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學(深化復習+命題熱點提分)專題10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_第1頁
2017年高考化學(深化復習+命題熱點提分)專題10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_第2頁
2017年高考化學(深化復習+命題熱點提分)專題10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_第3頁
2017年高考化學(深化復習+命題熱點提分)專題10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_第4頁
2017年高考化學(深化復習+命題熱點提分)專題10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 10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焓變和熵變都大于 0 的反應肯定是自發(fā)的B. 焓變小于 0 而熵變大于 0 的反應肯定是自發(fā)的C. 因為焓變和熵變都與反應的自發(fā)性有關,因此焓變或熵變均可以單獨作為反應自發(fā)性的判據D. 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解析】:根據可知,焙變和儲變者吠于0的反應不一定是自發(fā)的,A不正確;焙孌小于0而儲變大于0時,虻一定是小于0的,反應是自發(fā)的,所臥E正確;焙變或嬌變不可以單獨作為反應自發(fā) 性的判據,C不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反應進行的方向,D不正確宀【答案】:B2 .下列有關顏色的

2、變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 平衡狀態(tài)的 H、I2、HI 混合氣體體積壓縮時顏色變深B. 平衡狀態(tài)的 NQ 和 NC4混合氣體體積壓縮時顏色先變深后變淺C. 平衡狀態(tài)的 NQ、CO NO CQ 混合氣體升溫時顏色變深D. 向 Fe(SCN)3溶液中滴加幾滴濃 KSCN 溶液后顏色變深【解析】:對反應 H2(g) + |2給2111息;而言,壓強不能改變其平衡狀態(tài),故A 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答案】:A3 .燃煤造成的污染是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下列反應可減少燃煤污染:催化劑SQ(g) + 2CQ(g)2CQ(g) + S(l) H2(soo 6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故反應的正

3、反應 為放熱反應,A項錯i吳;&=陽心故(500 t)=2.5O, ASOO 0=0.3巧B、C項錯誤;由蓋斯罡律 可知,熱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D項正確。【答案】:D5.FeCb 溶液與 KSCN 溶液混合時存在平衡:Fe3,aq) + SCN也 12+(aq)。已知某一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Fe(SCN)2+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T2時反應的平衡常數分別為K、Kz,貝UKKzC. 反應處于D時,一定有v正大于v逆D.A點的c(Fe3+)比B點的c(Fe3+)大【解析】:由圖知溫度升高,產物的物質的量濃

4、度減小,則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 項錯誤;溫度TiT2,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K值減小,B 項正確;若保持溫度為T3不變,D點產物的濃度大于平衡濃度(C點產物濃度),此時反應逆向進行,v正pi,ap2,n=a+bD.圖川可能是不同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T1T2, Qp1,增大壓強,w(W)減小,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壓強時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方向進行,故ap2,n=a, C 錯誤;若圖川是不同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則1 用的時間短,速率快,溫度高,Ta,升高溫度,wC3B.a+b= 92.4C. 2p1p3D.a1+ a3=1【解析】:丙容器中平

5、衡建立過程可以看成兩個甲容器平衡后再放入同一個容器中,若平衡不移動,則有 2C1=C3,但是放入同一個容器中后,平衡正向移動,導致2C1p3, C 錯誤;在反應容器甲中,反應物是氮氣和氫氣,在反應容器乙中,反應物是氨氣,達到平衡時有ai+a2= 1,丙容器中反應物的量是乙容器中的 2 倍,丙容器中壓強大于乙容器中壓強,丙容器中平衡相對于乙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動,故a2a3,因此有ai+a30O向甲、乙、丙三個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 C(s)和 H2O(g),各容器中溫度、反應物的起始量如表,反應過程中CO 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1515 t/min容器甲乙丙容積0.5 L0.5 LV

6、溫度T1CT2CT1C起始量2 mol C1 mol H2O1 mol CO1 mol H24 mol C2 mol 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容器中,反應在前 15 min 的平均速率v(H2)= 0.2 molL-1 min一1B. 丙容器的體積*0.5 LC. 當溫度為TJC時,反應的平衡常數K= 2.25D. 乙容器中,若平衡時n(H2O)= 0.4 mol,貝UTE1 5 mol L_1【解析】:根據圉中甲容器中CO的平衡濃度可知,在前15mm的平均速率 個)=0)二二曲衛(wèi)二】twlVnimT,A錯誤;當丙容器的體積二L時,8 的平衡濃度應小3.0 mol只有體積縮小才能使CO

