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1頁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2頁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3頁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4頁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理解賞析課6變色龍 一、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變色龍的外形、捕食以及如何變色。2.掌握注重細節(jié)描寫的觀察方法。二、教學重、難點1.了解變色龍的外形、捕食以及如何變色。2.學習掌握注重細節(jié)描寫的觀察方法。三、前置學習活動1.搜集變色龍的文字資料或圖片,了解變色龍的樣子和生活習性等信息。2.默讀課文,想想哪一部分給你留下的印象深?為什么?簡單寫寫自己的感受。四、教學課時 1課時五、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認識-自主閱讀,整體把握(一)談話導(dǎo)入,板書課題。1.同學們,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是五彩的教科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位朋友變色龍。(師板題)齊讀課題。2.通過課前搜集資料,你對變色龍了解

2、多少?3.教師出示課件,簡單介紹。4.這是我們通過查閱資料,所了解的變色龍。而本課的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變色龍的哪些方面?作者又是怎樣觀察的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探討這個問題。(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都寫了變色龍的哪些方面?你能不能用幾個簡單的詞概括一下。2.學生讀課文思考。3.小組交流。4.班內(nèi)交流,師相機板書: 外形 捕食 變色 5.它們分別對應(yīng)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呢? 一、外形(1-9) 二、捕食(10-12) 三、變色(13-16)環(huán)節(jié)二、實踐-重點突破,語意兼得 (三)精讀課文,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捕食特點及變色本領(lǐng)。1.外形特點(1)默讀課文,找出描

3、寫變色龍外形特點的語句。(2)匯報交流。預(yù)設(shè):“冷冰冰”“怪蛇”溫度、外形“綠瑩瑩”“四腳小蛇”“似蛇非蛇”皮膚、腳第9小節(jié)?!叭怼薄按渚G”“嘴”“三角形”“兩眼”“凸起”“兇相畢露”“身軀”“長筒狀”“背部”“隆起”“酷似龜背”“腹部”“兩側(cè)長著四只短腳”“尾巴”“尖細”(3)感受作者的觀察順序從這里對變色龍外形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觀察的呢?指生交流,明確:作者由“全身-頭-身軀”的寫作順序,也是由整體到部分,由頭到腳。師小結(jié):觀察時有順序,描寫時才會更有條理。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體會觀察的有序。2.學習捕食特點及變色特點(1)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作者是怎樣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

4、法寫變色龍捕食及變色特點的。要求:讀相關(guān)段落,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寫變色龍捕食及變色特點的。小組交流:先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別的同學可以補充說明。有感情的讀一讀。預(yù)設(shè):(2)第11小節(jié)。體會捕食前的所具有的優(yōu)勢及特別之處?!斑B續(xù)幾個小時掛在枝葉上一動不動”“似睡非睡地窺探著”“伺機捕捉昆蟲”“每只眼睛都能單獨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分別觀望四面八方的東西”“兩只眼睛同時注視著前方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立體感,準確地判斷自己與昆蟲之間的距離”自由讀,指名讀,齊讀。(3)第12小節(jié)。體會捕食時的迅速、準確?!把咐撞患把诙畡荨薄八⒌厣斐觥薄皠x那間”自由讀,指名讀,齊讀。(4)變色本領(lǐng)。在這里,作者觀察到變色龍變化了幾種顏色

5、?分別是哪幾種?香蕉葉色 棕色 淺灰色你覺得變色龍的變色本領(lǐng)怎么樣?指名讀,齊讀。環(huán)節(jié)三、總結(jié)-積累拓展,讀寫訓練(四)再讀課文,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1.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寫出了變色龍的外形特點、捕食特點及變色本領(lǐng),讓大家印象深刻。那么,作者是如何進行觀察的呢?大家再來細細地讀課文,看看能不能抓住文中的關(guān)鍵詞找到答案。學生默讀圈畫。2.小組交流。3.班內(nèi)交流。(1)看。“端詳”什么意思?(有“仔細地看”的意思,強調(diào)看得仔細,還側(cè)重看清、知道每一個細節(jié) )師小結(jié):觀察動物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看”。但“看”也有學問,也要像作者那樣有順序地看,看得還要仔細。在描寫變色龍外形特點時,作者主要使用“看”

