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_第1頁
型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_第2頁
型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_第3頁
型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_第4頁
型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型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研究     紋枯病是水稻上常發(fā)性病害,隨著高產品種的推廣、施肥量的增加、水稻群體的加大及氣候條件的有利,近些年水稻紋枯病均達到偏重至大發(fā)生程度,其危害損失有些年份甚至遠遠超過稻飛虱等,已成為水稻上第一大病害。就目前而言,藥劑防治仍然是防控紋枯病危害的主要手段,而防治紋枯病的主要藥劑井岡霉素由于已連續(xù)使用30多年,且一季水稻多次大量使用,紋枯病菌對井岡霉素產生了明顯的抗藥性,導致井岡霉素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效逐年下降;目前生產上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唑類殺菌劑由于抑制水稻生長作用較強,不能在水稻上超量使用或在短期內反復

2、使用。為此,筆者于2009年、2012年分別進行了紋枯病藥劑防治試驗研究,以期篩選出既能控制紋枯病危害,又確保水稻生長及稻谷質量安全的新型生物農藥。1材料與方法1.1供試藥劑6%井岡·蛇床素WP (5.9%井岡霉素+0.1%蛇床子素)、12%井岡·苯醚甲WV (8%井岡霉素A+4%苯醚甲環(huán)唑),江蘇省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井岡·枯芽菌WP (6%井岡霉素+240億孢子/g枯草芽孢桿菌),江蘇省蘇科農化有限責任公司;井岡·蠟芽菌WP (12%井岡霉素+30億孢子g蠟質芽孢桿菌)、20%井岡霉素SP,江蘇省無錫市玉祁生物有限公司;11%井岡·己唑醇

3、WP (8.5%井岡霉素+2.5%已唑醇),江蘇省南京惠宇農化有限公司。1.2試驗設計  2009年試驗設8個處理:6%井岡·蛇床素WP 750 g/hm2(制劑用量,下同);6%井岡·蛇床素WP 900 g/hm2;井岡·枯芽菌WP 1500 g/hm2;井岡·枯芽菌WP 1800 g/hm2;井岡·蠟芽菌WP 600 g/hm2;井岡·蠟芽菌WP 900 g/hm2;20%井岡霉素SP l 125 g/hm2;空白對照(CK)。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3.3 m2,隨機區(qū)組排列。  

4、60; 2012年試驗設7個處理:11%井岡·己唑醇WP 900 g/hi'n2;11%井岡·己唑醇WP 900 g/hm2(2次用藥,間隔10 d);12%井岡·苯醚甲WP 750g/hm2;12%井岡·苯醚甲WP 750 g/hm2(2次用藥,間隔lOd):6%井岡·蛇床素WP 900 g/hm2;6%井岡·蛇床素WP 900 g/hm2(2次用藥,間隔10 d);空白對照(CK)。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3.3 m2,隨機區(qū)組排列。1.3試驗情況及調查方法    200

5、9年試驗設在泰興鎮(zhèn)延齡村,水稻品種為“寧粳1號”,栽插方式為機插。8月13日用藥,按用藥量對水750 kg/hm2,用手動噴霧器均勻噴霧。調查方法采用定點調查,每處理定2個點,每點25穴,分別于施藥前、施藥后6,14d調查病穴率、病株率、病指,分別計算校正防效。    2012年試驗設在濟川街道延令村,水稻品種為“揚粳4038”,栽插方式為移栽。7月18日用第1次藥,處理、處理、處理7月28日用第2次藥。按用藥量對水900 kg/hm2,用手動噴霧器均勻噴霧。調查方法采用定點調查,每處理定2個點,每點25穴,施藥前、施藥后10,24 d調查病穴率、病株率

6、、病指,分別計算校正防效。2結果與分析2.12009年試驗結果與分析    由2009年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新型生物農藥6%井岡·蛇床素WP的綜合防效好于生物農藥井岡·枯芽菌WP、井岡·蠟芽菌WP及20%井岡霉素SP。    藥后6d,6%井岡·蛇床素WP 750,900 g/hm2病穴率防效分別為45.3%和45.7%,病株率防效分別為55.3%和60.0%,病指防效分別為59.2%和60.2%;井岡·枯芽菌WP 1500,1800 g/hm2病穴率防效分別為0和1

7、4.2%,病株率防效分別為15.0%和29.3%,病指防效分別為12.0%和32.0%;井岡·蠟芽菌WP 600,900 g/hm2病穴率防效分別為21.6%和16.7%,病株率防效分別為22.4%和26.9%,病指防效分別為33.4%和36.7%:20%井岡霉素SP1125 g/hm2基本沒有防治效果。    藥后14d,6%井岡·蛇床素WP 750,900 g/hm2病穴率防效分別為49.9%和54.3%,病株率防效分別為55.0%和56.0%,病指防效分別為63.7%和69.2%;井岡·枯芽菌WP l 500,1800

8、 g/hmz病穴率防效分別為40.0%和49.5%,病株率防效分別為44.9%和45.2%,病指防效分別為59.9%和66.7%;井岡·蠟芽菌WP 600,900 g/hmz病穴率防效分別為22.0%和17.5%,病株率防效分別為21.1%和18.8%,病指防效分別為30.0%和38.6%; 20%井岡霉素SP 1125g/hm2防效很差,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僅分別為19.3%、32.2%和24.3%。2.22012年試驗結果與分析    由2012年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生物農藥6%井岡·蛇床素WP的綜合防效與12%井岡·

9、苯醚甲WP相當,略低于11%井岡·己唑醇WP的防效。    藥后lOd,6%井岡·蛇床素WP 900 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31.1%、53.4%和62.7%; 11%井岡·己唑醇WP 900 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40.1%、61.5%和71.1%;12%井岡·苯醚甲WP 750 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28.2%、53.2%和62.9%。    藥后24 d,6%井岡·蛇床素WP 900 g/hm2病穴率、病株

10、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32.5%、51.1%和60.9%; 11%井岡·己唑醇WP 900 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53.4%、62.4%和68.2%;12%井岡·苯醚甲WP 750 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34.5%、37.2%和64.8%。第2次施藥后14 d,6%井岡·蛇床素WP 900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44.4%、60.9%和66.6%; 11%井岡·己唑醇WP 900 g/hm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61.0%、78.9%和76.6%; 12%井岡·苯醚甲WP 750 g/hm

11、2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別為36.2%、46.6%和66.0%。3結論    1)綜合2年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新型生物農藥6%井岡·蛇床素WP對水稻紋枯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好于生物農藥井岡·枯芽菌WP、井岡·蠟芽菌WP及20%井岡霉素SP,與l2%井岡·苯醚甲WP的防效相當,略低于11%井岡·己唑醇WP的防效。其性價比與11%井岡·己唑醇WP相當,但明顯高于12%井岡·苯醚甲WP。因此,6%井岡·蛇床素WP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適宜用藥量為750900 g/hm2。2)井岡·蛇床素是生物農藥,能保證水稻生長及稻谷質量安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