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人教新課標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訓練_第1頁
地理必修人教新課標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訓練_第2頁
地理必修人教新課標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訓練_第3頁
地理必修人教新課標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訓練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jié)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0分)1、下列事物是地質作用的結果的是 A月球表面的環(huán)形山 B荷蘭的圍海造田 C大寨的梯田 D石灰?guī)r變成大理巖2、下列關于內(nèi)、外力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內(nèi)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內(nèi)部的熱能B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C外力作用強度較小,速度緩慢,內(nèi)力作用激烈而迅速D內(nèi)力作用總的趨勢是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3、下列內(nèi)力作用中,哪種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最主要方式 A地震 B地殼運動 C巖漿活動 D變質作用4、下列地貌景觀,屬內(nèi)力作用的是 AU形的冰川谷 B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島 D戈壁、荒漠5、地殼垂直

2、運動的結果是   A地勢的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B常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  C發(fā)生地震、火山噴發(fā)         D巖層發(fā)生上下運動和彎曲變形6、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原因是 A風力侵蝕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流水搬運作用 D風力沉積作用7、造成花崗巖球狀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 B冰川 C風力 D溫度變化8、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現(xiàn)代冰川 A只在北極地區(qū)大面積分布 B在巴西高原沒有

3、分布C在低緯度地區(qū)沒有 D集中分布在高緯和高山地區(qū)9、下列地形區(qū)中,由于地殼水平運動形成的是 A東北平原 B東歐高原 C科迪勒拉山系 D剛果盆地10、下列各組地表形態(tài)中,是由同一種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瀑布、戈壁 B沙丘、沙灘 C三角洲、沖積扇 D沙灘、黃土高原讀下列四種地貌景觀圖,回答1113題:11、上述四種地貌景觀形成過程中,能量主要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是 AB C D12、上述四種地貌景觀的成因,與巖石的性質、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是 AB C D13、地貌景觀典型分布的地區(qū)依次是 A青藏高原、東歐平原、云貴高原、新西蘭北島B云貴高原、渭河平原、準噶爾盆地、夏威夷群島C喀斯特高原、東非

4、大裂谷、黃土高原、亞平寧半島D云貴高原、河西走廊、山東半島、臺灣島14、下列各類巖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花崗巖 B玄武巖 C石灰?guī)r D大理巖15、造成埃及獅身人面像嚴重缺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的侵蝕作用 B風化、風蝕作用C冰川的侵蝕作用 D流水的侵蝕作用16、下列關于巖石的相互轉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巖漿巖可以轉化為沉積巖和變質巖B沉積巖、巖漿巖經(jīng)侵蝕、搬運和堆積就可以轉化為變質巖C沉積巖、變質巖經(jīng)高溫熔融可轉化為巖漿巖D變質巖、巖漿巖在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產(chǎn)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轉化為沉積巖17、下列關于大理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形成于地殼的硅鎂層 B因外力作用而形成C按成因屬巖漿巖 D由

5、石灰?guī)r經(jīng)變質作用而生成18、黃土高原的成因是 A流水堆積作用 B地殼的上升運動C風力的堆積作用 D巖漿噴出地表19、在內(nèi)力作用中,塑造地表的最主要方式是 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 C變質作用 D侵蝕作用20、下列地區(qū)中,由地殼垂直運動形成的是 A大西洋 B東非大裂谷 C臺灣海峽 D喜馬拉雅山二、綜合題21、右圖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略圖圖”,按要求填空:(1)寫出大寫字母表示的含義: A B C D (2)寫出小寫字母表示的轉化條件:a b或e c d 22、讀各氣候帶風化殼發(fā)育階段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風化殼發(fā)育最好的地區(qū)是 ,其次是 (用數(shù)字代號)。(2)圖中4地區(qū)的緯度范圍大致是 ,該緯

6、度地帶植物生長量較小的原因是 。在地球上最典型的區(qū)域是 。(3)圖中四條曲線中,與風化殼發(fā)育的厚度有明顯對應關系的是 和 ,原因是 。(4)據(jù)圖可知影響風化殼發(fā)育的因素主要有 、 、 等(至少答三點)。23、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板塊名稱 A_ _; B_; C_ _; D_。(2)A、B兩大板塊間的邊界屬      邊界;C、D兩大板塊間的邊界屬_邊界。(3)E處高大山脈是由于_而形成的。F處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        _。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D 2、C 3、B 4、C 5、A 6、B 7、D 8、D 9、C 10、C 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D 18、C 19、A 20、C二、綜合題21、(1)巖漿巖 沉積巖 變質巖 巖漿 (2)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高溫、高壓 重熔再生 冷卻凝固22、(1)6 2(2)14°-30° 降水量太少,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3)植物生長量 降水量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降水多的地區(qū)生物及化學風化作用強烈(4)溫度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