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S版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過關(guān)題_第1頁
六年級語文S版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過關(guān)題_第2頁
六年級語文S版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過關(guān)題_第3頁
六年級語文S版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過關(guān)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六年級語文S版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過關(guān)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外閱讀。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设b。稍東,其下又有一小樹,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樹,當(dāng)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蝴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勾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注釋:東向:向東。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樹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樹根梳洗一樣??设b:可以當(dāng)鏡子照。方丈:一丈見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須翅栩然:觸須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煥然:光彩奪目的樣子

2、。乃已:才停歇。徐霞客游記序(節(jié)選)(清)楊名時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絕壑,搜索于蛇龍窟宅。亙古人跡未到之區(qū),不惜捐軀命,多方竭慮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窮其奧而后止。學(xué)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則亦何深之不窮,何遠(yuǎn)之不屆?”注釋: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窮,何遠(yuǎn)之不屆:意思是什么樣艱深的學(xué)問都能窮究,什么樣高遠(yuǎn)的境界都能達(dá)到。屆:達(dá)到。1將蝴蝶泉中寫花的句子畫上“_”,寫蝴蝶的句子畫上“”。2對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確的是()A.“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设b?!币馑际巧厦嬗腥瑥奈髅鏇_刷著樹干而流出來,清得可以用來照鏡子。B.“又有真蝶千萬,連須勾足,自

3、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意思是又有成千上萬的真蝴蝶,觸角和腳相連,從樹梢倒掛下來,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種顏色光彩過目,很好看。3選段二中體現(xiàn)徐霞客游歷時遇到各種常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危險,卻不畏艱辛、獻(xiàn)身科學(xué)、奮勇攀登,把這個句子畫上“_”。4讀兩個選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選段一蝴蝶泉中沒有真蝴蝶。B.選段二中體現(xiàn)徐霞客堅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學(xué)探索精神。C.選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險比喻“學(xué)者之于道”,意思是說學(xué)者做學(xué)問應(yīng)該像徐霞客探險一樣。2. 文言文閱讀?;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

4、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芳憾咭?,以為畏狐也。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天帝使我長百獸(_)子以為我不信(_)2翻譯下列的句子。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全文可以用一個成語概括的是:_。3. 課外文言文。司馬光傳(節(jié)選)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好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注釋:凜然:穩(wěn)重的樣子;大指:主要意思;甕:陶制的容器。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自是手不釋書(_) (2)足跌沒水中(_)2本文寫

5、了七歲司馬光的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1)_;    (2)_。3小時候司馬光是一個_、_的小孩。4. 課內(nèi)閱讀。 伯牙絕弦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鄙伲╯ho  shào)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wéi  wèi)鼓琴者。1在括號里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按原文內(nèi)容將“   ”補充完整。3下列加點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6、(   )A.伯牙善鼓琴。   善哉乎鼓琴。B.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C.終身不復(fù)鼓琴。 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4我國古詩常提及伯牙、鍾子期的傳說,如李白的“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如孟浩然的“鍾期一見知,山水千秋聞”。結(jié)合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談?wù)勀愕母惺堋5.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翠鳥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 巢。子長羽毛,復(fù)益愛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避患:避免災(zāi)禍。及:等到。益:更加。遂:于是,就。1對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釋正確的兩項是( 

7、60; )A.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鳥)B.一人雖聽之(他,指弈秋的教導(dǎo))C.思援弓繳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鴻鵠)2畫線語句的意思是: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3翠鳥一開始把巢筑在高處的原因是_;而后來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結(jié)果是_。6. 閱讀短文。薛譚學(xué)謳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未窮青之技 _  (2)自謂盡之   _(3)秦青弗止 _ (4)薛譚乃謝求反 _

8、2翻譯句子。(1)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 _(2)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_3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_4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 _7. 閱讀理解。夫為人子者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xí)必有業(yè),恒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選自禮記曲禮)注釋:為人子者:作人兒子的人。出:出行。告:稟告。反:返回。面:見面。常:固定的(地方)。業(yè):事業(yè)。不稱老:不在自稱中帶有“老”字。肩隨之:并肩而行,但仍須略微退后。1解釋加點字。所游必有常  游_恒言不稱老  恒_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9、#160; 倍_2翻譯句子。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_8. 閱讀兩小兒辯日,完成后面的題目。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币粌阂匀粘醭鲞h(yuǎn),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下面兩句話,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間接引用句。請將第一句改為間接引用句,第二句改為直接引用句。(1)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盻(2)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_2用自己的話說

10、明兩小兒的觀點。_9. 文言文閱讀。濫竽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癝食以數(shù)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齊宣王使人吹竽(_)       好一一聽之(_)2翻譯下列的句子。癝食以數(shù)百人等。_3本文的主人公是誰?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得到的教訓(xùn)是什么?_10. 閱讀理解?;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 ,吾為子 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

11、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逆:違抗 不信:不誠實,不可靠。1解釋字的意思。(1)“天帝使我長百獸”中的“長”:_(2)“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中的“以”:_(3)“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中的“然”:_(4)“獸見之皆走”中的“走”:_2翻譯句子。(1)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_(2)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之”的不同含義。(1)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_(2)故遂與之行:_(3)其不善者而改之:_(4)送孟浩然之廣陵:_(5)學(xué)而時習(xí)之:_(6)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4從這則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5你是如何評價文中的這只狐貍的?請談?wù)勀愕目?/p>

12、法。_11. 文言文閱讀。魯人徙越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蛑^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釋)屨(jù):麻鞋??c(go):白絹,魯人用縞做帽子。履(l):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跣(xin):赤腳。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而欲徙于越(_) (2)或謂之曰(_)  (3)以子之所長(_)(_)2翻譯下列句子。(1)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_(2)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

13、窮,其可得乎?_3那個人勸阻魯人徙越的理由是什么?_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_12.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 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 熱而遠(yuǎn)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解釋下列字詞的意思。 故:_去人近:_及日中:_2聯(lián)系課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寫出來。 孔子不能決也。_孰為汝多知乎?_3兩小孩辯斗的原因。

14、一兒認(rèn)為“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的原因是:_。一兒認(rèn)為“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的原因是:_。4有關(guān)兩小兒辯日中的知識: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是_,早晨的太陽之所以看起來比中午的大,這是視覺的_。造成中午的氣溫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_射大地,中午太陽_射大地。13. 拓展閱讀。誠實童子賣柑者擔(dān)筐入市,數(shù)柑墜于地。一童子在后見之,急拾柑以還賣柑者。賣柑者曰:“童子誠實,可嘉也。”取二柑報之,童子不受。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墜:_(2)嘉:_(3)報:_2翻譯下面的句子。賣柑者擔(dān)筐入市,數(shù)柑墜于地。_3從“一掉、一撿、一還、一贈、一拒”之間,你感受到了什么?_4賣柑者“取二柑報之”但是“童子不受”,想一想,這個時候童子會說什么?_1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飇ung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