7、的平衡濃度達到30mo:L- 3正確;根1甲容器的平衡濃度計算平衡常數K二耳尹=43,匸錯誤;由于碳是固體物廣,不戢響平衡則甲、乙兩容器在同溫下能達到等同平衡,由團像可扣,甲容器 中達封平衡后,n(CO)0,75 mol,則H:O)=0.25 mob而實際上乙容器中禪(用0)=僅4 mob又正反應吸 熱,說明乙容器的溫度低,即2bD錯誤。【答案】:B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催化劑不影響反應活化能,但能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從而增大反應速率B. 化學反應速率為 0.8 mol/(L s)是指 1 s 時某物質的濃度為 0.8 mol/LC.根據化學反應速率的大小可以判斷化學反應進

8、行的快慢D.對于化學反應來說,反應速率越大,反應現象越明顯8【解析】 A 項,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增大反應速率,錯誤;B 項,0.8 mol/(L s)是指 1 s 內該物質的濃度變化量為 0.8 mol/L ,錯誤;D 項,反應速率與反應現象之 間無必然聯系,如酸堿中和反應的速率很快,但卻觀察不到什么現象,錯誤?!敬鸢浮?C12.向某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 與 2 mol Y 發(fā)生反應:X(g) + 2Y(g)=aZ(g) HTI1C. A 點的反應速率:v正(X) = 3V逆(Z)D.用 Y 表示 A、B 兩點的反應速率:v(A) v(B)【解析

9、】 改變壓強,X 的平衡轉化率不變,說明反應前后氣體化學計量數之和相等,所以a= 3,此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X 的平衡轉化率減小,故T1T2,所以v(B) v(A)?!敬鸢浮?C13.在一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1molL1CQ、0.1 mol L一1CH4,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H(g)+ CO(g) n2CO(g) + 2H(g),測得 CH 平衡時轉化率與溫度、壓強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上述反應的 HP3P2P19C.1 100 C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1.64D.壓強為P4時,在y點:v正v逆【解析】刃、吐 g貝罡四條等壓線,由圖像可知,壓強一走時,溫度越高

10、,甲烷的平衡轉化率越高, 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皿0,為項錯誤;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増加的反應壓強越高,甲烷的平衡轉化率 越小,故壓強心 PP0EB項正確;壓強為宀溫度為1血口寸,甲烷的平衡韓化率為8000%,故平 衝時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HO=0.02 mol LF (C02)=0.02 mol L_1, c(CO)=0.16mol L_1, c(Hj)=(H(5 0 1 fiixOmol L-即平衡常數 4弟農爲;=lg C項正確;壓強為注時小點未達到平衡,11時 心刖小D項正確。【答案】A14在一定溫度下,將 Ha 和 N2兩種氣體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 發(fā)生反應:3f+ 2

11、咼溫化劑壓 2NH。起始時 Hz 和 N2的物質的量之和相等,平衡后分別測出 Hz、N2的轉化率。能正確表示 Hz、N2的轉化率與 起始時哄)的關系圖是()n(N2)(:D【解析】反應物按化學計量數之比投料時,達到平衡時轉化率相等,增加一種反應物的物質的量,該反應物的轉化率減小,其他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敬鸢浮?Ac(CO c( HzO)15.高溫下,某反應達平衡,平衡常數K=-。恒容時,溫度升高,H 濃度減小。下列說法C( CO),C(rl2)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焓變?yōu)檎礏.恒溫恒容下,增大壓強,H2濃度一定減小C.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減小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 H2OCO+

12、H10【解析】 根據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可得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0:+H:=CO + H:O,升高溫度,正、 逆反應速率均増大*溫度升高,H二濃度減小,平衡正向移動,說明正反應是吸熱的,熔變?yōu)檎翟诤銣?恒容下,増大壓強的方法有多種吐濃度變化不確定。【答案】A16.Fenton 試劑常用于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X。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初始時c(X) = 2.0X10一3molL_1,反應 10 min 進行測定,得圖 1 和圖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50C,pH 在 36 時,X 降解率隨 pH 增大而減小B. pH= 2,溫度在 4080C時,X 降解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C.無需再進行后續(xù)

