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第一節(jié)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活動,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觀察、口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為既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又能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的人。二、教學重點:1、生物的多樣性;2、生物的特征難點:1、遺傳的多樣性; 2、應激性3、新陳代謝的概念三、教學方法:交流活動法、談話法、歸納法四、教學用具:圖片、掛圖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引導學生根據(jù)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
2、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的特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抽題討論(如果學生人多可兩組一題)小組選出組長、記錄員、發(fā)言人。小組研究討論結束后,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待各組完成后,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fā)言,而后其他小組同學再發(fā)言補充(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的活動,可以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和研究)。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著,那是不是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有生命存在呢?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園。范圍:在海平面以下約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約10000M這間,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上層。(一)物種多樣
3、性講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 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病毒等。你們知道在生物圈的三個圈層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嗎?我們來做一個活動,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試著將你熟悉的這個生物圈層的生物名稱寫在一張紙上,再與小組的伙伴交流一下,去掉重復的,統(tǒng)計你們小組總共列出多少種生物?;顒樱航涣魑锓N多樣性資料目的要求:豐富對物種多樣性的認識過程:1、將全班分組(約45人一組)推選組長。2、各組同學將熟悉的生物名稱寫在紙上,相互交流統(tǒng)計組內共列舉出多少種生物3、全班各組分別展示和交流統(tǒng)計結果4、教師將收集的資料展示討論:1、上述生物生活的環(huán)境怎樣的?2、為什么生物會
4、如此多種多樣結論: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動物、真菌、細菌、病毒等,約200多萬種,其中70%動物,22%植物和真菌,5%單細胞生物(二)遺傳多樣性講解:地球上生活著這么多的生物, 物種具有多樣性,下面我想請大家分析一下物種多樣性的原因。 (學生閱讀課文并討論) 總結:生物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差異,可以用基因的差別來解釋。兩種生物體內的眾多基因中只要有少量的差異,那這兩種生物的外在表現(xiàn)就有很大差別,所以我們說物種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遺傳的多樣性。 (三)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講解:通過我們前面的探討,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科學家們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環(huán)境統(tǒng)稱為生態(tài)系統(tǒng),所以生物
5、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閱讀后發(fā)言) 回答: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比生物圈小的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回答:還可以繼續(xù)劃分為次級生態(tài)系統(tǒng),小到一片森林、一個花園、一塊農田,都可以稱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總結:經過同學們的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地球生機盎然的根本,很難想像地球上只有人類會是什么樣子。所以,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我做起,保護身邊的每一棵小草、每一個小動物,為生物多樣性盡我們的一份力。 1、生態(tài)系統(tǒng):種類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
6、相互作用,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小結: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構成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 性)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圈。第2課時導入: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但卻有著共同的生物特征,是什么樣的生物特征呢?一、生物的特征:演示:觀察一滴水中的生命1、在學校附近的池塘中取一些水樣,放在燒杯中2、用滴管吸取一些水樣,滴加12滴于載玻片中央,加上蓋玻片。3、利用顯微鏡觀察水樣學生觀察現(xiàn)象、討論:在水樣中,即有生物,也有非生物,從中你看到了多少種生物?你是如何區(qū)別水滴中的生物與非生物的?應激性:促動水滴,里面的生物有反應。含羞草、叫別人的名字,
7、他會回應生長:水滴中的生物有大有小。小貓長大繁殖:蜻蜓點水新陳代謝:排泄、流汗、饑餓感小結:地球上的生物形色多種多樣,但它們卻有著共同的生命特征就是應激性、生長、繁殖和新陳代謝。作業(yè):課外補充題1、2七、板書設計: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第1節(jié)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生物生活的區(qū)域1、 生物圈2、 范圍 二、 生物的多樣性 植物 物種多樣性 微生物 動物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 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應激性生長三、生物的特征繁殖 新陳代謝(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節(jié) 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增強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處理數(shù)據(jù)的
