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學作圖題練習_第1頁
初中物理光學作圖題練習_第2頁
初中物理光學作圖題練習_第3頁
初中物理光學作圖題練習_第4頁
初中物理光學作圖題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學作圖題大港油田三中龍淑云(一光的反射做圖1. 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是3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 A. 60°B. 90°C. 120°D. 150°2.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與鏡面夾角30°,將鏡面沿順時針方向旋轉10°,則入射角的大小為_,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_。3030A B3. 請你確定圖中平面鏡的位置4.請你在黑箱中填入合適的鏡面,并將光路補充完整分析:將光線在箱內延長,并相交,就形成如例2的情況,依據(jù)例2的作圖方法即可畫出鏡面位置,并補充完整的光路。 5. 請你在黑箱中填入合適的

2、鏡面,并將光路補充完整。(二光的折射作圖光的折射把握要點:空氣(密度小的物質中的角度大 1. 圖中能正確表示出光從玻璃射向空氣中的光路是: A B C D2 : 當光線射到玻璃和空氣界面時,發(fā)生如圖所示折射, 則界面的左側是_ (三平面鏡成像做圖1:如圖所示,S 是一點光源,試作出反射光過點A 的光線。2: 如圖所示是由發(fā)光點S 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確定發(fā)光點S 的位置界面irS 【模擬試題】1、一束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角射入井中,要利用平面鏡將陽光沿豎直方向照亮井底,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應為_。2、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個小球向鏡面滾去,要使平面鏡中的像沿

3、豎直方向下落,則鏡面與桌面的夾角=_。3、 潛在水中的人看岸上的物體比實際的物體還是變矮了?作圖說明。4、在圖中S 為一光源,要使它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鏡面反射后通過 P 點,試做出光路圖。答案見中圖 5、如圖3所示,發(fā)光點S 在平面鏡MN 中的像為S1, 當平面鏡轉過一定角度后,它的像為S2,請你利用平面鏡成像 特點,畫出轉動后平面鏡的大致位置。 6、 根據(jù)圖中給出的法線NN '以及三條未標明行進方向的光線,但是已經(jīng)知道入射光線是從空氣射入水中,請你畫出界面,標出界面哪邊是水,哪邊是空氣,并標出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進行方向.7、 如圖所示,一條光線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 平面鏡上,

4、試畫出反射光線及這條反射光線射入水中后的大致傳播方向. 8、如圖所示,光線在空氣和玻璃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是60°,則反射角是_.界面 MM '的_側是空氣 9、完成下列光路圖AAB BSPS S P10、如圖所示,一條光線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試畫出光線經(jīng)過玻璃板上、下兩個表面產(chǎn)生的折射光線的示意圖.11、一束光線AO從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氣分界面上,(如圖所示請在圖中作出該束光線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光路。12、一束光線從空氣射至空氣和水的界面上,如圖所示,試在圖上畫出反射光線,并大致畫出折射光線. 13、圖中AO是由空氣向水面斜射的一條

5、光線,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及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用箭頭標明它們的傳播方向.14、光從某種透明的物體射入空氣,已知入射角為30°,折射角與入射角兩者相差15°,請你畫出它的折射光線,并把折射角的度數(shù)標在圖上.15、光在玻璃與空氣的界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圖所示,光線 OC方向已知. (1 在圖中標明玻璃與空氣的界面MN(2 標明另兩條光線的方向 (3 標出界面兩側的物質名稱16、大致確定從水中S點發(fā)出的光進入空氣中的光路,并在圖中畫出來. 17、在圖中的虛線框內填上適當?shù)墓鈱W器件, 完成光路圖18、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空氣射向水面時,在圖中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19、