13、實驗,就可以判斷最佳反應條件是:pH= 3、溫度為 80CD.pH= 2,溫度為 50C時,10 min 內 X 的平均降解速率v(X) = 1.44X10 molL min【解析】 由圖1可知丸 0pH在3F時,X降解期pH増大而;咸小,故AJE確文由圖二可知,pH =2溫度在40-80匕時,X降解率隨溫度升高而増大故B正確;因滾港pH.溫度都會彩響X的降解率, 故還需要進行pH=3時溫度對X降解率評I的實驗或溫度為80口寸pH對X降解率影響的實驗,故C錯 誤;D項,由圉2可規(guī)pH=2知匕時X的轉化率為了2%, X的濃度變化量&=2小1廣mol L_1x72% =1.44x10 ma

14、lfb故v(X)=1.44x10 mol L_min-1,故D正確?!敬鸢浮緾o o o o O8 6 4 2 9VW-W驗5CPH圖1 50HSfX降解率的影響4ft 50 60 70 AO 90溫肋t圖2 pHJH度對X咖略的影響1117已知甲為恒壓容器、乙為恒容容器。相同條件下充入等物質的量的反應:2NO(g)、NO (g) H 0。一段時間后相繼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Q 氣體,且起始時體積相同。發(fā)生12A.平衡時 NO 體積分數:甲V乙B.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甲與乙相等C.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c(N2Q)/c(NQ)D. 若兩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均說明反應已達到

15、平衡狀態(tài)【解析】 A 項,甲、乙兩體積相同的容器,相同條件下充入等物質的量的質的量減小,乙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向左移動,平衡時NO 體積分數,甲 乙,正確;B 項,由 A 知,乙容器相當于減小壓強,化學反應速率減小,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甲 乙,錯誤;C 項,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應為K=C(N2C4)/C2(NQ),錯誤;D 項,甲為恒壓容器,壓強不能作為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乙容器壓強不變, 說明反應達到平衡,錯誤?!敬鸢浮?A18下列四圖中,曲線變化情況與所給反應(a、b、C【解析】A選項,溫度高斜率犬,SO?的含量低,錯誤i弓選項,壓強塔大,平衡正問移動正反應速率 増大的比逆反應速率快錯誤;C選

16、項,作一條垂線,可知壓強相同時,溫度越高總0二的物質的童分數越 小,NO 氣體,反應發(fā)生時,氣體物d均大于 0)相對應的是(甲乙A.2SO:(g)+O/g) 2SO,(g) AH=-akJmo1(恒ftO壓強BJq呂)+1也(8)=亦眄闔AH=-b kJ * mol113符合升高溫度平衡右移,溫度相同時,壓強越大,的物質的量分數越大,符合増大壓強平衡左移, 正確;D選項恒壓時投入CO“反應速率、轉化率均相同;恒容投入3 mol CO:時,壓強大,反應速率快,但平衡左移,轉化率隆低錯誤?!敬鸢浮?C19.tC時,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g) + 3Y(g)=2Z(g),各組分在不同時

17、刻的濃度如下14表:物質XYZ初始濃度/(molL-1)0.10.20、_ 12 min 末濃度 /(molL)0.08ab平衡濃度/(molL-1)0.050.050.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平衡時,X 的轉化率為 20%B.tC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40C.增大平衡后的體系壓強,v(正)增大,v(逆)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前 2 min 內,用 Y 的變化量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Y) = 0.03mol (L min)【解析】依據;三段式法迪行計算X(g)+3Yg)“ 2Z(e)始態(tài)ML-】)0.1 0.20反應卜0,05 0.150 1平衡gMLp0.05 0.050.1血知A

18、選項錯洙 4。心罰當(0.05LL-0刁 佔 晦項錯詫増大壓強,不論平衡向何方向移動,正逆反應速率均増犬,C選項錯誤;D選項,前2 min內Y的濃度變化量為(0.1-0.08)mol L_1x,3=0.0ti mol L-1,則i-(Y)=0.03m(d (L nun)-1,正確?!敬鸢浮?D催化劑20. 一定條件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 H 發(fā)生可逆反應 Nb(g) + 3f(g) =2NH(g) H=-92.2 kJ mol 測得 010 s 內,c(f)減小了 0.75 mol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15 s 內c(NHs)增加量等于 0.25 molL-111B

