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名詞解釋_第1頁
法制史名詞解釋_第2頁
法制史名詞解釋_第3頁
法制史名詞解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詞解釋1 .五刑:墨刑(繇)、副刑(刖)、刖刑(非D、宮刑、死刑(大辟)。2 .昏墨賊:昏:己惡掠美為昏(強盜罪)即自己做了壞事而竊取他人的美名;墨:貪以敗官 為墨(貪污罪)即貪得無厭,敗壞官紀;賊:殺人無忌為賊(殺人罪)即肆無忌憚地殺人。 這三種最都要處以死刑。3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quán)利, 以便簡歷世襲統(tǒng)治的一種制度。4 .五聽:辭聽:聽當事人的陳述,理屈則言語錯亂;色聽:觀察當事人的表情,如理虧就會 面紅耳赤;氣聽:觀察當事人陳述時的呼吸,如無理就會緊張得喘氣;耳聽:審查當事人聽 覺反應,如無理就會緊張得聽不清話;目聽:觀察當事人的

2、眼睛,無理就會失神。5 .六禮:是指男女雙方締結(jié)婚姻的六項聘嫁儀式。一是“納采“:男方家長委托媒妁向女方 求婚;二是“問名”:向女方詢問姓氏、生辰等情況,在男方宗廟卜問婚配吉兇;三是“納 吉”:將卜得的吉兆通告女方家長;四是“納征”:向女方送交聘財正式訂婚; 五是“請期”:與女方商定成婚日期;六是“親迎”:成親之日,丈夫親自前往迎娶妻子。6 .七出三不去:“七出”是丈夫休棄妻子的七種條件,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 多言、盜竊?!叭蝗ァ笔菍φ煞蛐萜薜娜N限制, 即“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 貧賤后富貴”。7 .鑄刑書:公元前 536年,鄭國執(zhí)政子產(chǎn)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象征

3、諸侯權(quán)位的金屬鼎上, 向全社會公布,史稱“鑄刑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8 .法經(jīng):戰(zhàn)國時期魏國丞相李悝制定的法典。共有六篇,依次為盜法、賊法、囚法、捕法、 雜法、具法。9 .延尉:是指兩漢時期中央司法審判長官,主要職責為審理刑獄,包括皇帝交辦的案件,以 及審理地方移送審判和復核的重大疑難案件。10 .春秋決獄:是指司法官吏在審判案件時,不是僅僅依據(jù)漢律審案, 更要以儒家的經(jīng)義 春秋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jù)。11 .察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薦人才為官的制度,由中央和地方各級長官向朝廷推薦賢能之 土。12 .重罪十條:指危及封建國家根本利益的十種最嚴重的犯罪,始于北齊律。北齊律中的重罪

4、十條是: 乙日反逆,二日為逆,三日叛,四日降,五日惡逆,六日不道,七日不敬,八日不孝爹,九日不義,十日內(nèi)亂。 ”反逆、大逆、叛、降、不敬、(君權(quán))、惡逆、不孝、不義、內(nèi)亂(親權(quán))、不道。(他人生命)13 .八議:中國封建王朝規(guī)定的對八種人犯罪要上奏皇帝進行特別審議,以便對其減刑或免刑的一種制度。有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14 .準五服以制罪:是指對于親屬之間的相互侵害行為,根據(jù)服制所表示的尊卑貴賤遠近親疏,來決定罪與非罪及刑責輕重。15 .九品中正制: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設“中正”官,三等九品,“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16 .張杜律由于直律言辭簡約,實施

5、中難免產(chǎn)生歧義,當時的著名律學家張斐和杜預分 別為律作注。經(jīng)張杜二人注解后的晉律,經(jīng)晉武帝批準,下詔頒行天下,也被徑稱為“張 杜律”。17 .北齊律:北齊律是北齊代替東魏后,武成帝命高等人編撰而成,這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對于開皇律乃至唐律疏議都有直接的影響。18 .留養(yǎng)承嗣:指犯人直系尊親屬年老應侍而家無成丁,死罪非十惡,允許上請,流刑可免 發(fā)遣,徒刑可緩期,將人犯留下以照料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實際執(zhí)行。19 .親屬相隱:指在直系三代血親和夫妻之間,除謀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隱匿犯罪行為, 而且減免刑罰。20 .加役流:是指是唐朝流刑中最重的一種,即流3000里,勞役3年作

