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二假期作業(yè)_第1頁
歷史必修二假期作業(yè)_第2頁
歷史必修二假期作業(yè)_第3頁
歷史必修二假期作業(yè)_第4頁
歷史必修二假期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復習1、 古代中國的農業(yè)耕作方式經歷了從什么到什么的演變?2、 牛耕技術最早開始于何時?普及到全國又是什么時候?完善在什么時候?什么叫耦犁?3、 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什么?4、小農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有哪些?5、小農經濟的特征及其在中國歷史上起到什么作用?6、列舉古代冶金業(yè)自西周到明清時期的代表成就特征。7、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原因及其特征。8、影響古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的因素有哪些?9、宋代出現“商業(yè)革命”的表現有哪些?為什么未能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影響”?10、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11、評價重農抑商政策。12.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13.中國資本主

2、義萌芽發(fā)展緩慢的原因是什么?【練習】某校同學在觀看校園歷史板報時,看到解讀東漢畫像磚上的集市場景的一段文字: “市”在東漢時期已有發(fā)展,當時“市”的四面建有門、墻,有專門管理機構,管理相當嚴格;城市中心還自然形成了民間集市“草市”;集市上商品眾多,有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絲綢、瓷器、活字版印刷的精美書籍等手工制品,交易頻繁。由于東漢政府鼓勵棄農經商,所以在集市上來往著眾多腰纏萬貫、社會地位高、受人尊重的商人。 同學們看完這段文字后,紛紛說其中有些表述不符合史實,是錯誤的。請你指出這段文字表述中的兩處史實錯誤,井說明理由。(6分)【練習】閱讀下列材料:(中國古代經濟) aaaks5uaaa材料

3、一 明萬歷年間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說:“吾鄉(xiāng)左(輕視)儒右(崇尚)賈,喜厚利而薄名高,纖嗇之夫,挾一緡而起巨萬要之,良賈何負于閎儒!”選自中國全史商賈史材料二 明清晉商把商與士農工同等看待,同樣敬重。許多山西商人原本貧寒,他們硬是靠“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業(yè)。著名的旅蒙商號大盛魁(注:創(chuàng)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販)成為有影響的大商號后,還在店內供奉著一條扁擔、兩個木箱、一塊石頭(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號后人不忘當年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山西殺虎口是晉商赴包頭必經之地,但此處盜賊猖獗,有民謠稱:“殺虎口、殺虎口,沒有錢財難過口,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過了虎口心還抖。”盡管如此,晉商卻未因此退

4、縮,而是越去越多,形成“走西口”大潮。晉商在經營活動中,總結出許多諺語,如“寧叫賠折腰,不讓客吃虧”;“售貨無訣竅,信譽第一條”;“買賣成不成,仁義都要在”等。清代祁縣富商喬致庸把經商之道排列為: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講義,第三才是取利。明清晉商在500多年的經商實踐中,有著許多成功的經營道德和經營風范。這對現代商業(yè)的文化建設乃至實業(yè)界的道德建設,無疑有著歷史性的啟示。摘自明清晉商的經營文化材料三 研究華商歷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商人最后總是傾向于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于購買土地,或供應下一代有閑沉浸于傳統(tǒng)典籍,參與科舉,以

5、便進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終生以商賈為業(yè),仍會要求其下一代盡可能轉向科舉。因此,我們可以說,引發(fā)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yè)企業(yè)發(fā)展的因素?!边x自中國全史商賈史材料四 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記的形式,記載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員的生產、生活等活動。以下材料是根據林光錀所寫的日記編制而成。林光錀一年生產、生活時間分配表(單位:天)人物生產勞作其他活動外出活動休閑統(tǒng)計林光錀308(86.7)22(6.2)5(1.41)20(5.63)355(100)說明:林光錀的“外出活動”以經商為主。 林光錀的“生產勞作”以種植糧食作物和茶葉為主。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指出明清

6、時期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晉商生意興隆發(fā)達的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四中林光錀如果想在當時經商致富。請你結合林家生活環(huán)境和時代特點,分析其有利因素(3分)(3)郭德利認為“引發(fā)人們經營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yè)企業(yè)發(fā)展的因素”。根據材料三、四,指出其論證的依據。(4分)第二單元復習1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條件有哪些?2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3如何理解馬克思所說的“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產生時代的曙光”?4英國崛起的條件因素5歸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及其影響6哪些因素促進了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7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練習】閱讀下列材料:(英國工業(yè)革

