣用量 廢氣濕含量總熱量 損失熱量最大沉降速 平均氣速干燥管直徑干燥管長平均傳熱溫差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gcx1x2lh2qqludy kg/hkg/h kg/kg 水/kg kwkwm

30、/sm/smmw/(m2·)1805.310561.20.28210.111186040.21982228.4251.65.815120.75193.6613.65.2 單層流化床干燥器設計計算項目符號單位計算數(shù)據(jù)水分蒸發(fā)量干燥產品量空氣用量廢氣濕含量帶出速度床層直徑分離段直徑流化床層高度分布板開孔率 物料在床層中的停留時間分離段高度擴大段高度wg2lh2utdd1hfh1h2kg/hkg/hkg干空氣/hkg水/kg干空氣m/smmmmmmminmmmm1120.410614.344480.26190.85150025004864.82%3.07270025006 設計評論兩個星期

31、多的準備,寫到這里本次的作業(yè)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一路的艱辛和汗水唯有自己的體會最深。通過這次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我收獲頗豐,設計的過程加強了我的動手、獨立思考能力,此外還讓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實際中。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恐懼困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課程設計雖難,但是我一樣也過來了。在這次的設計中個,我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是生活的道理。化工原理課程已經完整的學完了,不能說我學得有多深入,至少感覺理論上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這次設計很好的對我的理論知識進行一番考量。萬事開頭難,剛剛著手準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最后終于整理好了設計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參考書給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32、在我又疑問的時候,參考書是我最好的幫手,我總能夠在相應的參考書中找到滿意的答案。學會利用參考書是我們當前急需補充的一門課題。學而不用是我們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一門門科目考試過去了,我的知識也一點點的忘記了。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僅僅是表面的知識。而更深厚的內容是我們課本、教材所沒有的。大學學的是基礎的知識,學的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次我做的是干燥這一塊的課程設計,當時在學習化工原理的時候對干燥這部分內容掌握得不是很好,在拿到課題的時候,我并沒有緊張或發(fā)懵。我堅信無論是什么課題,我都能夠做得很好,或許不能達到完美,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設計。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我也有很多的

33、體會,團隊精神很重要,團隊成員成員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提攜,在現(xiàn)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很多事很難靠一個人的力量去解決的。在這個團隊中,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愿意為整個團隊做出我最大的貢獻,只有服務于他人,有朝一日自己有困難了才能獲得別人的幫助。課程設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任務,對于學習,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但要學會,而且還要會用。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對設計有了初步的了解,我重新拾回了我忘記的許多知識。這是明年畢業(yè)設計的前奏,是畢業(yè)設計的熱身。我更清楚的意識到我目前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也是一種收獲,帶著問題去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呢,大學學習生涯已經到了最后的階段,我會好好珍惜這珍貴的時

34、光。通過這次有意義的課程設計,我收獲了成長,這是一個質的變化,我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同時也學會了堅持。長時間的面對電腦屏幕的困擾并沒有打消我繼續(xù)思考問題的決心,也沒有澆滅我堅持下去的熱情。本次的課程設計也許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考慮問題的角度還不夠周全,知識沒有能夠很好的系統(tǒng)化。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會努力去完善自己,有針對的去提高自己。不斷的總結,一點一點的進步,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走向明天,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7 參考文獻1匡國柱,史啟才主編化工單元過程及設備課程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2涂偉萍,陳佩珍,程達芬主編化工過程及設備設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3大連理

35、工大學化工原理教研室編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44金國淼主編干燥設備,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5劉相東,于才淵,周德仁主編常用工業(yè)干燥設備及應用,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6時鈞等主編化學工程手冊(上、下卷)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67于才淵,王寶和,王喜忠主編干燥裝置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8顧芳珍等化工設備設計基礎天津大學出版社,19949余國琮主編化工機械工程手冊中卷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10機械工程手冊電機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機械工程手冊(第1、12卷)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11.賈紹義,柴誠敬.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12.徐幫學主編.最新干燥技術工藝與干燥設備選型及標準規(guī)范實施手冊.安徽: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8 主要符號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