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坤俊-說課教案_第1頁
蔣坤俊-說課教案_第2頁
蔣坤俊-說課教案_第3頁
蔣坤俊-說課教案_第4頁
蔣坤俊-說課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說 課 教 案題 目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系 別 政法與歷史學院 專 業(yè) 歷 史 學 班 級 2008級2班 姓 名 蔣坤俊 學 號 20080642005 指導教師 李 荇 2011年3月20日 I / 61、教學設計理念 新課程教學目標確定為三個維度,這和舊大綱是迥然不同的。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做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開展探究性活動。在課前給學生預習資料,把歷史學科從政治思想教育中解放出來,突出歷史學科獨特的功能。這一目標涵蓋了思想、觀念、情感、情趣、態(tài)度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其核心內(nèi)容應當是彰顯人文主義精神。2、說教材2.1地位、作用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是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專題五

2、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的第一個內(nèi)容,主要反映新中國在成立之初面臨的國際形勢,以及新中國的外交策略的演變和取得的成就。新中國成立時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美國為首的資本注意陣營初步形成炳走向?qū)χ牛鰵獾囊贿叺共呗詾樾轮袊陌l(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作用,為地位突出。2.2 教學目標2.2.1 知識與能力目標1、知識方面: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方針的含義及積極意義等;2、能力方面:結(jié)合新中國初期國際形式,綜合歸納外交幾本方針政策及其原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世界的角度和視野來認識中國,用中國的眼光去觀察世界,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2.2.2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

3、歷史學習“三步曲”(了解-理解-見解)。 通過新舊中國外交的比較,讓學生學會比較歷史問題的方法。 進行探索性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索并解決問題。2.2.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舊中國外交的比較,感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自豪;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顯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熱愛和平的美好愿望。(2)舉世矚目的外交成就,表明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3)體會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外交藝術,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2.3 教學重、難點2.3.1教學重點教學重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針確定依據(jù):新中國是獨立自主的主權(quán)國家,成立之初國際形式復雜嚴峻,我們

4、不得不走“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屋子在請客”的路子,只有這樣新中國才能發(fā)展壯大起來2.3.2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一邊倒”外交方針的原因和評價;“求同存異”方針的內(nèi)容和影響。確定依據(jù):為什么實行“一邊倒”,很多學生不知道其所以然,結(jié)合當時國際形式,用一分為二的方法進學行分析,次啊能更好把握這個問題,新課程后的一道“自我測評題”:“試結(jié)合建國初期的國際形勢,談一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實行一邊倒外交方針的必要性”,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是學生理解的難點。3、說教法與學法3.1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方法以師生互動為主,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依據(jù):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

5、求和高一學生的心理特征,開展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落實基礎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具體做法:(1) 學法指導:歷史學習三步曲“了解理解見解”(2) 讀書指導:快速閱讀和精讀細讀,圈點劃批和思考比較 (3) 情景教學:影視資料、生動語言、走進歷史、感同身受(4) 比較教學: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比較對照,判斷異同,更好地認識歷史現(xiàn)象的性質(zhì)和特點。 3.2說學法3.2.1說學情高一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學習的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養(yǎng)成。因此我認為高一年級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形

6、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3.2.2 說學法指導(1)自主探究學習法:在課前,給學生預習資料包括教案,上課時教師扮演學生領路人的角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合作探究并自我總結(jié),形成知識結(jié)構(gòu)。 (2)比較歸納法:由于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橫向、縱向聯(lián)系至關重要,讓學生有聯(lián)系意識,掌握聯(lián)系學習的方法。3.3教學媒體多媒體輔助與板書4、說教學過程新課引入(3分鐘):翻開中國近代史,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是總是一幅幅傷心慘目的畫卷:國土淪喪,山河破碎,經(jīng)濟凋敝,生靈涂炭,“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一條條不平等條約,像是一個個噩夢,縈回不去?!耙怀垭u

7、天下白”,新中國以嶄新的姿態(tài),活躍在國際舞臺,長袖善舞,盡展大國雄姿,“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們就學習、感受共和國的外交。這樣的導入比較新穎,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講授新課(38分鐘):(1)歷史學習第一步:“了解”了解歷史事實、歷史線索、階段特征“了解”是歷史學習第一步。即了解歷史事實、梳理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征等?!傲私狻钡囊笫菧蚀_。 老師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提煉要點,先從宏觀上對課文有個大致了解。指導學生閱讀時先瀏覽子目綱要,再勾劃出提示的要點,快速記住幾件歷史大事。三個子目:“另起爐灶”與“一邊倒”、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走向

8、國際舞臺1.括新中國外交政策、外交方針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針: 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列舉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成就:建國第一年與17國建交(共有25國承認)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萬隆會議參加日內(nèi)瓦會議(2)歷史學習第二步:“理解”歷史因果關系、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理解”是歷史學習第二步。要求弄清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的因果關系,揭示歷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證聯(lián)系,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設計四個研討的問題,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1、概括新中國成立時國際局勢的主要特點,分析新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的必要性.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怎樣提出來的?其意義何在?3、亞

9、非萬隆會議上,中國方面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和影響?“求同存異”的方針為什么會獲得各國代表的贊揚和擁護?4、 在日內(nèi)瓦國際會議上,中國起到了什么作用?設計意圖:精讀細讀,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學習,老師給以適當?shù)狞c撥,主要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其中老師備課時需查閱大量資料,尤其要弄清相關問題的學術背景。老師如導游。導游只是引導游客去看,去聽,去體驗,去享受,關鍵處才進行精當?shù)闹v解。新課標要求我們老師教學不可以一講到底,大包大攬。要引領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究,去訓練,要始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安挥脫P鞭自奮蹄”。老師警言妙語的指導,撥云見日的點撥,使學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10、。(3)歷史學習第三步:“見解”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投影儀演示)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第三步。要從歷史的成敗得失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從紛繁的歷史現(xiàn)象中獲得深刻的歷史啟迪,要善于在歷史的聯(lián)系比較中獲取歷史認識,運用正確的觀點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科學的評價?!耙娊狻钡囊笫切路f。設計意圖:1、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2、對新中國外交方針,外交政策原因的探究分析,培養(yǎng)學生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 問題研究:(投影儀演示)新中國和舊中國外交有何本質(zhì)區(qū)別?從中可以得出哪些歷史認識?區(qū)別:舊中國反動政府實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國人民政府實行獨立自主外交政

11、策。認識: 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社會制度落后,必然導致外交失??;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提高綜合國力,是國家外交的堅強后盾??裳a充一些史料,了解舊中國的屈辱外交: 據(jù)統(tǒng)計,中國近代同外國列強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有一千多個,被迫開放的口岸有一百多個,租借地上百個,租界四十多處,賠償白銀十三億兩,割地僅俄國一家就多達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外人評價說;“中國已經(jīng)達到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通過新舊中國的外交比較,讓學生增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自豪感,從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自我檢測(2分鐘)1 建國初期,中蘇結(jié)盟的根本目的是A.支持蘇聯(lián)與美國對抗 B.推進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高漲C.恢復和發(fā)展中國經(jīng)濟 D.打破美國的孤立封鎖政策2 最早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zhí)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文件是A.論人民民主專政 B.“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小結(jié):首先,讓學生回憶本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梳理本課的線索,在腦海里形成一個整體框架。其次,教師進行歸納總結(jié),突出本課主旨和中心。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舉世矚目的外交成就,感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自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中國代表在會議上的卓越外交,不僅是對會議的貢獻,而且也是對第三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登上國際關系舞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