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學案:第2課秦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_第1頁
原創(chuàng)學案:第2課秦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_第2頁
原創(chuàng)學案:第2課秦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_第3頁
原創(chuàng)學案:第2課秦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順德李兆基中學2011屆歷史高考備考復習資料第2課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考試大綱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知識點1:秦的統(tǒng)一(1)條件:秦國商鞅變法最徹底,使秦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迅速增強,為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不斷進行兼并戰(zhàn)爭,大國吞并小國,加強了各個地區(qū)的聯系;長期的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民強烈渴望結束戰(zhàn)爭,實現統(tǒng)一。(2)意義: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建立空前統(tǒng)一的大帝國;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知識點2: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1.皇帝制度(1)內容: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稱皇帝;皇位世襲;皇帝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

2、大權,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員由皇帝任免,軍隊由皇帝下令調動。(2)特征:權力的高度集中,這是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蕶嘀辽希簢乙磺袡嗔倲堄诨实垡蝗耸种小;饰皇酪u:“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是君主權力集中的另一體現。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1)概念:“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熬徘洹笔侵溉韵轮醒胝髀毮懿块T的重要官職。(2)職能:左、右丞相,“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圖籍,并負責監(jiān)察百官;太尉協助皇帝管理軍務。九卿分管國家和皇家的各種事務。(3)特點: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中央政府各級官員在地位、職責和權力等方面都處于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狀態(tài),任何

3、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集中于皇帝。“家天下”的特點。九卿中的諸多官職是為皇帝私家服務的,國與家同治是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特點。比較完備。三公九卿都有職責分工、地位、權力等規(guī)定。3.地方制度:廢分封,置郡縣(1)秦推行郡縣制原因:隨著血緣關系的疏遠,分封制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擁有很大獨立性的諸侯國,不受周王管制,造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割據混戰(zhàn)局面。秦始皇吸取教訓,削弱地方權力,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2)內容:郡為秦朝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ぜ壭姓C關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務,郡尉負責軍事和治安;郡丞輔佐郡守管理郡的行政及刑獄事務??は螺犎舾煽h??h令(不滿萬戶之縣長官稱縣長)、縣尉、縣丞的

4、職責與郡守、郡尉和郡丞相同??たh主要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h以下是鄉(xiāng)、里等基層行政機構。(3)意義:標志著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發(fā)生了劃時代變革。從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君主加強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經濟發(fā)展,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4)郡縣制與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是與宗法制相聯系,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郡縣制是在國家大一統(tǒng)的條件下實行的,是按地域劃分的。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并擁有封地;郡縣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官位不世襲,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諸侯國擁有很強的獨立性,容易發(fā)展為割據勢力;郡縣則是地方行政機構,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4.制定

5、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5.制定了細密、嚴苛的法律。 知識點3: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1)含義:專制主義是就中央的決策方式而言,特點是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央集權是指針對地方分權而言,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2)二者關系: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專制主義主要解決的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而中央集權主要解決的是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的矛盾。(3)出現原因:這一制度的出現是由封建經濟的經濟基礎決定的。因為封建經濟的分散性,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以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的安定,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封建地主階級

6、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鎮(zhèn)壓農民階級的反抗。(4)發(fā)展歷程:這一制度萌芽于戰(zhàn)國,確立于秦,鞏固于西漢,完善于隋唐,發(fā)展于宋元,空前強化于明清。(5)影響: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具有很大的開創(chuàng)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華民族的形成。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tǒng)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閱讀材料:材料一 “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

7、衛(wèi)而為守宰(宰:地方官),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報制四海,適于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辈牧隙?“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后乃謀臣獻畫(計策),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辈牧先?“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滑(兇惡狡猾之人)時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币陨先尾牧铣鲎粤谠饨ㄕ摬牧纤?“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變而

8、為郡縣,則知郡縣之弊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鳖櫻孜涮煜驴D利病書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柳宗元認為秦、漢、唐的過失分別是什么? 他要論證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顧炎武的觀點與柳宗元的觀點有何相同點?(3)顧炎武的觀點與柳宗元的觀點有何差異?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答:(1)_(2)_(3)_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竹簡,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時期陸續(xù)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內容律文中對農田水利、山林保護、牛馬飼養(yǎng)、國家糧食的貯存發(fā)放、貨幣流通、市場管理、工程興建、徭役征發(fā)、刑徒監(jiān)管、官吏任免、軍爵賞賜等

9、各方面,都有許多嚴格具體的規(guī)定秦律規(guī)定“盜徙封,贖耐”,即私自移動田界,要判處耐罪,可贖。嚴禁對私有土地的侵犯“盜”采別人桑葉不滿一錢者,也要判處30天勞役。律文中所見到的刑名計有斬首、磔(斷裂肢體)、棄市、斬左趾、鋈(鈦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輸邊筑城,女子舂米,均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自詹子慶中國古代史材料二 在田律、徭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關市律等律中,對勞動人民繳納田稅、賦稅、服徭役以及手工業(yè)生產和商業(yè)貿易活動都有明確規(guī)定和限制,違反者處以嚴厲的刑罰秦法對“宦大夫”等地主階級、“隸臣妾”等被壓迫階級的身份、地位以及戶籍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得任意變更。 摘自林明劍秦史稿 材料

10、三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后,以秦律為基礎,參照六國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經過漢朝的損益,成為唐以前歷代法律的藍本。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秦漢史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戰(zhàn)國,遂毀先王之法,滅禮誼之官,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潰而叛之。 摘自漢書·刑法志上述材料反映了秦時頒布的律法。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秦律的職能、特點、實質、作用等信息。(不得直譯和摘抄原文)答:_秦的過失是濫用民力,嚴刑酷法。漢的過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過失是兵制不當,地方軍權過重。(6分

11、)柳宗元的主要觀點是肯定郡縣制。(1分)兩人都肯定了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進步的。(2分)柳宗元肯定了郡縣制,但沒有指出造成秦朝滅亡、唐朝叛亂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縣制之上的皇權專制。顧炎武則指出郡縣制的弊端是皇權過分專制。( 2分)由于二人生活的時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異。( 2分)參考答案:(1)職能: 維護封建土地所有制,保護私有財產,保證地主對農民的經濟剝削(2分);規(guī)范社會經濟活動,重農抑商(2分);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秩序(2分)。 (2)特點:秦律內容繁復縝密,體現法家思想,嚴刑酷法,輕罪重刑。(2分)(3)實質: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專制統(tǒng)治,集中體現了地主階級的意志。(2分)(4)作用: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