19、.10 s 內氨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25 molL sC.達平衡后,分離出少量 NH,v(正)增大D.該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不小于92.2 kJ mol1根據反應的方程式可知,氨氣濃度增加了0.5 molL-1, 10 s 內氨氣的反應速率是 0.5 molL1- 10 s =15【解析】1015 s 內與 010 s 內的反應速率不同,故 A 項錯誤,010 s,C(H2)減小了 0.75 molL-1,根據反應的方程式可知,氨氣濃度增加了0.5 molL-1, 10 s 內氨氣的反應速率是 0.5 molL1- 10 s =161 一 10.05 molL s,選項 B 不正確;降低生

20、成物濃度,反應速率降低,選項C 不正確;由于正反應的H=92.2 kJ mol一1,所以逆反應的活化能不小于92.2 kJ mol一1,選項 D 正確?!敬鸢浮緿一 121、反應 4C0(g) + 2NQ(g) N2(g) + 4CO(g)開始進行時 CO 濃度為 4 mol L, N2濃度為 0。2 min 后測得 N2的濃度為 0.6 molL1,則此段時間內,下列反應速率表示正確的是()1A.v(CO) = 1.2 mol (L s)1B.v(NQ) = 0.3 mol (L min)1C.v(N2) = 0.6 mol (L min)1D.v(CO2) = 1.2 mol (L min

21、)1【解析】由題意知 N2 的反應速率為0.6m 7= 0.3 mol (L min)1,根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2 min學計量數之比,可得D 選項正確。要注意的 A 項中的單位是 mol (L s)1,故不正確?!敬鸢浮緿22、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g) + Q(g)- 2SO(g) H0。反應中 CO 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1) 根據圖中數據,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v(CO) =_ ;反應達到平衡時,C(H2)=_(2) 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依據是 _。1CQ 減少的化學反應速率和 CO 減少的化學反應速率 相等2CO H2O CO、H2 的濃度都相等3C

22、O H2O CQ、H2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4正、逆反應速率都為零【解析】 由團可知io min時反應達到平衙,所汰YI 00)=(002)=0 03 mol 17】10 min=0.003 mol L FW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干反應時物質銬化的濃度之比,所以反應達平衡時,c(Hj=CO:)= 0-03 12仮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反應體系組成不變。正 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為零。8 減少的化學反應速率是正反應速率,匚6減少的化學反應速率是逆反應速率所以選?!敬鸢浮?1)0.003 molL1min一10.03 molL24、(1)反應 Fe(s) + CO(g) =FeO(s) + CO(g) H

23、,平衡常數為K反應 Fe(s) + HO(g)FeO(s) + H(g)f,平衡常數為K2在不同溫度時K、K2的值如下表:_(用冷和 Ka 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 CO(g) + H2(g)CO(g) + HO(g)是_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Q 氣體,發(fā)生反應 Fe(s) + CO(g) FeO(s)_(用H和H2表示),K=19+ CO(g) H0, CO 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_ ;若鐵粉足量,CO 的起始濃度為 2.0 moljT,則平衡時 CO 的濃度為_ moP L。c(CQ2下

24、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時c(CO)增大的是_(填序號)。A.升高溫度B.增大壓強C.再充入一定量的 CQ D .再加入一定量鐵粉【解析】(1)目標反應可由上述兩個反應得到,、H=隅一込Q 豊,隨溫度升高,壬増犬,壬 減小,所以豊増犬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Q平衡時CQ:)=).5mol-L- (CO)=lmobL一】,K=2.0o設平衡時疏8)=伽打則平衡時 兀0二:血LT,則解得 尸右 1=升高溫度平衝正向移動小正關 増犬壓強,平衡不移動,多錯誤$充入一定量的 8“最 終得封的是等效平衡,C錯誤;鐵粉不影響平衡的移動D錯誤?!敬鸢浮?1) H_ HzK吸熱2.00.67(或 2/3

25、)A25.2016 年冬季,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 之一。催化劑(1)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0(g) + 2C0(g)2CQ(g) + N2(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Q)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1該反應的 H_ 0(填“”或“ S,在上圖中畫20出c(CQ)在Ti、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4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的是_ (填代號)。(2)直接排放煤燃燒產生的煙氣會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煤燃燒產生的煙氣含氮的氧化物,

26、用CH4催化還原 NO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 + 2NO(g)=N2(g) + CO(g) + 2H2O(g)H=- 867 kJ/mol2NQ(g) = N2Q(g) Hz=- 56.9 kJ/mol寫出CH4(g) 催化還原N2Ch(g) 生成Nb(g)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將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達到低碳排放的目的。下圖是通過人工光合作用,以CO 和 HO 為原料制備 HCOOH 和 Q 的原理示意圖。催化劑 b 表面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1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21質于交集膜22【解析】UQ根將團像先拐先平數值大得石大于 0 升高溫度,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平