8、能力;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改變生活方式、道德觀念;理解非生物因素,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和測量,說明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探究過程的認識。二、教學重點:1、非生物因素,2、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3、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難點:1、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2、測量不同植被環(huán)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三、教學方法:探究法、實驗法、分析法四、教學工具:圖片、錄相、實驗材料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復習:1、生物圈?2、生物多樣性?3、生物特征?情景引入:請同學們想一想,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農田中小麥的生長呢?學生踴躍發(fā)言:有陽光、水分、溫度
9、、土壤,還有空氣。講解:我們知道每一種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生物也能適應、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那么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認識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講解:今天我們來了解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剛才我們分析了影響小麥生長的因素很多,我們把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形態(tài)、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tài)因素。生態(tài)因素又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板書:生態(tài)因素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互助:企鵝孵卵競爭:梅花鹿在交配時捕食:獅捕與班馬共棲:海葵與蟹寄生:蛔蟲與人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保護色:壁虎、北極熊擬態(tài):竹節(jié)蟲警戒色:胡蜂、河豚、夾竹桃小結:環(huán)境影
10、響生物的生存: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生物因素:相互斗爭、互惠互利、捕食、互相幫助教學反饋:1、環(huán)境?2、生態(tài)因素?3、非生物因素?引言:生物的生存和發(fā)展不僅受環(huán)境的影響,反過來也會影響環(huán)境?;顒樱簻y量不同植被環(huán)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一、目的要求1、學會用干濕計測量裸地草坪和灌木叢的空氣溫度和濕度的方法2、分析實測的數(shù)據(jù),說明不同植被對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影響。二、材料器具干濕計一套、手表一塊、傘或其他遮陽物。三、方法步驟1、在你的筆記本中準備3份用于記錄的表格,分別用于早、中、晚不同時間的實測記錄。2、本組同學分成3 個小組,確定好3個小組實測的具體地點,分別于7:00、13:
11、00、19:00小 結: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tài)、生理、分布的因素是生態(tài)因素。生態(tài)因素包括生物因素與非生物因素。作業(yè):完成課后習題七、板書設計:第1節(jié) 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 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水分 種內:相互幫助、相互斗爭一、 生態(tài)因素生物因素: 種間:互惠互利、捕食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節(jié) 生物是探索生命的科學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科學家及其主要貢獻;能初步認識到生命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么是生物學;2.過程與方法:列舉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意義;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
12、分類及探究合作能力二、教學重點:1、認識生物學家及生物學的發(fā)展歷程。2、掌握研究生物學的方法。難點:樹立勇于探索、求真務實的觀念。三、教學方法:探究法活動法四、教學用具:圖片、錄相、文獻材料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導入:打開生物學大門的鑰匙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講授新課:生物學的形成和發(fā)展是與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分不開的。你知道生物學家是怎樣工作的嗎?你心目中的生物學家是什么樣子的?一、活動:談談你心目中的生物學家1、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什么是科學活動?把你們認為屬于科學活動的內容寫下來。2、舉例說出生物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環(huán)境和方法。3、你心目中的生物學家應具有哪些特征?將你們小組討論
13、的結果寫下來。探究活動:討論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1、生物學的研究內容(討論)2、人們進行生物學研究有哪些主要方法。3、當今世界各國為什么都在加強生物學研究?二、歷史上幾位杰出貢獻的科學家1、林奈與生物分類:瑞典科學家林奈根據(jù)生物的習性、形態(tài)、大小各異將當時已知的動物和植物排列成一個有規(guī)律的完整系統(tǒng),他的研究使得分類學稱為一門科學,因此,林奈被稱為”分類學之父”。 分類方式:界、門、綱、目、科、屬、種。2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達爾文運用考察、分類、調查、比較等方法,揭示了地球上所以的生物都來源于共同的祖先,不同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從而建立了“進化學說”3、哈維與血液循環(huán)的發(fā)現(xiàn):用結扎和剖切血
14、管放血的實驗方法,研究血液流動方向。從而發(fā)現(xiàn)了血液循環(huán)。對上述問題繼續(xù)進行全班交流。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與人類基因組計劃:沃森.克里克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現(xiàn)象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tài)的科學。小結:生物學家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選擇的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分類、調查、實驗等方法,其中實驗法最重要。 作業(yè):P26思考練習七、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 生物是探索生命的科學觀察法 一、生物學研究的方法 分類法實驗法(重要)調查法二、歷史上幾位杰出貢獻的科學家1、林奈與生物分類;分類方式-界、門、綱、目、科、屬、種2、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3、
