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術課件_第1頁
心肺復蘇術課件_第2頁
心肺復蘇術課件_第3頁
心肺復蘇術課件_第4頁
心肺復蘇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肺復蘇術2010心肺復蘇技術心肺復蘇技術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復蘇術時間就是生命每延遲一分鐘,搶救成功率降低約10%心搏驟停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7-8分鐘所有年齡心臟驟停者使用有效CPR存活率最高這些患者CPR早期最關鍵要素是胸外按壓和電除顫。 心肺復蘇術CPR的歷史從1960年開始至今已有50年歷史每五年進行討論、改革距2010年是第十次的改革心肺復蘇術2010年CPR新指南 356位專家 來自29個國家 歷時36個月討論心肺復蘇術回顧2005年的CPR / 生存鏈 判斷意識和呼叫 CPR術 除顫 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ACLS) 完整的心

2、臟驟停后處理心肺復蘇術回顧2005年的CPR / 數(shù)字 胸外按壓頻率 100次/min 按壓深度 4-5cm 人工呼吸頻率與按壓頻率 2:30 兒童比率 2: 15心肺復蘇術2010年CPR新指南 ABC順序的改變(不包括新生兒) A 氣道 C 胸外按壓壓 B 呼吸 A 氣道 C 胸外按壓 B 呼吸 心肺復蘇術2010主要變化生物鏈的變化 新:新: 立即識別心臟驟停,激活急救系統(tǒng) 盡早實施CPR,突出胸外按壓 快速除顫 有效地高級生命支持 綜合的心肌驟停后治療 舊:舊: 早期識別,激活EMS 早期CPR 早期除顫 早期高級生命支持心肺復蘇術2010 CPR 修改要點 提高EMS(救援醫(yī)療服務)

3、與非專業(yè)施救者對心臟體停止的評估識別能力 CPR指證:沒有反應,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亦僅有喘息時開始CPR,而無需檢查脈搏 對醫(yī)護人員的評估時間為10秒 強調團隊復蘇的重要性心肺復蘇術2010 CPR 修改要點 刪除看、聽、感覺步驟 胸外按壓頻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為“至少100次/min”,負責通氣的援救者應提供的通氣率為810次/分鐘 按壓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為“至少5cm”(增加1cm) 兒童及嬰兒按壓到胸部前后徑寸的1/3,分別是5cm,4cm 用力快速、并確保完全的胸部回彈,持續(xù)勿中斷 人工呼吸頻率不變、按壓與呼吸比不變 除顫能量不變,但更強調CPR 可選擇

4、不吹氣 醫(yī)護人員用球囊去吹心肺復蘇術2010 CPR 修改要點 先壓再吹 (第一步是按壓) 多壓少吹 (30壓:2吹) 快壓慢吹 (按壓至少100次/分,人工呼吸8-10 次/分) 急壓緩吹 (吹起至少持續(xù)1秒) 重壓輕吹 只壓不吹心肺復蘇術除顫儀兒童及嬰兒使用的除顫儀有專用的 (之前是低于8歲不可用,現(xiàn)有兒童用的)除顫電極的位置:右胸前方,鎖骨下,左乳房的側壁電極的距離不能少于5cm潮濕的體表應擦干凈再用硝甘油貼膜的膜片應除下再用(易爆炸)體毛較多者,先刮掉避開心電起搏器(體表有凸起的硬物)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術年齡劃分 2005年標準 新生兒:出生后1h到1個月 嬰兒:出生后1個月到1歲 兒

5、童:1-8歲 成人: 8歲 心肺復蘇術嬰幼兒胸外心臟按壓方法 定位:雙乳連線與胸骨垂直交叉點下方1橫指。 幼兒:一手手掌下壓。 嬰兒:環(huán)抱法,雙拇指重疊下壓;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攏下壓。 下壓深度:幼兒至少2.53.5厘米,嬰兒至少1.52.5厘米。 按壓頻率:每分鐘至少100次。 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終止指標 病人已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確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復蘇進行30分鐘以上,檢查病人仍無 反應、無呼吸、無脈搏、瞳孔無回縮。 心肺復蘇術藥物使用 藥物使用:腎上腺素,垂體后葉素,催產素, 胺碘酮 阿托品: 不建議使用,只有脈搏(緩慢)存在 腺苷: 不建議模糊的心電圖 鈣劑 : 心臟驟停的患者可能有害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術 需操作的只有3個按鈕和2個一次性粘貼電極 按鈕:綠開關、黃分析、紅電擊 電極:已有導電膠,安放位置機體及電極包裝表面有圖示,(“A”電極左胸前壁覆蓋心尖,“S”電極右肩胛下區(qū)或右鎖骨下胸骨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