6、為對某些死刑的寬宥處理,一般流刑,到配所皆服勞役1年,而加役流則增加服役 2年,故稱“加役流”。21 .永徽律疏:又稱唐律疏議,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 亦為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22 .保辜:中國古代刑法中一種保護受害人的制度。凡是斗毆傷人案件,被告要在一定期限 內(nèi)對受害人的傷情變化負責,如果受害人在限期內(nèi)因傷情惡化死亡,被告應按殺人罪論處。 這種制度稱為保辜。23 .唐六典:唐朝的法典之一。唐玄宗開元年間由張九齡、李林甫等編撰。原擬按周禮六典 編撰,后因唐官制不能套周官,故改以三師、三公、三省為目,共三十卷,主要規(guī)“定了官 制、禮儀、行政

7、制度等內(nèi)容。它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24 .三省六部制:是 在迎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于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于東漢(時稱尚書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于三國時, 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quán)力。 在發(fā)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 權(quán)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zhí)行。25 .隋(唐)律十二篇:唐律是唐代法律的總稱。主要是永徽律,還包括武德律、貞觀律等法典。26 .十惡:中國封建王朝為維護專制統(tǒng)治而規(guī)定的十種不可赦免的罪名,即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

8、、不義、內(nèi)亂。27 .官當:是指允許以官位當徒刑,用官爵抵罪行。28 .刺配:起源于后晉天福年間,是一種流刑并兼刺面、決杖等附加刑的刑罰。29 .宋刑統(tǒng):宋建隆重評定刑統(tǒng)的簡稱,它是我國宋朝第一部刑事法典,也是我國第一部 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所謂“刑統(tǒng)”,是按照新的體隸編纂的刑書,一般以刑律為主,而將 其他刑事性質(zhì)的敕、令、格、式分載在律文各條之后,依律目分門別類地加以匯編。30 .折杖法: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杖和脊杖。31 .條法事類:南宋在敕、令、格、式四種法律形式并行和編敕的基礎上,將敕、令、格、 式以“事”分類,統(tǒng)一分門編纂,形成了條法事類這一新的法典編纂體例。3

9、2 .審刑院:是宋代中央特設的復核刑案的機構(gòu),設知院事為長官及祥議官六人。33 .二府三司:二府是指中書和樞密院,其中中書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樞密院是中央最高 軍事行政機關;三司指鹽鐵,度支,戶部司,是中央最高財政管理機關,總攬全國貢賦和錢 糧出納,權(quán)任甚重。34 .憲司:宋代路一級行政機構(gòu)中負責管理司法的部門,設提點刑獄使。35 .三司(省級):指都指揮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司管軍事,布政司管民政, 按察使司管司法。36 .三法司:指明代中央司法機關刑部、大理寺、都察院。37 .廠衛(wèi):明朝內(nèi)廷的偵察機構(gòu)。廠,指東廠、西廠、內(nèi)行廠;衛(wèi),指錦衣衛(wèi)。合稱廠衛(wèi)。38 .秋審:清代復審各省

10、死刑案件的制度,因在每年秋季舉行,故名秋審。39 .幕友:明 清時地方軍政官署中協(xié)助辦理文案、刑名、錢谷等事務的人員,相當于古之 幕僚、幕賓。因無官職,且由長官私人延聘,視之如友,故稱“幕友”,俗稱“師爺”。40 .攤丁入畝:清政府將歷代相沿的 工并入田賦征收的一種 賦稅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 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于 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普遍實行。其主要內(nèi)容為廢除人頭稅。41 .大清律例:大清律例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部法典。 清朝的傳世基本法典 大清律例 的制定工作,開始于 乾隆元年,經(jīng)過購漁、康熙和雍正三朝君臣的努力,到高宗乾隆皇帝即 位時,命三泰為律令 總裁官,重修大清律例,在經(jīng)過高宗御覽鑒定后, 正式“刊布中外, 永遠遵行”,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42 .皇族內(nèi)閣:1911年(宣統(tǒng)三年)5月8日清政府實行所謂責任內(nèi)閣制成立由十三名國務大臣組成的新內(nèi)閣.以慶親王奕勘為總理大臣.十三人中,滿洲貴族九人,漢族官僚僅四人,而滿洲貴族中皇族又占七人。這是一個以皇族為中心組成的內(nèi)閣,人們稱之為“皇族內(nèi)閣”或“親貴內(nèi)閣”.43 .會審公廨:設于租界內(nèi)的由中外官員共同辦案的審判機關,1864年最先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