6、這種觀察方法。再讀第9小節(jié),體會有序看,會讓描寫更清晰,更具體。(2)問和聽。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像作者那樣,向別人請教,并且要認真聽。當作者覺得變色龍很“遲鈍”時,便向當?shù)厝嗽儐枴W罱K,獲知了關(guān)于變色龍捕食方面所具有的優(yōu)勢和特別之處。再讀第10、11、12小節(jié),體會通過問,請教別人獲取知識的方法。(3)做?!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變色龍到底會不會變色?還要動手試一試。作者雖然沒有自己動手實驗,但通過追問朋加沙,讓朋加沙來完成實驗,效果是一樣的。而且,讓熟悉變色龍的朋加沙來實驗,也是聰明的做法,安全的做法。再讀13、14段,體會動手觀察獲得真知的方法??磥?,觀察的方法有很多。有時需要有

7、序地看一看,有時需要向別人詢問,有時需要我們動手實踐。觀察的方法多了,描寫的內(nèi)容自然就吸引人,讓人印象深刻了。自由讀全文,體會作者運用多種觀察方法來觀察事物的方法。(五)布置作業(yè)。課下,大家都來認真觀察一種小動物,可以像作者那樣看一看、問一問、動動手,看是不是有更多的收獲,然后寫篇觀察日記。六、板書設(shè)計 6.變色龍 外形 怪 抓住特點 觀察 捕食 快 細節(jié)描寫 變色 多 按一定順序 自主探究課7金蟬脫殼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感受金蟬脫殼奇特動人的地方,感悟作者語言里的情趣,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2.認真研讀細節(jié)描寫相關(guān)段落,明確觀察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二、教學重

8、、難點1.能抓住重點詞句感受金蟬脫殼奇特動人的地方,感悟作者語言里的情趣。 2.學習作者的善于觀察、細致觀察和持續(xù)觀察,從而領(lǐng)悟觀察的重要。三、前置學習活動 1.完成預(yù)習單。 2.讀書思考課后第4題,畫畫有關(guān)的句子,寫寫自己的體會。四、教學課時 1課時五、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認識-自主閱讀,整體把握(一)復(fù)習導(dǎo)入同學們,通過變色龍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二)整體感知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金蟬脫殼一課。你能用一兩句話概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金蟬脫殼的情景)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的呢?(36自然段)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交流出示:(1)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這是多么奇

9、特動人的情景??!指名讀好兩個感嘆句。3.接下來,我們跟隨作者來細細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環(huán)節(jié)二、實踐-重點突破,語意兼得(三)精讀感悟,感受奇特、動人1.布置學習任務(wù)這篇課文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奇特動人?為什么?大家在預(yù)習時都有了自己的看法?,F(xiàn)在,再次默讀課文,充實完善自己的想法。2.學生自主進行閱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dǎo)。3.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補充完善。4.集體交流。(1)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當爬到一個枝丫上時,它用腳緊緊抓住樹皮上的一處裂口,停在那里不動了。交流點撥:“肥肥的、金黃色亮光”寫出了蟬脫殼前的樣子,很漂亮。從“緊緊抓住”

10、“停在那里不動了”,可以想象出金蟬脫殼時用力的樣子。齊讀想象,感受作者描寫的生動。(2) 蟬蟲整個身體一會兒變成了深綠色。預(yù)設(shè):作者用“抽搐”“裂開”這些動詞,把蟬背出殼時的情景寫得很具體。 蟬身體的顏色變化很快,很奇特。(指導(dǎo)朗讀)(3)接著,頭鉆出來了像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預(yù)設(shè):作者把蟬的眼睛想象成花椒籽,寫出了蟬的可愛。多會聯(lián)想呀! 你從“鉆“字感受到什么?(一個“鉆”字寫出了蟬的靈活、調(diào)皮。) 指導(dǎo)讀出感受。(4)最有趣的是蟬出殼時的情景。整個動作配合的自然協(xié)調(diào)。指導(dǎo)學生畫出寫蟬出殼時的動詞,像“抖動”、“伸著”,已經(jīng)出殼的上半身“仰”、“撲”,再用腳“抓”、“抽”,從中有什么感受

11、?(蟬的動作配合的自然協(xié)調(diào),作者把蟬兒想象成人了,把蟬脫殼的情景寫得真有意思。)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把這個過程刻畫得栩栩如生,齊讀這段話,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感受作者語言中的情趣。(5)剛出殼的蟬兒除了背上那一層保護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疊的翅膀也只有一點點。但是,很快就發(fā)生了奇跡般的變化。蟬觸角也顯現(xiàn)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環(huán)。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詞句感受“奇跡般的變化”:翅膀、觸角的變化;身上顏色的變化。朗讀感受,感悟神奇動人。(四)播放課件,加深感受。 1.播放課件,學生親眼感受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 2.感情朗讀,在讀中感受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生動有趣。環(huán)節(jié)三、總結(jié)-積累拓展,讀寫

