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鹵代烴第2課時鹵代烴的重要實驗學案(人教版選修5)_第1頁
2.3鹵代烴第2課時鹵代烴的重要實驗學案(人教版選修5)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3 鹵代烴第 2 課時鹵代烴的重要實驗學案(人教版選修 5)目標要求 1理解鹵代烴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的實質。2學會檢驗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方法。一、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1.實驗原理(1) 通過鹵代烴的 _ 或_將鹵素原子轉化為鹵素離子。(2) AgNO3溶液與鹵素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3)根據沉淀顏色可確定鹵素種類。2.實驗步驟二、鹵代烴反應類型的證明1.實驗原理通過檢驗乙烯是否存在證明其反應類型。2.實驗裝置如右圖:(1)A 中除加入反應混合物外,還應加入若 C 中的溶液褪色,則可證明 A 中發(fā)生了消去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CH3CH2Br +乙醇NaOH/乙醇人NaOH_或 CH3

2、CH2BrCH2=CH2f+HBr。知識點 1 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1 為了檢驗某氯代烴中的氯元素,現(xiàn)進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A 取氯代烴少許,加入 AgNO3溶液B .取氯代烴少許與 NaOH 水溶液共熱,然后加入 AgNO3溶液C. 取氯代烴少許與 NaOH 水溶液共熱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D. 取氯代烴少許與 NaOH 乙醇溶液共熱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2.某學生將溴乙烷與 NaOH 溶液共熱幾分鐘后,冷卻, 滴入AgNO3溶液,結果未見到 淺黃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完成下列問題。,其目的是OBA 加熱時間太短B .不應冷卻后再加 A

3、gNO3溶液C.加入 AgNO3溶液前未用稀 HNO3酸化D .反應后的溶液中不存在 Br知識點 2 鹵代烴反應類型的證明3.溴乙烷在不同溶劑中與NaOH 發(fā)生不同類型的反應,生成不同的反應產物。某同學依據溴乙烷的性質,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鐵架臺、酒精燈略)驗證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的產物,請你一起參與探究。實驗操作I:在試管中加入 5 mL 1 mol/L NaOH 溶液和 5 mL 溴乙烷,振蕩。.=y,=-實驗操作H:將試管如圖固定后,水浴加熱。(1)用水浴加熱而不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的原因是_ ;試管口安裝一長導管的作用是觀察到_現(xiàn)象時,表明溴乙烷與 NaOH 溶液已完全反應。鑒定生成物中乙

4、醇的結構,可用的波譜是 _。(4)為證明溴乙烷在 NaOH 乙醇溶液中發(fā)生的是消去反應,在你設計的實驗方案中,需要檢驗的是 _,檢驗的方法是 _(需說明:所用的試劑、簡單的實驗操作及預測產生的實驗現(xiàn)象)。參考答案知識清單一、1.(1)水解反應 消去反應(2)Ag+ X一=AgXJ2.取少量鹵代烴;加入 NaOH 溶液;加熱煮沸;冷卻;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 AgNO3溶液二、2.(1)沸石 防止暴沸(2)CH2=CH2f+ NaBr + H20對點訓練1. C 檢驗鹵代烴中是否含有氯元素時,由于鹵代烴中的氯元素并非游離態(tài)的Cl,故應加入 NaOH 溶液或 NaOH 的醇溶液,并加熱,先使鹵代烴水解或發(fā)生消去反應,產生 Cl,然后加入稀 HNO3酸化,再加 AgNO3,根據產生白色沉淀確定鹵代烴中含有氯元素。先加 HNO3酸化,是為了防止 NaOH 與 AgNO3反應生成 AgOH,再轉化為 Ag2O 黑色沉淀干擾檢驗。2. C3.(1)使試管受熱均勻 溴乙烷沸點低,減少溴乙烷的損失(冷凝回流) (2)試管內溶液靜置后不分層(3)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4)生成的氣體將生成的氣體先通過盛有水的試管,再通入盛有酸性 KMnO4溶液的試管,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或直接通入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 溴乙烷與 NaOH 的乙醇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