15、哈維與血液循環(huán)的發(fā)現(xiàn)反思:第二節(jié)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說出實驗法研究的一般步驟;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技巧。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和熱愛大自然二、教學重點:1、使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2、能夠歸納出實驗法研究的基本步驟與過程。難點:1、使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2、能夠歸納出實驗法研究的基本步驟與過程。三、教學方法:閱讀法和討論法、講解法。四、教學用具:錄相、材料,自制鼠婦實驗裝置、鼠婦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復習:請將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用線連接起來。林奈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達爾文 生物分類系統(tǒng)哈維 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的
16、理論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環(huán)導入新課:生物科學工作者利用觀察、調查、分類 、實驗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學事實,然后在各種科學事實間建立起合理的聯(lián)系,再尋找事實產生的原因,提出解釋事實的各種假說和理論。其中,實驗法是現(xiàn)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閱讀材料:教材P27-28一、響尾蛇追尋獵物的過程:響尾蛇的背景:響尾蛇是一種產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毒蛇,長達兩米。吃獵物的方式咬-放-追尋-吃提出問題:它是如何找到它放走的獵物的?討論題 :1、實驗中兩只死老鼠的惟一區(qū)別是什么?2、為什么要設計一只沒有被響尾蛇襲擊的死老鼠? 3、實驗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幾個步驟?4、在“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
17、影響”的實驗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驟?三種情況1、 靠眼睛-視力弱2、 靠眼前的感熱部位-距離遠3、 靠舌感受空氣中的氣味總結并板書:實驗的方法步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并記錄、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二、鼠婦的實驗P29小結:一般實驗的步驟。每個實驗只設一個變量因素,每個變量因素應該設置對照試驗。實驗法的一般操作步驟包括了1、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記錄6、分析實驗現(xiàn)象7、得出結論。作業(yè):1、實驗法的基本操作步驟2、課外補充題七、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收集與問題相關的
18、資料提出假設1、實驗的 設計實驗方案方法步驟 實施實驗并記錄 分析實驗現(xiàn)象 得出結論2、 一個實驗往往只有一個變量因素,每個變量因素要做它的對照實驗。第三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第一節(ji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說出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學會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練習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初步學會畫細胞結構圖;使學生學會制作臨時裝片;學會畫細胞結構圖。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練習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練習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圖。二、教學重點:1、顯微鏡的各部分結
19、構及顯微鏡的使用方法;2、練習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3、臨時裝片的制作,認識植物細胞的結構。難點:1、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方法;2、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3、不同類型植物細胞的認識及區(qū)別。三、教學方法:實驗法,觀察法四、教學用具:顯微鏡、擦鏡紙、紗布洋蔥鱗片葉、番茄等。五、課時安排:3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課前復習:1、什么是生物學? 2、生物科學工作者通常利用( )等方法研究有關生物的科學事實?3、實驗法一般包括( )等重要步驟。導入新課:盡管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但是,它們所表現(xiàn)的生命活動的特征卻是大同小異。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千差萬異的生物會表現(xiàn)出相似的生命活動
20、特征呢?原來,除病毒外的絕大多數(shù)生物都是由細胞(CELL)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要想探索生命的奧秘,必須認識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蟲等多細胞生物:由許多細胞組成的生物。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科學家們常常用顯微鏡來研究細胞。一、活動:練習使用顯微鏡目的要求:說出普通顯微鏡主要構件的名稱和用途二、練習使用顯微鏡,學會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嘗試使用低倍鏡觀察生物玻片標本。材料器具:顯微鏡、寫有“上”字的玻片、擦鏡紙、紗布。方法步驟:1、認識顯微鏡的結構2、練習使用顯微鏡 取鏡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收放討論:1、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驟?使用過程
21、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2、視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實際大小放大了多少倍?3、若視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樣操作才能將其移至視野中央?小結:顯微鏡的結構包括機械部分與光學部分,正確使用顯微鏡的五大步驟1、取鏡安放2、對光3、放置玻片標本4、觀察5、收放。注意:顯微鏡中的圖像是相反并且倒置的。第2課時復習導入: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師燒苗? 在使用顯微鏡中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二、 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制作過程P37動物細胞的結構:1、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 外部環(huán)境分開,對細胞具有保護作用。2、細胞核:有染色質等結構,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3、細胞質:細胞的許多生命活動活動都是在細胞質中完成的。三、 洋蔥
