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引用法規(guī)政策匯編_第1頁
家庭引用法規(guī)政策匯編_第2頁
家庭引用法規(guī)政策匯編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guī)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 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 工資、薪金所得。2、個體工商戶,企業(yè)等適用稅率表二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應發(fā)工資一四金)一3500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 稅率表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455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

2、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4513505注: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guī) 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9月1日后年終獎的計算方法其實還要沿用老方案,只是將 以前的

3、2000元的免征額改為了 3500元。根據(jù)該計算方法,年終 獎在征稅前先補足當月基本工資中不足3500元的部分,用剩下的部分除以12個月,再對照新表格以確定該采用哪一級稅率和 速算扣除數(shù)。舉個例子,在某一公司上班的工薪族劉小姐,2011年12月3日取得工資收入3400元,當月又一次性取得年終獎金 24100元,其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按照新個稅法,劉小姐因當月工資不足3500元,可用其取得的獎金收入24100元補足其差額部分100元,剩余24000 元除以12個月,得出月均收入2000元,其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分別為10唏口 105元。所以劉小姐這個月的應納稅額等于(24100+3400-

4、3500) X 10%105=2295 元。據(jù)稅務人士介紹,年終獎的數(shù)額一般較高,根據(jù)規(guī)定可 以除以12來適用較低稅率的計算方法,這樣大大減輕了納稅人 的稅負,但是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這種計稅辦法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只能 使用一次。如果雇員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的不同月份,分別取得了一次性獎金和年終雙薪, 那么,另一筆獎金在發(fā)放時需并入當月 工資,并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年終獎所得稅計算三種具體方法:一、年終獎高于(或等于)費用扣除額的計算按照年終獎繳稅規(guī)定,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2000元時,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二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

5、X適用稅率 -速算 扣除數(shù),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分別計算繳納 個人所得稅。例1李某2008年年終獎為12000元,當月工資、薪金收 入為2400元,則應納稅額為1195元。1、12000-12=1000 (元),適用稅率為 10%速算扣除數(shù) 為252、年終獎應納稅額為12000X 10%25= 1175 (元)3、 當月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為(2400-2000 )X 5%=20(元)4、當月合計應納稅額為 1175+20=1195 (元)二、取得年終獎當月個人工資、 薪金所得低于費用扣除額的 計算如果在發(fā)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個人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

6、,應將 年終獎減除"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再確定年終獎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這時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個人當月取得 年終獎-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 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X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例2:劉某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2000元(只有1400元), 2008年1月13日,該單位再向劉某發(fā)放 年終獎3000元,因此, 應將年終一次性獎金減除當月工資與費用扣除額 2000元之間的 差額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據(jù)此,劉某在獲得這筆 年終獎時, 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20元。計算過程為: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 (2000-1400 ) =2

7、400 (元)2400- 12=200元,適用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shù)為0;應納稅額為2400X 5%=120(元)三、是年終獎除以12低于2000也要納稅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是,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后的余額,低于法定費用扣除額2000元也應該納稅。因為納稅人的費用扣除額在工資中已扣除,用全年獎金除以12,主要是為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不能作為判斷是否納稅的依據(jù)。例3:高某全年一次性獎金為18000元,用全年獎金除以12 后為1500元,雖然這低于法定費用扣除額 2000元,但也應按相 應稅率繳納稅款1775元。18000- 12=1500元,適用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shù)為25應納稅額為18000

8、X 10%25=1775 (元)2009年8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關于明確個人所 得稅若干政策執(zhí)行問題的通知”。今后,單位在實行“雙薪制”(單位為雇員多發(fā)放一個月工資)后,“雙薪”應全額計算繳納 個人所得稅的方法停止執(zhí)行。通知指出,近期部分地區(qū)反映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執(zhí)行口徑不夠明確,為公平稅負,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 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 第一條,有關“雙薪制”的計稅 方法停止執(zhí)行。原辦法規(guī)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和其他單位在實行“雙薪制”后,個人因此而取得的“雙薪”,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對上述“雙薪”所得原則上 不再扣除費用(起征點

9、2000元),應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 適用稅率計算納稅(即第12個月工資和第13個月工資相加后再 扣除起征點費用)。四、單位發(fā)不含稅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取得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715號)規(guī)定,對于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由單位負擔的, 如果個人當月工資薪 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規(guī)定費用扣除額的,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公式如下:(一)按照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數(shù),查找相應適用稅率 A和速算扣除數(shù)A;(二)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 =(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 獎金收入一速算扣除數(shù) A)*( 1 一適用稅率A);(三)按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數(shù),重新查找適用稅率B和速算扣除數(shù)B;(四)應納稅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X適用稅率B一速算扣除數(shù)B.例4、假設某單位為每個員工發(fā)放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10825元,單位為每個人支付的個人所得稅為1175元。計算過程為:第一步,按照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數(shù),查找相應適用稅率 A和速算扣除數(shù)A;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