27、衡向逆反 應方向移動,說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即W先根據圖像計算二氧化碳的反應速率諷CO”=OJnwLL-00 05mol,(L.s/lj同一化學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之比,z S所ftY(N:) = 0.025mol-(L-s)-1o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催化劑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反應到達平 衡的時間越短。反應擔U平衡狀態(tài)時,各柳質的反應遵穌再變化故a錯誤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 密閉體系中進行,隨反應進行溫度升高,當溫度不孌時,化學平衡常數不變,故b正確;二氧化碳和一氧 化氮的物質的量相等時,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的質量分

28、數不再發(fā)生變化,故辻正確(2)將第一t方程式減第二個方程式得:CH.igj + N:Oj;g)=N;(g) + CO2(g) + 2H:O(g)-Sio.l kJ mol。催化劑b表面上二氧化碳得電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甲酸,所以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CHk(g) + N2O4(g)=N2(g) + CQ(g) + 2fO(g)H=- 810.1 kJ/mol CQ+ 2H+ 2e-=HCOOH26.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發(fā)生反應2A(g) + B(g) n2C(g) H=-akJ mol-1(a0),已知 P 是可自由滑動的活塞。 在相同溫度時關閉 K,向AB 容器中分別充入 2 molA和 1 mol

29、 兩容器分別在 500C時達平衡,A 中C 的濃度為wmolL-1,放出熱量bkJ , B 中 C 的濃度為wmolL-1,放出熱量ckJ。請 回答下列問題:(1)此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_ ;若將溫度升高到 700 C,反應的平衡常數將 _(填“增大”、s)-1CO: + 2H-+ 2e_=HCOOH。(Lbd23“減小”或“不變”)。比較大?。簑_w2(填“”、“=”或“ ”),a、b、c由大到小的關系為(3)若打開 K, 一段時間后重新達平衡,容器B 的體積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若讓 A、B 體積相等且固定 P,在 B 中改充入 4 molA和 2 mol 氐在 50

30、0C時達平衡后 C 的濃度為 w molL_:貝 yw、w3的關系為_。(5) 能說明 A 中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_ (填序號,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意)。a.v(C) = 2v)b 容器內氣體壓強保持不變c .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d 容器內的氣體密度保持不變(6) 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_。a .及時分離出 C 氣體b .適當升高溫度c .增大 B 的濃度d .選擇高效的催化劑【解析】1根1S化學方程式可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J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將販小。(2)A容器處于恒容狀態(tài),E容

31、器處于恒壓狀態(tài),該反應 為氣體分子數城小的反應達到平衡時,B容器的體積小于A容器的體積B容器相對于A容器相當干増 壓,平衝正向移動m, c 嘰由于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完全#所以 iQG 幾(3)若打幵只壓強 與外界壓強相同,相當于對A容器期壓,一段A寸間后重新達平衡,容器菸的體積將減小4)若讓盒、B體 積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人4 mo: A:和2 molB:,不考慮平衡移動,則在500口寸達平衡后,C的濃度 為2M1mol L_b由于壓強増大平衝正向移動,所以肌門。無論平衝與否反應中均有vQ=2v(Ba)JA不符合題意,因為該反應罡一個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相等的反應,所以容器內氣體壓

32、強保持不變時說明 已迖到平衡狀態(tài),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時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臥c符合題意;反 應中生成物和反應物均為氣態(tài),又容器恒容任何時候密度均不變,辻不符合題意。(6 分離出C氣體,反 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適當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増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増加的 濃度,反應速率増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選擇高效的催化劑,反應速率増犬,但平衡不移動。c2(C)【答案】K=c2(A).c(B)減小 (2)cb(3)減小w2w(5)bc (6)c27.二氧化氮可由 NO 和 Q 生成,已知在 2 L 密閉容器內,800C時反應:2NO(g) + Q百;綱;J(g) H,n(NO)、n(O2)隨時間的變化如表:24時間/S012345n(NO)/mol0.2000.1000.0800.0500.0500.050n(O2)/mol0.1000.0500.0400.0250.0250.025(1) 已知:K800CKi oooC,則該反應的 H_ 0(填“大于”或“小于”),用 Q 表示 02 s 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_。(2) 能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