22、表皮細胞的制作過程P39植物細胞結構: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細胞膜:物質進出的通道。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細胞質:物質交換的場所。液 泡:內有細胞液,其內有色素,多種物質。葉綠體:葉綠素小結: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同的結構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不同的結構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第3課時動植物細胞的比較: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胞壁沒有有細胞膜有有細胞質有線粒體,沒有液泡和葉綠體。有線粒體,有液泡,綠色部分有葉綠體細胞核有有作業(yè):1、顯微鏡的基本操作方法 P45 思考練習1、補充題小結:顯微鏡的結構包括機械部分與光學部分,正確使用顯微鏡的五大步驟1、取鏡安放2、對光3、放置玻片標本4、觀
23、察5、收放。注意:顯微鏡中的圖像是相反并且倒置的。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同的結構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不同的結構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七、板書設計:第3章 細胞第1節(jié) 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機械部分:鏡座 鏡柱 鏡臂 載物臺轉換器 粗、細準焦螺旋顯微鏡的結夠光學部分:目鏡 物鏡 反光鏡 遮光器顯微鏡的用法: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收放(一)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物質進出的通道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細胞質:物質交換的場所(二)植物細胞結構: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細胞膜:物質進出的通道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細胞質:物質交換的場所-葉綠體 液泡(三)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植物細胞有:細胞壁、
24、葉綠體、液泡第二節(jié)細胞是生命生命活動的單位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觀察變形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運動方式。初步學會顯微鏡高倍物鏡的使用方法;2.過程與方法:描述細胞的生命活動,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單位;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二、教學重點:觀察變形蟲;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難點:制作變形蟲裝片,觀察變形蟲;細胞核在細胞中的作用。三、教學方法:觀察法,實驗法;說明分析法,讀書指導法。四、教學用具:顯微鏡,載玻片;掛圖、材料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課前復習:1、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2、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3、動植物細胞的異同?導入新課:通過用顯微鏡觀察
25、,我們知道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人體也不例外。那么,細胞是怎樣生活的?細胞的生命活動與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又有什么關系?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觀察一種生活在水質潔凈的溪流或池塘中的小動物-變形蟲。講授新課:一、活動目標:1、觀察變形蟲的形態(tài)結構;2、觀察變形蟲的運動及其攝取食物的活動;3、學會使用顯微鏡高倍物鏡觀察細胞?;顒訙蕚洌鹤冃蜗x培養(yǎng)液、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吸管、吸水紙。過程和方法1、制作變形蟲玻片標本。2、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變形蟲。(注意縮小光圈)3、用高倍鏡觀察變形蟲,觀察:變形蟲伸出偽足,在載玻上作緩慢運動;運動時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伸出偽足攝取食物的方式;細胞質內有大小不等的食
26、物泡。4、染色:用醋酸甲基綠溶液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對側引流,然后用顯微鏡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到染色的細胞核。討論:1、變形蟲運動時,它的細胞形態(tài)如何變化?2、變形蟲攝取食物時,它的細胞發(fā)生怎樣變化?3、變形蟲的形態(tài)變化與細胞的哪些結構有關?總結,變形蟲結構簡單,身體只有一個細胞。但是,構成變形蟲身體的這個細胞能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動,如:運動、取食、消化、吸收、排泄、呼吸、生殖以及對外界刺激發(fā)生反應等。多細胞動物是由許多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與變形蟲細胞一樣,都可以獨立地進行生命活動。所以,細胞是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單位。那么,變形蟲是怎樣完成這些生命活動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
27、請同學們做好預習。第2課時復習導入:1、變形蟲是如何運動的?2、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它沒有口,它是如何進行攝食的一、 細胞的生命活動(一) 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細胞膜就是保證細胞正常說的一道屏障。細胞膜將細胞與外部環(huán)境分開,起到保護細胞的作用。與此同時,細胞膜具有進行物質交換的功能,他既能夠有選擇地從外界環(huán)境吸收細胞生物必須的物質,又能夠將細胞產生的廢物排泄到外界環(huán)境。這樣,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不斷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保證細胞進行正常的生活。 (二)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它的能量來源于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水分、礦物質等多種物質,其中糖類、脂肪、蛋白質是貯存著能量的
