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5 離騷課后訓(xùn)練 新人教必修21_第1頁
高中語文 5 離騷課后訓(xùn)練 新人教必修21_第2頁
高中語文 5 離騷課后訓(xùn)練 新人教必修21_第3頁
高中語文 5 離騷課后訓(xùn)練 新人教必修21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離騷課后訓(xùn)練案鞏固提升一、基礎(chǔ)鞏固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A.泣涕/孝悌修姱/垮塌白芷/趾高氣揚B.謠諑/雕琢郁悒/安逸浩蕩/皓首窮經(jīng)C.污垢/詬罵蘭皋/圭臬亟請/岌岌可危D.芰荷/桑梓雜糅/猿猱瞌睡/溘然長逝解析:A項,tì,ku/ku,zh;B項,zhuó,yì,hào;C項,gòu,go/niè,qì/jíD項,jì/z,róu/náo,k/kè。答案:D2.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謇朝誶而夕替誶:諫諍。偭規(guī)矩而改錯偭:背向

2、,引申為違背。競周容以為度度:法度、準則。忍尤而攘詬攘:排除。進不入以離尤兮尤:責罵。茍余情其信芳信:相信。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虧:虧損。豈余心之可懲懲:懲治。A.B.C.D.解析:攘:忍受。信:確實。懲:受創(chuàng)而改變。答案:C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太息以掩涕兮太息:嘆息。B.怨靈修之浩蕩兮浩蕩:盛大的樣子。C.寧溘死以流亡兮流亡:隨流水而逝。D.長余佩之陸離陸離:修長的樣子。解析:B項,浩蕩:荒唐,沒有準則。答案:B4.下列句中與“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中“窮”的含義相同的一項是()A.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C.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D.復(fù)前行,欲窮其林解

3、析:“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中“窮”意思是“困厄”“走投無路”,C項與其相同。A、B、D三項中的“窮”意思是“窮盡”。答案:C5.導(dǎo)學(xué)號7476001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項是()A.B.C.D.解析:A項,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介詞,因為。B項,都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表并列的連詞/轉(zhuǎn)折連詞。D項,介詞,在/介詞,表示引進對象。答案:B二、閱讀鑒賞(一)閱讀文本選段,完成第68題。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

4、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6.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觀察,了解。B.步余馬于蘭皋兮步:緩行。C.茍余情其信芳茍:只要。D.豈余心之可懲懲:受創(chuàng)而改變。解析:A項,察:清楚。答案:A7.下列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詩人后悔自己從政的人生選擇,想一切從頭開始。B.“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用對偶句反復(fù)強調(diào)自己高尚純潔、光明磊落的品格。C.“高余冠之岌岌兮

5、,長余佩之陸離”用夸張的服飾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高潔品格。D.“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詩人將自己與一般百姓形成對比,表現(xiàn)自己的堅貞。解析:A項,“想一切從頭開始”不當,應(yīng)為產(chǎn)生了退隱的思想。B項,“對偶”錯,由于有“兮”字,前后兩句字數(shù)不相等。D項,不是“將自己與一般百姓形成對比”,沒有對比。答案:C8.將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2)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3)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參考答案:(1)趕著我的馬車緩緩走在長著蘭草的水邊高地啊,疾馳到長著椒樹的山岡暫且休息。(2)不了解我也罷了啊,只要我本心確實是美好的。(3

6、)即使被肢解我還是不會改變啊,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變的嗎?(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題。屈原列傳司馬遷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

7、,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嫻:擅長。B.平伐其功伐:夸耀。C.王怒而疏屈平疏:

8、疏遠。D.明道德之廣崇明:光明。解析:D項,“明”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闡明。答案:D10.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B.C.D.解析:A項,助詞,的/代詞,它。B項,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C項,均為表目的關(guān)系的連詞,可譯為“來”。D項,動詞,擔任/動詞,寫作。答案:C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B.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C.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D.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