12、訓練(五)領(lǐng)悟觀察方法。1.作者為什么能把金蟬脫殼的情景寫得這么奇特動人,生動有趣呢?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文中的“我”都做了些什么?畫出來,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交流我決心要揭開金蟬脫殼的秘密。雨過天晴,空氣十分新鮮,我向菜園跑去。我的目光順著樹干上下搜索著。我輕手輕腳地爬上樹,躲在一個枝丫后面,聚精會神地盯著這只蟬蟲,等待著金蟬脫殼這一時刻的到來。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引導(dǎo)學生抓住“上下搜索”“輕手輕腳”“躲在”“聚精會神”學習作者的善于觀察、細致觀察;“再一次仔細地看”體會作者的連續(xù)觀察。領(lǐng)悟沒有“我”的細致、連續(xù)的觀察,就不會把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如此奇特動人。3.積累背誦名言處處留

13、心皆學問。因為作者愛觀察,能細致、連續(xù)的觀察,才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奇特美麗的過程??梢娪^察是多么重要啊!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感受觀察的重要意義。出示名言: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 (六)繼續(xù)寫好觀察日記。本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一些觀察的方法,請同學們也能像作者那樣,繼續(xù)細心觀察,連續(xù)觀察,記好觀察日記。六、 板書設(shè)計 7. 金蟬脫殼 善于觀察奇特動人 細致觀察 連續(xù)觀察 領(lǐng)悟表達課變色龍+金蟬脫殼 一、教學目標:1.熟讀兩篇課文,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掌握“看、聽、問、做”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學會按照一

14、定的順序描寫事物。 2.抓重點詞句感受金蟬脫殼奇特動人的地方,領(lǐng)悟第四自然段的精彩描寫,總結(jié)出表達方法;背誦第四自然段。3.感悟作者語言的情趣,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4.積累兩課中的好詞佳句,摘抄到讀書筆記上。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掌握“看、聽、問、做”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事物。難點:領(lǐng)悟第四自然段的精彩描寫,總結(jié)出表達方法;背誦第四自然段。三教學準備:變色龍圖片、蟬的蛻變視頻課件。四、教學課時:1課時五、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整體感知明確目標,整體把握。 (一)復(fù)習導(dǎo)入。1.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中你們積累了哪些觀察的好方法?2.變色龍、金蟬脫

15、殼這兩篇文章我們讀了猶如身臨其境,印象深刻。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領(lǐng)悟一下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觀察所得描寫的細致生動的。環(huán)節(jié)二、部分理解學習方法,感悟表達。(二)學習表達方法,落實細節(jié)描寫。1.兩課都注意了細節(jié)描寫,我們先來看變色龍這一課。同學們都會問一個問題,那就是-變色龍真的會變色嗎?請你來讀一讀第1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朋加沙實驗了幾次?書上是用什么詞連接起來的?(板書:先 接著 再) 師:如果做四次實驗,你會用什么詞來連接呢?五次呢?(先 接著 然后 再 最后 ) 小結(jié):用上這些連接的詞,我們讀起來就很有條理性。 找到表示顏色的詞語(香蕉葉色、綠色、棕色、淺灰色) 課文中用了哪些表示變的詞語?(

16、變成、變?yōu)椤⒆優(yōu)椋?仔細觀察課件,體會變色龍的顏色變化。 讓學生嘗試著說說看。學習了課文這一部分,對我們觀察小動物有什么啟發(fā)? 總結(jié)描寫動物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其特點來寫,注意按一定順序有條理的去寫。2我們再來領(lǐng)悟一下金蟬脫殼精彩的描寫。(1)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guān)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2)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相比較。 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

17、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guān)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抖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dǎo)朗讀,讀出自身的感受。(4)演示過程,直觀感受:假如你親眼觀察到蟬出殼的完整過程,你的感受會怎樣?想不想看一看? (課件出示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 (5)齊讀: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ò鍟浩嫣貏尤耍?) 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呢?(一