28、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分解時釋放能量供給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利用。二、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實驗一實驗二P48細胞核是細胞中重要的結構,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起到控制作用,此外,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也有重要作用。三、多細胞生物的特點 小結:細胞分裂首先是遺傳物質復制(一分為二)-細胞質(一分為二)-細胞膜融合-形成兩個新細胞。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起到控制作用;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也有重要作用。作業(yè):課外補充題 1、2板書設計:第3節(jié)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一、 細胞的體積-小二、 細胞分裂三、 細胞分裂過程:動物細胞的分裂 植物細胞的分裂四、 細胞分裂的特點:遺產物質平均分配五、
29、細胞分裂的意義第四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一節(jié)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四種基本組織;2.過程與方法:解釋細胞是組織成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識別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二、教學重點:觀察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永久切片通過仔細分析、比較、歸納,找出共同點。難點: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的細胞特點通過仔細分析、比較、歸納,找出共同點。三、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歸納總結法四、教學用具:永久切片、顯微鏡、圖片等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課前復習:1、 細胞是如何進行
30、分裂的?2、 細胞分裂是生物體、和的基礎。導入新課: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在多細胞生物中,細胞又是怎樣構成結構功能極其復雜的生物體的呢?講授新課:一、 細胞分化:受精卵分裂,形成許多形態(tài)、結構、類似的新細胞,在生物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其中大多數(shù)細胞發(fā)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二、 組織: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許多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稱組織。插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圖三、活動目的要求:觀察人體基本組織的切片,認識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材料器具:人體基本組織的永久切片、顯微鏡。方法步驟:對照課本上的插圖,用
31、顯微鏡分別觀察四種基本組織的永久切片。討論:P59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和功能是什么?植物體的組織:小結:構成動物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第2課時復習導入:1、組織的概念2、構成動物體的基本組織?3、植物體的基本組織是這樣的呢?分生組織:展示分生組織的圖片。分布:植物和芽中特點:細胞比較小,細胞壁薄,細胞核比較大,細胞質黏稠,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斷的分裂新細胞,新細胞經過分化形成各種組織。功能:分裂增生能力。保護組織:插入保護組織的圖片。分布:覆蓋在植物體表面。功能:對內部的各種組織起到保護作用。減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還能
32、控制植物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營養(yǎng)組織:插入營養(yǎng)組織的圖片特點:細胞壁薄,液泡大。功能:有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輸導組織:插入輸導組織的圖片。功能:運輸水和無機鹽,導管運輸有機物,篩管小結:人與動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植物體的基本組織包括: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于分省生織。其中分生組織是其它組織的基礎。作業(yè):P61 思考練習1、2七、板書設計:第4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1節(jié)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一、 人與動物體的基本組織上皮組織:保護作用結締組織:支持、保護、連接、營養(yǎng)肌肉組織:收縮、舒張神經組織:接受刺激,產生和傳導興奮二 、植物體的基本組織:1、 保護組織
33、:覆蓋在植物體表面起到保護作用2、 營養(yǎng)組織:貯存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葉肉3、 輸導組織:運送物質,導管:水與無機鹽分生組織:始終保持分生能力,如根尖、芽尖第二節(jié)生物體由器官和系統(tǒng)組成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根據(jù)實驗指導,解剖識別雞翅中的主要組織,誝組織如何構成器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能以人或高等植物為例,分析說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細胞是怎樣組織成多細胞生物體的二、教學重點 1、通過解剖觀察雞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組織是如何構成器官的;2、以人體為例,說明器官是如何進一步構成人體和動
34、物體的,以及植物的六大器官如何構成植物體等內容難點:1、組織好解剖觀察實驗;2、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得出器官、系統(tǒng)的概念。三、教學方法: 實驗法,觀察法;討論法、講解法四、教學用具:雞翅;掛圖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課前復習:植物體的主要基本組織?動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導入新課:相同的細胞群形成組織,組織又是如何進一步構成生物體的呢?觀察圖43插入圖10、JPG,想一想,細胞群形成組織后是如何進一步構成生物體的?飛行是鳥類主要的運動方式,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下,由骨骼、皮膚、肌肉和羽毛所構成的翼和尾等飛行器官共同完成的。鳥類的翼是前肢特化而成的,是飛翔的重要器官。它是如何構成的呢?通過下
35、面雞翅的解剖與觀察,你可以找到答案?;顒樱航馄视^察雞翅P621、 將雞翅放在解剖盤中。2、 小心剝去雞翅上的皮膚,吸去多余的水分。3、 找出脂肪。脂肪通常呈小塊狀,附在皮膚下面,呈微黃色。4、 小心地將肌肉束分開。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粉紅色的束狀結構。5、 找出韌帶和肌腱。韌帶是白色的有韌性的組織,將相鄰的骨骼連起來。肌腱也是白色的有韌性的組織,將肌肉與骨骼連在一起。討論:1、 構成雞翅的組織主要有哪幾種?2、 不同的組織在雞翅上排列的順序有什么特點?3、 雞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展示心臟、眼睛、腦等的圖片。一、 器官: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二、 系統(tǒng):難
