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大體積混凝土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大體積混凝土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大體積混凝土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大體積混凝土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大體積混凝土作業(yè)指導書 作者:佚名     來源:自動搜索自互聯(lián)網(wǎng)        更新時間:2006-7-10 【字體: 】 一、大體積混凝土特性簡述: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目前國內(nèi)尚無一個確切的定義。日本建筑學會標準(JASS-5)規(guī)定:“結(jié)構(gòu)斷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時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預計超過25oC的混凝土,稱為大體積混凝土?!泵绹炷翆W會(ACI)規(guī)定:“任何就地澆筑的大體積混凝土,必須要求采取措施解決水化熱及隨之引起的體積變形問題,以最

2、大限度減少開裂?!?#160;       大體積混凝土較普遍地用于基礎結(jié)構(gòu),它們大多埋置地下,雖然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較小,但要求抗?jié)B性能較高。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內(nèi)外溫差和溫度變形而造成的裂縫,提高混凝土的抗?jié)B、抗裂和抗侵蝕性能,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大體積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很多,如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內(nèi)外約束條件的影響、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混凝土的收縮變形等等,情況比較復雜,但溫度裂縫是主要因素之一。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每克水泥放出的熱量約達502.42J/g(120cal/

3、g),因而使混凝土內(nèi)部的溫度升高,一般在30oC左右,有時更高。它在13d內(nèi)放出的熱量是總熱量的一半。混凝土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多發(fā)生在澆筑后的35d內(nèi),當混凝土內(nèi)部與表面溫差過大時,就會產(chǎn)生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溫度應力與溫差成正比,溫差越大,溫度應力也越大。當這種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內(nèi)外的約束力時,就會產(chǎn)生裂縫。而混凝土內(nèi)部的溫度與混凝土厚度及水泥用量有關(guān),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內(nèi)部溫度也就越高。溫度應力也與混凝土結(jié)構(gòu)尺寸有關(guān),在一定尺寸范圍內(nèi),混凝土結(jié)構(gòu)尺寸越大,溫度應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縫的可能性也越大。這就是大體積混凝土為什么容易產(chǎn)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關(guān)鍵就是控制混

4、凝土內(nèi)部與表面的溫差。另外,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階段,常受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炷羶?nèi)部溫度是由水泥水化熱的絕熱溫度、澆筑溫度和混凝土的散熱溫度三者的疊加,其中澆筑溫度與外界氣溫有直接關(guān)系。所謂澆筑溫度是指混凝土出罐后,經(jīng)運輸、振搗后的溫度,可以通過計算或?qū)崪y得出。一般而言,外界氣溫越高,混凝土的澆筑溫度也越高,當氣溫下降,特別是氣溫驟降,會大大增加外層混凝土與混凝土內(nèi)部的溫度梯度,因而會造成溫差和溫度應力,使大體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因此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外界氣溫的溫差,也是防止裂縫的重要一環(huán)。        八十年

5、代以來,我國許多大城市相繼建造了一批高層建筑和高聳構(gòu)筑物,這些建筑物的基礎都采用了大體積混凝土,通過這些工程的實踐,促進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shù)的發(fā)展,對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是:在設計上,為改善大體積混凝土的內(nèi)外約束條件以及結(jié)構(gòu)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補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施工技術(shù)上,從選料、配合比設計、施工方法、測溫養(yǎng)護采取一系列綜合性措施,并根據(jù)不同的施工季節(jié)采取不同的技術(shù)措施,有效地克服了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在施工組織管理上,為了解決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澆筑量大的問題,在精心組織、協(xié)調(diào)指揮下,采用了集中攪拌、罐車運輸、泵送混凝土等技術(shù)。   &#

6、160;    二、質(zhì)量目標        1.混凝土強度等級、抗?jié)B等級必須達到設計要求。        2.混凝土裂縫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nèi)。                三、大體積混凝土監(jiān)理工作重點工序:   

7、;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的控制(預控):        施工方案:        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首先由施工單位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應以減少約束、便于散熱、控制內(nèi)外溫差、防止產(chǎn)生有害裂縫為原則,主要體現(xiàn)出以下六點內(nèi)容:根據(jù)減少約束的要求,確定分層分塊的尺寸及層間、塊間的結(jié)合措施;通過熱工計算,確定混凝土入模溫度以及對材料溫度調(diào)整的措施;確定混凝土攪拌、運輸和澆筑的方案;制定

8、混凝土的保溫方案;明確對混凝土的測溫方案;制定保證工程質(zhì)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相應條款。監(jiān)理工程師應仔細閱讀施工方案,通過對施工方案中的計算進行適當?shù)尿炈悖岢鲆庖姾徒ㄗh,施工單位在通過方案的審批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大體積混凝土設計常用的計算公式與數(shù)值如下:        水泥水化熱計算:        某一齡期水泥水化熱計算公式為&#