18、雙慧眼善于觀察) (7)對,靠的是仔細的觀察。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示出作者在“觀察”呢?課件出示:搜索發(fā)現(xiàn)聚精會神地盯著仔細地看著 (8)前蘇聯(lián)著名的生物學家巴浦洛夫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觀察,觀察,再觀察?!庇纱丝梢姡^察是一切發(fā)現(xiàn)的基礎(chǔ)。 (9)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yīng)注意什么?(有順序 有重點 有感情) 環(huán)節(jié)三、回歸整體拓展延伸,積累運用。(三)拓展延伸,積累運用1.我們生活在農(nóng)村,可以觀察到許多動物,比方說公雞打鳴,母雞生蛋,小羊吃草,貓捉老鼠等等,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學會了觀察的方法,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小動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抓

19、住一兩個重點進行描述,配上圖片,制成動物明星卡。2.摘抄文中優(yōu)美詞句。 板書設(shè)計: 變色龍 先 接著 再 寫作有條理金蟬脫殼 有順序 有重點 有感情奇特動人 情感升華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一、教學目標:1. 理解內(nèi)容,比較“著迷”“迷戀”“癡迷”的意思,品悟課文是如何通過具體的語言來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的,學會透過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fā)對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仔細觀察,孜孜以求的良好習慣。3.能夠進行讀寫遷移,介紹一種昆蟲或小動物。二、教學重點、難點:1.了解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故事,并能從中領(lǐng)悟他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2.能夠進行讀寫遷移,介紹一種昆蟲或小

20、動物。三、教學準備:生:1.收集有關(guān)法布爾的資料,全面感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2.自主預(yù)習課文,提出問題。3.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師:制作教學課件。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整體感知明確目標,整體把握。(一)導(dǎo)入新課。 1.出示法布爾及昆蟲記。瞧,他就是法布爾,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是他,根據(jù)近40年的觀察與研究,又花30年功夫?qū)懗隽耸泶蟛款^的書,這些寫蟲子的書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了五十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在讀書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不能不被稱為奇跡中的奇跡。你知道后人是怎樣紀念法布爾的嗎?(出示課件)板題:裝滿昆蟲的衣袋。讀題。2.追問為什么人們要

21、強調(diào)法布爾的衣袋?為什么課文要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呢?環(huán)節(jié)二、部分理解學習方法,感悟表達。(二)抓住“迷”,理清課文。1.請你用心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法布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檢查自學情況。指名當小老師。 (出示詞語課件)3.看來字音讀得還不錯。那讀了課文后,法布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法布爾的衣袋裝得滿滿的不是玩具,不是糖和零花錢,而是許許多多的昆蟲??梢娝且粋€名副其實的昆蟲迷!速讀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帶“迷”字的詞語嗎?(板書:著迷、迷戀、癡迷)看,這是三個詞語的意思,讀讀比較一下。4.出示填空:你會把這三個詞語填到句子中嗎? 齊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5.的確,法布

22、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抓紡織娘、捉小昆蟲)(三)精讀文本,揭開“迷”底。1.指名讀2、3小節(jié),思考:你從哪兒感受到了法布爾對紡織娘的癡迷?A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農(nóng)活正要回家,卻發(fā)現(xiàn)法布爾不見了。他們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邊跑邊呼喊兒子。交流、品悟。B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她,花叢里經(jīng)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F(xiàn)在,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交流。(“三天前”就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仍在尋找,“終于”找到了,可見法布爾從小就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個水落石出,決不放棄。)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

23、布爾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小結(jié):這么多的困難,法布爾沒有放棄,相反他更加投入,終于捉到了這只紡織娘,誰來讀讀他告訴媽媽的話?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也想讀了,我們一起來讀讀。(分角色讀)法布爾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一走進昆蟲的世界就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就完全沉浸進去了。難怪作者說他“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呢! 2.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4、5、6段,看看哪些地方又表現(xiàn)了他對昆蟲的迷戀。(1)他把鴨子趕進池塘以后,就去水邊逮蝴蝶,捉甲蟲,或是蹲下來靜靜地觀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法布爾觀察奇妙的昆蟲世界是那樣的認真、入迷,卻忘記了自己的事情-放鴨子)(2)有一次,法布爾正在細心地觀察

