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15.古詩兩首》教案【精品】_第1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15.古詩兩首》教案【精品】_第2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15.古詩兩首》教案【精品】_第3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15.古詩兩首》教案【精品】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古詩二首課型講讀課文授課2課時時間知識與能力1. 認識“曉、慈”等 11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行”,會寫本課“湖、蓮”等 8 個生字。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故事。背誦課文。教學3. 能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目標過程與方法在朗讀、想象中感受祖國的自然景觀,背誦古詩,積累優(yōu)美詩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大自然的熱愛之情。1. 認識“曉、慈”等 11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行”,會寫本課“湖、蓮”教學重點等 8 個生字。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故事。背誦課文。教學能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難點教學素材課件第一課時1. 學習古詩曉

2、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目標2. 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大意,背誦古詩。教具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準備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一、激趣導入 , 作者介紹()1. 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歷來就被人們稱為分鐘“人間天堂”你知道杭州西湖這個有名的景點嗎?(出示新課教學()分鐘課件 2:西湖美景圖片)通過杭州美景的圖有人把它比作圖畫,有人把它比作美女,無論是誰,片以及老師的描述,引發(fā)都會被它的美麗所折服。古往今來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學生對美景的向往,激發(fā)用佳句來贊美它。學生學習的興趣。2.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的古詩。 (板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3. 作者介紹 (出示課件 4)楊萬

3、里( 11271206) 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水(今屬江西)人。詩初學江西詩派,后轉以王安石及晚唐詩為宗,終則脫卻江西、晚唐窠臼,以構思新巧, 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 在當時稱為楊誠齋體。一生作詩二萬多首,傳世者僅為其一部分。亦能文。部分詩文關懷時政,反映民間疾苦,較為深切。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中興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誠齋集。二、自讀古詩,解決字詞1. 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應重點注意的地方。(如不認識的字、 不懂的詞、難寫的字等)朗讀指導 (出示課件 5):圖文結合,適時滲透曉出 / 凈慈寺 / 送/ 林子方學習方法的指導,化難畢竟

4、/ 西湖 / 六月中,風光 / 不與 / 四時同。為簡,幫助學生理解詩接天 / 蓮葉 / 無窮碧,映日 / 荷花 / 別樣紅。中的關鍵詞語,在朗讀提示:“慈”的讀音是“ci ”,不要念成了“ zi ”。 中、欣賞中感受詩歌所“映”是的韻母是“ in g”,不是“ in”。描繪的美。同學們在朗讀的時候按照劃分的節(jié)奏來讀,語速稍慢,讀出對西湖的夏天的贊美之情。學生反復讀詩。接受快的同學可以試著背詩。2. 進行自學,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學生匯報交流。 (出示課件 6)例:湖= 氵+ 湖蓮=艸+連荷=艸+何3. 師針對難寫字進行指導。通過引導學生對詩歌4.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詞語解釋。 (出示課件

5、 7)字面意思的理解,潛移曉:天剛亮。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畢竟: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jié)。同:相同。接天:像與天空相接。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默化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輕松理解詩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三、品悟古詩1. 有同學說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背詩,那么這首詩大意講的是什么呢?學生匯報。 (出示課件 8)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jié),此時的風光與四季不通過朗讀,加深對同。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好像與天相接,在太陽

6、的映照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詩歌的理解 ; 通過剖析詩歌中重點詞語,深化2.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板書:畢竟西湖 對詩歌的理解。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出示課件 9)師:這句詩是不是很突兀?這句描寫了什么?(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我們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1)自由讀讀古詩,你會有很多的發(fā)現的。(2)學生自由讀詩。(3)你看到了什么?生匯報。( 4)你能把你看到的這些帶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詩。重點引導學生通過“中”“同”等字眼體會夏季西湖的美景。(5)這一句寓情于景,反映作者什么心理?作者借風景說明自己對林子方的情

7、感也不相同。(6)你還有什么發(fā)現,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3.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板書: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示課件 10)(1)承接上一句,西湖美景和別處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的?(這句詩是具體說明)既鞏固了這節(jié)課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好像與天相接,在太陽的映照下所學的知識,又能鍛煉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這蓮葉與荷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花一樣美好。還積累了課外內容。(2)詩句描繪的畫面有哪些色彩?(出示課件 11)藍色的天空,碧綠的荷葉,紅紅的荷花。(3)讀了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出示課件 12)學生