7、命)【材料一】 1851年英國舉辦首次世界博覽會時,維多利亞女王就通過外交途徑邀請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參展,但清政府并無興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買辦的徐榮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動,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包裝船,緊急運往倫敦參展,并榮獲優(yōu)質獎牌。戴鞍鋼世博會與晚清江浙經濟【材料二】 英國經濟學家史丹萊杰溫斯描述英國19世紀中期成為“世界工廠”時寫道: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糧田;芝加哥和敖得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沿岸是我們的林木生產者;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放牧著我們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著我們的牛群;秘魯運給我們白銀,黃金則從南美和澳大利亞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替我們種植

8、茶葉,在東西印度擴大了我們的咖啡園、甘蔗和香料園;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沿岸各國是我們的菜園主。我們的棉田,長期以來都是分布在美國南方,而現在差不多擴展到地球上各個熱帶地區(qū)去了。 周一良、吳于廑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材料三】 我要求你們問問你們的父母,請他們描述一下他們記事里的國家是什么模樣;他們會告訴你們那時的貧窮程度已超出了他們的想像;住的是茅屋,土地貧瘠連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證。將這幅圖畫與我們國家現在的模樣比較一下:工人的工資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適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環(huán)境都有了令人滿意的快速提高。這種令人愉悅的改變源于何時?緣于何故?你們首先得和我一樣承認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工業(yè)

9、是這一大好變化的源頭。人不分貴賤,通過大家長期持續(xù)的辛勤奮斗,我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建筑物、土地、道路,甚至居民的行為舉止(個別不雅的例外),這一切都引起了以前未聽說過我國的國家的注意和驚羨。美托馬斯K麥格勞現代資本主義三次工業(yè)革命中的成功者【材料四】 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起步,以鄉(xiāng)村為中心的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逐漸解體,傳統(tǒng)價值也開始被打破。無情的市場競爭和無窮的欲望,打破了悠閑和“社會照顧個人”的傳統(tǒng)觀念。到17、18世紀之交,經濟繁榮所滋長的享樂主義,使無論國教或者清教都無法維持社會的倫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懷疑。工人的處境最糟:工業(yè)革命中心曼徹斯特濃煙滾滾,污水橫流,方圓幾英里草木不生。紡織廠女

10、工每天干活12-16小時,平均壽命17歲。工人居住在骯臟的棚戶區(qū)和墻上流著水的地下室里,熱病蔓延,貧困和缺乏教育使他們變得自暴自棄,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萬人口的倫敦,有小偷1萬,妓女5萬,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則明火執(zhí)仗地搶劫。-黃正華世界現代化進程十五講請回答:(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測英國在這次博覽會上有可能極力展示的產品主要有哪些?(至少舉兩例)若清政府也派團參展,提供的展品除絲織品外,還可能有哪些?(至少舉兩例)說明當時中英兩國在政治制度和經濟結構上的巨大差異。(4分)(2)據材料二,指出當時國際經濟分工的特點,說明英國取得優(yōu)勢地位的原因。(4分)(3)對

11、于工業(yè)化有人認為是福,有人認為是禍,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工業(yè)化(工業(yè)革命影響)的認識?(6分)【練習】材料一 光榮革命創(chuàng)造了一種適合英國歷史和政治傳統(tǒng)的新的社會進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變革的方式實現社會進步。這種模式,成為它給后世留下的最獨特的遺產。從此以后,英國就是在議會制度的框架之內,進行和平和漸進的制度的改革,光榮革命之后,英國出現了一個相對寬松、相對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 一一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錢乘旦材料二 如果說,牛頓為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yè)革命的大門工業(yè)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的強大的工業(yè)生產能力,在當時就使英國一個國家能夠對抗