36、免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tǒng)。展示動物體的八大系統(tǒng)。器官構成高等動物的八大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地、泌尿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系統(tǒng)生死、內分泌系統(tǒng)。八大系統(tǒng)構成人體和動物體植物體的構成: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器官構成植物體:小結:動物結構層次與植物結構層次都有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結構層次與植物結構層次相比較多了八大系統(tǒng),這八大系統(tǒng)既是獨立的又相互作用共同維持動物的生命活動。作業(yè):P65 思考練習1七、板書設計:第2節(jié)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tǒng)一、 器官(概念)二、 系統(tǒng)三、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分化)-組織-器官
37、-系統(tǒng)-動物體四、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第五章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一節(jié)光合作用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揭示柳苗生長之迷,提出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探索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練習制作徒手切片,用顯微鏡觀察葉的橫切面和表皮,識別葉片的結構。2.過程與方法: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和場所,闡明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原理對作物種植的指導意義,使學生形成科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實際操作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練習制作徒手切片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樂于探究的學習精神二、教學重點
38、:1、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簡史。2、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3、探索光合作用釋 放氧氣。4、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5、制作和觀察徒手切片6、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難點:1、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簡史,2、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探索光合作用釋放氧氣。3、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三、教學方法:材料分析法,實驗法,觀察法四、教學用具:材料,植物、刀片等五、課時安排:4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課前復習:1、 大多數(shù)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都是從開始的。2、 和使生物體逐漸生長。3、 、相同的細胞群形成組織。導入新課:一粒種子入土,能萌發(fā)長成幼苗,一棵幼嫩的小苗,可長成一株參天大樹,一棵果樹可結出豐碩的果實。但是你想
39、過嗎,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需要哪些物質?這些物質又來源于哪里?這些問題的答案涉及光合作用的奧秘。講授新課:柳苗生長之迷:一、 十七世紀以前:植物從土壤中獲得生長需要的各種物質。二、 十七世紀上半葉: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實驗:結果:柳苗增重74.5KG,壤重量減少0.057KG。得出結論:柳苗生長所需的物質,不是由土壤直接轉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質。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得斯特利實驗: 結論:蠟燭燃燒會污染空氣,使小鼠窒息而死,綠色植物則能夠光華因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三、 1779年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綠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凈化空氣,四、1782年,瑞士牧師謝尼伯:植物
40、在光下放出氧氣的同時,還要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五、瑞士學者索熱爾:綠色植物在光下同時還要消耗水。六、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綠葉在下能產生淀粉即有機物。討論:1、海爾蒙特的實驗結論完全正確嗎?2、當人們普得斯特利實驗重復時,有的獲得成功,有的總是失敗,為什么呢?3、英格豪斯實驗結果說明光合作用的條件是什么?小結:參與光合作用的物質有水、二氧化碳、氧氣、淀粉、光照、葉綠體第2課時復習導入:各位科學家得出的實驗結果?活動: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演示實驗1:檢驗光合作用釋放氧氣1取一個玻璃水槽,注滿清水,按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氫鈉,用玻璃棒攪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將采集的金魚
41、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帶頂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內,井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將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墊上兩個小木條,3取一支盛滿清水的試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轉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試管上,試管內要充滿水。4將實驗裝置放在溫暖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里,使金魚藻接受陽光照射。久,你可以看到許多氣泡從金魚藻放出,并聚集在試管頂端。5待收集約12管氣體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試管并立即倒轉,水落到試管的下部。然后,將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或牙簽伸入試管中。請注意觀察衛(wèi)生香或牙簽的燃燒情況。演示實驗2:檢驗光合作用釋放二氧化碳1剪取天竺葵(或馬鈴薯、甘薯)帶有5-6片葉的枝條,插入盛有清水