9、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解析: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明顯的照應(yīng)處,先從“入則”和“出則”對比處斷開,然后再根據(jù)虛詞和動賓短語斷開。答案:D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當時朝廷內(nèi)部邪惡不正的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憂愁苦悶,作了離騷。B.屈原在楚懷王面前稱頌遠古的帝嚳,稱道近古的齊桓公,稱述中古的商湯、周武王,目的是諷刺楚國當世沒有賢君。C.屈原文筆簡約,言辭含蓄,志趣高潔,品行端正,這些都表現(xiàn)在他的離騷當中,文如其人,志潔行廉是文約辭微的基礎(chǔ)。D.屈平正道直行,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君王,卻遭到小人離間,處境艱難,怨恨遂生,這

10、是他寫作離騷的內(nèi)在原因。解析:B項理解錯誤,不是“在楚懷王面前”,應(yīng)為“在離騷之中”。答案:B13.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2)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解析:(1)“為”,寫作;“莫”,沒有誰;“伐”,夸耀。(2)“稱”,運用;“容”,被容納。參考答案:(1)大王讓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沒有誰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頒布后,屈原總要夸耀自己的功勞。(2)他的志向高潔,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茍且取容。參考譯文:屈原名平,是楚國王族的同姓。他擔任過楚懷王的左徒。他見識廣博,記憶力很強,明白國家治

11、亂的道理,擅長應(yīng)對的辭令。在朝廷內(nèi)與楚王商量國家大事,發(fā)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yīng)酬諸侯。楚懷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與屈原的官位相同,想爭奪楚王的寵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懷王讓屈原起草國家的重要法令,這個法令還未定稿時,被上官大夫看見了,上官大夫想要修改,屈原不同意。他就在懷王面前講屈原的壞話說:“大王讓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沒有誰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頒布后,屈原總要夸耀自己的功勞,說,認為除了我,沒有人能起草這種法令?!睉淹趼犃撕軔琅?從此疏遠屈原。屈原痛心懷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讒言媚語蒙蔽了眼睛,以致讓邪惡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為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憂愁郁悶,寫下了長詩離騷。“離騷”就是

12、遭遇憂患的意思。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窮盡時就會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極度勞苦困倦的時候,沒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誠和智慧,侍奉他的國君,卻被小人挑撥離間,可以說是處在了困難窮盡的境地。他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怎么能沒有怨恨呢?屈原創(chuàng)作離騷正是由這種怨恨所引起的。它稱贊遠古的帝嚳,稱述近世的齊桓公,稱道中古的商湯和周武王,用他們的史事來諷刺當時的政事。離騷對崇高的道德、國家治亂的描繪,無不生動鮮明。他的文筆簡練,他的言詞含蓄,他的志向高潔,他的行為清廉。他的作品描寫的事物雖然細小,但意義卻非常大,寫的雖然淺近,但含義極

13、其深遠。他的志向高潔,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茍且取容。他雖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蟬蛻殼一樣,浮游于塵世之外,不受濁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梢詳嘌?他的這種志向,即使與日月爭光,也是可以的。三、語言運用14.(2015·四川高考)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的畫線部分斷句。(限畫8處)楚有賢臣屈原,被讒放逐乃著離騷八篇言己離別愁思申杼其心自明無罪因以諷諫冀君覺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羅死焉。(選自隋書·經(jīng)籍志四)解析:文言斷句首先得理解文段大意,結(jié)合標志詞語(如句首的“夫”“蓋”“乃”等,句末的“矣”“也”“焉”“兮”等)、句式等進行斷句,沒有

14、標志詞語則可根據(jù)獨立成句(找動詞是最佳方法,一個句子要獨立成句必須有謂語動詞)與結(jié)構(gòu)對稱來解答。本文段中有明顯句讀作用的虛詞很少,但是整句的句式特點明顯多四字短句,可根據(jù)此特點,結(jié)合“乃”“因”“卒”“遂”等詞嘗試斷句。答案:(楚有賢臣屈原,)被讒放逐/乃著離騷八篇/言己離別愁思/申杼其心/自明無罪/因以諷諫/冀君覺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羅死焉15.(2015·湖南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原離騷)(魏晉數(shù)學(xué)家劉徽在為九章算術(shù)所作注釋中指出)從圓內(nèi)接正六邊形開始割圓,“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辭?!案顖A術(shù)”條)兩則材料從不同角度給人以教益和啟示,請就此談?wù)勀愕恼J識。解析:此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