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喻山水基礎(chǔ)知識整理及課文翻譯_第1頁
諸子喻山水基礎(chǔ)知識整理及課文翻譯_第2頁
諸子喻山水基礎(chǔ)知識整理及課文翻譯_第3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諸子喻山水基礎(chǔ)知識整理及課文翻譯本文常識: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 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學(xué)生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2、老子,即老聃,原名李耳, 字伯陽,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 著作 道德經(jīng), 又名道德真經(jīng) 。3孫子又稱孫子兵法 ,作者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4、孟子,名軻,字子輿,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被尊稱為“亞 圣”。5. 管子,即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子喻山水全文翻譯 1、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

2、,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 譬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xù)前進(jìn),那是我自己要前進(jìn)的。 ” 2、上面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 負(fù)載萬物。 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 江海對細(xì)流不加選擇, 所以能 夠形成它的浩瀚。 所以君主的氣魄要像天地那樣宏大使萬物齊備, 心胸要像山海那樣寬廣使 國家富強(qiáng)。 君主沒有因忿怒而對臣民的殘害, 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對君主的禍患, 君主和臣 下都反璞歸真, 以道為歸宿。 所以長遠(yuǎn)的利益積聚了, 巨大的功業(yè)建立了, 名望樹立于生前, 恩德流傳于后世,從而達(dá)到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3、大海不拒絕各種各樣的

3、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絕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 才能成就它的高聳;賢明的君主不會滿足他有的賢能之士,所以才能聚集民心 ;飽學(xué)之士 不會厭倦學(xué)習(xí),所以才能成為圣人。4、孔子說,智慧的人愛水,仁義的人愛山;智慧的人好動,仁義的人喜靜;智慧的人容易 快樂,仁義的人容易長壽。5、孔子站在河岸上說 :" 逝去的時光如同這江水 ,日夜不停 ?!?、徐辟問 :" 孔子經(jīng)常推崇水,說水??!水啊! ',從水中得到什么呢? " 孟子回答說: “有源泉的水都是滾滾而來, 不分晝夜,先注滿溝渠再前進(jìn),最終到達(dá)了大海。 有根源的事物便像這樣的,取這一點罷了。如果沒有根源,

4、就像七八月時的雨水, 一時也能 注滿溝渠; 但是馬上就干涸了, 也就是站著等一下那點時間。 所以做學(xué)問若是名過其實,真 正的君子都認(rèn)為是可恥的事。 ”7、孟子說:“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 大海的人, 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 在圣人門下學(xué)習(xí)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 觀賞 水有一定的方法, 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 日月都有光, 細(xì)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 流水這東西, 不流滿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當(dāng)程度就不可能通達(dá)。 ”8、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 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

5、樣安于卑下, 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 交友要像水那樣 相親, 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 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 像水那樣待機(jī)而動。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9、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于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川 匯集的地方。10、遍天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 而攻擊堅強(qiáng)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 這是因為水柔 弱得沒有什么能改變它。弱勝過強(qiáng),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11、帶兵的基本戰(zhàn)術(shù)要像水往低處流那樣, 不吃眼前虧, 避其鋒芒, 從敵人的薄弱之處打擊; 水根據(jù)地而控制流向, 士兵因為敵人而取得勝利。 所以用兵

6、在于隨機(jī)應(yīng)變, 像水那樣形狀隨 容器的變化而變化 . 能因敵人變化而變化然后取勝的人,可以稱他為神。諸子喻山水文言現(xiàn)象整理 一通假字:1 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必”同“畢” ,盡。2 知者樂水 “知”同“智” ,智慧。3 源泉混混 “混混”同“滾滾” 。4 是之取爾 “爾”同“耳” ,罷了。5 正善治 “正”同“政” ,為政。6 明主不厭人 “厭”同“饜” ,滿足。二一詞多義:1 于 仲尼亟稱于水 對 何取于水也 從 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在 故幾于道 與 天下莫柔弱于水 比2 而盈科而后進(jìn) 表承接,就可立而待也 表修飾,著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表轉(zhuǎn)折,卻 而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 表轉(zhuǎn)折,然而3 之

7、君子恥之 指代“名不副實的情況” 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的 流水之為物也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是之取爾 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4 為 茍為無本 是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 被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成為5 善 上善若水 好的行為典范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善于6 動知者動 活躍的思維 動善時 行動7 下以其善下之 處下游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 低處8 厭明主不厭人 同“饜”滿足 士不厭學(xué) 厭倦9. 樂知者樂山 愛好知者樂 快樂10.舍以道為舍 歸宿不舍晝夜 停留,止息三詞類活用:(一 ) 名詞活用作動詞:1 知者樂 感到快樂2 仁者壽 延年益壽3 動善時 把握時機(jī)4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成王5 以其善