12、整個世界。工業(yè)革命,還使英國走進了現代化的大門,使英國成為第一個現代化國家。這也就迫使整個世界追隨著英國向現代化的方向前進,因此,我們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英國引領了當時世界的潮流,打開了現代世界的大門。材料三 19世紀中葉英國社會狀況(部分)一覽表成員占全國人口占國民收入年代窮人數目工業(yè)、金融資產階級等2%365%1855年85(萬)1856年87(萬)普通群眾80%40%1863年109(萬)1866年130(萬)材料四 19世紀上半葉在英格蘭是一個盜匪肆虐的黃金時代,是一個因無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脅到現政權的時代。根據內務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統(tǒng)計,僅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所發(fā)生的刑事犯罪數字

13、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達到31309起。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數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紀上半葉的曼徹斯特,社會下層的工匠、農業(yè)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平均壽命只有17歲。這些人大部分因可以醫(yī)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貧困而無法得到治療。國民體質下降,在19世紀已成為關系到全民族命運的大事。布爾戰(zhàn)爭爆發(fā)后,人們突然發(fā)現堂堂英國居然難以征集到足夠的合格士兵。材料五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領域進行了多方面調整。如英國1909年頒布的一項法案授權成立工資管理處,負責確定在“流汗行業(yè)”工人的最低工

14、資;另一項法案授權成立一個行業(yè)管理局,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信息;1911年提出國家保險法法案,對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險。法國1892年的法律為所有工人確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時間10小時;1893年的法律為工人繁榮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規(guī)定,同時還保障工人及其家屬的免費醫(yī)療。德國也先后頒布了“疾病保險法”、“意外工傷保險法法案”、“老年及殘疾保險法”,保障工人的權益。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科技三方面概括說明“是英國率先敲開了通向現代世界的大門”。(3分)(2)根據材料三、四,概括工業(yè)革命后,英國出現了哪些社會問題?(3分)(3)根據材料五,概括19世紀末20

15、世紀初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領域內所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措施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有利影響。(4分)(4)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綜合以上材料,談談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可借鑒哪些有益經驗?(2分)第三單元復習1導致中國自然經濟瓦解的因素是什么?其對中國近代經濟產生哪些影響?2洋務運動的影響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因素4總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自甲午戰(zhàn)爭后至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階段特征5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呈現哪些特征?6評價民族經濟“短暫的春天”【練習】閱讀下列材料:(中國民族工業(yè))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務立國,此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

16、本。實在于工,講格致,通化學,用機器,精制造,化粗為精,化賤為貴,而后商賈有懋遷之資有倍蓰之利。中國人數甲于五洲;但能手工藝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憂貧之事哉!此則養(yǎng)民之大經,富國之妙術,不僅為御侮計,而御侮自在其中矣。代鄂督條陳立國自強疏,張謇全集第卷材料二 南方之金屬礦,與北方之煤礦同受歐戰(zhàn)之影響,故湖南之銻,民國三年不過值200萬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元。其他如錫如水銀如鋅鋁,產額既有增加,價值亦皆驟漲。其尤可驚異者,厥為鎢礦。鎢之發(fā)現,始于民國4年,至于6、7年,則江西湖南廣東所產達4000余噸,價值1000萬元。世界產鎢之國,除美國外,殆以吾國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屬各礦,開采均用土法,

17、組織初無規(guī)模,成者互爭。敗則瓦解。故歐戰(zhàn)既停,銷路忽滯,改革無術,失敗接踵,與北方之煤礦相較,然后知新舊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陳真、姚洛合編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第一輯)材料三 夫計劃之確切。組織之嚴密,技術之專精,會計之優(yōu)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學化,因為經營工業(yè)應具備條件。然此僅能指環(huán)境優(yōu)越而一時便利之某一地成某一業(yè)而言,成指某資本雄厚之某一工廠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個民族工業(yè)。則其先決問題又當別論。于此吾人應特加注意者,工業(yè)上局部或個別之興隆在整個民族工業(yè)或大規(guī)?;局鳂I(yè)未能建立以前,均如曇花一現,不久即銷聲匿跡。例如上海之我國紡紗業(yè)與繅絲業(yè),雖曾盛極一時。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國

18、貨最根本之辦法,在乎奠定民族工業(yè)之基礎。面建立中國民族工業(yè)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獨立。曰政治清明。曰農村繁榮。陳翰笙:建立中國民族工業(yè)之前提,國貨與實業(yè)1941年1月1日,刨刊號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概述張謇的主要觀點。(2分)(不得摘抄原文)在他的引導下,近代中國出現了哪股進步潮流 (2分)(2)依據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屬礦的產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這一時期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呈現怎樣的發(fā)展特征?(1分)結合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屬礦業(yè)發(fā)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2分)(3)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阻礙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1分)并結合材料三歸納我國民族工業(yè)獲得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有哪