24、周圍的一切,忽然,一只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從他眼前掠過?!班?,真漂亮!”他邊叫邊用小手撲過去,敏捷地捉住了它。這只甲蟲比櫻桃還要小,顏色比藍天還要藍。法布爾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這一天,他還撿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點評:這些動作、語言寫出了法布爾的驚奇和迫不及待,突出表現(xiàn)了法布爾對蟲子的喜愛。通過比較來寫出甲蟲的大小和顏色,點出其美。一個“極”字,點出了法布爾非常高興。這一連串的動作寫出了法布爾對這只甲蟲的珍愛?!肮墓哪夷摇睂懗隽艘麓锏臇|西多,反襯出法布爾對貝殼、石子、蟲子的喜愛 (3)夕陽西下,

25、法布爾趕著鴨子,滿載而歸,心里甜滋滋的。討論:描寫父母的語言寫得很具體,這有什么作用?(為什么把父母責罵法布爾的話寫得這么具體?) 總結(jié):由這些描寫更好地襯托出小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像這樣的描寫,我們稱之為“側(cè)面描寫”。環(huán)節(jié)三、回歸整體拓展延伸,積累運用。(四)遷移訓練:1.正如法布爾自己所說的那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情產(chǎn)生了興趣,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興趣盎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2.出示昆蟲記其中的一段話,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

26、地跳躍著,它的前翅的尖端帶著一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著銀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堆閃著亮光 的“蚌蛛”在打著轉(zhuǎn),歡快地扭動著,不對,那不是“蚌蛛”,其實那是豉(ch)蟲們在開舞會呢!”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4.交流。5.我們圖書室就有昆蟲記這本書,有空可以去借閱。 (五)作業(yè)1.完成小練筆。2.像法布爾那樣,小時侯就對某種東西很迷戀的科學家,還有很多,課后查找一些資料,看看你能了解多少科學家小時候的事?板書設(shè)計: 5、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 迷戀、

27、 癡迷 誦讀欣賞課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一、 教學目標1.讀懂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2. 感受詩歌描述的情景,感受自然的魅力及詩歌語言美,能背誦課文。二、 教學重難點重點:在反復(fù)吟誦的基礎(chǔ)上感受詩歌描述的情景。背誦課文。難點:讀懂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三、 前置學習活動學生: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書思考:大自然這本書里有什么?隨時用筆畫出來。摘抄優(yōu)美詞句。四 、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認識自主閱讀,整體把握(一)談話導(dǎo)入,明確目標。 1.同學們,前面大家已經(jīng)學習了裝滿昆蟲的衣袋、變色龍和金蟬脫殼三篇課文。通過學習你認識到了什么?(

28、大自然里有許多奧秘)2.大自然里的確有很多奧秘,有許許多多我們未知的東西。只要我們善于留心、細心觀察、勇于探索就能夠獲取我們意想不到的知識。那么同學們想一想他像我們學習中的什么?(課本)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4去打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題目質(zhì)疑。通過學生質(zhì)疑篩選出問題: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如何打開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二)整體感知課文1. 思考:大自然這本書里有什么?(課件出示欣賞大自然)2. 指名朗讀課文。(一是要讀得正確流利,二是要指導(dǎo)讀好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 3.自由讀課文(引導(dǎo)學生抓住詩文中的“挺拔的翠竹”“蒼勁的松柏”“豐收的果園”“鳴禽”“

29、野花”“青山”“綠水”等詞語感知詩文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二、實踐 重點突破,語意兼得(三)品味詩歌,領(lǐng)會“感受”。 1.下面我們以分組按節(jié)齊讀形式展開學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盡情地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用心體會,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齊讀,教師隨機課件展示。)學生想象詩歌中描繪的畫面。師電腦提示:2.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究竟有著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奧秘,又帶給我們多大的收獲和歡樂?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和歡樂與大家一起分享。理清層次一段(第1自然段):寫可愛的祖國召喚孩子們?nèi)ゴ蜷_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二段(第25自然段):寫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善于發(fā)現(xiàn),大自然會給我們以豐富的

30、饋贈的。三段(第6自然段):進一步號召孩子們?nèi)ゴ蜷_大自然綠色的課本。3.匯報交流說說這“綠色的課本”里究竟有些什么?根據(jù)學生匯報的內(nèi)容教師隨機組織教學。(1)朗讀課文第1節(jié),思考討論:兩個“去吧”是誰發(fā)出的召喚?“芬芳”什么意思? “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什么意思?(2)朗讀課文第2節(jié),思考討論:這一節(jié)描繪了大自然哪些動人的畫面?可結(jié)合生活實踐展開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想象“果園”的豐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場面。(3)朗讀課文第3、4節(jié):,思考討論:這“綠色的課本”里究竟隱藏著多少神奇的秘密?抓住“聯(lián)歡”、“相聚”體會孩子和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快樂;抓住“青山”、“綠水