8、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fā)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板書:寓情于景 )四、拓展延伸,作業(yè)布置 (出示課件 13)1. 六月的西湖,碧綠的荷葉上面,點點荷花顯得格外的紅艷。這樣的美景你一定也想看到吧。背誦這首詩了解既鞏固了這節(jié)課所學這首詩的意境。的知識,又能鍛煉學生) 2. 描寫荷花的詩句還有很多,請大家課下搜集至少兩的想象力,同時,還積首描寫荷花的古詩,抄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還可以給詩 累了課外內容。句配上自己的畫!畢竟西湖六月中,虛寫板書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計風光不與四時同。寓情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實景

9、映日荷花別樣紅。課堂作業(yè)新設計1. 選擇正確的讀音。慈( cí z ) 畢( bì b) 映( yìng yng)湖 (húh ù)窮( qíng qi óng)2. 選一選?!爱吘刮骱轮小敝小爱吘埂钡囊馑际牵?)A. 了結 B. 到底 C. 必定“曉出”指的是( )A. 太陽剛升起 B. 太陽剛落下 C.正午的太陽?!敖犹焐徣~無窮碧”中的“窮”指()A.貧窮 B.破舊 C.極 盡3. 填一填,并說說詩句的意思。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一句是詳寫西湖美景。詩句的意思是_【答案】1. cí b 

10、6;y ìnghúqi óng2. B AC3. 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好像與天相接,在太陽的映照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教學反思詩,同學們從小就會接觸到。同學們會被很多古詩。因此,對于古詩,同學們會比較感興趣。一、激趣導入,激發(fā)興趣。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在導入本課學習時,我出示了一組西湖美景的圖片, 那美麗的風景,靚麗的顏色很快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紛紛點評西湖美麗的景色,氣氛非常熱烈。趁著這個機會, 我趕緊導入了本課的學習。 這樣同學們帶著飽滿的情緒, 用高昂的熱情投入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二、運用讀來解決問題。在語文教育中,閱讀是必不可

11、少的。因此,我注重對同學們對讀的引導。我讓大家用多種方式讀, 在讀的過程中對生字和詩句加以指導。 首先,我對生字的讀法和寫法加以指導,提醒他們解決生字詞。三、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來把握詩句的內容。對于詩句意思的理解, 只要能解決重點詞語就可以了。 因此,我注重對詩句重點詞語的理解。 在解決了重點詞語的意思后, 我讓學生自主學習, 自己理解詩句的意思。四、激發(fā)想象。在語文教學中, 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方。 通過想象,我們會獲得更好的體驗。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讀詩句,又運用西湖美景的圖片,引導學生的想象,讓他們仿佛身在其中,產生美的感受。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在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對讓同

12、學們搜集荷花的詩句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夠, 指導不夠,讓作業(yè)流為形式, 沒有真正起到課內向課外延伸的作用。第二課時1. 學習古詩絕句。教學2. 正確讀寫詩中的生字。目標3.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絕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歡快的心情。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新課教學(分鐘一、知詩人,解題意通過對“詩仙” “詩師:同學們,我們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圣”的描述,引發(fā)學生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 “詩圣”, 興趣。他就是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板書:絕句)(出示課件 14)1. 關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出示課件15

13、)杜甫( 712 770)唐詩人。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祖籍 襄陽(今湖北襄陽市襄州區(qū)),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西南)。許多優(yōu)秀作品展示出唐代由開元、天寶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 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宋以后被尊為“詩圣”,對歷代詩歌創(chuàng)作均產生巨大影響。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等詩,皆為人傳誦。有杜工部集。2. 題目“絕句”是什么意思?(出示課件 16)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

14、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并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3. 請大家輕聲讀一遍古詩。用手中的工具書,查一查,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 17)兩個 / 黃鸝/ 鳴/ 翠柳,一行 / 白鷺 / 上/ 青天。窗含 / 西嶺 / 千秋雪,門泊 / 東吳 / 萬里船。二、創(chuàng)設情境,細讀古詩。1. 學習第一句詩 (出示課件 18)兩個黃鸝鳴翠柳(1)如果把詩配上畫,按照詩句的描繪,應該先畫什么?(黃鸝)(2)詩中那活波可愛、小巧玲瓏的黃

15、鸝鳥在什么地方?(柳樹間)(出示課件 19)詩人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 (翠)可見此時正是早春時節(jié), 那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上做什么?(鳴叫)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會在翠綠的柳間怎樣的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板書:兩個黃鸝鳴翠柳)2. 學習第二句詩一行白鷺上青天 (出示課件 20)讓學生明白“絕句”并不是詩的名字,拓展了學生視野。從詩中找景,在景中體會詩的意思,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定的學習方法。(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鳥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出現了白鷺。 教師用課件展示白鷺圖片,并介紹白鷺。(出示課件 21)介紹白鷺: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在天空中飛翔的身姿十分優(yōu)美。)(2)詩中寫的是一只