42、的小燒杯中,放在暗處23d。2在玻璃板上放置一個培養(yǎng)皿,將少量25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倒入培養(yǎng)皿里,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然后,將裝有枝條的小燒杯放在培養(yǎng)皿里,用廣口瓶或大玻璃罐頭瓶罩住實驗裝置,并在瓶43將上述兩套實驗裝置移到光下照射2h。然后,揭開玻璃罩,從兩個枝條上1各摘取一片葉,分別檢驗兩葉片中是否有淀粉的存在。小結:在光合作用中,水與二氧化碳是原料;光照時條件;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氧氣與淀粉是產物。在進行操作是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像要對植物進行暗處理,要注意化學藥品的腐蝕性,還要注意實驗過程的科學性。作業(yè):課外補充1、2、3第2課時課前復習:1、光合
43、作用的產物和條件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場所是什么?導入新課:為什么有些植物葉片的上表面呈深綠色,而下表面呈淺綠色呢?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從哪里出入葉片?葉綠體又是怎樣分布的?用顯微鏡觀察葉片的結構,將會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活動:觀察葉片的結構材料器具:鮮嫩的植物葉片、雙面刀片、毛筆、鑷子、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滴管、紗布、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方法步驟:、制作葉片的臨時切片。()取一片雙子葉植物的葉片,放在載玻片上。()用手捏緊并排的兩個刀片,切割載玻片上的葉片。(3)重復切幾次,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將切下的葉片薄片放人 盤有清水的玻璃皿里。(4)用毛筆從水中選取最薄的葉片切
44、片,放在一張潔凈的載玻片上,制作成臨時切片。2觀察葉片的結構用低倍顯微鏡現(xiàn)察葉片的臨時切片,找出薄而比較完整的葉片部位,對照圖58現(xiàn)察葉片的結構,區(qū)分出上表皮、下表皮,葉肉和葉脈,識別各個部分的細胞結構特征,并思考有關問題。3觀察葉片的下表皮(1)用鑷子撕下一小塊植物(如蠶豆)葉的下表皮,制成臨時裝片。(2)用低倍顯微鏡觀察葉表皮上成對呈半月形的細胞,這就是保衛(wèi)細胞。保衛(wèi)細胞與一般表皮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畫出葉片下表皮上由兩個保衛(wèi)細胞組成的氣孔及其相連的幾個表皮細胞圖。討論:1現(xiàn)察葉片的橫切面結構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臨時切片?2在葉片結構的哪些細胞內部有綠色顆粒結構?葉
45、片內綠色顆粒結構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小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利用葉綠體在光照條件下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淀粉中的化學能并且釋放氧氣。它主要在含有葉綠體較多的柵欄組織中進行。作業(yè):P82 1、2第4課時復習導入1、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是什么?2、光合作用可以釋放什么氣體?3、光合作用需要?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場所?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引入新課:根據(jù)前幾節(jié)課的科學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將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源、場所和產物用下面的反應式表示: 光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葉綠體光合作用包含兩種變化(實質) :物質轉變:二氧化碳和水等簡單的無機物轉變成淀粉等復雜的有機物。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
46、化學能。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意義:1、 動物和人的食物來源。人類利用的多種原料,2、 物、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源。3、 物的光合作用則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從而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wěn)定。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立體高效種植小結:光合作用包含兩種變化(實質) :物質轉變:二氧化碳和水等簡單的無機物轉變成淀粉等復雜的有機物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作業(yè):易百分習題1、2、3、4七、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光合作用 水,二氧化碳-原料 光照-條件一、光合作用
47、 淀粉,氧氣-產物 葉綠體-場所淀粉溶液滴加碘液會變?yōu)樗{色二、葉片與光合作用1、表皮:上表皮 無色透明,有角質層。下表皮 屬于保護組織氣孔:由保衛(wèi)細胞圍成,是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門戶。2、葉肉:由葉肉細胞組成柵欄組織:細胞呈圓柱形,含葉綠體多,排列緊密和整齊海綿組織:細胞形狀不規(guī)則,含葉綠體少,排列疏松。3、 葉脈:支持,輸導網(wǎng)狀葉脈,平行葉脈導管:輸導水和無機鹽篩管:輸導有機物三、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1、實質:物質轉變;能量轉化2、意義:動物和人的食物來源。人類利用的多種原料;物、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源;植物的光合作用則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從而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
48、的含量相對穩(wěn)定。四、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立體高效種植第2節(jié) 呼吸作用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觀察綠色植物的呼吸現(xiàn)象,2過程與方法:、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發(fā)生部觀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發(fā)生部位,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說明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二、教學重點:1、植物的呼吸現(xiàn)象;2、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難點:1、植物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概念三、教學方法:演示實驗法,觀察法,分析法四、教學用具:玻璃瓶,種子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課前復習: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什么 ?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什么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導