8、下之 處下游6. 君子之志于道也 志( n,志向)( v,有志) (二 ) 名詞活用作狀語:1 不舍晝夜 從早到晚2 七、八月之間雨集 在七八月(三 ) 量詞活用作名詞: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 整個世界(四 ) 意動用法:1 君子恥之 以為恥2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覺得變?。ㄎ澹﹦釉~活用作名詞:1知者動 活躍的思維2故聲聞過情 名聲3動善時 行動4兵因敵而制勝 取勝的策略(六 )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1 盈科而后進(jìn) 注滿2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善于利導(dǎo)(七 )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1 故能成其富 富有和浩瀚的胸懷2 仁者靜 寧靜的處世態(tài)度3 日月有明 光輝的形象4 上善若水 好的行為典范5 水之形避高而趨

9、下 高處6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弱點7. 故能成其圣 圣 (adj,神圣,圣明) ( n,圣人的境界)8. 太山不立好惡 四文言句式:(一 ) 判斷句:1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 治之至也。 名望樹立在生前, 恩德流傳在后世, (這)是 (國家) 大治的最高境界。2 茍為無本。 假如是(在)沒有源頭(的情況下) 。(二 ) 被動句:1 溝澮皆盈。 大大小小的溝都被注滿。2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 (便)難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3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太陽月亮有光輝的形象, (就連)小縫隙(也)一定被它們照射到。(三 ) 省略句:1 不舍晝夜。 (省略主語) (它)從早到晚(

10、永)不停留止息。2 知者動,仁者靜。 (省略謂語) 智慧的人(愛)活躍的思維,仁厚的人(愛)寧靜的處世。3 水因地而制流。 (省略介賓) 水根據(jù)地形(的高低)制約(其)流向。4 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省略定語) 所以(人的)名聲超出了(它的)實際,君子(必會)以此為恥。5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省略狀語) 水,善于利導(dǎo)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奪。6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省略介詞) 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并堅守理想) ,所以,(就)與道義(更)接近。(四 ) 介短后置:1 仲尼亟稱于水。 (于水稱) 孔子屢次對水(加以)稱贊。2 何取于水也?(于水取)(那么我們到底)從水中得到什

11、么(啟示)呢?3 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于圣人之門游) 在圣人的門下學(xué)習(xí)過的人, (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 4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于道幾) 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并堅守理想) ,所以,(就)與道義(更)接 近。5 天下莫柔弱于水。 (于水柔弱) 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6. 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7.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五 ) 賓語前置:1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 (不覆遍) 上面(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那么下面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2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取是,“之”作標(biāo)志) 有本源的(便)像這樣,得到這一點(就)罷了。3 而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 (莫

12、能勝之)然而(當(dāng)水)沖擊堅強(qiáng)的東西(時) ,(卻)沒有能夠勝過它的。4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賓語前置) 它們的干涸了,能站著等待。5.何取于水也? 請問他對于水取的是哪一點呢?(六 ) 定語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滾滾的源頭活水。(七 ) 固定句式:1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江海能成為百川(所匯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2 以其無以易之。因為沒有什么(能)代替它。五、啟示第一則(譬如為山) 事情成敗關(guān)鍵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恒 第二則(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君主要有宏大的氣魄,寬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國家 第三則(海不辭水) 治國治學(xué)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氣勢 第四則(子在川

13、上曰) 時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斷進(jìn)取 第五則(徐子曰) 要務(wù)實求學(xué),循序漸進(jìn),名副其實第六則(孟子曰) 為人立志高遠(yuǎn),治學(xué)講求方法,循序漸進(jìn),逐步通達(dá)第七則(上善若水) 體現(xiàn)“貴柔”的思想主張第八則(夫兵形象水)要實行靈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六、寫作手法論語 -子罕 以“為山”為喻,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事情的成敗在于人的作為。做事中道而止,則前功 盡棄,努力進(jìn)取,終將獲得成功。關(guān)鍵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 恒。韓非子 -大體 以“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氣魄,寬廣的心胸,才 能使民富國強(qiáng),才能建立功業(yè)且德澤后世,才能達(dá)到國家大治。管子形勢解 以“海

14、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為喻,說明治國治學(xué)上也應(yīng)有兼容 并包的宏大氣度,這樣,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達(dá)到圣人的境界。論語 -雍也聰明人通達(dá)事理,反應(yīng)敏捷而思維活躍, 性格活潑好玩如流水,用水來喻智者,認(rèn)為智者天 性容易親近水并以水為樂。仁厚的人安于義理,仁慈寬厚而不易沖動,性情好靜,像山般沉穩(wěn),用山來喻仁者,認(rèn)為仁 者天性自然親近山,并因恬靜自安而得以長壽。論語 -子罕 以河水為喻,發(fā)出對時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難再的慨嘆;同時勉勵人們珍惜時間,效法 流水不舍晝夜,不斷前進(jìn),不斷進(jìn)取的精神,努力進(jìn)取修業(yè)。孟子 -離婁下 用水喻人品學(xué)識,強(qiáng)調(diào)務(wù)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實際不符,要求人們像水一樣, 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斷進(jìn)取,循序漸進(jìn),自強(qiáng)不息。孟子 -盡心上 以“登山”“觀海”喻“游于圣人之門” ,表達(dá)為人,治學(xué)立志要高遠(yuǎn),胸襟要開闊,然后以 “觀水有術(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