16、白鷺嗎?(不是)哪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藍的天空) (出示課件 22)(3)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真美??!讓學生們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齊讀第二句,讀出畫面的美。 (板書:一行白鷺上青天)3. 體會詩境(1)詩人作詩用語簡潔明快,畫面里的色彩,詩中都體現出來了, 你找到了詩中表示顏色的字了嗎?(黃、白、青、藍) (出示課件 23)(2)詩人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在我們面前。4. 學習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 (出示課件 24)(1)春意濃濃,生機勃勃,詩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時他

17、一抬頭卻又被另一處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遠處的西嶺雪山。(2)(出示課件 25)西嶺是位于成都西邊的岷山,那里的積雪終年不化,所以詩人說“千秋雪”。其中“含”是包括,囊括的意思。“含”字,顯示了透視的眼光, 作者是把西嶺之雪和方形的窗口放在一個平面上來欣賞,這“窗”如同油畫的框,而“西嶺千秋雪”則是框中的畫,這么高的山可以像油畫一樣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見“西嶺”之遠。 (板書:窗含西嶺千秋雪)5. 學習第四句。門泊東吳萬里船(出示課件 26)( 1)詩人向近處看,又看見門前的什么?(船課堂小結及拓展延只)問:船是停著還是行駛著?(停著)你是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的意思。這是來自

18、哪里的船?(東吳)( 2)因為從東吳到四川成都非常遙遠,所以詩中用了一個詞 - 萬里?,F在大家明白這句詩的意思了嗎?(門前還停泊著去東吳的船只)( 板書:門泊東吳萬里船)6. 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齊讀這首詩吧!三、橫縱觀,拓視野杜甫除了這首絕句之外,還有兩首絕句以供大家參考 , 希望同學們課下學習一下這兩首詩。(出示課件 27)絕句(杜甫)絕句(杜甫)伸()遲日江山麗,江碧鳥逾白,分鐘春風花草香。山青花欲燃。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板書內容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動近景一行白鷺上青天。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靜遠景門泊東吳萬里船。近景課堂作業(yè)新設計1. 看拼音寫詞語。j

19、u éj ùboh ánshnlngwúgu óè2. 解釋下列詞語或詩句。鳴:含:泊: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3. 填空。這首詩描寫色彩的詞語有: _;描寫動作的詞語有: _;表示數量的詞語有: _。4. 照樣子寫詞語。例子:兩個-黃鸝 -(翠柳 -(一行)千秋雪 -)窗-() 含-)()【答案】1. 絕句2. 鳴叫包含包括山嶺停泊吳國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 一行白鷺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 .3. 黃翠白青鳴上含泊兩個一行千秋萬里4. 白鷺萬里船泊青天門教學反思詩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簡意賅, 意境深遠。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

20、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 28 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以下是我的教學反思:一、知詩人,解題意。對于唐代的詩人,同學們首先會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在引入本課的學習時,我先從李白引入,然后介紹杜甫,這樣讓同學們同時對兩位偉大的詩人加深了印象。二、引導閱讀。詩歌的朗讀是需要劃分節(jié)奏的。由于這首詩中沒有難懂的詞語,所以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引導學生劃分詩句的節(jié)奏,讓同學們依據節(jié)奏朗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韻味,給同學們增加美的感受。三、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詩句所提供的畫面,引導同學們想象,從而創(chuàng)設情境,讓同學們在情境中感悟詩句,從而達到對詩句的理解。這種方法生動形象,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四、

21、拓展視野。絕句不是詩的名字,因此絕句有很多。通過設置這個版塊,讓同學們對古詩有一個新的了解。不足之處在于,我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對同學們進行當堂背誦訓練,讓孩子們課下背誦,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備課素材【教材分析】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自然景色,既贊美了祖國壯美的河山,又寫出了作者對祖國的文化熱愛的情感。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七絕。此詩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首二句以“畢竟”二字領起,一氣而下,既協調了平仄,又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然后順理成章,具體描繪了使他為之傾倒與動情的特異風光,著力表

22、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艷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于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詩的后兩句是互文,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韻生動,又凝練含蓄。絕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組詩絕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聽聞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后,心情愉快所作。 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后兩句詩人因見吳船而想念故鄉(xiāng)?!九c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林子方 :林子方舉進士后,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jiān)、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