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20 雖有嘉肴學案4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20 雖有嘉肴學案4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20 雖有嘉肴學案4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雖有嘉肴資料小引(寄語:占有資料,實際上是壯大自己)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之一。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又叫小戴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 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他們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xù),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

2、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仕者必讀之書。閱讀以上資料,用列舉關鍵詞的方法,篩選出有關禮記的重點信息。關鍵詞列舉: 一、 給加橫線的字注音(寄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1、 教學相長( )2、 弗食,不知其旨也。( )3、 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4、 兌命曰:“學學半”。( )( )( ) 三、根據(jù)課下注釋,運用知識積累遷移的方法,解釋加下劃線的字、詞。(寄語: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1、雖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 )3、雖有至道( )4、不知其善也( )5、教然后知困

3、。( )6、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7、學學半。( )四、自主翻譯課文,將不懂的字詞標出,課堂上與小組同學交流學習。(寄語:自主、合作、交流是我們學業(yè)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原文: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 雖有嘉肴當堂達標測試一、課內閱讀: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1、翻譯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

4、不知其旨也。翻譯:(2)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翻譯:(3)學學半。翻譯:2、用/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強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4、讀了這篇短文,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一點你的學習體會。二、課外閱讀: 善學者(1) 響鼓不用重捶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2),又從而庸之(3)。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4),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5),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6)。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咀⑨尡竟?jié)選自學記。逸:安閑,這里指費力小。功:效果。(3)庸:功勞

5、。攻:治,指加工處理木材。(5)節(jié):樹的枝于交接處。目:紋理不順處。(6)從容:同“舂容”,即撞鐘。1、 解釋下列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1)及其久也,相說以解。( ) (2)叩之以小者則小鳴。( )2、 翻譯句子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3、讀了這篇短文,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一點你的學習體會。答案一、課內閱讀、1、(1)甘美(2)不通,理解不了(3)教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強也3、教學相長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5、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理解得更深刻。在學習中,當別的同學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去教別的同學,這樣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時提升自我。2、 課外閱讀譯文:善于學習的人,老師費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卻很大,這要歸功于老師教導有方。不善于學習的人,老師費力大,而自己的獲卻很小,學生會因此埋怨老師。善于提問的人,就像加工處理堅硬的木材,先從容易處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對對節(jié)疤和紋理不順的地方,時間長了,問題就愉快地解決了。不善于提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