9、160;       Qt=at·C3S+btC2S+ctC3A+dtC4AF        Qt:t天的水泥水化熱值(J/g);        at、bt、ct、dt:水泥中各水化熱物質(zhì)在t天內(nèi)的水化熱值(可從表1查出);        C3S、C2S、C3A、C4AF:水泥熟

10、料中產(chǎn)生水化熱的各種單礦物分子式,可以根據(jù)不同水泥品種的化學成分查出其組成量(即所占百分比);        注:本公式計算出的水化熱為熟料的估算值,此值應乘以不同品種水泥所含熟料的百分比,方可得出該品種水泥的水化熱估算量。                表1:水泥熟料中單礦物水化熱物質(zhì)發(fā)熱量(21oC)    

11、60;   水化熱物質(zhì) 水化熱(J/g)         3d 7d 28d 90d 1年        atC3S 242.8 221.9 376.8 435.4 489.9        btC2S 50.

12、2 41.9 104.7 175.9 226.1        ctC3A 887.6 1557.5 1377.5 1302.1 1168.1        DtC4AF 288.9 494.0 494.0 410.3 376.8      

13、;          混凝土拌合溫度計算:        Tc:混凝土的拌合溫度(oC);        W:混凝土組成材料重量(kg);        c:混凝土組成材料比熱(J/kg·K);    

14、0;   Ti:混凝土組成材料溫度(oC);                        混凝土出罐溫度計算:        TI=Tc0.16(TcTd)       

15、0;TI:混凝土出罐溫度(oC);        Tc:混凝土拌合溫度(oC);        Td:混凝土攪拌棚溫度(oC);                混凝土澆筑溫度計算:        Tj

16、=Tc+(TqTc)(A1+A2+A3+A11)        Tj:混凝土澆筑溫度;        Tc:混凝土拌合溫度;        Tq:室外平均氣溫;        Ai:溫度損失系數(shù),可按下列考慮      

17、  a:混凝土裝、卸、轉(zhuǎn)運,每次A=0.032;        b:混凝土運輸時A=,為運輸時間(min),參考表2;        c:澆筑過程中A=0.003,為澆筑時間(min);                表2:混凝土運輸時熱損失值 &#

18、160;      運輸工具 混凝土容積(m3)         攪拌運輸車 6 0.0042        開敞式自卸汽車 1.4 0.0037        封閉式自卸汽車 20. 0.0017  

19、;      保溫手推車 0.15 0.007        不保溫手推車 0.75 0.01        吊斗 1.0 0.0015               &#

20、160;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混凝土內(nèi)的絕熱溫升計算,目前常用三個公式        a:T=W·Q(1-e-m)/c        b:T=(W·c/10)+(FA/50)        c:T=(0.83·W·c·

21、Q/c)+(FA/50)        其中:        T:混凝土的絕熱溫升(oC);        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c:混凝土的比熱,計算時取(0.97kj/kg·K);    

22、    Q:每公斤水泥的水化熱(kj/kg),參照表3;        :混凝土的密度,取2400kg/m3;        :混凝土的齡期(d);        F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kg/m3);        e:常數(shù),為

23、2.718;        m:隨水泥品種、比表面及澆筑溫度而異,參照表4;                表3:每公斤水泥發(fā)熱量        水泥品種 發(fā)熱量(kJ/kg)        

24、; 225 275 325 425 525        普通水泥 201 243 289 377 461        礦渣水泥 188 205 247 335           

25、60;                     表4:計算水化熱溫升時的m值        澆筑溫度(oC) 5 10 15 20 25 30        m(1/d)

26、 0.295 0.318 0.340 0.362 0.384 0.406                混凝土內(nèi)部實際最高溫度計算        Tmax=Tj+T·        Tmax:混凝土內(nèi)部最高溫度

27、(oC);        Tj:混凝土的澆筑溫度(oC);        T:齡期時混凝土的絕熱溫升(oC);        :不同的澆筑塊厚度、不同齡期時的降溫系數(shù),參照表5;               &

28、#160;表5:不同齡期和澆筑厚度的值        澆筑厚度(m) 不同齡期(d)的值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00 0.36 0.29 0.17

29、0;0.09 0.05 0.03 0.01         1.25 0.42 0.31 0.19 0.11 0.07 0.04 0.03         1.50 0.49 0.46 0.38 0.29 0.21 0.15 0.12 0.