31、”的話語體會“自然”對孩子的啟迪,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過朗讀展示出來。(4)朗讀課文第5節(jié),引導(dǎo)學生想象“片片云錦”、“陣陣微風”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黃昏”生活之樂,并通過朗讀加深體驗。(四)朗讀全詩,總結(jié)回顧。 1.配樂范讀。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3.同位嘗試背誦,指名背,齊背。 4.學完了全詩,你們能說一說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全班交流。環(huán)節(jié)三、總結(jié)積累拓展,讀寫訓練(五)說話訓練。 1.因為大自然里充滿著知識,充滿了科學的奧妙,所以詩人說大自然是課本。討論:大自然是本什么課本呢?2.根據(jù)學生匯報教

32、師隨機出示。(教師引讀學生自讀、互讀指名讀齊讀練習背誦) (六)作業(yè)設(shè)置 自然界中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如果你能靜靜去感受,你一定會有許多獨特的體驗,本周我們就來寫一首現(xiàn)代詩,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下周我們就舉行一次詩歌賞評會,好嗎?六、板書設(shè)計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感受 看 聽 想大自然是本什么課本呢? 第八課時 單元回顧課一、教學目標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梳理、歸類各課知識點,總結(jié)學習方法,習得本單元課文的觀察方法,順利的完成作業(yè)。二、教學重難點掌握觀察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動物。三、前置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準備:利用休息時間,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景物的變化,用心體會

33、,從中尋找智慧,完成相關(guān)作業(yè)。 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一)走進自然,學會觀察1談話導(dǎo)入新課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蔽覀兗纫蛘n本學習,還要向自然學習。知識無處不在,關(guān)鍵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一顆執(zhí)著的心。 (二)回顧單元主題,感受自然的奧秘1.師:一花一世界,大自然就是一本神奇無比的百科書!我們學習的第二單元主題是什么?圍繞著主題,安排了那些課文?2.這四篇文章,用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面,說一說,你都學到了什么?對你有什么啟迪?(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詞語關(guān)(1)根據(jù)描寫的情景,寫出合適的詞語。充分地看。 ( )享

34、受美好的事物吧,領(lǐng)略其中的情趣。 ( )仔細地看。 ( )暗中察看。 ( )2.連線成對精巧的 空氣 揭開 協(xié)調(diào)華麗的 斑紋 發(fā)生 體力新鮮的 眼睛 恢復(fù) 秘密透明的 新裝 配合 變化3.照樣子寫詞語綠瑩瑩 _ _ _ 繪聲繪色 _ _ _(四)想像畫面,揣摩方法1.欣賞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片段。(1)引背:青山說綠水說給你們留下愉快的黃昏。(2)想象詩歌中描繪的畫面:小鳥說: 野花說: 我也說: 師小結(jié): 怎樣閱讀詩歌密碼(一按某個東西,它就能夠開某個鎖)。比如:“松下問童子”中的“松”代表隱士,象征高潔之士。而理解“讓明亮的眼睛松柏的蒼勁”時,我們就要從松柏的蒼勁感受“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

35、直”的高潔,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2.課前讓大家收集了自己感興趣的片段,我們一起讀一讀,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探討。(1)哪些描寫是富有情趣的?(2) 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的?(3)作者是怎樣有序地表達的?3學生讀一讀自己找的片段,同桌之間交流,寫得好在哪里?4.集體交流:預(yù)設(shè):學生收集的片段我細細端詳著:這條變色龍全身翠綠。橢圓形的頭上長著三角形的嘴,兩眼突起,兇相畢露。身軀呈長筒狀,隆起的背部酷似龜背,腹部兩側(cè)長著四只短腳,尾巴尖細。盡管我們大聲叫喊,對著它指手畫腳,它卻仍然一動也不動。討論交流:感受作者的觀察順序從這里對變色龍外形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觀察的呢?指生交流,明確:由整體到部分,由頭到腳。師小結(jié):觀察時有順序,描寫時才會更有條理。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體會觀察的有序。5.教師引領(lǐng):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xiàn)出作者在“觀察”?溫馨提示:一雙慧眼,善于觀察。搜索發(fā)現(xiàn)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