19、些?(3分)第四單元復習1中共八大內容及其評價2大躍進運動的教訓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5經濟特區(qū)政策6中國對外開放地區(qū)趨勢體系及格局特征【練習】閱讀下列材料:(中國生產關系的調整)材料一 幾千戶,上萬戶并為一公社,實行統(tǒng)一核算。在這一進程中,國家無償地占有 公社的物資、土地和勞動力。上行下效。結果是國家共了集體的產,公社共了隊的產,窮隊共了富隊的產。公社實行供給制,助長了平均主義。自留地、家庭副業(yè)、集市貿易等,都作為資本主義尾巴被割掉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材料二 1958年豐產未豐收,農業(yè)總產值只比上年增長2.4。糧食、棉花比上年增產,

20、而生豬頭數下降5.8,大牲畜頭數下降到1952年水平。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農產品全面大幅度減產。全國農業(yè)總產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1960年,農業(yè)繼續(xù)大幅度減產,總產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糧食和棉花產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結果造成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非常困難。改變中國材料三 在那些邊遠山區(qū)和貧困落后的地區(qū),長期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的生產隊,群眾對集體喪失信心,因而要求包產到戶的,應當支持群眾的要求,可以包產到戶,也可以包干到戶,并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wěn)定。就全國而論,在社會主義工業(yè)、社會主義商業(yè)和集體農業(yè)占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在生

21、產隊領導下實行包產到戶是依存于社會主義經濟,而不是脫離社會主義軌道的,沒有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區(qū),集體經濟比較穩(wěn)定,生產有所發(fā)展,現行的生產責任制群眾滿意或經過改進可以使群眾滿意的,就不要搞包產到戶。已經實行包產到戶的,如果群眾不要走改變。就應允許繼續(xù)實行。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幾個問題的通知(1980年)材料四 聯產承包責任制采用了統(tǒng)一經營和分散經營相結合的原則,使集體優(yōu)越性和個人積極性同時得到發(fā)揮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各項農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國農業(yè)長期停滯不前的局面,促進農業(yè)從自給半自給經濟向著較大規(guī)模的商品生產轉化,從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化農業(yè)轉化。

22、中共中央一號文件(1983年)請回答:(1)據材料一、二,從生產資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兩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運動的主要弊端,并簡要分析其危害。(4分) (2)據材料三,指出當時推廣包產到戶形式責任制的過程中仍存在哪些不足?這些不足的存,在主要說明了什么?通知對推廣這種形式責任制有何作用?(4分)(3)材料四與材料一相比,我國農村生產關系做了怎樣的調整?這種調整有何作用?(4分)(4)綜合上述材料,從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閱讀下列材料:(經濟全球化)aaaks5uaaa材料一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chuàng)業(yè),到處建立了

23、解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的閉關自守狀態(tài),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馬克思 。圖2 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 請回答:(1) 材料一19世紀晚期英國對外貿易圖產生的經濟背景是什么?對外貿易的同時。還對外輸出什么?(3分)材料二 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新航路開辟后;二是兩次工業(yè)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四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2) 有人說真正意義上經濟全球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事,談談你的認識。(3分)材料三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關系中國和世界經濟的大事。如果說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臺,那么30年后,中

24、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3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變化動地驚天。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fā)展同樣需要一個更加改革開放、日益舉足輕重、充滿勃勃生機的中國。 中國對外開放新的里程碑(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原因。(2分)材料四 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已經席卷世界,各種生產要素都在通過市場的手段實現配置,各個國家也通過市場獲得自己需要的產品與資源。自由貿易機制廣泛建立,中國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國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也已經通過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復興之路(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是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2分)材料五 經濟全球化使當今國與國之間經濟緊密相連。美國的“次貸危機”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場“金融海嘯”引發(fā)的史無前例的全球救援行動仍在繼續(xù),歐盟已開始倡導徹底檢查全球金融體系,并提出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即新版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白宮女發(fā)言人佩里諾10月22目宣布,由主要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將于11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峰會,討論全球金融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