49、入新課: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只有被分解后其中儲存的能量才能被利用。有機物分解是通過呼吸作用來完成的,讓我們通過實驗來了解植物體的呼吸作用。觀察植物的呼吸現(xiàn)象:演示實驗一、種子萌發(fā)時吸收氧氣現(xiàn)象:燃燒的蠟燭放進甲瓶里,立即熄滅了,說明甲瓶晨缺少氧氣。結論:萌發(fā)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氧氣。一、活動: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原理:植物體的根、莖、葉、花和果實等各種器官,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即然種子細胞時刻進行呼吸作用,構成其他植物器官的細胞是否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呢?提示:1、萌發(fā)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煮熟種子則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請同學們在這個事實的啟發(fā)下,對總題作出合理的假設。2、制定檢驗假設的實驗
50、計劃時,要先確定實驗材料。3、設計實驗方案時,可參照萌發(fā)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實驗。4、實施你組制定的實驗計劃,觀察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結論:用新鮮的根、莖、葉、花和果實做實驗材料時,都能觀察到植物的呼吸現(xiàn)象,這表明:植物呼吸作用的部位是在細胞。第2課時呼吸作用的原理:有機物 +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儲存能量) 線粒體 概念: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意義:植物的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動力。小結:植物通過線粒體將有機物以呼吸的形式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還釋放能量供給植物體生命活動的需要。作業(yè):思考與練習:P861、2七、板書設計
51、第2節(jié) 呼吸作用1、 呼吸現(xiàn)象2、 呼吸作用: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3、 反應式: 有機物 +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儲存能量) 線粒體第3節(jié) 吸收作用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闡述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的原理;2.過程與方法:識別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結構基礎根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二、教學重點: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法;2、根毛細胞對水分的吸收;3、綠色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難點:1、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法;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三、教學方法:實驗法,
52、觀察法,分析法四、教學用具:玻璃瓶,種子等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組織教學課前復習:1、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義?導入新課:植物體通過呼吸作用能夠釋放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用來做什么呢?活動: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提示:(1)根據(jù)生活事實,組內圍繞著黃瓜細胞吸水或失水的條件進行討論,然后提出問題,并就其中一個問題進行研究。(2)檢驗假設制定計劃時,建議選用蘿卜或馬鈴薯做實驗材料。設計的實驗方案要能夠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可考慮使用下列實驗器具:小菜板和菜刀,天平及砝碼,500ML量筒、燒杯(4個)、清水、20%食鹽水。1、 用放大鏡觀察幼苗的成熟區(qū),討論:1、根的主要吸水區(qū)域是根尖的哪個部分?2、 根與土壤接觸的表面積是怎樣擴大的?結論:植物根部生有大量根毛,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吸水:根毛的細胞液濃度總是大于土壤溶液濃度,于是,根毛細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燒苗: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的細胞液濃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高考生物備考教學設計: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 篷房搭建合同范本
- 13 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Unit 1 Teenage Lif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冊
- 10《吃飯有講究》第2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Module 7 Unit 2 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 11-1《過秦論》(教學設計)高二語文同步高效課堂(統(tǒng)編版 選擇性必修中冊)
- 7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軍訓結束匯報表演上新生代表的演講稿
- 公司推廣策劃合同范本
- 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FX5U) 課件 模塊3 基本邏輯指令的應用
-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人才需求崗位分析及崗位職責能力分析報告
- 2024年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實變函數(shù)》電子教案
- HYT 215-2017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評價技術指南
- 學校安全教育培訓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
- SHT 3005-2016 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guī)范
- 2024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陽光分級閱讀 Letters for Mr James 課件
- 占道作業(yè)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技術要求
- 《肝豆狀核變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