6、作出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的范圍。(a點表示蛙的眼睛20、S1、S2是發(fā)光 點,AB是擋板,試作出屏幕上光完全照不到的地方。 21、ab是兩個發(fā)光點,人從某個方向觀察,發(fā)現(xiàn)兩點的像重合起來了,試確定這個方向。22、作出下列反射光路。 23、如圖,S1是發(fā)光點經(jīng)平面鏡所成的像,若將平面鏡轉動一個位置,發(fā)光點的像變成了S2試確定平面鏡的新位置。 24、作出AB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25、作出潛望鏡的光路圖。26、在A點的人想要看見隔壁的人的活動,請你替他想個辦法。 27、如圖,兩條反射光線是同一點光源發(fā)出的光經(jīng)反射后形成的,試確定發(fā)光點的位置。28、如圖為點光源發(fā)出的一條入射光線和經(jīng)鏡面反射的一

7、條反射光線,試確定發(fā)光點的位置。 29、不作法線,試確定S點發(fā)出光線的反射光線。30、S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反射后通過A點,試確定這條光線并把光路圖補充完整,其中,第二個圖經(jīng)過兩次反射。 13.試作出擋板右側看到S 像的范圍。31、使圖中光線沿水平方向射出,在圖中適當位置填上平面鏡并使光路完整。 32、如圖所示。已知兩塊平面鏡夾角是60°,當入射光線與其中一塊鏡面的夾角是 30°時,畫出這條光線在兩鏡間的反射光線。 33、如下圖所示,S 是一個發(fā)光點,S'是它在平面鏡中成的像,SA 是S 發(fā)出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和SA 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 34、己知點光

8、源A 和兩條反射光線,試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35、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點光源S ,S 發(fā)出的一束光線被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A 點,請作出該光線的光路圖.36、有一束光通過A 點射到鏡面,反射后過B 點,請畫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37、如圖所示,平面鏡上方有一豎直擋板P ,AB 和CD 是擋板左側的發(fā)光點S 經(jīng)過平面鏡 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上作出發(fā)光點S .(要求留下作圖痕跡 38、在圖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圖。38、試在圖3中畫出鐘表面指針的位置. 離鏡子 m ,像與人相距 m ,當他遠離鏡子0.5m ,此時像距是 m 像與 他相距 ,像高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為 m40、如圖所

9、示,平面鏡M 前有一個發(fā)光點S ,S1是它在鏡中所成的像,當平面鏡轉動一 個角度后,像的位置為S2,試作出平面鏡的新位置.41、完成下面兩圖反射光路圖AB光斑 42、 如圖 13 所示, 有一束光線射入杯中, 在杯底形成光斑, 逐漸往杯中加水, 光斑將 ( A. 向右移動 B. 向左移動 C. 不動 D. 無法判斷 ) 43、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有一支鉛筆,要使鉛筆的像跟鉛筆相互垂直,鉛筆應該和鏡 面成_度角,如果鉛筆尖緊貼鏡面時,筆尖距它的像的距離為 4mm,則鏡子的厚 度為 _ m。 44、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

10、的目的是:便于確定 和比 較 。 (2) 圖中 A 是 (選填器材名稱,放在“燭焰”上的手指 被燒痛(選填“會”或“不會” (3)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在記 錄數(shù)據(jù)表中發(fā)現(xiàn)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與像到玻璃板的距離有幾組不 相等,請你分析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 (4)圖是這位同學做完實驗后白紙上留下的記錄,其中 MN 是他實驗 時畫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 是兩次實驗中點燃的蠟燭所在的位 1 1 置,A 、B 分別是他找到的蠟燭的像的位置。根據(jù)該同學在白紙上留 下的實驗記錄,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論?為 什么? (5)在玻璃板的同一側,該同學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 個像,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答案: (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比較像的大小。 (2) 玻璃板;不會。 (3)虛??赡茉?是玻璃板的厚度太厚。 (4)不能,因為有一組物到鏡面的距離不等于像到鏡面的距離。 (5)玻璃板的正反兩個面都能反射光,都能成像。 45、池中水的深度是 2m,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 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 距離是_,水中的月是_像(填實或虛) 46、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的實驗時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