30、08 0.05 0.04        2.50 0.65 0.62 0.59 0.48 0.38 0.29 0.23 0.19 0.16 0.15        3.00 0.68 0.67 0.63 0.57 0.45 0.36 0.30

31、0;0.25 0.21 0.19        4.00 0.74 0.73 0.72 0.65 0.55 0.46 0.37 0.30 0.25 0.24        注:本表適用于混凝土澆筑溫度為20oC30oC的工程        

32、        混凝土表面溫度計算:        Tb()=Tq+4h(Hh)T()/H2        Tb():齡期時混凝土的表面溫度(oC);        Tq:齡期時的大氣平均溫度(oC);      

33、60; H:混凝土的計算厚度(m),H=h+2h;        H:混凝土的實際厚度(m);        h:混凝土的虛厚度(m),h=K/;        :混凝土的導熱系數(shù),取2.33W/m·K;        K:計算折減系數(shù),可取0.666;

34、60;       :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shù)(W/m2·K);        i:各種保溫材料的厚度(m);        i:各種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W/m·K),參照表6;        q:空氣層傳熱系數(shù),可取23W/m2·K;  &

35、#160;     T():齡期時,混凝土內(nèi)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oC),        T()=TmaxTq                表6:各種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        材料名稱 密度(kg/m3)&#

36、160;導熱系數(shù)(W/m·K)        木模板 500700 0.23        鋼模板 58        草袋 150 0.14        木屑 0.17   &

37、#160;    紅磚 1900 0.43        普通混凝土 2400 1.512.33        空氣 0.03        水 1000 0.58       &

38、#160;礦棉、巖棉 110200 0.0310.065        瀝青礦棉氈 100160 0.0330.052        膨脹蛭石 80200 0.0470.07        瀝青蛭石板 350400 0.0810.105   

39、0;    膨脹珍珠巖 40300 0.0190.065        泡沫塑料 2550 0.0350.047                混凝土所需保溫(隔熱)材料厚度計算        i=0

40、.5·Hi(Tb-Tq)·Kb/(Tmax-Tb)        i:模板及保溫材料的厚度(m);        H:混凝土計算層厚度(m);        i: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W/m·K);        :混凝土的導熱系數(shù)(W/m·

41、K);        Tb:混凝土表面溫度(oC);        Tq:混凝土澆筑后3d5d內(nèi)平均氣溫(oC);        Kb:傳熱系數(shù)修正值,取1.32.0,視保溫材料的透風性能后風力情況而定;        Tmax:混凝土內(nèi)部最高溫度(oC);  

42、;      注:Tmax、Tb可按澆筑后3d計算。                混凝土:        目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幾乎全部采用攪拌站提供的預拌混凝土,根據(jù)建筑資料管理規(guī)程(569號文)的要求,混凝土攪拌站只需提供混凝土的出廠合格證即可。而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混凝土質(zhì)量是一個不可

43、忽視的因素,因此監(jiān)理單位應事先審核攪拌站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情況,使其符合規(guī)范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jù)使用的材料進行試配,水灰比0.6,砂率應控制在0.330.37(泵送時宜為0.40.45),并且嚴禁在現(xiàn)場加水以增大坍落度。對攪拌站的混凝土供應能力也應進行計算,計算時考慮攪拌站混凝土生產(chǎn)能力、運輸能力、運距等相關(guān)因素。例如:海淀文化藝術(shù)中心工程選用的中建一局四公司攪拌站,共配備3臺混凝土攪拌機,其中2臺為德國產(chǎn)利勃海爾B55S/55M3/H型攪拌機(每小時可生產(chǎn)55立方米的混凝土),1臺為意大利產(chǎn)HZS120型攪拌機(每小時可生產(chǎn)120立方米的混凝土),每小時混凝土生產(chǎn)能力為230立方米

44、,又配備混凝土罐車30部,攪拌站距離海淀文化藝術(shù)中心施工現(xiàn)場罐車行程約為1小時左右。經(jīng)計算,中建一局四公司攪拌站每小時對本工程的混凝土最大供應量為90立方米。施工現(xiàn)場有2臺混凝土地泵(1臺泵送能力60立方米/小時,1臺泵送能力80立方米/小時),兩臺地泵實際工作中泵送能力約為80立方米/小時。所以中建一局四公司攪拌站可以滿足海淀文化藝術(shù)中心混凝土澆筑工程的需求。        技術(shù)準備工作:        監(jiān)理單位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

45、應提醒施工單位做好以下工作:各級技術(shù)交底,尤其對工程的特殊性及技術(shù)質(zhì)量要求,要進行詳細交底,做到嚴格按程序和技術(shù)要求施工;混凝土澆筑前進行聯(lián)合驗收,確保無遺漏;組織安排好修整鋼筋、看管模板、測溫及養(yǎng)護等人員,做到各項工作能及時配合。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控制:        現(xiàn)場操作:   

46、     監(jiān)理工程師應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作進行旁站監(jiān)理,做好監(jiān)理工作的記錄,及時向施工管理人員提出澆筑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施工單位在現(xiàn)場操作時應注意以下事項:防止混凝土發(fā)生離析,當混凝土的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采用串筒、溜槽下落;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振搗,振搗棒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搗棒上下抽動,以使上下均勻,每點振搗時間一般為20s30s,但還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明顯下降、不再出現(xiàn)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分層振搗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振搗時應防止振動模板,并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管道、預埋件等;在冬季施工階段,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oC,分層澆筑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溫度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得低于2oC。        混凝土:        攪拌后的混凝土,要根據(jù)其初凝時間及時運至澆筑地點入模澆筑,在運送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灰漿流失、坍落度變化等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