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級流體力學Ⅰ試卷A標準答案_第1頁
06級流體力學Ⅰ試卷A標準答案_第2頁
06級流體力學Ⅰ試卷A標準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裝 訂 線 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試卷(A)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一、是非判斷題:(對者打“”,錯者打“×”,每小題2.5分,計30分)1在一定剪切力作用下,能夠變形的物質都叫做流體。×2流體之所以作為連續(xù)介質假設,是因為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宏觀流體的機械運動。3流體的體積壓縮系數(shù)P是一個有因次的物理量,其單位與流體壓強的單位相反。4有勢質量力的勢函數(shù)與流體壓強之間的關系可以寫成 。5冷、熱流體的相對壓力沿高度方向的變化規(guī)律是不同的,位置越高的地方,冷氣體的相對壓力越大。×6在穩(wěn)定流場中,流體的當?shù)丶铀俣葹榱?;在均勻流?/p>

2、中,流體的遷移加速度為零。7由速度分布式 可知,該速度場為三維的不穩(wěn)定速度場。×8若流場中流體質點的流線與跡線均為圓周線,那么該流場一定是有旋流場。×9在不可壓縮三維無旋流場中,流函數(shù)與速度勢函數(shù)同時滿足拉普拉斯方程。×10對于穩(wěn)定的緩變流來說,在流道的某一過流截面上,各點的都相等。11由可知,通過圓管內層流流動的流體,其體積流量與管徑的平方成正比。×12在紊流附面層的層流底層區(qū)內,由于流體是分層流動的,所以該區(qū)域定為無旋流動。×二、解答題:(每小題6分,計36分)1、在一直徑為200 mm的圓筒內置一同心小圓筒,兩筒之間的間隙為1.0 mm,

3、其間充滿動力粘度為0.52 Pa·s的油液,相對移動速度為0.5 m/s,問每米長圓筒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已知:d200 mm,1.0 mm,0.52 Pa·s,u0.5 m/s。解:因間隙很小,認為間隙內油液的速度分布為線性變化,因而其速度梯度為 (2分)每米圓柱體與油液的接觸面積為 (2分)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牛頓內摩擦定律公式,則得到每米長圓筒所受的摩擦力為 (2分)2、某密閉圓筒形容器內充滿液體水,在以等角速度8.0 rad/s旋轉的同時,還以等加速度a2.2 m/s2向上提升,試寫出容器中液體水的等壓面方程式。已知:8.0 rad/s,a2.2 m/s2,g9.8 m/

4、s2。解:取圓柱坐標系,坐標原點取在旋轉拋物面頂點上。得等壓面微分方程為 (2分)積分上式得 (2分)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得等壓面方程為 (2分)3、已知流體質點沿流線方向的速度分布式為 ,試寫出流線方向的加速度表達式。解:流線方向的加速度表達式為 (6分)4、已知平面流場的速度分布為 ,問流場中(1,1)點處的角變形速度及體積膨脹率各為多少?解:角變形速度為 (3分)體積膨脹率為 (3分)5、已知某油嘴出口流量為3.92×105 m3/s,油嘴前壓力表讀數(shù)為0.25MPa,燃油密度為850 kg/m3,油嘴流量系數(shù)取0.82。問油嘴的出口直徑需要多大?已知:Q3.92×105

5、m3/s,pm0.25MPa,850 kg/m3,0.82。解:由管嘴出流計算式,有 (3分)油嘴的出口直徑為 (3分)6、某一煤粉顆粒的體積V03.05×1012 m3,表面積A01.25×107 m2,密度s1200 kg/m3,在靜水中自由沉降,阻力系數(shù)CD0.45,問其自由沉降速度為多少?已知:V03.05×1012 m3,A01.25×107 m2,s1200 kg/m3,CD0.45。解:由顆粒的自由沉降速度計算式,得煤粉顆粒自由沉降速度為 (6分)三、計算題:(第1、2小題、每小題12分,第3小題10分,計34分)1、流量為0.065 m3

6、/s的水,流過如圖所示的變直徑管段,截面處管徑d1250 mm,截面處管徑d2150 mm,、兩截面高差為2.0 m,截面壓力p1125 kN/m2,壓頭損失不計。試求截面的壓力及水銀壓差計的讀數(shù)。(12分) 已知:Q0.065 m3/s,d1250 mm,d2150 mm,H2.0 m,p1125 kN/m2。解:(1) 由連續(xù)性方程,得 (2分)(2) 列出、兩截面間的伯努利方程,基準面取在截面上;同時列出U型管的靜力學方程, (2分) (2分)得 (3分) (3分)2、水從密閉容器A沿直徑d25 mm、長度30 m的管道流入容器B,已知容器A水面的相對壓力p1196.2 kPa,水面高H

7、11.0 m,H25.0 m,沿程阻力系數(shù)0.025,局部阻力系數(shù):閥門Kv4.0,彎頭Kb0.3,試求水的流量。(12分) 已知:d25 mm,30 m,pm1196.2 kPa,H11.0 m,H25.0 m,0.025,Kv4.0,Kb0.3,Ke0.5,Ko1.0。解:(1) 列兩容器液面間的伯努利方程,基準面取在地面上,得 (3分)則 (3分)阻抗為 (3分)由式(576) ,得流量為 (3分)3、有一長為15 m、橫截面半徑為2.0 m的半圓形底駁船如圖所示,其吃水深度為2.2 m,在水中以9.0 km/h的速度行駛,水溫為20(1.0×106 m2/s,1000 kg/m3),若按繞流平板考慮,并忽略端部效應的影響。試計算:(1) 駁船中部外側附面層的厚度;(2) 駁船中部外側壁面上的切應力;(3)* 駁船克服摩擦阻力所需要的功率(注:該小題附加5分)。 已知:L15 m,u9.0 km/h2.5 m/s,1.0×106 m2/s,1000 kg/m3。解:(1) 先確定臨界轉變點的位置,取Rexc5×105。由 ,得 (2分)因此,可以認為駁船外側面上的附面層均為紊流附面層。(2) 駁船中部的流動雷諾數(shù)為 (2分) 那么,駁船中部外側附面層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